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r国学基础2021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尚同
答案:
墨家把"尚同"也作为"为政之本",主张"一同天下之义",把天下人的思想统一起来,认为只要为政者对人民"疾爱而使之,致信而持之,富贵以导其前,明罚以率其后",举措适宜,就一定能统一全国上下的思想,实现民富国治。
国学基础
2、四书
答案:
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合刊,即"四书"。元朝迄至明清一直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垂青,作为治国之本,也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成为封建科举的标准教科书。
国学基础
3、十翼
答案:
《易经》之"传"又称《易传》,现存七种十篇,包括《彖》上下篇、《象》上下篇、《系辞》上下篇、《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等。这些专论分别从各个角度阐释《易经》经文的意蕴,犹如"经"的羽翼,所以人称"十翼"。
国学基础
4、一心三观
答案:
"一心三观"又名圆融三观、不可思议三观、不次第三观等,是天台宗圆教的观法。天台宗认为,宇宙万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种谛理,而这三种谛理又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举一即三,全三即一,十法界中,任何事物,其体其相,悉具三谛,如是作观,名"三谛圆融"观。如果我们在一心之中这样作观,即叫做"一心三观"。
国学基础
5、百家争鸣
答案: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国学基础
二、简答题
6、葛洪的道教成就。
答案:
葛洪继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术等神仙方术,同时又将这些神仙方术与道教的戒律和儒家的"忠孝和顺仁信"等纲常名教结合起来,主张内以神仙养生,外以儒术应世。
在坚信炼制和服食金丹可得长生成仙的思想指导下,葛洪长期从事炼丹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识了一些物质的重要特征及其化学反应。他还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炼丹成就,对古代的丹经和丹法加以归纳整理,梳理出了中国古代炼丹的历史梗概,为后世留下了原始实验化学的珍贵资料,对隋唐炼丹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炼丹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著名炼丹家。
国学基础
7、成玄英的重玄学思想。
答案:
唐朝著名的道教学者成玄英在《老子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和《南华真经疏》中,着重阐发"重玄"思想,使"重玄之学"成为唐朝初年道教哲学的一大主流。
所谓"重玄"之义,乃据《老子》首章之"玄之又玄"为说。成玄英认为"玄"的含义就是"二俱不滞",也即不滞于有,亦不滞于无。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士,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执。又恐行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去后病,既而非但不滞于滞,亦乃不滞于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重玄"之学的建立和发展,是援佛入老,佛道相激的结果。在形而上学层面使老子的宇宙本源论转变为本体论,在修习宗旨上则把神仙道教转变为心性道教。
国学基础
三、论述题
8、试述唯识宗的阿赖耶识和种子理论。(20分)
答案:
唯识宗主张"万法唯识",宇宙间的一切均为"识"所变现。原始佛教的"识"由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构成。唯识宗增加了"末那识"。"末那识"即"思量",与以外境为对象的前六识不同,它的作用是思量,即执着第八识。第七识依六识净而净,六识染而染,它只给第八识阿赖耶识传送消息而不加拣择分别。阿赖耶识接受第七识传来的消息,不分好坏,只管储存起来,所以阿赖耶识最痴。
"阿赖耶识"被看做为根本识,前七识均依第八识阿赖耶识才得以转起。唯识宗借建立第八识来说明宇宙万有的来源、特性与变化规则的这种缘起论又称为"阿赖耶缘起"。
唯识宗认为第八识是种子所藏的地方,这些种子又分共相种子和不共相种子。共相种子变出来的事物,人人对它有共同感受,如由地火水风四种元素构成的大地山河。不共相种子
变出来的事物,只有本人才能感受或使用,如六根等。也可分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佛教所谓世间有为法即"有漏法",无为法即"无漏法",它们都是第八识所变现的,这是由于阿赖耶识中包含这两类种子,所以存在着这对矛盾,人们通过修行可以把有漏法变成无漏法。据此,唯识宗提出"转识成智"的成佛道路:执着有"我"产生"烦恼障",执着有"法"产生"所知障",破除我法二执,就可以从生死轮回中解脱,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使"有漏种子"逐渐消失,使认识都变成成佛的智慧。
国学基础
9、陆九渊南康之会"义利之辨"的内容和意义。
答案:
淳熙八年(1181年),陆九渊访朱熹于南康,朱熹请陆九渊登白鹿洞书院讲习。陆九渊讲《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者都十分感动,至有泣下者,朱熹也当即离座向众人说:"熹当与诸生共守,以无忘陆先生之训。"并再三表示"熹在此不曾说到这里,负愧何言。"(《陆九渊年谱》)又请陆九渊书写讲义,将讲义刻于石以作纪念。
南康之会,陆九渊所讲的核心问题是"义利之辨",而这正是他为学的宗旨:"此章以义利判君子小人……窃谓学者于此,当辨其志。"(《陆九渊集》卷二十三《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他联系到当时科举取士选拔人才的制度谈到:"科举取士久矣,名儒钜公皆由此出。今为士者固不能免此。然场屋之得失,顾其技与有司好恶如何耳,非所以为君子小人之辨也。而今世以此相尚,使汩没于此而不能自拔,则终日从事者,虽曰圣贤之书,而要其志之所乡,则有与圣贤背而驰者矣。推而上之,则又惟官资崇卑、禄廪厚薄是计,岂能悉心力于国事民隐,以无负于任使之者哉?(《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
他认为只要为"士"者以义利之辨来决定"去就",就可使科举的"千载之弊"而得"反诸其正"。意思是,不能以科场得失为目标,去名利之念,不徇流俗,以圣贤为志,以治平自任。他以为以这种态度来问学才得"正学"。否则,"更历之多"、"讲习之熟",也只能适得其反。
陆九渊以"义利之辨"来讲儒释区别:儒释的区别不在于本体的虚无与实有,而在于用这种本体来证明经世或出世的思想。儒家讲人生,讲人道、人事,都是为了"经世";佛教讲生死、讲轮回,只是为了逃避人生的苦难和烦恼。所以儒家的道德修养即使达到"无声、无臭、无方、无体"的境地,也绝不会与佛教的虚无本体相混同。
他说:"儒者以人生天地之间,灵于万物,贵于万物,与天地并而为三极。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而不尽人道,不足与天地并。人有五官,官有其事,于是有是非得失,于是有教有学。其教之所从立者如此,故曰义、曰公。释氏以人生天地间,有生死,有轮回,有烦恼,以为甚苦,而求所以免之。其有得道明悟者,则知本无生死,本无轮回,本无烦恼。故其言曰:"生死事大"……其教之所从立者如此,故曰利、曰私。……儒者虽至于无声、无臭、无方、无体,皆主于经世;释氏虽尽未来际普度之,皆主于出世。(《与王顺伯》)
陆九渊讲"义利之辨",是要人在做人的根本目标上进行一次价值的转换,确立人生价值观,并用此价值观去指导读书求知和道德践履。他以为,在这一"本心"的发用下,无论是读书,还是科考,都是为了义,为了公,而不是为了利,为了私。这样,他便从确立道德的价值立场方面,找到了维系道问学与尊德性两种方法的共同理论支柱。
陆九渊之所以得到朱熹赞赏正因为这一点,但在本体问题上他们的分歧仍没有得到解决。据记载,两人在泛舟时,朱熹曾问:"自有宇宙以来,已有此溪山,还有此佳客否?'"(《陆九渊集》)他向陆九渊提出心学所面临的理论难题:既然人生于天地间,灵于万物,那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