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问题(3篇)
第1篇一、引言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是一种以同一教学内容为载体,通过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来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研活动。
近年来,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我国各地广泛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在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1. 教学目标不明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
这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影响教学效果。
2. 教学设计不合理在教学设计方面,部分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不透彻,未能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导致教学设计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
同时,部分教师对教学资源利用不足,未能有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影响教学效果。
3. 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方法上,部分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同时,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作用。
4. 教学评价不科学在评价方面,部分教师对教学评价的认识不足,评价方式单一,未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部分教师对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不及时,影响教学改进。
5.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足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部分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导致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教师们未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三、解决策略1. 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前,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参加培训等方式,提高对教材的理解能力。
2. 创新教学设计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创新,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内涵。
3. 丰富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课堂教学“同课异构”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课堂教学“同课异构”问题的探索与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探索与研究中迎来新的变革。
同课异构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它的实施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课异构教学模式是指在相同的课程内容下,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兴趣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对小学课堂教学“同课异构”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分析其意义、实施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旨在为小学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一、同课异构教学的意义同课异构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具体实践,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方式都存在差异。
采用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和差异性,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课异构教学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教学,不再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同课异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教师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能力,从而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同课异构教学的实施方式同课异构教学的实施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1、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
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深入探究,进行拓展性学习;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2、任务驱动教学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3、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内容的探究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一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教学条件、任务和教师本身因素的制约,对传统教学方法驾轻就熟,相当多的数学课堂教学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体,练习、练习、再练习,熟能生巧的教学观念,仍然存在忽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归结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抄、学生记,采用题海战术。
不是按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开展教学,而是喜欢按自己的“经验”归纳整理为某种思路、模式或结论,然后直接“塞”给学生,在大量反复操练的基础上达到掌握的目的,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致使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率低下,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该如何转变观念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新课程理念认为“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接受,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只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首先,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 教育不是用“好胜心”去诱导学生的竞争心理,而是要用“好奇心”去激励学生的科学兴趣。
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和兴趣。
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
课堂教学中的选材和举例,教师要尽可能地贴近生活,让学生有好奇心,有亲切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教师要更新学生“学”的观念,让学生学会学习,即要学会动手手实践,主动探求和合作交流。
小学课堂教学“同课异构”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课堂教学“同课异构”问题的探索与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也面临着庞大的学生群体,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小学课堂教学中“同课异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对解决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问题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概念“同课异构”是教育领域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它源自于美国的教育实践。
它指的是在同一个教学内容下,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
也就是说,在一个班级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认知方式等因素,对同一课程内容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个性化教学,它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教育。
这种教学模式不再以传统的“一刀切”模式对待学生,而是在同一个教学内容下,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1. 学生的个体差异明显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个体差异十分明显,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学习积极性的降低。
实施“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刺激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2. 强调个性化发展“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强调个性化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实现全面发展。
3. 符合教育理念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
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同课异构”教学模式正是符合这一教育理念的转变的要求。
它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引言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高效课堂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实际上许多高效课堂存在一些固有问题,如缺乏互动性、过分依赖教师和应试导向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缺乏互动性高效课堂往往面临一个普遍问题:缺乏互动性。
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仍然是主导,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扮演者唯一权威角色,学生只需被动接受信息。
因此,学生参与度低、思维品质得不到充分发展。
解决该问题首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发言机会。
通过增加小组活动和讨论环节等方式来促进互动交流,并激发学生们自主思考与表达能力。
同时,在班级设置合理奖励机制,鼓励积极参与并分享个人观点。
三、过分依赖教师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高效课堂过分依赖教师。
许多学校的课堂中,教师仍然充当着信息传递者、知识灌输者的角色,这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解决该问题需要改变教师在高效课堂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应该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路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应鼓励他们进行自主阅读、开展研究项目和小组合作等活动。
四、应试导向另一个普遍存在问题是高效课堂过于应试导向。
当前,在许多地方,对于提高升入重点大学率以及优秀成绩给予特别关注。
这种追求目标往往使得教育资源倾斜于以备战任务取胜而非全面素质成长。
解决该问题需要更加注重培养综合素质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并通过拓宽评价体系来解除对纯粹记忆性作答题型的过度依赖。
五、相互尊重与合作精神在创造高效课堂的同时,相互尊重与合作精神也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应该扮演良好榜样,鼓励学生之间建立友善、互动和协作的氛围。
通过小组活动、队伍竞技等方式培养学生们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六、加强专业发展为了提高高效课堂质量,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并持续进行专业发展学习。
通过参加研讨会、跟进最新教育趋势以及实施同行评议等方式来促进其个人成长。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我们看到了发生在学生当中可喜变化。
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出人意料。
在实践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小组合作交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它决定着高效课堂中的有效学习。
下面就我对高效课堂中,我们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根据自己的一些实际的做法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在实践中,小组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学生合作不够主动,组内交流出现冷场,没有人说话。
小组成员接到学习任务后,不知道先干什么,或对某一个问题无话可说。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有的同学在没有认真读书、深入思考的情况下,就开始小组讨论。
他们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内容修正自我观点。
我的解决办法是:为了能够调动组内成员讨论的积极性,我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记录表。
内容包括:积极合作因素和消极合作因素。
积极合作因素中包括:监督或观察、操作或记录、主持或服从、倾听或思考、表述自己观点,组员做到哪一点就在相应的位置上加分。
消极合作因素中包括:发呆或走神、做小动作、抵触或不参与,符合哪一点就在相应的项目上减分。
一周后统计出组内最佳讨论奖,最佳组织奖,最佳进步奖等。
2.学生层次不同,学习合作参与度不均衡。
通过我的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大大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并能发挥出更多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优等生参与自由发言和小组汇报的次数明显多于学习困难的学生。
合作学习时,不少同学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或做与小组活动无关的事情,学习成绩好的自然成了各组名副其实的代言人,而学习困难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只是其陪衬。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在人前发表意见,多数时候在合作中沉默不语。
有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想参与活动却又力不从心;有的同学基础较好,但不善于争取机会。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疑惑(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这种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疑惑和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疑惑进行探讨。
一、疑惑一: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一些教师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清晰,导致活动效果不佳。
1. 目的不清:部分教师认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缺乏对活动目的的深入思考。
2. 意义模糊:部分教师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活动只是形式上的交流,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不大。
二、疑惑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实施过程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实施过程是保证活动效果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教师对实施过程存在疑惑。
1. 选题困难:部分教师对如何选择合适的课题存在困惑,担心选题过于简单或复杂,影响活动效果。
2. 教学设计差异: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在同一课题下进行教学设计,但部分教师难以把握教学设计的差异,导致活动效果不佳。
3. 交流互动不足: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强调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但部分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互动,导致活动效果打折。
三、疑惑三: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评价标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评价标准是衡量活动效果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一些教师对评价标准存在疑惑。
1. 评价标准不统一:部分教师认为评价标准不统一,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
2. 评价内容单一:部分教师认为评价内容过于单一,未能全面反映活动效果。
3. 评价方法不科学:部分教师认为评价方法不科学,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
四、疑惑四: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是保证活动长期有效开展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过程中,一些教师对可持续发展存在疑惑。
小学课堂教学“同课异构”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课堂教学“同课异构”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小学课堂教学的“同课异构”问题是指在同一个年级、同一个科目的课堂上,各个班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
这个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同课异构”主要问题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差异化的理解和执行。
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上存在差异。
同一个教材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理解,导致在不同班级的教学中出现不同内容的覆盖和强调。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选择也存在差异。
有些教师偏重讲解,有些教师则更注重生动的呈现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和激励方法也各不相同,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动力和目标的理解存在差异。
解决“同课异构”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和优化教学管理。
教师需要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和解读,形成统一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学校可以组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和共享经验,确保各个班级的教学内容基本一致。
学校应制定统一的教学指导方针,明确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规范和统一性。
学校可以采用观摩课堂、教学评估和提升活动等方式对教师进行指导和督促,促使他们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教学。
学校可开展集体备课和同步讲评活动,教师通过共同备课和课后讲评的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对于学生而言,“同课异构”问题也有一定的影响。
学生在面对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容易产生困惑和不知所措的情绪。
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开展课后辅导和个别指导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不同的教学内容,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要求。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跨班级、跨年级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解决小学课堂教学的“同课异构”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优化教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统一性和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
学生也要主动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实践及其反思
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实践及其反思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是指在同一门课程中,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策略。
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注重个性化发展,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
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反思。
首先,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然而,现实中教师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导致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难以实施个性化的教学。
此外,教师教学经验的差异也会影响同课异构教学的效果。
其次,同课异构教学需要学校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配套条件。
学校需要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给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学校无法满足这些条件,使得同课异构教学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真正实施。
再次,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能力。
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的引导和发展,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然而,由于学生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一些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并不能真正参与其中,导致个性化教学无法真正实施。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改进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的实践。
首先,学校和教师需要加大对同课异构教学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教师和学校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知和理解。
学校可以在课程安排上给予更大的自由度,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实施个性化教学。
同时,学校也应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如增加教师编制、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等。
其次,教师需要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不断学习和探索个性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育培训、教研活动等方式来提升自己。
此外,教师还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例如,可以采取小组讨论、个别辅导、交流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最后,学生也应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认识到个性化教学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小学课堂教学“同课异构”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课堂教学“同课异构”问题的探索与研究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学也在不断地出现新的教学模式。
其中,同课异构这一教学方式在小学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地应用和推广。
同课异构是指在同一班级中,教师通过课堂安排和组织形式等,让学生在同一课堂中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
同课异构教学强调个性化教育,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把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偏好作为教学的关键点,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技能和知识。
那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同课异构教学的问题是什么?该如何解决?一、同课异构教学的问题1.教师的视野狭窄同课异构教学在实践中需要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
然而,实际情况中,很多教师由于个人经验和时间的限制,无法为每个学生准确把握学习水平和需求,从而无法精准地开展教学活动。
2.学生积极性参差不齐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一些学生可能不太喜欢某种学习方式,或不太适应某种教学形式。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量身定制教学活动。
3.课堂秩序难以掌控同一班级中,同课异构教学会同时进行多个不同的学习活动,而这些活动可能存在一定的干扰和交叉。
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调整和处理,就会影响整个课堂的秩序。
1.教师需要加强教学研究和技能培训,科学地应用教育技术和方法,确保能够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用最适合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2.通过课前调查、自主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己的学习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
3.建立与家长的联络机制,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育和家庭教育成为有机整体。
同课异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在尽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前提下,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解决问题,确保同课异构教学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第一篇:“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一、高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课堂中的自学与导引问题1、学生自学不充分(大多没有自学或自学不到3分钟就叫停)2、小组合作不到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3、展示交流不精彩(一无重点,二无深度、三不精彩)4、教师牵引不放手(一是问得多、二是重复学生发言多、三是讲得多)(二)小组的管理与评价问题1、小组成员分工不具体(大多数学生的身份不明确)2、小组汇报交流不艺术(在交流发言时不是代表小组)3、小组学习习惯没养成(大多数学生还习惯于等老师发指令)4、小组管理评价不到位(有的流于形式,有的连形式都没有)二、高效课堂要改进的措施(一)在导学案的使用上讲艺术:A、突出一个“学”字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关于自学,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做到一读、二记、三思、四写。
“一读”。
一读文本,即自学时,要先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用笔勾画圈点出重点的基础知识,比如重点字词、定义概念、重要语段等等;二读导学练案上的补充知识点,同样要勾画圈点。
“二记”。
一是作旁批,即在课本上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或觉得难以理解的地方,并写下旁批,可谈感受,可写启示;二是默记重要的基础知识,如重点字词、定理公式等。
“三思”。
即思考导学案上的自学问题和课后思考题,此环节要求必须在导学案或者书本上形成独学成果;二想自己学习本节内容的难点,并作好记载,形成自己掌握本节知识的突破点。
“四写”。
一是脱书完成自学检测,必须独立完成;二是在导学案上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用红笔标记,学科组长做好统计并及时上报老师。
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实践及其反思
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实践及其反思一、引言高中语文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传统的同课同教体制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往往有限。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许多学校开始尝试同课异构教学方法。
本文将对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实践进行浅谈,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反思进行探讨。
二、同课异构教学实践同课异构教学是指在同一个班级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具有差异性的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同课异构教学的具体实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分层次授课分层次授课是同课异构教学的核心方法之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优秀层、普通层和基础层。
每个层次的学生可以分别安排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2.灵活教学方式同课异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授、讨论、实践等,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3.个性化学习同课异构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并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同课异构教学的反思尽管同课异构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同课异构教学的实施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
然而,目前许多学校的师资力量仍然不足,导致同课异构教学的实施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同课异构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但目前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这也给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个性化任务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困难。
同课异构式教学实践探究(3篇)
第1篇摘要:同课异构式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对比不同教师对同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探讨不同教学策略的优缺点,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以某中学英语课堂为例,探讨了同课异构式教学的实践过程、实施效果及启示。
关键词:同课异构;教学实践;探究一、引言同课异构式教学是一种以相同教学内容为基础,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策略和评价方式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同课异构式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以某中学英语课堂为例,探讨同课异构式教学的实践过程、实施效果及启示。
二、同课异构式教学的实践过程1. 确定教学内容以某中学英语课程为例,选取同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如“旅行”主题。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2. 教师分组将参与同课异构式教学的教师分为两组,每组教师分别负责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
3. 教学设计每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和风格,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围绕目标展开。
(2)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
(3)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确保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4)教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全面评估教学效果。
4. 教学实施两组教师分别按照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并记录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亮点。
5. 教学反思课后,两组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三、同课异构式教学的实施效果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比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可以发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课异构式教学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教师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同课异构式教学的启示1. 注重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同课异构式教学应确保教学目标的一致性,确保教学活动围绕目标展开。
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一、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1.1 缺乏互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积极参与和互动。
老师们通常是以讲授为主导,学生们则倾向于仅仅做笔记或听讲,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缺乏深入思考。
1.2 资源单一传统教室通常只有黑板、书籍等简单资源供学生使用,无法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
这限制了学生获取新颖内容、不同视角观点与案例分析的机会。
1.3 效率低下因为班级人数众多,有限时间却要涵盖大量知识点进行掌握。
在有些情况下,某些概念可能难于理解,并需要更多个体指导才能攻克困难。
二、解决办法2.1 积极引入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改进教育过程可以增强高效课堂中互动性和资源丰富度。
例如,在授课过程中使用电子白板以及多媒体教学工具,能够呈现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更好地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和需求。
2.1.1 教育应用软件教育应用软件有助于创造高效且互动的课堂氛围。
通过在线讨论平台,老师与学生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流并分享资源和观点,在课下时间也能透过设备完成自主练习或作业答疑。
这样同学们就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1.2 MOOC(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设的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它为教育提供了全球化、无国界限制和随时随地都能获取知识的新机遇。
老师可以结合MOOC平台上相关科目或主题推荐有质量保证度较高的线上资源给予学生进一步延伸阅读或讨论。
2.2 动员形成小组合作学习引入小组合作项目式任务增加了高效课堂中对于互动,建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一起研究问题、共同解决难题,并通过相互讨论和提供反馈来丰富彼此的思维。
2.2.1 探索式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的自主学习旨在发展他们的科研动手能力与思辨能力。
这种方式下老师将变成指导者角色,激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实践操作与调查,从而培养出具备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等重要能力。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随着教育理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效课堂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影响着课堂的高效性。
本文将探讨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升教育质量。
二、问题一:知识传授过于单一当前,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主要采用讲授的形式进行知识传授,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难以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培养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方案:1. 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到活动中来。
2. 开展项目化学习: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自主选择并深入研究感兴趣的主题,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三、问题二:缺乏个性化教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存在差异,但传统课堂往往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解决方案:1. 不同水平错位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划分成不同水平的小组进行教学,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水平的知识和教育。
2. 引入技术辅助教学:利用电子设备、在线平台等技术手段来提供个性化辅助教育资源,使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所需内容。
四、问题三:评价方式单一化目前,在高效课堂中评价仍然主要以考试为主,这种单一化的评价方式限制了对学生全面能力与潜力的真正认知,并且加重了学习压力。
解决方案:1. 多元化评价方式:通过作业、项目报告、小组讨论等形式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掌握程度。
2. 鼓励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对自身进行准确评价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给予正面回馈的能力。
五、问题四:缺乏深度思考现代社会强调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一个高效课堂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点的机械记忆和灵活运用。
解决方案:1. 提倡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积极探索和相关研究加深对知识理论的认识。
2. 鼓励开放性问题和讨论:通过追问并引导学生产生思考、提出自己观点的方式培养他们深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的存在在现代教育环境中,高效课堂是教育工作者普遍追求的目标。
然而,高效课堂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1. 缺乏个性化教学:传统教学模式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导致了有些学生不能得到适合他们自身特点和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2. 过度依赖讲述式教学:部分教师倾向于以讲解为主要手段来传授知识,缺乏互动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引发学生的疲劳与漠然。
3.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下社会文化变革快速,科技产品不断涌现,使得年轻人更加容易分心。
因此,在现代高效课堂中,很多学生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老师所讲授内容上。
4. 缺少有效反馈机制:很多时候,老师只注重知识点而忽视了对学生理解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和反馈。
缺少有效的反馈机制会使学生难以发现自身问题并加以改进。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针对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提高教学效果。
1. 推行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教学计划和评价方式。
举办小组合作活动和个别辅导,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其实际能力水平的教育资源。
2. 多元化教学方法:引入互动教学、讨论式授课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实践活动等手段,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3. 增强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音视频配合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设计情境式教学活动,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专注于课堂内容。
4. 引入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小测验、实时调查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根据反馈结果进行针对性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理解错误和思考偏差,并鼓励他们积极自主地参与讨论和分析。
5. 发挥家庭和社会支持作用:通过与家长和社区合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使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高效课堂建构存在的问题及其破解路径
高效课堂建构存在的问题及其破解路径一所优质的学校不仅要提供高水平的教学资源,还需构建高效的课堂环境。
实际情况却是,高效课堂建构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给师生带来了困扰,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路径,以建构更加高效的课堂环境。
一、高效课堂建构存在的问题1. 缺乏有效的教学设计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时安排不合理、知识点层次混乱、教材选用不合适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教学过程的混乱,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学习。
2. 教与学脱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够,教师的授课方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参与度低,课堂效率低下。
3.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受制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和动力。
4. 课堂管理不善教师对课堂管理不当,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学生纪律松懈,影响教学效果。
二、高效课堂建构的破解路径1. 加强教学设计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课程设置要合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2.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互动课堂等,让学生更加投入到课堂中,提高学习效果。
3. 加强师生互动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4. 促进自主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学习能力。
5. 加强课堂管理教师要严格规范课堂秩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及时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确保课堂纪律。
6.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解决高效课堂建构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小学课堂教学“同课异构”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课堂教学“同课异构”问题的探索与研究摘要: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是课堂内容的同质化和课堂学习的同质化,即“同课同构”问题。
本文将对小学课堂教学“同课同构”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旨在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同课同构;异构化;教学模式一、引言小学是孩子们接受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课堂内容的同质化和课堂学习的同质化,即“同课同构”的问题。
同课同构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把教材内容照搬照抄,缺乏创新和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模式使得课堂内容单一、学生思维被束缚、学习兴趣缺失等问题逐渐突显。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
二、现状分析1.同课同构导致课堂内容同质化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过于注重教材的内容,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讲授和解释,缺乏创新和变革的教学方法。
2.同课同构导致学生思维被束缚同课同构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没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
3.同课同构导致学习兴趣缺失同质化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觉得课堂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和动力去学习。
三、问题解决途径1.构建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小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多进行启发式的引导和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如小组合作、实践操作、课外拓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实践与研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达到“同课异构”的目标。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高效课堂对于学习成效和学生自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学习效果的下降和学生参与度的减少。
1. 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参与的机会。
这种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导致效果不佳。
2. 缺乏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具有独特的学习风格和需求,但传统教学往往无法满足这些个性化的需求。
教师可能无法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优势和困难,并根据其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3. 缺乏互动和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交活动,而高效课堂往往缺乏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学生在被动听讲的过程中,难以分享和交流自己的观点,这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效果。
4. 缺乏实践与应用:高效课堂应该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实践,但现实中教师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时间和资源来支持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这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
二、解决高效课堂存在问题的对策为了提高高效课堂的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以下是一些对策和建议:1. 推行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和项目学习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并提供多种途径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或调整学习策略。
这种反馈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通过及时反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增强学习动力。
3.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和分享。
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方法、技术支持或其他激励措施来增加互动性和参与度。
4. 强调实践与应用:教师可以积极寻求实践和应用的机会,例如实地考察、实验室实践或社会实践。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困惑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逐渐成为教师们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们也遇到了诸多困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困惑。
一、备课与教学设计1. 备课难度大:同课异构要求教师在短时间内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常常感到无从下手,难以找到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备课方案。
2. 教学设计单一:部分教师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为了追求新颖和独特,往往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
导致教学设计过于单一,无法体现不同教学风格的特色。
3. 教学资源匮乏: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需要教师们共享教学资源,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师由于缺乏交流,导致教学资源匮乏,影响了教研活动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1. 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追求同课异构的效果,过分强调个人风格,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2. 教学互动不足: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要求教师之间加强互动,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自己的教学,忽视了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导致教学互动不足。
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便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校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评价结果缺乏说服力。
三、教师专业成长1. 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影响了教研活动的质量。
2. 教师培训不足: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校的教师培训不足,导致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到限制。
3. 教师压力增大: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要求教师们在短时间内完成备课、教学设计等工作,这对教师的工作压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部分教师难以承受这种压力,导致教研活动效果不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一、高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中的自学与导引问题
1、学生自学不充分(大多没有自学或自学不到3分钟就叫停)
2、小组合作不到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3、展示交流不精彩(一无重点,二无深度、三不精彩)
4、教师牵引不放手(一是问得多、二是重复学生发言多、三是讲得多)(二)小组的管理与评价问题
1、小组成员分工不具体(大多数学生的身份不明确)
2、小组汇报交流不艺术(在交流发言时不是代表小组)
3、小组学习习惯没养成(大多数学生还习惯于等老师发指令)
4、小组管理评价不到位(有的流于形式,有的连形式都没有)
二、高效课堂要改进的措施
(一)在导学案的使用上讲艺术:
A、突出一个“学”字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关于自学,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做到一读、二记、三思、四写。
“一读”。
一读文本,即自学时,要先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用笔勾画圈点出重点的基础知识,比如重点字词、定义概念、重要语段等等;二读导学
练案上的补充知识点,同样要勾画圈点。
“二记”。
一是作旁批,即在课本上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或觉得难以理解的地方,并写下旁批,可谈感受,可写启示;二是默记重要的基础知识,如重点字词、定理公式等。
“三思”。
即思考导学案上的自学问题和课后思考题,此环节要求必须在导学案或者书本上形成独学成果;二想自己学习本节内容的难点,并作好记载,形成自己掌握本节知识的突破点。
“四写”。
一是脱书完成自学检测,必须独立完成;二是在导学案上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用红笔标记,学科组长做好统计并及时上报老师。
B、突出一个“法”字
即方法指导,学习策略的指导,这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
合作学习是解决个人疑难的有效办法,目前,个别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知道如何合作,表面热闹,但实际效果不好。
课堂合作探究学习必须经过以下三个步骤,即:
1、独学环节。
即老师抛出问题后,小组不要忙于讨论,而是要求每个学生先独自思考,利用课本自学,并在书上或者导学案上形成文字答案,形成自己的独学成果。
此环节教室保持绝对安静,学生完成后,交给学科组长检查完成是否认真。
老师巡视督促,并评价学习纪律。
2、讨论环节。
先由学科组长指定本组一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其他组员认真听,并用其它颜色的笔删减、增补自己的答案,如有不同,提出异议,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最后形成小组的答案。
学科组长要组织好该环节的活动,重点围绕疑难展开讨论,互相启发、补充,解决问题。
3、展示环节。
小组形成答案后,老师将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提出展示条件,
即要求各小组选择ABC哪种层次的学生上台展示,各学科组长选择符合要求的组员到展示台展示,其它学生认真听,并用双色笔修正答案,如有不同意见可质疑对辩,最后在老师的点拨讲解下形成准确答案。
C、突出一个“研”字
即研究教师自己,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研究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师要当研究型教师,学生要当研究性学生。
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发现自己,在发现中完善自我,导学案不仅有着导学的作用,还有导教的功能。
(三)加强高效课堂的小组建设。
1、科学分组并明确组员的职责
2、对小组长要进行专项培训
3、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4、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1)当学生思维受阻时
(2)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时
(3)当学生问题理解不全面时
5、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哪些需要合作学习?
(1)开放性的内容
(2)个人无法解决的内容
(3)方法结果容易出现分歧的内容
6、努力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1)充分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2)建立团结互助、互信的关心
(3)学会收集资料
(4)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5)学会讨论问题
(6)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7)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
(四)在减负增效上做文章
当堂训练,当堂过关,当堂检测,当堂反馈、当堂达标。
不要把大量的作业留于课外去完成。
1、优化课内时间结构,提高课时效益
在现行的40分钟的授课体制下,课时结构大体安排为“自学、互动、展示”控制在30分钟以内,当堂反馈不少于10分钟。
2、优化课内导学、促进自学思考
(1)诱导学习动机、保持学习动力
①课始2分钟,帮助学生明确并接受课时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课题的教学活动
②教师要给学生留下独立的不受别人干扰的自学时间。
③加强教师巡视,关注自学效度、梳理自学疑难。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广泛巡视学生自学情况,督查一定要认真,千万不能走过场。
(2)内容具体明确,方法灵活多样
①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
②明确自学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学到什么程度等。
③交给学生自学方法。
及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3、优化课内互动,促进学生互助攻关
(1)教师要充分利用学习小组,创设互动互助学习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争论、各抒己见。
(2)教师必须在学生充分自学基础上,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有意识的资助学子探究,让学生大胆质疑。
(3)互动合作学习时,杜绝课堂上的边缘人,让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其中,发表看法,贡献成果(口头、书面)。
(4)教师要把握好合作互动学习契机。
独立操作时间条件不充足时;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当学生提出问题策略彼此间不统一有争议时;当学生仅靠个人思考不全面、不深入时。
这些都是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5)教师在小组互动合作学习中应扮演好如下角色:设计者,涉及互动合作机制;组织者,把握互动合作契机,切忌盲目乱用;激发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深入到各学习小组中,去看、去听、及时矫正、反馈,有障碍时引导,有情绪时调解。
(6)互动合作学习是学习小组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式方法方式,必须让学生明确“共同任务”及自己承担的责任。
4、优化课内展示,促进多边课堂生成
(1)展示环节是生生、师生、组组多边互动的过程,既是自学、合作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又是对学习内容深入理解和进一步提升。
(2)教师预计的展示“话题”主要内容可有:①反映重点内容的典型问题;
②合作学习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③具有一定探究意义挑战问题。
(3)创设民主和谐的展示氛围,鼓励学生感想、敢说、敢于质疑、敢于挑战。
(4)严格“展示”习惯于素质训练。
会听,做到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对展示的同学要以尊重的姿态,欣赏的眼光对待,取得他人之长,补已之短,乐于对他人的表现给予赞美或指正。
敢说,落落大方,侃侃而谈。
阅述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时,或长篇大论或只言片语,要充满自信和激情,站姿挺立,目视全班,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自然大方,感情饱满。
善读,入情入境,有滋有味。
诵读文本时,要站姿端正,平视文本,声音洪亮,用普通话,抑扬顿挫。
能写,字体工整,快捷清晰。
导学稿上的课堂成果记录要用钢笔书写,重质保量;黑板展示要布局合理、美观,用笔规范(修改订正用彩色粉笔)书写流畅。
乐演,角色投入、体验深刻。
充分发挥特长优势,围绕“目标达成”将自己的理解、感悟运用形式不拘的表演加以呈现,实现课堂的愉悦性、生成性、互动性,提升课堂的实效性。
5、优化当堂反馈,促进目标达成
(1)明确“反馈内容”,留足时间保证。
(2)提高反馈信度当堂反馈实行教师不指导、学生相互间不讨论、也不准抄袭的三不训练原则。
(3)强化作业规范,落实批改评点各学科要设立“规范作业本”,强调学科作业要求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