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综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知识
绪论部分
1、三大学派各自研究方法(图表)P20
法国学派:影响研究
美国学派:平行研究
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
2、三大学派理论体系可比性的侧重点
法国学派:同源性
美国学派:类同性
中国学派:异质互补性
3、课本所定义的比较文学跨越性研究范围P40
跨国、跨学科、跨文明
4、第一个全面系统阐述法国学派的理论代表(歌德)、最早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的学者(英国的波斯奈特)、最早给比较文学下定义的学者(梵·第根)、美国学派向法国学派发起“挑战”的代表学者(韦勒克)
第一章
5、流传学研究的是文学关系,特征是实证性、认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P64
6、焦点式影响、辐射式影响、交叉式影响、循环式影响(举例子分辨) P69
7、从影响方式来看,渊源学的研究方式包括P78
印象渊源研究、口传渊源研究、笔述渊源研究
8、媒介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种媒介、媒介学研究范畴P87-90
最重要的媒介是文字资料媒介
研究范畴包括个体媒介、团体媒介、文字资料媒介
第二章
9、文化过滤的含义包括P98、制约文学交流的因素P99、文学传播中最初始直接的文化过滤P102、引起文学变异的第一大要素P97
文化过滤是指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作用。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接受者的文化构成。2、接受过程中的主体性与选择性。3、接受者对影响的反作用。
制约文学交流的因素有三:现实语境、传统文化因素的过滤作用;语言差异过滤作用;接受者文化心理过滤作用。
文学传播中最初始直接的文化过滤是语言的过滤作用。
引起文学变异的第一大要素是文化过滤
10、译介学研究翻译文本的最终目的P114、译介学与传统翻译学的根本区别P112、译介学研究范畴P112
深究文学交流中的深层问题
对“如何界定翻译”的探索
研究范畴:翻译理论、翻译文本、翻译史研究
11、比较文学形象学中他者研究范围P127、形象学的研究范围P125-128、注视者创建他者形象的基础P125
异国肖像、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
注视着、先见、身份、时间、他者、注视者与他者的关系
注视者在构建他者形象时受到与他者相遇时的先见、身份、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构成了注视者创建他者形象的基础
12、错误影响、负影(举例子分辨)P144。文学他国化的情况是从传播者的角度出发而言的P150。
第三章
13、类型学研究范畴、对文学类型学最为重视的学者、《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的对比》的作者P161-165
研究范畴:内容题材、人物形象、表现手法、思想流派
对文学类型学最为重视的学者:俄苏学者
《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的对比》的作者:勒内·韦勒克
14、美国主题学发展的里程碑是哈利·列文发表专论《主题学和文学批评》P172、主题学产生于民俗学P171、课本描述的主题学研究范畴P176-178
研究范畴:母题研究、情境研究、意象研究
15、西方文学三分法P185。我国近现代四分法内容P186、最早在理论上对文学进行分类的作者(亚里士多德)P181
三分法: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
四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16、七科之学是什么P200、中国传统学术讲求的是什么、文学与其他艺术学科的共同之处P204
七科之学:文、理、法、商、医、农、工
中国传统学术讲求:家学渊源、通人之学、以人统学
文学与其他艺术学科的共同之处:审美
第四章
17、世界文学的三层含义P214
指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学的总和
指那些超越民族、时代的,广为流传的世界经典作品
指代以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对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所产生的成果。
目前,学界对第三种理解比较认同,已较接近“总体文学”的概念
18、研究异质性的的前提和基础、最终目的P231
前提和基础:求同
最终目的:促进各异质文明间文学的交流和发展
19、古添洪和陈慧桦、王国维、钱锺书、陈惇和刘象愚、曹顺庆为跨文明阐发研究方法做出了什么贡献。参考PPT P247-249
20、文化文学传播中最初始直接的文化过滤最核心的部分,异质文明特征的根本显现之处是话语、P261、跨文明阐发的定义P252、跨文明互补与融合研究途径P240-244
跨文明阐发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类型,他是指运用生成于甲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乙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或者反过来。研究途径:归类、“附录法”、“引证法”、“混用法”、“融合法”
二、理解记忆
1、什么是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实质上就是使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得以研究证实“事实联系”或内在规律认识的、具世界文学视野的学理逻辑假设。主要有以下几点: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
3、什么是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研究是以文学为一端,以其他艺术门类、学科为另一端,在对其相互关系的梳理中,一方面揭示在人类文化体系中不同知识形态的同质与异质,另一方面彰显文学之为文学的独特性。
4、什么是“套话”?
指一个民族再长时间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汇。也有学者译为“滞定性”,或把套话描述为“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套话”也是自我关于他者的社会集体想象物。
5、什么是主题学?它和母题有何区别?
主题学是对并无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作家对相同母题、情境、意象、题材的不同处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文学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它归属于平行研究。母题是一篇文学作品中较小的单位。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通过若干母题的组合表现出来,并且母题具有客观性。母题与主题的差别在于:母题是具体的,主题是抽象的;母题具客观性,主题具主观性;母题是基本叙事句,主题是复杂句式。
6、什么是总体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