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比起太阳,月亮是内敛的,但她的洁白与天空的深蓝却是最美的搭配。
ménglóng的月色总让人浮想联翩。
那薄云绕月,宛如仙女摆着衣袖起舞,令人不由心往神驰。
她东升西落,总勾起游子浓浓的思乡情怀,那是一种模糊的chàngwǎng……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天都峰是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之一。
B.《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今年暑假在央视播出,它唤起了观众对汉字的热情。
C.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D.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
3.下列成语运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入九年级,妈妈对小明生活上的照顾越来越无所不至
....。
B.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
....的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销声匿迹
....了。
D.新采摘的明前茶沏以新汲的清纯山泉,可谓相得益彰
....。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⑥每题1分,第⑦题2分)
①,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往者不可谏,。
③我想:,无所谓无的。
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⑥,佳木秀而繁阴。
⑦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诗句是:
,。
5.名著阅读。
(6分)
(1)《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是英国的。
第三卷叙述了格列佛在国的经历。
他参观了科学院,那里的人从事的研究脱离实际、荒诞不经,比如:(举一例)。
(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利立浦特国至高无上的皇帝,举世拥戴、畏惧,领土广被五千布拉斯特洛格(周围约十二英里),边境直达地球四极;身高超过人类的万王之王;脚踏地心,头顶太阳;他头一点,全球君王双膝颤。
上面这段文字是小人国的海军大臣拟定的一个文件中对国王的描述,从中可以看出利立浦特国王是一个怎样的君主?(2分)
6.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共8分)
10月12日,2013气候传播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以推动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自觉行动。
为了响应这一号召,我市某中学决定举办“应对气候变化,从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现邀请你一同参与。
【关注气候】2013年夏季,中国南方持续高温,北方则连遭暴雨。
各地轮番上演的极端天气正是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之一。
为了让人们认识到关注气候变化的重大意义,学校宣传队拟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关注气候变化”,请你对出下联:(2分)
【解说气候】“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但是,我国最北部的漠河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而我们靖江地区,现还处在深秋,平均气温在15℃左右。
请你运用物候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3分)
【防护气候】乐乐的妈妈看了气候变暖的报道,忧虑地说:“这样持续下去可不得了,但我们普通人也无能为力啊!”如果你是乐乐,应该劝妈妈怎么做呢?(3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宋代周邦彦的《春雨》,完成第7题。
(6分)
耕人扶耒①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注】①耒: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7.(1)“花外时时落一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写出并赏析它的妙处。
(3分)
(2)有人说此诗“不言喜而喜情自见”,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喜”春雨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3分)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悍吏之.来吾乡
D.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
虽三峡之险不过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虽玆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
译文:
⑵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11. 作者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庐山水的哪些特点?(2分)
(三)阅读《千年极寒只是臆测》,完成第12~14题。
(10分)
①波兰一个叫米哈伊尔·科瓦列夫斯基的科学家指出,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维持地球气候平衡的流向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活动速度有所减缓。
它近几年来规模缩小到只剩过去的一半,无法发挥预热极地南下冷空气的效用,一旦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欧洲民众可能面临千年以来最为寒冷的冬季。
②消息一放出,引起了北京很多市民的担忧,担心这种极寒的天气会波及北京。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专家告诉《北京科技报》记者,波兰科学家研究的只是墨西哥湾暖流对全球局部地区的影响,对我国的影响不会很大。
因为“拉尼娜”现象出现后,对我国中低纬度(比如沿海地区)的影响,要大于北京等内陆地区。
③【甲】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专家认为,全球的大气环流是一个系统,“拉尼娜”就像一个信号,它会带来北半球冬季的寒冷,但北京位于中纬度季风气候区,还会受到如北极环流等多种气候因素的影响,不能仅靠一个“拉尼娜”现象就作出可能出现极寒天气的判断。
④【乙】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北京的冬季气温却是逐年升高的。
专家还告诉记者,如果按照北京冬季的气温变化规律,北京今年非但不会出现“极寒”,还会出现气温继续升高的现象。
近50年来,北京冬季的气温平均升高了2℃,这个升温的幅度是非常大的。
按照正常情况,每20年或者更长时间的气温浮动范围应该是±0.5℃。
⑤北京出现这种冬季不断升温的情形,人为因素起了不小的作用。
专家还提到,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道路不断拓宽,建筑物更加密集,被各种道路或者建筑覆盖的地面积蓄的热量逐渐增加,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北京冬季的气温也在逐渐上升。
而这些人为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大气的环流,使气温在人为和自然的双重作用下不断升高。
⑥【丙】由此可见,“千年极寒”这种说法仅仅是一种臆测,没有权威的和确切的科学依据,我们大可不必为此忧心忡忡。
倒是“暖冬”却一直没有停下它前进的脚步,如何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城市热岛效应”对大自然的伤害,阻止冬季气温继续上升,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12.下面这段文字作为本文的材料,应该放在【甲】【乙】【丙】哪个位置?请简要说明理由。
(3分)
据《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北京卷)》记载,明成化十二年正月十三,忽阴晦大风,郊坛灯烛俱灭,正在南郊郊坛举行祭祀的仪仗人员及乐官俱冻死。
而从有科学的气象记录以来,北京最冷的气温是1966年2月出现的-27℃。
这些证据都表明,北京确实可以非常寒冷。
(1)位置:(1分)
(2)理由:(2分)
13.第⑤段中加点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4.依据文章内容,结合下面链接材料,简要分析该地区会不会出现“千年极寒”。
(4分)
西安,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属于中纬度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
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为剥蚀山地,大体地势是东南与东北高,西南与西北低,呈一簸箕形状。
北山山系绵延于北端,秦岭山脉横亘于南部,二者共同构成它的天然屏障。
有研究表明,西安的热岛效应对最高气温的最大贡献在春季,对最低气温的最大贡献在冬季,它使得这座城市气温的增温率逐渐加大。
(四)阅读《百无一用非书生》,完成15~17题。
(10分)
①常有人言:“百无一用是书生。
”其实大谬!
②君不见:蔺相如,书生也,完璧归赵,义折廉颇,谱就千古佳话;西汉张子房,书生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大汉三百年锦绣江山;蜀汉诸葛亮,书生也,怀五湖四海之志,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功成八阵图;北宋范仲淹,书生也,西陲守土,保疆卫国,令强寇丧胆;康有为、梁启超,书生也,奋发意气,公车上书,励志图存,戊戌变法。
虽只百日,却给暮气沉沉的晚清带来了一线生机。
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一个“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读书人,以主宰国家命运的雄心壮志,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雄才伟略,以“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激情,让中国大地换了人间。
④意气书生,不为帝王唱颂歌,只为苍生伸正义,社会在他们的呼喊声中变革,历史在他们的手里改写,世界在他们的智慧推动中前进;书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吟风弄月、舞文弄墨,本是看家本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更显超迈才情。
悠悠华夏五千载,光辉灿烂的文明正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由此可见,百无一用非书生!
⑤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书生的作用更是巨大!
⑥国家的竞争中,科技和知识的载体——书生们,理所当然地成为综合国力比拼中的决定因素!科教兴国,各行各业的书生们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亿万书生正以一身所学,建设锦绣家邦,复兴伟大中华。
⑦百无一用的书生,指的是那些只知道“寻章摘句”的书呆子。
真正的书生绝非“纸上之阅历多,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经济之精神少”的书呆子。
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真俊杰!
③百无一用非书生,天生书生必有用!
(选自《格言·2013增刊》作者:孙亮略有改动)15.阅读文章①一④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观点的?(3分)
16.请为第⑥段划线句补写一个具体的事实论据。
(3分)
17.结合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1)你怎样理解第⑦段中“寻章摘句”一词?(2分)
(2)真正“有用”的书生具有怎样的精神?(用原文回答,2分)
(五)阅读《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一文,完成18~21题。
(20分)
⑴二战期间,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关着一个年轻的小提琴爱好者沙尼克,他被关进集中营已有两年了。
两年中,他从未停止“拉”小提琴,虽然没有琴,也没有琴弓。
在集中营枯燥乏味而又时刻被死亡窒息的漫长日子里,白天,沙尼克做苦工,到了晚上,等其他的囚犯都睡下了,他将腿从床边垂下来,抬起下巴,双手摆出拉琴的姿势,开始“演奏”舒曼、勃拉姆斯和莫扎特的乐曲。
⑵黑暗中,沙尼克可以“听见”欢快的音符在他周围的空气里跳动……
⑶这天深夜,沙尼克正在忘我地练琴,一群新来的囚犯被关进了他所在的囚室。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一名叫马斯特的囚犯把目光投向沙尼克,从他的眼神里,沙尼克得到了这样的信息:你的小提琴拉得非常动听。
是的,沙尼克可以肯定,他从马斯特那里得来的就是这个信息,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却又真的发生了。
后来,沙尼克向新来的囚犯打听到,马斯特是一位造诣颇深的犹太籍小提琴演奏家。
⑷沙尼克兴奋不已,多少个日子以来,没有人能够听到他演奏的乐曲,没有人能够与他产生共鸣。
如今,马斯特来了,他的知音来了,这是上帝连给他的礼物,第二天晚上熄灯后,沙尼克坐在床边轻声呼唤:马斯特……
⑸没有回音。
⑹沙尼克只好放弃了找马斯特交谈的念头。
他坐在床边,伸手抬臂,又开始如痴如醉地“演奏”小提琴。
他用想象中的琴弓拉了舒曼的一段悠长而跌宕的慢板,接着又突然变成勃拉姆斯的一段快速的回旋曲。
他闭上眼睛欣赏着,感受着……当沙尼克睁开眼睛,他已经演奏完了莫扎特的一个短而急促的乐章。
突然,沙尼克的手臂停下来了,他发现马斯特正侧卧在床铺上,面向他,闭着双眼,手指随着冥冥之中沙尼克的音乐在床板上轻轻叩着节拍。
发觉沙尼克的“演奏”突然停止,马斯特睁开了眼睛,对正看着自己的沙尼克竖起了大拇指。
⑺第三天晚上,马斯特和沙尼克坐在各自的床沿边,两手悬空,一起拉起了科莱利的乐章。
他们拉出的音符如同交错在一起的两根玫瑰藤蔓,在结尾的一个音符上盛开出一朵美丽的花。
他们一直拉着这个音符,可能比科莱利期望的要长一些;沙尼克和小提琴家都不愿意结束今晚的二重奏。
⑻以后的每天晚上,马斯特和沙尼克都会一齐演奏科莱利的这段乐章,他们陶醉于美妙的音乐中,闭起眼睛享受着他们的二重奏;音乐让他们忘记了这是在纳粹集中营里。
⑼一天晚上.一群纳粹士兵冲进了沙尼克的囚室。
凡是被他们念到号码的囚犯,生命都将走到尽头。
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充斥着整间囚室。
⑽当最后一个号码念完,坐在床沿的沙尼克突然紧张起来。
他记得,最后一个念出的号码正是马斯特的号码!果然,马斯特正慢慢地爬下床。
天啊!沙尼克的喉头里发出一丝呻吟,这难得的知音,这上帝赐给我的礼物今晚就要消失了吗?
⑾突然,沙尼克飞快地滑下床铺,站到了还未下床的马斯特身边,伸出双手做了一个拉小捉琴的动作。
“留下吧,”沙尼克轻声对马斯特说,“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
⑿马斯特睁大眼睛,摇摇头,正要说什么,沙尼克已经走到了纳粹士兵的面前,缓缓地走出了囚室,走进了黑夜……
⒀不久,苏联军队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小提琴家马斯特幸存了下来。
⒁和平的日子里,马斯特在世界各地举办了无数场音乐会,场场爆满。
他的琴声震撼着人们的灵魂,他用琴弦上跳荡的音符讲述着希望、爱和春天,讲述着孩子,讲述着和睦的家庭,讲述着这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
⒂马斯特的每一场音乐会都保留着一个特殊
..的节目:在骤然昏暗下来的舞台灯光里,他轻轻放下手里的小提琴,慢慢闭上双眼,两臂悬空,激情地“演奏”那段早已渗入他灵魂的科莱利的乐章。
那个声音又在他的耳边回响:“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
”
19.请结合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题。
(6分)
(1)第⑺段中的划线句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分)
他们拉出的音符如同交错在一起的两根玫瑰藤蔓,在结尾的一个音符上盛开出一朵美丽的花。
(2)联系上
下文,说说⒂段中“特殊
..的节目”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20.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沙尼克的形象。
(4分)
21.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6分)
【链接】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他(韩麦尔先生)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都德《最后一课》)
本文最后一段与链接材料都用了什么方法刻画人物?并分别说说两位作者用这样的方法刻画人物的意图。
四、作文(60分)
你认真地望过一朵云吗?认真地唱过一首歌吗?认真地品过一句话吗?认真地爱过一个人吗?认真地追过一个梦吗?……认真是一种态度,认真地去做每一件事吧!
请以“认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答案(2013-11-3)
8.⑴①降职远调②向东③成为④所以⑵D
9.虽╱三峡之险╱不过也
10.⑴虽然这座山风景优美,(但)栖贤(谷与寺)大概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啊。
(重点词语“虽”“胜”“盖”)(2分)
⑵略(2分)
11.作者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或与三峡作对比),表现了水声势浩大、险急、多变等特点。
(2分)附译文:元丰三年,我因获罪被贬谪到高安。
夏天六月,经过庐山,明知它风景优美而不敢久留。
停留两天,从庐山南面登山,进入栖贤谷。
谷中有很多巨石,高耸相靠。
水在石头中间流动,声音像雷霆,像千辆车疾驰,令人惊恐而不能自控,就连险要的三峡也比不上。
所以那桥叫“三峡”(桥)。
过桥向东,依山沿水而行,(只见)流水平滑像白练。
(流水)横冲巨石,汇集而形成大车轮(的形状),回旋汹涌,穷尽水的(各种)变化。
(栖贤)寺院建在流水的上游,右靠石壁,左临流水。
石壁的脚下,僧堂建在那里。
狂峰怪石,(宛如)在屋檐上飞舞。
杉树、松树、竹子,(枝叶)横生倒悬,青翠茂盛,相互交错。
每当大风大雨来临,僧堂中的人怀疑(树木)将压下来。
向熟悉庐山的人询问,(他们)说:“虽然这座山风景优美,(但)栖贤(谷与寺)大概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啊。
”
12.(1)【乙】(2)示例:这段文字从事实和科学两个方面说明了北京曾经非常寒冷过。
与下文对北京气温的说明相衔接;也为下文说明北京冬季温度逐年升高提供了一个基础。
(共3分。
(1)1分;(2)2分,每要点1分)
13.不能去掉。
“在一定程度上”起修饰限定作用,说明这些人为因素对大气的环流有一些影响,但并不排除有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去掉,说法太绝对,这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分) 14.要点:(1)自然因素:西安处于内陆,地理位置与北京极为相似,同属中纬度季风气候区,“拉尼娜”对其影响不大。
(2)人为因素:西安和北京同为大城市,人为因素造成的“城市热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的气温,影响着大气的环流。
(共4分。
每要点2分)
15.首先指出“百无一用是书生”观点的错误;接着举例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最后论证书生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顺理推出自己的观点:百无一用非书生。
16.略。
(论据举外国科学家的,扣1分)
17.(1)“寻章摘句”原指读书只会摘记一些词句,不做深入研究。
(1分)这里是批评那些只知道死扣书
本,脱离社会实践,无法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2)以天下为己任,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8.(4分)c沙尼克为了音乐,牺牲自己,保全马斯特
d马斯特幸存,在音乐会上以独特的方式纪念沙尼克
19.(6分)(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音符化为交错的玫瑰藤和美丽的花,形象地传达出了两人配合的默契、心灵的共振以及琴声的美妙,表现作者对两人纯洁深刻友谊的赞美。
(2)演奏方式特殊,不用小提琴拉,而是用当年在集中营和沙尼克使用的方式,两臂悬空,在空中演奏;意义特殊:用这种方式表达对难友和兄弟沙尼克的深切怀念。
20.(4分)沙尼克是一个勇敢,乐观,富有献身精神的小提琴爱好者。
虽然被关在集中营,没有琴和琴弓,但他从未停止“拉”小提琴,在危急关头,为了音乐甘愿替马斯特牺牲。
意思对即可,一定要联系具体内容。
21.(6分)都用了神态、动作描写。
本文是为了表达对难友和兄弟沙尼克的深切怀念,突出沙尼克为了音乐(和友情)而献身的精神(深化中心)。
链接材料表现韩麦尔先生内心深处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巨大痛苦,表达了这位爱国者对自己民族的无比热爱和对祖国语言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