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人员配置和人才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人员配置和人才培养
瑶臣猎头10-10-27 16:15:11 关注度:169
近20年来,在国家的引导和支持下,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迎来了改革的春天,医疗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重新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医、教、研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综合医院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目前以“中西医结合为基础,特色专科门诊,专科专病病房”的医疗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人员配置和人才培养问题必须服务于医疗模式的转变,根据我们较为成功的经验,兹对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人员配置和人才培养做探讨如下。
1、人员配置
1. 1门诊
1. 1. 1走特色专科门诊之路
目前,综合医院西医各科细分专业越来越细,因此要认真结合本院具体情况,找准西医科室薄弱环节及西医疗效不理想的一些疾病,发扬中医的传统优势,走特色专科门诊之路,以便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优良的中医医疗服务。循证医学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中医)在诊治老年慢性病、心理疾患、功能性疾病、心脑血管病、脾胃消化病及风湿免疫病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故在门诊应设立覆盖上述优势病种的中西医结合(中医)专科或专病,如中医儿科、中医妇科、中医肝病、中医肾病、中医脾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糖尿病、中风、风湿病、肿瘤、高血压病及皮肤病等。此外,应打破传统的单纯依靠药物治疗的常规模式,针对不同疾病,准确地选用针法、灸法、按摩及气功等疗法,设立中医针灸、推拿、中医外科等专科门诊。
1. 1. 2走名中医、名专家的精品路线
“西医认门儿,中医认人儿”,患者看中医愿意找有名的中医或有绝活的科室。同时,中医学术流派很多,每个医生都有各自不同的临床实践经验,要尊重中医学术,发挥每个医生的特长。故在发展特色专病专科门诊的基础上,要逐步创出中医科的精品,树立品牌,培养推出在当地叫得响的名中医和名专家,走名中医、名专家的精品路线。
1. 1. 3以中医功底较为深厚的中年以上人员配置门诊
基于走特色专科门诊和名中医、名专家的精品路线,门诊人员的配置应具备以下优势: ①
中医功底深厚; ②对某一专科专病有特长; ③具有一定影响力; ④门诊时间相对充分,工作
岗位较固定。根据这些要求,我们应选择中医功底较为深厚的中年以上专家级人员配置门诊。
1. 2病房
1. 2. 1走中西医结合之路
现代医学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先进的诊疗技术相继涌现。而传统的中医理论体系则有其相对稳定性,因而出现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在发展速度上的矛盾。中医药学科置身于现代医学的大范围,必须勇于打破学科界限、拓宽学科口径,坚持交叉建设原则,才能不断促进中医药技术快速发展。通过几代人的摸索和发展,中西医结合是综合医院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来讲,综合医院内的中医病房基本上是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开展工作的。
1. 2. 2走专科专病病房之路
综合医院的中医类病房设置规模往往较小,不可能象中医医院那样对所有科室进行设置,只能根据科室的历史沉淀和医院自身实际情况来设置,选择某一专科或专病作为突破口。若病房规模较大,可选择2~3个专科来发展,若病房规模较小,应选择2~3个专病来发展。对专科及专病的选择,必须立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优势和特色的科室或病种,且
所在医院需具有一定的西医支持力量和较为充足的病源。对专科、专病的建设必须持之以恒,要有深度,倡导学科交叉,通过一定时间的建设,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学术影响,才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1. 2. 3以中西医结合人员配置为主
目前,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在岗医生基本上都是从各级中医院校毕业的“学院派”或西学中人员,故对中医及西医均有认识,奠定了中西医结合诊治的基础。且在综合医院内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有一定合适的环境及各种有利条件,比如设备齐全的医疗辅助科室,西
医科室的交叉学习和交流等,较单纯中医医院而言,综合医院均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及科研
工作提供了先天优势。因此,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的病房人员设置应以中西医结合人员为主。
2、人才培养
一门学科或科室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人才储备,故人才培养是关键。通过调查发现,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的人员素质往往位居医院的中下游,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学科发展水平低下; ②经济收入较
低;③综合医院中医类人员相对不受重视; ④难以接收到高素质的毕业生。由于上述这些原因的限制,使得科室凝聚力相对较弱,与西医兄弟科室相比,缺乏竞争力,科室得不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本院中西医结合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医疗规模位居全国同类科室前列,学科发展取得了标志性成果—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3,被授予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全国示范单位。总结其成功的经验, 人才培养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2. 1科室领导高度重视
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的发展除了尽可能从医院争取到一定的扶持政策外,主要是发挥科室自己的能动性。要想从相对落后、相对薄弱的科室跃升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必须从人才培养做起。科室领导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在科室倡导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尊重人才的氛围。
2. 2人才结构合理化
综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的人员结构大体上分为2类:一类是中医学习西医,这类人员多在中医院校接受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教育,中医知识相对较强,西医系统学习基础不够;另一类是西医学习中医,这类人员多在西医院校接受的西医教育,西医知识相对较强,中医系统学习基础不够。就综合医院中医类科室来讲,医疗模式主要是中西医结合,门诊以特色专科为主,病房以中西医结合专科专病为主,这就要求我们的医生必须具备中西医结合的知识
结构,中医和西医深度交叉融合。就我们的经验来看, 2种医学背景的人员各占一半较为适宜。
2. 3培养模式的多元化
2. 3. 1住院医生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基础做起,住院医生培养是毕业后教育的起点,要针对不同医学背景的住院医生制订适宜的培养计划。本院中西医结合科在全国中医类系统率先开展了规范化的住院医生培训, 3年中西医结合基础培训, 2年中西医结合专科培训。通过观察,该批培训学员已达到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的接受检验。
2. 3. 2学历和学位的培养
医疗是根本,科研是动力,一个科室质的提高,必须有赖于学科的发展,高素质的人才培养
尤为关键。科室一方面可接收优秀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另一方面可对有潜质的本科生进行学历和学位的培养。
2. 3. 3进修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