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交通工程学
饮酒与驾驶
捷克斯洛伐克的莫斯试验表明: 当血液中酒精的浓度为0.03%-0.09%时,其 事故的发生率比不饮酒者增加7倍,当酒精浓 度为0.1%-0.14%时,事故率为不饮酒的32倍, 当酒精浓度为0.15%时,事故率竟增加128倍。
饮酒对驾驶机能的影响:
美国Loomis认为:当血中酒精浓度为0.03%时, 驾驶能力就有低落;当为0.1%时,低落15%, 为0.15%时,低落30%。 日本学者研究:当酒精含量达到0.5mg/ml时, 驾驶机能受到影响,辨色力降低,反应时间增 加,错误反应增加46%.
二、交通事故(了解)
定义:车辆在公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由于
违章,造成人、畜伤亡或车物损坏的意外事 件,统称为交通事故。 要素:车辆-在道路上-运动中-发生事态-原因 是人为的-有后果 主要表现:
交通事故的主要表现:
碰撞
交通事故的主要表现:
碾压:
交通事故的主要表现:
擦刮
交通工程学基础
主讲:雍朝康(讲师/维修技师) 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一、驾驶员的交通特性(重点掌握)
迈克尔· 舒马赫
概述
驾驶员是交通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是影响交通安全与效率的关键要素,主要通 过视觉特性、反应特性与选择特性加以表现。
1、感觉、知觉与信息处理
(1)感觉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包括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和平衡 觉。 (2)知觉 知觉是对整个物体的认识。 (3)信息处理 驾驶员通过感觉器官感知车内外的各种行 车信息,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加工,做出相 应的判断和决策,最后通过“反应器”操作车 辆。
2、合流冲突点:由不同方向驶入,在相同方 向驶出的车流交汇点。危险因子:侧撞。
第三章+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TCD 信息处理框图
信息价值
1.交通信号灯的变化 通过在信号交叉口的观测发现: (1)驾驶员对交通信号变化的反应延误(交通信号
变化开始到制动灯亮)平均为1.3s,85%置信水 平下为1.9s, 95%下为2.5s,99%下为2.8s; (2)感觉—反应时间随距离交叉口远近变化不大, 平均感觉—反应时间(64km/h)在15m的距离处 为0.20s,46m处为0.40s。
上图的模型可用下拉普拉斯传递函数表示: :
g(s)--转向输出; K--驾驶员操纵增益 e-ts--反应时间,从0.12~0.3 sec s--拉普拉斯算子, TL--引导lead参数,0~2 s Tl--延迟lag参数,0.0005 ~25 s TN--神经肌肉延迟参数,0~0.67 s R--余项,弥补输入输出的非线性关系,减少误差
反应时间的长短也取决于驾驶员自身的个 性、年龄、对反应的准备程度、信息的强 弱、刺激时间的长短、刺激次数的多寡、 饮酒、疲劳、驾驶车辆、道路情况、设计 车速等因素。
(二)移动时间(MT)
驾驶员的制动反应时间由两部分组成:
感觉-反应时间 移动时间--驾驶员在反应后,移动手/脚所需 要的时间。
2.闭环制动 P40 表 3-9 减速的百分位估计值(稳态)
3.最佳减速度 通常公认的最大“舒适”减速度是-0.3g或0.3m/s2左右。
参考文献第3章(3-24)里有更多的描述
三、速度与加速度
1.稳态速度控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稳态交通流情况下,驾驶员根据速度表显示利用 加速踏板作为输入,完成驾驶任务。 交通拥挤时,驾驶员根据相对其他车辆的位置作 为主要依据完成驾驶任务。 变换车道时,驾驶员通常会降低速度 0.3-0.8m/s 。 交通流稳定阶段,速度误差范围不超过±1.5m/s
2012年城市规划师备考资料:城市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
城市交通特性的研究是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础,其内容包括:交通系统各要素(如驾驶员、乘客、车辆、行人、道路交通等)自身的特性;交通流的特性;交通要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特性。
以下重点介绍前两部分内容。
人的交通特性(一)驾驶员的交通特性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车、路三部分组成的一个综合的大系统,其中人包括驾驶员、乘客、行人和居民,是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驾驶员的行为对整个道路交通系统的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驾驶员在保证将车内的旅客和货物迅速、安全、准时地送达目的地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影响,尽量减少交通事故,因此要求驾驶员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驾驶技术。
一般认为,驾驶员的交通特性包括驾驶员的反应操作时间、驾驶员的生理及心理特性等。
1.反应操作时间驾驶员的反应操作包括感知路况信息、判断分析、采取动作并使动作发生效果三个主要过程,三者所需时间之和就构成了驾驶员的反应操作时间。
反应操作时间的长短与驾驶员的素质、个性、年龄、性别、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工作经验等因素有关。
驾驶员开始制动前最少需要0.45感知时间,产生制动效果需0.35,共计0.75。
美国各州公路与运输工作者协会(丸AASHTO)规定,判断时间取1.55,作用时间为15,因此从感知、判断、开始制动,到制动发生效力的全部时间通常按2.5—3.05计算,道路设计中即以此作为计算制动距离的基本参数。
2.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性(1)视觉特性驾驶员所获得的交通信息,约有80%来自于视觉。
可以说视觉机能直接影响到路况信息的获取和行车安全。
驾驶员的视觉机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视力视力是眼睛辨别物体大小的能力,分为静视力和动视力。
静视力指人体静止时的视力,我国机动车驾驶员体检时要求双眼视力均为0.7以上或双眼裸视视力均不低于0.4,但矫正视力必须达到0.7以上,且无红绿色盲。
动视力是指驾驶员在汽车运动过程中的视力,随着速度的增大而迅速降低,此外动视力还随年龄增大而下降。
驾驶员交通特性
3、血型。驾驶员的血型与交通安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不同血型的驾驶员在驾车时,心理活动有所不同, 行车中发生的事故也有差异。
驾驶员交通特性
介绍
01 简介
03 分类
目录
02 组成 04 影响因素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driver traffic characteristics)驾驶员驾驶车辆的过程就是感觉、知觉、判断和 操纵等阶段不断循环的过程,驾驶员的交通特性对这个过程都有很大影响,其中视觉特性、反应特性和注意力特 性更为重要。
1、情绪。驾驶员在驾驶车辆参与交通活动时不可能没有情绪。驾驶员的情绪既能影响驾驶员的驾驶特性,又 能改变驾驶员的行为方式。驾驶员的情绪根据其发生的速度、强度和延续时间的长短,分为激情、应激和心境三 种状态。
积极稳定的情绪状态是确保驾驶员行车安全的重要心理素质。驾驶员的情绪状态与交通安全关系密切,带着 消极情绪行车的驾驶员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对事故和安全组驾驶员的情绪状态统计分析表明:事故组驾驶员的消 极情绪(疲劳、紧张、慌乱)得分明显高于安全组,且差异非常显著,而积极情绪得分明显低于安全组驾驶员,事 故组驾驶员的情绪状态不稳定,即情绪较为纷乱、烦恼或失调。
反应是驾驶员感受外界刺激后,经分析判断,开始动作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时间就是反应时间,反应时间是 反应特性的指标,一般是零点几秒。而反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驾驶员的训练水平、工作经验、年龄、性别、环境、 情绪以及思想集中情况。反应特性是驾驶员特性的最重要的特性。
注意力是对交通情况产生方向性的意识,是驾驶员特性的基本特性。注意力特性是通过为对交通情况的,能 预测到可能产生的后果;还能够注意多个交通情况,同时预测它们后果;可以根据情况迅速转移注意力。注意力 的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和经验积累来提高,但注意力会随注意时间的增长而衰减,特别在单一或枯燥的环境下,注 意力衰减很快。所以长时间单调的驾驶环境,容易使驾驶员疲劳,注意力下降。
人车路的交通特性
汽车按行驶道路条件分为公路用汽车和非公路用汽车。前者是根据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要求设计的;后者是为矿区、土路等专用道路或无道路地区设计的,不受公路对汽车轴荷、外廓尺寸等规定的限制。
汽车按所用动力装置主要分为汽油机汽车、柴油机汽车。此外,还有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等。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复合动力汽车是装有两种动力装置的汽车,而其中之一必须是具有回收能量系统的储能装置。常见的复合动力装置为内燃机和蓄电池。
8.驾驶员的差异 (P26)
01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85%,15%
02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性别差异 年龄差异 性格差异
9.外界因素对驾驶员的影响
道路线形设计欠妥,可能使视线失去诱导,使驾驶员产生错觉,增加驾驶员的心理紧张和驾驶疲劳; 车辆的结构尺寸、仪表位置、操纵系统、安全设备等都对驾驶有影响; 环境的影响:交通标志、行人、天气等。
可见光的波长:400~700nm
色视觉
①颜色的三个属性
彩度(饱和度):是指彩色光所呈现彩色的深浅程度(或纯度)。
明度(亮度):彩色的明暗程度。
色相(色调):反映了颜色的类别。
红色:显近,红波最长,传播最远,容易使人产生“火”或“血”的联想,给人一种危险感和强烈刺激感,多用于禁止标志。
第二章 人、车辆、道路的交通特性
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第二节 车辆的交通特性
第三节 道路的交通特性
第一节 人的交通特性
第一节 人的交通特性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驾驶员的任务 沿着选定的路线驾驶车辆,完成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输过程,以实现人员和货物在空间上的转移; 遵守交通法规,正确理解信号、标志、标线的含义,服从交通警察的指挥,自觉维护交通秩序以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遇到不利情况及时调整车速或改变车辆的位置和方向,甚至停车,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 交通特性分析
一般来说动视力比静视力低10%~20%, 特殊情况下比静视力低30%~40%。例如,以 60km/h的速度行驶的车辆,驾驶员可看清前 方240m处的交通标志;可是当车速提高到 80km/h时,则连160m处的交通标志都看不清 楚。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静视力好是动视力 好的前提,但是静视力好的人不一定就会 有好的动视力。
自动传感器
自动控制器
显示
驾驶员能力、态度、经验、暂时损伤
道路 行人 自行车 其它车
驾驶员 感觉系 统
驾驶员感 知、注意 能力
驾驶员决 策、反应 选择
驾驶员反 应能力
车辆状态 控制
图1 驾驶员功能反馈图
3、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性
驾驶员视觉特性
驾驶员反应特性
驾驶员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
• 1)视觉特性 眼睛是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最重要的生 理器官。因此,驾驶员的视觉机能直接影响 到信息获取,行车安全。
二、乘客交通特性
• 1.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
• 2.乘车反应
• 3.社会影响
• 1.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
•
人们总是抱着某种目的(如上班、上学、购物、 公务、社交、娱乐等)才去乘车的,为乘车而乘车的 旅客几乎是没有的。乘车过程本身意味着时间、体 力、金钱的消耗。因此,人们在乘车过程中总是希望 省时、省钱、省力,同时希望安全、方便、舒适。道 路设计、车辆制造、汽车驾驶、交通管理等都应考 虑到乘客的这些交通心理要求。
本部分从以下两个部分讲解:
•
• 1.行人交通流特性 • 2.行人交通特征及相关因素
• 1.行人交通流特性
• 相对于汽车交通来说,对行人交通特征的研究是很少的。不 过前人已经做了不少工作。
交通工程(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4.4 交通安全设施的识认
交通标志的可见性和易读性 计算视角的公式:
=2
arctan
L 2D
标志、标线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视角、车速 等因素
4.4 交通安全设施的识认
标志、标线的形状及尺寸
4.4 交通安全设施的识认
交通标志标线的形状及尺寸
4.4 交通安全设施的识认
夜晚的标志、标线的可见性
4.4 交通安全设施的识认
雨夜的标志、标线的可见性
4.4 交通安全设施的识认
字母标志的识认距离是符号标志的一半
4.4 交通安全设施的识认
不熟悉的驾驶员读取一个短单词需要一秒
4.4 交通安全设施的识认
aLV
Gg 100
aGV——最大斜坡加速度 aLV——最大水平加速度 G——坡度(%)
g——重力加速度(9.8m/s2)
4.9、间隙接受与合流
临界间隙——驾驶员试图汇入或者通过连续 车流时间间隙的最小值
驾驶员进入或穿越车流时需要判断冲突车辆与自己的距离
左转,无控制 左转,信号控制
左转,停车(让路)控制 直行,停车(让路)控制
反应时间显著增长 操作能力下降 判断失误增多
不同年龄组驾驶员疲劳前后的简单反应时间
年龄组 20-24
疲劳前的反应时间 疲劳后的反应时间
(ms)
(ms)
480-560
600-630
25-34
580-650
630-710
35-44
690-750
740-810
45-60
780-800
640-890
饮酒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交通流理论第三章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1、概念:
停车视距是指在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经判断决定采取制
动措施到汽车在障碍物前安全停住所需的最短距离。
2、停车视觉至少应该满足“平均水平一下”的驾驶员或车辆在该距离内能够
停车。
3、停车视距的计算公式
S=S1+S2
其中:S1为感觉反应距离;S2为制动距离
第四节 驾驶员交通特性的应用
2、离散驾驶行为
3、连续驾驶模型
4、驾驶员交通特性的应用 5、小结
第一节 驾驶任务
1、驾驶员的三个层次
控制(control)
引导(guidance)
导驶(navigation)
(1)控制 驾驶员和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控制,是驾驶任务层次中的基本层次,主
要是指驾驶员对车辆的操作,比如:启动、加速、减速、转向、制动等。
4.91弧分; ●同样对比度下晚上的视觉角度是白天的约2.5倍。 (2)障碍和危险的识别与确认 对道路上的物体进行觉察后,接着就是识别和确认。 15cm高、60cm高
第二节 离散驾驶行为6、驾驶行为的个体差异 (1)性 Nhomakorabea (2)年龄
●视觉变化:视觉敏锐度、光损失和散光、炫目等 ●认知行为变化:信息过滤、公路上的被迫跟随、时代的变化 (3)驾驶员的伤害
第三节 连续驾驶模型
驾驶过程是一个连续过程 一、驾驶行为
驾驶员可以看作是一个线性的闭环控制系统。 1、驾驶传递函数
驾驶活动中的两个输入: ●驾驶员期望的路线 ●车辆当前行驶的方向和路线
第三节 连续驾驶模型
图中的模型可以用公式来表示:
其中:K为增益,exp(-ts)是反应时间,T由特定的控制状态下由实验得到 该模型为建立驾驶员驾驶模型的基本方法。 驾驶行为分类:修正的跟踪模式驾驶;跟踪驾驶;有预见性的驾驶 这可从表3-8得出。
2-1交通特性分析—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
视野 ( °)
90~100 60~80
40
驾驶员注视点、视野与行驶车速间关系
3.驾驶员的视觉特性---立体视觉、视差
立体视觉——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 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感知能力。
视差——又称错觉,是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3.驾驶员的视觉特性---视差
视差——又称错觉,是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加速阻力:汽车加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质量加速运
动时的惯性力,其数值与汽车总质量、行驶加速度和汽
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有关.
Fj
m
dv dt
式中: ---为汽车旋转质量转换系数
m ---为汽车总质量,kg dv ---为行驶加速度,m/s2
dt
(3)汽车行驶驱动条件
汽车行驶必要条件 要使汽车正常行驶,必须使驱动力不小 于行驶状态所遇到道路阻力和空气阻力之和,即: Ft ≥ Ff + Fi + Fω
由明亮处进入暗处,眼睛习惯后,视力恢复,称为暗适应; 反之称为明适应。
例如:隧道进出口 例如:城乡结合部
3.驾驶员的视觉特性---眩目
眩目——视野内有强光照射,使人的眼睛产生不舒适感, 形成视觉障碍。 避免方法:采用隔离带、 加强照明、会车时变换灯光、 防眩眼镜、车灯用偏振玻璃做灯罩(防眩处理)
上的转矩Mt产生一个对地面的圆周力F0, 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Ft(方向与F0 相反),即驱动汽车的外力,也称驱动
力。
Ft
Ft
Mt r
Mt
r
F0
式中:Mt—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N·m r —车轮的半径,m
(2)汽车行驶阻力
汽车的行驶阻力包括: 滚动阻力 、坡度阻力 、空气阻力 、 加速阻力。
公路交通和运输的安全基本特性
公路交通运输基本安全特性1.公路交通的基本特征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是人(包括驾驶员、行人、乘客及居民)、车(包括客车、货车、非机动车等)、路(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出入口道路及其相关设施)。
本节介绍了这三个基本要素的交通特征和相互关系。
1)驾驶员交通特性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首先通过自己的感官(主要是眼、耳)从外界环境接受信息,产生感觉(视觉和听觉),然后通过大脑的一系列综合反应,产生感知。
知觉是对事物的综合认识。
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所谓“深度知觉”,如目测距离、估计车速和时间等。
最后,驾驶员凭借这种“深度知觉”形成判断,从而指挥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起控制作用的是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素质和反应特性。
2)车辆交通特性汽车在一定条件下的工作能力就是汽车的性能,和交通安全相关的主要包括动力性、制动性、操控稳定性等,此外还有燃油经济性、可靠性、舒适性等,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3)道路性质道路分类。
道路,它是提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的工程设施。
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等。
2.运输的基本特征1)公路等级我国公路分为两类五级,即:汽车专用公路和一般公路两大类;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每个等级又根据不同地形(如平原微丘区、重丘区、山岭区以及山岭重丘区等)根据不同的设计速度分为14个技术指标等级,参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1997)。
2)路面和安全3)道路等级和安全4)安全设施交通安全和道路安全设施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交通安全设施包括安全护栏、安全警示标志、车流分隔设施、机非隔离设施、安全岛等,交通控制设备也具有交通安全方面的功能。
一方面,安全设施可以有效地引导和约束驾驶员和其他旅行者,使驾驶员对车辆的操纵安全而规范,使其他出行者与机动车流保持合理的隔离,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能够在车辆出现操控异常后,有效地对车辆进行缓冲和防护,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交通安全心理2
(三)反应特性 三 反应特性
所谓反应 反应是人(这里指驾驶员) 在接受刺激后作出的操纵动作,也 反应 就是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效果的过程。所接受的刺激包括通过视觉、 嗅觉、听觉、触觉、平衡感觉等获得的信息。 反应有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动作产生 效果,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叫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所需的 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有所不同。简单反应是对于单一信号刺激所作的反应。简 单反应需要的时间叫简单反应时间,例如按喇叭是简单反应,仅需 0.15~0.25s;刹车也属简单反应,约需0.5s。复杂反应是对几种信号 复杂反应是对几种信号 同时产生刺激后作出分析判断后而对其中一种信号作出的反应,例如 同时产生刺激后作出分析判断后而对其中一种信号作出的反应 例如 超车就是复杂反应,它要对是否超车、能否超车、何时超车、超车过 程中如何处理周围干扰等,它所需的复杂反应时间远比简单反应时间 长。复杂反应时间取决于复杂程度、驾驶员技术水平、心理和生理 复杂反应时间取决于复杂程度、 复杂反应时间取决于复杂程度 驾驶员技术水平、 状态、疲劳程度、疾病和酒精量等。 状态、疲劳程度、疾病和酒精量等。 经试验, 反应时间还与对比度、所及器官和所采取的动作有关,如 表2-3 所示。
人的交通特性
道路交通中的人包括行人、驾驶员和 乘客,这里主要介绍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一.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一)视觉特性 1. 视力 视力是眼睛分辨两物点之间最小距离和物体大小的能力,又称视敏度 视力 视敏度。 视敏度 视力可分为静视力和动视力 静视力和动视力。静视力是视物者不运动、目标静止时的视力, 静视力和动视力 可在医院通过视力表测定,用视力表测定的视力叫中心视力;动视力又分为人 动视力和物动视力,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 是人动视力和物动视力交错出现的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是人动视力和物动视力交错出现的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 复杂过程,对静止的道路和景物而言,是人动视力,对自身驾驶的汽车而言是物 复杂过程 动视力,对相对或同向而行的汽车而言,又与相互的速度有关,无论是人动视力 无论是人动视力 还是物动视力,统称动视力 动视力随车速的增加而降低,车速越快 统称动视力。动视力随车速的增加而降低 车速越快,视力越 还是物动视力 统称动视力 动视力随车速的增加而降低 车速越快 视力越 降低。动视力与年龄也有关,年龄越大 动视力越低。 年龄越大,动视力越低 降低。动视力与年龄也有关 年龄越大 动视力越低。对于近视者,眼镜只能 矫正静视力而不能矫正动视力,所以驾驶员的静视力必须在0.7 以上。
第4章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7
§1 驾驶任务
驾驶员的驾驶任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控制 control;
(skill-based)
2)引导 guidance;
(rule-based)
3)导驶 navigation (knowledge-based)
控制和引导这两个 车辆操作水平对于 交通流建模都是非 常重要的。
8
§1 驾驶任务
33
Ke ts (1 TL s) g ( s) R (1 Tl s)(1 TN s)
式中: g(s)—响应,指对于一定的输入将作出多少反应。 K —驾驶员操纵增益。 TL —引导时间 Tl —延迟时间 TN —神经肌肉时间延迟
34
2. 模型应用
SR l (1 Fs u )Cr gs 1000
40
汽车制动防抱死装置(ABS)的基本功能就是可 感知制动轮每一瞬时的运动状态,并根据其 运动状态相应地调节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 避免出现车轮的抱死现象,因而是一个闭环 制动系统。它是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最有 突出成就的一项应用。可使得汽车在制动时 维持方向稳定性和缩短制动距离,有效地提 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2 u0 d 257.9 f
式中:d—制动距离(m) u0—汽车制动开始时的速度(km/h) f—轮胎与道路表面的摩擦系数,约等于以重力加速 度g为单位的减速度。
38
开环制动(无ABS),在紧急制动时,不可避免地出 现车轮在地面上抱死拖滑的现象。当车轮抱死时,地 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所能提供的侧向附着力很小, 在汽车所受到种种干扰外力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 问题,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潮湿路面或冰雪路面上 制动时,这种方向失稳的现象更常发生。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2020/5/15
第一节 交通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基本概念 •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人类行为是指人在环境中所完整进行
的活动。为了正确地理解人类行为,人们就要正确地了解引起和制约 行为的各种条件,并系统地分析这些条件和行为的因果关系。 • 人类的行为是基于特定的欲望,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并选择各种 各样的手段去实现这个目标而活动的。 因此,心理学又是一门研究人 的心理现象(也称为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一般分为心 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差异两个方面。 1 心理过程 •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第一节 交通心理学概述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交通心理学研究内容和趋势主要方 面为:
(1)驾驶员的交通心理特性。 (2)道路安全行驶规律及事故预防。 (3)交通参与者的社会心理与交通安全。 (4)交通标志、标线与道路安全设施。 (5)交通环境与道路几何设计中人的因素。 (6)交通管理者的交通心理与安全宣传教育。 (7)非机动车骑乘者的动态行为分析。 (8)车辆与交通心理。 (9)交通事故碰撞前瞬间的人头脑固有的反应特性分析。
第一节 交通心理学概述
二、交通心理学 • 交通心理学将人、车、路和环境视为一个系统。 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
包括驾驶员、行人和乘客,是交通系统中的主要部分。 因此,交通心 理学研究的对象应是人的交通心理产生、发展的规律,以及车辆、道 路、环境对人的交通心理的影响和作用。驾驶员是在道路交通系统中起 决定作用的要素。通常把驾驶员看作道路交通系统的信息处理者和决策 者。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外界的各种信息(道路状况、交通信号、交通 标志和道路标线以及行人动态等)都要通过驾驶员的视觉、听觉、触觉 等感觉器官传入神经到达大脑,再经过大脑依据这些信息以及已往的经 验进行判断、作出决策,然后由输出神经将大脑指令传给手、脚等运动 器官来操纵车辆,使车辆按驾驶员的意志在道路上行驶。 如果驾驶员 在交通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判断的任何环节上发生差错,就有可能引起 交通事故,所以驾驶员可靠性对交通安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在我们日常的交通出行中,驾驶员是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行为和特性直接影响着道路交通的安全与效率。
那么,驾驶员都有哪些交通特性呢?首先,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对驾驶安全有着显著的影响。
人的眼睛在观察事物时,存在一定的视觉范围和视觉适应能力。
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需要及时准确地获取道路上的各种信息,包括交通标志、标线、其他车辆和行人等。
然而,人的视力并不是无限的,存在着视野盲区。
比如车辆的 A 柱可能会遮挡驾驶员的部分视线,在转弯时就容易形成危险。
而且,夜间驾驶时,由于光线较暗,驾驶员的视力会明显下降,对物体的分辨能力也会减弱。
此外,在强光照射下,如对面车辆开着远光灯,也会导致驾驶员短暂的视觉障碍,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
驾驶员的反应特性也是交通特性中的重要一环。
当遇到突发情况时,驾驶员从感知到危险到做出反应并采取行动,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反应时间的长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驾驶员的年龄、身体状况、驾驶经验以及当时的精神状态等。
一般来说,年轻且经验丰富、精神集中的驾驶员反应速度会相对较快。
但无论如何,都存在一个最小的反应时间。
如果在这个时间内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对,就很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驾驶过程中的判断特性同样不容忽视。
驾驶员需要不断地对道路状况、交通流量、其他车辆的行驶意图等进行判断。
判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驾驶的安全性和流畅性。
然而,判断往往会受到驾驶员的经验、知识水平、性格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新手驾驶员可能由于经验不足,对复杂的交通状况判断不准确,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而有些驾驶员可能过于自信或急躁,在判断时不够谨慎,也容易引发危险。
注意力特性在驾驶中起着关键作用。
驾驶是一项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驾驶员需要时刻关注道路前方、两侧以及后方的情况。
但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容易导致疲劳,从而使注意力分散。
此外,车内的环境,如嘈杂的音乐、乘客的交谈,以及车外的各种干扰因素,如路边的美景、广告等,都可能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理赔工作的主要流程
• (6)驾驶证复印件; • (7)修车发票; • (8)必要的、合理的施救费发票; • (9)事故证明,由保险公司确认的事故,也可由
事故单位自行证明;
• (10)事故责任认定书; • (11)事故调解书; • (12)第三者身份证复印件; • (13)伤者诊断证明; • (14)残疾鉴定报告; • (15)出院小结;
第一节 交通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第三节 驾驶员的注意 第四节 驾驶员的反应特性 第五节 汽车的制动过程与驾驶员的反应时间 第六节 生物节律与交通安全
2020/3/6
第一节 交通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基本概念 •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人类行为是指人在环境中所完整进行
的活动。为了正确地理解人类行为,人们就要正确地了解引起和制约 行为的各种条件,并系统地分析这些条件和行为的因果关系。 • 人类的行为是基于特定的欲望,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并选择各种 各样的手段去实现这个目标而活动的。 因此,心理学又是一门研究人 的心理现象(也称为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一般分为心 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差异两个方面。 1 心理过程 •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第一节 交通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基本概念 2 个性差异 • 个性差异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 1)个性心理特征 •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兴趣、能力和性格。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
特征。 人的兴趣不同,能力有高低,性格也有差异。 2)个性倾向性 • 个性倾向性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是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它主要包
• 二、精熟条款,实事求是处理赔案 • 三、熟悉掌握有关专业知识第四节 理赔工作 Nhomakorabea主要流程
发现险情
│
│
↓
↓
积
保
极
护
施
现
救
场
│ ↓ 报案
│ │
↓ 政府机构
↓ 保险公司
↓ 取得事故证明
↓ 现场查勘
↓
修复报价 ↓ 核实
灾后恢复
↓ 提交索赔单证
│ ↓ 核实 获得赔偿 ↓ 涉及第三方责任 协助追偿
第四节 理赔工作的主要流程
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成分。
第一节 理赔的特点、意义和作用
• 一、理赔的特点 • (一)被保险人的公众性 • (二)损失率高且损失幅度较小 • (三)标的流动性大 • (四)受制于修理厂的程度较大 • (五)道德风险普遍
第一节 理赔的特点、意义和作用
• 二、理赔工作的意义 • 机动车辆保险理赔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影
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消防部门的配合,确认 保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对事故机动车辆及 第三者财产的损失进行核定,逐项核实损失项目, 即定损。
• 在招标定修,确定维修厂家时,应掌握以下原则: • (1)定损价格是否合理。 • (2)修理厂条件是否能保证事故车辆的修复质量。
第四节 理赔工作的主要流程
第一节 交通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基本概念
1 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 人的认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也是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表
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过程。 通常,人们在用眼看、耳听、鼻闻、舌舔、手触时,便产生了感觉和 知觉。 2)情绪过程 • 情绪过程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或面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心态。 情绪 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 3)意志过程 • 意志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不仅认识、体验,还要自觉地确定目的, 并采取一定的行动进行处理和改造。
响到保险公司的信誉,关系到被保险人的 切身利益,对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的开展甚 至其他产险业务的拓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 影响作用,同时也决定了保险公司自身的 经济效益。
第一节 理赔的特点、意义和作用
• 三、理赔工作的作用 • 理赔工作是加强车险防灾减损的重要内容
和依据。机动车辆理赔工作的主要作用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廉洁奉公、秉公办事、认真负责 • (1)热爱机动车辆理赔工作,且有从事机动车辆
技术工作的实践经验,有一定的工作能力;
• (2)热爱保险事业,关心和维护保险公司声誉,
为人正派,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 (3)自觉服从领导,遵纪守法,团结同志,要有
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严格按照理赔人员工作守 则行事。
损。这种方式用得比较少。
第二节 理赔工作的服务模式和基本原则
• (三)保险公估。即由专业的保险公估公
司接受保险当事人的委托,负责汽车的损 失检验和理算工作,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 法。这种做法的好处是:
• (1)可以减少理赔纠纷。 • (2)完善了保险市场结构。 • (3)可以促进保险公司优化内部结构,节省
• 四、索赔处理。 • 要求被保险人尽快收集必要的索赔单证,10日内
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在索赔时,根据事故的性 质要求被保险人提交以下有关的单证:
• (1)保险单复印件,盗抢案件提供保险单正本。 • (2)出险通知书; • (3)损失清单; • (4)保险公司估价单; • (5)行驶证复印件,盗抢案件需提供行驶证及副
• 一、出险受理 • 包括受理报案,查抄底单,登记立案等。 • 保险公司接到被保险人的报案后,要立即查抄底
单,登记立案。
• 二、现场查勘 • 包括现场调查和施救保护。 • 保险公司理赔人员在登记立案后,要立即赴现场
进行查勘,并进行必要的继续施救工作,以减少 损失。
第四节 理赔工作的主要流程
• 三、损失确认 • 在现场查勘中,保险公司理赔人员要取得被保险
• (一)经济补偿 • (二)加强防灾、减少损失 • (三)吸取经验教训、掌握事故规律
第二节 理赔工作的服务模式和基本原则
• 一、理赔工作的服务模式 • (一)自主理赔 • 即由保险公司的理赔部门负责事故的检验
和损失理算。这种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 (1)资金投入大、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差。 • (2)理赔业务透明度差,有失公正。 • (二)物价评估 • 即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委托物价部门强制定
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第二节 理赔工作的服务模式和基本原则
• 二、理赔工作的基本原则 • (一)树立为保户服务的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
是原则。
• (二)重合同,守信用,依法办事。 • (三)坚决贯彻“八字”理赔原则 • (1)主动 • (2)迅速 • (3)准确 • (4)合理
第三节 理赔工作人员应具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