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从村民委员会选举看村民自治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对策建议
《从村民委员会选举看村民自治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农村村民自治作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发展,本文通过襄阳市几个典型村村委会选举切入,结合村委会的日常运行环节,分析当前村民自治面临普遍的社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大多数村民认为村委会选举“没意思”,所以作为“旁观”的村民,对于选举谁当村委会成员,哪位村民成为“村官”,其参与性并不强烈,不可否认,村委会干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人正派”、“在村中具有威信”、“为村民着想”等印象为其赢得了选票,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典型问题就是农村无法留下“能人”基金项目:本文系襄樊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1DXS054)的研究成果,属于襄樊学院(现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培育项目(批准号:JY201159)的阶段性成果,并受到襄樊学院(现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团队的资助。
[摘要]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
农村村民自治作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发展,本文通过襄阳市几个典型村村委会选举切入,结合村委会的日常运行环节,分析当前村民自治面临普遍的社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村委会选举村民自治对策建议一、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问题的引入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做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保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村民委员会选举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其顺利进行也成为村民自治的重中之重。
因此在村委会选举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文件进行,选出对农村发展建设起推动作用、引领村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关于村民委员会选举的特点、问题及建议
关于村民委员会选举的特点、问题及建议”一、呈现出的特点第一,村民参选热情空前高涨。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迅速推进,群众渴望管理集体事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贯彻实施,正合人民群众的心意,村官由自己选举,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意愿。
因而,广大农民表现出空前的参选热情。
20XX年换届选举,参选率都在90%以上。
许多在外打工的青壮年,在选举日那天,都请假在家等候选举。
黄栗平村人口有673人,选民有476人。
选举日那天,不论是外出打工的还是远处经商的全部赶到投票站,从上午6点开始到9点钟止,全村476名选民全部投票完毕,参选率达100%。
第三,正式选举有秘密写票处。
凡设立中心投票站或自然村分设若干投票分站的,都设有秘密写票处,这给选民自由、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提供了保证。
第四,当选者中有女性。
11个村中,4个村委会有妇女当选,桐庐的上喻村村委会主任就是个女当家。
11个村有妇女当选的占36%。
第五,村委会选举竞争异常激烈。
由于选举体现了群众的意愿,选民对于选谁具有充分的自由度,这使一些利益主体为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积极争取选民支持,使选举竞争日趋激烈。
二、存在的问题从总体来看,村委会的选举程序正逐步趋于完善,选举的民主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但是,无论是民主选举,还是民主管理,都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还有一批为数不少的村民民主意识不高。
因此,选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次,选举程序太繁,时间过长,成本太高,导致厌选情绪增长。
不少村的村干部和村民都抱怨,选举程序太繁,流露出日渐浓重的厌选情绪。
农村选举,最关键的是确定好正式候选人,然而候选人的提出到正式候选人的确定,要经过几上几下的反复协商。
随着农村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批人员外出打工经商,人户分离的新变化,使选民登记增加了难度,再加上村委会任期三年制,选举频繁,使得不少干部和群众滋生了厌选心态。
再有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从组建选举工作班子到选举结果公布,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至少也要一个月的时间,期间还难免有许多磕磕碰碰的事情发生,一般的村选举都要40~50天才能完成。
关于村两委换届存在问题与思路对策
关于村两委换届存在问题与思路对策随着“两推直选”全面推开和新《村民组织法》的实施,我县全面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但在工作中,也存在的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存在问题一是选民认识与民选制度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偏差。
当前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反映在村委会直选中, 不少村民对村委会班子的选择并非出于主动, 对候选人素质重要性的认识远远低于对利益的关注或与自己的亲疏远近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有的村民存在着“事不关己”的心理,不去参加投票;有的过多地考虑本组、本族的小利益,投票意向感情因素占先,特别是在合并村本位思想表现的尤为明显;还有一些村民贪图“私利”,容易受“小恩小惠”的驱动而改变个人意志。
不能“依法行权”,影响了换届选举的广泛性和民主性。
二是参选目的多元化,使得选情更加复杂。
虽然大多数参选者是为了发展村级经济和公益事业,为村民谋福利,但也有少数人则出于“私利”而参与竞选。
有的是为名,有的为利,有的为了“争口气”,有的为了政治前程。
参选目的的多元化,使得此次村级换届选举不论党组织换届还是村委会换届,不论是书记(或主任)还是委员竞选,不论富裕村还是贫困村,竞选参与面和激烈程度都明显增加。
全县61个村,一次选举成功的有54个村,经过二次选举的有7个村,这给我们的换届选举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三是政策法规不明确,导致贿选现象不好界定、难以处理。
对于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不正常现象,如送一包烟、请一顿饭,甚至送少量礼物、现金等,到底算不算贿选,既无法规条文也无文件规定,而且查处难度大,使得贿选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呈现出愈演愈烈趋势,严重影响着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公正性,也在基层党员群众中造成了一定的反面影响。
四是对于选举中的一些硬性规定,部分村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难度。
如在“公推直选”中,一些候选人在“党员推荐”环节中得票较高,但在接下来的“群众推荐”中得票较低,从而失去竞选资格的,造成少数经验丰富、能力强的村干部选不进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
浅谈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第一篇:浅谈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浅谈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内容摘要】村民委员会选举是广大农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
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早已生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仍然问题多多,不容乐观,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农民对自己权利的运用首先体现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使上。
但就目前农村的实际来看,农民要真正地通过民主选举。
选出自己的“当家人。
却并非一件易事。
【关键词】村民委员会选举问题对策一、农民无法左右选举有人埋怨甚至指责农民不珍惜手中的选举权利。
可能这些人从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不了解农村的现状。
其实.农民比谁都渴望能有一个贴心人。
替自己说话,为自己办事。
但是,他们更清楚田问行使劳动的权利是有回报的。
而选举的权利是虚的,农民本身根本无法左右选举,没有人尊重那神圣的一票,在选举中是不能选出称心如意的。
带头人的,选举过程的不规范甚至舞弊行为极大地伤害了农民参选的热情。
从选民登记开始的整个选举始末,农民只是在现场投票中才显示了自己的存在。
由乡政府一手操办的选举中,其实选票的多少是没有说服力的。
很大程度上,选举只是个必不可少的程序。
只具象征意义。
毫不夸张地说,权力在农村是支配一切资源的绝对力量。
虽然.在我国家村还算不上行政单位,但村干部确实拥有实质性的权力。
他们本身的行为就代表着政府。
村干部也是“官!自古以来的官本位思想深深扎根于国人的灵魂,自然,农民也不例外。
对于权力的渴望和热衷,在农村也表现的尤为突出。
因而在以小农经济为支撑的农村社会里,也就逐渐形成了一支“离土不离乡的村官阶层。
目前,这一阶层逐渐固定化,形成了一个特权群体,自然这些人就可以在“有油水可捞的职位上一千就是多年,也不用担心垮台。
由于村干部手中的权力足以影响村子里的一切,可以动用村子里所有资源,村委会换届则意味着某些人要丧失赖以生存的权力,恋权的村官是不会将手中的权力拱手相送的。
浅谈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当前,在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存在着贿选、拉选票、破坏选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选举工作的开展,应当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政策法规、提高选民素质、加强舆论宣传等多方面加以解决。
[关键词]村委会;换届选举;存在问题;解决对策村委会直选是加强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基层政权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近年来,在村委会直选过程中也暴露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村委会直选存在问题村委会换届选举实行直选,广大农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大大增强。
由于选举工作面广量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的具体程序还不够健全,部分基层干部群众的认识不到位,在换届选举中还存在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1.选民名单登记不规范。
有的地方未按照《组织法》的规定,在选举的二十天以前公布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名单;有的工作不细致,造成部分有选举权的村民漏登,没有选举权的错登,影响了选举工作的进行。
2.候选人提名不规范。
有的地方仍然是搞组织提名,要求村民提组织上定下来的人选;有的地方工作简单化,不是组织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而是搞一户一提名;有的地方确定正式候选人不是依据村民提名的得票数,而是依据领导意图;有的地方为了把“自己信得过的人”列为正式候选人,并能当选,采用“说服”、“劝阻”、“许愿”等形式,动员实力相当的候选人退出;有的地方怕选举时两败俱伤,在村主任候选人安排上做手脚,双方实力强弱悬殊,搞“拉郎配”。
3.农村家族势力、宗族势力、各种派别相互交织,操纵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一直以来,农村家族思想、宗族意识在农民群众心中仍然存在,有的还十分顽固。
不少农民在选举中考虑的首先是家庭利益,其次是家族利益,再次是宗族利益,即使别人再好、再能干也不如选家里人、同族人当村干部稳当,认为选别人当干部挨欺负受气。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河南农业2019年第9期(上)渐上升趋势。
据调查,外出务工农民回村参与投票的不到20%,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农民要么放弃投票权利,要么委托他人代投。
委托投票方式虽然保证了外出人员的投票权,但在办理委托投票的程序上也存在诸多漏洞。
有的外出务工村民把自己的投票权通过电话委托给他人便完事,至于投谁的票不再过问;有的即使交代了投票的意愿,事后也不会去查证。
因此,委托投票并没有起到反映委托人真实意愿的作用,实际上是受委托人重复行使了选举权。
另外,一个选民可以账目,使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无法开展工作。
对此,有的基层党组织束手无策,个别村党支部甚至公开支持落选村干部不移交公章、账目。
二、对策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体制机制上考虑,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二是从工作层面考虑,规范工作程序,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一)加强党对农村民主选举工作的领导,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其在领导村民自治、推进民主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村民的教育和引导,增强其民主法制意识,努力改进基层干部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基层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素质,克服封建意识、宗族观念等消极思想的影响,在自治过程中增强自治意识,学会自治本领。
另外,还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工作正常进行,重点解决贫困地区选举经费不足的问题。
(二)进一步规范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结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完善配套法规。
一是规范候选人的竞选活动方式。
明确候选人的资格条件,对候选人可以开展的竞选活动加以界定,增强操作性。
二是进一步细化和明确选举程序。
如授予选举委员会资格审查权及对违法竞选活动的处置权等权力,严格委托投票手续,受委托人必须持有委托人的委托书或其他有效证明文件,方能进行委托投票。
三是制定选举后工作移交的程序和纪律规定,保证工作移交及时有序。
(三)加强监督检查,维护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上级党组织和纪检监督机关要对选举工作加强监督,及时发现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特别是坚决防止乡镇党委、乡镇政府及其负责人干涉村民民主选举结果,随意撤换通过民主选举程序当选的村干部。
当前农村“两委”换届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农村“两委”换届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当前农村“两委”换届选举竞争日益激烈,许多矛盾和问题集中爆发,严重影响换届工作正常秩序和“两委”班子建设。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信访数量上升。
从换届前几个月开始,一直到换届结束,信访量集中呈现“井喷”态势,而且信访途径、形式更加多样化,信访目的趋于复杂化。
信访主要针对上届村干部的问题、村内各种遗留问题、参选人员当选资格及现实表现问题、选举程序问题等。
大量矛盾和问题的集中爆发,实际上是选举激烈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信访者反映问题是“宾”,以此达到自己当选或对方落选的目的是“主”。
2、干扰因素增多。
一是家族派性势力难以遏制。
一些村由于家族派性势力较大,往往能够控制选举结果。
有的故意指使己方党员(选民)不参加会议或正式选举前离开会场,导致到会率达不到法定人数而使选举中断。
二是候选人资格难以界定。
由于政策、文件的规定很宽范、很原则,导致候选人资格难以界定,只要没有被剥政治权利,就难以找到充分的依据取消其资格。
三是选举程序难以把握。
由于换届选举涉及人员众多,程序复杂,在操作时难以驾驭和把握。
比如部分外出农民对换届选举不大关心,不愿回家参加选举,而且在办理委托上也颇为随意,由此造成新的矛盾和纠纷。
3、贿选行为蔓延。
由于贿选行为不好界定,且取证困难,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查实,导致贿选行为大有蔓延之势。
一是贿选现象趋于普遍性,贿选涉及的村数、人数增多。
二是贿选手法趋于隐蔽性,许多竞选者不再直接出面,而是委托其他人“出面”私下交易;有的将贿选行为夹杂在正常的感情交流活动之中,今年换届恰逢春节,一些人以拜年、慰问之名行拉票贿选之实。
三是贿选投入趋于金钱化,许多贿选人不再满足于请选民吃吃喝喝、给选民生活用品和一些办事承诺,而是直接用钱买票。
四是贿选行为趋于胁迫性,有的竞选人雇佣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强迫选民接受钱物,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
4、违规手段升级。
在利益诱惑之下,许多竞选者采取各种手段妨碍选民行使选举权利、表达个人意志,以达到其当选的目的。
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镇村换届面对的问题与思考一、村“两委”换届存在的问题(一)外出人口数量大,选民难集中。
就程河而言,年报上显示农业人口有近5.5万人,18岁以上的有近3万多人,而长年外出的就有近2万人,这部分人在换届时大都不会回来,回来的人要么是帮亲属拉票,要么就是投机闹事。
(二)竟选目的日益多元不好调控。
以往换届选举中,大多数参选者是为了为村民、百姓干点实事,但也有少数人出于“私利”而参与竟选。
有的出于“私利”参与竟选;有的是为了“名”,光宗耀祖;有的为了“利”,认为村干部可支配的资金增多,当上村干部有利可图;有的认为可以利用当上村干部的便利,在本村土地审批、村内建设等项目上求“近水楼台”,牟取私利;有的是为“保护既得利益”;有的是为混熟人,找上级好办事;有的是为了“气”,与其他村干部争高低,树己威,求认同。
竟选目的不同,使一些村干部当选后,方法简单,纪律松驰,作风飘浮,脱离群众,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三)好的村级领导班子不易选出。
一是青壮年外出者多,选择余地不大;二是村干部待遇低,对真正的富人、能人没有吸引力。
(四)政策法规不明确贿选现象不好处理。
贿选现象由于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呈现出愈演愈烈趋势,严重影响着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公正性。
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不好查处,如送一包烟、请一顿饭,甚至送少量现金等不正常现象,算不算贿选,既无法规条文也无文件规定,导致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送钱送物现象难以得到真正追查处置,进而纵容了拉票行为,破坏了选举的公正性。
对“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或者未经村民会议依法选举成为村委会成员的”,虽然有“视情节,由有关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处理”的规定,但对“有关机关”没有作进一步的界定,责任不清,致使“有关机关”推诿,一些违法行为无法得不到及时处理。
(五)村民选举资格不好确定。
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二条规定,选民资格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年龄条件,即必须年满18周岁;二是村民资格,即必须是本村村民;三是政治权利,即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搞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实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产生群众信任、德才兼备的村委会成员,对于全面实施村民自治,对于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但是,从我县一些地方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情况看,有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一、存在的问题(一)农村的宗族、家族派别在选举中暴露的十分明显。
由于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制度的影响,宗族、家族的意识在农村群众的思想中依然存在,有的还十分根深蒂固。
不少农民在选举中,首先是家庭,其次是家族,再次是宗族。
他们认为,家庭、家族、宗族以外的人品再好,讲的再有道理,既是本族的人各方面不如别人,也要选本宗族的人做村干部。
(二)贿选等行为比较普遍。
有的村争权夺利等问题十分突出,有的为了当选,不惜采取送钱送物、请客送礼等手法拉选票,有的村甚至每张选票送一条香烟,个别的每张选票送钱。
(三)一些优秀的党支部委员或党员,由于没有经济实力,无可奈何地不参与竞选。
而有钱的老板竞选上了村干部,无形之中,使不少优秀的党员心中有一种失落感,在农村的威信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有的村“两委”不和,干群关系紧张,许多问题长年得不到解决,村委会换届选举常常成为各种矛盾总爆发的导火索。
另外,竞选的各派对立面的矛盾更加深了,为今后开展工作,埋下了不利因素的伏笔。
(五)有些村的村民债台高筑进行竞选,如一些村的村民在竞选中借贷几十万元,最后仍未竞选上村干部,而情绪低落,引发了家庭矛盾。
(六)村委会每届三年的任期偏短,不利于其成员的思想稳定和工作开展。
因为,新上任的村委会成员,第一年主要是熟悉情况,健全组织,制订计划;第二年集中精力抓工作;第三年就要考虑随后的换届选举。
二、原因分析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方面原因有:(一)现行的法律法规对村委会换届选举的一些重大问题规定的不够明确、不够具体,基层不便操作。
村委会组织法是村民自治的根本大法,所规定的是重大原则事项,但在,在贿选等界定及处理方面,规定的太原则,基层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25-5-村委会选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1)
村委会选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1)摘要: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在中国农村社会的推行,引起我国农村治理模式的变化,也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村民自治实践的深入发展,许多限制和制约着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因此,增强村民的民主选举意识;解决贿选问题;进行制度创新,规范派系竞争;地方政府转变观念,依法履行职责;是解决目前村委会选举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村委会选举政治冷漠贿选派系竞争行政干预村民委员会是村民的自治组织。
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前提,对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深远的影响。
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其成因,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
广东省增城市荔城镇的五一村,村域南北约4千米,东西宽约4千米,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
全村25个村民小组,1148户,3072人,人口均为汉族。
历史上,五一村就以农耕为主,现在农工商并举。
农业方面,全村现有耕地2062亩,人均0.6亩左右,主要作物是水稻,全年的农业总产值178万元。
工副业方面,有村办企业10家,主要是砖瓦厂、铸钢厂,工业产值7100万元。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之后,小城镇的发展给村民的发家致富带来不少机会,村民们除了耕种田地外,在择业上具有较强的兼业性,许多农户家庭亦农亦工亦商,男人在镇里或者外出务工经商,女人则在家操持农活,人们的生活渐渐的富裕起来,尤其是靠近省道的几个村民小组,占有便利的地理优势,加上土地的减少,村民几乎主要经营非农产业,收入可观,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左右。
五一村紧邻繁华的中心集镇,既领略着改革开放的新风,不甚闭塞落后,也不像有些城市边缘的村庄受到现代城市文化的直接熏陶,而始终保持着农家本色。
就本文的研究主题而言,它既不像夏街村那样1980年就在全国率先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引领潮头:也不及金星村轰轰烈烈地“创造”出许多村民选举、村民自治的先进经验;更不像有些地方的极少数村庄曾经爆发出罢选、告状、出乱子之类的“新闻”,它和全国绝大多数村庄一样,平淡无奇的经历着自治制度推行的过程,“平平淡淡才是真”,对五一村这样的个案进行考察和理论分析,探讨村民委员会选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基于此提出改进对策,更有普遍意义。
村级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级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村委会选举工作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它同时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主与法治的进程。
通过对赤峰市三个旗、县、区的调查,可以看出村委会选举中普遍存在的许多问题,应寻求解决的对策。
2000年上半年,我市第四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基本结束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修改后的第一次选举,也是我市第一次村民直接选举。
村官虽小,关系重大。
村委会的选举与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我国民主与法治的进程。
笔者曾用几个月的时间对赤峰市三个旗、县、区进行调查,对其中一些问题作了一定层次的思考。
应当说,广大村民爆发出了空前的政治热情和参与意识,各级党政部门也相当重视,这一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基本上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纠正偏差。
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不容忽视的。
正确认识、解决这些问题是做好下一次村委会换届选举、进一步推进我市农村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前提。
这些问题既有程序方面的,也有实体方面的;既存在于村民身上,也存在党政机关领导身上。
下面从不同角度做一归纳:1、轻视选举程序的重要作用。
重实体,轻程序,是我国落后的传统法制观念的重要内容。
在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无论是村民,还是有些党政机关的干部,都有这种倾向,忽视选举的步骤、方式的重要作用。
须知,没有一个公正、良好的程序规则,很难实现公正、良好的实体后果。
比如:在选民登记过程中,将回乡居住的城镇居民登记在选民之列,甚至列入村委会委员候选人之列;(2)对外出打工村民选举权的行使和保障不利,有些地方甚至对外出打工村民的选票非法留置和使用,未经其同意,私自填写;(3)主持选举的村民选举委员会按照法律规定,应当由上届村委会主持,由全体村民推举产生,但实际上很多地方是由党员会议、上届村委会议(或二者的联席会议)决定产生的或者由政府的指导小组操作产生,这些作法都是错误的。
浅谈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摘要:选举制度是我国公民参与国家政治事务以及真正实现当家做主权利的一种重要途径,它从制度上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当前户籍制度是造成我国城乡二元格局现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块“硬骨头”,由于人们对户籍制度路径依赖程度强,改革欲望低,因此户籍制度一直难以终结。
由于城乡二元格局也就使得我们国家在城市与农村实行了不同的选举制度,在农村我们主要实行的是村民委员会来代表村民对农村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但是,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因地区和民俗的不同出现了一些弊端,本文就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出合理适当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现状及完善民是国家之根本,一个国家的管理只有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才能够正常进行,中国古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便是民的作用,民,在古代统治阶级的统治阶段就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在抗战时期,民,是我们制胜的法宝,毛主席也尤其强调民的作用;现当代,民生工作更是各项工作的核心,凡是均以公众为本、服务、法治以及社会效益优先等位原则。
因而,国家通过什么途径来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就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基层群众性组织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民委员会是由村民选举产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村民委员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那么选举制度是什么,如何进行的选举是我们必须要关心的事了。
在我国,选举制度是选举国家各级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其他公职人员的原则和制度的总称。
通常由宪法和选举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
简言之,选举制度就是通过具有选举权的公民通过公开、公正以及公平的原则选举出可以代表他们利益的代表人去管理他们的各项事务。
但是,人都是“经济人”,人们难以仔细判断出一个真正能够为他们做事的代表人常常只是通过表面现象来选择,而国家鼓励“大学生村官”即大学生从基层做起,初出社会的大学生显得与基层有些不大适应,也不大能够被接受没有起到国家期待的为农村地区带来活力与创新;同时,在基层选举无奈也存在腐败问题:“地头蛇”掌权,使得农村地区的贫富差距悬殊,基层政府过度的行政干预也使得民主难以体现;并且“一衣带水”的关系人情在选举中占了很大一部分选票的来源,使得选举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受到怀疑等。
当前农村村委换届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村委换届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当前农村换届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现象,导致部分农村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今后农村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本文从实际出发,指出农村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危害,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换届选举问题危害措施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基层民主,保障民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力,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特别是农村的“村委会”换届选举,采取海选的办法,由农民群众直接提名候选人,再实行无记名投票,选出自己的当家人,更是农民充分享有政治权利的标志。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提名、推选村委会候选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怪现象,令人可笑、不解和担忧,这些现象并有逐步蔓延扩大之势。
长此以往,可严重影响今后农村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很有必要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采取强有力地措施,遏制类似现象的发生。
一、竞选出现的问题(一)大搞阴谋诡计当换届选举的消息披露后,许多“官迷”打起了如意算盘,摇摇欲试争夺村委会成员的宝座。
当夜幕将临时,有许多人利用漆黑的夜晚做掩盖,鬼鬼祟祟,像贼似得偷偷摸摸地涌进自己支持的村委会候选人成员家中,商讨有关竞争的事宜。
一是成立竞选班子。
像西方国家一样,成立专门的班子,组成人员一般是本家族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同时还吸收与自己非常要好的其他力量参加,具体负责竞选工作地指挥工作。
二是开展调查摸底。
安排自己的贴心人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形式开展深入地调查,将竞争对手的政治资本、经济实力、竞选优势等一一查实,再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三是与村里的几大帮派的头目沟通,谈好条件,互相利用,联合起来对付对方有势力的竞争对手。
四是宴请能说了算、有活动能力的选民,疏通感情,让吃了喝了的人为自己服务,展开攻势,尽量拉拢更多的选民。
五是组织自己的干将,在交通要道设立岗哨,在选举投票期间,对自己以给钱的选民,堵截到投票会场,力争使自己多得票源。
村委会选举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村委会选举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在村庄生活的视角下,村委会选举呈现出成文规则被闲置、人情掩盖下的贿选、“终生制”或者“世袭”以及难以择出理想人选等问题。
这些问题有其内生逻辑,具体表现为以“半熟人社会”为舞台,以“我们”的规则为脚本,以维护既定格局为导向。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推动社会由人情关系向契约关系转型,推动观念由私人本位到公共本位革新,并推动制度由嵌入到内生变革。
标签:村委选举;村庄生活;内生逻辑;转型村委会选举是村庄民主最重要的制度平台,构成了村庄政治生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
因此,村委会选举是学者们在乡村问题研究中关注的焦点。
在诸多研究中,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往往集中于制度、政府-社会关系等宏大叙事方面,而缺乏村庄生活微观描述。
宏大叙事研究在逻辑上正确的同时,并不能得到符合社会体验的结论。
其实村庄生活中包含着各种村庄政治活动〔1〕,村庄生活视角下观察村庄政治也更具直接性、真实性〔2〕。
因此,从村庄生活的视角探讨村委会选举,有利于弥补宏大叙事的不足,得到人们感觉中的真实。
一、村委会选举存在的问题村庄生活的视角并不探讨“生活之外”的事务,它实际上是从村庄或者村民的角度来观察村庄选举。
在村庄生活中,村民会对村委会选举做出自己的判断。
在各地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民抱怨最多的是,“根本不按法律规定办事”、“有人拉选票”、“他们家的人老是选不下去”和“选不到合适的人”等。
这表明,从村庄生活的视角来看,村委会选举存在以下问题:(一)成文规则被闲置村委会选举在村庄生活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务。
因此,它必定遵循着一定方法和规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组织法》对村委会选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定,各省市都因地制宜地也出台了相应更加细化的选举规则。
按道理说,只要按照这些成文的规则进行操作就可以了。
可是事实上,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占据行动者头脑的是以前的惯例、既定利益格局的维护等等。
习惯、习俗、人情面子等构成了选举中的实际规则。
浅谈农村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浅谈农村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姓名:学号:年级:专业:行政管理学生类别:指导教师:教学单位:****年*月**日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课题审批表浅谈农村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内容摘要] 近20年来农村民主选举的实践,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的进步,逐渐增强了村民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民主选举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村民自治制度,结合农村实际完善选举法规,加强培训、示范和引导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 农村民主选举目录一.我国农村民主选举中产生的问题----------------------------------1 1.农村社会矛盾因选举而有所激化-----------------------------------1 2.部分乡、村干部和村民对选举产生消极情绪----------------------2 3.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3 4.选举成本过高,给地方经济造成压力------------------------------3二.农村民主选举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4 1.对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关系上存在认识误差----------------------4 2.没有全面、准确落实村民自治的基本要求-------------------------4 3.选举程序安排与农村现实存在矛盾---------------------------------5 4.农村少数党员干部风气不正,降低了农村选举的公信力---------6三.提出解决农村民主选举问题相关的对策和建议------------------6 1.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6 2.全面落实村民自治制度,唤起农村群众关心选举、参与选举的积极性----------------------------------------------------------------------7 3.结合农村实际完善选举法规,适当调整选举程序----------------8 4.加强培训、示范和引导,让民主选举走上法制化轨道-----------9四、结论----------------------------------------------------------------10五、致谢----------------------------------------------------------------10参考文献----------------------------------------------------------------11一.我国农村民主选举中产生的问题农村民主选举是农村改革的产物,也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
村委会选举不规范问题应引起重视
村委会选举不规范问题应引起重视村委会选举不规范问题应引起重视村委会选举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和基础,对保障村民实行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村委会选举中时常发生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等违法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碍村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破坏选举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村委会选举的正常进行。
近年以来,山东费县检察院先后受理多起村民关于村委会选举过程中存在贿选等违法问题的举报和控告。
通过笔者调研研究,发现村委会选举中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选举会议选民过半数难度大。
换届选举中至少要召开3次会议,其中村民会议或户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村委会候选人、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村委会正式成员。
有一次选举不成功则要组织第4次、第5次,有一个村组织了7次才选出村委会。
特别是补选的时候,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明显降低,参加会议的选民很难过半。
二是拉选票现象比较突出。
以往拉选票的形式比较单一,一般暗地里做工作。
这次选举中,拉选票的方式多样,而且变暗拉为明拉,有的甚至采取送钱、送物、请客、威胁、事先许诺等非法手段来拉选票。
三是选举操作程序不够规范。
虽然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有法可依,但具体操作中有人漠视法律法规,不依法办事,肆意确定选举结果。
四是村委会的候选人直接主持选举工作。
村选民委员会工作班子成员被推选为村委会候选人后,应立即退出村选民委员会工作班子,以排除候选人作为选委会成员面对面地给选民施压,无法充分体现自己的意志,不能按民意选出村民委员会。
但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几乎所有村的选举委员会成员,一旦被确立为村委会候选人后,没有退出选举委员会,而是继续以选委会成员身份主持选举工作。
五是村民对选举程序不清或理解片面。
由于农村地势旷野、人居极为分散,有的又没有举行宣传培训,相当比例的村民对选举程序不清楚,其中大部分村民因选举程序比较复杂而不愿意去掌握了解,怎么组织就怎么做。
浅析当前我国农村换届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前我国农村换届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当前我国农村换届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村委会选举是整个村民自治活动的起点、前提和基础。
现今在村委会选举中出现很多不正常现象,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约束着村民参与选举,贿选、宗教势力更是损害村民的政治权益。
选举中出现的“两委”矛盾及村民的素质也真接影响着选举的结果。
这些问题导致农村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
本文就农村换届选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如何完善选举规范、加强选举监督,如何减少宗族势力影响、建立村级班子考核机制,以及协调农村利益团体关系等谈一谈肤浅的看法,并且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村委会选举对策一、村委会选举的基本情况(一)村委会选举的社会基础我国村委会的直接选举,始于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
根据这部法律,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其任期为三年。
这一法律规定,在中国选举历史上无疑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但是,在毫无以直接选举为民主手段的历史传统国度里,何以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发起并领导了这样一场民主运动呢?不过,如果没有漠视中国农村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那么,就会比较容易地发现,中国体制改革,具体讲就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刻地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从而为村委会的选举奠定了坚实了经济、社会、和政治基础。
(二)村委会选举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步阶段,即1982年-1988年《村委会组织法(试行)》颁布实施以前。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1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
第二个阶段是发展阶段,即1988年-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试行)》颁布实施的十年。
1987年11月24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村委会组织法于1988年6月1日颁布试行,它标志着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和民主选举村委会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当前农村两委换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农村两委”换届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当前农村“两委”换届选举竞争日益激烈,许多矛盾和问题集中爆发,严重影响换届工作正常秩序和“两委”班子建设。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信访数量上升。
从换届前几个月开始,一直到换届结束,信访量集中呈现“井喷”态势,而且信访途径、形式更加多样化,信访目的趋于复杂化。
信访主要针对上届村干部的问题、村内各种遗留问题、参选人员当选资格及现实表现问题、选举程序问题等。
大量矛盾和问题的集中爆发,实际上是选举激烈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信访者反映问题是“宾”,以此达到自己当选或对方落选的目的是“主”。
2、干扰因素增多。
一是家族派性势力难以遏制。
一些村由于家族派性势力较大,往往能够控制选举结果。
有的故意指使己方党员(选民)不参加会议或正式选举前离开会场,导致到会率达不到法定人数而使选举中断。
二是候选人资格难以界定。
由于政策、文件的规定很宽范、很原则,导致候选人资格难以界定,只要没有被剥政治权利,就难以找到充分的依据取消其资格。
三是选举程序难以把握。
由于换届选举涉及人员众多,程序复杂,在操作时难以驾驭和把握。
比如部分外出农民对换届选举不大关心,不愿回家参加选举,而且在办理委托上也颇为随意,由此造成新的矛盾和纠纷。
3、贿选行为蔓延。
由于贿选行为不好界定,且取证困难,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查实,导致贿选行为大有蔓延之势。
一是贿选现象趋于普遍性,贿选涉及的村数、人数增多。
二是贿选手法趋于隐蔽性,许多竞选者不再直接出面,而是委托其他人“出面”私下交易;有的将贿选行为夹杂在正常的感情交流活动之中,今年换届恰逢春节,一些人以拜年、慰问之名行拉票贿选之实。
三是贿选投入趋于金钱化,许多贿选人不再满足于请选民吃吃喝喝、给选民生活用品和一些办事承诺,而是直接用钱买票。
四是贿选行为趋于胁迫性,有的竞选人雇佣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强迫选民接受钱物,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
4、违规手段升级。
在利益诱惑之下,许多竞选者采取各种手段妨碍选民行使选举权利、表达个人意志,以达到其当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