远程温度控制系统:正文
普陀热水系统远程控制工作原理
![普陀热水系统远程控制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eca93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0.png)
普陀热水系统远程控制工作原理
内容:
普陀热水系统远程控制的工作原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传感器和执行器
在热水系统管路的关键位置安装温度、压力、流量等传感器,并在阀门、水泵等位置安装执行器。
传感器实时检测系统参数,执行器用来实际控制阀门、水泵等设备的开关。
2. 本地控制器
本地控制器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按照预设的逻辑和参数进行热水系统的监控和基本控制。
如果远程控制系统离线,本地控制器可以确保热水系统的基本运行。
3. 通信模块
将本地控制器采集的系统数据通过网络模块(如、4等)发送到远程服务器,同时将远程服务器的控制命令发送给本地控制器执行。
4. 远程控制服务器
在服务器软件的支持下,实现人机交互界面,对系统状态进行监控,并下发控制指令。
服务器还可以进行数据存储、分析、预警等功能。
5. 用户终端
通过手机或网页页面访问远程控制服务器,监视系统状态,并进行参数配置、发出控制指令等操作。
通过实时的信息采集与反馈控制,远程系统可以做到对热水系统的智能化监控与优化调节,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控制。
基于LabVIEW与Proteus的测控仿真实验系统设计
![基于LabVIEW与Proteus的测控仿真实验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38b6d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b.png)
基于LabVIEW与Proteus的测控仿真实验系统设计周春明【摘要】A method of design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imulation experiment system based on LabVIEW and Proteus was proposed with the remote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system as an example. AT89C51 in Proteus was used as the slave computer to achieve the functions of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A/D convers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to the host computer. LabVIEW was employed to construct the master system to achieve the PID control of the received temperature. It transmitted the PID adjustmentdata to SCM in order to adjust its PWM wave’ s duty rati-o. So the working state of“OVEN” could be controlled and the purpose of the remote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could be achieved. The master system communicated with the slave computer by a pair of virtual serial ports constructed by Virtual Serial Port Driver 6 . 9 .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s of design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It has a practicability in the field of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project development.%以单片机远程温度控制系统为例,给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与Proteus的测控仿真实验系统的设计方法,利用Proteus中的AT89 C51单片机仿真下位机运行,实现温度的采集、 A/D转换器的控制及向上位机传输数据等功能。
智能家居系统的智能温度控制
![智能家居系统的智能温度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3a7af5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5.png)
智能家居系统的智能温度控制在智能家居系统中,智能温度控制是一个关键的功能。
它可以有效地管理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探讨智能家居系统的智能温度控制技术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智能温度控制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智能温度控制是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设备,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变量来实现自动调节室内温度的功能。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温度,并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和用户的需求来控制执行器实现温度的调节。
智能温度控制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应用于空调、暖气、地暖等设备,提供全方位的温度控制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远程控制室内温度,实现智能化的温度调节。
二、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优势1. 节能环保: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智能调节,避免了过度制冷或过度加热,从而有效节省能源消耗,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 提高生活质量: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作息时间、习惯等因素来智能调节温度,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改善生活质量。
3. 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在外出时远程监控和调节室内温度,提前开启或关闭空调、暖气等设备,实现智能化的温度控制。
4. 智能学习功能: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学习用户的习惯和偏好,自动调整温度,提供个性化的温度控制服务。
三、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应用场景1. 家庭住宅: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房间的使用情况和用户需求,智能调节温度,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2. 商业办公场所: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办公时间、人员流量等因素,自动调节办公区域的温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3. 酒店宾馆: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客人的需求,智能调节客房温度,提供个性化的温度控制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4. 医疗机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医疗设备和患者的需求,智能调节温度,提供安全稳定的医疗环境。
基于Rs-485总线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Rs-485总线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eb808a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7.png)
基于Rs-485总线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杨烈君
【期刊名称】《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8(020)001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控制结构为上层工控机实现所有控制,通过RS-485以太网与下位机进行数据通信.下位机为内置微处理器的智能转换模块,负责信息的交换,采集温度数据上传给上位机,并执行上位机的控制命令.
【总页数】4页(P61-63,79)
【作者】杨烈君
【作者单位】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科学系,福建,宁德,35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872+.3
【相关文献】
1.基于RS-485总线的智能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J], 于志军
2.基于RS-485总线的智能起爆系统设计 [J], 王静雅;李黎明;任西;尹国福
3.基于RS-485总线的智能分布式测控系统设计 [J], 高军丽;王宝珠
4.基于RS-485总线地下车库智能通风控制系统设计 [J], 汪烨
5.基于RS-485总线的远程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J], 王建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远程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远程温度监控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ffb1ba5e45c3b3566ec8b81.png)
编号:201234140143 本科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无线远程温度监控系统设计系院:信息工程学院姓名:学号:0835140143专业:通信工程年级:2008级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完成日期:2012年5月摘要本文论述的远程温度控制是将无线发射与接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控制。
基于这种技术,本系统以AT89S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单元,采用Dallas 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无线收发模块NRF24L01对试验现场温度数据进行远程无线测量与控制.整个系统包括主、从两个子系统,其中主系统完成对试验现场设定温度值、设定值显示、实际值显示、失控报警和接收数据功能;子系统完成温度采集、温度控制和发送数据功能.该系统结构简单实用、功能齐全,通用性强,可被应用于许多工业生产领域,它可使操作人员与恶劣的工作环境分离开来,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关键词:AT89S51;温度传感器;NRF24L01;显示;报警AbstractThe long—distance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this paper presents is a technology of linking wireless receiving and sending to automation. Based on the technology,the system is based on the control of AT89S51 SCM, using Dallas single line digital thermometer DS18B20, wireless receiving and sending module NRF24L01 to test and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data of a experiencing place。
The whole system consists of the main system and subsystem。
杭州循环热水系统远程控制工作原理
![杭州循环热水系统远程控制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ca846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0.png)
杭州循环热水系统远程控制工作原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正逐渐走入千家万户。
杭州循环热水系统远程控制工作原理就是一项智能家居技术的应用,它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实现了对家庭循环热水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杭州循环热水系统远程控制的工作原理。
杭州循环热水系统远程控制的核心设备是智能温控器。
智能温控器通过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感知室内循环热水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输给远程服务器。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电脑登录远程服务器,通过服务器与智能温控器建立连接,实现对循环热水系统的远程控制。
在远程控制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调节循环热水的温度。
只需要在手机APP上点击相应的按钮或者在电脑上进行相应的设置,智能温控器就能根据用户的要求,自动调节循环热水系统的工作状态。
这种远程控制的方式,使得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方便地控制家庭循环热水系统,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杭州循环热水系统远程控制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温度感知:智能温控器通过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感知室内循环热水的温度。
温度传感器将温度数据转化为电信号,并将其传送给智能温控器。
第二步,数据传输:智能温控器将温度数据传输给远程服务器。
这里涉及到无线通信技术,智能温控器可以通过Wi-Fi、蓝牙等方式与远程服务器建立连接。
第三步,远程控制:用户通过手机APP或者电脑登录远程服务器,与智能温控器建立连接。
通过服务器,用户可以实时获取室内循环热水的温度数据,并进行相应的设置和控制。
第四步,指令传输:用户在手机APP上点击相应的按钮或者在电脑上进行相应的设置,将控制指令传输给智能温控器。
智能温控器接收到指令后,根据用户的要求,自动调节循环热水系统的工作状态。
第五步,实时监控:智能温控器通过内部的控制器,实时监控循环热水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将监测数据反馈给远程服务器。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电脑随时查看循环热水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温度变化。
基于Labview的远程温度、湿度监测与控制系统
![基于Labview的远程温度、湿度监测与控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132dd01d55270722192ef736.png)
仿真 , 蟆 I DC 堤 CA I AMI E CA P CA I P
基 av w的 程 度、 度 测与 制 统 于Lbi 远 温 湿 监 控 系 e
邢 志 石 勇 , 张 斌 ,
( . 械 工 程 学 院 , 家庄 0 0 0 ;. 国 人 民解 放 军 9 6 7部 队 , 京 10 0 :. 阳军 区装 备 部 , 阳 10 2 ) 1 军 石 5 0 3 2中 63 北 0 0 0 3沈 沈 1 0 1
2 . 远 程 温 湿 度 监 控 系统 的 结 构 和 组 成 2
D tSce C n et n a ok t onci 属性 的配置对 话框 , 图 2 a o 如 所示 。 配置 对话 框 的 C n eto 中填 写 的 是该 控 件 用 于 onc t 栏 D tSce 通 信 的 U L地 址 。地 址 的 格 式 如 下 :s : a okt a R dt/ p/
s r e n me d t n me ev r a / aa a 。
在远 程 数 据采 集 中 ,不 同的 计算 机 中 的两 个类 型 相
同 的 L b iw 控 件 设 置 相 同 的 Daao k tc n et n a vc t c e o n ci s o
远程 洲 系统采 用 反馈 控 制 系统 完成 对 温湿 度 的控
摘
要: 给出 了虚拟远程监控 系统 的设计思想和实 现过程 , 并通过虚拟 仪器 开发软
“
L b w 和 网络技 术, 实现远 a ve J 来
程 温 湿度 的监 测和 控 制 系统 的核 心内 容 。
关键词 : 拟仪器 ; a v w; 虚 L b i 远程监控 ; e 温湿度监控 系统 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 类号 : P 9 T3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2 2 3 ( 0 8)0 0 9 ' 2 i0 - 3 3 2 0 1 — 0 O 0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基于以太网的远程温湿度采集控制系统 (11)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基于以太网的远程温湿度采集控制系统 (11)](https://img.taocdn.com/s3/m/16dc7852eefdc8d377ee3265.png)
《专业实训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基于以太网的远程温湿度采集控制系统目录一、设计目的 (2)二、设计内容 (2)三、环境搭建 (3)四、实验步骤 (3)(一).总体步骤 (3)(二).技术详解 (5)1、TCP通信 (5)2、DHCP地址获取 (8)3、HTTP网页链接 (10)4、NTP时间获取 (12)五、开发板代码 (12)六、实验现象演示 (22)一、设计目的利用WIZnet的W5500网络芯片通过以太网实时监控远程某个位置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设计警报实现亮灯。
二、设计内容1)读取DHT11温度并通过串口打印。
2)浏览器显示设计网页模板。
3)网页实时显示温度。
4)网页按钮控制LED灯。
三、环境搭建硬件:WIZnet W5500开发板、网线、数据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DHT11软件:hercules_3-2-4、Keil uVision5、Flash Loader Demo,Wireshark抓包工具四、实验步骤(一).总体步骤1.首先要使W5500开发板能够连接以太网,就必须要有IP地址,编写dhcp.c程序,使W5500能够通过dhcp服务器自动获取IP地址;程序中包括dhcp客户端初始化函数init_dhcp_client(); 和dhcp测试函数do_dhcp();2. 连接温湿度传感器到开发板,添加温湿度感应程序,dht11.c和dht11.h,3. 在主函数中包含该程序头文件#include “dht11. h”定义数组uint8 temp_rh[2],temp_rh[0]用来保存湿度数据,temp_rh[1]用来保存温度数据uint8 temp_rh[2] = {0, 0};4. 主函数中调用温湿度感应程序,并将温湿度数据通过开发板串口打印输出:DHT11_GetValue(temp_rh);printf("hum:%d,",temp_rh[0]);printf("temp:%d\r\n",temp_rh[1]);5. 将温湿度数据在网页中实时显示在httputil.c 使用sprintf()把格式化的数据写入buf字符串中sprintf(buf,"settingsCallback({\"temp1\":\"%d\",\\"temp2\":\"%d\",\});",temp_rh[0],temp_rh[1]);6.在webpage内添加两个新的lable,一个是温度,一个湿度“<p><label for=“temp1”>湿度:</label><input type=“text”id=“temp1”name=“temp1”size=“5”/></p>“<p><label for=“temp2”>温度:</label><input type=“text”id=“temp2”name=“temp”size=“5”/></p>再在lable中赋值,一个是湿度temp1, 一个是温度temp2"<script>"\"function $(id) { return document.getElementById(id); };"\"function settingsCallback(o) {"\"if ($('temp1')) $('temp1').value = o.temp1;"\"if ($('temp2')) $('temp2').value = o.temp2;"\"};"\"</script>"\同时设置页面每隔10秒刷新一次“<meta http-equiv= ‘refresh’ content=’10’ >”\7. 调用http程序do_http(SOCK_HTTP);(二).技术详解1、TCP通信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湖北商用热水系统远程控制工作原理
![湖北商用热水系统远程控制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dcf194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6.png)
湖北商用热水系统远程控制工作原理首先,湖北商用热水系统会配备多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等,用于获取热水系统的运行状态。
传感器将实时采集到的数据转化为电信号,并发送给数据采集装置。
其次,数据采集装置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远程控制平台。
传输方式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如以太网、WIFI、4G等。
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热水系统的实时数据。
再次,远程控制平台是一个运行在服务器上的软件系统,用于接收、存储和管理从热水系统传输过来的数据。
它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供用户远程操作和控制热水系统。
通过远程控制平台,用户可以了解热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如水温、水位等,还可以对系统进行调整和设置,如调整水温、开关机等。
最后,用户终端是用户用于与远程控制平台交互的设备,如电脑、手机、平板等。
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可以访问远程控制平台,查看实时数据、进行操作控制。
综上所述,湖北商用热水系统远程控制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采集热水系统的数据,数据采集装置将数据发送到远程控制平台,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访问远程控制平台,实现对热水系统的远程操作和控制。
这种远程控制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智能的热水系统管理方式,实现对热水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操控,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用户的舒适度。
物联网环境下的温度控制系统研究
![物联网环境下的温度控制系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ee95df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3.png)
物联网环境下的温度控制系统研究一、物联网环境下的温度控制系统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其中温度控制系统是其中之一。
随着对物联网环境下温度控制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温度控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新的需求。
基于物联网技术,环境下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远程监管,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使用体验。
本文将对物联网环境下的温度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二、物联网环境下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物联网环境下的温度控制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组件。
传感器主要用于感知环境中的温度,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进行智能化控制,并通过执行器对温度进行调节。
软件部分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控制算法等。
传感器数据采集软件主要负责采集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处理,控制算法则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控制决策。
从工作原理上看,物联网环境下的温度控制系统实现了感知、分析、控制三个方面的功能,可以实现智能化温度调节和远程监管。
三、物联网环境下的温度控制系统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温度控制系统,物联网环境下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智能化控制:物联网环境下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智能化控制,根据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化调节,大大提高了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远程监管:物联网环境下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管,用户只需要连接到互联网即可随时随地监管和控制温度,方便实用。
3. 系统集成:物联网环境下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和其他系统集成,实现更高级别的温度控制和智能化决策。
4. 可扩展性:物联网环境下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组件的添加和升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四、物联网环境下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应用物联网环境下的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具体应用如下:1. 家居应用:物联网环境下的温度控制系统可用于智能家居,可以实现温度的智能化控制和远程监管,提高了居住体验。
DDC远程控制系统教学内容
![DDC远程控制系统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3193d2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2.png)
DDC远程控制系统教学内容D D C远程控制系统以⼀台微机为中⼼,由符合⼯业标准的⽹络,对分布于监控现场的区域智能分站(即DDC)进⾏连接,通过特定的末端设备,实现对楼宇机电设备集中监控和管理的专业楼宇⾃动化控制系统。
它是基于现代控制论中分布式控制理论⽽设计的集散型系统,是具有集中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功能的综合监控系统。
系统的⽬标是对建筑物内⼤多数机电设备采⽤现代计算机技术进⾏全⾯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建筑物内所有设备处于⾼效、节能、合理的运⾏状态。
楼宇设备⾃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RTU)主要是建筑物的变配电设备、应急备⽤电源设备、蓄电池、不停电源设备等监视、测量和运⾏⼯况的监视,以及对电梯、⾃动扶梯设备运⾏⼯况的监视。
通过RTU实现对建筑物内上述机电设备的监控与管理,可以节约能源和⼈⼒资源,向⽤户创造更舒适安全的环境。
空调及通风系统空调机组风机控制:风机由RTU系统按每天预先编排的时间及需求来控制风机的启停并记录运⾏时间累积。
在配电回路故障条件下禁⽌开机。
温度控制:根据测量的回风温度与设定值的偏差,进⾏计算,经⽐例积分微分(PID)规律控制⽔调节阀,温度⾼于设定温度时开⼤⽔阀,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关⼩⽔阀,使送风温度维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风门控制:根据测量到的室内外温度,进⾏计算⽐较,采⽤经济运⾏⽅式,在满⾜卫⽣许可条件下,尽量采⽤最⼩新风⽐例,充分利⽤室内回风,过渡季节充分利⽤室外空⽓的⾃然调节能⼒,以达到节省冷量的消耗,同时满⾜空调的要求。
压差报警:进⾏过滤⽹压差检测与阻塞报警。
联动控制:风机、⽔阀、风门联动控制,在关闭风机时关闭⽔阀和风门。
检测:回风温度,室外温度,风机状态,⼿⾃动状态。
报警:设备故障报警。
故障报警同时打印维修派⼯单,及在上位机反映。
中央监控显⽰打印:参数,状态,报警,动态流程图(设定值、测量值、状态等)新风机组风机控制:风机由RTU系统按每天预先编排的时间假⽇程序来控制风机的启停并记录运⾏时间累积。
远程温度控制是将无线电发射与接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外文翻译摘要
![远程温度控制是将无线电发射与接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外文翻译摘要](https://img.taocdn.com/s3/m/df36dd0beff9aef8941e060b.png)
摘要本文论述的远程温度控制是将无线电发射与接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控制。
基于这种技术,文中将详细介绍“一对多点”远程温度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分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调试方法等。
整个系统包括主、从两个子系统。
其中主系统完成对多点设定温度值、设定值显示、实际值显示、失控报警、编码、发射、接收、解码等功能;副系统完成接收、解码、温度采集、温度控制以及编码、发送等功能,这些功能已经全部实现,并且控制温度的超调量最大值仅为2.5%。
应用该系统可使操作人员与恶劣的工作环境分离开来,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文章的最后还总结了一些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同时希望它能够给初级无线电爱好者带来一点点启发。
关键词:显示;编码;发射;接收;解码;传感器AbstractThe long-distance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this paper presents is a technology of linking wireless receiving and sending to automation.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hardware designing, software designing and debug methods of one to more points long-distance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system in detail. The whole system consists of the main system and subsystem. The main system completes the functions of initializing and displaying the temperature value, displaying actual temperature, alarming when it is out of control, coding and sending, receiving and decoding, and performing one to more points control. The subsystem completes the functions of receiving, decoding, and temperature collecting, controlling, coding and sending. All functions have been realized, and the maximal value of overshoot in process of controlling is 2.5 percent. Applying this system can depart operators from execrable environment, realize producing automation, and improve corporation’s producing efficiency. At last some problems in process of designing and methods for resolving them is described for reference to readers. Meanwhile hope the system can bring a little illumination to wireless lovers.Keyword: Display; Code; Shoot; Receive; Decoding; Senior。
温度控制系统 毕业论文
![温度控制系统 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701d0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2.png)
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论文温度控制系统引言温度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自动控制系统。
它通过感知环境温度,并根据预设的目标温度进行调节,以维持系统内的温度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本文将探讨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温度控制系统的核心原理是负反馈控制。
它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温度,并将这一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预设的目标温度与实际温度之间的差异,调节执行器来实现温度的稳定控制。
这种负反馈控制的原理可以确保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能够自动调节温度,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温度控制系统的应用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温度控制系统可以用于控制炉温、烘干设备、冷却设备等,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医疗领域,温度控制系统可以用于保持手术室、实验室和药品储存等环境的恒温,以确保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安全性。
在家庭生活中,温度控制系统可以用于调节空调、暖气和热水器等设备,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温度控制系统的优势温度控制系统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可以确保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其次,温度控制系统可以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
通过合理调节温度,可以避免能源的浪费和设备的过度运转,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此外,温度控制系统还可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四、温度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温度控制系统也在不断发展。
首先,传感器技术的改进使得温度控制系统能够更加精确地感知环境温度,从而提高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其次,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温度控制系统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例如,通过与智能手机的连接,用户可以远程监控和调节温度,提高用户体验。
此外,与其他系统的集成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例如,将温度控制系统与能源管理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能源的综合管理和优化利用。
温湿度监控系统方案(两篇)
![温湿度监控系统方案(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34309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c.png)
引言概述:温湿度监控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和记录环境中温度和湿度变化的设备。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仓储、冷链物流、医院、实验室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温湿度监控系统方案(二)的原理、组成部分、工作原理以及优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该系统方案,并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正文内容:1. 系统原理1.1 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是温湿度监控系统的核心组件,可感知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温湿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电阻式温湿度传感器、共振式温湿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均能够通过电子元件将温度和湿度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送给系统主控板。
1.2 系统主控板系统主控板是温湿度监控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负责接收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
现代系统主控板通常采用微处理器和存储器,能够实现对温湿度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存储。
2. 组成部分2.1 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是温湿度监控系统的基础组件,在系统中负责感知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
传感器模块通常由温湿度传感器和信号转换电路组成,能够将感知到的温湿度数据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送给系统主控板。
2.2 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是温湿度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和整理传感器模块传来的数据,并将其传送给系统主控板。
数据采集模块通常包括数据接收器、数据处理单元和数据传输接口等。
2.3 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是温湿度监控系统的关键组件之一,负责存储系统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
现代的数据存储模块常采用可擦写存储器(EEPROM)或闪存等,可以实现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和快速读写。
2.4 数据显示模块数据显示模块是温湿度监控系统的用户界面组件,负责将系统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给用户。
数据显示模块通常由液晶屏、按钮和指示灯等组成,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按钮了解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当前温湿度数据。
3. 工作原理温湿度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环境中布置多个传感器模块,每个传感器模块感知一个特定区域的温湿度,并将数据传输给系统主控板。
基于单片机和PID算法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和PID算法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44744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b.png)
现代电子技术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Apr. 2024Vol. 47 No. 82024年4月15日第47卷第8期0 引 言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温度是重要的控制量之一,例如:在冶金、窑炉、粮库、温室大棚、生物、医药、化工、休闲及居住场所等方面都需要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1⁃3]。
在某些生产领域,温度控制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需要更加精确的温度控制系统[4⁃5]。
温度具有滞后、惯性大、非线性等特点,很难精确控制[6],为此,文中设计了一款智能温度控制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器。
PID 算法因其控制方法简单、效果好,在工业领域的温度控制方面被广泛应用[7⁃9],DOI :10.16652/j.issn.1004⁃373x.2024.08.013引用格式:祖一康,徐妙婧.基于单片机和PID 算法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24,47(8):83⁃89.基于单片机和PID 算法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祖一康1, 徐妙婧2(1.黄冈师范学院 机电与智能制造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0; 2.黄冈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信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0)摘 要: 为提高温度控制的智能化水平,设计一种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该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器,采用PID 算法控制温度,具有语音播报和手机远程控制等功能。
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设计LCD12864显示电路实时显示当前温度、温度上下限以及温度状态;设计WT588D 语音提醒电路,当测量温度小于下限或大于上限时发出语音提醒;设计按键电路实现温度上下限值的设定;设计蓝牙通信电路,与手机APP 通信,实现远程控制;采用PID 算法输出控制量,控制固态继电器驱动加热或降温装置,实现温度控制。
其次,对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设计,并制作实物进行运行测试。
《2024年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范文
![《2024年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b0b45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d.png)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成为了许多领域的关键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系统架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系统测试与实现效果等方面。
二、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以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控制。
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单片机模块、执行器模块以及上位机通信模块。
其中,传感器模块负责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单片机模块负责数据处理与控制,执行器模块负责根据单片机的指令进行温度调节,上位机通信模块则用于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互。
三、硬件设计1. 温度传感器:选用高精度的数字温度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
2. 51单片机:选用性能稳定、价格适中的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负责数据处理与控制。
3. 执行器: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执行器,如加热器、制冷器等。
4. 上位机通信模块:采用串口通信方式,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互。
四、软件设计1. 初始化程序:对单片机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IO口配置、定时器配置等。
2. 数据采集程序: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温度数据。
3. 数据处理程序:对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滤波、计算平均值等。
4. 控制算法程序:根据处理后的温度数据与设定温度值的比较结果,采用合适的控制算法进行温度调节。
5. 通信程序:通过串口通信方式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互,包括发送温度数据、接收上位机指令等。
五、系统实现1. 制作电路板:根据硬件设计图纸制作电路板,将各部件焊接到电路板上。
2. 程序烧录: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51单片机中。
3. 系统调试:对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各模块正常工作。
4. 上位机软件开发:开发上位机软件,实现与下位机的数据交互、温度设定、曲线显示等功能。
六、测试与实现效果经过严格的测试,本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值进行精确控制。
《2024年基于单片机大棚温湿度远程监控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2024年基于单片机大棚温湿度远程监控的设计与实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5d7259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e.png)
《基于单片机大棚温湿度远程监控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精准农业管理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棚种植中,温湿度的控制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为了实现对大棚温湿度的实时监控与精准控制,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远程监控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大棚内的温湿度数据,并通过远程传输将数据传输至管理中心,实现对大棚环境的实时监控与控制。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本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温湿度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等组成。
其中,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负责采集温湿度数据、处理数据、控制执行机构等任务。
温湿度传感器负责实时采集大棚内的温湿度数据,无线通信模块负责将数据传输至管理中心。
(1)单片机选择:本系统选用STC12C5A60S2系列单片机,该单片机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易于编程等特点,能够满足系统的需求。
(2)温湿度传感器:选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体积小等优点,适用于大棚环境下的温湿度测量。
(3)无线通信模块:选用GPRS模块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
GPRS模块具有传输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实时性好等优点,能够满足系统的通信需求。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的程序设计和上位机管理系统的设计。
(1)程序设计:单片机的程序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执行机构控制等部分。
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具有结构清晰、可读性强、易于维护等特点。
(2)上位机管理系统:上位机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实现数据的实时显示、历史数据查询、报警功能等。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实现对大棚环境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三、系统实现1. 数据采集与处理单片机通过DHT11温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大棚内的温湿度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滤波、数据转换等。
处理后的数据通过GPRS模块发送至管理中心。
2. 远程传输与控制GPRS模块将单片机的数据传输至管理中心,管理中心通过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存储,并通过浏览器展示给管理人员。
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远程控制
![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远程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e3813f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e.png)
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远程控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智能家居系统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
通过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我们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轻松管理家中的各项设备和系统。
本文将就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远程控制的原理、功能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远程控制的原理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远程控制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各种家居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系统。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电脑客户端等方式,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家中的各项设备。
首先,通过传感器将家居设备的数据采集并传输到云端服务器。
传感器可以感知温度、湿度、光线强度、人体活动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云端服务器。
其次,云端服务器接收到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后,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通过智能算法,服务器可以判断用户的意图,并向家居设备发送相应的指令。
最后,家居设备接收到指令后进行相应的操作。
比如,灯光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开关调节;空调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进行温度的调节;摄像头可以根据用户的指令进行监控等操作。
通过上述步骤,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实现了远程控制的功能,方便了用户的日常生活。
二、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远程控制的功能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远程控制的功能丰富多样,为用户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家居体验。
1. 灯光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控制家中的灯光开关和调光。
比如,当用户外出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将家中的灯光打开,起到防盗的作用。
2. 温度调节: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调节家中的空调温度,提前预热或降温,以获得舒适的居住环境。
3. 安防监控:用户可以通过摄像头监控家中的安全状况,实时查看家中的画面,并远程控制报警系统,确保家庭安全。
4. 电器管理: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打开和关闭家中的电器设备,比如电视、音响、洗衣机等,方便日常生活的管理。
5. 定时控制: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进行定时控制,比如设定定时开关灯、定时开启电视等功能,提高生活的便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被控参数之一。
从食品生产到化工生产,从燃料生产到钢铁生产等等,无不涉及到对温度的控制,可见,温度控制在工业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工业生产的现代化,对温度控制的速度和精度也会越来越高。
近年来,温度控制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生产中对温度的控制不再局限于近距离或者直接的控制,而是需要进行远距离的控制,这就产生了远程温度控制。
远程温度控制的通信方式有多种,如通过网络,无线电等等。
每一种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利用无线电通信,方便、灵活,而且经济。
它不需要像网络控制耗费巨大的通信资源,也不受网络速度的影响。
在温度控制的方法上,传统的控制方法(包括经典控制和现代控制)在处理具有非线形或不精确特性的被控对象时十分困难。
而温度系统为大滞后系统,较大的纯滞后可引起系统不稳定。
在温度采集方法上,通常是利用热电偶把热化为电信号,再通过A/D转换得到温度值。
这种方法速度慢,而且精度不是很高。
综合上面的考虑以及自己的爱好,设计了基于无线电通信的远程温度控制系统。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调试等,希望它能给初级电子制作爱好者带来一些无线电通信和温度控制的基本常识,以及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1、温度控制的发展及意义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温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无论你生活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无时无刻不在与温度打着交道。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对是否能掌握温度有着绝对的联系。
在冶金、钢铁、石化、水泥、玻璃、医药等等行业,可以说几乎%80的工业部门都不得不考虑着温度的因素。
现代工业设计、工程建设及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用到温度控制,早期温度控制主要应用于工厂中,例如钢铁的水溶温度,不同等级的钢铁要通过不同温度的铁水来实现,这样就可能有效的利用温度控制来掌握所需要的产品了。
在现代社会中,温度控制不仅应用在工厂生产方面,其作用也体现到了各个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酒店厂房及家庭生活中都会见到温度控制的影子,温度控制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2 总体设计与可行性分析2.1 设计任务1、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远程温度控制系统。
电烤箱温度可在一定范围内由人工设定,温度信号检测方案自行确定,用单片机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温度实时控制,静态误差1度,超调量〈2.5%,系统温度调节时间ts〈4分钟。
控制输出采用脉冲移相触发可控硅来调节加热有效功率。
控制温度范围室温--125℃,用十进制数码显示箱内的温度。
2、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温度实时控制,并显示温度实际值。
3、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4、实现无线发送、接收,编码、解码校验。
实现超限报警;5、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调试,实现满足指标要求的控制系统。
主要技术指标:(1)温度控制误差:≤±0.5℃;(2)发射频率:≥300MHZ(3)发射距离:≥500m(4)误码率:≤10-62.2 总体设计框图及概述述图 2.0 系统总体设计框图图 2.1 键盘控制面示意图如图2.1所示,键盘控制面采用2*4式键盘,K0,K1的功能分别是左移一位和右移一位;K4,K5的功能分别是加1和减1;K2,K3,K6分别是向从系统00,01,10发送温度设定值的功能键。
K7为清楚报警鸣声且熄灭报警提示红绿灯。
编码解码部分采用通用编解芯片PT2262/PT2272。
PT2262/PT2272工作电压低,可进行地址编码,地址码多达531441种,数据最多可达6位。
发射接收部分采用F05T,J04T模块,发射接收频率为433M,工作电压3—12V,频率稳定度为0.00001。
温度传感器采用“一线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DS18B20测量范围为-55℃—125℃,测量精度为±0.5℃。
2.3 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采用典型的反馈式温度控制系统,如图2.2所示。
图2.2 温度采集系统框图2.4 数字PID控制数字PID控制在生产过程中是一种最普遍采用的控制方法,在冶金、机械、化工等行业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下面简单介绍PID控制的基本原理、数字PID控制算法及其改进和PID的参数整定及其发展。
2.4.1PID控制原理在模拟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最常用的控制规律是PID控制。
PID控制器是一种线性控制器,它根据给定值r(t)与实际输出值c(t)构成控制偏差e(t)=r(t)-c(t)。
将偏差的比例、积分和微分通过线形组合构成控制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故称PID控制器。
其控制规律为:u(t)=Kp[e(t)+1/Ti∫e(t)dt+Tdde(t)/dt] (1)或写成传递函数形式G(S)=U(S)/E(S)=Kp(1+1/TiS+TdS) (2)式中 Kp是比例系数,Ti是积分时间常数,Td是微分时间常数。
简单地说,PID控制器各校正环节的作用如下:(1)比例环节:及时成比例地反映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e(t),偏差一旦产生,控制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少偏差。
(2)积分环节: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
积分作用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Ti,Ti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
(3)微分环节:能反映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并能在偏差信号值变得太大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小调节时间。
2.4.2数字PID控制算法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使用的是数字PID控制器,数字PID控制算法通常又分为位置式和增量式控制算法。
由于计算机控制是一种采样控制,它只能根据采样时刻的偏差值计算控制量,因此模拟式中的积分和微分项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进行离散化处理。
以一系列的采样时刻点kT代表连续时间t,以和式代替积分,以增量代替微分,作近似变换。
采样周期足够短,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精度。
(1)位置式PID控制算法由于计算机输出的u(k)直接去控制执行机构,u(k)的值和执行机构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所以通常称u(k)=Kp{e(k)+T/Ti∑e(j)+Td/T[e(k)-e(k-1)]}} (3)为位置式PID控制算法。
这种算法的缺点是:由于全量输出,所以每次输出均与过去的状态有关,计算时要对e(k)进行累加,计算机运算工作量大。
而且,因为计算机输出的u(k)对应的是执行机构的时间位置,如计算机出现故障,u(k)大幅度变化,会引起执行机构位置的大幅度变化,这种情况往往是生产实践中不允许的,在某些场合,还可能造成重大的生产事故,因而产生了增量式PID控制的控制算法。
(2)增量式PID控制算法所谓增量式PID是指数字控制器的输出只是控制量的增量。
△u(k)=Ae(k)-Be(k-1)+Ce(k-2) (4)式中 A=Kp(1+T/Ti+Td/T)B=Kp(1+2Td/T)C=KpKd/T采用增量式算法时,计算机输出的控制增量对应的是本次执行机构位置的增量。
对应阀门实际位置的控制量,即控制量的积累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解决,例如用有累积作用的元件来实现;而目前较多的是利用算式通过执行软件来完成。
增量式控制虽然只是算法上作了一点改进,却带来了不少优点:①由于计算机输出增量,所以误动作时影响小,必要时可用逻辑判断的方法去掉。
②手动/自动切换时冲击小,便于实现无扰动切换。
此外,当计算机发生故障时,由于输出通道或执行装置具有信号的锁存作用,故仍能保持原值。
③算式中不需要累加。
控制增量的确定,仅与最近K次的采样值有关,所以较容易通过加权处理而获得比较好的控制效果。
但增量式控制也有其不足之处:积分截断效应大,有静态误差;益出的影响大。
因此,在选择时不可一概而论,一般认为在以晶闸管作为执行器或在控制精度要求高的系统中,可采用位置算法,而在以步进电机或电动阀门作为执行器的系统中,则可采用增量控制算法。
2.4.3 改进的数字PID控制算法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PID控制规律是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的,因此它的灵活性很大。
一些原来在模拟PID控制器中无法实现的问题,在引入计算机以后,就可以得到解决,于是产生了一系列的改进算法: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遇限削弱积分PID控制算法、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和带死区的PID控制算法等。
(1)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在普通的PID数字控制器中引入积分环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静差、提高精度。
但在过程的启动、结束或大幅度增减的设定值时,短时间内系统输出有很大的偏差,会造成PID运算的积分积累,致使算得的控制量超过执行机构困难最大的动作范围对应的极限控制量,最终引起系统较大的超调,甚至引起系统的振荡,这是某些生产过程中绝对不允许的。
引进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既保持了积分作用,又减小了超调量,使得控制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
其具体实现如下:①根据实际情况,人为设定一阀值q>0。
②当|e(k)|>q时,也即偏差值|e(k)|比较大时,采用PD控制,可避免过大的超调,又使系统有较快的响应。
③当|e(k)|<=q时,也即偏差值|e(k)|比较小时,采用PID控制,可保证系统控制精度。
(2)遇限削弱积分PID控制算法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在开始时不积分,而遇限削弱积分PID控制算法则正好与之相反,一开始就积分,进入限制范围后即停止积分。
遇限削弱积分PID控制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当控制进入饱和区以后,便不再进行积分项的累加,而只执行削弱积分的运算。
因而,在计算u(k)时,先判断u(k-1)是否已超出限制值。
若u(k-1)>umax,则只累加负偏差;若u(k-1)<umax,则累加正偏差。
遇限削弱积分PID控制算法可以避免控制量长时间停留在饱和区。
(3)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微分环节的引入,改善了系统的动态特性,但对于干扰特别敏感。
在误差扰动突变时微分项有不足之处。
即微分项仅在第一个周期有输出,且幅值为KD=KP×TD/T,以后均为零。
该输出的特点为:①微分项的输出仅在第一个周期起激励作用,对于时间常数较大的系统,其调节作用很小,不能达到超前控制误差的目的。
②幅值一般比较大,容易造成计算机中数据溢出。
克服上述缺点的方法之一是,在PID算法中加一个一阶惯性环节(低通滤波器),既可构成不完全微分PID控制。
可以将低通滤波器直接加在微分环节上,也可将低通滤波器加在整个PID控制器之后。
引入不完全微分后,微分输出在第一个采用周期内的脉冲高度下降,之后又逐渐衰减。
所以不完全微分具有较理想的控制特性。
尽管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比普通PID 控制算法要复杂些,但由于其良好的控制特性,近些年来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4)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微分先行PID控制的特点是只对输出量c(t)进行微分,而对给定值r(t)不作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