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中国古代取士制度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64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祭孔大典 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
1、孔子的形象
①荀子说:“仲尼之状,面如蒙倛。” “蒙倛(qī) ”是上古时代人
们避邪驱鬼和送葬时所用的神像, 所以……果然吓人!
传顾恺之所画《孔子为鲁司寇 像》中,孔子着官服、戴官帽,一 副官员气派,体现了孔子较高的政 治地位,但也是面容和蔼,一副 “为政以德”之态。
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 ④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根据周礼调整统 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 者。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 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⑤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 温、良、恭、俭、让”等。
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的不同。 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以义作为自己
的行为标准;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参照,以利来衡量。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通过“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强调了 “义”对于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
拓展:有人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例,说孔子 “主张义利对立,尚义排利“。结合下列孔子的言论,你是 否认同上述观点。 ①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里仁》) ②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 吾所好。”(《述而》) ③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 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④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 也。”(《泰伯》) ⑤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 为成人矣。”(《宪问》)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小辞典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小辞典【乙榜】科举考试取中举人之别称。
亦称一榜。
榜为考试后揭晓的录取名次告示,乙榜即乡试取中举人之榜。
相对甲榜进士而言,故举人称乙榜。
【八股文】亦称时文、时艺、制义、制艺等。
明清科举考试主要方法和规定应试文体。
试题主要出自四书,所论亦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故又称四书文。
其体例源于宋之经义文,明成化后演为定式。
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领题(入手)、提比(起股)、中比(中股)、后比(后股)、束比(束股)八部分组成。
破题二旬,点破题目要旨。
承题共三、四句,承接题义而申明之。
起讲概说全体,为议论之始。
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
以下提比、中比、后比、束比四段方展开议论,而中比为全篇重心所在。
这四段的每一段中又都有两股两相比偶的文字,合计八股,故称八股文或八比文。
各部分间必须用固定的联接词,如’“今夫”、尝思”、“苟其然”等。
字数亦有严格限制。
八股文重章法,合骈、散文与辞赋为一体,创成一新文体。
然以之考试,其形式与内容梏人思想至深。
顾炎武曾批评:八股之害,甚于刍书坑儒。
【入泮】经童生试取入州、县学就读,即入学。
据《诗•鲁颂》记载周代诸侯学校前有半圆形池,名曰泮(pàn)水,学校因称泮宫。
后代学校建设多沿用其形制,亦别称学校为泮宫明清科举制度,凡童生经考试入学为生员,须入学宫礼拜孔子,及拜见诸教官,入学遂又称入泮、游泮。
【九品中正】又称九品官人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更选拔制度。
东汉末,察举制难以进行。
曹操执政,唯才是举,然有犯世族利益。
延康元年(220)’,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建议,于各郡设中正,由司徒选定本地在朝官员之有德望者充任,掌是地士人之察访、品评和举荐。
品评标准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谓之九品。
中正据士人德才和家世定品级,上报朝廷,据以授官。
曹芳时,司马氏当权,于各州设大中正,以地方豪族充任,定品遂重阀阅而轻才德。
晋代更甚。
初立九品中正制,意在破除汉末察举由名士清议把持之弊,既与世族谋求一致,又将选士之权集于朝廷;品第人物重德才而不专重门第。
中国古代的征兵制度
中国古代的征兵制度
中国古代的征兵制度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封建时代,主要通过各个朝代的法律和政策进行实施。
这些制度在不同朝代和地区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徭役制度:徭役制度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征兵制度。
根据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皇帝或地方官员可以根据需要征召百姓服兵役,以满足军队的战斗力需求。
徭役制度通常由土地所有者将自己的农民送去服役,而农民则因此失去了劳动力,并需要为徭役支付税赋。
2. 兵籍制度:兵籍制度是对士兵进行登记和管理的制度。
在古代,每个兵士都有一个兵籍,其中包含个人的姓名、家庭背景、身份证件等信息。
这种制度使得政府能够更好地控制兵员数量和品质,同时也便于招募新兵和解散老兵。
3. 贡举制度:贡举制度是在唐朝和宋朝广泛实行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也与征兵制度有关。
根据贡举制度,每个地区都要按照规定的人数选拔出一定数量的士兵,然后送到军队中服役。
这种制度不仅能够提供足够的兵员,还能够选拔出具备一定才干和素质的人才。
4. 兵役轮换制度:为了避免过度征兵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中国古代也实行过兵役轮换制度。
根据这一制度,士兵通常会在军队中服
役一段时间后回到家乡,继续从事农业劳动,然后由其他人接替他们的位置。
这种制度既保证了军队的可持续性,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的征兵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差异和官僚体系的作用。
虽然这些制度有时会给百姓带来困难和不公平,但它们也是当时统治者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一张图弄清古代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考试排名名称全解析
一张图弄清古代科举制度古代科举考试排名名称全解析本文导读:1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
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
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
贡士才有参考资格。
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
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2科举历史“科举”为分科举人之意。
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从史书上看,杨广推广科举选仕制度,并非是政治作秀。
当年确实是出于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
到了唐代,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
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考场上的冠军。
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
此后,“状元”就成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
具体说,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
一甲只取三名。
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
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
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
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
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
3科举也分科如同现在名列前茅不容易一样,古代的状元更难考取。
第四讲_选士制度
(二)察举制的优点
一、高度重视人才; 二、及时改变人才观念,更新人
才标准; 三、颁布健全、严格的察举法规; 四、荐举与考试结合,保证衡量
人才的全面性。
(三)察举制的缺点
第一,察举用人的大权操纵在州郡等 地方官手里,被权门势家所把持, 造成作伪成风,流弊百出;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 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考试方法
五种:帖经、墨义、策论、诗赋、口试
“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唯一
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
墨义,就是一种简单的问答法(笔答)。
策论,一种政治论文性质的问答。
诗赋,一种作文的考试。(诗赋的格律和体
裁比较固定,每篇十二句或十六句,首两句 见题,中间八句两两相对,最后两句做结)
考试方法
在登记注册的过程中,需要对其综核名实, 调查行状,了解家世,然后再分别品第,加叙 评语。
“品”——士人的出身门第; “状”——中正官在调查基础上对士人的 言行和德才的评语。 “品”+”状” 品第 逐级上报,按品第授官
对九品中正制的评价
选士工作独立化、专业化; 考察标准呈现出量化的趋势。 朝廷对选士工作的控制力度进一步
制科是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科 目多达一百多个。
秀才科:所谓秀才,指文才杰出、对策高第之人。 秀才科是唐代六门常科中最早设立、历史最悠久的科 目,亦为法定最高科目。主要考方略策五道题,以文 理通顺透彻程度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 为及第。
进士科:唐初进士科地位较次于秀才科,后来地 位逐渐上升,在各科中受到特别的重视,及第者常有 “白衣公卿”或“一品白衫”的美称。进士科考试分 帖经、试杂文和对策三场,较注重文章词藻文采。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导学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程标准】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措施; 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1、重点:识记明、清政权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明朝的民族政策,海疆危机。
2、难点:明朝政治体制变化;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异同。
【知识梳理】一、明朝的建立和统一1、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
2、统一:1368年,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知识补充】为了巩固新生的王朝,朱元璋将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
明太祖死后,继位的建文帝实行削藩,遭到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燕王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1402年,朱棣登上皇位,是为明成祖。
次年改北平为北京,开始着手迁都,1421年,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
二、明朝政治的变化(一)废除丞相1、废除原因:(1)直接原因:胡惟庸擅权(2)现实原因:废行省后相权扩大(3)历史原因:历代丞相权势过重(4)根本原因:加强皇权的需要2、废除的影响:①政务繁忙,行政效率低,易决策失误;②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加强皇权。
【特别提示】明朝废除丞相以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还存在吗?为什么?仍然存在。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实际上就是皇权与其处理政务的助手权力之间的矛盾。
明朝废除掉丞相之后,丞相就不复存在了,但是皇帝仍然需要处理政务的助手,例如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等,所以这一矛盾仍然存在。
【史料】材料1:明明初相权之重较元代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是明初担任丞相的都是辅助朱元璋夺取天下的功臣,位高权重;二是明初规定中书省不仅直接统领六部,而且皇帝的诏旨也必须先通过中书省才能下达中央各部和地方,中央各部乃至地方上报皇帝的奏章也需先告知中书省才能上传;——王成等《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2:从胡惟庸被杀以后,胡案成为朱元璋进行政治斗争的方便武器,凡是心怀怨望的,行动跋扈的,对皇家统治有危险性的文武官员、大族地主,都陆续被罗织为胡党罪犯,处死抄家。
《论语》十二章(教案)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普通高中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之《论语》十二章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背诵相关内容。
2.理解《<论语>十二章》中出现的“君子、仁、义、礼、道、诗”等核心概念,认识人物观点的价值与意义;了解《大学》的有关知识;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
3.体验、欣赏“仁、义、礼、恕”等观点的内涵美及人物精神品质之美,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感受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和严密的逻辑。
4.学习古人的优秀精神品质及为人处世的原则;认识“修身为本”的重要性,并探讨其现代价值。
第二单元说明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先秦诸子就是这株大树的根。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铸就了中华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
本单元选择了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论说,包括儒家的《论语》十二章、《大学》一章、《孟子》一章,道家的《老子》四章、《庄子》一章,以及墨家的《墨子·兼爱》篇。
可结合以前读过的孔子、孟子、庄子等人的语录或作品,感受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
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
要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感受先秦诸子或雍容或犀利或雄奇或朴拙的论说风格,理解各家论说的方法,领悟其妙处。
单元研习任务1、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本单元课文大都是谈论立身处世之道的,比如《《论语》十二章》,或阐述持身以道,以礼,以仁,以恕,以义的道理,或辨析君子、小人,或论述经典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价值,都富于启发性。
梳理本单元各篇课文所讲的立身处世的道理,并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展开讨论。
2、萧统在《文选序》中说:“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吕思勉在《经子解题.论读子之法》中说:“诸子之文,各有其面貌性情,彼此不能相假;亦实为中国文学,立极于前。
”总体看来,先秦诸子并不把善写文章当作最高追求,但他们的很多论说又都文采斐然,自成一格。
明朝取士实施方案
明朝取士实施方案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其取士制度更是影响深远。
明朝取士实施方案是指明朝时期选拔人才的具体政策和程序。
明朝取士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明朝的治理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明朝取士实施方案主要包括科举制度和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
科举制度是明朝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它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为官员选拔提供了制度保障。
乡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级,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史书和经学。
会试是乡试合格者参加的第二级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文章和诗词。
殿试是会试合格者参加的最后一级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内容主要包括政论和策问。
通过这一系列的考试,明朝选拔出了大量优秀的官员,为政府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明朝取士实施方案还包括了严格的考试内容和程序。
明朝时期的科举考试内容非常严格,主要考察考生的经学、文章、诗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考试程序也非常严谨,从乡试到殿试,每一级考试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确保了考试的公平和公正。
这种严格的考试内容和程序,保证了明朝取士制度的严谨性和有效性,选拔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官员,为明朝的长治久安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次,明朝取士实施方案还注重选拔人才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明朝的科举考试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文化素养和才学,但也注重了考生的政治立场和品德修养。
通过这种全面性和综合性的选拔方式,明朝选拔出了一批政治清廉、才华横溢的官员,为明朝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明朝取士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明朝的治理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取士制度的实施,为明朝政府提供了大量的优秀官员,为政府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科举制度的实施也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文化人才,促进了社会的文化繁荣和进步。
可以说,明朝取士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明朝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明朝取士实施方案是明朝时期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和程序,其严格的考试内容和程序,全面的选拔方式,以及对政府和社会的重要影响,都体现了其重要性和影响力。
清代武举设科取士探究
清代武举设科取士探究作者:马城城来源:《兰台内外》2021年第11期摘要:清兵入关之后定都京师,为安民众,科举在顺治元年即开始实施。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骑射可以说是传统,旗人武科举内容和制度在有选择地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本民族独有的特色。
关键词:清代;八旗;武举有明确记载的武举始于唐朝长安二年,清初为了稳定全国局势和守卫疆土,“顺治元年定都燕京各旗兵从龙入关乃名守京师者曰禁旅分驻各省者曰驻防。
”,禁旅与驻扎名称虽有不同,但都是由旗人子弟组成,武举除作为出仕途径外和收拢人才外也有保持骑射传统的作用。
一、八旗武举的历史渊源清代武闱借鉴明代制度,在乡会试保留的基础上对应试时间略作调整。
最初只许民人参加,清朝历代统治者反复申明“国语骑射”是“国本”,皇太极曾告诫诸贝勒“平日既未嫺熟一旦遇敌何以御之,试思丈夫之所重者有过于骑射者乎”,意思就是平日不练习骑射,遇到敌人拿什么来抵御。
皇太极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在入关之前,面对辖区内的满汉矛盾和各旗之间的斗争,他本人深感以武戡乱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提倡八旗子弟学习骑射。
加开武科考试一方面增加了出仕途径和培养军事人才,同时也为了告诫诸人不要荒废骑射的本领。
即使旗人子弟参加文闱,也要求“八旗乡试。
礼部先期行文各旗。
将应考生监造册送部。
即咨送兵部考试马步箭。
合式者造册劄发顺天府。
”,也就是说马步箭不符合标准连文试也不能参加。
如果乡试免去骑射考试可以,就是与试者得是近视或残疾,规定不可谓不严。
二、八旗武举的实施情况旗人武试晚于民人,主要原因是八旗子弟尚处于四处征战的阶段且军功入仕是传统,接受度更高。
随着各地情况逐渐稳定,八旗子弟的人口繁衍,武试也是选拔人才的一法。
旗人武试举行的缘由,在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圣祖阅试武举时,道:“视近科所取之人,武艺勇力渐不如前,此事所关甚大。
当扩考试之典,以备录用。
”,这里说明了两个事实,首先,武举技勇不如从前,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其次,需要扩大生源,这也为八旗子弟通过武闱进入仕途提供了可能。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称谓1.谦称与尊称(1)自谦称谓古代的自谦称谓,大都带有“卑、下、鄙、贱、愚、小”等语素,如“卑人、下愚、鄙人、贱子、小可”等;或者是带有这种意思的词语,如“仆、臣、不肖、不才、不佞”等,表明自己地位卑微,才疏学浅。
不但称呼自己有谦称,称呼自己的亲属也有谦称。
如:“家”常用作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人,如家父、家母、家兄。
“舍”常用作称比自己年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
“先”常用作称已去世的己方长者,如先帝、先父、先母。
“亡”常用作称同辈的去世者,如亡妻、亡弟。
(2)尊称称谓自谦称谓是以卑己的方式间接向对方表示礼敬,而尊称称谓是直接向对方表达敬意。
其方法有四种:①称人之字。
例: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君实”是司马光的字。
②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
古人多用“君”“子”“公”“先生”等。
③称人以爵位、职衔、身份。
④称人以其近侍、所在。
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
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
2.年龄称谓襁褓(qiǎnɡbǎo):未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总角:幼年泛称。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jī):女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半百: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岁。
期颐(jī yí):一百岁。
3.亲属关系称谓过去曾有人把中国古代的社会叫宗法社会。
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
先解释两个概念:六亲:父母妻子兄弟。
九族:有两种解释,一是纵向的,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一是横向的,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古代一人犯罪,常常牵连到亲属也被杀戮,所谓灭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所谓诛九族,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以及旁系亲属中的兄弟、堂兄弟等。
这是封建专制时代惨无人道的刑法。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古代礼仪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古代礼仪一、科举制度◆■※★●1.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2.科举前选拔官员【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制名称【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选政制度(12)
外叔鼎(西周)
西周的推举制度包括乡遂的选拔和诸侯的贡 士两个方面。
龙纹大鼎(西周)
西周国都近郊称乡,远郊 称遂。乡遂长官为乡大夫。 《周礼 · 地官 · 乡大夫》所谓 三年则大比,就是指乡大夫根 据下属推荐,每三年进行一次 考核,称为大比。选拔出来的 能者、贤者推荐给朝廷。
记载习武乐教学活动 的甲骨文
指挥官陶俑(西汉)
汉文帝刘恒开始采 用策问的办法考察被荐 举者的才干学识。汉武 帝刘彻时,这种策问考 试普遍实行。
汉文帝刘恒
由皇帝提出一些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重大问 题,称为策问;然后把这些问题按难易程度分为 甲、乙等科,密封起来,被荐举的人任意抽取回 答,叫做射策。朝廷根据他们的成绩分派官职。
汉车马过桥画像砖
商纣王
《尚书·盘庚》: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 旧人就是指世袭的酋长和贵族。
《尚书》清刊本
西周确定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王位, 其余庶子封为诸侯。诸侯嫡长子继承君位,其余 庶子封为卿大夫。此后两千多年历史中,君主权 力世袭一直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之一。
毛公鼎(西周)
如果君主的承袭也属于选政制度的话,那么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就是君主选政 制度的根本原则。
范曾《竹林七贤图》
三 形式规范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就是指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
的制度。这种新的选政制度同以前的选政制度的 根本区别有两点: 1.应选的人员必须参加分科考试; 2.应选的人员不受门第的限制。
青铜神兽(战国)
1 军功爵制的确立
战国时期,各 国相继实行变法, 对选政制度也进行 各种改革。其中商 鞅变法最为彻底。
商鞅
商鞅取消宗室贵族的许多特权,否定任人唯 亲的旧制度。他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军功 爵制就是按照作战功劳的大小授予爵位,一定的 爵位代表相应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特权。
《论语》十二章 课件47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正音:
如乐何 yuè 八佾 yì
自省 xĭng 文质彬彬 bīn
譬pì如
未成一篑 kuì
迩ěr
子罕(hǎn)
本课章句中涉及了孔子哪些 思想观念?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阅读与“仁” 有关的章句,分析孔子的“仁”包含了哪 些内涵?
【第十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 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第七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
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
伯》)
弘:广、大,志向远大
毅:坚强,意志坚强
已:停止成语: 任重道远:担 Nhomakorabea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而且
要经历长期的艰苦斗争。 死而后已:直到死才罢休。指把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出来。
常与“鞠躬尽瘁”连用。
【第四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 彬,然后君子。”(《雍也》)
质:质朴、朴实 史:虚饰,浮夸
文:华美、文采 野:粗野、鄙俗 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 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 子。”
政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突 出特点。
礼的目的是为了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贵贱和长幼。
•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什么是立?什么是达?
人己关系
仁者爱人
【第二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 乐何?”(《八佾》)
而:表假设,如果 如……何:把……怎么样、对…怎么办
《中国古代文学》第十二讲 唐代诗歌
沈宋與律體
以沈佺期、宋之問為首,又有李嶠、蘇味道、崔融、杒
審言合稱之「文章四友」,都致力於詩歌的格律運動。 此類詩人作詩格律嚴謹,佈局周密,確立了近體詩(律、 絕)的形式。
初唐詩歌
陳子昂等復古派
反對六朝華靡虛弱的文風,追求漢、魏風骨,風
雅興寄,用一種自由的韻律去表現一種奔放的豪 情,一掃初唐的綺麗風氣,反對詩歌的形式化與 外在美。 代表人物:陳子昂、蘇頲、張說、張九齡等。
作者的人生觀是樂觀的,熱情的,富於浪漫氣質。詩歌中具有愛
國感情和積極精神,作品色彩農烈,情調高昂,因而顯出強烈的 生活氣息和感染力量。
盛唐詩歌
浪漫派
以李白為代表,他把田園派和邊塞派的風格統一
起來,另創一種新作風,他的詩奔放豪雄,不限 題材,不拘形式,排山倒海地流露著詩人的才華, 曠世無匹。 李白繼承了陳子昂的詩歌革新,反對齊梁以來片 面追求形式美的艷薄綺麗詩風,他說的復古就是 革新,是把幾百年來加於詩歌過於嚴格的形式和 規律,全面突破,把南朝以來柔弱華靡的詩風掃 除乾淨,完成了陳子昂詩歌革命的功業。
第十二講 唐代詩歌
近體詩的黃金盛世
唐詩興盛的原因
詩歌本身的發展
四言詩萌芽於周初,衰於秦漢。五言古詩起於東漢,盛於魏晉南北
朝。七言古詩以及律絕的新詩體,在六朝時期開始形成,到了唐代 便大大的發展起來。
社會生活的安定
時局安定,政治統一,交通漸開,生產日盛,人多安居樂業,可以
踵事增華。
君主貴族的提倡
盛唐詩歌
王孟詩派(田園詩派)
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儲光羲、劉長卿、元結、柳宗
元、韋應物也屬這一派。他們注重於田園山水的描寫, 歌唱農村生活,追求恬淡無為,在大自然的天地中尋求 精神上的解脫。 王孟詩派的主要傾向有: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1、稷下学宫它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
这是数百个思想流派在学术界争鸣的地方。
这也是当时私立学校空前发展的标志,也意味着封建官学的萌芽。
它是一个集教师、学生、教学和学习于一体的教育机构。
这是一家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合资企业。
2、《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继者编纂。
它以语录和对话方式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孔子的政治主张、理论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为“四书五经”。
现行版本的《论语》共有20章。
3、有教无类这是孔子的办学方针。
它规定了孔子私立学校的教育对象。
其基本含义是扩大教育对象,不分中外、高低,使那些愿意学习但在学习能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不被允许的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这一教育命题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的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和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的发展趋势。
4、学而优则仕这是子夏总结的孔子的人才政策和孔子的教育宗旨。
它的基本含义是倡导官学紧密结合,培养和选拔治国理民的人才。
它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促进了私立学校的繁荣,有利于封建官僚主义的形成。
5、性善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最早是在战国时期由孟子提出的。
善性理论意味着人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都有成为善的潜力。
人性善论是孟子仁政理论的理论基础,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经过宋明两代学者的改造,它已成为中国古代正统的人性论。
6、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理论之一,认为人性具有邪恶的道德价值。
荀子在战国末期提出了这一理论。
人性恶论认为人性是恶的,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善性论以人性为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二者对立互补,对后世的人性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环境与教育的关系,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7、《学记》《礼记》中的一篇文章通常被认为是战国末期学派乐正科和孟子的作品。
童试、乡试、会试及殿试与庠生、生员、秀才及进士
童试、乡试、会试及殿试与庠生、生员、秀才及进士一、童试(童生试)童试即童生试。
明、清两代以取得生员(秀才)等功名资格的考试。
童试包括县试、府(直隶厅、州)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每三年举行两次。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亦作“儒童”或“文童”。
二、乡试乡试,在唐宋时期称之为“乡贡”、“解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城(含京城)举行一次考试,其考试因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考中的举人原则上获得选官资格,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三、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国家)级别考试,即符合考试条件的人共会一处比试科艺。
明、清两代,考试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
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
会试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因会试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四、殿试殿试,又称“御试”、“廷试”或“廷对”,是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对会试录取的贡士进行策问,以定甲第等级。
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五、及第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应试未中的叫“落第”或“下第”。
考中进士也有其他别称,如“披宫锦”、“登科”或“折桂”等。
六、进士进士,为科举考试时期的最高功名。
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者都叫进士。
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七、连中三元再科举考试时期,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试、会试及殿试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者,被称为“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是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获得的最高荣誉,但中国古代所有读书人获得过这一称号者也寥寥无几。
八、鼎甲殿试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西周选士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第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第二,育士与举士相衔接 第三,举士与举官为一途
第二节 春秋战国的养士制度
得士者昌,失士者亡 私门养士 公门养士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
选士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选官 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选士制度产生于西周,并呈现出选士与举 官为一途;育士与选士相衔接的特性。
两汉的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唐以降的科举制
第一节 西周的贡士制度
一、西周选士的方式
(一)乡里选士 西周地方选士一年举行一次,第三年则举行大
其八,中正对士人的品评,不陈清其善恶,以致“进者无功以表 劝,退者无恶以成惩。惩劝不明,则风俗汙浊,天下人焉得不解 德行而锐人事?”
第五节 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选拔官吏的制 度,因分科考试而得名。从隋朝开始设进士科, 经唐代发展、宋、明定型、一直沿用到清末。
一、科举制度的建立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设十科举人:孝悌有 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 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 堪将略和膂力骁壮。
其四,国家给予中正官以选人重任,却没有必要的监督和防弊 措施。
其五,中正官所做的品评,不是偏听偏信,就是爱憎夺其平。
其六,九品中正制下,尽职尽责的官吏位于低品,无功无绩的反 位居高品。
其七,中正官品评人才,以品、状两方面取人, “以品取人,或 非才能之所长;以状取人,则为本品之所限”,中正官以亲疏远 近为品评依据。
风气的形成和教育的发展。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
1.促进了汉代经学的发展 2.促进了太学的发展 3.促进了私学的发展
二、察举制的弊端
但是察举的主要特点是以主管官员(地方长 官和中央各部门长官)的推荐为前提。而要 引起主要官员的注意,“声望”是很重要的, 于是,士人便沽名钓誉,弄虚作假,或者攀 附权贵,贿赂请托。因而,士风日下,察举
“家世”也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 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等 第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 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造成表 册,送到吏部作选官参考,选官时通常是官 位尊卑与品第高低必须相符。
二、九品中正制对教育的影响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 《晋书·刘毅传》
“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就是由“中正”官负责考察人才, 按九品定级,朝廷再按品授官。该制度开始实施于三国魏文 帝曹丕执政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
“九品中正”选士制度的实施过程:
1.设置中正官 2.品第人物 3.品级的升降与按品授官
在州郡各设立大中正官、小中正官。中正官 的职责:对原籍的地方官进行品评以及考评 当地未用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 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
不实。
(一)以名取人,致使沽名钓誉风盛行
(二)世家权门把持选举,选非其人,察举成 为结党营私的工具
由于荐举的权利多出自于地方,使得地方官吏 网罗党羽,培植私人势力。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度
一、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第三节 两汉察举制度
一、两汉察举制的建立与实施 (一)察举制度的创立
汉代选士始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二月 汉文帝二年(前178年)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察举作为一种制度,是在汉武帝时期确立下来的。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重选举取士,于元光元年(前
134年)冬,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察举正式成为一种 制度。元封四年(前107年) ,又令诸州岁各举“秀才”一 人。
“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 一朝。” -----左思《咏史》
晋刘毅列举了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为“三难” 、“八 损”
所谓“三难”: “人物难知” ;“ 爱憎难防”; “情伪难明” 。 所谓“八损”:其一,大士族通过中正官,操纵选士,控制视图,造
成“操人主之威,夺天朝之势”,严重削弱了君主的集权统治。 其二,由中正官一人主持选举,难免弊端百生。 其三,中正官不公正,往往在选人上首尾倒错。
考,即所谓“三年大比”, 《周礼·地官司 徒》: “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能 者” 。
(二)诸侯贡士 “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一般大国三人,次国
二人,小国一人。
天子通过射试进行考核 “行同而能耦,别之以射,然后爵之”
(三)学校贡士 国学选士与大学考试制度直接相关。
《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 成” 。
一、选士的方式
(一)招聘
(二)举荐
共生效应:“类同相召,气同相合,声比相应”
(三)自荐
毛遂自荐 这三种选士的办法有一个共同点,即着眼于真才实学 “尊贵富大不足以来士”
二、用士与养士
士的特点:“资于身” 、 “资于口”
用士要做到:“责人则以人”, “权而用其长” 养士: 1.知士 2.爱士 3.礼士 4.以诚待士 5.虚心纳谏,贵直言
十科举人中,文才秀美科 就是进士科。进士科的 设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 式产生。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一) 考的来源和考试的程序
1.考生的来源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
二是乡贡。 生徒即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学生,他们修业期满,可
(二)察举的科目
察举的科目可分为两大类: 常科与特科
察举常科中最主要的是孝 廉科,此外还有秀才、明经 等科目。
特科因是皇帝临时决定, 最主要的科目、也是最制 度化的科目是贤良方正。
(三)察举制对教育的影响
察举各科设置之初,颇能体现选贤任能的原则,也 的确选拔出不少济世之材。促进了讲习儒经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