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医生工作站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医生工作站实施方案
一、概述
门诊医生工作站是门急诊医生借助计算机网络,实现病人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服务,实现对门急诊病人信息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临床知识应用于门诊医生工作站,可以实现医疗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从而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为病人提供快捷的医疗服务,根据医院目前信息化实施情况,和医院信息中心沟通后,门诊医生工作站计划已于2012年02月初全面投入运行。门诊医生工作站的上线应用,对医院管理者、临床及辅诊科室、信息技术部门均是全新的课题,实施步骤对应用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结合院方的信息化建设实际,从积极稳妥考虑,我们采取了分步实施的方法。
二、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操作业务流程
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操作业务流程如下图所示:
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
三、门诊医生工作站实施方案
1.人员培训分步实施
信息化建设先进医院的实践证明,HIS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计算机承担数据处理,而人负责数据录入、流程控制和信息使用。人员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系统应用的质量。门诊医生工作站是一个操作系统,临床医生的操作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的质量,培训质量事关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应用效果。我院的培训对象有200余人,点面广,人员结构层次复杂,培训内容不尽相同。为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培训效果,人员培训时采取了分步实施的措施。
1.1.临床科室中优先培训以科务医生为主的技术骨干
科务医生是科室领导的助手,年龄较轻,学历较高,微机操作较熟练。培训门诊医生工作站上线应用水平较高的科务医生,可以起到榜样作用,发挥导向功能,通过他们制作门诊病历、临床医嘱、检验检查、协议处方等模板,能够提高
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工作效率,加快科室上线应用的步伐,改善专科门诊医生工作站上线应用的质量。
1.2.临床科室与辅诊科室相比优先培训临床科室人员
门诊医生工作站上线应用,主体是医生,关键是工作站。只有门诊医生熟悉培训内容,熟练技术操作,才能使门诊医生工作站上线应用成为现实。辅诊科室人员在门诊医生工作站上线应用时是配合作用,辅助角色。当然,没有辅诊科室人员的有效配合,门诊医生工作站上线应用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因此,临床科室与辅诊科室相比,优先培训临床科室人员势在必行。
1.3.重点对象放在最后培训
在培训对象中,普通话不太规范的50岁以上中老年医务人员(部分人员文字录入以拼音为主)是难点,也是重点。处理重点问题,我们采取了“区别对待、适度放宽”的策略。对普通话不太规范的的中老年医务人员,相对集中培训,必须全程参加,适度下调考核标准,要求了解软件系统,能够进行微机操作,熟练程度和操作技巧留待在实践中提高。70岁左右的高龄医务人员,要求积极参加培训,了解相关常识,尽可能独立操作。除个别著名专家外,参加培训人员必须通过医院组织的考核,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后持证上岗。
人员培训分步实施后,既保证了培训质量,又防止了“一刀切、一锅煮”的培训弊端,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培训对象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为门诊医生工作站上线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科室上线分步实施
医院门诊设置中,既有专科门诊,还有专病门诊;既有普通门诊,还有专家门诊。从科室基本情况看,科室领导的重视程度、医务人员的总体素质、模板的开发应用等各不相同,对门诊医生工作站上线应用有重大影响。
2.1. 临床科室分批上线应用
根据临床科室基本情况,我们将全院近20个临床科室分为5个批次,第1批次
2个科室,负有试点的使命;第2批次4个科室,负有阶段推广的使命;第3~5批次每批次4~7个科室,负有强性推广的使命。
2.2. 普通门诊与专家门诊先后上线应用
原则是普通门诊先行上线应用,专家门诊在普通门诊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再行上线应用。对上线应用有困难的离退休专家,医院配备少量手写板,所在临床科室选派技术操作熟练的医务人员适时指导;对年老体弱的著名专家,临床所在科室选派年青医务人员担任助手,确保临床医生全员使用。
2.3.临床医技部门随机上线应用
我院临床科室如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妇产科等科室附设医技部门,承担临床医生的部分工作,需要通过门诊医生工作站履行相应职能。根据临床实际需要,我们研制开发了适应临床医技部门的门诊医生工作站,适度授权,随机上线应用。
科室上线时分步实施,既保证临床医务人员全面上线,又达到了医院的时效要求,同时也促进了门诊医生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3.时间划断分步实施
我院是一所国有大型三级综合性医院,拥有高级职称医生96名,中级职称医生180名,年门诊22万人次。据医务统计与现场观察,不同时段的门诊量有显著差异,各专科的门诊量也有较大差异。如果统一强制要求,在上线应用初期容易造成门诊管理的忙乱,部分科室将不可避免地积压病人。为此,在时间划断上不搞“一刀切”。确定上线的科室,一般有7~10天的适应期,手工操作与微机操作并存,自行选择调整。正式上线时,根据门诊量和微机操作熟练程度,一般划为三个时段。
3.1.第一时段
每天下午,上线应用的门诊医生工作站必须微机操作,上午可以手工操作与微机操作并存,一般安排2周时间。
3.2.第二时段
每天上午8:00~9:30,上线应用的门诊医生工作站必须微机操作,上午9:30后可以手工操作与微机操作并存,一般安排2周时间。
3.3.第三时段
全天运行,上线应用的门诊医生工作站必须微机操作,遇有特殊情况或门诊病人积压,临床科室增派病区医生支援,信息科临时调配门诊医生工作站点,一般安排3周时间,没有达到医院规定要求的采取相应强化措施。
为使门诊医生工作站上线应用落到实处,医院要求微机操作的科室在相应时段,必须通过门诊医生工作站诊治病人。对于违反医院规定的,门诊收费处拒绝手工处方收费,门诊药房拒绝手工处方发药。
实行时间划断分步实施,可有效避免门诊管理混乱和积压病人的现象,保证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平稳上线应用。
门诊医生工作站上线应用时,在人员培训、时间划断、科室上线等方面分步实施,经过实践检验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主要有以下好处:便于机关按工作计划从容组织门诊医生工作站上线应用方案的实施,便于信息技术部门做好门诊医生工作站上线应用的技术协调和应用培训及现场指导,便于临床科室组织技术帮带以促进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全员上线应用,便于临床医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微机操作技能从而增强上线应用的信心。根本一点,就是通过分步实施的手段,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达到门诊医生工作站全面上线应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