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颈部淋巴结临床分区及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通用课件

颈部淋巴结临床分区及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通用课件
肿瘤转移淋巴结检测
通过超声诊断技术检测肿瘤转移淋巴结,为肿瘤分期和治疗提供依 据。
炎症性淋巴结检测
利用超声诊断技术检测炎症性淋巴结,判断炎症的性质和程度,指导 临床治疗。
03
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表 现
正常颈部淋巴结超声表现
正常颈部淋巴结超声表现为椭圆 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内部回 声均匀,大小通常在2-5mm之间。
多由口腔、咽喉部感染引起,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疼痛,常伴有发热、白细胞 计数增高等全身症状。超声检查显示淋巴结形态规则,皮髓质分界清晰,血流 信号丰富。
肿瘤
颈部淋巴结肿瘤多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可伴有或不伴有全身症 状。超声检查显示淋巴结形态不规则,皮髓质分界不清,血流信号紊乱或消失。
颈部淋巴结结核与肿瘤的鉴别
遵医嘱治疗
保持良好心态
注意生活调理
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 诊疗建议,按时服药,
定期回诊复查。
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 胜疾病的信心。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
意休息,避免疲劳。
关注病情变化
如发现病情恶化或出现 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 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 接触感染源,如患有感染性疾 病应及时治疗。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颈 部淋巴结的超声检查,以便早 期发现颈部淋巴结的异常。
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患有其他疾病,如口腔感染、 扁桃体炎等,应积极治疗,防
止炎症扩散至颈部淋巴结。
治疗方法
01
02
03
04
颈部淋巴结临床分区及浅表 淋巴结超声诊断通用课件
xx年xx月xx日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34
35
⑧辅助特征
淋巴结毗邻软组织水肿:表现淋巴结周围呈弥 漫性低回声,筋膜回声缺失。(图4-4-8) 淋巴结相互融合:淋巴结成串连于一起,其间 为异常软组织。(图4-4-9) 毗邻软组织水肿与淋巴结相互融合是结核性淋 巴结的常见特征。在转移性淋巴结和淋巴瘤相 对较少。 必须注意淋巴结毗邻软组织水肿与淋巴结相互 融合,也可见颈部接受过放疗的患者。
浅表淋巴结疾病的超声
.
1
淋巴结正常解剖
淋巴结形似肾形或豆形,小的直径约1mm,大者约 25mm,聚集分布,以四肢近端、颈部、盆腔、纵膈、肠 系膜、肺门处较多。在淋巴结的一侧有凹陷,该处结缔 组织较多,为血管、神经、淋巴输出管出入门户。 淋巴结分皮质与髓质两部分,皮质位于包膜下,主要由 淋巴小结组成,淋巴小结随机体防御能力加强,其数目 也增多。髓质位于皮质的深部,为淋巴结中心部分。 髓质由髓索、小梁、淋巴窦构成,淋巴窦为淋巴管腔在 结内扩大而成的结构,位于淋巴结周边皮下的为皮窦,位髓 质部髓索之间的为髓窦。 淋巴结的构造可因生理和病理情况不同而有所改变,与 年龄、部位,有无病变等有关。
12
正常淋巴结超声形态学结构类似 肾脏,呈‘靶样’结构,淋巴门高 回声与周边软组织相连续。
13
淋巴结彩色多普勒
淋巴结内血管正常情况下无法显示,当有病理改变时,血供 增加,血管扩张,可显示管状结构。淋巴门动脉多为一支, 偶见二支,平均管径约0.14mm。动静脉通常相互平行。 彩色多普勒显示门部纵行的、对称放射状分布的血管结构, 而不能显示边缘血管。血流信号显示率与淋巴结大小、部位、 病理状况相关。颈部90%的横径>5mm的淋巴结可显示血 流信号;50%的腮腺淋巴结、60%的颈后三角淋巴结不显示 血流信号;颏下与下颌下淋巴结血供较其它区域的淋巴结血 供丰富;老年人的淋巴结内血流信号显示率低;男女淋巴结 血流信号显示无差别。 60-80%的正常淋巴结在能量图上可显示血管。 淋巴结内血流速度检测临床意义不大。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ppt精选版
1
淋 巴系统 概 述
毛细淋巴管以盲端从组织间隙起始 收集组织液 进入淋巴管 沿淋巴管径路上有许多淋巴结 向心输送淋巴 经右淋巴管和胸导管注入颈根部大静脉
ppt精选版
2
ppt精选版
3
ppt精选版
4
ppt精选版
5
ppt精选版
6
ppt精选版
7
ppt精选版
8
ppt精选版
➢ 交通性鞘膜积液:鞘膜突 在出生后未闭,鞘膜内液 体可流入腹腔。
ppt精选版
42
睾丸鞘膜积液
单纯性
继发性
ppt精选版
43
精索鞘膜积液
也称精索囊肿,睾丸上 方可见囊性肿物,呈圆 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 ,液性暗区与睾丸鞘膜 腔不相通,阴囊一般不 增大。
ppt精选版
44
睾丸精索鞘膜积液
阴囊内无回声暗区呈 梨形,向上延伸至精 索,上端狭窄。
25
浅表淋巴结病理声像图
恶性淋巴瘤 淋巴结肿大 多为多发 趋于圆形 L/T<2 边界稍模糊 淋巴结门狭窄或消失 皮质呈向心性增宽和偏心性增宽 髓质及门部变形偏向一侧 淋巴结内部回声为较均匀极低回声 部分淋巴结可相互融合
ppt精选版
26
浅表淋巴结病理声像图
恶性淋巴瘤 CDFI: 在淋巴结周围 中心均可见到彩色血流
➢ 睾丸
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扁椭圆体,分上下端,内外面,前后缘。表面 包被致密结缔组织叫白膜。在睾丸后缘,白膜增厚并突入睾丸实质内 形成放射状的小隔,把睾丸实质分隔成许多锥体形的睾丸小叶,每个 小叶内含2-3条曲细精。曲细精管之间的结缔组织内有间质细胞,可分 泌男性激素。曲细精管在睾丸小叶的尖端处汇合成直细精管再互相交 织成网,最后在睾丸后缘发出十多条输出小管进入附睾。

浅表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课件

浅表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淋巴结正常解剖
• 淋巴结形似肾形或豆形,小的直径约1mm,大者约 25mm,聚集分布,以四肢近端、颈部、盆腔、纵膈、肠 系膜、肺门处较多。在淋巴结的一侧有凹陷,该处结缔 组织较多,为血管、神经、淋巴输出管出入门户。
• 淋巴结分皮质与髓质两部分,皮质位于包膜下,主要由 淋巴小结组成,淋巴小结随机体防御能力加强,其数目 也增多。髓质位于皮质的深部,为淋巴结中心部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腋窝淋巴结
•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与静脉间的过滤器,进入淋巴管的癌细 胞在进入静脉循环之前,一定会穿过2-3群淋巴结。腋淋 巴结位于腋窝内,约20-30个,分5群:
乳腺内淋巴结
• 乳腺内淋巴很丰富,分浅深两部组,浅组位于皮下 及皮内,深组位于乳腺小叶周围。
• 乳腺外侧及上部:回流腋窝的胸肌淋巴结,乳腺癌 时胸肌淋巴结常较早受累。
• 乳腺内侧:回流到胸骨旁淋巴结。 • 乳腺下内侧:与腹前壁上部淋巴管吻合,经过腹壁
及膈下与肝淋巴管吻合。 • 乳腺深部:直接回流至腋尖淋巴结。 • 乳腺浅淋巴管网:乳腺的浅淋巴管网有广泛的吻合,
头颈部淋巴结
• 头颈部淋巴结有纵形和环形两链。 • 头部淋巴结:位于头颈交界处皮下呈环形排列,称环形链。包
括枕前区、耳后乳突区、腮腺、下颌下、颏下。这些环形链淋 巴结均回流到颈外侧纵形链淋巴结。 • 颈部淋巴结:包括颈前淋巴结、颈外侧淋巴结。其中颈外侧淋 巴结又分浅深两组,因都是纵形排列故又称纵形链。颈前淋巴 结收纳喉、甲状腺、气管颈段淋巴,回流到颈外侧深淋巴结; 颈外侧浅淋巴结:收纳颈浅部及头部淋巴结,回流到颈外侧深 淋巴结,该部淋巴结是结核好发部位;颈外侧深淋巴结又分上 中下三部分,其中颈外侧深下淋巴结又称锁骨上淋巴结,是头 颈部淋巴结的总汇合处,左侧注入胸导管,右侧注入右淋巴管 或直接注入颈静脉角,左锁骨上淋巴结又是胃癌好转移的部位 。 • 1986年Hajek简易分组:①颏下②下颌下③腮腺④颈上(舌骨 水平上)⑤颈中(舌骨与环状软骨之间)⑥颈下(环状软骨下 )⑦锁骨上窝⑧颈后三角。

淋巴结超声PPT课件

淋巴结超声PPT课件

(即沿着淋巴门呈放射状或树枝状血供)类似,且常为高 血供,这可能是由于其变性和结缔组织增生较不明显, 对淋巴结血管系统破坏较轻。本例的血流特点更倾向于 淋巴瘤血供。 4. 确诊须行颈部淋巴结活检术。
五、手术病理结果
• 术前我院CT检查考虑胰腺尾部恶性肿瘤可能,腹膜后多发 性淋巴结肿大。 • 淋巴结活检术后病理诊断淋巴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再通过髓窦汇入输出淋巴管。
正常淋巴结解剖示意图
三、超声检查方法
1. 依检查需要,取仰卧位或其他体位,充分暴露受检部
位。
2. 检查大血管周围的淋巴结,可沿着血管的走向行纵、
横断面扫查。
3. 对于软组织内淋巴结,可根据各区域软组织的解剖特 征进行扫查。
检查大血管周围的淋巴结,可沿着血管的走向行纵 、横断面扫查
• 淋巴结活检术后病理结果:左锁骨上淋巴结结核伴干酪 样坏死。
病例3 一、临床表现
• 男,55岁
• 发现胰腺肿物5天
• 外院CT检查,考虑胰腺恶性肿瘤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入院查体,左颈部触及数个淋巴结,大者约4cmx3cm。
二、超声表现
LN
LN
LN
左图为中上腹斜切的灰阶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M :胰尾部占位性病变,LN:肿大的淋巴结) 右图为左颈部肿大淋巴结的灰阶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 成像
2. 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
四、诊断思路
1. 根据本例超声表现(肿大淋巴结内部髓质消失,呈近似 无回声),应考虑以下几种情况:①淋巴结结核伴干酪 样坏死、液化;②淋巴瘤;③鼻咽癌、甲状腺乳头状癌 的淋巴结转移等。
2. 鼻咽癌、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一般好发于颈部中上段 及下颌区,而本例病变淋巴结位于左颈部下段及左锁骨 上,为淋巴结

淋巴结超声检查PPT课件

淋巴结超声检查PPT课件
淋巴结的超声检查
检查意义
淋巴结是体内重要的防卫器官,临床上易引起浅表 淋巴结肿大的病因有全身性和局部感染、结核病、 淋巴瘤和转移癌(来自乳腺、甲状腺、鼻咽、喉、 肺等器官)。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浅表淋巴结检查具有重要的诊 断意义,首先它有助于发现肿大的淋巴结,其敏感 性为72%~96%,明显高于临床触诊(45%~78%)。 其次,还有助于良性与恶性淋巴结的鉴别。
颈部淋巴结分区示意图
腋窝淋巴结分群
是上肢最大的淋巴结组群,可分为五群: 外侧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外侧壁。 胸肌淋巴结群:位于胸大肌下缘深部。 肩胛下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后皱襞深部。 中央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内侧壁近肋骨及
前锯肌处。 腋尖淋巴结群:位于腋窝顶部。
腋窝淋巴结分群示意图
腋窝淋巴结简易分区
Ⅰ区:腋窝及腋下 Ⅱ区:胸大肌外上缘(乳房外上象限) Ⅲ区:锁骨下
腋窝淋巴结分的浅、深淋巴结,统 称腹股沟淋巴结,分浅、深两群。引流下 肢,下腹壁和会阴部的淋巴。
腹股沟淋巴结分布示意图
小结
超声对淋巴结的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术前术后追踪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腮腺炎伴腮腺旁淋巴结肿大
肠套叠伴腹腔淋巴结肿大
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
第Ⅰ区(1evelⅠ):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第Ⅱ区(1evelⅡ):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即二腹肌下,
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 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为该肌所覆盖。 第Ⅲ区(1evelⅢ):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从舌骨水平 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第Ⅳ区(1evelⅣ):为颈内静脉淋巴下组,从肩胛舌骨肌 到锁骨上。前后界分区司。 第Ⅴ区(1evelV):为枕后三角区或称副神经链淋巴结, 包括锁骨上淋巴结,后界为斜方肌,前界为胸锁乳突肌 后缘,下界为锁骨。 第Ⅵ区(1evelVl):为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 (anterlorcompartment),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淋 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咽后淋巴结也属这一组。这 一区两侧界为颈总动脉,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窝。

淋巴结超声诊断ppt课件

淋巴结超声诊断ppt课件

12
定性诊断
圆形指数
也称纵横比(L/T),在同 一切面上淋巴结的纵径 除以横径。
是鉴别肿大淋巴结的主 要指标。 (1.7)
13
定性诊断
外形
恶性和结核性的肿大淋巴结通常呈圆形,反应 性的肿大淋巴结和正常的淋巴结通常较长或呈 卵圆形。
14
定性诊断
淋巴结边界
转移性淋巴结和淋巴瘤趋向于有锐利边界 ,而反应性和正常淋巴结通常边界不锐利。
结核性淋巴结
初期,肿大的淋巴结较硬,无痛,可推动。病变 发展可发生淋巴结周围炎,与皮肤和周围组织发生 粘连;淋巴结间也可互相粘连,融合成团,形成不 易推动的结节性肿块。
40
恶性淋巴瘤
41
定性诊断
恶性淋巴瘤
包括何杰氏金病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是原发于 淋巴结和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及单核巨噬细胞系 统的恶性肿瘤,多见于男性青状年。
二维超声 淋巴门回声存在主要 见于疾病的早期,髓 质淋巴窦还没有被完 全破坏而消失。
42
定性诊断
恶性淋巴瘤
肿大的淋巴结常首先出现于一侧,散在、稍硬、 无压痛、尚活动;以后,肿大淋巴结互相粘连成团 ,生长迅速。
51
定性诊断
转移性淋巴结
多普勒超声
转移性淋巴结的血流 信号主要分布在淋巴 结的内部和周围。 转移性淋巴结的血流 以周边型为多,这是 转移淋巴结的中心部 位发生坏死和角化之 故。
52
定性诊断
转移性淋巴结
多普勒超声
如果整个淋巴结均发 生坏死或角化时,此 时淋巴结内血流减少 ,甚至无任何血流信 号。
53
二维超声
淋 巴 结 门 有 58 % 呈 宽 阔 型 , 35 % 呈狭窄型。 淋巴结皮质大多 呈向心性增宽型 ,也有部分呈狭 窄型。

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PPT

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PPT

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结词
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能够准确判断淋巴结是否肿大,并鉴别肿大的性质。
详细描述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结构及血流情况,从而判断淋巴 结是否肿大。同时,根据肿大的淋巴结在超声图像上的特征表现,可以初步鉴别 出炎症性肿大、反应性增生肿大、肿瘤性肿大等不同性质的肿大。
总结词
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有助于诊断淋巴结炎,并评估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淋巴结炎在超声图像上通常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结构紊乱、血流信号增强等特征。通过定期进行超声 检查,可以观察炎症消退和恢复的过程,评估治疗效果,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4
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的局限性
诊断准确率的局限性
浅表淋巴结位置较浅,易受皮下脂肪 、肌肉、骨骼等干扰,影响超声图像 的清晰度,从而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鉴别诊断
对于一些难以确诊的疾病,如肿瘤 转移、淋巴瘤等,浅表淋巴结超声 诊断可以提供鉴别诊断的依据。
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技术最初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超 声设备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应用,浅表淋巴 结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未来,随 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将会更 加精准和实用。
05
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的未来展 望
新型超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高频超声
利用高频超声探头获取更 清晰的淋巴结图像,有助 于发现微小病变。
超声造影
通过注射超声造影剂,增 强淋巴结血流信号,提高 诊断准确性。
三维超声
利用三维超声技术重建淋 巴结立体结构,提供更全 面的信息。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睾丸的超声表现
图片显示正常睾丸实质、睾丸白膜及睾丸纵隔
PART 02
阴囊疾病超声表现
睾丸鞘膜积液:积液在睾丸鞘膜腔内 精索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突部分局限性积液,两端关闭,不与腹腔及睾丸鞘膜腔相通。 精索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突积液并与睾丸鞘膜腔相通,而上端不与腹腔相通。 交通性鞘膜积液:鞘膜突在出生后未闭,鞘膜内液体可流入腹腔。
附睾囊肿
白膜囊肿 睾丸囊肿
附睾囊肿 精液囊肿
隐睾
隐睾:睾丸下降不全,系指出生后睾丸未降至阴囊底部而停留在下降途中的某一部位,包括停留在腹腔内者。
01
睾丸异位:是睾丸离开正常下降途径、到达会阴部、股部、耻骨上、甚至对侧阴囊内。
02
睾丸缺如:是指一侧或两侧无睾丸,约占隐睾病人的3~5%。
03
隐睾常发生在以下几个部位:外环、腹股沟管管内、内环和腹腔内。隐睾60%~70%位于腹股沟管;25%腹膜后。
03
包膜呈中高回声 位于淋巴门一侧凹陷 对侧膨凸
04
淋巴结边缘低回声为皮质
05
皮质大部分呈向心性宽阔型 小部分呈狭窄型
06
浅表淋巴结正常声像图பைடு நூலகம்
浅表淋巴结正常声像图
纵横比(L/T) 同一切面淋巴结纵径除以横径 是声像图鉴别肿大淋巴结的主要指标 良性淋巴结多趋于梭形 长椭圆形 长卵圆形 L/T≥2 正常下颌下及腮腺淋巴结趋向于圆形 L/T≤2
4
超声表现
位于右侧腹股沟管近内环口处
MRI亦证实
隐睾合并恶性变(精原细胞瘤) 位于右侧腹股沟
定义 睾丸扭转亦称精索扭转,主要是精索自身扭转而导致睾丸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睾丸缺血或坏死。扭转90~360°不等。 病因 睾丸扭转常为自发起病,但强体力活动及突然遇冷也可诱发,其主要原因是睾丸和精索先天畸形,鞘状突发育异常等。 分型 鞘膜内型,多发于青少年,可能系睾丸纵隔附着先天发育不良。 鞘膜外型,好发于睾丸未降的新生儿,多见于腹股沟外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Ⅱ区 ( level Ⅱ)
Ⅱ区(level Ⅱ) 为颈内静脉淋 巴结上区, 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 平, 前界为颌下腺后缘、颈内动 脉内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 该区淋巴结常是喉癌转移首发部 位, 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 值。 Ⅱ区以副神经为界分两部分,其前 下方为ⅡA区(为头颈肿瘤主要淋 巴引流集中区域),后上方为ⅡB 区(鼻咽癌转移处)。
3
分布:
•浅表:主要分布于人体头颈部、腋下、 腹股沟区等浅表部位。 •深部:腹腔及腹膜后(肠系膜、腹主动
脉旁)
4
(一)颈部淋巴结分区
5
Ⅰ区
(
level Ⅰ)
Ⅰ区(level Ⅰ) 包括颏下区 及颌下区淋巴结。分布着大约 1~14 枚淋巴结,收纳颏、唇、 颊、口底部、舌前、腭、舌下腺 和颌下腺的淋巴液。 Ⅰ区以二腹肌为界分两部分, 内 下方为IA区(颏下区),外上方 为IB区(颌下区)口腔肿瘤转移 区。
9
Ⅴ区 ( level Ⅴ)
Ⅴ区(level Ⅴ)
包括枕后 三角区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 后界为斜方肌前缘 , 前界为胸 锁乳突肌后缘 ,下界为锁骨。 Ⅴ区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上方 为Ⅴ A区(副神经淋巴结),下 方为Ⅴ B 区(锁骨上淋巴结-食 管癌和胃癌转移处)。
10
Ⅵ区( level Ⅵ)
分为浅群和深群:
1.浅群:位于腹股沟韧 带、大隐静脉末端周 围; 2.深群: 位于股静脉 周围
14
二、正常淋巴结声像图




形态:呈偏长椭圆形,包膜清晰, 表面光滑 大小:大多数长径(L)<20mm,少数 也可以超过30mm,厚径 (S)<6.5mm,L/S≥2。单一的长径无 临床使用价值。 内部回声:周边皮质呈均匀低回声 ,中央髓质呈窄条状高回声。淋巴 结门位居中或者稍偏一侧。有时门 位显示不清。 CDFI检查: 门位血流,动脉经淋 巴门从髓质向皮质区呈放射状、树 杈状、或仅显示髓质内点状或条状 血流信号。
结。
29
(五)血管模式
7
Ⅲ区 ( level Ⅲ)
Ⅲ区( level Ⅲ)
为颈 内静脉淋巴结中区,舌骨体下 缘水平、环状软骨下缘水平、 前后界与Ⅱ区相同。
8
Ⅳ区 ( level Ⅳ)
Ⅳ区(level Ⅳ)
为颈内静 脉淋巴结下区。从环状软骨下 缘水平到锁骨上。前后界与Ⅱ 区同。 Ⅱ、Ⅲ、Ⅳ区共同构成颈内静 脉淋巴结链 ,收纳腮腺、颌下、 颏下、咽后壁及颈前淋巴结的 淋巴液,因此是颈廓清术中的重 点区域。
26
(四)内部回声
甲状腺乳头状癌或髓样癌 转移的淋巴结中可有微小 钙化点。
斑块状高回声可见于结核性淋 巴结,是因凝固坏死所致,常 合并囊性改变。
27
(四)内部回声
钙化
结内钙化在淋巴结病中很少见。然而,大约50-60%的转 移自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可见结内有钙化灶。因 此,淋巴结内出现特征性的钙化是鉴别淋巴结转移癌是 否来自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重要的征象。
结内钙化也可见于淋巴瘤及治疗后的结核性淋巴结,但
钙化通常较致密及声影明显。
28
(四)内部回声
淋巴结内坏死
淋巴结伴有结内坏死被认为是病理性的。结内坏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被分为凝固性坏死和囊性坏死,囊性坏死更为常见。 凝固性坏死表现为淋巴结内部局部回声增强,囊性坏 死表现为淋巴结内部出现无回声区。囊性坏死常见于
结核性淋巴结及转移自鳞癌及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
17
(一)形态、大小
•淋巴结最大切面的纵、横径线,
横径较纵径有价值。非特异性炎
性,纵横径常均匀性增大。 •纵横比<2为形态失常,多见于恶 性淋巴结。 •正常下颌下及腮腺区淋巴结趋于
圆形。
18
(一)形态、大小
恶性淋巴结通常较大。但是,炎性的淋巴结也可和恶性 淋巴结一样大。而且,转移性的淋巴结也可表现为较小 的状态。因此,淋巴结的大小不能作为鉴别诊断的唯一
浅表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
1
一.正常淋巴结的解剖 二.正常淋巴结声像图
三.淋巴结超声表现观察内容
四.常见淋巴结疾病的声像图表现
2
一、正常淋巴结的解剖
1. 正常淋巴结呈扁椭圆形 2. 大小不一,1~25mm不等
3. 表面包有结缔组织的被膜
4. 淋巴结门:为淋巴结凹陷处, 有血管、神经和输出淋巴管。 5. 实质:周围皮质区+中央髓 质区
标准。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当原发瘤明确的患者,当
动态连续观察淋巴结呈持续性增大时,强烈提示为转移 性淋巴结。而且,恶性淋巴结大小的连续变化在监测患 者对于治疗的反应方面用处较大。
19
(二)淋巴结皮质

狭窄型 向心性宽阔型 偏心性宽阔型
20
(二)淋巴结皮质
狭窄型
狭窄型皮质几乎均见 于良性淋巴结。
23
(三)淋巴结髓质
髓质偏移、不规则、消失,多见于转移癌,也可见于反应性增生。
24
(四)内部回声
主要观察内部的回声分布和强度情况。
回声强度有增强和减弱之分。
灶性液性暗 区 强回声点 回声均匀
回声不均匀 分布情况
25
(四)内部回声
实性高回声可见于大的转移 性淋巴结。
无回声常由甲状腺囊性乳头状 癌、鼻咽部癌的转移性淋巴结 囊性变所致。
Ⅵ区(level Ⅵ) 为内脏周 围淋巴结,或称前区。包括环 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喉返 神经)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 巴结,约6~16枚。此区两侧 界为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上 界为舌骨, 下界为胸骨上窝。
11
12
(二)腋窝淋巴结分区
Ⅰ区:腋下组
Ⅱ区:腋中组
Ⅲ区:腋上组
13
(二)腹股沟淋巴结分区
21
(二)淋巴结皮质
向心性宽阔型
皮质厚度大于淋巴门直径
的1/2 。 向心性宽阔型的淋巴结皮 质多见于恶性淋巴结。 也可见于良性淋巴结。
22
(二)淋巴结皮质
偏心性宽阔型

一端的皮质厚度至少是另
一端的两倍。

偏心性宽阔型的皮质绝大 多数见于恶性淋巴结。

有时也可因皮质内的肉芽 肿或局灶性的滤泡增生所 致。
15
二、正常淋巴结声像图

脉冲多普勒检测 淋巴结内动脉血流为低速低阻型( 0.57±0.1)
16
三、淋巴结超声表现观察内容
1.形态及纵横比( 椭圆形、球形); 2.皮质回声、形态; 3.髓质位置形态(居中、偏心、变形、消 失) ; 4.内部回声(有无钙化、液化); 5.血管模式(无血流、淋巴门型、中央型、 周边型、混合型); 6.界限,有无相互融合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