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大层次看人居环境的建设

合集下载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

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分析现在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贾跃华土木21班2120702010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过度解析、过度细化等问题,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给予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充分突出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对我国未来城市规划体系形成所起到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居环镜科学整体观城市规划人类聚居引言“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区域及国家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科技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人居环境的研究核心是人,倡导“以人为本,和谐人居”建设为目标。

1 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观”思想内涵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强调从整体出发思考人居环境,追求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利益,其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整体观”。

1.1从概念解释看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 ,以下简称道氏) 认为人类聚居是“人类生活其间的聚居”。

根据这种宽泛甚至有些模糊的解释,只要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是人类聚居,而不论其位于何处、结构和形态如何,不论其尺度、层次如何,不论其设施标准、所包含的物质内容如何。

简而言之,人居环境就是人类居住的地方,这是一个整体概念。

1.2从内容构成看“居住”是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住房本身,而是几乎包含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自然基础、人类生活其间的实体空间等物质层面内容,也包括人和社会因子活动产生的精神和社会层面内容,同时还牵涉到人与环境关系的价值取向。

正如道2氏所指出的,人类聚居就是“我们的生活系统”。

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往往会对人居环境构成内容进行划分,如吴良镛先生将其分解为自然、人类、社会、居住和支撑五大系统,但这只是一种研究的手段,人居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构成内容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

1.3从层次构成看层次观念是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层次人居环境单元居民量和具体内容不同,更重要的是在复杂程度和发展变化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五大系统-三大层次-人居环境资料

五大系统-三大层次-人居环境资料
2 国家和区域
综合研究区域发展各方面的问题,包括自然环境,人居环 境等,力图找出总体的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2.2人居环境的构成
2.2.2 人居环境的五大层次
3 城市 城市问题最为集中,必须抓住整体性。
4 社区(邻里) 城市与建筑之间的中间层。
5 建筑 为“遮风雨”而建造的庇护所。
2.2人居环境的构成
“五个统筹”的核心就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 续发展,就是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储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五个统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内涵。
“五个统筹”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社会发展的 总方针,也是指导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的最高指 导原则。
2.2人居环境的构成
2.2.1 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
2.2人居环境的构成
2.2.2 人居环境的五大层次
我们借鉴道氏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存 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初 步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五大层次:
——全球 ——国家和区域 ——城市 ——社区(邻里) ——建筑
2.2人居环境的构成
2.2.2 人居环境的五大层次
1 全球
研究人居环境过程中,必须着眼于全球的环境与发展,特 别要把眼光放在直接影响全球的共同重大问题上。如考虑 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抓住重点问题,寻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4 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与学科体系
2.4科体系
2.4.1 人居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
“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通过城市
设计整合起来,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
三者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及共同研究如科学地进
行土地利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场地规划,共同
2.4.1 人居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城市规划部分【一】)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城市规划部分【一】)
➢人类聚居是一些独特的、复杂的生物个体(复杂性) ➢人类聚居是动态发展的有机体(动态性) ➢人类聚居是协同现象(整体性)
1、人类聚居的定义与组成
(6)人类聚居学的研究方法
➢经验 ➢经验实证 ➢抽象理论得出理论假设 ➢把理论假设进行实际验证 ➢反馈并进行理论修正
2、人类聚居基本事实分析
(1)人类聚居静态分析 ①聚居的数量和种类 1960年全球共有1409.22万个人类聚居,29.6亿人。 ➢乡村型聚居:92200个,占地35%,13.35亿人 基本特征: 基本类型: ➢城市型聚居:1400万个,占地65%,16.25亿人 基本特征: 基本类型: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类聚居的定义与组成 (1)什么是人类聚居? ——————道萨迪亚斯
人类聚居学?
➢人类聚居是人类为了自身生活而是用或建造的任何类型的场所。 ➢人类聚居是人类生活其间的聚居。 ➢人类聚居实际上指我们的生活系统。 ➢人类聚居的广义定义,人类聚居是人类为自身所做出的地域安排,是 人类活动的结果, 其主要目的是满足人类生存的需求。《为人类聚居 而行动》
人居 环境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开课院系:城市建设学院 任课教师: 刘 杰
周莹 张世富
LOREM IPSUM DOLOR
1
人居环境
2
城乡规划
3
建筑学
城乡规划 Urban & Rural Planning
主讲教师: 张世富
雅各宾时期:重点是第三阶级和城市贫苦手工业和工业者 ①改善城市交通,增辟几条交通干到; ②开放城市基础基地,将巴士底狱夷为平地,修建绿化广场,广泛绿化; ③提出建筑应该追求简单,体现“建筑就像平民的道德一样单纯的”原则。

五大系统,三大层次,人居环境

五大系统,三大层次,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
——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 的中介
——人居环境内容复杂
——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 生影响
2.1 人居环境与人居环境科学
2.1.3 可持续发展与“五个统筹”
1 可持续发展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环境为 主题的会议。
居 : 一种涵盖广泛的人的行为,因而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
环境 :“市围绕某种物体,并对这个物体的行为产生某些影响 的外界事物”
狭义:地理环境(物质环境 physical environments) 广义:地理环境 人文环境与心理环境
2.1 人居环境与人居环境科学
2.1.1 人居环境“人来自环境”中,“环境”是平台,“居”是 行为,“人”是主体。因此,人居环境研究是 通过“人”和“居”去研究“环境”,或通过 “人”和“环境”去研究“居”。
4 居住系统
建筑:只为人类及其功能和活动提供庇护的所有构筑物 居住系统主要指住宅 社区设施 城市中心等,人类系统、社 会系统等需要利用的居住物质环境及艺术特征。
2.2人居环境的构成
2.2.1 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
5 支撑系统
支撑网络:指所有人工或自然的联系系统,其服务 于聚落并将聚落连为整体,如道路供水系统通讯设 备以及经济法律教育和行政体系等。 支撑系统主要指人类住区的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服 务设施系统交通系统通讯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物 质环境规划等。
道氏还将15个单元化分为三大层次:
——从个人到邻里为第一层次,是小规模的人类聚居 ——从城镇到大城市为第二层次,是中等规模的人类聚居 ——后五个单元为第三层次,是大规模的人类聚居
2 人类系统
人类:指作为个体的聚居者 人类系统侧重于对物质的需求与人的心理生理行为等有关机 制及原理理论的分析。

高一【美术(人美版)】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教学设计 (1)

高一【美术(人美版)】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教学设计 (1)

以德胜门国家汉办旁,掩映于城市玻璃幕墙中的一座古代未知民居遗址的实拍图片作为本课导入。

图片显示的是授课教师偶然亲见的一个场景:四梁八柱的房子,只剩下梁柱构架,一看就是一座传统建筑的遗址。

它的周围都是现代建筑,使它看上去像是一个巨大的盆景,虽然没有被拆除,却也没有被特别保护。

这个现象,令人沉思,这或许曾是一座民居院落的中心建筑。

这类建筑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可能批量消失,被人为拆除;也可能迄今为止依然屹立在某处,孤独而强烈地昭示着它曾经辉煌的存在。

1950年前后,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屡次发出要保护和整理北京文物古迹的呼吁,先生说:“北平的整个形制既是世界上可贵的孤例,而同时又是艺术的杰作,城内外许多建筑物是历史上、建筑史上、艺术史上的至宝。

”提出问题一:传统古建筑,在我们当代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何去何从?【设计意图】在当代城镇化进程中,每个人的身边多多少少都会有在过去记忆里屹立至今的传统建筑。

它们历尽时间的磨洗,穿过空间的桎梏,延续至今,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它们或完整或残破,被呵护或被遗忘,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风貌或格格不入,或惊鸿一瞥,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选取身边亲见的一个古建遗址与学生交流,也想要借此传递一个理念:人与环境共生,每个人都应该从关注与思考身边的事物做起,环境变化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提出问题二:衣食住行,与每个人休戚相关。

时间行进到当代,现代人在居家生活中由实用出发而产生的对住宅的通风、采光、用水等要求也比古人更苛刻。

换句话说,古代建筑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居住需求,我们为何还要保存它们呢?(一)技术之巧通过本单元前面两个主题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我国的传统建筑之精工细作、园林之优雅唯美有了清楚的认知了。

我国的木构建筑体系独步世界,并成为日本、韩国、越南等国的学习范本。

凭借传统建筑中的榫卯连接、木柱承重、立柱位于高出地表的石座之上等工艺技术,屹立千百年而不倒,成为当今国内外不懈研究的课题。

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

浅谈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摘要: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民生活水准的重要标志,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可以协调农村居住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之间的关系,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推进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关键字: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环境体系一、概念:吴良镛先生将其定义为:“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他认为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群1。

农村人居环境,顾名思义是农村人口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农村人口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空间,是农村人口赖以生存的基地,是农村人口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2。

农村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农村人居环境的研究以满足“农村人口居住”需要为目的,是有充分的阳光、绿色、空气和水的健康安全居所;能有效避免噪音、大气和水质污染的居所;能在满足当前发展及将来发展之间取得平衡,有利于农村人口身心健康的居所。

而大多数人认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是盖新房、建新楼,结果是“只见新房、不见新村”。

并且,出于攀比的心态,农民们重视的往往只是自家所盖的住宅从外观上看与邻居相比是否更加气派,而不重视基础设施和农村整体居住环境的规划建设,出现“关门现代化、出门脏乱差”。

农村人居环境是由农村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组成的,农村的环境是由农村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组成的,是对农村的生态、环境、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是城乡人居环境中的重要内容,其规划对于指导农村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人居环境体系构成从农村人居环境体系的行政等级和作用的层次来划分,可以分为中心村、基层村和集镇3。

这种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村庄的等级层次、人口、经济及发展条件等要素。

其中集镇主要是指乡镇地域内除乡镇驻地外的经济中心、服务中心,比一般的中心村具备更为丰富的公共服务功能,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带动乡镇地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游牧民族草原传统人居环境营造的自然智慧——以新疆伊犁河谷为例

游牧民族草原传统人居环境营造的自然智慧——以新疆伊犁河谷为例

阿拉衣·阿不都艾力 刘滨谊:游牧民族草原传统人居环境营造的自然智慧
建筑环境
BUILDING ENVIRONMENT
猎经济向畜牧经济转变的标志,被驯 化的动物繁殖起来,逐渐发展为畜牧 业 。 [11]
根据不同的畜群和习性,游牧民 族对驯化后的动物进行移牧、轮牧和 游牧,以充分利用各类牧草资源 。 [12] 除 了 水 面、 高 山 峻 岭 和 高 大 沙 丘 之 外,整片草原都是游牧民族的可用之 地。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利用了 不能耕地的土地资源。 3.2 游牧活动
在发现某个牧场水草供不应求 时,游牧民族就要搬迁到其他牧场。 转 场 时, 游 牧 民 族 有 各 自 的 转 场 路 线。转场路线的选择以保护草原为目 的, 有 着 一 整 套 缜 密 的 组 织 管 理 知 识 [15],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游荡。这些 路线就是早期的草原道路,其作为丝 绸之路的一部分,对中西方文化交流 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游 牧 民 族 在 驯 化 动 物、 游 牧、 转场过程中,长期与草原、牲畜互动 而共同构建了动态平衡的草原生态系 统;并经过时间的积累,最终形成了 一套放牧家畜、利用草原、管理游牧 社会的知识体系,以协调生存的态度 对待生活环境 [16]。这正是他们在发展 畜牧业的同时,保护好草原传统人居 环境的自然智慧。
根据考古研究,游牧民族祖先经 过了长期艰苦的驯化,才终于将草原 上生活繁衍的野马、野牛、野绵羊、 野骆驼等野生动物驯化成今天的马、 牛、羊、骆驼。驯化动物的出现是狩
图 1 人居环境学三元论示意图
60 住宅科技 /2022.3
图 2 伊犁河谷那拉提空中草原
图 3 草原传统人居环境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乡村振兴中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侯广平

乡村振兴中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侯广平

乡村振兴中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侯广平发布时间:2021-12-04T03:23:07.018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6期作者:侯广平[导读] 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中共庐江县委党校安徽合肥 231500摘要: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目前还存在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村庄特色亮点不足、长效管护不够到位、与产业发展融合不够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要多措并举,通过思想上积极转变、规划上体现特色、管护上落实奖惩机制、动力上激发产业发展活力等举措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对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居环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不仅涉及事项众多,涵盖范围较广,对人力和物力的要求也较大。

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目前还存在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村庄特色亮点不足、长效管护不够到位、与产业发展融合不够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要多措并举,通过思想上积极转变、规划上体现特色、管护上落实奖惩机制、动力上激发产业发展活力等举措来加以解决。

一、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现状及问题(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一是镇村干部认识存在偏差。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要围绕农村“三大革命”、“五清一改”和“五化两改”,实施村庄清洁、厕所革命、污水治理等,镇村干部需要到农村最脏、最乱的地方,导致镇村干部认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就是扫垃圾、改厕所、清理沟塘,大材小用,工作过程中消极应对的情绪时有发生,不能够积极引导教育群众,并且镇村干部存在大包大揽的情况,本该是群众自己做的事情(例如房前屋后整治),由镇村代劳,没有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群众工作不细致、不深入、不务实,存在畏难情绪。

二是村民认识存在偏差。

农村人口流失严重,房屋空置率高,留守者多为劳动能力较差的老者和幼童,在环境治理和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这类群体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受村民理念、传统习惯、技能素养等要素的影响,群众不愿意拆除破旧房屋和无功能建筑,乱堆乱放、私搭乱建、乱晾乱晒现象屡禁不止,很多村民将此项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政府和村两委的工作,很少主动投劳投钱,也拒绝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二章 人居环境科学基本框架

第二章 人居环境科学基本框架

2.3 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
1 正视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意识,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 战略——生态观 生态观 推动更为广泛的生态教育,提高对问题的危机意识,在规划中 增加生态问题研究的分量,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规划质 量。 要求做到: 要求做到: ——以生态发展为基础,加强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整体协调 ——加强区域城乡发展整体协调,维持区域范围内的生态完整 性 ——促进土地利用综合规划,形成土地利用的空间体系 ——建立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的规划机制与管理机制 ——提倡生态建筑
2.2人居环境的构成
2.2.1 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
2.2人居环境的构成
2.2.1 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
2.2人居环境的构成
2.2.2 人居环境的五大层次
人居环境的层次观是人居环境科学的一个重大问题, 不同层次的人居环境单元不仅在于居民量的不同,还带 来了内容与质的变化。 道氏提出人类聚居的分类框架,根据人类聚居的人 口规模和土地面积的对数比例,将整个人类聚居分为15 个单元: 人体——房间——住所——住宅组团——小型邻 里——邻里——小城镇——城市——中等城市——大城 市——小型城市连绵区——城市连绵区——小型城市 洲——城市洲——普世城
2.1 人居环境与人居环境科学
2.1.1 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中,“环境”是平台,“居”是 行为,“人”是主体。因此,人居环境研究是 通过“人”和“居”去研究“环境”,或通过 “人”和“环境”去研究“居”。 可以看到,“环境”和“居”是落脚点,“人” 是研究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2.1 人居环境与人居环境科学
2.3 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
2 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经济观 经济观 当今,人居环境建设已成为重大的经济活动。 要求做到: 要求做到: ——决策科学化,按客观规律办事 ——确定建设经济时空观 ——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目标

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目标

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目标1.引言1.1 概述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一直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我们需要明确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目标。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目标是使农村地区的居住环境宜居、美观、卫生、安全,并且与城市相协调。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我们需要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逐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

达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农村地区拥有良好的居住条件,更是为了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吸引人才回流农村、促进农村社会进步。

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不仅能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能激发农业产业的活力,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然而,当前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环境卫生状况亟待改善,农村安全问题也需要重视。

因此,为了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考核与监管,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等,以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

总之,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目标是为了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实现农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农村人居环境一定会不断提升,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现状和目的进行概述,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同时,引言部分还会介绍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框架。

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现状。

在2.1部分,我们将探讨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包括其对农民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

在2.2部分,我们将分析当前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实际情况,包括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第八章 人居环境

第八章  人居环境

第八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是指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

它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场所和各种环境要素。

学习这一章的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第一节、人居环境的发展和类型一、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一)、人居环境的形成人居环境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人类生存方式不断变化的结果。

大约在一万年以前的农业文明社会,人类的生活方式是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居无定所,经常迁徙,没有商品交易,人类只能“逐水草而居”。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相对固定的从土地上获取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农耕与饲养,出现了不同的劳动分工,如出现了专门农耕的农民,专门放牧的牧民,专门打猎的猎人和专门养鱼的渔民。

由于有了固定的获取生产资料的方式,生产力水平又不断地发展,就奠定了固定居所的要求和欲望。

比如农民年复一年地要在同一地方耕作,渔民要年复一年地在同一水域养鱼,等等。

可以说农业的出现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劳动分工向人类提出了定居的要求。

大约在5500年以前,随着生产工具、劳动技能的不断改进,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产生了私有制,推动了又一次大规模的劳动分工——手工业、商业与农业、牧业的分离。

手工艺人和商人寻求适当的地点集中居住,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商品交换,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以担负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城镇应运而生。

比如,我国仰韶文化的村庄遗址,黄河流域的亳、镐京等,就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城镇。

仰韶文化:源于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从考古学文化而论,则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创造者最主要的是炎黄族(炎帝族、黄帝族)。

东:豫中、冀南一线:西:甘肃兰州盆地;南:鄂西北的房县和汉水中游;北:河套地区与张家口。

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文物有石器、陶器,碗、钵、盆、鼎。

房屋:1、地面上,长方形,方形;2、半地穴式。

墙体用草拌泥堆砌而成,地平用料礓石灰混合。

(二)、人居环境的发展作为人类的栖息地,人居环境经历了从自然向人工环境、从次一级人工环境向高一级人工环境的发展演化过程,并将持续进行下去。

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建设内容

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建设内容

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是一种旨在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项目。

其建设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绿化:建设公园、绿地、花园等,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2. 道路改造:改善城市道路状况,提高道路通行质量,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

3. 垃圾分类处理: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4. 公共设施建设:建设公共厕所、停车场、文化娱乐场所等,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5. 城市美化:对城市建筑物进行美化,如外墙翻新、夜景照明等,提高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6. 环境监测:建立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空气、水、噪声等环境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

7. 城市智能化:建设智能化城市管理系统,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总的来说,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建设内容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居民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旨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社区_中观宜居环境研究_从湘潭市昭山仰天湖地段建设规划的实践谈起[1]

城市社区_中观宜居环境研究_从湘潭市昭山仰天湖地段建设规划的实践谈起[1]
关键词:城市社区,宜居,实践
Abstract: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ity suitably occupied the environment three levels the construction target, namely the macroscopic level " suitably occupied the city " the construction, center the view level " suitably the occupied society area " the construction and microscopic " suitably occupies the housing " the construction, combining the land sector construction plan practice of Zhaoshan Mountain and Yangtian Lake in Xiangtan city. It analyzes four aspects construction goals and the request in center view level " suitably the occupied society area "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such as the traffic and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landscap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the humanities atmosphere buildings, the construction community arrange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image, the property management and the following service construction and so on.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标准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标准
集中供水
自然村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程序,基本实现外观整洁、建设有序和管理规范。
公共服务
设施
1.全面完成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中心(站),具备自然村通安全优质电、通广播电视、通物流快递、通光纤信息网条件,行政村通客运车辆。
2.根据群众需要建有幼儿园、养老设施、公厕、防灾减灾、治安防护、体育等配套及公益设施.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
1。完成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工作。
2.完成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工作。
3.完成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拆除工作。
三整治
1。整治垃圾乱扔乱放。
2。整治污水乱排乱倒.
3.整治”三线”乱搭乱接.
补齐
基础
设施
短板
村道硬化
自然村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硬化,通200人以上自然村完成村道路面硬化,镇(街道)通行政村公路达到安全通客车条件。
产业
特色
发展
特色产业
发展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具备一定规模。
集体经济
做强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全,村内资产和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集体资产稳定保值增值,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加。
农民持续
增收
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增加,农民实现广泛稳定就业,创业创新氛围较好,农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比重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长效管护
机制
1。农村基础设施维护有稳定资金来源。
2。建立村民参与村庄基础公共设施运行维护共管机制,村内有稳定的保洁、管水、治污队伍。
建立
发展
机制
促进农民
增收

人居环境的概念

人居环境的概念

人居环境的概念?
人居环境是指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

包括自然、人群、社会、居住、支撑五大系统。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

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其目的时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人居环境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类的生存方式不断变化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从被动地依赖自然到逐步地利用自然,再到主动地改造自然。

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是各种建筑、园林及其聚集状态组合,是人居与人、自然的关系组合。

人居环境=人+建筑内环境+建筑外环境+人与建筑的聚集状态。

人类通过人居环境与自然发生联系,而自然则通过其对人类产生影响。

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相互联系的载体,三者是紧密相连的。

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二大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

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

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系统。

五大系统,三大层次,人居环境汇总资料

五大系统,三大层次,人居环境汇总资料

口规模和土地面积的对数比例,将整个人类聚居分为15
个单元:
人体——房间——住所——住宅组团——小型邻
里——邻里——小城镇——城市——中等城市——大城
市——小型城市连绵区——城市连绵区——小型城市
洲——城市洲——普世城
2.2人居环境的构成
2.2.2 人居环境的五大层次
在15各聚居单元中,除规模较小的几个单元外,其他各单 元无论在人口规模上,还是土地面积上。大致都呈 1:7 的 比例关系,与中心地理论相一致。
2.1 人居环境与人居环境科学
2.1.3 可持续发展与“五个统筹”
2 “五个统筹”
2003年,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 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1 人居环境与人居环境科学
2.1.3 可持续发展与“五个统筹”
2.1 人居环境与人居环境科学
2.1.1 人居环境
1 人居环境的概念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活聚居的地方 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 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 是人类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2.1 人居环境与人居环境科学
2.1.1 人居环境
2 人-- 居 --环境
人 : 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对象
2.1 人居环境与人居环境科学
2.1.2 人居环境科学
(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人居环境科学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联系,并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
经济文化和工程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
所以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以以下几方面作为最

解析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与挑战

解析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与挑战

解析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与挑战一、人居环境建设的意义人居环境建设是指改善和提升人们居住环境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首先,良好的人居环境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农村人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有助于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

其次,人居环境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人居环境可以吸引外界资源投资,促使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再者,人居环境建设对于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可以促进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1. 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村是我国农业产业的主要地区,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比如改善农村的道路交通条件,可以缩短农产品的运输时间,有利于提高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和资本,促进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

2. 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求良好的人居环境对于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农村很多地区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水电供应不稳定等问题,人居环境建设可以改善这些问题,提供稳定的水电供应,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3. 促进农民就业创业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可以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和市场机会进入农村地区,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同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主创业的热情,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面临的挑战1.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道路交通、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这给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2. 环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农村地区存在一定的环保问题,如垃圾处理、水污染等。

人居环境考点

人居环境考点

1.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2.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

3.人居环境包括五大层次:全球、国家与区域、城市、社区、建筑。

4.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也是发展中国家人居环境科学的五项原则)。

5.人居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构成:(1)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

(2)外围多学科群随时代而发展。

(3)开放的人居环境体系第三章:1.范式:某种重大科学成就形成科学发展中的某些模式,继而形成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的框架。

2.科学共同体:是由一些共有一个范式的、志同道合者结成的科学集团。

第四章:1.传统规划设计的不合时宜的原因:技术、经济、社会、生态。

2.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时空观:汇“时间-空间-人间”为一体。

(1)人居环境在时间上是延绵的。

(2)人居环境在空间上是相互联系的。

(3)知晓规划设计对象的来龙去脉。

(4)建立发展的、动态的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时空观。

3.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的三项指导原则:(1)每一个具体地段的规划与设计(无论面积大小),要在上一层次即更大空间范围内,选择某些关键的因素,作为前提,予以认真考虑。

(2)每一个具体地段的规划与设计,要在同级即相邻的城镇之间、建筑群之间或建筑之间研究相互的关系,新的规划设计要重视已存在的条件,择其利而运用并发展之,见其有悖而避之。

(3)每一个具体地段的规划与设计,在有可能的条件下要为下一个层次乃至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在可能的条件下甚至提出对未来的设想或建议。

4.人居环境形象创造的三项指导原则:(1)不同空间层次(区域的、城市的、社区的)都存在城市设计的广阔天地,设计者要“外得造化,中得心源”;(2)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美妙结合、巧为因借、相得益彰;(3)基本原则的一致性与形象世界的多样性,“一法得道,变化万千”。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城市环境和人居环境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城市环境和人居环境

生态城市知识:生态城市的城市环境和人居环境随着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城市的环境和人居条件也日益受到关注。

生态城市作为当代城市化发展的趋势之一,成为了城市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生态城市的相关知识。

本文将从城市环境和人居环境两个方面,对生态城市进行探讨。

一、城市环境城市环境是指城市的物理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物理环境包括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噪音污染等;生态环境则包括城市的植被、水源、土壤等;社会环境则包括城市的安全、交通、文化等。

这些环境对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实施以下措施:1.积极开展生态环保行动。

生态城市应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不断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同时开展垃圾分类和利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等环保行动,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充分利用城市内外的空地进行绿化,减少混凝土、钢铁等高能耗材料的使用,营造宜居的生态环境。

同时加强城市的景观建设,打造生态景观,提高城市的形象和人气。

3.推广低碳出行。

促进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低碳交通方式的发展,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量和排放量,降低城市噪音和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提高人们出行的便利性。

4.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

通过规划和管理手段,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合理分配城市资源,保护城市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达到优化城市环境的目的。

二、人居环境人居环境是指人们居住和生活的环境。

人居环境的好坏对人们的生活舒适度和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人居环境的改善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改善人居环境,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实施以下措施:1.提高住房质量。

生态城市应推广绿色建筑,提高住房的节能、环保和舒适性,保护人们身体健康。

2.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生态城市应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完善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3.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