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质量控制方法
印刷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印刷原材料的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000402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0.png)
印刷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一、引言印刷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对于印刷品的最终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质的原材料能够确保印刷品的色采明艳、图案清晰,并且具有较长的耐久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印刷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
二、印刷原材料的分类印刷原材料主要包括油墨、纸张和印版等。
根据不同的印刷工艺和需求,可以将印刷原材料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几类:1. 油墨油墨是印刷中常用的颜料,用于印刷图案和文字。
根据不同的印刷方式,油墨可以分为胶印油墨、凹印油墨、丝网油墨等。
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包括颜色准确性、颜色稳定性、粘度、干燥时间等。
2. 纸张纸张是印刷品的载体,对印刷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纸张原料和加工工艺,纸张可以分为铜版纸、双胶纸、白卡纸等。
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包括纸张的厚度、光泽度、强度、平整度等。
3. 印版印版是印刷图案的制版工具,对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印刷方式,印版可以分为胶印版、凹版、丝网版等。
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包括版面的清晰度、图案的重现度、耐磨性等。
三、印刷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为确保印刷原材料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以下是印刷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的详细介绍:1. 油墨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1)颜色准确性:通过比色仪或者色差仪对油墨的颜色进行检测,确保颜色与标准样品一致。
(2)颜色稳定性:将油墨置于特定环境中,如高温、低温、湿度等,观察其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3)粘度:使用粘度计对油墨的粘度进行测量,确保粘度符合要求。
(4)干燥时间:将油墨涂刷在特定材料上,观察其干燥时间,确保干燥时间适中。
2. 纸张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1)厚度:使用千分尺或者纸张厚度测量仪对纸张的厚度进行测量,确保厚度符合要求。
(2)光泽度:使用光泽度仪对纸张的光泽度进行测量,确保光泽度符合要求。
(3)强度:使用拉力试验机对纸张的强度进行测量,确保强度符合要求。
(4)平整度:通过目测或者使用平整度仪对纸张的平整度进行评估,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
印刷品质量控制标准
![印刷品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5a9e78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e.png)
印刷品质量控制标准引言:印刷品是现代社会各行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证印刷品的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设计、材料、印刷工艺、检测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印刷品质量控制的标准。
第一部分:设计规范印刷品的设计对于印刷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在设计阶段,应专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1. 色彩规范:在设计色彩时,要遵循色彩搭配原则,合理运用色彩,确保印刷品的色彩效果鲜明、清晰。
2. 排版规范:合理的排版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在排版过程中,要注意字号、行距、段落间距等,确保文字排列整齐、对齐。
3. 图片规范:图片的质量对于印刷品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在选择图片时,要确保图片的清晰度、色彩准确性,并注意避免图片失真或变形。
第二部分:材料规范印刷材料是印刷品质量的基础,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是保证印刷品质量的关键。
以下是几个常见材料的规范要求:1. 纸张规范:纸张的材质、光泽度、厚度等都会直接影响印刷品的外观效果。
应根据印刷品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纸张。
2. 油墨规范:油墨的颜色、附着力、干燥速度等对印刷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应选择质量可靠、符合要求的油墨。
3. 辅助材料规范:诸如胶水、胶带等辅助材料也要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确保它们不会对印刷品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部分:印刷工艺规范印刷工艺是印刷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印刷工艺规范:1. 印刷设备规范:印刷设备的选择和调试对印刷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应确保设备的质量可靠、技术参数符合印刷要求。
2. 色彩控制规范:色彩的准确性对印刷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在印刷过程中,应使用专业的色彩管理系统,确保色彩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 印刷压力规范:合适的印刷压力可以保证印刷品的清晰度和均匀度。
在印刷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印刷压力,防止出现压力过大或不均匀的情况。
第四部分:质量检测规范质量检测是保证印刷品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质量检测规范:1. 预检规范:在印刷品出厂前,应进行预检,检查印刷品的色彩、轮廓、文字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印刷厂如何处理不同印刷材料的储存和保管?
![印刷厂如何处理不同印刷材料的储存和保管?](https://img.taocdn.com/s3/m/9fd8edb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7.png)
印刷厂如何处理不同印刷材料的储存和保管?近年来,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便利,印刷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
作为印刷品生产的基础,印刷材料的储存和保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印刷厂处理不同印刷材料的储存和保管角度出发,为您深入解析。
一、纸张类印刷材料的储存和保管纸张作为印刷材料的主要载体,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成败。
为了保证纸张质量,印刷厂需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规划纸张堆放区域:根据纸张的种类和规格,合理规划纸张堆放区域,确保其干燥、通风、光线充足,避免受潮、发霉等问题。
2. 控制储存环境温湿度:纸张在储存过程中对温湿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建议温度为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40%-60%。
印刷厂可以通过空调、加湿器等设备来维持恰当的温湿度。
3. 定期检查纸张质量:保管人员应定期检查纸张质量,包括纸张表面是否有褶皱、斑点等问题,以及纸张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油墨类印刷材料的储存和保管油墨是印刷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合理的油墨储存和保管方式能够保证印刷品的色彩鲜艳、质量稳定。
以下是几点建议:1. 控制储存环境温度:油墨对温度的敏感程度较高,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导致干燥、结块等问题。
因此,印刷厂应控制储存环境的温度,一般建议在10-20摄氏度之间。
2. 避免光照和潮湿:油墨在光照和潮湿环境下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品质下降。
印刷厂应将油墨存放在避光、干燥的地方,避免其与阳光直接接触,并定期检查油墨是否受潮。
3. 封闭存放:为了防止油墨蒸发和氧化,印刷厂可以采用密封的油墨容器,并将容器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此外,注意油墨种类的分类和标记,以便快速找到所需的油墨。
三、版材类印刷材料的储存和保管版材是印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储存和保管工作关系到印刷效果的质量。
以下是建议的措施:1. 分类储存:根据版材的不同种类和尺寸,印刷厂应该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域,进行分类储存。
印刷品质量标准
![印刷品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345d09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3.png)
印刷品质量标准印刷,作为一种传统的图文输出方式,已经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印刷品的质量,行业内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
本文将就印刷品质量标准展开论述,并透过小节的方式详细进行分析。
一、印刷原材料的选择与质量控制印刷品质量的首要因素是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
不同类型的印刷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有所不同,但在印刷品质量标准中,提供了一些通用的要求。
1.1 纸张选择与规格纸张作为印刷品的基本承载材料,其选择和规格的合理性对印刷品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印刷品质量标准要求,在选择纸张时要考虑印刷品的种类、版面布局、图文元素等因素,并确保其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
1.2 墨水和色彩的管理墨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印刷效果和色彩再现的准确性。
印刷品质量标准要求,墨水的色差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通过墨水的配方设计和墨色管理的方式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和稳定性。
1.3 印刷版的质量要求印刷版作为印刷过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印刷品的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印刷品质量标准要求,印刷版的制作应选择高质量的版材,并在制版过程中严格控制版面的准确性和图文的清晰度,以确保印刷品的清晰度和图案的质量。
二、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在印刷过程中,只有严格遵守质量控制要求,才能保证最终印刷品的质量。
2.1 印刷设备的性能和调试印刷设备的性能和调试直接决定了印刷质量的好坏。
印刷品质量标准要求,印刷设备应具备稳定的性能和精准的调试功能,并通过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印刷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2.2 色彩的准确再现印刷品质量标准对于色彩的准确再现有着明确的规定。
在印刷过程中,应该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需要,通过准确的色彩校准和调整,确保印刷品的色彩与原稿一致。
2.3 印刷品的校对和验收印刷品校对和验收环节对于印刷品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印刷品质量标准要求,印刷品校对和验收应在符合相关标准的条件下进行,并且应有一定的流程和规定,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印刷品印刷质量控制方法
![印刷品印刷质量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353f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1.png)
印刷品印刷质量控制方法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印刷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印刷质量直接影响到阅读体验和信息传递的效果。
因此,规范印刷品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行业标准,是印刷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重点论述印刷品印刷质量控制方法。
一、设计准则印刷品的设计是决定其质量的关键。
设计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色彩选择:应确保色彩和印刷材料的兼容性,并注意到色彩的视觉效果对信息传递的影响。
2. 字体选择:应选择适合印刷的字体,并确保字体大小与印刷品的尺寸相匹配,以保证读者的阅读舒适度。
3. 页面布局:应注意页面布局的合理性和美观度,避免信息过于密集或空白过多的情况。
二、材料选择印刷材料的选择对印刷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需要注意的因素:1. 纸张质量:应选择质量好、光滑度高、厚度均匀的纸张,以确保印刷品的质感和色彩展现。
2. 墨水选择:应选择光泽度高、颜色稳定、易于干燥的墨水,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饱满和持久性。
3. 涂料选择:应选择适合纸张材质的涂料,并确保涂料的质地均匀,避免涂料流淌或出现颗粒状的情况。
三、印刷设备调试印刷设备的调试是保证印刷品质量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几个需要注意的调试项目:1. 压力调试:需要按照制定的标准,在印刷设备上调试合适的压力,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均匀和清晰度。
2. 色彩调试: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调试设备的色彩模式和色彩平衡,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与设计稿件一致。
3. 出纸调试:需要调试出纸速度和出纸位置,以确保印刷品的纸张平整度和对齐度。
四、印刷过程监控监控印刷过程是确保印刷质量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个需要注意的监控方法:1. 实时检查:印刷过程中需要对印刷品进行实时检查,及时发现并修正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颜色偏差、印刷均匀度等。
2. 抽样检测:需要定期抽取印刷品进行抽样检测,以验证印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及时调整生产工艺。
3. 数据记录:需要详细记录印刷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数据,以便追踪和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供质量改进的依据。
印刷质量控制
![印刷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fa44445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9.png)
印刷质量控制引言:印刷质量控制是印刷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印刷过程中,保证印刷品的质量是印刷企业的核心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印刷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印刷前的质量控制1.1 印刷文件的准备:在印刷前,需要对印刷文件进行子细的审查和准备。
确保文件的格式正确,文字和图片的分辨率合适,颜色模式正确等。
1.2 色采管理:印刷前的色采管理是确保印刷品色采准确的关键。
通过使用色采管理系统,可以保证印刷品在不同媒介上的色采一致性。
1.3 检查印刷材料:在印刷前,需要对印刷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包括纸张的平整度、墨水的质量等。
二、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1 印刷机的调试: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对印刷机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包括调整印刷机的压力、速度、墨水的供给等参数。
2.2 墨水的控制:墨水是印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需要控制墨水的质量和供给,确保印刷品的色采饱满、清晰。
2.3 印刷品的抽样检验:在印刷过程中,需要进行抽样检验,检查印刷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包括检查印刷品的色采、清晰度、对齐度等。
三、印刷后的质量控制3.1 印刷品的检查:印刷完成后,需要对印刷品进行全面的检查。
包括检查印刷品的色采、清晰度、对齐度等,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3.2 印刷品的包装:印刷品在包装过程中也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包括检查包装材料的质量、包装方式的合理性等。
3.3 印刷品的交付:印刷品交付给客户前,需要进行最后的检查和确认。
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客户的要求。
四、印刷质量控制的工具和技术4.1 色采管理系统:色采管理系统可以匡助印刷企业实现印刷品色采的准确控制和管理。
4.2 数字印刷技术:数字印刷技术可以提高印刷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减少印刷过程中的误差。
4.3 质量检测仪器:使用质量检测仪器可以对印刷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提高印刷质量的可控性。
五、印刷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挑战5.1 重要性:印刷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对印刷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印刷产品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印刷产品质量控制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92090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7.png)
印刷产品质量控制管理办法一、引言印刷品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工具,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而印刷产品质量的控制是确保印刷品顺利传递信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因此,建立科学、高效的印刷产品质量控制管理办法势在必行。
二、质量控制目标印刷产品质量控制的目标在于确保印刷品的参数符合预期要求,即成品的印刷质量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及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质量控制还需追求工艺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以提高印刷产品的质量水平。
三、质量控制方法1. 设立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与印刷产品质量相关的标准,明确印刷品质量的各项参数,如颜色精度、印刷效果、材料质量等。
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通过培训和沟通,使相关人员熟悉标准要求。
2. 建立检测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印刷产品在各个环节都能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
通过使用先进的质检设备和仪器,对印刷品的硬件参数进行测试,包括尺寸、厚度、重量等。
同时,还需对印刷品的软件参数进行检测,如印刷效果、色差等。
3. 强化供应链管理:在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供应商的角色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印刷产品要求。
4. 严格工艺管理:印刷的工艺过程决定了成品的质量,因此需要对工艺进行严格管理。
从印前工作到印刷和印后工作,每个环节都需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确保工艺的稳定性和印刷质量的一致性。
5. 建立反馈机制:建立快速的反馈机制,及时获取印刷品质量问题的反馈信息。
通过客户投诉、自检、抽样检测等方式,了解产品质量的不足之处,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四、质量控制的优势1. 提高客户满意度:印刷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够提升印刷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确保印刷品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客户对产品的信任感,提高客户满意度。
2. 提升企业形象:印刷产品质量的高质量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树立优秀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的流程与质量保证方法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的流程与质量保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552a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c.png)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的流程与质量保证方法在印刷行业中,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最终效果和客户的满意度。
本文将介绍印刷行业质量控制的流程和质量保证方法,以帮助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
一、质量控制流程1. 设定质量标准:在开始印刷作业之前,需要明确制定质量标准,包括颜色准确性、印刷均匀度、图文清晰度等方面的要求。
这样可以为后续的印刷过程提供指导,并确保印刷品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2. 原材料检验:在印刷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印刷品的成品率和质量。
因此,在使用原材料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常见的原材料包括纸张、油墨、胶水等。
3. 印刷设备校准:印刷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印刷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在印刷作业之前,需要对印刷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印刷品质量的稳定性。
常见的校准工作包括调整颜色准确性、设定印刷速度和压力等。
4. 每道工序的质量把控:印刷过程中包括多个工序,如拼版、印刷、模切等。
在每个工序中,都需要严格把控质量,确保每个环节的印刷品都符合质量标准。
可通过抽检、设备监控、工艺流程的规范化等方式进行质量把控。
5. 检验和修正:印刷完成后,需要对印刷品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如发现任何质量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目测、感觉和工具检测等。
二、质量保证方法1. 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印刷品的质量,印刷企业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员工熟悉和掌握印刷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提升印刷品的质量保证水平。
2. 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定期对印刷设备和工具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输出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及时更换损坏的配件和设备,以避免对印刷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3. 过程控制:通过建立严格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对印刷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测。
例如,定期检查和记录印刷设备的参数和质量指标,以及及时调整和优化工艺流程,以确保印刷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印刷包装行业质量控制标准
![印刷包装行业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a94bd6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7.png)
印刷包装行业质量控制标准一、前言印刷包装行业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生产领域之一,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为了提高印刷包装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安全、可靠、环保,制定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原材料选择、印刷质量控制、包装过程和质量检验等多个方面,分析印刷包装行业的质量控制标准。
二、原材料选择1. 纸张:选择纸张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专业的质检部门检测和认证。
在选择纸张时,应根据印刷品的用途和要求,选择适合的纸张类型和克重,确保印刷品的稳定性和质感。
2. 墨水和油墨:选择合格的墨水和油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无异味、无有害物质,色彩饱满、稳定性好。
使用前应检查质量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试印,确保印刷品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三、印刷质量控制1. 印刷设备的选择和维护:选用合适的印刷设备,经过严格的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的运行正常、稳定性好。
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清洁印刷机械,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以提高印刷质量。
2. 印刷工艺控制:采取合理的印刷工艺流程,包括色彩处理、色标校正、版面设计、图像处理等环节,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图像清晰,对文字和图形进行准确传输和重现。
3. 印刷质量检测:印刷过程中,应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检测,包括验色、打样、样品确认等环节,确保印刷品色彩、字迹、图像等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要定期进行印刷品的抽检,保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四、包装过程控制1. 基本要求:包装过程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规标准,保证包装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卫生性。
严格执行包装规程,确保包装的标识、封装等环节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 材料选择: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包装材料,杜绝使用有害物质,避免包装材料对产品的污染和损害。
包装材料的使用应经过质检部门的检验和认证。
3. 包装工艺控制:制定合理的包装工艺流程,包括包装操作规范、包装线的布置和安装、包装过程的记录等,提高包装效率和质量。
对敏感产品、易损坏产品等特殊产品,应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确保产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印刷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印刷原材料的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8ad609a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1.png)
印刷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一、引言印刷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印刷品质量稳定和可靠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印刷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二、印刷原材料的质量要求1. 纸张1.1 纸张的光泽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印刷品的色采明艳。
1.2 纸张的厚度应符合要求,以保证印刷品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1.3 纸张的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的凹凸、皱纹和污渍。
1.4 纸张的含水率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印刷品因纸张含水率过高或者过低而产生变形或者开裂等问题。
2. 墨水2.1 墨水的颜色应与设计要求一致,以确保印刷品的色采准确。
2.2 墨水的流动性应适中,以保证印刷品的墨色均匀和清晰。
2.3 墨水的干燥速度应符合要求,以避免印刷品因墨水干燥不良而产生含糊或者粘连等问题。
2.4 墨水的粘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印刷品的印刷效果稳定。
3. 油墨3.1 油墨的颜色应与设计要求一致,以确保印刷品的色采准确。
3.2 油墨的粘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印刷品的印刷效果稳定。
3.3 油墨的干燥速度应符合要求,以避免印刷品因油墨干燥不良而产生含糊或者粘连等问题。
3.4 油墨的附着力应符合要求,以确保印刷品的耐磨性和耐久性。
4. 树脂4.1 树脂的透明度应符合要求,以确保印刷品的清晰度和透明度。
4.2 树脂的硬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印刷品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4.3 树脂的耐候性应符合要求,以确保印刷品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
三、印刷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流程1. 采购前质量评估在采购印刷原材料之前,需要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检查供应商的资质、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记录等。
同时,还需要对样品进行检测,以确保印刷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 进货检验印刷原材料到货后,需要进行进货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纸张的光泽度、厚度、表面平整度和含水率等指标;墨水和油墨的颜色、流动性、干燥速度和粘度等指标;树脂的透明度、硬度和耐候性等指标。
印刷品行业质量控制要点
![印刷品行业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5a8e46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e.png)
印刷品行业质量控制要点在现代社会中,印刷品的质量控制对于企业的形象和产品的销售至关重要。
无论是传统印刷还是数字印刷,都需要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客户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印刷品行业质量控制的要点,并说明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些要点。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在印刷品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终印刷品的质量。
因此,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供应商和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供应商的信誉、产品的质量认证以及质量控制手段都需要考虑。
同时,在接收原材料之后,需要进行检验,并记录相关数据以备参考。
二、印刷设备的质量控制印刷设备的性能和状态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
因此,定期对印刷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是必不可少的。
维护人员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项指标,并记录、处理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和问题。
此外,设备的使用操作培训也是非常关键的,操作人员需要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流程,以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质量问题。
三、印刷工艺的质量控制印刷工艺包括印前、印刷和印后三个环节。
在印前阶段,需要进行设计稿的制作和审核,确保设计稿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控制印刷色彩、图文质量及印刷机的压力等参数,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鲜艳、图文清晰。
在印后阶段,需要进行包装、折页、质检等工序,确保印刷品的完整性和封装质量。
四、质量验收标准的制定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客户的要求,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尺寸偏差、颜色偏移、印刷精度等方面的要求。
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印刷的特殊要求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市场上的质量标准。
五、质量问题的处理和改进即使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也难免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和改进。
可以通过追踪质量问题的原因,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也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反馈机制,收集客户的反馈意见,并及时进行回复和改进。
最后,印刷品行业的质量控制要点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持续的改进。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要点保障印刷品质量的关键措施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要点保障印刷品质量的关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045459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4.png)
印刷行业质量控制要点保障印刷品质量的关键措施印刷行业作为一种专业化的生产行业,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客户需求和行业标准。
本文将介绍印刷行业质量控制的要点,包括原材料选择、工艺流程把控、设备维护保养以及严格的质量检验等方面。
一、原材料选择印刷品的质量控制首先要从原材料的选择抓起。
在选择纸张、油墨、胶水等印刷材料时,印刷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采购。
同时,要求供应商提供质量保证书,并对原材料进行抽样送检,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只有选用优质的原材料,才能保证印刷品的质量。
二、工艺流程把控在印刷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把控。
首先,要确保版面的准确对位,在印刷前进行电子校样和打样,以避免印刷偏色、错位等问题。
其次,在印刷时,需严格控制印刷速度、压力和温度等参数,以保证色彩饱满、层次清晰。
此外,还需注意印刷品的烘干时间和工艺流程的顺序,确保印刷品的正常干燥和后续加工的顺利进行。
三、设备维护保养印刷设备是保障印刷品质量的关键,因此设备的维护保养至关重要。
印刷企业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及时更换易损件和老化的零部件。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操作,避免人为操作错误带来的不良影响。
只有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才能保证印刷品的质量稳定。
四、严格的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印刷品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关卡。
印刷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制定相关的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
在印刷品完成后,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量、色差、精度等方面的检测。
同时,还应进行耐磨、抗水、抗光等特殊性能的测试。
如果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追溯原因,然后采取纠正措施,确保同类问题不再出现。
总结:印刷行业质量控制是保障印刷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在原材料选择、工艺流程把控、设备维护保养以及严格的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把控。
只有通过这些关键措施的有效实施,才能保证印刷品的质量稳定,满足客户的需求,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印刷行业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技巧
![印刷行业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e7e2e0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1.png)
印刷行业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技巧在印刷行业中,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达到客户要求的关键因素。
良好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树立良好的声誉。
本文将介绍一些印刷行业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1. 原材料的选择和管理在印刷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因此,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是保证印刷品质量的首要条件。
首先,需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企业应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并建立相关的管理措施,确保每一批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2. 印刷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印刷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印刷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至关重要。
因此,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必需的。
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和调试工作。
保养包括定期更换易损件和检查设备各部位的运行状况。
通过科学合理的维护和保养,可以减少设备故障,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良好的印刷工艺流程印刷工艺是印刷行业质量控制的核心。
在确定印刷工艺流程时,应综合考虑产品的需求、设备的能力以及生产效率和成本的平衡。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执行工艺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
另外,需要时刻关注工艺参数的调整和变化,及时进行纠正,保证印刷品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4. 质量检验与测试质量检验是确认印刷品符合要求的最后一道关口。
通过将质量检验和测试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可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稳定和可控。
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量检查、尺寸偏差测量和印刷色彩的检测等。
同时,可以借助现代化的质量检验设备和技术,如激光检测仪、色差仪等,提高质量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5. 过程改进与持续提高卓越的质量控制不仅仅是一次性的努力,而是持续不断地进行过程改进和持续提高的结果。
企业应鼓励员工参与质量控制活动,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同时,通过分析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持续改进。
印刷部品质控制计划
![印刷部品质控制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0181f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b.png)
印刷部品质控制计划印刷部是任何一个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负责将信息传递给大众。
然而,印刷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信息的传递效果。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我们制定了一份印刷部品质控制计划。
一、品质控制的目的印刷部的品质控制旨在确保印刷品的品质达到或超过客户的期望,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降低不良品的比例,提高生产效率。
二、品质控制的范围品质控制的范围包括纸张、油墨、印刷工艺、色彩管理等方面。
我们将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三、品质控制的方法1.纸张质量控制纸张是印刷品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
我们将对纸张的厚度、平滑度、吸墨性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纸张的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我们还会对纸张的储存环境进行控制,防止纸张受潮、变形等问题。
1.油墨质量控制油墨是印刷品的颜料,其质量也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我们将对油墨的粘度、色相、干燥性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油墨的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我们还会对油墨的储存和使用过程进行监控,防止油墨出现沉淀、结皮等问题。
1.印刷工艺控制印刷工艺是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将对印刷机的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包括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墨量等。
同时,我们还会对印刷品的色彩、清晰度、版面等进行检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1.色彩管理控制色彩管理是确保印刷品色彩准确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将采用专业的色彩管理软件,对印刷机的颜色进行校正和匹配,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
同时,我们还会对色彩管理的过程进行监控,确保色彩管理的有效性。
四、品质控制的实施步骤1.制定品质控制计划首先,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品质控制计划,包括控制范围、控制方法、控制频率等。
这份计划将成为我们实施品质控制的基础。
1.确定关键质量控制点在品质控制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确定关键质量控制点,这些点是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我们将对这些点进行重点监控和控制。
1.培训员工为了确保品质控制的实施效果,我们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品质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质量控制方法
![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质量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5ce2a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5.png)
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质量控制方法1.印刷设备和工艺选择:根据不同材质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合的印刷设备和工艺。
例如,对于纸质材料,常用的印刷设备可以是胶印机,而对于塑料材质,可以选择柔性印刷设备。
2.版面设计和印前处理:针对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需要进行相应的版面设计和印前处理。
例如,对于纸质材料,应该考虑纸张的光滑度、厚度和可印性,以及版面的排版和颜色搭配等因素。
而对于塑料材质,应该考虑其可粘附性和耐磨性等特点。
3.印刷材料选择: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需要选择不同的印刷材料。
例如,对于纸质材料,通常使用的印刷油墨可以是水性油墨、溶剂型油墨或者UV油墨;而对于塑料材质,可以选择适合的柔性油墨或者热转移印刷材料。
4.色彩控制: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对色彩的要求也不同。
在印刷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色彩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确保不同印刷品之间的颜色一致度。
可以通过调整油墨配方、印刷参数和色彩管理系统等方法来控制色彩。
5.质量检验:在印刷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对于纸质材料的系列印刷品,可以通过视觉检验、厚度测量、白度测量、水墨平衡等方法来检验质量;对于塑料材质的系列印刷品,还可以通过耐磨测试、耐候性测试、粘着力测试等来检验质量。
6.储存和包装: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在储存和包装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纸质材料,应该避免受潮、受阳光直射和受蟑螂蛀虫的影响;对于塑料材质,要注意避免与刀具、尖锐物体和高温的接触,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在质量控制时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控制。
只有对每个细节都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印刷工艺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流程
![印刷工艺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5f2de0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f.png)
印刷工艺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流程印刷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出版物、包装、广告等。
在印刷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印刷品达到预期标准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印刷工艺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流程。
一、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印刷品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质量控制是印刷行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印刷品在色彩、图像清晰度、线条精度等方面达到客户要求,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
二、质量控制方法1. 印前质量控制印前质量控制是指在印刷之前对印刷原稿进行检查和准备工作。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原稿的审查:对原稿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文字、图片、版式等准确无误。
b. 版面设计与校对:进行版面设计和校对工作,确保版式美观、结构合理。
c. 色彩管理:利用色彩管理系统进行色彩校准,确保印刷品色彩准确。
2. 印刷质量控制印刷质量控制是指在印刷过程中对印刷品进行质量检查和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印刷质量控制方法:a. 印版质量控制:检查印版是否有损伤、污渍等问题,确保印版质量良好。
b. 压力调整:根据印刷材料的不同特性,合理调整压力,保证印刷均匀。
c. 色彩控制:使用密度计、色彩标准等工具来检测印刷品的色彩,调整色彩准确。
3. 印后质量控制印后质量控制是指在印刷完成后对印刷品进行检验和整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印后质量控制方法:a. 印刷品检验:对印刷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损伤、错位、污渍等问题。
b. 包装和封装: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包装和封装,确保印刷品的完整性。
c. 环境控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防止印刷品受潮、受热、受光等影响。
三、质量控制流程质量控制在印刷工艺中应有清晰的流程,以确保质量标准得以达到。
以下是一个通用的质量控制流程示例:1. 定义质量标准:明确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标准。
2. 印前准备工作:对版面设计、印刷材料、色彩管理等进行准备工作。
3. 印刷质量控制:根据印刷工艺要求,进行印刷质量控制调整。
印刷过程中各质量控制参数的控制方法
![印刷过程中各质量控制参数的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45c69ee9b89680203d825cb.png)
网点增大值Z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 。
Z =F—F D D F
F可 用将 M ra— ai 式经 过变 换后 的P i D u ry Dvs 公 h公 式 计算 ,即
点面 积 跳 跃 的部 位 约 在 3 7~6 7 网点 区。 5 % 5 0 5的 o 0 圆 网点 搭 角 网 点 面积 跳 跃 的部 位 约 在 7 7 80 网点 区 ,无
4 最佳墨层厚度的确定 .
实地 密 度 、 网点增 大值 、相 对反 差 影 响 E ̄质 p, J
论哪种点形的网点 ,在亮调和暗调的网点边缘都趋
生 。 当入 射光 进入 纸 张表 面 之后 ,一些 光被 纸张 吸
17 黑 墨 ),凹版 印刷 为11 ~18 黑 墨 )。 .0( .0 .0(
不 同类 型 的纸 张 以及 同一 类 而含 有 不 同量填 料 的纸 张 ,墨 层厚 度 虽 然 相 同 ,但 最 大 实地 密 度 也 有 区
图1 实地 密度和 墨层 厚度 的关 系
值 的大 小 ,所 以通 常把 网点增 大值 也
地 密度 。
黄 、 品 红 、 青 、 黑油 墨 的实 地 密 度 都 有 03~ .
叫阶调增大值 ,被理解为印刷 品某部位的阶调值和
原版 上相 对应 的阶 调值 之差 。
04 .的差 别 ,这种 差别 主要 是油 墨的色 相 、印刷 纸张
如 :报 纸 凸版 印刷 为 09 .0~11 黑墨 ),平版 印 .0(
刷 为 12 ~17 黑 墨 ),圆压 平 凸版 印 刷 为14 .O .0( .0
印刷品质量控制方法
![印刷品质量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e57fea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5.png)
印刷品质量控制方法一、引言印刷品质量是衡量印刷效果和印刷工艺的重要指标,对于各行业而言,都需要注意印刷品质量的控制。
本文旨在介绍印刷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并探讨各行业能够采取的措施,以确保印刷品的高质量。
二、前期准备印刷品质量的控制应从设计和准备阶段开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印刷设计:设计师应理解印刷工艺和原材料特性,制定符合实际生产工艺的设计方案。
2. 原材料选取:选择与印刷要求相匹配的纸张、油墨和印刷版材料等,才能确保印刷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3. 印前校对:进行印前校对,确保版面内容无误,排版规范。
三、印刷过程控制印刷过程是决定印刷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印刷品质量控制方法:1. 印刷设备调整:根据印刷品的特性和印刷工艺的要求,调整印刷设备的参数,包括印刷压力、速度和温度等。
2. 墨色配比:根据设计要求和印刷品的特性,合理调配油墨的配方,确保色彩的准确再现。
3. 印版制作:采用高质量的印刷版材料,制作精细的印版,以提高画面的清晰度和细节的表现力。
4. 单位面压力均衡:调整印刷设备,使每个印刷单元的印刷压力均衡,避免印刷品出现印刷光斑和色差等问题。
5. 印刷速度控制:根据印刷品的要求,调整印刷速度,使其适应不同的印刷工艺和工作条件,确保品质的稳定性。
6. 质检:对每个印刷批次进行质检,包括检查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图文质量和外观缺陷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印后加工控制印后加工对于印刷品质量的控制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精装处理:对于书籍等印刷品,进行精装处理,包括烫金、压纹等,以提高印刷品的质感和品质。
2. 压膜处理:对于需要防水、耐磨等特殊处理的印刷品,进行压膜处理,提高印刷品的耐久性和质量。
3. 切割和裁边:对于纸张类印刷品,进行切割和裁边处理,保证印刷品外观整洁。
4. 质检:对于印后加工的印刷品进行质检,检查加工质量和外观缺陷,保证印刷品的品质稳定性。
五、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为了确保印刷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各行业可以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品质管理岗位设立:设立品质管理岗位,负责印刷品的品质管理和质量控制。
印刷品质量管理规定
![印刷品质量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6bfb0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c.png)
印刷品质量管理规定引言:印刷品质量管理是各行各业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为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保证印刷品的正常使用和市场竞争力,制定了一系列的印刷品质量管理规定。
本文将从原材料选择、印刷工艺、设备维护等方面,全面规范印刷品质量管理。
一、原材料选择1. 选择适合的纸张 - 根据不同的印刷产品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纸张种类和克重。
2. 检查纸张质量- 必须对每卷纸张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明显破损、污渍和不良印刷效果。
3. 检查油墨品质 - 使用高质量、环保的油墨,确保其颜色、光泽和附着力符合印刷要求。
4. 合格印刷色标 - 使用标准化的色标来检验印刷色差,确保印刷色彩的准确性。
二、印刷工艺1. 完善的印刷文件 - 优化和校对印刷文件,确保图像分辨率、颜色准确性和相对位置的正确性。
2. 准确的印刷色彩控制 - 严格按照色标和标准色进行色彩管理,控制印刷色差在合理范围内。
3. 严格的印刷工艺控制 - 确定合适的印刷工艺参数,如印刷速度、光源强度和印刷压力,以确保印刷效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定期的印刷设备维护 - 对印刷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印刷效果的稳定性。
三、印刷品质量审查1. 印刷前质量检查 - 在印刷过程开始之前,对原材料和印刷工艺进行全面检查和确认。
2. 在线质量检查 - 在印刷过程中,进行实时的质量检查,发现并及时处理印刷问题,确保印刷品的质量。
3. 离线质量检查 - 在印刷结束后,对印刷品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尺寸、色彩、图案的准确性等,确保印刷品符合要求。
4. 形成质量报告 - 根据印刷过程中的检查结果,形成质量报告,记录和分析印刷品的质量问题和改进措施。
四、印刷品质量管理改进1. 建立印刷品质量数据库 - 建立印刷品质量数据库,记录和分析各类印刷品的质量信息,为质量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2. 持续改进印刷品质量 - 根据质量数据库的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优化印刷工艺,提高印刷品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质量控制方法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质量控制方法在包装印刷工艺上,常常有采用不同的材料印刷相同或相似的版面,如产品的内外包装、商标、说明书等系列性的印刷产品,一般印刷版面图文或标志的颜色设计基本相同,但由于承印物特性的差异,有些产品所采用的印刷设备、油墨性能和工艺形式也不一定一样,而客户往往要求系列产品的印刷颜色要求基本达到一致,不能出现明显的色差。
生产实际工艺情况表明,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墨色质量的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工艺技术上精心设计和操作技术的认真把关,才能获得较好的印刷质量效果,满足客户的质量要求。
一、系列印刷品的特点分析和工艺确定方法所谓系列印刷品就是指同样的一种产品内外包装物的规格不同或成套的产品采用的印刷材料不一样,但是,图文版面结构或颜色相同或相似。
由于材料特性或印刷版面规格的差异,印刷工艺的适应性也截然不同。
如外包装的瓦楞纸箱、彩盒面层印刷材料有白板纸、牛皮卡或箱板纸等,纸盒包装材料则有白板纸、牛皮卡、白卡、玻璃卡、铜版卡、PE淋膜纸等,软包装塑料薄膜、玻璃纸、纸巾纸、油光纸、拷贝纸、胶版纸、真空镀铝纸、镭射纸等。
瓦楞纸板厚度大,表面平整度特点,以及PE淋膜纸、塑料薄膜、玻璃纸、纸巾纸、真空镀铝纸印刷工艺,从材料的特性和产品包装的安全、卫生质量方面考虑,适合于柔性版用水性油墨进行印刷,可较好地保证产品的质量。
对于预印工艺的彩箱面纸、彩盒印刷的白板纸、牛皮卡;真空镀铝纸、镭射纸等材料,数量大的可采用凹版或柔版工艺,可使印刷质量和生产成本都得到较好的兼顾。
而对于数量在10万印左右的白板纸、牛皮卡、白卡、玻璃卡、铜版卡产品,以及油光纸、拷贝纸、胶版纸、真空镀铝纸、镭射纸则可采用胶印工艺比较适宜。
其中,油光纸、拷贝纸定量较低,不适合高速自动输纸,可采用低速的01胶印机进行印刷,才能较好地保证产品的套印质量。
二、要注重印前版面设计的工艺技术控制现在不少印刷品是由客户提供自己设计或广告公司设计、制作的电子稿件,由于他们对印刷工艺的不完全了解,往往造成制作出来的稿件,不能适应印刷工艺的要求。
以同样网纹结构版面的系列印刷品为例,由于采用的印刷材料不一样,印刷颜色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就是同样用胶印工艺印刷的纸碟(白板纸材料)和纸杯(单面PE淋膜纸)这两种产品,由于白板纸材料表面光滑度好,吸墨量就少,而单面PE淋膜纸表面相对较粗糙,吸墨量要大一些,用这两种材料印刷网纹结构相同的版面,颜色就会相差较大,一般单面PE淋膜纸的印刷颜色明显浅于白板纸,靠墨量、压力调整往往不能较好地克服材料印刷性能差异而出现的色差问题。
一般要通过制版设计将印刷单面PE淋膜纸的主色网点面积适当调整大一点,才能使印刷颜色达到接近。
所以,当接到网纹版面结构相同而承印材料不同的系列印刷品时,一定要先对原稿版面结构和承印物材料特性进行认真的分析,然后确定合理的制版设计方案,也就是说,要根据材料光泽度、印刷吸墨性能,合理调整某一种产品版面的网点面积,以确保不同材料所印刷的颜色达到相接近。
三、要注意拼版方向的工艺技术控制多拼版结构的印刷品,一个印张上通常拼几个不同品种的版面,若没有考虑到不同品种印刷颜色的差异,而将颜色差异大的不同品种拼在同一纵向上,那么,一旦纵向版面上其中某一种版面印刷颜色出现偏浅或偏深情况,就难以通过墨斗局部调整油墨输出量,来实现所对应的纵向版面某一个品种版面的墨色控制,墨色调整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没法兼顾纵向整体版面的印刷颜色。
因此,对多拼版的纸碟、纸杯、商标等产品,每一个纵向位置最好拼同一个品种或拼颜色相接近的品种,以利于油墨涂布量的有效调节。
切忌在同一个纵向方位拼几个颜色反差较大的产品,因为,这样拼版印刷最容易产生色差,即使能够通过油墨涂布量调整实现控制印刷颜色的,但是,容易产生连锁印刷质量问题,如拉纸毛、糊版、脏版等不良情况。
四、通过晒版工艺调整控制网点大小系列印刷品的主要特征一般是图文基本一样,只是大小差异,而承印物材料特性截然不同。
如果已经制作好的菲林网纹结构是一样的,可以考虑在晒版工艺技术环节上,根据承印物版面的光泽度和吸墨性,适当控制某一种产品主色版晒版的曝光时间,实现网点大小的调整。
以系列产品的承印物有玻璃卡和胶版纸两种为例,胶版纸版面相对比较粗糙、吸墨量大,可适当缩短主色版的曝光时间,来达到增大网点面积的目的,这样印刷出来的胶版纸印刷品版面墨色才能与玻璃卡印刷品版面的墨色接近,又不容易出现糊版弊病。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靠晒版环节调整网点大小是有限度的,也只能是微量的调整,如果曝光时间过短,版面暗调白点容易出现糊死现象,版面层次感就差,因此,曝光时间调整要掌握合适一个的度,如按原来正常曝光应该是140S,缩短后的曝光时间以控制在110s~120s间为适。
在包装印刷工艺上,常常有采用不同的材料印刷相同或相似的版面,如产品的内外包装、商标、说明书等系列性的印刷产品,一般印刷版面图文或标志的颜色设计基本相同,但由于承印物特性的差异,有些产品所采用的印刷设备、油墨性能和工艺形式也不一定一样,而客户往往要求系列产品的印刷颜色要求基本达到一致,不能出现明显的色差。
生产实际工艺情况表明,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墨色质量的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工艺技术上精心设计和操作技术的认真把关,才能获得较好的印刷质量效果,满足客户的质量要求。
五、通过调整印刷压力来控制印刷颜色印刷压力是印迹转移的媒介,印刷压力的大小直接反映到印刷墨色的深浅,尤其是凸版印刷工艺,压力的大小对印刷墨色深浅的影响作用较大,当印刷压力加大,印刷颜色就会出现加深现象,反之,减轻印刷压力,印刷颜色就会出现偏浅情况。
对于不同承印物的系列印刷品,当印刷材料表面较粗糙的,可适当增大印刷压力来加深印刷颜色,使不同材料的印刷品颜色达到接近。
但是,印刷压力调整也要控制一个合适的度,过多的压力调整容易加快印版磨损,并容易产生糊版、印刷版面拉大变形等连锁质量问题,这是印刷工艺操作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般凸版印刷压力增大的调整,不要超过30丝,否则,印刷变形大将直接影响产品的套印质量。
六、通过油墨色相调整控制印刷颜色四色印刷品按照常规工艺是采用标准四色油墨进行印刷的,但是,当遇到某一色颜色明显出现差异情况,通过墨量调整还是达不到颜色要求的,可考虑对某色的油墨色相进行合适的调整,使印刷后的产品墨色符合原稿颜色的要求。
如我们在一次印刷四色商标时,叠印后浅桔黄的版面颜色存在明显的偏红相情况,黄色色相有明显不足的感觉,与原稿颜色相差较大,而对M色墨量的减少和Y色的增大调整,都是有限度的,无法调整至与原稿墨色一致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只有通过适当减少M版的网点面积和增加Y版的网点面积,才能达到有效调整颜色的效果,但是,这样做十分费工费时,并且会增加经济成本,是不可取的。
笔者通过对印刷样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整个版面中除平网的Y色部分版面与平网的M色版存在叠印关系外,M色版没有单独单色显色的印刷结果,于是,笔者萌发了在“四色红”的油墨中,加入部分“四色黄”的油墨,组成特殊的专色红的油墨进行叠印,通过这样处理后,浅桔黄的叠印版面,印刷颜色即刻达到与样稿颜色相似的效果,使该产品的印刷颜色终于符合客户的要求。
同样道理,在印刷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常常因为材质的不同而使某一主色的色相出现明显偏浅情况,对此,可考虑采用对某一色的油墨色相进行适当的调整,实现印刷墨色的纠正,这也是最简便、最快捷的方法。
在包装印刷工艺上,常常有采用不同的材料印刷相同或相似的版面,如产品的内外包装、商标、说明书等系列性的印刷产品,一般印刷版面图文或标志的颜色设计基本相同,但由于承印物特性的差异,有些产品所采用的印刷设备、油墨性能和工艺形式也不一定一样,而客户往往要求系列产品的印刷颜色要求基本达到一致,不能出现明显的色差。
生产实际工艺情况表明,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墨色质量的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工艺技术上精心设计和操作技术的认真把关,才能获得较好的印刷质量效果,满足客户的质量要求。
七、利用不同的印刷工艺特点控制印刷颜色由于印刷工艺上的差异,印品墨层的厚度也明显不同,对材料差异大的系列印刷品,根据印刷品版面颜色和材料对印刷工艺的适应性特点,选择适合的工艺进行印刷,也是控制印刷颜色的一种有效办法。
各种印刷工艺的墨层厚度大约为:胶印3μm;凸印8μm;柔印10μm;凹印12μm;丝印30μm,可根据承印物的基本性能,表面光泽度、吸墨性,以及版面图纹的结构等情况,酌情考虑选择适合承印物材料吸墨特性的印刷工艺。
胶印工艺受到水墨平衡的限制,油墨涂布量调整幅度小,较适合于印刷光泽度相对较好的承印物,如铜版纸、玻璃卡、白卡、胶版纸、白板纸、牛皮卡等。
而餐巾纸质地柔软,吸墨性大,抗张强度差,易拉伸变形,则较适合于采用低粘度的液体水性油墨进行印刷,才能获得理想的印刷颜色,并且水性油墨具有环保上的巨大优势,所以,采用柔性版工艺印刷餐巾纸是最佳选择。
选择印刷工艺既要考虑承印物的印刷特性对印刷颜色的影响,也要考虑印刷生产成本,如凹版、柔版工艺制版费用高,较适合于印刷长线的产品。
八、不同材质系列印刷品质量控制方法由于印刷厂生产规模的局限性,如有的工厂只有单一的柔印工艺,有的工厂则是单一的胶印工艺或凹印工艺,不少系列印刷品,客户往往要发到几个工厂分别进行印刷。
由于考虑到生产成本,有些客户又没有采用打样工艺,往往是先印的某一种材质的印刷样,就作为另外一种材质印刷品的颜色参照样,如用先印柔印餐巾纸作为胶印白板纸纸碟或淋膜纸纸杯印刷颜色的对照样,给印刷颜色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胶印往往很难跟上柔印的墨色。
因为,柔印墨层厚,而胶印墨层可调整范围相对小于柔印工艺。
因此,用不同工艺印刷系列印刷品,宜安排采用胶印工艺的产品先印,采用柔印、凹印或丝印的后印,这样才有利于系列印刷品颜色的控制。
如果同样采用胶印工艺印刷不同材质的产品,应考虑将光泽度好的材料先印,光泽度差的材料安排后印。
因为光泽度好的材料,印刷墨量的大小控制相对较准确一些,可减少印刷颜色出现大幅度偏差的几率。
值得一提的是,采用印刷稿作为印刷颜色的对照样,要注意样稿材料透光性能对鉴别颜色视觉的影响,如薄膜印刷品、餐巾印刷品透明度高,应与印刷样并列平放在标准看样台上进行鉴别。
综上所述,控制不同材质的系列印刷品颜色,需要注重从材料特性、印刷工艺技术和设备操作调整等环节综合考虑,并通过对原稿进行认真的技术分析,然后确定合适的生产工艺方案,这样不仅可避免生产工艺的盲目性,减少印刷弊病的产生,而且可较好地保证产品的印刷质量,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