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意象的文化解读——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蜀道,即往来蜀地的道路,也泛指蜀地。古蜀道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蜀道”一词较早出现于《史记·项羽本纪》:“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清代文献学家严可均编纂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中,收录一篇疑是诸葛亮著的《黄陵庙记》,文中诸葛亮自述“趋蜀道,履黄牛,因睹江山之胜。乱石排空,惊涛拍岸,敛巨石于江中,崔嵬巑岏,列作三峰”[1],写的是诸葛亮进军蜀地所见之景。南朝裴松之在《三国志·蜀书·刘封传》中曾引用《魏略》说“太和中,仪与孟达不和,数上言达有贰心于蜀,及达反,仪绝蜀道,使救不到”[2],也已使用“蜀道”一词。而“蜀道难”用作乐曲及其歌辞的题目是在南朝时出现的,如,梁·简文帝的《蜀道难》二首、刘孝威的《蜀道难》二首和阴铿的《蜀道难》。至唐代又有张文琮的《蜀道难》及李白的《蜀道难》。《蜀道难》作为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内容多写蜀道的艰险。蜀道自古以来就以山势险峻、羊肠一线、壁立千仞、飞栈连云著称。在古代文人笔下,蜀道的艰险高危可以说是被敷衍得淋漓尽致,如唐·张说的《再使蜀道》:“眇眇葭萌道,苍苍褒斜谷。烟壑争晦深,云山共重复。古来风尘子,同眩望乡目。芸阁有儒生,轺车倦驰逐。青春客岷岭,白露摇江服。岁月镇羁孤,山川俄反覆。鱼游恋深水,鸟迁恋乔木。如何别亲爱,坐去文章国。蟋蟀鸣户庭,蟏蛸网琴筑。”[3]李白的《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温庭筠的《过华清宫二十二韵》:“……早梅悲蜀道,高树隔昭丘。朱阁重霄近,苍崖万古愁。”[4]张文琮的《蜀道难》:“梁山镇地险,积石阻云端。深谷下寥廓,层岩上郁盘。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5]李益的《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蜀道山川心易惊,绿窗残梦晓闻莺。分明似写文君恨,万怨千愁弦上声。”[6]因此“蜀道”也就常成为历代墨客骚人笔下道路难行、仕途险仄的代名词,“蜀道”的文化蕴含究竟是什么,值得深入探究。

一、“蜀道”的文化蕴含

在古诗中,不乏以山川艰险来比喻仕途坎坷的作品,特

别是用“蜀道”意象,来作比的尤其多。意象简而言之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早在南朝,阴铿就在其《蜀道难》中借“蜀道”之艰险流露了功名难求之意:“王尊奉汉朝,灵关不惮遥。高岷长有雪,阴栈屡经烧。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阴常侍集》)初唐卢照邻在其《早度分水岭》中写道:“丁年游蜀道,班鬓向长安。徒费周王粟,空弹汉吏冠。马蹄穿欲尽,貂裘敝转寒。层冰横九折,积石凌七盘。重溪既下漱,峻峰亦上干。陇头闻戍鼓,岭外咽飞湍。瑟瑟松风急,苍苍山月团。传语后来者,斯路诚独难。”[7]诗歌既描写了蜀道之难,又感慨行役之艰。中唐诗人雍陶在其《蜀道倦行因有所感》中感慨:“乱峰碎石金牛路,过客应骑铁马行。白日欲斜催后乘,青云何处问前程。飞蝇一一皆先去,度鸟双双亦远鸣。蹇步不唯伤旅思,此中兼见宦途情。”[8]借自然蜀道之艰险写仕途之难之意更为鲜明。《全唐诗》中,写蜀道的诗数以百计。那些北上长安、京都谋取功名富贵的得意之士,从长安、京都出使或南贬的失意之人,以及那些往来穿梭的商贾行役之人,足迹遍布蜀道,所谓“来往悲欢万里心,多从此路计浮沉”(唐·李涉《题武关》)[9]。所以在失意者眼中,“蜀道”难,得意者眼中,“蜀道”则易。可见蜀道难易之感,与人的心境和仕途穷通关系甚明。比如中唐姚合在其《送李馀及第归蜀》中,直接表明了他的这一看法:“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子今称意行,所历安觉危?”[10]又在其《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中说:“子规啼欲死,君听固无愁。阙下声名出,乡中意气游。东川横剑阁,南斗近刀州。神圣题前字,千人看不休。”[11]其中“子规啼欲死,君听固无愁”二句,显然是反用了李白《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之意。在这里姚合显然认为李白是因为“羞为无成归”,所以才会感到“蜀道”难,才会闻子规啼而“愁空山”。由此可以看出李白眼中的“蜀道”的寓意之所在。有人称中国文化为“怨怒文化”,从屈原确立了楚辞的“比物类志为之颂”的比兴体系及“发愤以抒情”的文学传统之后,文人托物寄情、借物言志的传统

蜀道意象的文化解读

———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

霍雅娟

(赤峰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蜀道自古以来就以山势险峻、羊肠一线、壁立千仞、飞栈连云著称。在古今文人笔下,蜀道的艰险高危被敷衍得淋漓尽致,“蜀道”也就常成为历代墨客骚人笔下道路难行、仕途险仄的代名词。中国古典诗歌从屈原确立了楚辞“比物类志为之颂”的比兴体系及“发愤以抒情”的文学传统之后,文人托物寄情、借物言志的传统就一直传承下来,文人笔下的“蜀道”也就不仅仅是自然景物,其中还有深刻的文化蕴含。

关键词:蜀道意象;比物类志;发愤抒情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8-0130-02

Vol.33No.8

Aug.2012

第33卷第8期2012年8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130--

就一直传承下来。文人有怨而发,不平则鸣。而“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12]。于是,中国古代文人学士便常借助诗歌这一形式来阐发心灵,不得志时常寄情山水;政治上失意,就常用自然意象来宣泄情感以求安慰。这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所说:“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13]浪漫而又敏感的诗人李白面对高危艰险的蜀道,内心的情愫又怎能不被触动!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诗人久郁于心的幽愤之情与骇人心魄自然之景互相感应,彼此交融,互为依托,从而创造出了物我交融、体调高逸、纵恣放旷的《蜀道难》。

二、从《蜀道难》看“蜀道”的文化蕴含

关于李白《蜀道难》的写作时间,至今尚无定论,有多种说法,笔者认为此诗写于开元至天宝年间一说较为可信。从阴铿《蜀道难》中“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句,可知此题原有功名难求之寓意。而姚合的《送李馀及第归蜀》中“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可证明唐人认为李白此诗是叹功业无成之作。而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中说:“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可知《蜀道难》应写在李白第二次入长安之前。李白在开元年间,为扩大自己的名声,希望皇帝有朝一日能重用自己,多次干谒都督、长史等地方官,向他们投赠诗文以表现自己的才能,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可都没有结果。于是李白又去长安(约开元十八、九年),到长安后,满心希望将他的文才武艺献给“开元盛世”,他结交权贵,并求荐玉真公主和驸马张垍,不果,却反遭斗鸡群小的凌辱,最后回到安陆。这对于“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与韩荆州书》),梦想“济苍生”、“安黎元”的李白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对于李白来讲,所谓仕途并非仅是求取功名富贵之路,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实现其政治理想之路。因此,在《蜀道难》中李白才会淋漓尽致地描写蜀道之难、蜀道之危,借蜀道来宣泄他内心的幽愤,他才会在诗中3次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就不仅是一般士人仕途失意的感慨,更是有志之士报国无路的郁愤,这才是李白在《蜀道难》中所抒发幽愤之情的实质!

诗歌开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警句,是紧承“噫吁嚱,危乎高哉!”这一连串的感叹语出现的,它在感情上,是诗人面对高危的蜀道产生的惊奇、赞叹与感慨,在结构上是点睛之笔,为全诗奠定了抒情的基调。诗人从“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这一蜀道开辟的古老传说写起,从表面看来,是用古代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来描写古蜀道开辟之艰难,“地崩山摧壮士死”,方有一线栈道可通,而实际上是借此抒发自古以来报国之路无坦途的感慨。接着又用高度夸张的手法写蜀道之高危:“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表面上是描写蜀道虽已有一线之路,但仍是艰险万状,难以通行,实际上是借此暗喻他“遍干诸侯”和“历抵卿相”的遭遇。大唐王朝虽然号称广纳贤才,但实际上有志之士的报国之路并非畅通无阻。因而诗人在听到子规夜啼时,自然会“愁空山”!在对蜀道艰难险阻的具体描写之后,诗人再一次高声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咏叹句,在诗歌情感上,是诗人亲见亲闻蜀道高危艰险之后进一步产生的惊骇与慨叹。在结构上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由感叹自然界蜀道之险峻,转为写人间社会的“蜀道”之难,从而深化了主题。跋涉在蜀道畏途巉岩之间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南徙莫从,北游失路”,“孤剑谁托,悲歌自怜”(《上安州李长史书》)的诗人李白!至此,诗人面对艰险的蜀道,不禁发出了“问君西游何时还”,“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的疑问。这表面上是寄言行役之人,实际更像是李白的自思自问、自嗟自叹。而峥嵘崔巍的剑门关更引起诗人的联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此4句明显脱胎于晋·张载的《剑阁铭》:“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非亲勿居。”剑门天险,是蜀道咽喉,倘所守非人,终必为祸患。这“一夫当关”中的“关”不仅仅是实指剑门关,更是用来比喻深似海的“君门”。古人早已用“关”来比喻“君之门”,如“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离骚》),“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宋玉《九辩》)。诗歌宗法风骚的李白在其《梁甫吟》中也曾写道:“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正是因为朝廷有那些“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的“阍者”小人的把持,才使得诗人难以叩开这九重“君之门”,也正是因为这些“猛虎”、“长蛇”等恶势力的横行,才使自己“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悽惶,席不暇暖。寄绝国而何仰,若浮云而无依。南徙莫从,北游失路”(《上安州李长史书》)!至此,李白深刻地意识到“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此处“锦城”也不一定是实指成都,实际上应是借指长安。表面是诗人奉劝别人不要在锦城流连忘返,实际上是自己已经意识到是该离开长安的时候了。在篇末,诗人再次高声吟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是诗人面对人间蜀道艰危的深沉嗟叹,也是面对自然蜀道高危艰险而产生的合理联想与延伸。它既结束了全诗,又进一步深化了作者借自然蜀道之艰险、危难以抒仕途艰险囧仄之情的主题。

李白继承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寄情于景,运用曲尽其意、婉而成章的奇妙法则,借蜀道峥嵘嵯峨之意象融才士仕途困顿愁惨之情,把他长期经历的种种难言之事、郁积之情,穷形尽相而又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从而赋予自然蜀道以丰富的文化蕴含。

——

——

——

——

——

——

——

——

——

参考文献:

〔1〕清·严可均.全三国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晋·陈寿.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992.〔3〕〔4〕〔5〕〔6〕〔7〕〔8〕〔9〕〔10〕〔11〕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20,1483,130,718,132,1312,1210,1255,1255.

〔12〕霍松林.古代文论名篇详注·毛诗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9.

〔13〕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409.

(责任编辑姜黎梅)

13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