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族化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学毕业生族化现象

符文平 2011级旅游管理2班 2011040101059

摘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挑战,催生了以“蚁族”为典型代表的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族化”群体本该是社会中具有向上流动潜质的群体,他们怀揣着理想,愿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拼搏。但是,当他们面对趋向固化的社会阶层,想通过个人奋斗实现向上流动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国家、社会、高校需要联手破除阻碍大学毕业生向上流动的种种藩篱,为他们提供就业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族化现象思考

已经过去的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这一年,699万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而社会就业岗位数量却下降了15%。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继续上升,达到727万。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在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面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生严峻的挑战,催生出各类“族化”生存现象,例如“蚁族”“校漂族” “候鸟族”和“啃老族”他们经历着、体味着“生存以上、生活以下”摇摆的、流动的青春。他们多为80后、90后来自农村、乡镇;收入普遍不高缺乏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社会交往有限生活圈子较窄;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反复迁徙;因为学习等原因留在学校或附近等特征。

一、“族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族化”群体的境遇令人担忧,只有深入研究成因,才能找到解决办法。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总的来说,当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还在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专业设立、课程设置、招生人数等等事项的决定权大多集中在省级以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离自主办学、专家治校还有较大的差距。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高校办学定位贪大求全,高校在办学定位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切实际拔高,重视研究生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忽略本科教育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二是追求综合,失去特色。各类高校以争创“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向综合型大学发展,一味追求办学上层次、招生扩规模、学科全覆盖,加剧了不合理竞争。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实效不尽如人意。

(二)社会:就业环境不公平

社会阶层固化,阶层分化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固化,更为可怕的是代际间的阶层复制,也就是我们说的“二代”现象。“族化”群体多来自中低收人家庭,没有良好的家世背景和社会资源,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即便找到工作,也缺乏上升通道,在社会结构中的相对位置很难发生改变。社会资本占有不均,劳动力市场双重分割。用人单位盲目选才,很多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存在误

区。

(三)政府:政策措施不健全

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了区域间、城市间、城乡间、阶层间的不均衡发展,贫富差距加大,发展机会不平等。原有制度的惯性作用。计划经济时代留下来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这些制度的适用性降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制度也在不断修改完善,但其惯性依然存在。社会保障缺位。其中最严重的是有关大学生灵活就业及失业等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对未就业大学生来说,相关制度缺失,造成他们一旦错过就业季,不仅更难找工作,而且自身基本生存也面临问题就业机制体制不完善,表现在劳动力市场运行总体不规范。

(四)大学毕业生:能力和素质不全面

个人认知有偏差,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价值取向模糊,过于强调专业对口,认为只有专业对口才能得心应手。急于一步到位。一些大学生一心想着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基层,更不想自主创业。第四,过分依赖考研。一部分同学将考上研究生等同于找到一份好工作,实际上只是将找工作的压力转移到了两到三年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心理素质有待加强。一些大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承受挫折的能力弱。其次,习惯外部归因。遇到困难、面对失败的时候常常将原因归罪于外部社会环境,不能及时自我反省。再次,自信心不足。

二、族化现象的解决措施

(一)政府:保证公平有序竞争推进配套制度改革

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建立公平、机会均等、回报相当的就业环境,积极促成招聘程序公开透明,尽可能拆除各种就业壁垒。促进区域、城市、城乡间平衡发展,推动各项制度改革,在众多亟待改革的制度中,户籍制度改革需求是最为紧迫的。

(二)树立理性用人标准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树立正确人才观,坚持理性用人标准,全社会要营造有利于树立职业平等理念的环境,不能人为地给职业贴上高低贵贱的标签。加强舆论导向,传播汇聚正能量。信息时代,,媒体在信息传播、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力量不可低估。

(三)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就业指导服务

改革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和培养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其中可包括职业基础知识教育、自我认知教育、创业教育、择业准备教育等内容。

(四) 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规划职业生涯

客观认识自己。大学生首先要客观认识自己,对个人发展目标理性定位,在充分认识自我的情况下合理制定大学期间的个人发展目标。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要直面就业压力,正确判断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改变对高收入、大城市、安逸舒适工作的片面追求。择业时更应注重职业规划、自我发展的长期性,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从以下五步人手:第一步,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第二步,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