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简爱文献综述
《简爱》文献综述
《简爱》是一部19世纪英国文学经典,由夏洛蒂·勃朗特创作。
这部小说的故事围绕着女主角简·爱展开,她是一个孤儿,长大后经历了艰辛的生活,但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终,她找到了幸福和真爱。
《简爱》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广泛认为是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通过对女主角简·爱的刻画,表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挣扎和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
此外,《简爱》还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简爱》的研究已经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包括女性主义、社会历史、文学批评、心理学等等。
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简爱》的深层次含义和价值,为我们理解这部经典作品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在研究《简爱》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部小说。
例如,我们可以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简·爱的形象和她在小说中的地位。
此外,我们还可以探讨《简爱》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作者
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这部经典作品,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总之,《简爱》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学经典,它不仅揭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地位和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还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文学研究者来说,《简爱》仍然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的作品。
《呼啸山庄》研究综述
摘要: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很少, 只有一部小说和一些诗歌。
但她仅有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却在100 多年来掀起了阵阵研究热潮, 在过去十几年里更是引起了东西方文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些研究和评论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释《呼啸山庄》的各种意义:《呼啸山庄》主题阐释与比较;《呼啸山庄》的艺术魅力研究;《呼啸山庄》的比较研究; 希斯克利夫形象研究;艾米莉·勃朗特与《呼啸山庄》。
关键词:《呼啸山庄》; 主题; 艺术魅力;比较一、《呼啸山庄》的主题阐释与比较《呼啸山庄》是世界性文学批评课题“勃朗特文学”中最受各国学者关注的作品之一。
自从1917 年《妇女杂志》上“泰西女小说家论略”一文首次把勃朗特姐妹介绍给中国读者至今,《呼啸山庄》一直受到各个年代中国读者的普遍欢迎和学者的盛情评论,逐渐成为中国西方文学批评中的一个热点。
[1]综观中国《呼啸山庄》批评史,百年间《呼啸山庄》批评思潮风起云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以及基督教文化研究、叙事学等文艺批评理论和意象、人物、地名寓意研究都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对《呼啸山庄》作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无疑为有益的研究成果。
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单向地锁定文本中那些各种理论指向和需求的“趣味”元素,将文本割裂得支离破碎,故此诸多论断偶尔也不免有断章取义之嫌。
上世纪50 年代后,阶级斗争思想所体现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给当时文学批评烙下深深的时代印记——阶级斗争无处不在。
在这样时代背景下,文学评论肯定了《呼啸山庄》文本中的批判现实主义元素,正如1955 年《译文》刊载的一篇文章所说:“勃氏姐妹‘也许是无意中成了千百万不幸的和受压迫的人们的代表’。
”[2]艾米莉·勃朗特作为英国现实批判主义时代的伟大女性作家,肯定其文本中客观反映时代人类生活及精神面貌的方面是无可非议的文本时代共性特征。
然而,在阶级斗争为纲指导下的马克思文艺批评理论对《呼啸山庄》中的各种人物的阶级属性给予了定性,进而《呼啸山庄》便成了无产阶级复仇者希斯克利夫的阶级意识斗争。
女书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女书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女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女性的学习和文化交流的方式,更是一种传统文化遗产。
近年来,女书文化研究备受关注,学术界出现了大量的文献和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对女书文化研究的现状和进展进行文献综述,以期可以梳理出研究的脉络,总结研究成果,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女书文化的概念与历史渊源女书是中国古代女性用来书写的一种文字,它源于汉代,兴盛于宋元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化的一种标志性产物。
女书的书写形式多样,有楷书、行书、草书等,其内容也丰富多彩,有诗、文、书信等多种形式。
女书文化的产生和兴盛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对女性的教育、文化认知、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制度有关。
女书的兴盛也促进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繁荣,形成了女性作家的群体,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女性文学作品。
二、女书文化研究的现状随着中国近年来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研究的持续深入,女书文化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现阶段,女书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女书文化的历史考证与研究:这是女书文化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旨在通过考证女书的历史渊源、使用情况和地域分布等,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和证据。
2. 女书文化与女性身份认知的关系:这是对女书文化与女性社会地位、角色认知、性别意识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揭示女书文化对于中国古代女性的意义和影响。
4. 女书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这是对女书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进行研究,包括女书的保护与传承、女书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等方面。
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涉及领域广泛,研究视角多元,学者们在不同的研究方向上都做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为女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在女书文化研究的过程中,一些热点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和探讨的焦点,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1. 女书的传承与保护:女书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传承与保护一直备受关注。
16世纪英国文学史综述
16世纪英国文学史综述16世纪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而丰富的时期,通常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
这一时期见证了文学、艺术和文化的繁荣,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16世纪英国文学史的综述:1. 文艺复兴时期背景: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文学和艺术的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并在16世纪传播到英国。
这个时期标志着对古典文化的重拾,以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强调。
2. 人文主义的影响:人文主义思想在16世纪英国文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文主义者强调对古典文学和哲学的研究,以及对人类文化和知识的尊重。
3. 宗教改革与文学:宗教改革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导致了英国教会的分裂,从而产生了天主教和新教两个不同的文学传统。
约翰·克拉班(John Skelton)等人的作品反映了宗教变革时期的动荡。
4. 诗歌:16世纪英国的诗歌领域涌现了一系列杰出的诗人。
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的《乌托邦》是一部重要的人文主义文学作品。
威廉·莎士比亚之前的诗人如爱德华·斯宾塞(Edmund Spenser)的《仙后》也是这个时期的亮点。
5. 戏剧:戏剧在16世纪英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早期的剧作家包括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和托马斯·基德(Thomas Kyd)。
威廉·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他的作品如《哈姆雷特》、《麦克白》等成为经典。
6. 散文:16世纪的散文作品主要包括政治、宗教和社会方面的著作。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中既有小说元素,也包含社会和政治思考。
约翰·福克斯(John Foxe)的《殉道者之书》记录了新教殉道者的事迹。
7. 女性文学:16世纪的女性文学作品也开始崭露头角,如玛丽·西德尼(Mary Sidney)的诗歌和玛丽·温德姆(Mary Wroth)的散文。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性别关系与社会问题研究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性别关系与社会问题研究1. 引言1.1 概述《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英国作家达·希·劳伦斯的一部重要的小说作品,出版于1928年。
该小说以复杂而引人深思的方式描绘了性别关系和许多社会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性别关系与社会问题,探讨其对人物关系与角色发展的影响,并深入研究女性解放和男性角色困境所引发的挑战与变革。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将在第二部分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性别关系进行细致描述和分析,并探讨它们对人物关系产生的影响。
随后,在第三部分我们将着重研究女性角色塑造与女性解放运动所带来的影响。
紧接着,在第四部分我们将聚焦于男性角色所面临的困境和变革趋势,并探讨他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并寻求自我解放和价值观调整。
最后,在第五部分我们将进行总结,并提出本研究的观点概括。
同时,我们也会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性别关系和相关社会问题,探讨作品中所呈现的人物角色认知、女性解放以及男性困境等议题。
通过揭示性别关系与社会问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我们将展现小说在当代社会背景下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因,并尝试回答一些重要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女性在当代社会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进步,男性面临的困境及其转变趋势等。
此外,本文还将对未来研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并希望能够为现代社会追求性别平等和公正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启示。
2. 性别关系与社会问题分析: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小说中,性别关系和社会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主题。
以下将对该作品中的性别关系进行描述,并分析如何影响人物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作品中所涉及的一些社会问题。
2.1 描述《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性别关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描绘了20世纪早期英国社会中存在着束缚和制约女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性别观念和角色定位。
主人公康妮是一个受过教育和思想开放的女性,但她与丈夫克里福德之间的婚姻却面临着巨大的困扰。
大卫科波菲尔人物性格文献综述
大卫科波菲尔人物性格文献综述河西学院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材料课程:英国文学ii班级:姓名:学号:得分:《大卫·科波菲尔》人物研究综述引言大卫·科波菲尔是查尔斯吗?狄更斯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
在小说的序言中,他还写道:“在我所有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一部”[1]在小说中,作者以一种现实而感人的风格描绘了大卫?科波菲尔和其他十几个性格鲜明的主要人物。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他们的作品从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生活经历、性格和命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论证。
本文通过对原著的细读,整理了近五年来国内文坛的研究作品,并对《大卫·波特》进行了分析?对男性形象中的科波菲尔、米考伯、史蒂文斯和希普,以及女性形象中的贝西、朵拉和阿妮丝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主题一p大卫?科波菲尔形象研究大卫?作为小说的主人公,狄更斯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坚强的大卫。
作为主人公,大卫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青睐。
宋春华认为,狄更斯的“伟大的卫生是善良的,作者一开始就把他置于“善良”的典范中,因此,他在晚年的人生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善良的本性。
”[2] 朱晓丽在《大卫·科波菲尔的性格分析》中也对自己的性格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大卫出生在单亲家庭,他的性格深受怯懦母亲的影响。
大卫童年天真善良。
大卫年轻时的性格既积极又消极,如真诚、机智、不成熟和自信。
最后,狄更斯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成熟的大卫。
”[3] 结论。
二p男性形象研究学者们也对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做了大量研究,尤其是米考伯、史蒂文斯和西普。
大卫的朋友米考伯是积极性格的典型代表。
在论文中总结了她的行为之后,刘京认为米考伯有着独特的个性,善良诚实,区分是非。
他最明显的个性特征是不负责任和享乐主义。
[4]何慧英还总结了自己“不愁负债累累”的乐观性格,总是希望没有远见地走运。
[5] 史蒂文斯是大卫的另一位朋友,他是一位结合了积极和消极因素的中间人。
女书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女书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该文综述了女书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了女书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对女书文化研究的重要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女书文化研究的方法与技术。
通过引言和结论部分的分析,展望了女书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女书文化研究的整体概述,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探讨女书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
【关键词】女书文化、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现状、发展趋势、中国传统文化、地位、现代社会、影响、重要文献、方法、技术、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女书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因为女性在古代社会地位较低,对于女性来说,学习读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机会。
女书因为其与女性相关的特点,因而成为了专属于女性的一种文化形式。
女书文化的研究,不仅仅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更是对于女性角色和地位在不同时期的探讨和思考。
通过研究女书文化,可以了解古代女性的思想、文化和生活,进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女书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对于当代女性的自我认识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女书文化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学术研究内容,更可以为当代社会的女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女书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对女书文化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通过对女书文化的深入探讨,可以揭示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和方法论,并将其运用到现代社会生活中,为当代人们提供启迪和借鉴。
女书文化的研究还可以拓展学术视野,促进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为学术界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对女书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安吉拉·卡特国内研究综述
安吉拉·卡特国内研究综述作者:王文秀郭海平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20年第04期內容摘要:安吉拉·卡特是20世纪后半叶最具创造力,同时也是极富争议性的英国女作家。
目前国内对卡特小说的了解程度不高,本文对卡特作品国内研究成果进行了总览,分析,并对其未来在国内的发展的大好前景给予了期许,希望研究者能更加直观了解其在国内研究发展的脉络与趋势,为卡特研究者提供参考,也希望能为卡特作品在国内传播提供帮助。
关键词:安吉拉·卡特研究综述安吉拉·卡特(1940-1992)是20世纪后半叶最具创造力,同时也是极富争议性的英国女作家。
英国评论家迈克尔·伍德曾将卡特比肩于纳博科夫、马尔克斯、贝克特等世界级作家,称其为“女作家中的萨尔曼·拉什迪、英国的伊塔罗·卡尔维诺”等。
[1]1965她发表首部长篇小说《舞影》,1967年发表了《魔幻玩具铺》(获约翰·勒维林·里斯奖),1968年发表了《数种知觉》(获桑姆塞·毛姆奖),1970年发表《英雄与恶徒》,1971年发表《爱》,1972年发表《霍夫曼博士的地狱欲望机器》,1977年发表《新夏娃的激情》,1984年发表《马戏团之夜》,1991年发表《明智的孩子》。
除了这九部长篇小说,她还发表了五部短篇小说集、两部非小说类作品以及大量的报刊文章、诗歌、剧本和儿童文学作品,多部作品获得英国文学大奖。
《卫报》的讣告褒扬说:“她反对狭隘。
没有任何东西处于她的范围之外:她想切知世上发生的每一件事,了解世上的每一个人,她关注世间的每一角落,每一句话。
她沉溺于多样性的狂欢,她为生活和语言的增光添彩都极为显要。
”她去世后六年,美国圣马丁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现代小说家研究专著,其中包括卡特,这意味着她进入了二十世纪重要作家之列。
2006年,由众多的女性读者自发推动,又在英国掀起了一股卡特作品回顾热潮。
研究报告第2组-《罗密欧与朱丽叶》研究综述
《罗密欧与朱丽叶》研究综述中文2班小组摘要:国内外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研究有很长的历史,在人物、体裁和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十分深入,但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范围也不广泛。
关键词: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研究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他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他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因其凄美的爱情而广为流传,深受欢迎,知名度非常高,以至于常被误称为莎翁四大悲剧之一。
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悲剧故事并不是莎士比亚的原创,而是改编自阿瑟·布卢克1562年的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历史》。
但是在莎士比亚的改编下,这个故事变得更加有魅力,对它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
它曾被多次改编成歌剧、交响曲、芭蕾舞剧、电影及电视作品,甚至影响了很多人的爱情观。
这里我们对国内外《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研究做一个现有基础上的综述。
一、研究历史从国外的研究来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诞生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7世纪18世纪,人们主要是对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进行分析,特别是对乳媪这一人物复杂而矛盾的个性做了很好的分析。
这一时期还提出了家族之间不合理斗争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故事两条主线,后来的研究多以此为主线。
19世纪早期研究多采用浪漫主义批判态度,批判主要集中在对戏剧的浪漫情调及爱情的赞扬。
20世纪,研究侧重对戏剧创作、表演中的一些疑问的考察,包括对悲剧命运的分析,同时加深了对人物关系的分析。
从国内研究来看,虽然《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于17世纪,但是传到中国却是在两百多年之后,田汉、曹未风、曹禺、朱生豪等对该剧进行了翻译。
我国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研究在解放前就开始了。
50 —60 年代的研究在向苏联学习的同时, 中国莎学研究者也以自己的思考, 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莎学研究,但往往以阶级、阶级斗争观点指导莎学研究; 或者从阶级斗争出发对莎士比亚、莎作的资产阶级观念予以批判; 或者从阶级分析入手赞扬莎士比亚和莎作反映的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
外国文学文献综述范文
一、关于荷马《伊利亚特》的研究综述研究综述《伊利亚特》,又名《伊利昂记》,相传在公元前9世纪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成口头史诗,因此它通常和《奥德塞》一起,被称为荷马史诗。
此作由学者用文字写定于公元前6世纪。
西方学者对它的研究较早,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都曾表言立说。
在我国,《伊利亚特》于20世纪20年代引起人们的关注。
1924年1月,郑振铎在《小说月报》上最早介绍《伊利亚特》。
此后,文坛出现《伊利亚特》的复述本,如开明书店出版的《伊利亚特的故事》(谢六逸译)和中华书局出版的《依利亚德》(高歌译)等。
现有傅东华译本、罗念生和王焕生合译本、陈中梅译本等。
一、关于史诗的思想内容《伊利亚特》包含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
不少评论文章从文本出发,对此作了多侧面的研究。
如邓启龙的《读荷马史诗》一文指出,《伊利亚特》的思想内容包括对社会历史生活的反映、对理想英雄的歌颂、对劳动的热爱,以及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的流露等。
《伊利亚特》的战争观念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张世君的《论〈伊利亚特〉的战争观念》、唐四艳的《〈伊利亚特〉战争观的成因及其美学意义》、石昭贤的《荷马史诗的思想倾向》和王阳的《荷马的眼光:一个特例》等文章均谈及史诗描写的古希腊时期的战争。
他们认为,《伊利亚特》是世界文学中有关军事题材的第一部巨著。
它在精美的神话外衣的掩盖下,反映了迈锡尼文化后期发生的特洛亚战争。
史诗对于参战的双方都热情歌颂,不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但刘连青在《〈伊利亚特〉的道德意识——兼谈荷马对战争双方的态度》一文中认为,荷马偏爱于希腊联军而憎恶于特洛亚方面,当然他的爱憎是通过场面和情节自然而然的渗透出来的。
刘连青等人的文章还涉及了《伊利亚特》中其他方面的思想内容。
刘文认为,从家庭和夫妻关系上体现的道德意识是这部史诗中“现实主义色彩最为浓厚、思想意义最有价值的部分。
”潘一禾的《爱欲和文明的冲突——荷马笔下的帕里斯与海伦》一文从独特的视野出发,指出《伊利亚特》中还包括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爱欲与文明的冲突”:“荷马不仅通过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等民族英雄的功勋战绩,高歌国家的荣誉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而且在对帕里斯和海伦爱情的悉心描述中,咏叹个人的自由选择和真挚恋情。
二十世纪英国女性小说家综述
英国 小说 从 形成 之 日起 便 与女 性 有着 特殊 的紧 密联 系 。 8世 1 纪 的英 国 小说 创 作几 乎 完全 被 女性 所 垄断 m罗 曼 司和哥 特 式 等小 , 说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也 始 于女 性 作家 之 手 ;9世纪 更 是 因 为涌 现 了 一批 才 华横 1 溢 、 绩斐 然 的女 性 小说 家而 被 称 为“ 成 女性 小说 家的 时代 ” 。正如 日
12 、0世纪上半 期 : 小说 的变革和 现代主义
’
2 0世纪 初 的英 国面 临 着一 个 变化 中 的 世界 。 着大 英 帝 国势 随 力的 由 盛而 衰 , 本 主 义 的矛 盾 不 断激 化 导 致 了 经 济 危机 以及 世 资 界 大战 的爆发 ; 人 阶级 作 为一 股新 兴力 量 出现在 政 治 舞 台 ; 技 工 科 的迅速 发 展 带 来 了思 想领 域 的变 动 , 统 的权 威 观 念及 宗 教 信 仰 传 受 到 了质 疑从 而 出现 了 普遍 的精神 及 思想 道 德 危机 。而 对 英 国女 性 影 响最 大 的 , 过 于第 一 次女 权 运动 , 的 胜利 使 英 国女 性 获得 莫 它 了 在经 济 、 育和 立 法方 面 与 男性 一样 的 平等 权 力 。 教 与 此相 对 应 , 说领 域也 试 图 突 破传 统 , 求创 新 , 小 寻 一场 反叛 传 统 的 现代 主 义 变革 应 运 而 生 , 在这 个转 变 中女 性 作 家 可谓 是 而 首 当其 冲 。 肖瓦 尔特 认 为 这 一时 期 “ 女性 美学 ” 大 的 成就 就 是抛 最
和 决 心 寻 求真 实 . “ 个 真 实不 存在 于物 质 … 而属 于精神 ” 。事 但 这
《傲慢与偏见》的研究综述
关于《傲慢与偏见》的研究综述《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
奥斯丁生活的十八世纪末期大英帝国正处于颠峰时期,而奥斯丁却把视线关注在英国乡间。
简·奥斯丁注重表现英国乡间的惬意悠闲,纯朴中的平凡自然,但是整个英国社会始终影响着乡村,如势利、炫耀、虚荣和对婚姻的看法等,《傲慢与偏见》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
《傲慢与偏见》融入了作者简·奥斯丁个人对婚姻、女性意识的看法,在这部作品中,也能看出简·奥斯丁在语言运用方面的独特之处。
曾有人说,“若说《红楼梦》是东方的贵妇人,《傲慢与偏见》则是西方的清秀佳人。
”一、关于《傲慢与偏见》语言的研究英国当时流行夸张喜剧性的浪漫小说,已使人们厌倦,奥斯汀的朴素的现实主义开启清新之风。
奥斯丁的语言幽默风趣,给作品带来轻松愉悦之感的同时,也让读者体味到其中的讽刺意味。
《傲慢与偏见》语言的幽默风趣,在书中处处都有所体现。
聊城大学的研究生赵宝霞就在《<傲慢与偏见>人物对话的语用学分析》中,将这种语言的幽默体现从四个准则的违反来分析,有意违反质准则、有意违反量准则、有意违反关系准则、有意违反方式准则。
同时,还提到准确地把握小说中极具喜剧性的时刻,与更深层次的问题相连,才能真正地认识简·奥斯汀作品的精髓。
江苏盐城大学的俞娟也认为《傲慢与偏见》的语言幽默,是在人物语言打破合作原则中体现的,她提到《傲慢与偏见》成功的关键在于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细腻的笔法及弥漫全书的幽默语言。
《傲慢与偏见》的成功还在于讽刺艺术的运用,书中语言的讽刺运用得如鱼得水。
苏州市职业大学的王友华就发表了《论<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形象的讽刺艺术》,在文中王友华提到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将讽刺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无论在情节以及语言上、在人物刻画上,还是在主题表达上,讽刺无所不在。
女性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女性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女性学是一门关注女性在社会、文化和政治等领域的学科专业,它的发展与女性解放运动紧密相关。
本文将通过综合分析相关研究文献,探讨女性学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一、女性学的起源和发展女性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的女性解放运动。
在这一时期,女性开始反思自己在社会、政治和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对性别不平等问题提出质疑。
女性学的发展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并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
此外,女性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相关学科如性别研究、女性史和女性心理学等的兴起。
二、女性学在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在社会学领域,女性学的研究关注女性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权力和劳动分工等方面。
其中,对家庭、教育和职场等社会机构对女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分析女性在这些机构中的地位和角色,研究者可以识别和揭示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女性学在文学和文化领域的研究女性学在文学和文化领域的研究中,关注女性作家的创作和女性形象的塑造。
通过对文学作品和文化产品的分析,研究者可以回顾历史上女性形象的演变,并探讨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影响。
此外,女性学也研究女性在文化传媒领域的地位和权力,揭示其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四、女性学在政治学领域的研究女性学在政治学领域的研究关注女性参与政治决策、政治领导力和政治权力的问题。
通过对选举、政党和政府等政治制度的分析,研究者可以评估女性在政治领域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并探讨性别平等的政策和实践。
五、女性学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在心理学领域,女性学的研究关注女性心理和性别自我认同等问题。
通过对女性个体的经验和心理过程的研究,研究者可以揭示存在的性别差异和性别偏见,并促进性别教育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六、女性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术界的变革,女性学正不断发展和扩展。
未来的研究趋势可能包括对跨性别和性别多元性的研究、女性权利在全球范围内的比较研究以及基于大数据和技术的性别分析。
专业的英美文学研究方法
专业的英美文学研究方法英美文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研究这个领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专业的英美文学研究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
一、文献综述进行英美文学研究的第一步是进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已存在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以获取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向。
在进行文献综述时,需要采用系统性的方法,包括收集资料、筛选论文、整理数据等。
通过文献综述,可以迅速了解领域内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二、批评理论分析英美文学的研究离不开对文本的批评理论分析。
批评理论是用来解读文学作品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形式进行分析,揭示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常用的批评理论包括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批评等。
选择合适的批评理论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将其置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中,从而深化研究成果。
三、历史背景研究英美文学的研究也需要进行相关历史背景的研究。
文学作品往往受到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于研究其意义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历史背景研究时,需要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地理资料等,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探究文学作品与历史背景的关联性。
四、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英美文学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学作品,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异同和相互影响。
比较研究涉及到跨文化的对比,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广泛的阅读经验。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扩展研究视野,找到新的研究角度,为英美文学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五、实证研究方法除了上述方法,实证研究也是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实证研究是通过实证数据和科学方法来验证和证实研究问题的研究方法。
在进行实证研究时,需要进行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等,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客观的研究结果。
实证研究方法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定量化的数据支持,增加研究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弗吉尼亚伍尔夫随笔国外研究综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随笔国外研究综述弗吉尼亚伍尔夫,一位具有开创性的现代主义作家,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而闻名于世。
她的随笔作品不仅展现了她的敏锐观察力和细腻情感,也体现了她对于社会、性别和文学的深刻见解。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外对于伍尔夫随笔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对于伍尔夫的随笔风格,研究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伍尔夫的随笔风格以其清新、自然的行文特点而著称,同时又充满了复杂的内在结构。
这种独特的风格被许多评论家和学者所赞赏,并被用于分析她的许多重要作品。
伍尔夫的随笔作品中的主题也引起了国外研究者的广泛。
她的随笔作品涵盖了性别、性取向、身份认同、文学、艺术等诸多主题,这些主题在当今社会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研究者们通过深入分析这些主题在伍尔夫作品中的呈现,进一步揭示了伍尔夫作为一个跨性别、跨性取向作家的独特视角。
伍尔夫的随笔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得到了肯定。
她的随笔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对于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者们通过对伍尔夫的随笔作品与其他文学流派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伍尔夫的独特贡献和影响。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随笔作品在国外受到了广泛的和研究。
通过深入分析其风格、主题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研究者们不仅揭示了伍尔夫作为一个作家的独特视角和贡献,也为后来文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文学界的一位杰出女性作家,她的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对性别、身份和意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本文旨在对近20年国内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进行述评,分析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在近20年国内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中,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向:性别与身份、意识流技巧、跨文化比较研究以及其他综合性研究。
在性别与身份方面,研究者主要了伍尔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对性别身份的探索;在意识流技巧方面,则着重分析了伍尔夫作品中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心理描写技巧;在跨文化比较研究方面,涉及了伍尔夫作品与中国文化的对比与参照;其他综合性研究则从不同角度对伍尔夫作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英国19世纪家庭女教师小说研究综述
英国19世纪家庭女教师小说研究综述作者:高艳丽来源:《现代交际》2014年第01期[摘要]文章简单梳理了英国19世纪家庭女教师小说出现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通过分析该类小说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现国内对该类小说的研究较多集中于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指出国内对维多利亚时期家庭女教师小说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及其研究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家庭女教师小说边缘群体女性主义[中图分类号]I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068-02一、家庭女教师小说起源18世纪到19世纪的英国社会为那些没有财产但受过教育的下层中产阶级的妇女提供的可选择的职业范围很小,其中很盛行的职业便是家庭女教师。
家庭女教师作为一份正式的职业得到迅速发展,并在1840到1860年间达到的高峰时期。
据统计,1851年英国大约有25000名家庭女教师。
[1]当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妇女谋求家庭女教师工作岗位的同时使得这一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曾出现800多人竞争一份家庭教师工作的场面。
[2]然而,这一职业火爆的背后却是从事该职业的女性的尴尬处境。
家庭女教师的社会地位是边缘化的,在进入主雇家庭后,她们常常处在“主人”和“奴仆”之间的被动位置,不仅需要有非凡的才识还需要“巨大的耐心、自制力和无休无止的体力”[3]。
她受雇于上层家庭,充当女佣人的角色,传授礼仪、道德准则以及技能知识给孩子们。
由于她受过相对较高的教育和其出身地位,她们也很难融入仆人群体。
女教师的工作年限一般很短,报酬极低,她们始终悬在贫困线的边缘。
[4]雇主们偏好在25岁左右的女教师,由于女教师市场始终供大于求,许多人在不到40岁时就不得不离开岗位另谋生路。
维多利亚时代的家庭女教师长期被夹在底层社会和中产阶级家庭的枷锁中。
孤独成了她们生活中最大的问题,因而到穷困潦倒的老年,很多曾受聘担任家庭女教师的人最终住进了精神病院:[5]一方面是因为长期的精神压抑和缺乏与社会的正常交流而导致精神失常,另一方面是由于这是当时最便宜的租住房。
关于简爱的文献综述
关于简爱的文献综述《简爱》(Jane Eyre)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
这部小说于1847年首次出版,通过讲述主人公简爱的成长经历和追求自由与平等的故事,探讨了爱情、身份认同、自由意志和社会地位等主题。
自出版以来,《简爱》一直是文学界和读者们热议的对象。
在这部小说中,简爱是一个独特而勇敢的女性角色。
她在高加亚庄园度过了一个孤苦的童年,受尽了一系列的虐待和不公对待。
然而,她的坚强和自尊使她在面对各种逆境时能够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简爱最终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和对自由有着强烈渴望的女性形象,她拒绝了被社会规范束缚的命运,并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小说中的爱情故事也为读者带来了深刻的触动。
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的感情经历可谓跌宕起伏。
尽管相互吸引,但罗切斯特先生的过去和社会地位成为他们爱情中的巨大障碍。
然而,在现实和道德的纷争中,简爱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内心,并为自己争取了幸福与自由。
《简爱》还在人性的探讨上具有重要意义。
小说通过不同角色的塑造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从华盛顿夫人的虚伪到朱迪斯的疯狂,从明斯·狄弗的高尚品格到简爱的坚毅与善良,勃朗特用小说中的人物向读者展示了各种不同和矛盾的个性。
作为一部19世纪的文学作品,《简爱》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勃朗特以女性视角探讨了女性的地位和权益,对当时的女性身份论进行了挑战和颠覆。
这部小说突破了当时的文化和社会限制,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简爱》如今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读者们被勃朗特独特的叙事风格和丰富的情感所吸引,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也让人们深思。
这部小说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文学领域,还延伸到了电影、戏剧和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
综上所述,《简爱》是一部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
勃朗特通过描述简爱的成长经历和爱情故事,呈现了一个独立、渴望自由的女性形象。
小说深刻探讨了人性和社会问题,挑战了当时的性别观念和社会规范。
《简爱》中女主人公文化解读【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简爱》中女主人公文化解读专业班级:汉语言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根据自身经历写的一部小说。
小说塑造了一位独立自强、原则分明的女性简爱的生动形象。
她外表平凡,身份低微,却内心刚强,具有极强的自尊和反抗的精神,她追求真爱、平等,是备受读者们喜爱和推崇的女性的楷模。
《简爱》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让女主公倾诉自己的情愫,展现出简爱细腻、敏感、自卑的一面,又让读者被她热爱理想、勇于追求爱情的坚强的一面所打动,被简爱的情感变化所驾驭,与她同喜同悲。
简爱从小生活在充满暴力的环境中,她遭到了舅妈毫无人性的虐待,表兄的专横和表姐的冷漠使得简爱体会不到人间的温暖,养成了自卑的性格,但是不公平的生长环境也使得简爱从小向往自由、平等和爱。
勉强从孤儿院中捡回了一条命的简爱,在摆脱了人间炼狱后已长成刚强、能自食其力的女青年,为追求独立的生活,她辞去了孤儿院的教师职位,来到桑菲尔德府当家庭教师。
当她和主人罗切斯特深深相爱,准备结婚时,突然得知主人已有妻子,于是简爱毅然出走,流浪、乞讨。
但爱情的力量驱使简爱重新返回爱人的身边,虽然这时的罗切斯特已是穷困潦倒的残疾人,但是简爱却越加深爱着他,这也是最能打动读者的一点,艰难的境地更能见证爱情的伟大。
简爱自尊、自重、自强、自信,但同时又叛逆、反抗,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灵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女主人公那高尚情操的强烈冲击,与简爱一起感悟着美丑善恶,学会做人的准则,找准人生的方向。
本文拟从论文所涉及的方面入手,梳理有关简爱研究的概括,以为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通过对前人评论的整理与研究,发现对简爱的性格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简爱的正面性格简爱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摆脱了以往“灰姑娘”式的女性通过美丽温柔和隐忍而获得幸福和爱情的模式,而是通过女性的个人奋斗和自尊自爱而获得爱情和幸福。
苔丝的悲剧及其现实意义分析文献综述
苔丝的悲剧及其现实意义分析文献综述苔丝的悲剧是英国著名的文学作品,由莎士比亚所著的莎士比亚悲剧
的代表作,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悲剧之一、据史料记载,它
是英国著名的女性诗人苔丝·洛伊的作品,于1594年首次上演,由苔丝·洛伊亲自扮演女主角苔丝,而在英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的英国文学中,《苔丝》仍然被写进大学文学课程中,一直吸引着
新的读者认识它。
苔丝的悲剧本身充满了悲剧气氛和哀怨情绪,描绘了苔丝在偏见社会
上挣扎的情况,这也是它的现实意义所在。
主要表现了它在社会上受到的
歧视和歧视的后果,以及它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冷落、被忽视的经历。
苔丝就是一个被社会遗忘的英雄,她的遭遇也可以当作一种警示,提醒人
们不要被歧视,尊重和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价值。
它还丰富了英国文学的主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现象:通过反映女性及其家庭遭受的社会歧视,提出性别歧视的危害,启发人们去倡导和弘扬平等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苔丝的悲剧及其现实意义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经过调研分析,有一些学者就苔丝的悲剧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婚妈妈,生下了张恒的孩子,然而却能和张恒在大街上面对面碰上脸色不变形同路人,不由让人惊奇这场感情的无趣。
《云影共徘徊》里的韩宁,信仰日高风清的心境,三十多岁,与妹妹都独居在家。
她对张仰陵的感情肯定不是爱,如果是爱,那也是非常残忍的。
她们不知道她们要做什么,总在怀疑是不是一生的反反复复注定要如此了结。
现代都市女子从感情上折磨自己,因为反差太大,已经连伤痛都不会。
以为刻薄自己就是刻薄别人,难道非要把自己推上人生战场才能证明是打赢了吗都市女性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熏陶,一直渴望能做真正的自己———独立的不依赖别人的。
然而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性格特征又在影响着她们,使她们很难以超越出自己。
人生的悲欢离合,文化冲突使她们心理失重,使感情变得千疮百孔,不甘心做男人的附属,只是想扮演自己,是具有女性意识和女性自我价值的新都市女性形象,不愿沦入传统的束缚,是章惜、觉非、少庄、韩宁等一批都市女性的反抗,但是她们仍然都面临感情的困扰,这就使她们在抗拒的过程中更加显出了无奈和冷漠,文化思想和精神上的冲突也表现在她们身上,她们是最后的胜利吗,是不是还有不同的表现?唐宁———她喜欢那样的世界,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阴晴起伏,愿意头破血流,即使以她看不起的手法。
少庄———眼前的都市繁华,像一个人蓦然回首,只看到喧杂,回想起来,多么无趣。
用章惜的话说:不要太迷信自己的感觉和想法,那是随时会变的,也许,人类的孤独感永远不会变。
但是,带了这么一颗自喜的心去活着,不也很好吗?由上可见,苏伟贞的人物“专心”对付着情天欲海的种种险恶,却无怨无悔。
情到深处人寂寞,此时无声胜有声。
情场如战场,苏伟贞笔下的男男女女情感角色,就像跋涉在行军途中的战士,沉默里叫喊着喧哗,寂静里埋伏着激情,以此形成了台北都市奇特的千疮百孔的情爱景观。
真的应了那句话: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都市男女依旧游离在城市边缘,情感边缘,渐渐失重,渐渐模糊,不知不觉间也做了感情的边缘人。
摘要:英国不同时期的女性作家努力用自己的语言和思想去争取宣扬自我声音和展示自身形象的机会。
本文试从英国早期的“女性哥特”文学体裁和“双重书写”的文学传统,以及当代多元共生的文学创作特征对英国女性文学研究进行综合阐述。
关键词:英国女性文学女性哥特双重书写当代女性文学一、前言英国女性文学起步于17—18世纪,女性文学最初最大的贡献在小说方面;18—19世纪是女性“想象力得以驰骋的黄金时代”,艺术风格多样化,对社会与现实的批判“不逊色于男性作家”;到了20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外呈枝繁叶茂之丰硕,内具扭转乾坤之精神”,更加凸显现代女性文学的特征,“由女性作为书写主体,以女性感受、女性视角为基点而挖掘的女性经验”,在小说和诗歌艺术的创新上更是“功莫大焉”。
英国早期的女作家从安·拉德克利夫、玛丽·雪莱、简·奥斯丁到勃朗特姐妹、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我们都会惊奇地发现,在这些彼此之间家庭、身份、心理相距甚远的女作家的作品中,却存在着相互关联的主体和形象,共享“特有的妇女文学传统”。
英国当代女性作家人才辈出,佳作迭现。
她们创作的文学是以改变男女不平等为宗旨,具有鲜明女性意识,表现女性真实自我,并从女性视角观察社会的文学,是典型的女权主义运动的产物。
二、英国早期女性文学创作1.女性哥特研究18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对当时的欧洲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哥特式文学集恐怖、罪恶、浪漫与现实主义于一体,出现了多种哥特变体,其中女性哥特作品因其有着自身独特的意识形态和美学特征而深受文学研究领域的关注。
弗雷德·博廷在他的哥特史著作《哥特》中总结出男性哥特作家和女性哥特作家在写作题材上的差异:“男性哥特作家多来自贵族阶级,倾向与表现非理性和超自然的题材,并充分行使了性别和阶级身份赋予他们的特权和自由。
女性作家通常更多出身于中产阶级,关心的是18世纪的美德给人带来的局限,她们对家庭行为规范的边界提出质疑,由于性别的缘故这些规范对她们更具约束力,但是她们却小心翼翼地不去跨越这些边界。
”在博廷看来,前者放纵想象力不加节制,后者则尽量将过分的想象加以理性化处理。
男女两性的哥特作品尽管有着“黑暗、堕落、迷信和人性激情”等共同主题,却因叙事的目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意义和效果。
艾伦·莫尔斯最初为“女性哥特”所下的定义将关注的焦点从作品转移到了作者身上。
在莫尔斯看来,所谓“女性哥特”即“女作家以‘哥特’这种文学形式创作的作品”。
她在安·拉德克利夫、玛丽·雪莱、简·奥斯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直至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等18、19世纪英国女作家的作品里发掘出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女性哥特传统”。
她认为,“女性哥特”恐惧的源泉就英国女性文学研究综述张真(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00)34各个阶段。
在以上英国女作家的作品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密闭空间意象,例如幽暗的古堡、神秘的老宅,女用面纱和服饰,镜子、油画、雕塑,上锁的抽屉、衣柜、保险箱等。
而女性哥特小说正是通过这些封闭空间的意象来反映女性作家自身的痛苦、无助感和恐惧感。
在《诺桑觉寺》、《弗兰肯斯坦》、《简·爱》、《呼啸山庄》、《意大利人》及《米德尔马契》等作品中尤为体现了“作者权威的焦虑”的主题:女性对自身性别角色,特别是人际关系的焦虑不安和生理生育的恐惧反映了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在以男性中心的主流文化中的身份困境和极端心理体验。
虽然男性作家笔下的哥特作品里也不乏类似的密闭空间意象,但是她们强调这类意象在文本中起到了截然不同的作用:监禁意象对于男性作家来说是“形而上的、隐喻性的”;对于女作家来说却是“社会性的、实际存在的”,女作家在文本中有意无意地用她们来界定自己真实的社会生活,传达了自身在社会中的焦虑不安。
埃莱娜·肖瓦尔特概括英国早期女性哥特是“一种表达女性内心隐秘的抗争、幻想和恐惧的文学体裁”。
研究女性哥特文本的切入点便是密闭空间意象。
这类意象既象征着禁锢女性自我的父权社会,又是父权文化压抑下的女性作家个人情感体验的载体。
朱利安·弗利诺是理解女性作家笔下的哥特小说的关键。
弗利诺对英国早期的“女性哥特”作出如下定义:“它基本上无形的,除非是作为一个寻找过程;它利用了破败的古堡或密闭的房间等传统空间意象来象征文化和女主人公二者;作为一种心理形式,它激发恐惧、愤怒、敬畏等各种情感;它往往采用一种质疑叙事本身的合理性的叙事形式。
它反映的是这样一种父权制范式,父亲在场而母亲缺席,女性由于不是男性而残缺不全。
”2.女性双重书写西方女权主义先驱人物弗吉尼亚·伍尔夫曾经提出“双性同体”的观点,并在她的富有幻想色彩的小说《奥兰多传》中,借主人翁奥兰多的性别在随世事变迁而变化来隐喻“双性同体”。
针对两性在社会上的存在方式,她提出男女和平共处的文化理想。
“一个女人如果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这是伍尔夫的女权主义思想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的中心概括。
伍尔夫创造性地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这个思想的提出是对历史上以男性价值为仲裁者的单一价值标准的反叛。
无独有偶,与西方女权主义理论中的双重阐释相呼应的是西方女性文学作品中也存在着叛道与守道的双重书写。
18世纪以来,西方尤其是英国涌现出一批以女性为主题的女性作家作品,简·奥斯汀、夏洛蒂·勃朗特是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位。
简·奥斯汀是一个时代的女权主义启蒙者和女性意识觉醒的鼓吹者,但在她创作的小说中明显存在着一种“说教传统”。
她笔下的女主人公多为中产阶级年轻女性,犯有女性常犯的“错误”,如《理智与情感》中的玛丽安浪漫有余、理智不足,《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自负偏激,险失良缘。
可以说,作家在作品中以一系列不完美的女性形象及其遭遇现身说法地向人们展示出一个个违反女性品行规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示警戒。
更耐人寻味小说情节设计都有一条女主人公在男性爱人的影简·奥斯汀的小说在一定的生活层面上披露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反映出一定的女性意识;但“说教传统”的存在又验证着男权社会的偏见,从某种意义上说又具有反女权主义的色彩。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以女主人公的反叛和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而受人称道。
这部小说和简·奥斯汀及其他女性作家同类题材的小说相比,在表述女性受制于男性话语的生存事实和她们内心深处的独立诉求方面显得更为明确激烈。
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能从文本中读出作家既想改写又要顺从男权文化女性价值判断标准的矛盾心态:简·爱在相当程度上逾越了“房间里的天使”(伍尔夫语)的角色规范,而又终究渴望感受天使的幸福。
在小说结尾处,从此成为罗切斯特的眼睛、手和拐杖后的简·爱除了做一位优秀的“房间里的天使”之外还能怎样?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小说中女性反叛声音最强烈的表达者是伯莎·梅森,但作家却给这一反叛者套上了一个“疯狂”的标签,这里似乎印证了男权文化认可的如果逾越了女性存在价值的角色位置就是疯狂堕落的妖女的判定。
这种双重书写暴露了作家女性主体意识的短见,它导致了女性作家作为言说者在表述自我时不断受到男性话语的困扰而出现的错语状态。
女性双重书写还有自身的原因。
男性史诗般的历史和现实特权对女性亚文化群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女性对他们的崇拜也就油然而生。
英国的玛丽·雪莱曾说:“当拜伦和雪莱两大巨人在高谈阔论时,我常常端坐一旁,仅仅充当一个虔诚无言的听众。
”在《弗兰肯斯坦》中也有类似景仰男权神话的文字观照。
假借怪物的叙事话语,玛丽说道:“普鲁塔克灌输给我却是崇高的思想,他把我从悲哀失望的沉思中解救出来,引导我去崇拜和爱慕昔日的英雄人物。
”然而,作为开科幻小说先河的《弗兰肯斯坦》,可以说是作者对男权进行隐义的鞭挞和女权建构的成功尝试。
弗兰肯斯坦侵入女性子宫的隐秘空间,模仿上帝进行创造;玛丽则以书写者的身份闯进男性的艺术领域,以极富想象力的科幻形式,模仿艺术女神进行权威的建构。
尤其重要的是,玛丽通过文本中男性对女性的叙事屠戮和怪物对父权的强力叛逆,把她的女性主义思想推向极至。
概言之,为了在男权处于绝对优势的书写领域享有一席之地,早期女性亚文化群艰难而痛苦地选择了自己的表达策略:双重书写。
一方面,她们掩护着女性作品通过男权新闻审查的重重关卡和道德评判的危险“雷区”,从而使作品得以面世。
另一方面,她们自身也在各自的领域里抗拒着男性的强大侵蚀,默默建构着文化传统中女性的权威。
三、英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女作家群在英国文学传统中一直是生力军。
在近十几年里,英国女性文学在创作上很有特色,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共生的审美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