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外交界杰出的高级翻译-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合集下载

我最敬佩的一位外交家

我最敬佩的一位外交家

我最敬佩的一位外交家我最敬佩的一位外交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周恩来。

周恩来先生是20世纪中国的杰出政治家和外交家,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周恩来同志生于1898年,年轻时就投身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

在中国革命中,他发挥了重要领导作用,先后参与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奉献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

作为外交家,周恩来同志极富远见和策略思维。

他主张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周恩来同志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以气度和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和信任。

周恩来同志在中国外交史上留下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典时刻。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刻是他在1972年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会晤。

这次会晤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整个亚太地区带来了和平与稳定。

周恩来同志是一位真正的人民外交家,他始终将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的责任放在首位。

他积极倡导亚非合作、南南合作,致力于推动世界各国间的团结和合作。

他在联合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和平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位外交家,周恩来同志具备了许多值得学习的品质和特点。

首先,他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使得他能够在外交中游刃有余。

其次,他极具人格魅力和外交敏锐度,能够准确洞察国际形势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此外,周恩来同志本着以人为本、和平共处的原则,明辨是非,以倡导互利共赢的方式推动国际关系。

周恩来同志的外交智慧和才干是我们每个人值得学习的典范。

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如何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如何保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不损害其他国家的尊严和权益。

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如何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带动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总之,周恩来同志作为一位杰出的外交家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他的品质和智慧对于我们今天的外交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以他为榜样,继续努力,为推动国际关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006年受表彰的资深翻译家

2006年受表彰的资深翻译家

2006年受表彰的资深翻译家(共239人,按汉语拼音排序)白守义,男,回族,1935年出生,阿拉伯语,新华通讯社国际部副译审。

包学诚,男,汉族,1934年出生,俄语、英语,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

曹道明,女,汉族,1936年出生,英语,新华通讯社参编部主任编辑。

曹登举,男,汉族,1936年出生,马来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译审。

曹经,男,汉族,1935年出生,俄语,成都语言桥翻译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

车忠学,男,朝鲜族,1935年出生,日语、英语,吉林省万泽出国公司副译审。

陈楚祥,男,汉族,1927年出生,俄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陈次颖,男,汉族,1936年出生,英语、日语,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德浓,男,汉族,1936年出生,英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译审。

陈迪全,女,汉族,1928年出生,法语,北京周报社副译审。

陈恩冬,男,汉族,1934年出生,俄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陈克强,男,汉族,1936年出生,英语,商务部高级经济师。

陈力行,男,汉族,1932年出生,印地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译审。

陈世泽,男,汉族,1936年出生,波兰语,外交部大使。

陈维斌,男,汉族,1936年出生,法语、西班牙语,新华通讯社国际部高级编辑。

陈行慧,女,汉族,1933年出生,俄语,中央编译局译审。

陈忆青,女,汉族,1936年出生,日语,人民中国杂志社译审。

陈英,男,彝族,1922年出生,彝语,贵州毕节学院彝文古籍研究所研究员。

陈玉麟,男,汉族,1936年出生,英语,暨南大学副教授。

褚象耀,男,汉族,1936年出生,越南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译审。

崔志忠,男,汉族,1934年出生,德语,北京周报社副译审。

邓艺明,男,汉族,1934年出生,越南语,人民画报社副译审。

丁唐杰,男,汉族,1929年出生,德语,北京周报社副译审。

董德林,男,汉族,1931年出生,日语,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

杜作辉,男,汉族,1925年出生,英语,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副译审。

新中国杰出外交家

新中国杰出外交家

新中国杰出外交家作者:章文晋来源:《百年潮》2016年第08期熟悉章文晋的人会把他说成是传奇式的人物,但他从不居功自傲,是一位真正的人民勤务员。

作为周恩来总理亲自培养起来的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官,他在起草外交文件、边界谈判、开拓和发展中美关系、开展友好交流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跟随周恩来走上外交之路1927年,13岁的章文晋赴德国留学。

次年即加入德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参加了德国共产党中国语言组的活动。

当时德国语言组的成员有成仿吾、廖承志和张崿等八个人,章文晋年纪最小,是唯一一个共青团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章文晋回到上海,投身党的地下工作,在中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编辑《中联报》。

1935年,他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参加了一二·九运动。

1938年,他在清华南迁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工作。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加强对红十字会的控制,中共党员陆续撤出。

此后,章文晋到西南联大完成学业。

1944年秋,党中央决定把大后方一批学生出身的党员撤回延安,以便为抗战胜利后解放区的建设储备人才。

章文晋亦接到调令,准备经重庆赴延安。

章文晋到重庆后,领导决定把他留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外事组工作。

这成为他外交生涯的起点和一生的重要转折点。

当时,外事组受周恩来、叶剑英直接领导,章汉夫、陈家康、龚澎、王炳南等都是外事组成员,后来乔冠华也加入这一队伍。

周恩来原来的秘书兼翻译是龚澎,龚澎后因工作繁忙,便推荐章文晋接替了她的工作。

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在会见加拿大驻华大使时,章文晋被选定做翻译。

会见后,毛主席夸赞彬彬有礼的章文晋说,这位先生翻译得不错啊!主席可能误把他当成加拿大使馆雇员了。

章文晋赶忙说,主席,我是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

主席听后非常开心。

此后,章文晋亲历了1946年周恩来与马歇尔谈判的全过程。

在谈判的过程中,国、共、美三方代表都带自己的翻译,轮流上场担任翻译。

但在谈判过程中,国、美代表都发现,他们的翻译难以胜任翻译工作。

高中英语必修4单词表(全)

高中英语必修4单词表(全)

必修4Unit 1achievement n. 成就;功绩△Joan of Arc 圣女贞德(法国民族女英雄)△Elizabeth Fry 伊丽莎白•弗赖伊(英国慈善家)△Quaker n. 教友派信徒;贵格会会员welfare n. 福利;福利事业project n. 项目;工程;规划institute n. 学会;学院;协会△China Welfare Institute 中国福利基金会specialist n. 专家;专业工作者△specialize vi. 专攻;专门从事;专注于△Jane Goodall 简•古道尔(英国动物学家)△chimp n. (非洲)黑猩猩connection n. 连接;关系human being 人类△Jody Williams 乔迪•威廉斯(美国诺贝尔和平奖得者)campaign n. 运动;战役vi. 作战;参加运动△landmine n. 地雷organization n. 组织;机构;团体△Gombe National Park 贡贝国家公园(位于坦桑尼亚) behave vt. & vi. 举动;(举止或行为)表现behaviour (=behavior) 行为;举止;习性shade n. 荫;阴凉处vt. 遮住光线move off 离开;起程;出发worthwhile adj. 值得的;值得做的nest n. 巢;窝bond n. 联系;关系;结合;纽带observe vt. 观察;观测;遵守observation n. 观察;观测childhood n. 童年;幼年时代outspoken adj. 直言的;坦诚respect vt. & n. 尊敬;尊重;敬意argue vt. & vi. 讨论;辩论;争论argument n. 争论;争辩;争吵entertainment n. 款待;娱乐;娱乐表演lead a … life 过着……的生活crowd n. 人群;观众vt. 挤满;使拥挤crowd in (想法、问题等)涌上心头;涌入脑海inspire vt. 鼓舞;激发;启示△inspiration n. 灵感;鼓舞support n. & vt. 支持;拥护look down upon/on 蔑视;瞧不起refer vi. 谈到;查阅;参考refer to 查阅;参考;谈到audience n. 观众;听众;读者by chance 碰巧;凑巧come across (偶然)遇见;碰见△career n. 事业;生涯rate n. 比率;速度sickness n. 疾病;恶心intend vt. 计划;打算emergency n. 突发事件;紧急情况generation n. 一代;一辈△determination n. 决心;果断kindness n. 仁慈;好意considerate adj. 考虑周到的consideration n. 考虑;体谅deliver vt. 递送;生(小孩儿);接生;发表(演说等)carry on 继续;坚持modest adj. 谦虚的;谦让的;适度的Unit 2statistic n. (常用pl statisitcs)数据;统计;统计数字;统计资料sunburnt adj. 晒黑的struggle vt. & vi. 斗争;拼搏;努力decade n. 十年;十年期super adj. 特级的;超级的△hybrid adj. 混合的;杂种的n. 杂交种;混血儿output n. 产量;输出△strain n.(植物的)品种;种类crop n. 庄稼;农作物;产量hunger n. 饥饿;欲望vt. & vi. (使)饥饿disturbing adj. 引起烦恼的;令人不安的expand vt. & vi. 使变大;伸展circulate vt. & vi. 循环;流传Vietnam n. 越南(东南亚国家)thanks to 幸亏;由于;因为battle n. 战役;战斗;较量;斗争vt. & vi. 搏斗;奋斗rid vt. 摆脱;除去rid… of 摆脱;除去be satisfied with 对……感到满意freedom n. 自由;自主would rather 宁愿;宁可therefore adj.因为;所以;因而equip vt. & vi. 配备;装备△sorghum n. 高粱grain n. 谷物;粮食;颗粒△peanut n. 花生export vt. & vi. 输出;出口nationality n. 国籍occupation n. 工作;职业;占领△personality n. 性格;个性;人格confuse vt. 使迷惑;使为难regret vt. 遗憾;惋惜n. 遗憾;懊悔chemical adj. 化学的;关于化学的△organic adj. 有机的;器官的;组织的△fertile adj. 肥沃的;富饶的△fertilizer n. 肥料;化肥production n. 生产;制造bacteria n. (bacterium的复数形式)细菌pest n. 害虫;害兽;害鸟build up 逐渐增强;建立;开发lead to 导致;造成(后果)nutrition n. 营养;滋养;食物mineral n. 矿物;矿石discovery n. 发现;发觉focus n. 焦点;中心点vt. 集中;聚集focus on 集中(注意力、精力等)于soil n. 土壤reduce vt. 减少;减缩keep … free from/of 使……免受(影响;害等);使……不含(有害物)△soybean n. (=soyabean) 大豆root n. 根;根源skim vt. 浏览;略读underline vt. 画底线标出;强调summary n. 总结;摘要;概要comment n. 评论;议论vi. & vt. 表达意见;作出评论△producer n. 生产者;制片人△industrial adj. 工业的;产业的Unit 3humour n. 幽默;滑稽△punchline n. 故事、笑话等中的妙语;关键语△verbal adj. 口头的△nonverbal adj. 不用语言的△mime n. 哑剧△Charlie Chaplin 查理•卓别林(英国喜剧大师)△Edward Lear 爱德华•李尔(英国作家、画家)comedy n. 喜剧△Victor Hugo 维克多•雨果(法国文学家)up to now 直到现在△brighten vt. 使更愉快;使更有希望△depressed adj. 忧愁的;沮丧的content adj. 满足的;满意的n. 满足vt. 使满足feel/be content with 对……满足performer n. 表演者;演出者astonish vt. 使惊诧astonishing adj. 令人感到惊讶的fortunate adj. 幸运的;吉利的unfortunately adv. 不幸地badly off 穷的;缺少的△teens n. 十几岁(13至19岁的年龄)ordinary adj. 平常的;普通的bored adj. 厌烦的△subtle adj. 微妙的;精巧的;技艺精湛的entertain vt. & vi. 使欢乐;款待△entertaining adj. 愉快的;有趣的△charming adj. 迷人的;有魅力的△tramp n. 流浪汉;行乞者throughout prep. 遍及;贯穿adv. 到处;始终;全部homeless adj. 无家的;无家可归的moustache n. 小胡子worn adj. 用旧的;用坏的;破烂的△worn-out adj. 磨破的;穿旧的△stiffly adv. 僵硬地failure n. 失败(者)△optimism n. 乐观;乐观主义overcome vt. & vi. (overcame,overcome)战胜;克服△underdog n. 失败者;处于劣势的一方△snowstorm n. 暴风雪leather n. 皮革pick out 挑出;辨别出△lace n. 饰带;花边;鞋带cut off 切断;断绝chew vt. & vi. 嚼碎;咀嚼(食物)△mouthful n. 一口;满口△enjoyment n. 享受;欢乐;乐趣convince vt. 使信服convincing adj. 令人信服的direct vt. & vi. 导演;指示;指挥adj. 直的;直接的;直率的star in 担任主角;主演△Oscar n. 奥斯卡outstanding adj. 突出的;杰出的;显著的Switzerland n. 瑞士(欧洲中部国家)△confidence n. 信心;信念△costume n. 服装;戏装gesture n. 姿态;手势vi. 做手势particular adj. 特殊的;特别的n. 细节;细目particularly adv. 特殊地;特别地occasion n. 时刻;场合budget n. 预算;开支actress n. 女演员slide vt. & vi. (使)滑动;(使)滑行n. 滑;滑动;幻灯片amuse vt. 使发笑;使愉快△amusing adj. 好笑的;有趣的pancake n. 烙饼;薄饼explanation n. 解释;讲解;说明detective n. 侦探△Sherlock Holmes n. 夏洛克•福尔摩斯mountainous adj. 多山的;山一般的whisper n. 耳语;低语vt. & vi. 低语;小声说vast adj. 巨大的;辽阔的△rhythm n. 节奏mess n. 脏或乱的状态react vi. 作出反应;回应porridge n. 粥;麦片粥drunk adj. 醉的Unit 4statement n. 陈述;说明greet vi. & vt. 迎接;问候represent vt. 代表;象征association n. 社团;联系;联想dormitory n. 宿舍canteen n. 食堂flight n. 飞行;航班curious adj. 好奇的curiously adv. 好奇地△Garcia 加西亚(姓)Colombia n. 哥伦比亚(南美洲国家)approach vt. & vi. 接近;靠近;走近n. 接近;方法;途径cheek n. 面颊defend vt. 保护;保卫defend against 保卫……以免受defence n. 防御;保卫major adj. 主要的misunderstand vt. (misunderstood,misunderstood)误解,误会misunderstanding n. 误解;误会△Akira Nagata 永田明△Ahmed Aziz 艾哈迈德•阿齐兹Jordan n. 约旦(西亚国家)△Darlene Coulon 达琳•库隆dash vi. 猛冲;突进adult n. 成人;成年人adj. 成人的;成熟的△simply adv. 简单地;只△Muslim n. & adj. 穆斯林(的);伊斯兰教信徒(的)spoken adj. 口语的unspoken adj. 未说出口的;非口语的△posture n. 姿态;体态Spain n. 西班牙(欧洲国家)Italy n. 意大利(欧洲国家)likely adj. 可能的be likely to 很可能……;有希望……in general 总的来说;通常crossroads n. 十字路口△employee n. 雇员△frown vi. 皱眉;蹙额△misread vt. (misread /misread)读错;误解facial adj. 面部的function n. 作用;功能;职能vi. 起作用;运转ease n. 安逸;舒适vt. 减轻(痛苦;忧虑)at ease 舒适;快活;自由自在truly adv. 真实地;真诚地;真正地false adj. 错误的;假的anger n. 怒气;怒火lose face 丢脸turn one’s back to 背对;背弃fist n. 拳头yawn vi. 打呵欠△respectful adj. 恭敬的subjective adj. 主观的hug vi. & vt. 拥抱rank n. 等级;军衔cassette n. 磁带Unit 5theme n. 题目;主题(曲)△Camelot Park 卡默洛特公园(位于英国)central adj. 中心的;中央的△Central Park 中央公园(位于美国纽约)△Dollywood n. 多莱坞(公园名,位于美国)various adj. 不同的;各种各样的cartoon n. 漫画;动画片be famous for 以……而闻名△roller coaster n. 过山车whichever pron. 无论哪一个;任何一个△pirate n. 海盗;盗版△fairy tale 神话故事;童话fantasy n. 幻想;怪念头amusement n. 消遣;娱乐(活动)swing n. 秋千;摇摆vt. & vi. (swung, swung) 摇摆;摆动attraction n. 有吸引力的事物;吸引no wonder 难怪;不足为奇tourism n. 旅游业wherever pron. 无论在什么地方;各处unique adj. 独一无二的;仅有的carpenter n. 木匠△craftsman n. 匠人;能工巧匠engine n. 引擎;发动机△bald adj. 秃头的preserve vt. 保存;保留n. 保护区length n. 长度;长deed n. 行动;事迹△knight n. 骑士;爵士be modeled after 根据……模仿;仿造△Merlin the Wizard 魔术师梅林sword n. 剑△joust vi. (指中世纪骑士)骑着马用长予打斗tournament n. 锦标赛;联赛settler n. 移民;殖民者athletic adj. 运动的translator n. 译员;翻译minority n. 少数;少数民族cloth n. 布△Futuroscope n. 观测未来(公园名,位于法国)jungle n. 丛林△diver n. 潜水员creature n. 生物;动物sunlight n. 阳光△T-Rex n. (=Tyrannosaurus Rex)霸王龙advance vt. & vi. 前进;促进;提前in advance 提前advanced adj.高级的;先进的brand n. 商标;牌子get close to 接近come to life 活跃起来outing n. 外出;短途旅行;远足admission n. 允许进入;入场费;承认shuttle n. 往返汽车;航天飞机freeway n. 高速公路souvenir n. 纪念品sneaker n. 运动鞋brochure n. (作宣传或介绍用的)小册子;指南。

中国著名翻译家

中国著名翻译家

中国著名翻译家草婴原名盛峻峰,1923年生于宁波,现居上海,俄语文学翻译大家。

主要翻译作品有托尔斯泰小说12卷(《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克鲁采奏鸣曲》、《哈吉·穆拉特》、《童年·少年·青年》)、肖洛霍夫作品(《新垦地》、《顿河故事》、《一个人的遭遇》)、莱蒙托夫《当代英雄》、卡塔耶夫《团的儿子》、尼古拉耶娃《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等。

董乐山1924年11月14日出生于浙江宁波,1999年1月16日于北京病逝。

董乐山194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全国解放后曾长期从事新闻翻译和英语教学工作。

1981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担任研究员。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国系主任,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译协理事,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是一位颇有造诣的美国社会与文学研究专家、作家与翻译家。

著作有《译余废墨》、《文化的休闲》、《文化的误读》、《边缘人语》等;译作有《西行漫记》、《第三帝国的兴亡》(与人合译并校订)、《苏格拉底的审判》、《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奥威尔文集》、《韩素音自传》(之一)、《囚鸟》、《鬼作家》、《基督的最后诱惑》(合译)、《巴黎烧了吗?》等;编著有《英汉美国社会知识辞典》等。

他翻译的《西行漫记》是斯诺这部关于中国革命的经典性著作中文译本中翻译得最好、流传最广的一部,译作文笔流畅纤巧,达到很高的水准。

他是一位难得的信达雅俱佳的翻译家,所编著的《英汉美国社会知识辞典》独辟蹊径,是希图了解美国社会与文化的读者以及研究者一部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傅雷(1908-1966)翻译家。

字怒安。

上海南汇人。

192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巴黎卢佛美术史学校学习艺术批评。

1931年回国,在上海美专教美术史和法文。

1933年后历任时事汇报总编辑、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编审科长。

抗战爆发后转事译著。

一生共译外国文学名著三十二部。

共和国外交界杰出的高级翻译--齐宗华-

共和国外交界杰出的高级翻译--齐宗华-

共和国外交界杰出的高级翻译——记48届校友齐宗华(按:齐宗华校友1942—1945年就读于联大附中,抗战胜利后随家北迁。

在附中期间,她是一个高个隽秀、圆脸大眼、朴素文静的女孩,不苟言笑却文雅和气,循规蹈矩而颖慧机灵,学习成绩总在班上名列前茅,课外活动也不后人。

燕大毕业后步入外交生涯,经历50、60、70年代,成长为一位著名的高级译员,80年代后,执教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并潜心于世界名著的笔译,已有多部译著出版。

)被毛泽东称为“齐桓公的后代”的齐宗华是附中48届的校友。

她原籍山东,1929年初夏出生于英国伯明翰,四岁时随父母迁居法国巴黎,就读于法国著名的Buffon学校。

她从小就显露了超乎寻常的语言能力,初到巴黎,她和父母学习法语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不久就成了父母的“翻译”。

十岁时,已经初步掌握了法、英两国语言了。

回国后,她先在天津读书,1942年随母亲投奔正在云南大学任教的父亲,于是转学到了西南联大附中,直到三年后抗日战争结束,才随父母离开昆明迂回北平。

从天津到昆明,日寇铁蹄蹂躏下祖国苦难深重的民众和支离破碎的大好河山,强烈地震撼了从塞纳河畔归国的齐宗华,使她真切地体会到人民的疾苦和国家的危亡。

齐宗华在北平慕贞女中读完中学,先后考人中法大学和燕京大学攻读法语和英语。

1952年她作为最后一届毕业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不久后就与北大合并的燕京校园,被分配到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担任英法语译员。

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她就在北京195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任英、法、中同声传译。

此后,从民间、政党到官方外交,这三大“板块”组成了齐宗华的外交生涯。

在六、七十年代,她有幸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真、陈毅、宋庆龄、廖承志、郭沫若等党和多家领导人担任翻译,亲历了1957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1960年6月的布加勒斯特会议,1960年莫斯科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以及第28届、第29届联合国大会等。

盘点建国以来领导人身边的六大美女翻译

盘点建国以来领导人身边的六大美女翻译

盘点建国以来领导人身边的六大美女翻译章含之上世纪70年代,章含之亲历了中美建交、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谈判等一系列重大活动。

在1971年10月基辛格第二次访华时,章参与了接待工作,当时确定下尼克松访华的事。

尼克松称章是他见过的最好的翻译。

尼克松的表扬影响很大。

半年后的1972年9月,章去出席联合国大会,有一天到联合国总部地下室小卖部买东西,一些年纪大的服务员一看到章就说,“哎呀,我们知道你,你做我们总统翻译,我们总统说你翻译得非常好。

”Zhang Hanzhi was a Chinese senior diplomat who once served as Chairman Mao's English teacher. Her father is Zhang Shizhao, a prominent scholar and politician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Her husband is Qiao Guanhua, a former foreign minister. Zhang served as U.S. President Richard Nixon's interpreter during his historic 1972 trip to China.傅莹在外交部副部长中,57岁的傅莹格外引人注意。

1973年,傅莹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后进入外交部。

1998年11月,傅莹被任命为中国驻菲律宾第八任大使,成为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女大使。

2000年4月,傅莹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

2003年,傅莹出任中国第十任驻澳大利亚大使。

2007年4月,转到伦敦,成为驻英大使。

获得副外长任命后,傅莹成为上世纪70年代王海容后的中国第二位女副外长。

傅莹在1982年至1991年担任过外交部翻译室英文高级翻译,当过邓小平、杨尚昆、江泽民、李鹏等领导人的翻译。

翻译界泰斗仲跻昆,把一生都“嫁”给了阿拉伯

翻译界泰斗仲跻昆,把一生都“嫁”给了阿拉伯

翻译界泰斗仲跻昆,把一生都“嫁”给了阿拉伯周玉利人物时事速递>>2020年4月13日,中国著名阿拉伯文学研究与翻译家仲跻昆教授在京病逝,享年82岁。

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的仲跻昆一生都“嫁”给了阿拉伯,一直致力于中国阿拉伯文学的教育、研究、翻译和中阿文化交流工作。

他到访过十几个阿拉伯国家,为中阿文化友好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本着“雕玉精神”,用生动优美的翻译将众多阿拉伯文学瑰宝和经典诗歌如《泪与笑》《一千零一夜》《阿拉伯古代诗选》《埃及现代短篇小说选》《黎巴嫩诗选》等译介给中国读者。

2018年,他获得“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这是我国翻译界最高荣誉,此前季羡林先生、许渊冲先生都曾获此奖。

人物素描1一生都“嫁”给了阿拉伯工作近60年,仲跻昆有着三重身份,这三重身份都与阿拉伯文学有着联系。

1961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作为文学研究者,仲跻昆的学术生涯伴随着中国的阿拉伯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他编著了《阿拉伯现代文学史》《阿拉伯文学通史》《阿拉伯古代文学史》等作品,填补了我国在阿拉伯文学史领域的空白。

而翻译家这重身份,仲跻昆的经历很丰富:在苏丹援外,走过十几个阿拉伯国家,做过口译、笔译……但在他看来,最得意的应该是诗歌翻译。

“诗歌是阿拉伯人的文献,是它的档案。

”人物素描2翻译富有雕玉精神仲跻昆认为:“阿拉伯文学不啻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塊璞玉,我们要想方设法把这块璞玉雕琢成璧,献给中国人民。

这种雕琢过程就是翻译。

”他的治学精神可谓与时俱进,以《阿拉伯现代文学史》为例,为把阿拉伯文学更好、更全面地献给中国读者,他一直写到21世纪后的最新作家和作品,而大多数阿拉伯世界的文学史版本,写到20世纪50年代就收尾了。

而且阿拉伯世界有22个国家,有些国家较小,文学也不甚出名,但仲老的文学史中都涉及了,在这背后他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梳理工作。

素材链接仲跻昆译诗选我的家是空旷的原野◆艾布·舍迈格迈格我走在茅舍、宫殿间,谁都可以将我阻拦。

唐闻生

唐闻生

[转载]唐闻生原文地址:唐闻生作者:唐闻生唐闻生(女) 汉族,1943年3月生于美国纽约,广东恩平人,中国首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之女。

197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4月参加工作,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专业毕业,大学学历,译审。

早年侨居美国。

个人简介唐闻生是新中国外交界最优秀的英语译员之一。

1971年,唐闻生出任毛泽东,周恩来的英语翻译,走上外交生涯,是中共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唐闻生参与过中美之间的历史性外交会谈,是中美建交历程的见证人之一,为中国和世界的磨合、与对话立下汗马功劳,成为冀朝铸之后中国外交界最优秀的英语译员,并和其他四位女翻译员一起被誉为中国外交界的“五朵金花”。

人物经历1950年回国。

195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62年9月至1965年4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

1965年4月至1974年3月为外交部翻译室、美大司科员。

1974年3月至1977年9月任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部党组成员。

1977年9月至1978年11月在外交部“五七”干校劳动。

1978年11月至1979年3月在外交部待分配。

1979年3月至11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79年11月至1984年3月在外交部待分配。

1984年3月至1986年4月任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编委会委员。

1986年4月至1989年5月任铁道部外事局局长。

1989年5月至1994年3月任铁道部外事司司长。

1994年3月至1998年6月任铁道部对外合作司司长、部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其间:1994年12月当选为部侨联副主席)。

1998年6月至1999年7月任铁道部国际合作司司长。

1999年7月起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党组成员。

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是中共第十届、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2011.9.28当选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中国侨联顾问。

相关信息领袖身边的才女翻译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一直到周恩来、毛泽东辞世以前,唐闻生和外交部的另一位风云人物王海容作为优秀的翻译,几乎参加了这两位伟人与来访各国政要、知名人士的所有会见,在外交界乃至中国政坛崭露头角。

十大功勋外教

十大功勋外教
l N F OCU S 特别策j
伊莎白 - 柯鲁克
加 拿 大 专家 。 新 中 国英语 教 学 拓 荒 人 , 北 京 外 国语 大学 教 授 。 伊莎白・ 柯鲁 克 ( I s a b e l C r o o k) 1 9 1 5 年 出生 于 中 国成 都 一 个加 拿 大传 教士 家 庭 。 在2 0 世纪3 0 年 代 从 加 拿 大返 回中 国, 开 始 在 中国进 行 社会 调 查 , 经 历 了 抗 日战 争 、 解放战争、 土 地 革命 和 新 中国成 立 的 历 史时 期。 伊 莎 白和 她 的丈 夫柯 鲁克 从 1 9 4 8 年开 始从事 外语 教 学工作 , 半 个 多世 纪以 来 , 一直任教 于 北京外 国语 大学 。 “ 文 革”期 I 司, 伊莎 白一家 也曾蒙 冤 。 丈 夫被诬 陷 为 “ 国 际间 谍 ”, 在秦 城 监 狱 关押 5 年之 久 , 伊莎 白也 被造 反 派 隔离 审 查 3 年 。蒙 冤受 屈 的 伊 莎 同甘 共 苦 , 继 续一 如 既 往地 为 中国 外 语 教 育 事业 贡 献 力量 , 为 中国培 养了一 批 又一 批 的 外语 人才。 她 的许 多学 生活如今都 活跃在 中国外交和 英语教 学
上海, 1 9 5 3 年 到 河南 大学 任教 至 今。 1 9 7 5 年, 经 周总理 批 示, 吴 雪 莉加 人中国 国籍 。1 9 8 8 年, 应 中共 中 央马 列 主 义编 译局 邀 请 , 吴 雪莉 前 往北 京 翻译 国务 院总 理 、副总 理 在 全 国七 届 人 大 会 议 上 报 告 的 部 分 初 稿 。她 的 翻 译 受 到 国 务院 有关 领 导 同志 和 马 列 著 作 编 译局 专 家 的 认 可和称赞, 并 被 作 为一些 新 词 的 标 准译 法 。 她 在5 O 多年 的 执 教生 涯 中, 送 走 本科 生3 0 0 0 多名 , 培 养出3 0 0 多名硕 士生 和 博 士 生 , 成 为学 子心 中 河大外 语 学 院 的 “ 精 神 象

外交部高翻谈翻译-----费胜潮 张建敏 雷宁 -----对学英语和学翻译的

外交部高翻谈翻译-----费胜潮 张建敏 雷宁 -----对学英语和学翻译的

费胜潮(右),湖北武汉人,毕业于武汉大学英文专业,外交部高级翻译,2006-2009在温家宝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担任翻译,费胜潮嗓音淳厚,充满磁性。

张建敏,浙江杭州人,2002担任朱镕基总理记者会的翻译,2003年担任温家宝总理记者会的翻译。

大家好!我们非常高兴有机会就外事翻译的学习与实践和大家进行交流。

感谢大家对我们翻译工作的关心。

翻译室下设三个处:英文处,法文处和培训处,集中了英、法翻译,主要负责外交文件、文书的笔译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外交部领导外事活动的口译。

在外交部各地区司,还有其它各语种的外事翻译,他们往往身兼数职,既做翻译,又搞调研,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情况了解极为深入,在不少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

翻译室年轻人占80%以上,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富有战斗力的集体。

大家重视政治学习,跟踪国内外形势,钻研业务,相互切磋,蔚然成风,生活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近年来,在外交部领导的直接关心下,翻译室进一步加强了培训力度,使大家有了更多学习提高的机会。

我们满怀信心,在新形势下迎接各种挑战,发扬老一辈外事翻译工作者的优良作风,力争把翻译工作做得更好。

【全体嘉宾】翻译工作有什么“窍门”?你们实践经验丰富,请举例传授方法。

【Emily】Practice makes perfect. 也就是熟能生巧、业精于勤,不知这是否算是“窍门”?其次是要认真充分地进行准备,如果是接待某国外长来访,至少要事先了解该国基本情况、双边关系现状、来访主要目的、外长简历、我方立场等,有可能的话不妨查阅对方近期重要演讲和表态,以便了解其观点和语言风格,如果提前能有音像资料,则再好不过了,另外名字的读音和称呼有否特别之处,也需要留意。

此外,翻译时要灵活运用句型,学会举一反三。

例如,He is the tallest in our class 可有好几种译文:他是我们班最高的;他比班里所有同学都高;论身高,我们班谁都不及他;在我们班,大家都比他个儿矮,等等。

(完整版)中国翻译家--许渊冲

(完整版)中国翻译家--许渊冲

人物简介许渊冲先生豪情满怀,名片上赫然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以后蒙先生多次惠赐大作,拜读之下,更知先生自诩"不是院士胜院士,遗欧赠美千首诗"乃一代大师的坦然心声,实属当之无愧。

生平经历少年才俊,崭露头角1921年4月18日,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

他的母亲受过教育,擅长绘画,赋予了他爱好文学和追求美的天性。

表叔熊适逸是翻译家,他将剧目《王宝钏》译成英文,在英国上演时引起轰动,并受到英国戏剧家萧伯纳的接见,使得年幼的许渊冲对英语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立下了学好英语的志向。

他在当地最好的省立南昌二中上学时,英语就已出类拔萃,并在1938年以第7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

西南联大虽然在1937年9月刚刚成立,在八年抗战期间环境极为艰苦,但是由于名师荟萃,学风民主,因而成为当时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杨振宁甚至认为它可以算是世界一流的大学。

在联大毕业的学生中,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等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在文、史、哲等社会科学领域也名家辈出,许渊冲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1939年,他在读一年级的时候,就把林徽因的诗《别丢掉》译成英文,发表在《文学翻译报》上,这是他最早的译作。

求学经历两年后,陈纳德上校率领美国志愿空军第一大队,来到昆明援助中国抗日。

许先生和许多男同学一起报名服役,为美国空军担任翻译。

在欢迎陈纳德将军的招待会上,翻译不知道该如何翻译"三民主义"一词,许渊冲当即站起来翻译到:"of the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陈纳德将军听懂了。

许渊冲在中学时喜欢集邮,他有一张美国邮票,左边印着林肯,右边印着孙中山,上面写的就是林肯的这句话。

这是许渊冲第一次在外语口译中崭露头角。

中国驻缅甸大使王滇西简历

中国驻缅甸大使王滇西简历

中国驻缅甸大使王滇西简历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王滇西的个人背景
2.王滇西的职业生涯
3.王滇西在缅甸的工作
4.王滇西的成就和贡献
正文
王滇西,中国驻缅甸大使,是一位富有经验的外交家,出生于中国云南省。

他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职业生涯,在国际关系和外交领域有着广泛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王滇西的职业生涯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当时他在中国外交部开始工作。

在此期间,他曾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和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任职。

他的工作经验包括外交谈判、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

2019 年,王滇西被任命为中国驻缅甸大使。

在缅甸工作期间,他致力于促进中缅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经济合作。

他积极推动两国间的贸易往来,并为缅甸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持。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缅甸的和平进程,为实现缅甸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贡献。

王滇西在缅甸的工作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他曾获得缅甸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以表彰他在促进中缅友好关系方面的杰出贡献。

此外,他还在国际社会中获得了良好的声誉,被认为是一位富有成效的外交家和优秀的代表。

总之,王滇西作为中国驻缅甸大使,凭借其丰富的职业生涯和专业技能,为中缅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经济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风亮节为人师表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风亮节为人师表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西南联大附中大事记(续完)(一九三九——一九四六年))1945年9月10日开学。

9月13日黄钰生因公赴渝,请假三月。

师范学院院长职务由陈雪屏暂代。

附中主任职务由魏泽馨暂代。

附小主任职务由沈劲冬暂代。

(注:据《扫荡报》载,黄钰生于16日飞渝,转赴天津任教育局长,并筹备南开复校事宜,师院职务由联大教授倪中方代理。

)10月1日学生自治会开始普选。

10月3日昆明发生蒋介石逼龙云下台的兵变。

全市戒严,学生上课受阻。

10月10日第五届市运动大会及双十节庆祝大会、童子军检阅在拓东运动场举行;附中运动员获女子初级组3个第一名,男子初级组两个第一名。

10月28日联大附中校友会成立,通过会章,选出干事会。

魏泽馨主任到会指导。

11月1日联大五周年校庆,附中放假一天。

11月5日联大教授赵婉和来校讲《心理健康》。

11月?月联大教授傅锡永来校讲《如何管制日本》。

11月16日一25日附中校庆周。

(21日、22日放假两天)。

11月21日《国立西南联大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第五周年纪念特刊》(学生自治会编)出版。

11月26日为抗议国民党当局破坏反内战时事晚会,联大学生开始罢课。

附中中六班贴出响应罢课的布告,被学校当局撕去。

11月27日附中学生开始罢课。

12月1日“一二一”惨案发生。

上午附中亦受到国民党暴徒袭击。

12月4日联大教职工及附中、附小教员开始罢教、罢工。

12月6日昆明各界公祭“一二一”死难四烈士。

附中同学献了挽联和祭文。

1946年1月17日开始放寒假。

2月4日开学。

2月20日费孝通教授来校讲《现在国内政局与青年民主学习》。

2月21日学生自治会开始普选。

2月27日雷海宗来校讲《东北问题》。

3月5日庆祝童子军节。

3月6日傅恩龄来校讲《东北问题》。

3月17日四烈士出殡。

附中学生三四十人由学治会常务干事段承佑率领参加。

3月20日胡毅教授来校讲《读书方法》。

黄钰生自天津返昆筹备联大复员事宜。

3月25日黄钰生在纪念周上谈平津见闻。

4月3日蔡维藩教授来校讲《美苏关系与世界局势》。

近代外交家罗丰禄的翻译成就

近代外交家罗丰禄的翻译成就
成为第一届赴 欧洲 留学的学生 。l 8 7 7年 5月 , 罗丰禄抵达英 国, 并 中, 罗丰禄开展了种种外交活动 , 以亲善 、 友好 、 务实 的工作作风和 且十分顺利地进入了英 国伦敦皇家理论学院 , 师从英 国著名化学家 准确 、 得体、 敏捷 的翻译 风格 , 得到各 国领导人 的赞赏。 同年 6月 , 罗 布洛克马 , 从事气体学 、 化学 、 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 。 与此同时 , 罗 丰 禄 陪 同李 鸿 章 在德 国 出 席 皇 家 茶 会 、 政府宴会 , 参 观阅兵大典 、 丰禄还兼任 了清政府驻德以及驻英公使 的翻译工作 , 罗丰禄的表现 克虏伯兵工 厂等 , 还参加 了该 国李傅相 与 已退休 的著名 前首相俾
台 纵 横
口 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秦艳霞


罗丰禄是近代著名的外 交翻译 家,在其一 生的 外交生涯 焚。他又耳闻蹈海 自尽 以唤醒国人的陈天华的以身葬海惨 剧 , 更痛
中, 凭借 着过人 的英语才能 , 多次力挽外 交危局 , 为清政府 惜国家割地赔款 留予国民的深重苦难。可是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 ,
赏加 四品衔 。1 8 8 3 年 5月 ,罗 丰禄再度 升任 为水 师营务处 道员 。 士” 的爵位。1 8 9 6 年 8 月2 8日, 李鸿章一行抵 达纽 约。在美 国, 罗
1 8 8 5 年, 罗丰禄升任天津水师学堂会办。1 8 8 5年 5 月, 罗丰禄奉命 丰禄与著名作家马克 ・ 吐温深谈 并交为挚友 , 马克 ・ 吐温将 自己所 协 同北洋水 师提督丁汝 昌、 林 泰曾 、 刘步蟾等 起草 了 E 洋海军章 著 的几部书赠给罗丰禄。马克・ 吐温于 1 8 9 7年出版《 赤道环游记》 ,
于才能出众 , 深得李鸿章的信任 , 升任为天津大沽船坞总办 , 从事船 东来 紫气满函关 ” 的诗句 , 准确 、 得体 和敏捷地用 莎士 比亚风格 译 坞修建工作 。1 8 8 1 年 2月, 在李鸿章的推荐下 , 罗丰禄升任为同知 、 成 英文 , 博得女 王的赞赏 。女 王亲 自赐赠罗丰禄 “ 罗稷 臣丰禄 爵

记者翻译-知名记者翻译家 果永毅

记者翻译-知名记者翻译家 果永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人民日报社有一位驻法国首席记者及高级记者,他曾经采访报道过许多关于中法关系和有关法国的重要事件,对于人们了解法国、了解中法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著作、译著了众多知名作品。

他就是武清人果永毅。

果永毅,笔名果毅,1945年8月5日生于泗村店乡南马房村。

果永毅1965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受教育部选派赴法国巴黎留学。

果永毅于当年10月抵达巴黎,先后在语言中心和阿里扬斯学校学习法语。

这批留学生是中央为准备加入联合国而培养的后备外事干部,本来学制四年,但由于第二年国内的“文化大革命”展开,果永毅一行被迫中断学业,并于1967年初奉命回国参加“文革”。

途经苏联首都莫斯科时,果永毅曾亲历了当时震惊全国的红场事件。

归国后,果永毅在外交部参加了一年多的“文革”运动。

后于1968年奉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分赴唐山柏各庄军垦农场劳动锻炼。

1970年秋,果永毅经所在部队批准入伍,当了一年多政治干事。

1972年,解放军总政治部从全军征调外语干部,到海军参加对外国海军技术人员的培训。

果永毅应调到上海海军东海舰队外训学校,任法语翻译,培训非洲及东南亚国家的海军舰艇人员。

1976年“四人帮”倒台后,果永毅自上海奉调到北京军委炮兵研究所任法语翻译组组长,前后从事法语口笔译十余年。

1979年,恢复高考的第三年,他报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国际新闻报道专业,三年后毕业,获硕士学位,被分配到人民日报社国际部。

自此,果永毅在人民日报社工作23年,先后担任人民日报社国际部记者、副主任,人民日报驻法国首席记者及高级记者。

在为人民日报完成分管的国际新闻编辑、采写及评论的同时,果永毅利用业余时间,写作、翻译了一些与新闻业务相关的书籍,已出版的主要著作和译著有《世界新闻简史》、《笑的历史》、《好梦成真》、《萨科齐奋斗之路:从移民之子到法兰西总统》、《论国际政治漫画的评论作用》、《法国前总统蓬皮杜夫人回忆录》(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作序)。

段义孚名词解释

段义孚名词解释

段义孚名词解释
段义孚是指中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家、外交家和现代史学家。

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研究员,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外交协会副会长。

段义孚在国际关系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威望,被誉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重要奠基人之一”。

他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被誉为“中国外交史研究的泰斗”。

段义孚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近现代外交史、国际关系理论和东亚地缘政治等。

他的学术贡献和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对于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国际关系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作品广泛发表于国内外学术期刊,并出版了多本重要的学术专著。

段义孚的研究为中国的国际关系学培养和学科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和国外交界杰出的高级翻译
——记48届校友齐宗华
(按:齐宗华校友1942—1945年就读于联大附中,抗战胜利后随家北迁。

在附中期间,她是一个高个隽秀、圆脸大眼、朴素文静的女孩,不苟言笑却文雅和气,循规蹈矩而颖慧机灵,学习成绩总在班上名列前茅,课外活动也不后人。

燕大毕业后步入外交生涯,经历50、60、70年代,成长为一位著名的高级译员,80年代后,执教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并潜心于世界名著的笔译,已有多部译著出版。


被毛泽东称为“齐桓公的后代”的齐宗华是附中48届的校友。

她原籍山东,1929年初夏出生于英国伯明翰,四岁时随父母迁居法国巴黎,就读于法国著名的Buffon学校。

她从小就显露了超乎寻常的语言能力,初到巴黎,她和父母学习法语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不久就成了父母的“翻译”。

十岁时,已经初步掌握了法、英两国语言了。

回国后,她先在天津读书,1942年随母亲投奔正在云南大学任教的父亲,于是转学到了西南联大附中,直到三年后抗日战争结束,才随父母离开昆明迂回北平。

从天津到昆明,
日寇铁蹄蹂躏下祖国苦难深重的民众和支离破碎的大好河山,强烈地震撼了从塞纳河畔归国的齐宗华,使她真切地体会到人民的疾苦和国家的危亡。

齐宗华在北平慕贞女中读完中学,先后考人中法大学和燕京大学攻读法语和英语。

1952年她作为最后一届毕业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不久后就与北大合并的燕京校园,被分配到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担任英法语译员。

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她就在北京195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任英、法、中同声传译。

此后,从民间、政党到官方外交,这三大“板块”组成了齐宗华的外交生涯。

在六、七十年代,她有幸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真、陈毅、宋庆龄、廖承志、郭沫若等党和多家领导人担任翻译,亲历了1957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1960年6月的布加勒斯特会议,1960年莫斯科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以及第28届、第29届联合国大会等。

1956年,齐宗华调人中联部,十余年间,由于工作的特殊条件,她目睹了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

1957年11月,她随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聆听了毛泽东在大会上气势磅礴的讲话。

就在这次会议期间,她第一次给毛泽东当翻译,那是毛泽东和法国共产党总书记多列士的会见。

会谈开始前,毛泽东笑眯眯地问齐宗华:“你姓什么?”齐宗华很紧张,怯声说:“姓齐。

”毛泽东吸了一口烟,幽默地说:“那就是齐桓公的后代咯。

”突然话锋一转,问她“齐国在哪里?”“山东。

”“还不错嘛!”毛泽东颔首赞许。

领袖的风趣、亲切打消了齐宗华的惶恐不安。

1960年6月布加勒斯特会议期间,齐宗华目睹了彭真和赫鲁晓夫激烈
的交锋。

当时苏联代表团团长赫鲁晓夫在正式会谈前向各国代表团散发了苏共中央6月21日致中共中央通知书,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中共进行了全面的毫无根据的诬蔑和攻击,彭真大义凛然地进行反驳。

他那节奏很快的急促的发言,都由齐宗华一一译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她感到从未有过的痛快与自豪。

在中联部工作期间,齐宗华还参加了《毛泽东选集》1—4卷法文版的定稿工作。

在周总理的直接过问下,1973年齐宗华正式调入外交部,先后任副处长、处长和主管法国事务的副司长。

当时,她与王海容、唐闻生、章含之、罗旭被称为中国外交界的“五朵金花”。

60年代初期,周总理历史性的亚、非、欧14国之行,带了中国外交界最优秀的英、法译员。

英语组以冀朝铸为首,法语组则由齐宗华挂帅,此后数年,哪里有周恩来和陈毅的身影,哪里就有齐宗华和冀朝铸。

齐、冀声名远扬,外国传媒频频领教了他们出色的译技。

结束了14国之行的周总理,回到北京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作了长达151页的《关于访问14国的报告》。

令人意外的是周总理把随同出访的齐宗华、冀朝铸等三位主要翻译请到了会场,并安排在最显著的地方入座。

周总理说:“我还要提到翻译人员,翻译人员不仅是翻译,还可以做政治工作。

”“我们这些工作,不经过他们三位,根本就做不成。

”“翻译工作是最有政治发展前途的工作。


齐宗华最难忘怀的是周恩来总理。

她无数次目睹周总理忘我地为党为人民工作的动人情景和对译员无微不至的关怀。

第一次给总理当翻译,是周总理会见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总书记霍查。

客人来到前,总理亲切和齐宗华交谈,询问她父母在哪里工作,孩子几岁了,在哪里学的法语……使得
齐宗华心头热乎乎的。

周总理不止一次谆谆告诫齐宗华,外事翻译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外交无小事。

要求她向龚澎学习(龚澎是毛泽东、周恩来非常器重的我国外交界杰出的女性,是新中国外交部第一位女司长),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

自从她调入外交部以后,直到毛泽东、周恩来离开人世,齐宗华参与了两位领导人和法语国家来访外宾的绝大多数会见。

1980年,齐宗华离开外交部进入北京国际关系学院任法语教授。

执教之余,潜心从事笔译工作。

1983年以来,已经出版了多种法国名著,如亨利·特鲁瓦的《彼得大帝》,纪德的《背德者》,吕多维克·阿莱维的《隆格瓦古堡》,以及美国的蒙西·克拉克·维尔逊的《华盛顿夫人》等。

(据宗道一《齐宗华:中国外交界首席法语译员》《齐桓公的后代—齐宗华》两文综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