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08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

合集下载

环境科学概论08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

环境科学概论08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

环境科学概论08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是环境科学中的重要课题,对于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土壤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入手,探讨土壤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以及土壤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土壤环境污染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防治土壤环境污染至关重要。

首先,应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详细的土壤环境污染数据库,了解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其次,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应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例如土壤生物修复、土壤物理化学修复等,恢复其功能和生产力。

在生产过程中,应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等环保农业模式,降低农业活动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土壤生态保护是预防土壤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完整对于维持土壤环境的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重要的是加强土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土壤的自净能力。

其次,应合理利用土壤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使用土壤资源,防止土壤退化和生态破坏。

此外,要注重土壤水分管理,合理利用灌溉水资源,避免土壤干旱和水logging现象,维持土壤水分平衡。

此外,在土壤管理中要注意科学施肥,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减少化肥的使用。

总之,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对于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土壤环境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并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可以预防和治理土壤环境污染。

同时,加强土壤生态保护,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完整,也能有效减缓土壤环境污染的发生。

因此,加大对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的研究和投入,对于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学概论土壤环境PPT课件

环境学概论土壤环境PPT课件
土壤污染的间接有害性 • 次生污染源 • 影响作物品质
第四章 土壤环境
3
第3页/共70页
影响土壤污染程度的因素 污染物的数量 强度 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
土壤净化: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
转化,而使土壤污染的浓度降低而消失的过程。
第四章 土壤环境
4
第4页/共70页
为什么土壤具有净化功能?
湘潭锰矿
距离 沟边 50m 150m 250m 对照区
Cd 6.25 5.0 1.38 1.13 0.31 Mn 14100 5119 1549 1549 309
14
第14页/共70页
大气污染型
➢ 污染来源:被污染的大气,污染物通过降 水或沉降落入土壤表层
➢ 污染分布特点:以大气污染源为中心呈环 状或带状分布,长轴沿主风向伸长。
大气污染型
农业污染型
生物污染型
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第四章 土壤环境
11
第11页/共70页
水体污染型
污染来源:污水灌溉或受污染水淹没 污染分布特点:沿河流或灌溉干支渠成枝形片状分布
沈阳张士灌区用污水灌溉20多年后,污染耕地 2500多公顷,造成了严重的镉污染,稻田含镉 5~7mg/kg。
第四章 土壤环境
➢ 均值-标准差法 ➢ 差异检验法 ➢ 富集系数法 ➢ 相关分析法
第四章 土壤环境
21
第21页/共70页
二、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污染特征
1、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一般不易随水移动, 不能为微生物分解,而在土壤中累积。
2、具有表聚现象。
3、植物对各种重金属的需求有很大差别:
有些重金属是植物生长发育中并不需要的,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明显等;
➢ 有机-无机胶体的吸附作用 重金属被土壤胶体的吸附固定可分为两种 方式:如金属元素被吸附在胶体表面的交 换点上,则较易被释放;如保持在胶体矿 物的晶格中,则很难释放,不利于金属元 素的迁移。

考研-环境保护概论第八章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

考研-环境保护概论第八章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
化学过程 (1) 溶解和沉淀 ;(2) 络合螯合作用 ;(3) 中和作用
物理化学过程 (1) 吸附与解吸;(2) 氧化 -还原作用
生物过程 土壤的正常功能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物污染以致使植物产
品的数量和质量下降。
污染土壤的修复 (一) 排土、客土改良 ( 物理改良措施 ) (二) 生物改良措施 (三) 施加抑制剂 ( 化学改良剂 )
第八章 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
所谓土壤环境指这一位于陆地地表的土壤圈层而言。 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物质组成 , 是 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土壤是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地 理环境派生的自然体。土壤作为独立的自然体 , 是指位 于地球陆地地表 , 包括具有浅层水地区的具有肥力、能 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土壤污染的特点
1. 隐蔽性和潜伏性 土壤污染是污染物在土壤中长期积累过程 , 一般要通过对土 壤污染物、植物产品质量分析监测 , 植物生态效应 , 植物产 品产量 , 以及环境效应监测。其后果要通过长期摄食由污染土 壤生产的植物产品的人体和动物的健康状况才能反映出来。
2. 不可逆性和长期性
土壤环境的自净作用
土壤背景值——是指未受人类污染影响的情况下,土壤 在自然界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其本身原有的化学组成、化 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也称本底值。
土壤中污染物的累积量超过土壤背景值即为土壤污染。
所谓土壤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 的前提下 , 土壤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土壤环境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种类十 分繁多,我们把进入土壤环境中凡是影响土壤环境正 常功能,恶化土壤质量,降低作物产量,有害生物及 人体健康的物质。
土壤自净作用——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土壤自 身的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和毒 性降低的过程。 按照自净作用的机理,可划分为物理净化作用、物理 化学净化作用、化学净化作用和生物净化作用。

环境科学概论08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共40页PPT

环境科学概论08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共40页PPT
环境科学概论08土壤环境污 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谢谢!பைடு நூலகம்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土壤的污染及防治.ppt

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土壤的污染及防治.ppt
及其他植物的营养成分,不少地区用污水 灌溉氮、磷及生物能降解的有机物可去除
土壤的污染及防治
❖ 90%以上,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也可以 被氧化分解。因此,合理适度的污水灌溉 可节约农业用水,充分利用污水中的营养 元素,是一种经济的、节省能源的污水处 理方法。
❖ 但是,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中也含有汞、 铅、砷、酚、氰化物、三氯乙醛、苯并芘 等有害污染物,有些污染物不能降解,会 在土壤中积累,造成严重后果。土壤污染 使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土壤盐碱化、环
土壤的污染及防治
❖ (3)垃圾压缩处理 垃圾经压缩可以减 小体积,便于运输和填埋。近年来,日本 采用高压压缩垃圾,制成垃圾块,用作填 海造地材料。
❖ 防止土壤污染还应包括土壤保护、植树造 林等生物措施以及对已污染土壤的治理等。
环境污染 与
环境保护
——土壤的污染及防治
土壤的污染及防治
❖ 长期以来,人们把大地看作处理废弃物的 场所,如城市垃圾、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 向土壤倾倒和堆放。城市污水、工业废水、 大气沉降物也会进入土壤,土壤污染物按 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 一、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的污染及危害 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中含有氮、理:
❖ (1)垃圾填埋 利用坑洼池填埋垃圾, 是一种既可处置废弃物又可复土造地的保 护环境措施。但应防止垃圾液渗出对土壤、 水源的污染。
❖ (2)垃圾焚化 垃圾在现代焚化炉内燃 烧后,剩余物的体积比原体积大缩小,便 于填埋。同时消灭了各种病原体,把一些 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通过燃 烧还可以回收热能,可供热水和发电等。
土壤的污染及防治
❖ 壤的重要污染源。
❖ 土壤污染的防治要与综合利用相结合,目 前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
❖ 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各种资源,主 要利用途径为:

第八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ppt课件

第八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ppt课件

ppt课件
33
农业污染源:主要指由于农业生产本身的需要而人 工施入土壤的化学农药、化肥,以及残留于土壤中 的农用地膜等。
ppt课件
14
2、土壤污染的定义
“绝对性”定义:由人类的活动向土壤添加有害化 合物,此时土壤即受到了污染。这个定义的关键是 存在有可鉴别的人为添加污染物。
“相对性”定义:以特定的参照数据来加以判断, 如以背景值加两倍标准差为临界值,若超过这一数 值,即认为该土壤为某元素所污染。
“综合性”定义:不但要看含量的增加,还要看后 果,即加入土壤的物质给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
ppt课件
18
2、不可逆性和长期性
土壤一旦遭到污染后极难自行恢复,重金属元素对土 壤的污染是一个不可逆过程,而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 污染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降解时间。
例如1966年冬至1977年春,沈阳—抚顺污水灌区发生 的石油、酚类以及后来张土灌区的镉污染,造成大面 积的土壤毒化,导致水稻矮化、稻米异味、含镉量超 过食品卫生标准。
①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热量平衡。吸收 O2、释放CO2、CH4、H2S和N2O等,对全球大气变化有 明显影响;
②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影响水分平 衡及水圈的化学组成;
③支持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水 分与适宜的物理条件、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与演替;
④是地球的“皮肤”。对岩石圈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包括施用改良剂、深翻、清 灌、客土、品种选择等各种措施,才逐步恢复其部分 生产力,付出了大量的劳力和代价。
ppt课件
19
3、土壤污染的易累积性
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像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 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导致污染物在土壤中不断积 累而超标,由此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土壤污染与防治-精品课件(环境保护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土壤污染与防治-精品课件(环境保护科学)

农药的其他危害:
对水生生物、飞禽、动物和植物等造成污染和危害。 施用化学农药还给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
土壤农药污染也是大气和水体环境次生农药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第六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第一节 土壤概述
第二节 土壤环境污染
第三节 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
第四节 土壤污染的治理
第一节 土壤概述
一、土壤及其组成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由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及水分、空气、土 壤微生物等成分有机组合而构成。
固相:占土壤总量的90%~95%,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细 菌微生物; 液相:包括土壤溶液、水及其溶解物; 气相:包括N2、O2、CO2、水汽等;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背景含量或土壤本底值。它是代表一定环境单元 的一个统计量的特征值。反映土壤环境中多种元素和化学组成的分布和 背景浓度的特征。
现在的土壤环境背景值是以相对不受污染影响作为前提的。
2.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 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壤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 物的最大负荷量。是制定有关土壤环境标准 的重要依据。
大部分小型植物根系所在的 表土是土壤的最上层。其下为底 土、破碎的岩石及基岩。表土层 中的腐殖质由腐败的有机质组成, 为植物的养分来源。
3.土壤性质 土壤除具有肥力可使植物生长外,还具有酸碱 性、氧化还原性、吸收性、吸附交换性等物理化学 性质,并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具有自净 化作用。
三、土壤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 1.土壤背景值
二、土壤污染类型
按土壤污染源和污染途径分:水质污染型、大气污染 型、固体废物污染型、农业污染型、和综合污染型; 按土壤污染物的属性分: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等。

环境科学概论08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40页文档

环境科学概论08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40页文档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环境科学概论08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 土壤生态保护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环境科学概论—土壤污染

环境科学概论—土壤污染

污水 排放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 水中,含有氮、磷、钾 等许多植物所需要的养 分,所以合理地使用污 水灌溉农田, 一般有 增产效果。但污水中还 含有重金属、酚、氰化 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 质,如果污水没有经过 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用于 农田灌溉,会将污水中 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 田,污染土壤。
固体 污染
工业废物和 城市垃圾是土壤 的固体污染物。 例如,各种农用 塑料薄膜作为大 棚、地膜覆盖物 被广泛使用,如 果管理、回收不 善,大量残膜碎 片散落田间,会 造成农田“白色 污染”。
④土壤污染很难治理。土壤污染一旦发 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往往 很难恢复,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 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其他治理技术可能 见效较慢。
土壤污染的原因
Part Three
无机污染
土壤无机物污染是指有毒有害的无机物质进入土壤后,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净化 作用的速度,破坏了自然动态平衡,使污染物的积累过程逐渐占据优势,从而导致土壤自然 正常功能失调,土壤质量下降,并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质量下降。
农药
废气
农药能防治病、 虫、草害,如 果使用得当, 可保证作物的 增产,但它是 一类危害性很 大的土壤污染 物,施用不当, 会引起土壤污 染。
大气中的有害 气体主要是工 业中排出的有 毒废气,它的 污染面大,会 对土壤造成严 重污染。
有机污染
土壤污染的危害
Part Four
1导致农作物减产和 农产品品质降低;
尾气 排放
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行车频率高的 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
堆积物
堆积场所土壤直接受到污染,自然条件下的二次扩散会 形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无机污染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
学习本章时,首先应清楚环境学基本概念,了解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理论,明确环境科学的主要内涵,注意实际环境事件的分析。
第二章 生态学基础
(一)自学内容 了解生态学的发展,掌握生态学、生态系统的内涵,熟练掌握生态平衡基
本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可归纳为:
(1)生态学概述 (2)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 (3)生态平衡
学习中应熟练掌握资源保护的基本内涵,理解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 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及意义,能够应用理论知识理解我国资源保护的有效措 施。
第五章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一)自学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可归纳为:
4
(1)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 (2)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3)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本章重点:环境污染的特征,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以及对人体的作用; 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三)本章难点:明确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四)本章考点:基本概念;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污染对人体的作用。 (五)学习指导
学习中要掌握土壤的基本结构与特性,土壤环境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 了解土壤在地球表层环境系统中的地位;掌握土壤环境污染及污染的修复;认 识土壤生态系统,以及土壤退化的成因及防治;明确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区域 土壤环境规划与管理。
第九章 声学环境保护
(一)自学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可归纳为:
(1)环境噪声基本知识 (2)环境噪声评价 (3)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4)声学环境综合整治对策 (二)本章重点:基本概念;环境噪声评价方法;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三)本章难点:环境噪声评价方法;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四)本章考点:基本概念;环境噪声的主要特征和影响;环境噪声评价方法; 噪声标准与立法,城市噪声功能区域划分和达标区建设;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五)学习指导

环境科学概论—土壤污染

环境科学概论—土壤污染
六、加强污染源监管,做好土壤污染预防工作; 七、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八、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九、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 十、加强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找素材就上变色龙PPT,。本资源为网络分享,免费供学习交流,严禁商用
土壤污染的危害
Part Four
找素材就上变色龙PPT,。本资源为网络分享,免费供学习交流,严禁商用
1
导致农作物减产和 农产品品质降低;
2
污染地下水和 地表水;
4
危害人体健康。
污染物 砷 对人体的危害 所有砷化合物均有毒,可在体内堆积,是致癌物质;
3
影响大气环境质 量;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 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 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 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
找素材就上变色龙PPT,。本资源为网络分享,免费供学习交流,严禁商用
土壤污染的概念
Part One
找素材就上变色龙PPT,。本资源为网络分享,免费供学习交流,严禁商用
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 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 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 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的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art Two
找素材就上变色龙PPT,。本资源为网络分享,免费供学习交流,严禁商用
①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污染的特点
• 隐蔽性和潜伏性 • 不可逆性
2.2 土壤污染的来源 •工业和城市废水及固体废体 •农药和化肥
•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
•大气沉降物
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物理过程 2、化学过程 (1)溶解和沉淀 (2)氧化和还原 (3)络合-螯合 (4)中和
3、物理化学过程 吸附与解吸 4、生物过程

土壤侵蚀不仅使肥沃表土层减薄,养 分流失,蓄水保水能力减弱,最终将使表 土层直至全部土层被侵蚀,成为贫瘠的母 质层,甚至成为岩石裸露的不毛之地。土 壤侵蚀还使区域生态恶化,影响河流水质 和水库的寿命。
防治土壤侵蚀的措施有: • 因地制宜地开展植树造林,植灌和植草与 自然植被保护和封山育林相结合,生物措 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 水土保持与合理的经济并发相结合,并以 小流域为治理单元逐步进行综合治理。
土壤水分 ——土壤溶液 土壤中的空气 ——主要成分都是N2、O2和CO2 。与空
气比较,土壤空气中;CO2含量比大气中高得多; O2的含 量低于大气;水蒸气的含量比大气中高得多;还含有少量 还原性气体
1.2 土壤的特性 酸碱性
◎我国土壤的pH大多在4.5-8.5范围内,并有由南 向北pH值递增的规律性。
第八章 土壤环境污染防 治与土壤生态保护
1 土壤的结构和性质 2 土壤污染及防治 3 土壤退化及其保护
1 土壤的结构和性质
1.1 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由固 体、液体和 气体三相共 同组成的多 相体系,具 有疏松的结 构。
伊利石(或水云母)[(OH)4Ky(A14· 4· 4· 6)(Si8-y· y)O20] Fe Mg Mg Al 蒙脱石 高岭石[Al4Si4O10(OH)8]
土壤环境规划
区域土壤环境结构与功能分析。 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预测。 区域土壤环境规划目标。
土壤盐碱化
• 土壤盐渍化或盐碱化作为一种土壤退 化现象,系指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 使地下潜水水位升高、矿化度增加、气候 干旱、蒸发增强,而导致的土壤表层盐化 或碱化过程增强,表层盐渍度或碱化度加 重的现象。它主要发生于干早、半干旱、 半湿润和滨海平原的洼地区。

盐碱土和次生盐渍化的防治措施有:实 施合理的灌溉排水制度;调控地下水位, 精耕细作;多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 减少地表蒸发;选择耐盐碱作物品种;此 外,对碱土增施石膏等,不但可防治次生 盐渍化,而且发挥盐碱土资源的潜力,扩 大农用土地面积,改善盐碱地区的生态环 境。
土壤的酸碱性首先决定于土壤的组成: 我国长江(北纬330)以南的土壤, Si,Al,Fe含量较高,三者占土壤总量的95% 以上,土壤多为酸性和强酸性,如华南、西 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壤、黄壤,pH值大多在 4.5-5.5之间,有少数低至3.6-3.8;华中 华东地区的红壤,pH值在5.5-6.5之间;长 江以北的土壤(如华北、西北的土壤)大多 含 CaCO3,多为中性或碱性,pH值一般在 7.5-8.5之间,少数强碱性土壤的 pH高达 10.5。
合理管理和使用水资源;

合理规划和使用耕地和草地。控制农垦、防止
过枚,因地制宜地营造防风固沙林、种灌植草,

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式。
水土流失
• 土壤侵蚀系指主要在水、风等营力作 用下,土壤及其疏松母质(特别是表土层)被 剥蚀、搬运,堆积(或沉积)过程。根据其营 力作用,又将土壤侵蚀分为水蚀和风蚀两 大类型。
滴滴涕在全球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富集过程简图
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急性毒作用 对神经的影响 致癌作用 诱发突变 慢性中毒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农药对除虫害带来的问题 ○对害虫的天敌和其他益虫、益鸟有杀伤作用 ○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防止农药污染的途径
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 搞好农药安全性评价和安全使用标准的制定 工作 安全合理地使用现有的农药 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来代替 剧毒和残留性高的农药 加强生物防治并推广无公害的农药
2.4 重金属污染
污染土壤的修复
• (一)排土、客土 • (二)生物改良措施 • (三)施加抑制剂
3 土壤退化及其保护
土壤退化——由于自然的,特别是人为的原因,
使土壤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或 破坏(如,自然植被的破坏或丧失、土壤生物区 种群组成的明显变化、物种的消失;土壤侵蚀、 荒漠化、盐渍化、沼泽化或潜育化、酸化、肥力 下降等)而使土壤固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 性和状态发生改变,导致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生 产潜力和环境质量的等级或状况下降,均属土壤 退化现象。
土壤沼泽化
• 土壤沼泽化或潜育化是指土壤上部土层 l m内,因地表或地下长期处于浸润状态下, 土壤通气状况变差.有机质因不能彻底分 解而形成一灰色或蓝灰色潜育土层,称为 沼泽化或潜育化。它是常发生于我国南方 水稻种植地区的土壤退化现象。

土壤沼泽化降低了有机质的转化速度,使土 壤中还原性有害物质增加,土壤温度降低、通气 性差,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弱等。 • 防治土壤沼泽化的途径,应首先从生态环境 治理人手,如开沟排水、消除渍害;第二,多种 经营,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其治理模式有稻田水产养殖系统;水旱轮作;合理施用化肥,多施 磷、钾、硅肥。
对土壤酸化要针对原因进行防治, • 对施酸性肥料引起的酸化,要合理施肥,不施 偏酸性化肥; • 对因矿山废弃物而引起的土壤酸化,要采取妥 善处理尾矿,消灭污染源,以及施石灰中和等 措施; • 对因酸沉降而引起的土壤酸化,要从根本上控 制酸性物质的排放量,即控制污染源。 • 对酸化土壤的重要改良措施是施加石灰,中和 其酸性和提高土壤对酸性物质的缓冲性; • 水旱轮作、农牧轮作也是较好的生态恢复措施。
土壤酸化的原因: •化学原因——主要是矿物的风化过程产生的无机酸或 大量二氧化碳;土壤弱酸盐的水解;无机肥料残留的酸 根;重金属和有机物对土壤的污染;酸雨的影响;土壤 胶体吸附的H+、Al3+等被其它阳离子交换:
土壤酸化的第二个原因是微生物对有机物降解。
土壤的碱化
土壤溶液中OH-离子的主要来源是 CO32-和 HCO3-的 碱金属(Na、K)及碱土金属(Ca、Mg)的盐类。 交换性阳离子的水解 :
土壤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Eh) 来衡量
体系 铁体系 锰体系 硫体系 氮体系
2 土壤环境污染与防治
2.1 基本概念
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的环境要素在未受到明 显污染时,其化学元素的正常含量,以及环境中能 量分布的正常值为环境背景值,又称作环境本底值。 土壤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 的前提下,土壤壤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 荷量。 由于人类活动使土壤性状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的 改变,叫土壤污染
◎ 世界土地荒漠化的基本状况

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潮湿、湿润 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各种因素所造 成的土地退化,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减少,甚至 基本丧失。

受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 古、巴基斯坦和印度
我国国土荒漠化的数据:
全国1/4以上的国土荒漠化; 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面积331.7万平方公里(占国 土面积34.6%); 发菜与羊绒 荒 漠 化 土 地 面 积 262 万 平 方 公 里 ( 占 国 土 面 积 27.3%); 荒漠化涉及18个省、市、自治区的471个县、旗、 市; 荒 漠 化 面 积 前 三 位 : 新 疆 (39.8%) , 内 蒙 古 (25.1%),西藏(16.6%),总占81.5%
吸附性
土壤胶体的性质: 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 ; 电性 ; 凝聚性和分散性 ;
土壤胶体的离子交换吸附 阳离子交换吸附 阴离子交换吸附
氧化还原性 氧化还原体系
氧化态 还原态 Fe(III) Fe(II) Mn(IV) Mn(II) SO42H2S NO3NO2NO3N2 NO3NH4+ 有机碳体系 CO2 CH4
2.3 农药污染
农药的分类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对大气的污染;对水体的污染;对土壤的污染; 对生物及人类的危害
化学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 • • • • • • • 1、随空气和水体迁移 2、农药的降解 (1)光化学降解 (2)化学降解 (3)生物降解 3、农药的吸附 (1)物理吸附 (2)物理化学吸附
土壤酸化
• 土壤酸化系指由于人为活动使土壤酸度增强的现 象,叫做土壤酸化。 • 土壤酸化结果,首先使土壤溶液中H+浓度增加。 土壤pH值下降,继而增强了钙、镁、磷等营养元 素的淋浴作用;其次,随着溶液中H+数量增加, H+开始交换吸附性A1+等,而使A1+等重金属离子 的活性和毒性增加,导致土壤生态环境恶化。
2.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和危害
成因:
自然因素:指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严重 的干旱条件; 人为因素:主要是指过度放牧、乱坎滥伐、 开垦草地。
危害: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随之而来的农牧业减
产,严重的会产生生态难民
◎防治荒漠化的基本途径和策略

制定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一体化政策;

逐步建立合理的土地使用权制度体系;
原生矿物质(各种岩石受到程度不同的物理 土壤 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 )—— 四类: 硅酸盐类矿物、氧化物类矿物、硫化物类矿物 矿物质 和磷酸盐类矿物
岩石化学风化(氧化、水解和酸性水解)
土壤的 组成
次生矿物质 (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
形成的新矿物 )——三类:简单盐类、三 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 土壤有机质 :土壤中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占固相 总重量的10% 以下 )。分为非腐殖物质和腐殖质两大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