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佛经翻译的文饰倾向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佛经翻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
佛经翻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在我国历史上,经文翻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最早的翻译实践开始于经文翻译,最早的与外国文化交流也源于佛教翻译。
引言: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1999,11)。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翻译的操作对象是语言,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翻译是通过语言传播文化,因此传达原语信息才是翻译的实质。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从定义看,文化的定义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语文明两方面内容。
其中物质文化包括生产、生活工具和与衣、食、住、行有关的“物质文化”实体;精神文化指人类大脑里的成就,包括思想、语言和其它超越结构的成就,如哲学、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等。
作为两种文化交流中的翻译人员,应该广泛考虑这两方面的各领域。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行为,不仅仅是跨语言体系的转化。
世界由许多国家组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并且大多生存至今,就因为它们之间代代相交流、相互促进和发展。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翻译在文化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王克非博士认为“翻译是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意义的文化活动(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1999,37)。
人们已经达成共识-翻译有利于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
没有口头或书面翻译,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会传到西方国家;没有翻译中国古代汉唐王朝的成就,不可能对其邻国尤其是韩、日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马祖毅在《中国翻译简史》中认为,”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马祖毅,xx:18)。
中国的佛经翻译从148年安世高起直至北宋末年,历史九百余年,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佛经卷帙。
可见中国古代的翻译活动是以佛经翻译为主的。
佛经经文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承传也带来巨大冲击,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引进外国文化的不同方面,也相应地对中国文化带来不同的冲击和影响。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作者:杨玲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3年第07期【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佛经翻译与文化交流发展关系,探讨佛经翻译对汉语言、汉文学和中国哲学方面的影响。
认为佛经的圆融精神促使了传统的儒家和合精神的发展,也丰富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同时,对中国文化的语言、文学发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佛经翻译;中国文化;汉语言;汉文学;中国哲学一、引言佛经的汉译使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中国大放异彩,随之带来了佛学的研究风潮,不仅开创了中国宗派蓬勃发展的新面貌,而且丰富了中国文学创作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非常珍贵的一部分。
正是由于佛教翻译如此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在翻译理论中学习和了解它尤为重要。
翻译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转换符号的过程,更是一种承载语码的文化信息用另一种语码转换而来,进而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传播,交流和融合。
对于佛经的翻译亦是如此,回顾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由佛经翻译表现出来的“圆融”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更包容性的特点。
二、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从佛经翻译看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回顾中国的翻译文学,曾经出现过三次大高潮:第一次是在汉唐时期,这一阶段的翻译主要以佛经翻译为主,其代表人物有道安、鸠摩罗什及玄奘等;第二次是在明末清初,主要以翻译各类经书为主,如利玛窦对《圣经》的翻译等;第三次则是在中国近代,此时多种文体的翻译相继出现,翻译的种类也逐渐开始增多。
由此可知,佛经翻译从掀起第一次翻译高潮开始,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延续了上千年,究其原因不仅受到了当时客观历史条件的影响,更是由于佛教“圆通”思想起着关键的作用。
《辞源》中解释“圆融”一词为:“圆融,佛教语。
破除偏执,圆满融通。
这赋予了佛教特有的性质—开放和包容。
因此,佛教传入中国之初,既能保持自己的特性,又能与中国传统的各家学说相互沟通和交流,例如,用顺应融会的态度对待儒道学说,并效仿其譬如淑世化民的正面的社会作用。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和发展了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化,其形式多样并不断发展变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但其不变的“和”的精神内核却在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中受到了一致的推崇,并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扬。
浅谈佛经翻译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谈佛经翻译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陈百琴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10(0)2X
【摘要】佛教发源于印度。
而佛教东传中国,大放异彩,则主要得力于佛经的汉译。
中国的翻译文学,历史上有三次大的高潮:第一次是在汉唐时期,此时的翻译主要以佛经翻译为主。
第二次是在明末清初,此时仍主要是以各类经书的翻译为主。
第三次是在中国的近代,这时翻译的种类开始增多,多种文体的翻译相继出现。
从上面三次翻译高潮的回顾可以看出,佛经翻译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上千年。
既然佛经翻译的历史如此悠久,就不得不谈谈佛经翻译的方法或者说是倾向问题。
【总页数】2页(P106-106)
【关键词】佛经;佛经翻译;中国文化;影响
【作者】陈百琴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J], 杨玲;
2.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J], 杨玲
3.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J], 高秀娟
4.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化艺术的交互影响 [J], 闫艳
5.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化艺术的交互影响 [J], 闫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简述佛经翻译史及其对后世翻译及文化的影响周煜容
简述佛经翻译史及其对后世翻译及文化的影响周煜容作者:罗雯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4期摘要:我国的佛经翻译开始于汉武帝时期,同时,印度的佛教也相继传入,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新思想的推动。
本篇叙述了佛经翻译发展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时期不同的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佛经翻译;新思想;影响[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1一、佛经翻译的三个阶段《四十二章经》作为中国第一部佛经翻译作品,是东汉时期明帝要求僧人迦叶摩腾于洛阳翻译出来的。
到了东汉末年,佛经翻译在中国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当时的佛经翻译特点主要为两个:以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派和以支娄迦谶为代表的大乘般若学。
佛经翻译的繁盛时期是东晋。
国家日益注意到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便相继有了很多翻译活动,规模也逐渐扩大。
该时期的佛经翻译特点为:翻译完整,系统完备,翻译作品符合原意。
唐代是中国佛经翻译的鼎盛时期。
国家在佛经翻译活动上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尤其是唐太宗,为玄奘大师开设译经院,翻译佛经的人多达3000人。
此时期的翻译特点是翻译大师多是高僧主持,玄奘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他们精通多种语言,在国家为他们开设的经院中进行大规模的翻译活动。
二、佛经翻译各个阶段的特点佛教翻译的前期特点:佛经翻译的主要人员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他们都熟练掌握汉族的知识语言文化;翻译方法是口授,也就是由外籍僧人诵读经文,同时另一人口译为汉语,其他人以“笔授”的形式记录下来,用汉语完成,之后再修改;在佛经翻译初创时期,翻译经文的僧人对佛经的态度都是虔诚,尊敬;同时经验不足,语言学知识匮乏,所以通常都采用直译;佛教是外来唯心主义神学,这一点与当时的中国哲学观念十分契合,国家是支持的,但是同时,不能全盘吸收,要取长补短,与时俱进。
佛教翻译的中期特点:苻坚、姚兴等人开始组织翻译活动,在参加活动人群中进行筛选,翻译阶层就从私译转为官译,翻译形式就从个人翻译转为集体翻译;翻译文本多种多样,利于僧人之间的相互检查和学习,有助于翻译更加准确;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方面也是有所提升的;佛教在南北两方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为南北两方都视佛教为压迫阶级和民族的工具。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文史 纵 横
浅谈佛经翻译对 中国文化 的影 响
杨 玲
( 陕西 学前 师范 学 院外语 系 陕 西西安
【 摘
7 1 0 1 0 0) 要 】 本 文通 过分析佛 经翻译与 文化 交流发展 关 系, 探讨佛经翻 译对汉语言 、 汉文 学和 中国哲学方面的影响 。认 为佛 经的 圆融精 .
展了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化其形式多样并不断发四结语展变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但其不变的和的精神内核却当翻译行为作为某个译者的个体活动时其动机具有偶然性和在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中受到了一致的推崇并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不确定性但是当某类翻译活动成为一定规模并具有持续性的集体和发扬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 影响
神促使 了传统的儒 家和合精神 的发展 , 也丰富 了中国的哲 学思 想; 同时, 对中国文化 的语 言、 文 学发 生了很 大影响。 【 关键 词】 佛 经翻译 ; 中国文化 ; 汉语 言; 汉文学; 中国哲学
一
引 言 成 今天 的 汉文 学 。从 内 容上 看 , 佛经 翻 译促 使 了中 国文 学 的繁荣 , 佛经 的汉译 使发 源 于 印度 的佛 教在 中 国大放异 彩 , 随之 带 来 了 佛教 文学 中丰 富的想 象力 把沉 闷的古 汉语 解放 了出来 。例如 , 很 长 佛 学 的研 究 风 潮 , 不仅 开 创 了 中 国宗 派蓬 勃发 展 的新 面 貌 , 而且 丰 段时间, 我国最赋有想象力的作品要数庄周和屈原的作品了, 直 富 了中 国文 学 创 作 的 内涵 , 成 为 了中 国 文化 遗 产 非 常 珍 贵 的一 部 W J I 4  ̄经 的传 入 , 我们 有 了 《 封神榜》 、《 西 游记 》等小 说 , 期 中超 自 分 。正 是 由于 佛教 翻译 如 此特 殊而 重要 的地 位 , 在 翻译 理论 中 学 习 然 的想象人 物 哪吒 , 孙 悟 空和其它 拥有 超 能力的众 神 鬼怪都 深深 地 和 了解 它尤 为重要 。 吸 引了 我们 ,“ 三 头六 臂 ” , 上 天 入地 , 能 变身 形等 给 每一 个 中国儿 翻 译不 仅是 一种 简 单 的转换 符号 的过 程 , 更是 一种 承载 语 码的 童都插 上了想 象的翅 膀 。 文 化信 息用 另 一种 语码 转换 而来 , 进 而 推动 不 同 文化 间 的传 播 , 交 ( 3 )中 国文 化其 他 方 面的 改变 。经 文 翻译 对 中国 文化 的 影 响 流 和融合 。 对 于佛经 的翻 译亦 是如此 , 回顾佛 教在中 国的发 展历 史 , 深远, 并且渗 透到 了人 们生 活的每 个角 落 。电影 中关于和 尚尼姑 的 不 难 看 出由 佛 经翻 译 表现 出来 的 “ 圆 融 ”特征 和 中 国传 统 文化 更 生活 描述 , 关于人 们崇 尚佛 教的体 现 ; 音乐 中相关 的曲词 乐 ; 绘画 中 包 容性 的特点 。 以佛 教故 事和人 物为 素材 ; 中国每 个城 市都常 看到 的佛教 神像 和雕 二、 佛经 翻译 对 中国文化 的影 响 塑 。可 以说 , 没有佛 教 的传入 , 就没 有龙 门和 云冈石 窟中 的雕塑 ; 就 1 、 从 佛 经翻译 看 中 国文化 的 和合精神 没 有 敦煌 珍贵 的壁 画 和 飞天 。以上 种 种都 是 中国文 化 中不 可缺 少 回顾 中国 的翻 译 文 学 , 曾经 出现 过三 次 大 高潮 : 第 一 次是 在 汉 的部 分 。 走 进中 国世 代相传 的信仰 中 , 许多 的观念 都来 自经文翻 译 , 唐 时期 , 这 一阶 段 的翻译 主要 以佛 经翻 译 为主 , 其代 表人 物有 道 安、 老 人们 常 常提 到的 因 果报 应 , 善有 善报 , 恶 有恶 报等 都 是经 文翻 译 鸠 摩 罗什 及 玄奘 等 ; 第 二 次是 在 明末 清 初 , 主要 以 翻译 各 类经 书 为 对 中国文化 的改变 。 主, 如利 玛窦 对 《 圣经 》的翻 译等 ; 第 三次 则是 在中 国近代 , 此 时多 三、 促进 了 中国哲学 的改变 种文 体 的 翻译 相 继 出现 , 翻 译 的种 类 也逐 渐 开 始增 多 。由 此可 知 , 经 文 的传 入 也促 进形 成 了 中国 的 新哲 学—— 新 孔 学 。尽 管 传 佛经 翻译 从掀 起 第一 次翻 译 高潮开 始 , 在中 国历 史上 已经 延续 了上 统 的佛教 和新 孔学都 着重 强调 自我修 养 , 但 在 中国传 统的 哲学 中提 治理 国家 , 镇 压暴 动 ” , 而不 同与佛 教意 在帮人 千年, 究 其 原 因不 仅 受到 了当 时客 观历 史 条 件的 影 响 , 更是 由 于佛 到的 自我修 养是 指 “ 教“ 圆通 ”思想 起着 关键 的作用 。 超脱 凡世 已到达 得 道成 佛 的 目的 。新孔 学提 出 了 “ 上 帝 法则 的观 《 辞源 》 中解释 “ 圆融 ”一 词 为: “ 圆融 , 佛教 语 。破除 偏执 , 圆 念 ” , 主张 相信天 人合 一 , 一 旦天 人合 一后 , 他们 “ 治理 国家 , 镇压暴 满 融 通 。这赋 予 了佛 教特 有的 性质 一开 放和 包容 。因此 , 佛教 传入 动 ”的神 圣使命 就完 成 了。新孔 学的 显著 特点在 于 : 很好 的运用 了 中 国之 初 , 既能 保 持 自 己的 特性 , 又 能 与 中国 传统 的 各 家学 说相 互 辩证 法 , 在 批判 佛教 的 同事 再 吸收 了她 一部 分 的观 点 。由此 , 中 国 沟 通 和交 流 , 例如 , 用 顺应 融会 的态 度对 待儒 道学 说 , 并效 仿其 譬如 形成 了完 善的本 位论  ̄ 0 t i f " 值论 以及关 于 生活 的哲学体 系 。所 以, 佛 淑 世 化 民 的正 面 的社 会 作用 。中华 民族 在 悠 久的 历 史 中形 成和 发 教的翻译 为 中国哲学 注入 了新 能量 。 展 了 比较 稳定 的文 化 形态— — 中国 传统 文化 , 其形 式多 样 并不 断发 四、 结语 当翻 译行 为作 为某个 译者 的个 体活 动时 , 其动机 具有 偶然 性和 展变化, 是 中华 民族 智慧 的 结 晶 , 但 其 不变 的 “ 和 ”的精 神 内核 却 在 社 会历 史的 发展 变 化中 受到 了一 致的 推崇 , 并得 到 了不 断的 丰富 不 确定 性 , 但 是当 某类翻 译活 动成 为一 定规模 并具有 持续 性 的集体 和 发 扬 。“ 和 ”的 精神 解 释 为 “ 一种 承 认 , 一种 尊 重 , 一种 感 恩 , 一 活动 时 , 就必 然具 有深 层 次的 社会 文化 原 因 , 同时 也会 对译 入语 的 佛 教翻译 正是 如此 。仅仅 种 圆融 ” , “ 和” 的基 础 , 是和而 不 同, 互相 包容 , 求 同存异 , 共生共 长 。 社会和 文化 造成 具有深 度和 厂度 的影 响 , ( 叶小 文 ,2 0 0 5 ) 佛教 “ 圆 通 ”的思 想就促 进和完 善 了中国传统 文化中 “ 和合 ” 、 “ 圆 而 中 国传 统 文化 “ 和合 ”的 精神 内 涵与 佛 教 的思 想 中 的 “ 圆 融 ”的文 化 精神 特质 。佛经翻 译是 中 国翻译 史上 的一次 高峰 , 给中 通 ”极具 相 似 性和 相 通性 。因此 , 佛 教传 入 中 国 , 并没 出现 像 欧 洲 国的文化 内涵注 入了新 的活力 。 中 世纪 因文 化和 宗 教冲突 而导 致 战争 的现 象 , 反而与 本土 文 化相 互 融合 , 相 得益 彰 , 并且促进 和完 善 了中华文 明 。 【 参 考文献 】
佛教典籍翻译对文学语言的影响
佛典翻译文学的内容十分丰富,表现形式多样,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文学价值高、影响比较巨大的有以下几部分。
佛传:这是记述佛陀生平的一类经典,其中优秀者堪称传记文学的杰作,所塑造的佛陀形象也堪称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典型。
据佛教史的记述,佛陀寂灭之后,大迦叶带领众弟子结集早期佛典(《阿含经》),已包含有佛传成分。
到部派佛教时期,形成了叙述佛陀一生的完整佛传。
由于佛教各部派关于佛陀的传说不尽相同,结集的佛传也有多种。
如大众部的佛传名《大事》(Mah?wastu Awad?na,中土未译),法藏部称《本行经》。
佛传是最早传入中土的佛经的一部分。
按所出年代,现存汉译佛传有:东汉竺大力译《修行本起经》(异译吴支谦《太子瑞应本起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过去现在因果经》),东汉昙果、康孟祥译《中本起经》、西晋竺法护译《普曜经》(异译唐地婆诃罗《方广大庄严经》),东晋迦留陀伽译《十二游经》,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北凉昙无谶译、马鸣作《佛所行赞》(异译刘宋宝云《佛所行经》),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宋法贤译《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等。
各种佛传记述范围不尽相同。
有的从佛陀前生写起,有的从释迦族祖先写起,有的从佛陀降生写起,等等。
其核心部分是所谓"八相示现"(或称"八相作佛",即下天、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灭;或无"住胎"而有"降魔")。
值得注意、也是对形成其文学价值具有重要作用的是,虽然所描写的教主佛陀形象多有神秘、虚幻的成分,但基本是作为现实的"人"来表现的。
例如描写作为"太子"的佛陀曾耽于世俗享乐,也曾结婚生子,求道过程中也犯过错误,也经受磨难和考验,等等。
如此较强的现实性,是佛传作为文学创作的卓越之处。
汉译佛传中最为杰出的当数马鸣(公元2世纪)所造、昙无谶所出《佛所行赞》(另有宝云异译)。
六朝时期的佛教发展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六朝时期的佛教发展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迅速流行,对当时的社会、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但直到六朝时期才真正开始流行。
在这个时期,佛教教义得到了更好的传播和宣扬,并得到了更广泛的接受。
这一时期的佛教主要分为南北两派,南宗佛教以禅宗为代表,北宗佛教以华严宗和天台宗为代表。
这些不同的佛教派别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教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佛教在六朝时期对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佛教经典、佛像、寺庙、壁画、佛塔等佛教艺术都开始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和发展。
佛教艺术的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技法高超,在当时的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关注。
佛教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传统,不仅为中国美术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和创意,也为后来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佛教在六朝时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艺术领域,也影响到了思想、哲学和文学等方面。
佛教思想的传入,为中国新的思想体系的构建创造了条件。
佛教哲学的思想,以其自身所特有的慈悲、忍辱、涅槃等理念,影响了当时的道教、儒家等传统思想和文化传统。
佛教的诸多经典,如《华严经》、《大涅槃经》、《法华经》等,为当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源泉和灵感。
佛教在六朝时期的传播和发展,也促进了中国与外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这个时期,大量的外国僧人,特别是印度僧人来到中国传教,传授佛教经典和教义。
他们的到来,不仅加深了中国与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
当然,佛教在六朝时期的流传和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阻力。
佛教的一些教义和行为,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和抵制。
一些人因为不明白佛教的真正意义,就产生了对佛教的误解和偏见。
但总体来说,六朝时期对佛教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融合的重要时期。
总的来说,佛教在六朝时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艺术、文学和哲学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交流和融合,也影响了后来的文化传统。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佛经翻译历时上千年,所译入中国的佛典、输入中国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引言佛经翻译作为中国译学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不仅对中国翻译界的影响巨大,对中国文化诸因素的影响也可谓意义深远。
可以说佛经翻译开启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大门,对后世中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鉴于佛经翻译对中国翻译界的贡献已为各位略懂翻译史的人或翻译界的学者们共知,如支谦的《法句经序》、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慧远的“厥中论”、玄奘的“五不翻”,等等。
本文针对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中语言、思想、绘画艺术、文学方面的影响问题进行探讨。
2.佛经翻译的概况佛经的翻译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上千年,始于东汉,盛于隋唐,续至宋元,经历了草创、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阶段后,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初期共译经书570部,译经多由外籍僧人口授,汉人笔录。
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和竺法护。
东晋至隋代这一阶段被称为佛经翻译的发展期,期间共译佛经3155卷,著名的翻译家及理论批评家有释道安、鸠摩罗什、真谛、彦琮,他们不仅在实践上大有成就,在理论上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到了唐代,佛经翻译发展至鼎盛时期。
据记载,此期的译经数量为玄奘的贡献最突出,他不仅译经达70部之多,译法更高超,或直译或意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规也”。
历经了发展鼎盛之后,到了宋元,在朝廷的支持下,译经事业虽还在继续,但在唐后期及周朝所遭受的毁灭性打击,已使其繁华成了历史。
宋元之后,译经事业便告中止。
明清两代,则仅有由日文、藏文、巴利文翻译为汉文的零星作品。
纵观佛典汉译的历史,除了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四大译师”之外,尚还有留下姓名的译者200多名,共译佛典2100余种,6000余卷(祁志祥,2000:76-79)。
3.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1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哲学重经验认识,轻理论思维,注重对生活自身的探讨,轻视思考彼岸的问题。
佛经文学翻译及其对我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佛经文学翻译及其对我国古典文学的影响陈红玉【期刊名称】《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9)006【摘要】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 from Han and Wei Dynasties to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as the first translation climax in China and has been exercising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culture. Buddhism thus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 through its scripture translation. The spreading of Buddhism not only brought new words, new styles and new conceptions to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but also broadened and inspired writers' creative thinking and writing.%汉魏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是中国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翻译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
佛教发源于印度,通过佛经翻译在中国发扬光大,成了中国主要宗教之一。
佛经文学的传播不仅给汉语言带来了新语汇、新文体,也极大地拓宽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想象力,在题材、内容、意境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总页数】4页(P13-15,88)【作者】陈红玉【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与国际交流系,江苏苏州2151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46【相关文献】1.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近代文学翻译比较研究 [J], 骆贤凤2.简评佛经文学翻译之"三支" [J], 张伟华3.“伦理的博弈”:埃兹拉·庞德中国古典文学翻译中的伦理选择及解读 [J], 高博4.印度佛经故事与中国古典文学 [J], 李阳春5.探讨我国古典文学翻译教学利与弊 [J], 刘洋;崔凌;付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
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一、佛教的传入与佛经的翻译。
(一)约前6C到5C,释迦牟尼创佛教。
(二)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景卢受大月氏国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是佛教初传的历史坐标。
(三)约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天竺僧竺法兰、迦叶摩腾以白马驮《四十二章经》及佛像到洛阳。
(四)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大月氏僧支谶到洛阳弘佛,译出《道品行经》等,大乘佛教经典系统地传入中国。
(五)建和二年(148)安息僧人安世高到洛阳弘法,译出《人本欲生经》等,小乘佛教经典系统地传入中国。
(六)汉末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大量翻译,出现支谦、康僧会、竺法护、道安、鸠摩罗什、法显、佛陀跋陀罗、昙无谶、求那跋陀罗、菩提支流、真谛等翻译家。
二、文人与佛教的关系。
曹植为月氏人支谦详定所译《太子瑞应本起经》;谢安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支遁是诗人;慧远与谢灵运、刘遗民、宗炳等文人有交往;谢灵运是笃信佛教并懂梵文的文学家,他受竺道生影响著《辨宗论》,应慧远之请撰《佛影铭》,又撰《慧远法师诔》、《昙隆法师诔》、《维摩诘经中十譬赞》,《十四音训叙》是他参加佛经“改治”,向慧睿请教后所撰;萧子良于齐武帝永明五年(487)赵继文士造经呗新声;沈约笃信佛教;刘勰、徐陵与僧人交往;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记北魏洛阳佛寺。
三、佛教对文学的影响:(一)想象世界丰富。
佛教三世(前、今、来世)观念,因果轮回观念,三界、五道观念把思维时间空间和想象世界扩大了。
用因果报应观念解释人间现象,如刘义庆《幽明录》、王琰《冥祥记》、颜之推《冤魂志》等。
维摩与观音形象在这时建立。
(二)故事性加强。
佛经故事传入中国。
有的直接来自佛经,如梁吴均《续齐谐记》“鹅笼书生”;有的是印证佛教思想的本土故事,如《幽明录》。
三、反切产生和四声发现。
反切产生于汉末。
在翻译佛经过程中,梵语的拼音法启发人们分析汉语声音结构,分析出声母韵母,产生反切;反切欲求准确,就发展到对声调的注意。
典籍翻译
简评佛经翻译对汉语言及文学的影响。
对语言的影响:(1)通过佛经的翻译输入了大量佛教词汇,随着历史的发展,成为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
(2)语法结构受梵文影响。
如“打骂于他”、“取笑于我”。
(3)汉语的反切法与佛经翻译有关。
因为翻译佛经,接触到拼音的梵文,而翻译有时要求音译正确,于是汉语的反切四声就产生了。
四声的确立也与佛经翻译有关。
“宫商角徵羽“是中国本体,平上去入从西域输入。
对中国文学的影响:(1)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语言。
正是由于佛经译者的翻译,汉语语言中出现了很多佛教意味很浓的词汇,而且其中有很大比例后来成为现代汉语的日常用词,如“世界”“刹那”瞬间、弹指。
;(2)丰富了汉语的音韵、语法和文体。
(3)丰富了中国文学。
体现在文学题材、文学结构、文学语言等各个方面。
佛教经典里保存了不少古代印度的民间故事和寓言,故事的每一小段后,都有偈颂。
这种散文中夹韵语,便是我国话本及章回小说的“诗曰”、“有诗为证”的来源;印度的《罗摩衍那》中罗摩的故事和《贤愚经》的故事,对我国《西游记》等小说的故事情节产生影响。
有些佛经本身就是小说,有的带有小说戏剧的形式。
这种结构的文学体裁都是中国没有的。
它们的输入,对后代弹词、平话小说、戏剧的发达都有影响;元人杂剧有取材于佛经故事的。
唐代变文的产生、流行都与佛教有密切关系。
傅雷的神似理论:“神似”,亦即“传神”,顾名思义,就是传达原文的精神,也就是在精神实质上的相似。
神似必须达意,给人以生动逼真的印象。
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里,一开始就片言立要,提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1)“重神似不重形似”。
“翻译应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2) “神”与“形”的和谐源于译者的再创造。
傅雷曾指出:“译书的标准应该是这样,假设原作者是精通中国语文的,译本就是他使用中文完成的创作。
(3)“神似”与“形似”和谐体现中西美学之精髓。
神似”与“形似”的和谐的实质在于,既表达出语言的“确定点”——“显形”,又表达出语言的“未定点”——“隐形”,使之既传神又达意。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精品】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及文化的影响
关于佛经译文的总的特点,梁启超曾加以总结,归纳成十条: 一, 普通文章总所用“之乎者也矣焉哉”,佛经一概不用(除支 谦流之译本);
二, 既不用骈文家之绮词丽句,亦不采古文家之绳墨格调;
三, 倒装句法极多; 四, 提携句法极多;
五, 一句中或一段落中含解释语;
六, 多复牒前文语; 七, 有联缀十余字乃至数字而成之名词———一句词中含形容 格的名词无数; 八, 同格的语句,铺排叙列,动致数十; 九, 一篇之中,散文诗歌交错; 十, 其诗歌之译本为无韵的。
采取忠实于原文的直译方法,合理清晰地表达原文 的思想内容和深层意义,但是考虑到译语的通顺流 畅就得采取意译的方法以确保译文不但要符合目 的语的语法规范更要符合目的语所在国家的历史 文化语境,使之靠近译文读者。所谓准确地音译就 是保持源语言的音位特点,为汉语输入更多的外来 词汇。在译文的文体风格方面,玄奘主张使译文与 原文的风格保持一致,尽量让汉译版的佛经突出源 语文本古雅朴素的风格。玄奘的翻译思想是严复 “信、达、雅”这一翻译准则形成的精神源泉。 另外,现代英语翻译教学中所涉及的一些翻译技巧, 例如增词、删词、拆分、合并、译名假借等也来 自于玄奘的翻译思想。
鲁迅指出: “魏晋以来, 渐译释典, 天竺故事亦流传世间, 文人喜其颖
异, 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 遂蜕化为国有。” (1998 : 30) 两万多卷佛经 涉及了印度的哲学、文学、逻辑、医药、天文、文法、声韵、音乐、舞 蹈等诸多内容, 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发展的活力与清新的风格。其中不少 是极具文学价值的经典作品, 它们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题材不朽的源泉。 佛经中文学性很强的篇章不少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不朽的题材。 例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讲述的故事原型正是唐朝高僧玄 奘历经磨难、誓向西域求取佛经的曲折历程, 根据陈寅恪的系统考证, 该小说作者吴承恩在加工创作时借用了相关佛典里的许多情节。陈寅恪 指出, 孙悟空大闹天宫出自《贤愚经》、《顶生王缘品》里争夺王位的 故事, 沙和尚的很多情节源自《慈恩法师传》, 猪八戒来自义净翻译的 《毗奈耶杂事三佛制芘诌发不应长缘》, 孙悟空从须菩提祖师半夜得到 法术的故事, 就是佛经里禅宗五祖弘忍夜半传衣钵给六祖慧能传说的演 变, 还有, 《西游记》着力描写的九九八十一难取材于《严华经》里善 财童子的五十三参的情节。
佛经翻译对于我国语言文字发展的影响.doc
佛经翻译对于我国语言文字发展的影响中国历代学者的汉语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语义研究阶段,语音研究阶段,全面发展阶段等中国的语言研究是从汉代开始的。
因为国家统一已久,所以学术空气较浓。
当时的研究工作主要在语义方面,因为汉代崇尚儒术,提倡读经,每一个儒生都要求有阅读古书的能力。
1南北朝(420-589)以后,语言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语音方面。
这不是偶然的。
当时诗律学逐渐发达,为了研究韵律和节奏,需要明确地分析语音的构造,发现声调的特性。
由于佛经的翻译,中国语文学者认识了印度的语音学。
远在第二世纪(东汉),中国人已经能够把每一个音节分为两部分,就是现代所谓声母和韵母。
相传沈约(414-513)写了一部四声谱,当时诗人们已经注意到汉语里有四声,并且把这种认识用在诗律的实践上。
字典之外有韵书,其实韵书也是字典之一种,不过它是按音编排的字典罢了。
陆法言的切韵(601)是现在能看见的最早的一部韵书。
从十三世纪到十七世纪(元明两代),中国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在北方话的活语言方面。
4佛经翻译利用并激活了汉语固有的四字格模式,使其构词能力大大加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汉语四字格的蓬勃发展。
首先,佛经翻译的影响是汉语双音化在魏晋时期步伐加快的重要动因。
由此导致了多种构词法的增长和完善;其次,佛经翻译对新文体及与之相适应的四字句的选用〃促成了汉语四字格独特的2+2节奏倾向的形成;再次,佛经翻译的口语化倾向影响到各种通俗文学体裁,尤其与后代白话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四字格俗语有关;最后,源于佛教的四字格成语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最高比例〃它们与汉语成语融会在一起,成为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2文字是语言的代表,因此,古代一切用汉语写下来的文字记载,对汉语史来说,都有作为资料的价值。
但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接近口语的作品。
就先秦来说,诗经的国风就是民间口头文学的记载;论语也可能是孔门弟子所记录下来的当时的口语。
当然,其他还有许多接近口语的作品,例如易经的彖辞和象辞就有许多俗谚在内。
佛经翻译影响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学
2019年第4期(总第276期)No.4,2019Total No.276 THE NORTHERN FORUM佛经翻译影响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学闫艳(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610064)[摘要]佛经翻译与文学影响关系分为佛经翻译文学与佛经翻译影响文学两种”文章主要研究后者”从影响结果上来看,它又可分为民间文学影响与作家文学影响两种”民间文学影响有民间讲唱和民间道教文学。
作家文学影响则有小说、散文、诗歌等三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关键词]佛经翻译;影响文学;汉魏晋南北朝;民间文学;作家文学[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541(2019)64-0636-09 The Literature in Wei,Jin and North-south Dynasties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nturroYAN Yan(S c O oc I oO Foreign Lanauaaes,CUana'an University,XU an710264,Chita) Abstraci:The relatiou betueex Uanslatiou ot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literature can bc0X0©/into too catevories—Buddhist scriptures translation literature and tUc influe/ce/literature by Buddhist translation.Thir tUesir focuses ot tUc latteu From tUc view ot influe/ce/results,Uanslatiou ot Buddhist scriptures influe/ce/too Cinds lanele/folp literature and writer literature.The influe/ca to folp literature hat foil sinaina as welt as foil Taoist literature.Writers literature appeared novels,prose,poetra by tUc impact.Key wordt:The Uanslatiou ot Buddhist scriptures;Influe/ce/literature;Wei,Jin and NoUO&south Dyesties;foil literature; writers literature佛经翻译影响下的中国文学,也被称作佛经影响文学翻文学,是文学的究。
试论佛经翻译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试论佛经翻译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裘禾敏Ξ摘要:史无前例的“千年译经运动”———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着眼于创作思想、创作手法与创作题材等方面,试图剖析佛经翻译给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带来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指出翻译在民族文化构建与创新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佛经翻译;创作;创作;民族文化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08)01-0124-05 佛教既是宗教,又是哲学,其思想博大精深,其体系涵盖人类社会、自然界与思维活动。
佛教自汉朝从印度传入中国以降经历了冲突、依附、交流与融合后,与本土的儒教和道教“三教合流”(或称“三教合一”),逐步演变为左右中国文化史、中国学术史发展的三大思想支柱之一,成为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肇始于西汉末年、收尾于北宋年间的“千年译经运动”里中国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译经大师,包括早期的安世高、支谶、支谦、竺法护,中期的鸠摩罗什、彦琮、道安、慧远以及后期的玄奘、实叉难陀、义净、不空等,他们皓首穷经,呕心沥血,共译出两万多卷佛经。
这些浩如烟海的经书里文学成分较浓的有以下两类作品:第一类是有关佛及其著名弟子的生平事迹。
释迦牟尼放弃王位出家修道,他成佛后又传教四十几年,有关他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
后来的僧人根据佛教发展的需要将许多想像加到释迦牟尼身上,如四部《阿含经》有声有色地描绘了无所不能的佛,是可读性很强的文学作品。
再者,佛的大批著名弟子有着曲折的皈依佛门的经历,他们的身世进入佛典后大多演绎成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
其中最有文学影响力的是由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法华经》与《维摩诘经》。
第二类是本生经,即有关佛的前世、为人或为兽时修行的传说。
印度僧侣利用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添附佛教教义,描述释迦牟尼出世之前经历的许多生命过程,因其内容基本取材于古印度民间文学,所以汉译的本生经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
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
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刘祥清(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衡阳市.. 421001 )摘.. 要.. 佛教向中国引入、传播和发展过程中, 翻译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佛教的影响已深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本文主要概述、分析佛经汉译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对中国汉语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佛经.. 翻译.. 历史地位.. 社会作用Abstrac t.. T ransla tion played a very im portant pa rt in the process o f the introduction, d issem ination and dev elopment o f Buddh ism in China. In the present a rtic le, the h isto rical im po rtance o f Ch inese transla tion o f Buddh istScr iptures is summ ar ized and its far-reach ing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 ent o f the Ch inese language, cu lture andliterature is a lso ana ly zed.K eyW ords.. Buddhist Scr ipture.. T ransla tion.. H istor ic im po rtance.. Soc ia l ro le.. ..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 由当时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 悉达多舍王位出家修行悟道后于公元前6至5世纪创立。
公元前3世纪, 由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大力弘扬, 佛光法乳遍流世界, 佛教遂成为世界性宗教。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我国, 中国佛经翻译随即开始。
中国佛经翻译是中国文字翻译的滥觞。
史学界、佛学界公认中国佛经翻译始自公元67年(汉明帝永十年), 即始自天竺僧摄摩腾译..四十二章经..。
从中国翻译史角度看佛经翻译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智库时代 ·119·百家争鸣摘要:源自古印度的佛教于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后,便以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诠释和需求迅速传播,并经由中国人自己的发挥和创造完成了中国化。
在此过程中,佛经汉译活动发挥了关键作用。
佛经汉译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它拉开了中国翻译史的帷幕,推动了我国与亚洲乃至西方各国之间跨文化交流的发展。
本文将从中国翻译史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佛经翻译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从而证明中华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体系,其对佛教文化做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创新。
关键词:翻译史;佛经翻译;中华文化;影响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4609(2018)09-0119-0003郝士民从中国翻译史角度看佛经翻译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西北大学,陕西西安 710127)两汉交际之时,源自古印度的佛教经由西域地区传入中国后,逐步与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相适应,而佛经翻译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末年,在东晋至隋代迅速发展,并于唐代达到全盛时期,衰落于北宋时期。
佛经汉译拉开了中国翻译史的帷幕,引发了首个翻译高潮,并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的简要回顾,重点分析佛经汉译对汉语、中国文学以及中国古典艺术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简述(一)佛经翻译的起源佛教诞生于古印度。
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为了大力弘扬佛法,众多僧徒被国王派遣出国传教。
此后佛教传至西域地区,不少国家陆续开始信奉佛教。
佛教传至中国并得以盛行有其特定的内在原因。
汉武帝时,董仲舒创立了谶纬神学。
而佛教鼓吹人生极苦,要人忍辱修行的教义与谶纬之学正好相互配合,有利于统治阶级更好地对劳动人民进行精神统治。
所以佛经传至中国以后最先受到统治者的青睐,随后影响力急剧提升。
为了传播佛教教义,外来僧侣不断带来佛教典籍,于是佛经的翻译活动得以拉开序幕。
(二)佛经翻译的四个阶段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到北宋末年,佛经翻译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从东汉桓帝末年到西晋为第一阶段,即起步时期;从东晋到隋代为第二阶段,即发展时期;唐代为第三阶段,是全盛时期;北宋为第四阶段,此时佛经翻译进入衰落时期。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流传到中国以后,在中国得到了极⼤的推⼴,这主要得⼒于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中国最早期的翻译理论。
⼀、佛经翻译历史 根据我国佛经翻译的发展历程,⼀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阶段,从东汉到西晋的佛经翻译萌芽期;第⼆阶段,从东晋到隋的佛经翻译发展期;第三阶段,唐朝时代的佛经翻译成熟期。
中国最早的正式佛经翻译⼤约始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睡觉时梦到⾦⼈于是派遣⼤使到天竺寻访佛法,天竺僧⼈迦叶摩腾跟随使前来洛阳,翻译了《四⼗⼆章经》⼀卷。
到了东汉末年时期,⼀些古印度和西域僧⼈来到汉地,以洛阳为中⼼,翻译出⼤量的佛教典籍。
⾃此,中国的佛经翻译⽇渐兴盛,所以翻译学界⼀般把这个时期视为考察起点。
但是这时的佛经翻译⼤多为个⼈⾏为,⽆组织性,因此⽂体杂乱。
这个时期佛经翻译的特⾊,主要有⼤⼩乘两系统:⼀是以安世⾼为代表的⼩乘禅学派;⼀是以⽀娄迦谶为代表的⼤乘般若学。
从东晋开始,佛经翻译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开始出现⼤规模的翻译组织,佛经翻译开始蓬勃。
这时候翻译佛经的⼈⼤多来⾃印度,他们既通梵⽂,⼜懂汉⽂。
翻译出许多的佛经经典,主要有⼤⼩乘经论、密教经、律典等,涉及印度佛教各个流派。
这个时期佛经翻译的特点是传译较完备,译经师有系统地介绍佛经,确⽴翻译⽂体,翻译作品不求华美,但求切合原意,这是汉译佛经的发展期。
到了唐代,由于统治者⼗分重视佛经翻译活动,因此在⼈⼒财⼒⽅⾯给予了极⼤的⽀持。
特别在唐太宗时期,为⽞奘⼤师开设译经院,译经者达三千⼈之盛,这是中国译经的巅峰期,同时也是佛教的成熟期。
在这个时期译经师则以中国⾼僧主持译事,典型代表是⽞奘、义净,他们不但精通华⽂、梵⽂,佛学造诣更是博⼤精深,且以朝廷⼒量设置组织完备的译场,进⾏⼤规模的译经事业。
⼆、佛经翻译对我国翻译活动的影响 东汉⾄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学史上的第⼀次⾼潮,也是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形成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翻译业的发展, 僧人对佛经原典的认识更趋本真, 加之妙善梵汉之音者不断涌现, 主张直
译的观点渐渐让位于崇尚意译者, 鸠摩罗什可视为转折的一个标志。
鸠摩罗什是天竺人, 以德行学识闻名于西域诸国, 堪称一代佛学大师。后秦弘始三年( 公元
401 年) , 他来到当时的译经中心) ) ) 长安, 在逍遥园译场开始了他的译经生涯。由于罗什游刃于
语言的人口译, 然后由精通汉文者, 根据口译而斟酌成文, 颇似现代林纾的翻译方式。这种方式, 决
定了多数译者但求大意, 顾不上译文的文饰辞采。
世高出经, 贵本不饰, 天竺古文, 文通尚质, 仓卒寻之, 时有不通。[ 2] ( 卷6)
安公校定古今, 精寻文体, 云: / 似谶所出, 凡此诸经, 审得本旨, 了不加饰。0[ 1] ( 卷1)
短。0[ 6] ( 卷1) 明显看出, 法护的直译, 虽然也符合原文意思, 但显得过于直白, 读来呆板生硬, 而僧睿
所译, 文采斐然, 显然略胜一筹。之所以会有如此差异, 是因为罗什明确反对直译, 讲究/ 辞体0和
/ 文制0:
初, 沙门慧睿才识高明, 常随什传写。什每与睿论西方辞体, 商略同异。云: / 天竺国俗, 甚重文制, 其宫商体
其经出, 颇从文丽0[ 2] ( 卷7) 。僧赞扬他的翻译/ 彬彬以雅畅0。汤用彤先生也说: / 三国时支谦内外
通备, 其译经尚文丽, 盖以为佛教玄学化之开端也。0[ 3] ( P135) 支谦只是在翻译5法句经6时, 暂时接受
竺将炎的意见。如果按照翻译信达雅的要求, 这种直译只是做到信与达。
问; 而什译之5大品6 、5法华6 、5维摩6 以及四论(5中65百65十二门65大智度6 ) , 不特为我思想界辟一新天地, 即文学
界之影响亦至矩焉, 文之不可已如是也。[ 9] ( P186)
梁启超由衷赞曰: / 鸠摩罗什者, 译界第一流宗匠也。0[ 59] ( P184) 从影响接受的角度看, 罗什等人
是/ 大诗0文体[ 7] 。这种/ 大诗0文体, 一重文藻, 二重宫商体韵, 以入弦为善。罗什认为, 在翻译中应
注意从文学的角度对此予以关注, 考虑汉语译文的文学品味, 否则, 只得大意, 一味追求质实, 失去
了文字的音律与丽藻, 其感动人心的魅力也就难以存在, / 非徒失味, 乃令呕秽也0。鸠摩罗什这里
汉灵之时译5道行经6 , 译人时滞, 虽有失旨, 然弃文存质, 深得经意。[ 1] ( 卷1)
汉灵献间译经, ,,并言直理旨, 不加润饰。[ 1] ( 卷1)
收稿日期: 2003- 06- 27
作者简介: 辛刚国( 1966- ) , 男, 山东莘县人, 聊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文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六朝文学与
朝人崇尚华丽藻采的文学思潮的形成, 并对四声的发明具有催生之功。佛经翻译的文饰倾向极大地影
响了六朝文学的发展风貌。
关键词: 鸠摩罗什; 佛经; 文饰; 翻译; 四声
中图分类号: B942;H159; H116.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 0292( 2004) 01- 0117- 05
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 始于印度佛教文化之东传, 始于佛经传译。/ 自大
教东流, 乃译文者众。0[ 1] ( 卷13) / 迩及桓灵, 经来稍广。0[ 2] ( 卷2) 自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的数百年间,
译经不绝。这种翻译活动, 不仅对六朝士人的心态和信仰以及中国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同
能征得经之本旨。譬如/ 五失本0其中之一, 是/ 胡经尚质, 秦人好文, 传可众心, 非文不合, 斯二失本
也0。所谓/ 胡经尚质0, 也就是维祗难所说的/ 佛言依其义不用饰, 取其法不以严0。既然佛经尚质
直, 而汉文尚文饰, 那么, 译质为文, 恐失原旨。他坚持/ 梵经尚质0, 译文也应质朴。他所监译的经
句经序6说: / 天竺言语, 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书, 语为天语。名物不同, 传实不易。0[ 2] ( 卷7) 惠远
5阿毗昙心序6亦云: / 方言殊韵, 难以曲尽。0[ 2] ( 卷10) 以古汉语的单音节字去译读和译写梵文的多音
节字的确/ 格难通0。但翻译之难, 最主要的还在于兼通梵文与汉文者寥寥无几。5法句经序6云:
指出: / 罗什专为-文藻. 而发, 尤属知言。盖移译之难, 词章最甚。0/ -虽得大意, 殊隔文体. 一语, 可
谓切中佛典汉译之弊。梵本义理虽得, 隔在-言准天竺. , 未能成为汉文文制。岂期必胜其辞, 必尽
其意耶?0[ 8] ( P1264)
鸠摩罗什重文采藻饰, 译风也非常严谨。他常常对译文反复推敲, / 一月余日, 疑难犹豫, 尚未
域义同, 但在言过质。. 睿曰: -将非人天交接, 两得相见?. 什喜曰: -实然! . 其领悟标出, 皆此类
也。0[ 1] ( 卷1) 宋朝陈善也将二者译文作过对比: / 予观鸠摩罗什及竺法护所译经, 法护曰: -大众团团
坐, 努目看世尊。. 罗什则云: -瞻仰尊颜, 目不暂舍。. 不唯语工, 亦自省力。即此可以卜才之长
的。他的翻译水准和质量, 在当时和后来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他所译佛经如5金刚经6、5法华
经6、5维摩诘经6、5华严经6等都是文学味很浓的佛经典籍。其中的5维摩诘经6本是一部小说, 极富
文学趣味, 所以其翻译自然会触及审美层次。僧肇在5维摩诘经序6称: / 其文约而诣, 其旨婉而彰,
微远之言, 于兹显然矣。0 其5百论序6 又赞: / 质而不野, 简而必诣。0 梁启超更是高度评价了他的
什崇尚文饰的译风, 牢固确定了文饰翻译派在译经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故长安( 按: 罗什当时在长安
译经) 所译, 郁为称首0[ 1] ( 卷3) 。他主持翻译的佛经典籍达四百卷之多, 以至于5晋书#载记6称: / 今之
新经, 皆罗什所译。0所谓/ 新经0, 是相对早期/ 直言理旨, 不加润饰0 的/ 言准天竺0[ 1] ( 卷1) 译本而言
梵汉两种文字之间, 因而能在/ 务存论旨0[ 2] ( 卷11) 的基础上, 注意雕琢文饰藻采。他以为翻译之妙,
尽在/ 依实出华0, 出质而入文。5僧睿传6讲到弘始八年( 公元406 年) 译5妙法莲华经6: / 什所翻译,
睿并参正。昔竺法护出5正法华经#受决品6云: -天见人, 人见天。. 什译经至此, 乃言曰: -此语与西
显, 他强调言意之间的修辞成分, 要求善出善入, 不同言而同妙。
与鸠摩罗什一起讨论/ 辞体0和/ 文体0的僧睿, 曾先期受业于道安译场, 道安去世后, 随从鸠摩
罗什。对于两位佛师翻译主张的不同, 僧睿深有体会。他在5大品经序6说: / 执笔之际, 三唯亡师五
失及三不易之诲, 则忧惧交杯, 惕焉若厉, 虽复履薄临深, 未足喻也。0这是说, 依照道安/ 五失本0之
说, 斤斤于守本践迹, 如履薄冰, 而到罗什门下, / 详其义旨, 审其文中0, 只要/ 旨不违中0, / 文虽左
右, 不害也, 故能领悟标出, 杰出冠时0。从/ 唯惧失本0到/ 旨不违中0, 从/ 在言过质0到/ 质而能雅0,
从/ 遵实崇本0到/ 依实出华0, 无疑是翻译实践上的一种超越, 更是翻译思想上的一种升华。钱锺书
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六朝文学的发展风貌。
一
从六朝佛经翻译理论与翻译文学实践来看, 六朝佛经翻译总的发展趋势是由重质实的直译转
向重文采雅正的意译。由天竺僧人传入的佛经都是梵文, 要将这些佛经译成汉文, 在没什么经验可
资借鉴的前提下, 无疑有诸多困难。各位参与译事的僧人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三国时支谦在5法
卷, 备极矜慎, / 案本而传, 不令有损言游字; 时改倒句, 余尽实录0[ 4] ( P60) 。他批评主张文饰译风的
支谦: / 前人出经, 支谶、世高, 审得胡本难系者也。叉罗、支越( 按: 支谦别名支越) 斫凿之巧也。巧则
巧矣, 惧窍成而混沌终矣。0 嫌其尚/ 巧0 而有失本之虞, 罗根泽因此称/ 道安是: / 童寿( 罗什) 译法华, 可谓折中, 有天然西域之语趣。0 ( 5宋高僧传6 卷三) / 天然语趣0 四字, 洵乃精评。
自罗什诸经论出, 然后我国之翻译文学, 完全成立。盖有外来/ 语趣0 输入, 则文学内容为之扩大, 而其素质乃起一
大变化也。绝对主张直译之道安, 其所监译之5增一阿含6、5 婆沙6 、5三法度6 诸书, 虽备极矜慎, 而千年来鲜人过
意深邃无极。今传梵义, 实宜径达。是以自竭受译人口, 因循本旨, 不加文饰。译所不解, 则阙不
传, 固有脱失, 多不出者。0从支谦言说的口气看, 他并不认可这种/ 因循本旨, 不加文饰0 的直译方
式。支谦是一位讲究文饰的翻译者, 支度称赞他/ 才学深彻, 内外备通, 以季世尚文, 时好简略, 故
韵, 以入弦为善。凡觐国王, 必有赞德, 见佛之仪, 以歌叹为贵。经中偈颂, 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 失其藻蔚, 虽得
大意, 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 非徒失味, 乃令呕秽也。0[ 1] ( 卷2)
这里/ 天竺国俗, 甚重文制0似乎与前面道安所言/ 胡经尚质0 相抵牾, 那么, 佛经原文究竟是尚
操笔0。故其译文能达到/ 会达方言, 风骨流便0[ 23] 的境界。罗什的德行学问堪称一代楷模, 以至于
传译佛经最盛时其周围聚集的僧人达数百人, 其中不乏著名人物和前辈硕学。5高僧传#译经论6
曰: / 时有生、融、影、睿、严、观、恒、肇, 皆领意言前, 词润珠玉, 执笔承旨, 任在伊人。0这些人秉承罗
2004 年1 月宁夏社会科学No. 1. Jan. 2004
第1 期( 总第122 期) Social Sciences in Ningxia Gen. No.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