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文献
学
目录
绪论 (3)
一、文献的含义 (3)
二、文献学的含义 (3)
三、课程主要内容 (4)
形体编 (8)
第一章记录文献的载体 (8)
第一节甲骨 (8)
第二节金石 (9)
第三节刻石 (9)
第四节简牍 (10)
第五节缣帛 (11)
第六节纸 (11)
第七节新型文献载体 (12)
第二章文献的体式 (12)
第一节简策体式 (12)
第二节卷轴体式 (12)
第三节折叠体式 (13)
第四节册页体式 (13)
第三章文献的体裁 (14)
第一节文献内容的体裁 (14)
第二节文献编纂形式的体裁 (15)
第四章文献的体例 (20)
第一节古书多无书名 (20)
第二节古书不题作者 (20)
第三节单篇别行之例 (21)
第四节序传常置全书之末 (21)
第五节篇章题目列于正文之后 (21)
第六节古书的附益 (22)
第七节内篇与外篇 (22)
第八节先秦子书不皆出于手著 (23)
第九节子书与文集之流变 (23)
第十节古书的篇与卷 (24)
方法编 (25)
第一章目录 (25)
第一节目录的产生及其功用 (25)
第二节古籍分类 (25)
第三节目录的主要内容 (27)
第四节目录的类型 (28)
第二章版本 (30)
第一节版本与版本学 (30)
第二节版本的功用 (30)
第四节版本的类型 (32)
第五节版本的鉴别 (36)
第三章校勘 (40)
第一节校勘的功用 (40)
第二节校勘的对象 (40)
第三节校勘应具备的条件 (41)
第四节校勘的方法 (42)
第五节校勘成果的处理 (43)
第四章辑佚 (43)
第一节辑佚的方法 (43)
第二节辑佚的取材 (44)
第三节辑佚的注意点 (45)
第四节评价辑本的标准 (46)
第五章辨伪 (46)
第一节伪书出现的原因 (46)
第二节考辨伪书的方法 (47)
第三节考辨伪书的注意点 (48)
绪论
一、文献的含义
1、古人的看法
《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1)郑玄注:獻猶賢也,我能不以其禮成之者,以此二國之君文章賢才不足故也。
(2)朱熹:徵,證也。文,典籍也。獻,賢也。言二代之禮,我能言之,而二國不足取以為證,以其文獻不足故也。文獻若足,則我能取之,以證吾言矣。
(3)马端临《文献通考》:“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末以来诸臣之奏议。诸儒之议论谓之‘献’。”《礼记·礼运》: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注:徵成也,無賢君,不足與成也)吾得《夏時》焉;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
《中庸》:子曰:吾説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焦竑《国朝献征录》=《当代人物传》
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先烈人物传》
(4)元代杨维祯《送僧归日本》:“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
(5)明《永乐大典》(初赐名《文獻大成》程敏政《新安文献志》)
(6)清代钱林《文献征存录》
2、当代学者的观点
(1)接受传统看法认为文献指书本的记载和耆旧的言论。如杜泽逊。
(2)《辞源》给文献下的定义:“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
(3)1983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4)《中国大百科全书》: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5)洪湛侯的观点:凡是用文字表述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图书资料,就是文献。
二、文献学的含义
郑樵《通志·校雠略》、章学诚《校雠通义》、刘咸炘《续校雠通义》
1、文献学晚出的原因
(1)先秦时期文献研究处于萌芽阶段
(2)汉代以后,文献研究被称作“校雠”、“整理国故”、“国学研究”。如钱穆《国学概论》
(3)文献学名词出现于近代。经学朴学考古学语言文学
充满劳绩,仍诗意地栖句在这片大地上。——马丁·海德格尔
2、台湾学者的观点
台湾《中文大辞典》:研究一民族之语言文学,以了解其文明程度之学术,谓之文献学。
3、文献学创立初期的观点
(1)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
(2)张舜徽《中国文献学》:文献的基本任务是对图书、资料进行整理、编纂、注释。
(3)王欣夫《文献学讲义》:文献学包括目录、版本、校雠三部分。
(4)王余光《中国历史文献学》:文献整理是一向具体的学术活动,不是文献学本身。
4、文献学定义及内容
(1)定义
洪湛侯:文献学是关于文献整理和研究的一门学问。
王余光:文献学是以文献整理的各方面及其历史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
(2)文献学的体系:包括文献的体、法、史、理
(3)90年以来文献学的发展
(4)为什么学习文献学?
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张之洞
例:1998年某出版社出刘士鏻《文致》“明人不川秘笈”、“文献校勘价值”
黄石公授张良《太公兵法》,《史记·留侯世家》:“出一编书”。
三、课程主要内容
(一)形体——文献整理的对象及文献自身特点
1、文献的载体
(1)熟悉书写材料——甲骨、金石、简牍、缣帛
(2)了解我国文字形体和书籍制度的起源和演变
(3)认识材料本身的价值
甘肃武威汉墓《仪礼》简,山东银雀山汉墓《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马王堆汉墓《老子》
2、文献的体裁
(1)编纂形式区分:大致可以分为汇编、专著、总集、别集、辞书、类书、政书、丛书、长编、约编、方志、表谱、图录、碑帖、信札、档案等十多种体裁。
(2)从内容上区分:著作、编述、抄纂
3、文献的体例
(1)古书多无书名:如《韩非子》、《吕氏春秋》
(2)古书不题作者: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3)古书有单篇别行之例:《孤愤》、《五蠹》篇
(二)方法
1、实证文献的真实性、原本性、完整性,就有了辨伪、版本、校勘、辑佚等方法——文献的实证。(1)辨伪——真实性
(2)版本——原本性
(3)辑佚——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