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法二:转化为不等式组求解 原不等式等价于
2x - 3 > 3且 2x - 3 < 5⇒3 < x < 4或 1< x < 0
{ 综上:解集为 x 3 < x < 4或-1< x < 0 }
解法三:利用等价命题法 原不等式等价于
3 < 2x - 3 < 5或 - 5 < 2x - 3 < -3 ,即 3 < x < 4或 -1< x < 0
x 1 x 1
x
1 个单位得到。图象为:
变题 2:求函数
f
(x)
x
1
的单调递增区间
x 1
解: 由图象知 函数 f (x) x 1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1, 1,
x 1
变题 3:求函数 f (x)
x 1
的单调递增区间
x 1
解: 由 x 1 0 得 x 1或x 1 所以函数 f (x)
若是第一象限角,则 cosα = 3 , tan α = 4
5
3
若是第二象限角,则 cos
一
4 5
,tan
一4 3
变 2:已知 sin α = m(m > 0) 求 tanα
解:由条件 0 < m ≤1,所以 当 0 < m <1 时, α 是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若是第一象限角时 cos α = 1一m2 , tan α = m 1一m 2 若是第二象限角 cos α = 一 1一m2 , tan α = 一 m 1一m 2 当 m =1时 tanα 不存在
例 1:已知 sin α = 4 且 α 是第二象限角,求 tanα 5
解: α 是第二象限角, sin α = 4 ⇒cosα = 一 1一sin 2 α = 一 3 , tan α = 一 4
5
5
3
变
1:
sin
α
=
4 5
,求
tan α
解: sin α = 4 > 0 ,所以 α 是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5
求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
解 : 将 函 数 f (x) 1 中 的 x 换 成 x+1 , y 换 成 y-1 得 x
f (x) 1 1 f (x) 1 1 f (x) x
x 1
x 1
x 1
变题 1:作出函数
f (x)
x 1
的图象
x 1
解: 函数 f (x) x 1 =1 2 ,它是由函数 f (x) 2 的图象向左平移 1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
变 3:已知 sin α = m( m ≤1) ,求 tanα
解:当 m =1, 一1时, tanα 不存在 当 m = 0 时, tan α = 0 当 α 时第一、第四象限角时, tan α = m 1一m 2 当 α 是第二、第三象限角时, tan α = 一 m 1一m 2
例 2: 将函数 f (x) 1 的图象向左平移 1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 1 个单位, x
3 =4
解法一:根据绝对值的定义,进行分类讨论求解
(1)当 2x - 3 ≥ 0 时,不等式可化为 3 < 2x - 3 < 5 ⇒3 < x < 4 (2)当 2x - 3 < 0 时,不等式可化为 3 < -2x+3 < 5⇒-1< x < 0
{ 综上:解集为 x 3 < x < 4或-1< x < 0 }
教师 余先文 班级 职高二(4) 时间 2016.5.25
教学目的:
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概念的亲缘关系。我们 在学习每一分支时,如果能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把亲缘关系结成一张 网,就可覆盖全部内容,使之融会贯通,这里所说的横向联系,主要是 靠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来完成的。通过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变式教学, 既可以开拓解题思路,巩固所学知识;又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 性,达到开发潜能,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 创造能力。数学题是做不完的。我认为要使学生学好数学,还是要从提 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上下工夫。要利用书本上有限 的例题和习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 利用一切有用条件,进行对比、联想,采取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形式 进行教学。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探索性、灵活性、独 创性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另外,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学生的成就感 自然增强,并且在不断的变化和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中,兴趣油然而生。
x 1
的
x 1
x 1
单调递增区间为 ,1,1,
log 变题 4: 求函数 f (x)
( x 1) 的单调递增区间
2 x 1
log 解: 由 x 1 0 x 1或x 1,所以函数 f (x)
( x 1)
x 1
2 x 1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1,, ,1
例 3:解不等式 3 < 2x - 3 < 5
评注:函数思想是中学阶段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揭示了一种变量之间的联系,往往用函数观点来探求变 量的最值。对于二元或多元函数的最值问题,往往是通过变量替换转化为一元函数来解决,这是一种基本 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函数的最值问题,我们已经有比较深的函数理论,函数性质,如单调性的运用、导 数的运用等都可以求函数的最值。
解法二:(三角换元思想)由于 x+y=1,x、y≥0,则可设
wk.baidu.com
x=cos2θ,y=sin2θ
π 其中θ∈[0,2 ]
则 x2+y2= cos4θ+sin4θ=(cos2θ+sin2θ)2-2 cos2θsin2θ
=1-12 (2sinθcosθ)2=1-21 sin22θ
=1-12
1-cos4θ ×2
解答此题的方法比较多,下面给出几种常见的思想方法,以作示例。
解法一:(函数思想)由 x+y=1 得 y=1-x,则
x2+y2= x2+(1-x)2=2x2-2x+1=2(x-21 )2+21
由于 x∈[0,1],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知
当
1 x=2
时,x2+y2 取最小值21
;当 x=0 或 1 时,x2+y2 取最大值 1。
{ 解集为 x 3< x < 4或-1< x < 0 }
解法四: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意义
原不等式可化为
3
<
x-
3
<
5
,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时数轴上的点
x到
3 2
的距离大于
3 2
5 ,且小于 2
,由图得,
解集
2
22
为 {x 3< x < 4或-1< x < 0 }
解法五:平方法,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例 4:已知 x、y≥0 且 x+y=1,求 x2+y2 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