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GBZ68-2008

合集下载

苯中毒职业病判定标准

苯中毒职业病判定标准

苯中毒职业病判定标准苯中毒可是个很严肃的事儿呢,咱得好好唠唠职业病判定标准。

咱先得知道啥是苯中毒。

苯这玩意儿啊,在很多工业生产里都有,就像个小恶魔似的,偷偷钻进工人们的身体里。

要是长期接触苯,身体就可能会出问题啦。

那怎么判定是不是苯中毒引起的职业病呢?这得看很多方面呢。

从身体症状上来说啊,如果一个人老是觉得头晕乎乎的,就像脑袋里装了一团棉花似的,那可能就是个信号哦。

还有啊,要是感觉恶心,时不时就想呕吐,这也得引起注意啦。

皮肤方面也有表现呢,有的时候皮肤会变得特别干燥,就像沙漠里的土地一样,或者莫名其妙地出现小红点,就像皮肤上开了一朵朵小红花,当然这花可不好看呀。

从血液方面来看呢,这可是个关键的指标哦。

要是去医院一检查,发现血液里的白细胞减少了,就像一支军队里的士兵变少了一样,那可就要小心苯中毒的可能啦。

血小板也可能跟着捣乱,减少的话,身体止血就没那么容易了,不小心磕一下碰一下,就可能青一块紫一块的,可不好受呢。

再说说接触史。

如果一个人在工作环境里,周围都是苯或者含苯的物质,像在一些油漆厂、化工厂之类的地方工作,每天都和这些东西打交道,那苯中毒的嫌疑就更大啦。

这就好比住在一个到处都是小偷的街区,被偷东西的可能性就高很多一样。

医生在判定的时候啊,可不是随随便便就下结论的。

他们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就像破案一样,把各种线索拼凑起来。

既要看身体的症状,又要了解工作环境里的接触情况,还得看那些血液检查之类的指标。

这可都是为了准确地判定是不是真的因为苯中毒得了职业病呢。

对于那些可能苯中毒的工人来说啊,这判定标准就像一盏明灯。

要是真的是因为工作得了苯中毒职业病,那可不能吃哑巴亏呀,得按照规定去争取自己应得的权益呢。

而对于企业来说,也得重视这个事儿,做好防护措施,可不能让工人们在危险的环境里工作,不然啊,不仅工人身体遭罪,企业也得承担责任呢。

总之啊,苯中毒职业病判定标准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它可是关乎很多人的大事儿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83.05.01•【文号】•【施行日期】1983.05.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诊断标准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613.62:616-07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3230--82 苯中毒是接触苯蒸气或液体所致的急性或慢性疾病。

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为主要表现;慢性中毒则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

除苯作业人员外,本标准也适用于接触含苯的工业用甲苯、二甲苯(但不包括纯甲苯、二甲苯)等的作业人员。

1诊断原则根据短期大量或长期密切的职业接触史(作业工龄一般在半年以上,如车间空气中苯浓度明显高于最高允许浓度时亦可不足半年),和以麻醉作用或造血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或现场空气中苯浓度测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它疾病所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或血象改变,方可诊断为急性或慢性苯中毒。

2诊断及分级标准2.1观察对象常有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

若检查发现有以下改变之一种,在一个月内经过复查仍无变化者,可列为观察对象:a.白细胞数波动于4000~4500↑/立方毫米;b.血小板数波动于8~10万个/立方毫米,兼有出血倾向者。

2.2慢性轻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化验检查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一般在1~3个月内检查3次以上,白细胞数基本低于4000个/立方毫米,或中性粒细胞数基本低于2000个/立方毫米,可诊断为慢性轻度中毒。

白细胞数波动于4000~4500个/立方毫米,结合下列辅助指标之一种,亦可诊断为慢性轻度中毒:a.血小板数低于8万个/立方毫米,并伴有出血倾向;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升高:按生化定量法大于120单位,或按组织化学法积分值大于60;c.中性粒细胞胞浆中毒性颗粒明显增多:积分值大于20或大于当地正常值。

《苯中毒案例分析》

《苯中毒案例分析》
(一)理化特性与毒作用特点
1.挥发性、可溶性和易燃性: ❖ 具挥发性,接触途径以吸入为主。 ❖ 具脂溶性,与神经系统亲和,有麻醉作用; ❖ 有水溶性,可经皮肤进入体内; ❖ 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 有些则属于非可燃物,用作灭火剂。
编辑课件
2.化学结构
➢ 基本化学结构为:脂肪族、脂环族和芳 香族。
(2)使用价格低、毒性高的汽油作为橡胶溶 剂,使得配制的胶浆中的苯含量较高。
(3)没有通风设施。 (4)未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编辑课件
2.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 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有哪些?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 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 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编辑课件
1.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见毒物是什么?其接触机 会有哪些?
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毒物有苯及其同系物。
1.苯的制造:焦炉气、煤焦油分馏、石油裂化重整。 2.化工原料:如制造苯乙烯、苯酚、药物、合成橡胶、塑
料、合成洗涤剂、合成染料、炸药等。 3.溶剂、稀释剂和萃取剂:生药的浸渍、提取,油漆、油
2.氢醌与纺垂体纤维蛋白共价结合,抑制 细胞增殖。
3.损伤DNA,诱发突变或染色体的损伤, 引 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因骨髓增生不良, 最终导致急性髓性白血病。
4.癌基因的激活。
编辑课件
4.指出造成患者慢性苯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长期低浓度接触苯
(1)工作地点设在仓库,空气中苯浓度是标准值 的20-60倍。
如果在车间采 取哪种措施防 止苯中毒? ? ?
编辑课件
预防措施
1.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喷漆用的苯可用 毒性小于苯的甲苯替代) 。 2.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 3.卫生保健措施 ➢对苯作业现场进行定期劳动卫生学调查, 监测空气中苯的浓度。 ➢作业工人加强个人防护。 ➢进行就业体检和定期体检。 ➢女工怀孕期及哺乳期必须调离苯作业。 喷漆用的苯可用毒性小于苯的甲苯机会有哪些?

职业病诊断标准目录

职业病诊断标准目录
2002-06-01
41
GBZ 43-2002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诊断诊断标准
GB 11510-1989
2002-04-08
2002-06-01
42
GBZ 44-2002
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
GB 11511-1989
2002-04-08
2002-06-01
43
GBZ 45-2010
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
GBZ 60-2002
2014-10-13
2015-03-01
59
GBZ 61-2015
职业性牙酸蚀病的诊断
GBZ 61-2002
GB 16381-1996
2015-09-09
2016-03-01
60
GBZ 62-2002
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
GB 16382-1996
2002-04-08
2002-06-01
2002-04-08
2002-06-01
64
GBZ 67-2015
职业性铍病的诊断
GBZ 67-2002 GB 4868-1996
2015-09-09
2016-03-01
65
GBZ 68-2013
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
GBZ 68-2008
2013-02-07
2013-08-01
66
GBZ 69-2011
GBZ 45-2002
2010-03-10
2010-10-01
44
GBZ 46-2002
职业性急性杀虫脒中毒诊断标准
GB 11513-1989
2002-04-08
2002-06-01

职业病目录与诊断标准、分类目录对照表

职业病目录与诊断标准、分类目录对照表
8
钒及其化合物
5.14钒及其无机化合物
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GBZ47-2002职业性急性钒中毒诊断标准
9
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
5.11磷及其无机化合物
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黄磷皮肤灼伤GBZ51
GBZ81-2002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
10
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砷化氢)
5.9砷
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18
氮氧化合物
5.32氮氧化物
氮氧化合物中毒
GBZ15-2002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
19
一氧化碳
5.37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中毒
GBZ23-2002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20
二硫化碳
5.20二硫化碳
二硫化碳中毒
GBZ4-2002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21
硫化氢
5.38硫化氢
硫化氢中毒
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及腈类化合物(氰化氢)
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甲苯、汽油、二硫化碳、四氮化碳、正已烷、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急性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N. N-二甲基苯胺、二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
溶血性毒物:酚、砷化氢、磷化氢;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热裂解气):有机氯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氯乙烯;氰及腈类化合物(丙烯腈);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杀虫脒、溴甲烷、拟除虫菊酲类农药;金属类金属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铊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
GBZ83-2002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
11

铀中毒

苯中毒案例分析

苯中毒案例分析
防护措施,室内无通风排毒装臵。无在岗期间
健康检查制度,未接受过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上岗前未进行健康检查。本人不知道仓库中存
放的苯、甲苯、醋酸乙酯等是有毒物质,从事
此工作后出现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
月经过多、牙龈出血才去医院就诊。
3.试述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其作 用机制。比较急、慢性苯中毒的临 床表现有何不同? 4.指出造成患者慢性苯中毒的原因是 什么? 5.请你给一些建议,如何采取有效措 施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担任仓库保管员,工作一贯勤勤恳恳.每天
都在仓库工作。仓库中存有苯、甲苯、汽油、
醋酸乙酯等化学品。经测定,空气中苯浓度
最低为120 mg/m3,最高达360 mg/m3 (苯的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6 mg/m3),是标准
值的20-60倍,诊断为慢性苯中毒。
案例描述
患者的办公室设在仓库内,工作时无任何
2.化工原料:如制造苯乙烯、苯酚、药物、合成橡胶、
塑料、合成洗涤剂、合成染料、炸药等。 3.溶剂、稀释剂和萃取剂:生药的浸渍、提取,油漆、 油墨、树脂、人造革、粘胶剂等的制造。 4.燃料:工业汽油中苯的含量可高达10%以上。
制鞋
石油裂解
化工原料
油漆
工作在有毒 环境的刷胶 工人
弥漫着刺鼻胶水味的生产车间
案例描述
住院后经用升白细胞、多种维生素、核苷酸
类药物及泼尼松、丙酸睾丸素,辅以中草药治
疗,患者的病情好转.血象已回升至正常水平,
即出院,休息半个月后,又回到原工作岗位。
继续从事仓库保管工作,7个月后患者出现反复
发热、口腔溃疡、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等,症
状较以前严重而再次人院治疗。
6.简述慢性苯中毒的治疗和处理措施。

苯中毒

苯中毒

苯中毒[填空题]1苯中毒概述参考答案:苯属于芳香烃类化合物,有芳香气味。

常温下为无色油状液体。

沸点80.1℃。

极易挥发,蒸气比重2.8。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二硫化碳等溶剂。

苯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广泛。

主要接触机会有:苯的生产(煤焦油分馏或石油裂解);苯作为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如生产酚、氯苯、硝基苯、药物、农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染料等;苯作为溶剂和稀释剂;苯与汽油混合用作燃料。

[填空题]2苯中毒:苯的毒性参考答案:苯主要以蒸气形式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皮肤可吸收少量。

进入体内的苯主要分布在富于脂肪的组织中,如骨髓和神经系统。

吸入的苯部分在体内氧化成酚类,随尿排出,故测定尿酚含量,可作为评价苯接触的指标。

苯的急性毒作用为中枢神经麻醉,慢性毒作用主要影响骨髓造血功能,表现为造血抑制和诱发白血病。

苯的毒作用主要是苯在体内的代谢产物酚类,尤其是未被结合的游离酚类化合物所致。

酚类为原浆毒,可直接抑制造血细胞的核分裂,对骨髓中核分裂最活跃的幼稚细胞具有明显毒作用。

一些酚类化合物还可影响白细胞中DNA的合成,导致染色体畸变。

[填空题]3苯中毒诊断参考答案: 1.急性苯中毒有短时间接触高浓度苯蒸气的职业史,中枢神经系统麻醉的表现,尿酚和血苯含量增加。

注意排除非苯接触而引起的醉酒状、低血糖晕厥、糖尿病昏迷及心、脑血管急症等。

2.慢性苯中毒我国已颁布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及分级标准(GB3230-82),简述如下:(1)观察对象有长期接触苯的职业史,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一个月内复查白细胞波动在(4.0~4.5)×109/L或血小板波动于(80~100)×109/L者。

(2)慢性轻度苯中毒除上述症状外,经1-3个月内检查3次以上,白细胞数基本低于4.0×109/L,或中性粒细胞数基本低于2.0×109/L;或白细胞数在(4.0~4.5)×109/L,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血小板数低于80×109/L并有出血倾向;②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升高;③中性粒细胞胞质中毒颗粒明显增多。

苯中毒诊断标准应用

苯中毒诊断标准应用

GBZ68-2013《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在苯及其苯系物职业健康检查中的应用上岗前体检:若出现8万<血小板<10万,不宜打职业禁忌,但可在建议栏中提“不建议从事苯作业”。

另,出现红细胞大于 6.5×1012/L(男)/6.0×1012/L(女)或血红蛋白大于180 g/L(男)/170 g/L(女)或红细胞压积大于等于55%(男)/50%(女)或血小板大于60×1010/L者,建议血液内科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液肿瘤)。

在岗体检如何理解GBZ188中“5.19.2.3 复查受检人员血液指标异常者,应一至二周复查一次,连续三次。

”1、“血液指标异常”结合GBZ68-2013“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理解为,WBC<4000或中性粒细胞<2000或血小板<8万;另,请注意细胞形态(白血病),单纯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减少作为一般体检结果。

2、1次检查+3次复查后,不同情况处置: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3-4次结果异常——疑似职业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1次异常(复查均正常)——一般体检结果白细胞异常复查后不同情况处置建议表细胞或血小板等复查结果异常,确定“同上或按一般体检结果对待”。

中性粒细胞异常(以2000为界)、血小板异常(以8万为界)复查后不同情况处置参考上表。

3、以上血液指标异常达到诊断标准的中度中毒:如白细胞低于3000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00或血小板低于6万,复查后变化不明显或恶化,即可下疑似职业病(不必再继续复查)复查后好转不再符合中度中毒的,则继续复查2次,再按上表处置。

4、白细胞等异常增高——注意细胞形态(白血病),形态无异常+复查一次正常(考虑感染可能),可停止复查。

5、红细胞/血红蛋白指标异常:单纯异常,若能确定是一般的贫血,以一般体检异常对待,不复查,可在建议栏中提“不建议继续从事苯作业”。

(但听说临床上有纯红细胞减少的再障,应引起重视)。

苯中毒职业病诊断标准

苯中毒职业病诊断标准

苯中毒职业病诊断标准英文回答:Benzene poisoning is a recognized occupational disease that can occur in various industries where workers are exposed to benzene, such as the chemical industry, petroleum refining, and rubber manufacturing. The diagnosis of benzene poisoning is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clinical symptoms, occupational history, and laboratory tests.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benzene poisoning include the following:1. Occupational history: The individual must have a documented history of exposure to benzene in the workplace. This can be confirmed through employment records, interviews with the individual, and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employers.2. Clinical symptoms: Benzene poisoning can cause arange of symptoms, including fatigue, dizziness, headaches, nausea, and vomiting. Long-term exposure to benzene can also lead to more serious health effects, such as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leukemia, and other blood disorders.3. Laboratory tests: Laboratory tests can be used to confirm the presence of benzene in the body and assess the extent of exposure. These tests may include blood tests, urine tests, and breath tests. Additionally, genetictesting may be performed to identify specific genetic markers associated with benzene poisoning.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diagnosis of benzene poisoning should be made by a qualified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such as an occupational health specialist or toxicologist. They will consider the individual's symptoms, occupational history, and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tests to make an accurate diagnosis.中文回答:苯中毒是一种公认的职业病,可以发生在各种接触苯的行业,如化工、石油炼制和橡胶制造等行业。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GBZ68-2008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Z68-2002《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Z68-2002同时废止。

本标准与GBZ68-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在“观察对象”中,删除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定量异常作为“观察对象”的条件;——在慢性轻度和中度苯中毒的诊断中,增加单纯血小板计数减少作为诊断指标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病诊断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负责起草、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上海市职业病医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和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参与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和建、吕玲、万伟国、黄简抒、倪为民、孙道远、李思惠、王佩丽、曹钟兴、张凯竟、杨云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3230-82;——GB3230-1997;——GBZ68-2002。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Benzene PoisoningGBZ68-2008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诊断书写格式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苯引起中毒的诊断及处理。

接触含苯的工业用甲苯、二甲苯等化学物所引起的苯中毒可采用本标准。

在非职业活动中接触苯所引起的苯中毒的诊断,也可使用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76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78 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GBZ94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GB/T16180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3 诊断原则急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以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参考实验室检测指标,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方可诊断。

国家现行职业卫生标准大全

国家现行职业卫生标准大全

我国现行职业卫生标准一览表GBZ 39-2002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GBZ 40-2002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GBZ 41-2002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 42-2002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 43-2002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GBZ 44-2002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 45-2002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GBZ 46-2002职业性急性杀虫脒中毒诊断标准GBZ 47-2002职业性急性钒中毒诊断标准GBZ 48-2002金属烟热诊断标准GBZ 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 50-2002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GBZ 51-2009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GBZ 52-2002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GBZ 53-2002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标准GBZ 54-2002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GBZ 55-2002职业性座疮诊断标准GBZ 56-2002棉尘病诊断标准GBZ 57-2008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GBZ 58-2002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GBZ 59-2002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GBZ 60-2002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GBZ 61-2002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GBZ 62-2002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GBZ 63-2002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GBZ 64-2002职业性急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 65-2002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GBZ 66-2002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GBZ 67-2002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GBZ 68-2008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GBZ 69-2002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GBZ 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1-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GBZ 72-2002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规则GBZ 73-2009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 74-2009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GBZ 75-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 76-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 77-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GBZ 78-2002职血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GBZ 79-2002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GBZ 80-2002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诊断标准GBZ 81-2002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GBZ 82-2002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GBZ 83-2002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GBZ 84-2002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GBZ 85-2002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诊断标准GBZ 86-2002职业性急性偏二甲基肼中毒诊断标准GBZ 87-2002职业性慢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 88-2002职业性森林脑炎诊断标准GBZ 89-2007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GBZ 90-2002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GBZ 91-2008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GBZ 92-2008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GBZ 93-2002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GBZ 94-2002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GBZ 95-2002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GBZ 96-2002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97-2009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GBZ 98-200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GBZ 99-200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100-2002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GBZ 101-2002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GBZ 102-2007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GBZ 103-2007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GBZ 104-2002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105-2002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 106-2002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GBZ 107-2002放射性性腺疾病诊断标准GBZ 108-2002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GBZ 109-2002放射性膀胱疾病诊断标准GBZ 110-2002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GBZ 111-2002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GBZ 112-200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GBZ 113-2006核与放射事故干预及医学处理原则GBZ 114-2006密封放射源及密封γ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15-2002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卫生防护标准GBZ 116-2002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Z 117-200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18-2002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GBZ 119-2006放射性发光涂料卫生防护标准GBZ 120-200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1-2002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 122-2006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放射防护标准GBZ 123-2006汽车纱罩生产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4-2002地热水应用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5-2009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Z 126-2002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GBZ 127-2002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9-2002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 131-2002医用X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 132-2008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Z 133-2009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GBZ 134-2002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 135-2002密封γ放射源容器卫生防护标准GBZ 136-2002生产和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卫生防护标准GBZ 138-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 139-2002稀土生产场所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40-2002空勤人员宇宙辐射控制标准GBZ 141-2002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GBZ 142-2002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BZ 143-2002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T 144-2002用于光子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系数GBZ/T 145-2002个人胶片剂量计GBZ/T 146-2002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GBZ/T 147-2002χ射线防护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GBZ/T 148-2002用于中子测井的CR39中子剂量计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GBZ/T 149-2002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GBZ/T 150-2002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T 151-2002放射事故个人外照射剂量估算原则GBZ/T 152-2002γ远距治疗室设计防护要求GBZ/T 153-2002放射性碘污染事故时碘化钾的使用导则GBZ/T 154-2006两种粒度放射性气溶胶年摄入量限值GBZ/T 155-2002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定方法GBZ/T 156-200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格式及内容GBZ/T 157-2009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160.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锑及其化合物GBZ/T 160.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钡及其化合物GBZ/T 160.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铍及其化合物GBZ/T 160.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铋及其化合物GBZ/T 160.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镉及其化合物GBZ/T 160.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钙及其化合物GBZ/T 160.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钴及其化合物GBZ/T 160.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铜及其化合物GBZ/T 160.1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GBZ/T 160.1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锂及其化合物GBZ/T 160.1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镁及其化合物GBZ/T 160.1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锰及其化合物GBZ/T 160.1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汞及其化合物GBZ/T 160.1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钼及其化合物GBZ/T 160.1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镍及其化合物GBZ/T 160.1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钾及其化合物GBZ/T 160.1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钠及其化合物GBZ/T 160.1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锶及其化合物GBZ/T 160.2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钽及其化合物GBZ/T 160.2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铊及其化合物GBZ/T 160.2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锡及其化合物GBZ/T 160.2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钨及其化合物GBZ/T 160.2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钒及其化合物GBZ/T 160.2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锌及其化合物GBZ/T 160.2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锆及其化合物GBZ/T 160.2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硼及其化合物GBZ/T 160.2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GBZ/T 160.2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 160.3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磷化合物GBZ/T 160.3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砷及其化合物GBZ/T 160.3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氧化物GBZ/T 160.3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化物GBZ/T 160.3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硒及其化合物GBZ/T 160.3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碲及其化合物GBZ/T 160.3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氟化物GBZ/T 160.3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氯化物GBZ/T 160.38-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GBZ/T 160.39-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烯烃类化合物GBZ/T 160.4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混合烃类化合物GBZ/T 160.4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烃类化合物GBZ/T 160.4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 160.4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苯类化合物GBZ/T 160.4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 160.45-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烷烃类化合物GBZ/T 160.4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GBZ/T 160.4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 160.48-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GBZ/T 160.5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氧基乙醇类化合物GBZ/T 160.51-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酚类化合物GBZ/T 160.5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醚类化合物GBZ/T 160.5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苯基醚类化合物GBZ/T 160.54-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合物GBZ/T 160.55-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 160.5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酮和芳香族酮类化合物GBZ/T 160.5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醌类化合物GBZ/T 160.5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环氧化合物GBZ/T 160.5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羧酸类化合物GBZ/T 160.6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酸酐类化合物GBZ/T 160.6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基卤类化合物GBZ/T 160.6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胺类化合物GBZ/T 160.63-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 160.6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不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 160.6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脂肪族酯类化合物GBZ/T 160.6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酯类化合物GBZ/T 160.6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GBZ/T 160.68-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腈类化合物GBZ/T 160.6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胺类化合物GBZ/T 160.7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乙醇胺类化合物GBZ/T 160.7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肼类化合物GBZ/T 160.7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胺类化合物GBZ/T 160.7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硝基烷烃类化合物GBZ/T 160.7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硝基化合物GBZ/T 160.7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杂环化合物GBZ/T 160.7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磷农药GBZ/T 160.7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氯农药GBZ/T 160.7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拟除虫菊脂类农药GBZ/T 160.7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药物类化合物GBZ/T 160.8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炸药类化合物GBZ/T 160.8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生物类化合物GBZ/T 160.8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醚类化合物GBZ/T 160.83-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铟及其化合物GBZ/T 160.84-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钇及其化合物GBZ/T 160.85-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碘及其化合物GBZ/T161-2004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GBZ162-2004放射性口腔炎诊断标准GBZ/T163-2004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远期效应医学随访规范GBZ/T164-2004核电厂操纵员的健康标准和医学监督规定GBZ 165-2005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66-2005职业性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规范GBZ 167-2005放射性污染的物料解控和场址开放的基本要求GBZ 168-2005X、γ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69-2006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程序和要求GBZ/T 170-2006 核事故场外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GBZ/T 171-2006 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GBZ/T 172-2006 牙釉质电子顺磁共振剂量重建方法GBZ/T 173-2006 职业卫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规范GBZ 174-2006 含发光涂料仪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75-2006 γ射线工业CT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76-2006 医用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标准GBZ 177-2006便携式X射线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78-2006低能γ射线粒子源植入治疗的放射卫生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79-2006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基本要求GBZ/T 180-2006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 181-200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GBZ/T 182-2006室内氡及其衰变产物测量规范GBZ/T 183-2006电离辐射与防护常用量和单位GBZ/T 184-2006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玻璃板标准GBZ 185-2006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GBZ 186-2007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87-2007计算机X射线摄影(C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189.1-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部分:超高频辐射GBZ/T 189.2-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GBZ/T 189.3-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 189.4-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4部分:激光辐射GBZ/T 189.5-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5部分:微波辐射GBZ/T 189.6-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6部分:紫外辐射GBZ/T 189.7-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 189.9-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9部分:手传振动GBZ/T 189.10-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 189.11-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1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GBZ 190-2007放射性食管疾病诊断标准GBZ/T 191-2007 放射性疾病诊断名词术语GBZ/T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 192.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 192.3-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T 192.4-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2.5-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5部分: 石棉纤维浓度GBZ/T 193-2007 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

GBZ 68-2002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GBZ 68-2002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GBZ68-2002点击数:247湖北安全生产信息网(安全生产资料大全) 寻找资料>>前言本标准的第5.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3230—1997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苯的蒸气可以发生急性和慢性苯中毒。

为保护接触者身体健康,有效地防治苯中毒,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职业病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医科院职业病防治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Benzene PoisoningGBZ68-2002职业性急性苯中毒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入大剂量苯蒸气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期接触苯蒸气引起的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诊断书写格式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苯引起中毒的诊断及处理。

接触含苯的工业用甲苯、二甲苯等化学物所引起的苯中毒可采用本标准。

在非职业活动中接触苯所引起的苯中毒的诊断,也可使用本标准。

2 诊断原则急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方可诊断急性苯中毒;又按意识障碍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二级。

慢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临床表现主要有造血抑制,亦可有增生异常,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及现场空气中苯浓度测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改变,方可诊断为慢性苯中毒;慢性苯中毒又按血细胞受累及的系列和程度,以及有无恶变分为轻、中、重三级。

职业中毒诊断新标准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职业中毒诊断新标准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2007-6-13
2007-1-4 2007-6-13 2007-6-13 2007-1-4 2007-3-11
2007-11-30
2007-7-1 2007-11-30 2007-11-30 2007-7-1 2007-10-1
2008年卫生部颁布实施的标准
序号 1 标准号 GBZ57-2008 标准名称 颁布时间 实施时间 2008-6-6 职 业 性 哮 喘 诊 断 标 准 ( 代 2008-6-6 替.GBZ57-2002)
职业性慢性汞中毒诊断标准 GBZ89-2007
诊断及分级标准 急性中毒 重度中毒 在中度中毒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者: a)急性肾功能衰竭; b)急性中度或重度中毒性脑病。
职业性慢性汞中毒诊断标准 GBZ89-2007
诊断及分级标准 慢性中毒 轻度中毒 长期密切接触汞后,具有下列任何三 项者: a)神经衰弱综合征; b)口腔-牙龈炎; c)手指震颤,可伴有舌、眼睑震颤; d)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如尿低分子蛋白含 量增高; e)尿汞增高。
新旧标准比较
旧标准 a:白细胞计数低于 4×109/L或中性粒细胞 低于2×109/L,伴血小 板计数低于血小板低于 慢性中 60×109/L 度苯中 b:白细胞计数低于 毒 3×109/L或中性粒细胞 低于1.5×109/L 新标准 a:白细胞计数低于 4×109/L或中性粒细胞 低于2×109/L,伴血小 板计数低于血小板低 于60×109/L b:白细胞计数低于 3×109/L或中性粒细胞 低于1.5×109/L c:血小板低于 40×109/L
急性 (轻度 中毒)
急性 (重度 中毒)
新旧标准比较
旧标准 新标准 在3个月内每1~ 2周复 可有头晕、头痛、乏力、 查一次,如白细胞计 失眠、记忆力减退、易感 数持续或基本低于 染和(或)出血倾向等。 4×109/L或中性粒细 在连续3个月内每2周复查 慢性轻 胞低于2×109/L。常 一次血常规,符合以下之 度苯中 有头晕、头痛、乏力、一者: 毒 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a:白细胞计数大多低于 症状。 4×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 于2×109/L b:血小板低于60×109/L

苯中毒案例分析[专家知识]

苯中毒案例分析[专家知识]
苯中毒
行业精制
1
【案例1】
患者张xx,女性,36岁,某皮鞋厂仓库保管员。因
头痛、头昏、乏力、失眠、多梦、记亿力减退、月经过
多、牙龈出血而入院。人院检查:神志清楚,呈贫血面
容,皮肤黏膜无淤点,体温37℃,呼吸21次/min,血
压110/65mmHg(14.7/8.7kPa),心肺(-),腹部平软,
肝在肋下1.5cm,血象检查:白细胞计数2.5×109/L,
❖重症者:神志模糊加重,可有昏迷、抽搐严 重者可因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亡。
❖ 呼出气苯、血苯和尿酚可增高。
行业精制
20
2.慢性中毒 (1)神经系统:类神经症和植物神经 功能紊乱。
行业精制
21
(2)造血系统:
重点
慢性苯中毒的主要特点。 血象异常:最早和最常见的是持续性WBC计数减 少,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40%),白细胞数低于4×109/L才有意义。 血液涂片:可见白细胞中毒颗粒、空泡、破碎 细胞等;中度中毒患者RBC计数减少;中毒晚期可 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甚至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多见。
墨、树脂、人造革、粘胶剂等的制造。 4.燃料:工业汽油中苯的含量可高达10%以上。
行业精制
12
制鞋
石油裂解
化工原料
行业精制
油漆
13
工作在有毒 环境的刷胶 工人
行业精制
14
弥漫着刺鼻胶水味的生产车间
女工的手就这样 与胶水直接接触
行业精制
15
气味虽刺鼻,工人却无暇顾及
重点
2.要确定其为职业性中毒,还应调查什么?
疗和处理措施。
7.患者为什么再次人院?其后果如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Z68-2008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Z68-2002《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Z68-2002同时废止。

本标准与GBZ68-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在“观察对象”中,删除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定量异常作为“观察对象”的条件;——在慢性轻度和中度苯中毒的诊断中,增加单纯血小板计数减少作为诊断指标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病诊断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负责起草、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上海市职业病医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和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参与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和建、吕玲、万伟国、黄简抒、倪为民、孙道远、李思惠、王佩丽、曹钟兴、张凯竟、杨云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3230-82;
——GB3230-1997;
——GBZ68-2002。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Benzene Poisoning
GBZ68-200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诊断书写格式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苯引起中毒的诊断及处理。

接触含苯的工业用甲苯、二甲苯等化学物所引起的苯中毒可采用本标准。

在非职业活动中接触苯所引起的苯中毒的诊断,也可使用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76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GBZ78 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
GBZ94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GB/T16180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3 诊断原则
急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以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参考实验室检测指标,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方可诊断。

慢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指标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骨髓象改变,方可诊断。

4 观察对象
苯作业人员的血液检验发现有以下改变之一种,在3个月内每1~2周复查一次仍无好转,且不能找到其他原因者,可列为观察对象。

a)白细胞计数波动于4×109~4.5×109/L;
b)血小板计数波动于60×109~80×109/L;
c)周围血细胞计数增高或细胞形态异常。

5 诊断与分级标准
5.1 急性苯中毒
5.1.1 轻度中毒
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样状态,可伴有轻度意识障碍(见GBZ76)。

5.1.2 重度中毒
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后出现中、重度意识障碍(见GBZ76)或呼吸循环衰竭、猝死(见GBZ78)。

5.2 慢性苯中毒
5.2.1 轻度中毒
可有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易感染和(或)出血趋向等。

在连续3个月内每2周复查。

一次血常规,符合下列之一者:
a)白细胞计数大多低于4×109/L(4000/mm3)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

b)血小板计数大多低于60×109/L。

5.2.2 中度中毒
在轻度中毒基础上,符合下列之一者:
a)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伴血小板计数低于
60×109/L;
b)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

c)血小板计数低于40×109/L
5.2.3 重度中毒
符合下列之一者:
a)全血细胞减少症;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白血病。

6 处理原则
6.1 治疗原则
6.1.1 急性中毒
应迅速将中毒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立即脱去被苯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注意保暖。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急救原则与内科相同,忌用肾上腺素。

6.1.2 慢性中毒
无特殊解毒药,治疗根据造血系统损害所致血液疾病对症处理。

6.2 其他处理
6.2.1 急性中毒:病情恢复后,轻度中毒可安排适当工作,重度中毒原则上调离原工作。

6.2.2 慢性中毒:一经确定诊断,即应调离接触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工作。

6.2.3 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者,按GB/T16180处理。

7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参见附录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说明
A.1 苯在生产中主要用作溶剂、稀释剂和化工原料。

以苯作为溶剂或稀释剂,或以苯作为生产原料的作业、工种,均有可能发生苯中毒。

A.2 关于血常规检验方法
本标准血常规检查采用经静脉采血,自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验方法。

采用其他方法测定和分析结果时,应注意到与本标准所用方法的差异。

A.3 关于骨髓象检查
骨髓象检查有利于了解造血损害的情况。

在慢性中毒患者,对某系血细胞异常、全血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的及时诊断与鉴别诊断均有很大帮助。

一次骨髓图片结果与病情不一定完全平行,对于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有必要作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或活检。

A.4周围血细胞计数减少是慢性苯中毒的主要实验室改变。

但是少数患者,当发生苯白血病或在转变为白血病前,表现为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此时,还可有白细胞核象改变和形态异常,包括出现原始细胞、幼稚细胞、粒细胞核大小不一、空泡变性、核变性等;以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亦可在周围血细胞计数改变前出现细胞中毒颗粒增加等形态改变;当苯毒性作用累及红细胞时,可以出现红细胞血红蛋白形成障碍,细胞大小改变等;在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周围血细胞多表现为细胞大小改变,核浆比例异常等。

因此苯作业人员经体检发现周围血细胞计数增高或细胞形态异常者,经有关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尚不能确定为上述疾病,同时经过3个月随访此种异常持续存在者,应纳入观察对象。

A.5关于观察对象的观察期
苯作业人员出现周围血细胞计数或形态异常,并符合“观察对象”标准者,应列入为期6个月的临床“观察期”。

此期内应每1个月进行一次周围血常规检查,临床观察期结束后应作出诊断结论。

此期作血常规检查时,需要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所致血细胞减少相鉴
别。

A.6 个别在密闭环境中接触极高浓度苯的劳动者可发生猝死,起诊断按照GBZ78。

A.7在临床工作中可见部分连续作业工龄少于3个月的劳动者,因每日苯接触时间长,苯浓度高,出现周围血一系或多细胞计数减少,甚至边线为再生性障碍贫血,但此类再生障碍性贫血经积极治疗后,预后相对较好。

这类患者发病潜伏期与典型的慢性中毒有所区别,在发病时间上属于“亚急性”,但其临床表现为“慢性苯中毒”相似,这与通常“亚急性中毒与急性中毒临床表现类似”的普遍规律不符。

本标准中仍将其归类于慢性苯中毒。

A.8关于苯所致白血病
苯所致白血病已列入GBZ94,该标准规定苯所致白血病诊断累计作业工龄应为1年以上(含1年),潜伏期1年以上(含1年)。

在诊断“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白血病)”时,应按照GBZ94。

A.9 关于慢性苯中毒诊断的命名及其书写格式
规范诊断命名格式,有利于积累临床资料、指导治疗,和今后的研究。

职业性急性苯中毒命名及书写方式为:“职业性急性轻度苯中毒”或“职业性急性重度苯中毒”。

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命名及书写格式为:
a)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
1)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白细胞减少症)
2)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3)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血小板减少症)
b)职业性慢性中度苯中毒
1)职业性慢性中度苯中毒(白细胞减少症伴血小板减少症)
2)职业性慢性中度苯中毒(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伴血小板减少症)
3)职业性慢性中度苯中毒(白细胞减少症)
4)职业性慢性中度苯中毒(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5)职业性慢性中度苯中毒(血小板减少症)
c)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
1)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全血细胞减少症)
2)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
3)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4)职业性慢性重度苯中毒(白血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