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的历史演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關於古今詞義的演變首先是對‚詞義‛的理解要清楚。在漢語中,絕 大多數詞並非單義詞,而是多義詞,‚詞義的歷史演變‛中的‚詞義‛ 指的是詞的基本義,即在當時最常用的意義,並不是指其非基本義。 如‚城‛。‚城‛在先秦主要有二義:一是城墻。如《詩· 大雅· 文王 有聲》:‚築城伊淢,作豐伊匹。‛二指城市。如《左傳· 僖公十五 年》:‚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我們說古今的詞義變化了,是指 ‚城‛的基本義‚城墻‛義在現代漢語中變成了‚城市‛。

(二) 古今詞義基本不同
1. 舊詞消失 有一類詞一直是單義詞,這些詞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 和習俗,隨著歷史的發展,當時的社會文化和習俗已經消 失,反映這此現象的詞也隨之消亡。如: 膢:《韓非子· 五蠹》:‚夫山居而穀汲者,膢臘而 相遺以水。‛ ‚膢‛是古代楚地在二月祭祀飲食神的節 日,後來祭祀形式消亡,語言中‚膢‛這個詞也就不用了。 太牢:《莊子· 至樂》:‚具太牢以爲膳。‛ 成玄英 疏:‚太牢,牛羊豕也。‛‚太牢‛是古代祭祀用的豬、 牛、羊。在現代漢語中,隨著這一祭祀形式的消失,‚太 牢‛也退出了歷史舞台。
1.褒義變貶義
有的詞在詞義的演變過程中,其感情色彩可能由褒義 變成貶義。如: 爪牙: ‚爪牙‛在先秦常用來比喻捍禦國家的武臣, 也泛指輔佐國君之能臣。如:《詩經· 小雅· 祈父》:‚祈 父!予王之爪牙。‛ 鄭玄箋:‚此勇力之士。‛ 《國 語· 越語上》:‚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 可不養而擇也。‛到唐代,‚爪牙‛的詞義開始向貶義轉 化,指‚供驅使的人‛。如《南史· 顏延之傳》:‚師伯 專斷朝事,不與沈慶之參懷。謂令史曰:‘沈公,爪牙者 耳,安得豫政事?’‛《古今小說· 吳保安棄家贖友》: ‚ 李都督雖然驍勇,奈英雄無用武之地。手下爪牙看看 將盡,歎曰:‘悔不聽郭判官之言,乃爲犬羊所侮。’‛ 到今天只有貶義,相當於 ‚走狗‛、‚幫兇‛。
詞義擴大的還有: 江(古)長江 (今)江河 河(古)黃河 (今)江河 苦(古)菜名,大苦 (今)一切苦味 緒(古)絲的頭緒 (今)一切事物的頭緒 基(古)墻根 (今)根基 閉(古)關門 (今)關閉 棘(古)酸棗樹 (今)有刺的灌木
2. 詞義範圍的縮小
詞義範圍的縮小是指詞的舊的基本義的所指範 圍大於今義,今義一般包括在古義之中: 宮:‚宮‛在古代是房屋的統稱。如《戰國 策· 蘇秦連橫約從》:‚父母聞之,清宮除 道。‛‚清宮‛即打掃房屋。後來‚宮‛專指宮 殿,詞義範圍縮小了。 瓦,古義指一切陶制器。《說文· 瓦部》:‚土 器已燒之總名。‛《楚辭· 卜居》:‚黃鐘毀棄, 瓦釜雷鳴。‛今指屋上的瓦片。
詞義的歷史演變
一、詞義的歷史演變的情況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和思維的工具。社會在不斷的發展,反映社 會現象的語言也就會不斷的變化發展。詞彙是語言變化中最活躍的一 部分,它也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漢語的詞義不是一成不變,而是不 斷發展變化的。我們在這裡所說的不斷變化,是針對整個詞彙體系而 言的,並不是對個別詞而言。社會現象的發展,導致詞義演變的結果, 使得古今漢語詞義存在著差別。
3. 古今異詞同字 有一些本來是不同的詞,古代和現代用相同 的字記錄,因而該字的古義和今義迥然不同。如: 搶:《逍遙遊》:‚我決起而飛,搶榆枋, 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陳鼓應今注: ‚搶,撞,碰到。‛《漢書· 揚雄傳上》:‚虎豹 之淩遽,徒角搶題注。‛與今天的表搶劫義的 ‚搶‛音義完全不同。 犧牲:‚犧牲‛本指供祭祀用的純色全體 牲畜。《周禮· 地官· 牧人》:‚凡祭祀,共其犧 牲。‛ 鄭玄注:‚犧牲,毛羽完具也。‛在現代 漢語中指為正義事業而獻出生命。二者意義也完 全不同。
走:‚走‛本來指奔跑,如《山海經》‚誇父與日逐 走。‛明清引申出‚步行‛之義。如《新編五代史平 話· 漢史上》:‚歸家泣告父親道:‘孩兒每出外閑走, 被軍人笑駡。’‛後來‚步行‛義成為基本義,而舊義 ‚奔跑‛並未消失或減弱,只是換用了一個新的語音符號 ‚跑‛來表示。從語義的演變角度來看新舊義同時并存且 同等重要,只是語音形式發生了替換。 涕:‚涕‛本義是眼淚。《文選· 司馬相如〈長門 賦〉》:‚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從橫。‛ 李善注: ‚自眼出曰涕。‛又引申出‚鼻涕‛義。如《素問· 解精 微論》:‚泣涕者腦也……故腦滲爲涕。‛ 王冰注: ‚鼻竅通腦,故腦滲爲涕流於鼻中矣。‛後來,‚鼻涕‛ 義成為基本義,但‚眼淚‛義并未退出語言交際或重要性 減弱,而是以‚淚‛的形式出現。

當然,有的基本詞彙也會發生變化。如‚臉‛,中古的基本義是 面頰,在古代,人的面由額、顏、頰、頦等組成,臉即頰。南朝梁簡 文帝 《妾薄命》詩:‚玉貌歇紅臉,長嚬串翠眉。‛‚紅臉‛即紅 頰。到南北朝已經出現‚面部‛義。如《宋書· 廬江王祎傳》:‚顏 無泣狀,臉不垂淚。‛到了現代漢語中,臉就完全指整個面部了。
(三)古今詞義既有區別又有聯繫
現代漢語是繼承古代漢語而形成的,因此它和 古代漢語有極強的聯繫。從詞義演變的角度來看, 現代漢語中的詞語絕大部分是由古代漢語引申而 來。因此古今詞義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如: 憐:‚憐‛古今都有‚可憐‛的意思,但是古代 還有‚愛‛的意思。如:《史記· 項羽本紀》‚縱 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售:‚售‛古今都有‚賣東西‛的意思,但是 ‚售‛在古代強調的是賣的結果,即把東西賣出 去,賣掉。《晏子春秋》:‚而酒酸不售。‛意 思是直到酒味變酸了也賣不掉。而今天‚售‛指 賣的行為。

古今詞義的差別有時可以相當細微,容易造成 誤解。對於古今詞義的細微差別,在學習中尤應 注意分辨。 如:
勸:‚勸‛在古代表示對人的鼓勵、勸勉。如 《左傳· 成公二年》:‚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 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即以此來鼓勵事 奉國君的人。不能把‚勸‛簡單地理解成‚勸 說‛。
二、古今詞義演變的類型

詞義轉移的例子還有: 替(古)替換 謝(古)道歉 池(古)護城河 (今)代替 (今)感謝 (今)積水的凹地或水塘
4.詞義的語音形式替換
在古代漢語中,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詞,它們的舊的基本義被新 義取代後並沒有消失,而是替換一個新的符號來代表其意義,與其引 申而出新義一起成為新的基本義。如:
2.詞的舊的基本義消失 大部分的詞有多個義項,在演變的過程中, 其基本義發生轉移,從一個義項轉移到另一個義 項,舊的基本義項基本退出口語交際,只在一些 複合詞或固定短語中以語素的形式存在。如: 姑:‚姑‛在上古的基本義是指丈夫的母親。 《左傳· 昭公二十八年》:‚子容之母走謁諸姑。‛ 《爾雅· 釋親》:‚婦稱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 姑。‛但在上古,它也可以父親的姊妹。《詩· 邶 風· 泉水》:‚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毛傳: ‚父之姊妹稱姑。‛現代漢語中,‚姑‛一般指 姑媽,‚姑‛的‚母親‛義項已經消失。

縮小的例子還有: 臭:(古)氣味 (今)臭氧 詔:(古)告訴 (今)上告下 吃:(古)飲、食 (今)食 肥:(古)人畜肥 (今)畜肥 惡:(古)品行、相貌不好 (今)品行不好 禽:(古)鳥獸之總名 (今)鳥之總名
3. 詞義範圍的轉移
所謂詞義的轉移是指詞的所指由甲客體變為 乙客體,詞的基本義也隨之從一個義項轉移到另 一個義項。如: 誅:‚誅‛的本義是聲討、譴責。《說文· 言 部》:‚誅,討也。‛這是‚誅‛在早期的基本 義。《周禮· 天官· 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羣 臣……八曰誅,以馭其過。‛ 鄭玄注:‚誅,責 讓也。‛後來引申出‚殺戮‛之義。如《戰國 策· 秦策五》:‚乃可複使姚賈而誅韓非。‛姚宏 注:‚誅,殺也。‛這樣就由言語的譴責轉移為 刑罰的制裁。其後‚殺戮‛義成為基本義,詞義 的所指發生了轉移。
兵:‚兵‛本來指兵器,《鄭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繕甲兵, 具卒乘。‛後來引申出拿兵器的人,即士兵,再由士兵的意義引申為 軍隊、戰爭。在現代漢語中,‚兵‛的基本義是‚士兵‛,詞義的所 指範圍發生了轉移。
詞義的轉移有兩種情況:一是新義產生,舊義消失。如前面所舉例子。 二是新義產生,舊義依然存在。如: 首:‚首‛的本義是頭。如《詩· 邶風· 靜女》:‚愛而不見,搔首 踟躕。‛由此引申出當頭的‚首領‛義。如《書· 益稷》:‚股肱喜 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孔傳:‚元首,君也。‛後來‚首領‛ 成為中心義,‚頭‛這一義項地位下降,成為一般義項存在。

詞義的語音形式替換與詞義的範圍轉移不同,它的舊義不會減弱 或消失,而只是換了語音表現形式。蔣紹愚先生稱之為詞義‚易 位‛ 。(參蔣紹愚《古漢語詞彙綱要》)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古今漢 語語義場的語義要素結構變化而造成的,在漢語中的例子極少。
(二)詞義感情色彩變化
人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因為理性,人類才 能去探索世界,總結規律,因為感性人類才有對 客觀世界具有不同的審美觀念。語言作為思維工 具和交際工具也相應表現出這一特徵。詞義實質 上由兩個部分構成,一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概括, 一是對客觀事物的主觀評價。對客觀事物的概括 而形成的詞義被稱為理性意義,它是詞義的核心。 對客觀事物的主觀評價而形成的意義被稱為詞的 色彩義。一個詞原來所表現出的某種感情色彩隨 著詞義的變化也可能會發生變化。詞的感情色彩 變化的方式有:
子:‚子‛古代兼指兒女。《詩· 小雅· 斯幹》:‚乃生男 子,載寢之床……乃生女子,載寢之地。‛‚女子‛指女 性後代。《儀禮· 喪服》:‚故子生三月,則父名之,死 則哭之。‛ 鄭玄注:‚凡言子者,可以兼男女。‛今僅 指男子。 親戚:‚親戚‛除指與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的外親外, 還可以指自已家庭中的成員。例如《大戴禮記· 曾子疾 病》:‚親戚既歿,雖欲孝,誰孝?‛意思是說;父母亡 故了,即使想盡孝,向誰盡孝呢?此‚親戚‛包含父母在 內。《戰國策.秦策一》:‚富貴則親戚畏懼。‛這是指 蘇秦在封趙相後榮歸故里,他的妻子敬畏得側目而視,他 的嫂子跪在地上向他請罪(因嫂嫂過去怠慢過他)。親戚畏 懼,就是指的他的妻子和嫂嫂。今天的‚親戚‛就不能包 含父母妻子了。
還有一些詞雖然不屬於基本詞彙,但是古今基本義也 沒有發生變化。如《說文》:‚釣,鉤魚也。‛即用魚鉤 釣魚。 又:‚秕,不成粟也。‛意思是秕穀是沒有長好 的糧食作物。古今沒有什麼變化。又如梧桐、鳳凰、倉庚、 蟋蟀、蒼蠅、參差、窈窕、踴躍、逍遙、翱翔都是古書裏 早就有的詞,現在它們還是這個意思,都反映了古今詞義 有繼承性的一面。 這種從古到今基本義幾乎不變的詞在漢語中只有很少 的一部分。
詞義的歷史演變,概括起來有三種情況:
(一) 古今詞義基本未變 (二) 古今詞義基本不同 (三)古今詞義既有區別又有聯繫
百度文库
(一) 古今詞義基本未變
語言具有兩大特徵:一是穩定性,一是可變性。因為具有 穩定性,才使其能夠延續。穩定性在詞義上就表現為繼承 性。漢語的基本詞彙,如自然現象的名稱如‚天‛、 ‚地‛、‚星‛、‚風‛、‚雨‛、‚雪‛、‚冰‛、 ‚火‛。 親屬的稱謂如‚父‛、‚母‛、‚兄‛、 ‚弟‛。 肢體的名稱如‚心‛、‚耳‛、‚手‛、‚口‛ 等,從古到今其基本義都大致相同,沒有發生什麼變化。

睡:‚睡‛本指坐著打盹。《戰國策· 秦策一》:‚讀書欲睡, 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史記· 商君列傳》:‚ 孝公既見衛鞅 , 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後指所有睡覺的方式。如《莊 子· 列禦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 者,必遭其睡也。‛

(一)詞義範圍的變化 1.詞義範圍的擴大

詞義的擴大是指其基本義的所指範圍擴大, 詞義由具體變抽象。詞義擴大的現象在漢語詞義 的發展變化中十分普遍,古漢語許多詞的意義在 發展中由特指變為泛指,由專名變為通名,都屬 於這類情形。如:

焚:《說文》:‚焚,燒田也。‛本義是放 火燒山林進行圍獵。《左傳· 襄公二十四年》: ‚象有齒以焚其身。‛意思是大象因為有價值昂 貴的象牙,因而導致自身遭受圍獵。又如《孟 子· 許行》:‚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後 來‚焚‛的意義範圍擴大,泛指一切焚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