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的社会控制
简述传播的四大功能
简述传播的四大功能传播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信息的传递、意见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等重要功能。
传播的四大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社会交往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社会控制功能。
下面将对这四大功能进行简要阐述。
一、信息传递功能信息传递是传播的最基本功能之一。
通过传播媒介,人们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新闻、科学知识、教育内容等。
信息传递功能使得人们能够及时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无论是报纸、电视、互联网还是社交媒体,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功能。
二、社会交往功能传播还具有社会交往的功能。
通过传播媒介,人们可以进行跨时间、跨地域的交流和互动。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成为了人们分享生活、交流观点、建立社交网络的重要工具。
除了个人之间的交流,传播也为群体组织提供了组织、协调和动员的平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三、文化传承功能传播在文化传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传播媒介,人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文化形式,包括语言、音乐、艺术、电影等。
这些文化形式通过传播得以流传和传承,保护和弘扬了人类的文化遗产。
传播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四、社会控制功能传播在社会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传播媒介,政府和组织可以向公众传递政策、法规和指导意见等,以实现社会管理和治理的目标。
传播还可以塑造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媒体的报道和评论也对社会事件和问题进行监督和评价,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
结语传播的四大功能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传播系统。
信息传递、社会交往、文化传承和社会控制是传播的核心功能,它们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变革,传播的功能也在不断演化和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传播体验。
传播学的6种话语
传播学的6种话语
传播学中常见的6种话语如下:
- 传播是传递:强调传播内容的客观性,但忽视了传播的社会意义和解码编码的复杂性,且带有浓重的传者本位色彩。
- 传播是控制:认为传播是社会控制的工具,指出了传播的社会作用,是传播效果的理论基础,但忽略了受众的主动性,难以建立真正的良性关系。
- 传播是游戏:传播是一种有规则的、超越功利的自愿活动,重视受众的自愿参与和传播感受,但过于理想化,不能保证现实世界的权力不会入侵到游戏之中。
- 传播是权力:强调传播中隐含意识形态控制和无意识的不平等关系。
- 传播是撒播:强调传播内容的多义性和受众的能动性,反对传者中心主义,但现实当中,文本易被过度解读,文本诠释受规则限制,读者与作者的视阀逐渐融合。
- 传播是共享和互动:认为传播是一种共享和互动的过程。
传播学的6种话语反映了人们对传播现象的不同认识和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播学的话语也在不断丰富和演变。
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_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
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章 辉 美 内容提要 大众传媒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和手段,大众传媒主要通过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建立和巩固信仰、社会暗示及教育实现其社会控制功能;大众传媒既有社会控制的正功能,也有负功能。
大众传媒的负功能将对社会控制产生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对社会政策的过度干预会削弱正式控制力量、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影响控制效果、不合理的社会暗示容易误导社会成员、公众对大众传媒的过度依赖影响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认识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正视大众传媒的负功能对社会控制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控制,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大众传媒 社会控制 功能 作用机制一、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随着信息网络和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基于大众传媒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有学者将大众传媒权力称为与传统的立法、行政、司法权并立的“第四种权力”,而大众传媒机构则被称为“政府的第四部门”。
相对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有形的、刚性的权力而言,大众传媒权力是一种无形的权力,也是一种柔性的权力,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推动着人类教育的发展,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于潜移默化中达到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有效控制,从而成为现代社会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众传媒通过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实现社会控制所谓舆论,是指多数人对社会生活中有争议的事件发表的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
作为蕴藏在人们思想深处的共同心理倾向,舆论通过带有价值判断的社会评价,如对某种具体的价值观或行为方式的褒扬与赞赏或批判与谴责,造成一种社会氛围,从而对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一般而言,“一个人关于他自己和他的行为的看法,极大地受着公众意向的影响”,①也就是说,在舆论所形成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社会成员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舆论的导向与制约。
简述大众传播的功能与效果
大众传播的功能与效果大众传播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多重功能和影响力,不仅塑造了个体和社会的认知、行为和价值观,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效果。
本文将简述大众传播的功能与效果,重点关注信息传递、社会控制、文化传播、社会变革等方面。
首先,大众传播是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
它以极快的速度将信息传播给广大受众,确保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通过大众传播,人们能够了解国内外时事、掌握市场动态、获取科技进展等重要信息。
此外,大众传播还承担着预警和科普的作用,及时向公众传递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威胁的信息,提高社会的应急能力和公众的防范意识。
其次,大众传播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
它通过传递社会规范、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的行为和态度。
大众传播通过表扬和批评、正面和负面报道等方式,塑造社会舆论和价值取向,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同时,它也监督着政府和企业,促进公共事务的透明度和责任担当。
再者,大众传播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渠道。
它通过电影、电视、音乐、书籍等媒介将各种文化元素传递给受众,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大众传播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大众传播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历史上,许多关键的社会变革都是由大众传播所推动的。
例如,媒体报道揭露了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激发了公众的抗议和反抗;媒体的宣传和动员,推动了环保运动和公益事业的兴起。
第一部分:大众传播的功能1. 信息传递和沟通大众传播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传递工具,它将新闻、事件、观点等信息传递给大众。
这有助于人们了解世界,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并做出知情决策。
2. 社会控制大众传播可以传播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有助于社会控制。
它通过媒体的内容和呈现方式塑造了道德标准和社会行为规范。
3. 文化传播大众传播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在我们的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传播新技术对社会控制的挑战
空结构 , 现代性 的动 力来 自于时间和 空间的分离和 它们 的 “ 传播新技 术指的是在 广播 、电视 之后 出现的数 字化技 重 组 ” “ 体 ‘ 此 ’ rs n e的 局 限 性 是 如 何 被 社 会 关 系 ,个 在 (e ec ) p 拓 所 这 已经 成 为社 会 理 论 的 术、 数据库技术、 多媒体 技术、 光纤通信、 卫星通信等技术。这 在 时 空上 的 ‘ 展 ’ 超 越 ” 个 问 题 , 些新技术 的进步导致社会生 活方式、 交往方式乃至思维 方式 根 本 问 题 。 传 播 新 技 术作 为 影 响 当 前 社 会 认 知 的 一 个 重 要 等领 域 产 生 重 大 变 革 , 来 了社 会 发展 的福 祉 。但 与 此 同 时 , 因 素 , 传 输 速 度 之快 、 结 网络 之 广 泛 , 渐 使 得 原 本 依 赖 带 其 连 逐 也产 生 了如 网络 犯 罪 、 客 行 为 、 信 诈 骗 、 黑 短 网络 沉 溺 等 等 一 定 时 空 的 社 会 关 系 和 社 会 秩 序 , 露 在 失去 疆界 的 不 确 定 暴
来 了传 统 组 织控 制 的 失 灵 。 如 何 应 对 传播 新技 术 的 挑 战 , 维 与权威发生作用 的基本前提 , 也是社会控制手段有效性 的先
护 我 国 家社会 内部 的 协 调 、 定发 展 是 一 个 需要 全社 会 共 同 稳 决条件。 关 注 的 问题 。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时间和空间呈现一种分离和重组 的趋 关键 词:传播 新技术 社会控制 时空重组 势。吉登斯认为 , 现代 化的发展产 生 了不同于传 统社会 的时
发展 、 社会 身份 的 隐匿以及 网络化 的发展 , 传统 的社 会控 制 体 的地 理 疆 界 区 隔 、 分 以及 静 止 的 时空 相 连 。 由 于 社 会 的 划 面临着失序的危险; 字化造成传统法律控制的无力 , 数 社会 身 各个部 分处于 分散 和孤立状 态 , 信息传递和社会 变迁是缓慢 份 的 隐 匿使 得 传 统 道 德 约 束 产 生 弱 化趋 势; 性 、 开放 网络 化 带 的 , 会 成 员 有 序 的 流 动 构 成 了传 统 体 制 下 民族 国 家 的秩 序 社
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方法
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方法在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渠道,也是公众意见的塑造者。
然而,由于新闻媒介的广泛影响力,它也被用作社会控制的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方法:1. 建立监管机构:建立独立的媒体监管机构,监督新闻媒介的内容和行为。
这些机构可以对违反新闻原则的报道进行调查和处理,以确保媒体的言论不受政治、经济或其他利益的影响。
2. 管理记者的准入和资质:通过设立记者资格认证制度,新闻机构可以限制非专业人士进入行业。
这样可以确保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可靠性,防止不实信息的传播。
3. 广告和赞助商的控制:广告和赞助对媒体的经济运作至关重要。
政府或私营机构可以通过控制广告支出来影响媒体的立场。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向媒体提供补贴或其他形式的财政援助来实施间接控制。
4. 信息审查和过滤机制:政府可以通过审查、过滤或审查新闻内容来控制信息的传播。
封锁或限制某些敏感或反政府的报道,以维护统一和秩序。
5. 消息操控和宣传工具:政府和其他有权力的实体可以利用新闻媒介作为宣传工具,来推动他们的政治或经济议程。
这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报道、舆论引导和信息篡改来实现。
6. 手段和暗示:新闻媒介可以利用标题、照片的选取以及报道的倾向性来操控受众的观点。
通过引导公众的关注点和态度,新闻媒介可以对特定议题进行主导和控制。
然而,这些社会控制方法也受到了一些限制和挑战。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人们获得了更多来源的信息,这减小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
此外,公众对新闻的审查能力和媒体素养的提高也使他们更具批判性地对待新闻报道。
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新闻媒介应该扮演公正、中立的角色,提供准确、客观的报道。
公众也应该保持对新闻的警惕,不盲目接受信息,而是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形成独立的判断。
这样才能确保新闻媒介不会被滥用为社会控制的工具,而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
新闻媒介在社会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它能够塑造和影响公众的观点、态度和行为。
传播的社会控制方式
下 面 我 们 具 体 讨 论 社 会控 制信 息 传 播 的 各方面 。 政治 的控制 政 治控 制集 中地体 现在 权 力组 织 ( 诸如 政府、 议会、 法 院、 执 政 党和 其他 拥有社会权 力的组织 ) 对各种传播 方式、 路径 的行政或党务管 理上。管理 的手段种类繁 多, 诸如给予 倾 向权力组织的传播者提供 内幕新 闻的优惠或特权 , 反 之则 作 出种 种 限 制 和 处 罚 ; 直 接 或 变 相 地 资助 某 一 传 播 机 构 , 在 传播渠道 和信息 源方面给予方便, 反 之则堵塞信息渠道 ; 征 收高额 保证金和 知识税 ( 这种 方式主要发生在 1 9世 纪 ) 。 最 严厉的政治控制是宣布 中止 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 出版 自由权 利, 军 事 政 变 当局 通 常 采 用 这 种 专 制 的控 制 手 段 , 并 以 暴 力
传 播 的社会 控 制 方式
陈力丹
( 中国人 民 大 学新 闻 与社 会 发 展研 究 中心 北 京 1 0 0 8 7 2)
摘 要: 本 文讨 论 各 种从 外 部 对 传播 的控 制 , 即 社会 的控 制。 从 人 与社 会 的 双 向运 动过 程 看, 可 以 通过 社 会 控制 使 社 会 不偏 离行为秩序 化, 保证社会整 合的正常运转。 而社会控制的 重要 手段便 是 对传播 的控制。 传播 的社会控 制主要表 现在政 治控制和 经济控制两方面, 还有比较软性 的文化控制、 信息接 受者的控制和传播技术的控制。 控制会产生效果 , 但 即使 最严 格的政治控制 , 也是有限的, 因为任何外部控制只能提倡或阻 止 制止 某 方 面 的 内容 , 但 无 法阻 止 内在 思 想 的发 生 和发 展 。 关键 词 : 传播 的社会控制 政治的控 制 经济的控 制 文化 的控 制 信 息 接 受 者 的 控 制 传 播 技 术 的 控
传播的功能
传播的功能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传播现象无处不在处处在。
传播活动对于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
接触传播学的人都知道,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曾在《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中对传播的功能做了精辟的分析。
我想我们这些传播学的学子们对传播的功能的了解大概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吧。
事实上,对于传播的功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
而现在人们对传播功能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从传播功能的呈现方式上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2、从传播的释放效应上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3、从传播的应用的区位分为:思想功能和交际功能;4、从产生的渠道分为:个人的功能、组织的功能和社会的功能。
我个人认为,对于传播研究来讲,这些分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大有益处。
但是,过于分散就会导致对传播的研究失去真正的应用意义。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传播并没有错误,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研究,这些认识要能够反过来真正发挥它的“服务”功能。
切不能让我们的理论越讲越多而对于如何解决理论中所阐释的问题却丝毫不知。
鉴于此,我更倾向于从传播的释放效应方面来研究传播的功能。
对于传播来讲,我们最终所关注的是它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效果。
过程虽然很重要,那是我们在研究传播时所不可不关注的,而这些研究最终要为效果来服务。
我们研究的最终归宿应该是如何“疏通”过程,以期达到理想的“结果”。
正如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所讲:“传播学研究的任务,正在于找到正确发挥大众传播积极功能的机制和规律,而最大限度的防止其消极功能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116)基于这种认识,我个人比较赞同《军事传播学导论》中对大众传播的正负功能的划分。
不过,在具体的论述上我不敢苟同。
下面我简单整理分析一下有关传播学者对传播功能的论述并提出我的看法。
一、传播功能的代表性论述及个人解析:(一)拉斯韦尔“三功能说”:1、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1948年)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功能概括为: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论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受众的关系
增 的效 果 。 由于 具 有 以上 几 种 功 能 ,大 众 传 媒 正 如 加 拿 大传 播 学 麦 克 鲁 汉 所 说 ,真 正 成 为 “ 体 的 延伸 ” 它使 受 众 看 到 、 到 人 。 听 自 己难 以 直接 看 到 、 到 的 事 , 到 自己 听 想
增 值 力— — 即信 息 一 经 传 播 后 其 影
响得 到 扩 展 . 际 传 播 、 人 团体 传 播 是 线 状 和 扇 状 传 播 . 传 对 象 是 个人 或少 数 人 , 受 而 大 众 传 播不 同 , 辐 射 状 的 , 传 对 象 是 受
人数众多 . 因而 一 经 大众 传播 , 往 会 产 往 生 广 泛 的 社会 影 响 。一 个 农 民的 致 富 经 验 .如 果 仅仅 是 依 靠 人 际 传 播 和 团 地 传 播 , 影 响 所 及 很 可 能仅 是 一 个 村 、 个 其 一 乡 或 一个 县 。 如果 经 全 国性 的 大 众传 媒 报 道 . 就 可 能 影 响全 国 , 为 广 大农 民 它 成 的 共 同财 富。 是 量 的增 值 。 众 传播 的 这 大 增 值力 还 表 现 为 质 的 增 值 。 大众 传 播 媒
体 往往 具 有 权 威 性 ,特 别 是权 威 部 门 主 办 、历 史 悠 久 、享 有 声 誉 的媒 体 更 是 如 此 . 此 . 们 往 往 有 一 种 感 觉 , 上 报 因 人 凡
社会化媒体的社会控制
社会化媒体的社会控制【摘要】社会化媒体在当今社会起着重要的社会控制作用。
作为信息传播工具,社会化媒体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也具有舆论引导和监督功能。
社会化媒体也存在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
本文探讨了社会化媒体在社会控制中的多面性,提出了如何有效管理和监管社会化媒体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社会化媒体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化媒体的社会控制影响,可以更好地认识其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也为社会化媒体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社会控制、信息传播、思想观念、舆论引导、个人隐私、舆论监督、管理、监管、发展趋势1. 引言1.1 社会化媒体的社会控制概述社会化媒体在当今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其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
社会化媒体不仅可以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影响思想观念,还可能对个人隐私进行侵犯,甚至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
对社会化媒体的有效管理和监管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社会化媒体的社会控制作用进行探讨,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管理和监管社会化媒体,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化媒体的社会控制作用,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社会化媒体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为社会化媒体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社会化媒体作为信息传播工具社会化媒体作为信息传播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社交平台、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多种形式,社会化媒体可以迅速传播各种信息,包括新闻、观点、娱乐内容等。
其传播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使得信息能够迅速传达到全球各地,让人们对社会事件、政治动态、科技进展等有更为及时的了解。
由于社会化媒体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制于传统媒体的编辑和筛选,个人在平台上发表言论很容易传播开来,引发公众对某一议题的讨论和关注。
这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使得信息更多元化、更自由化,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挑战。
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与控制
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与控制媒体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传播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与控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以及其控制力,探讨媒体传播的利与弊。
首先,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可以通过信息传递的方式实现。
媒体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可以将各种事件、观点和思想传递给大众。
媒体的报道能够让人们了解到许多不为人知的事实和观点,扩展人们的知识和视野。
媒体报道也能够引发社会关注,推动公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其次,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还可以通过舆论引导的方式实现。
媒体在报道某一事件或观点时,通常会进行评论和解读,这会对公众形成一定导向性的影响。
例如,在选举期间,媒体报道和评论对候选人形象和政策进行评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众对候选人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评价和观点会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公众的舆论。
然而,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控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媒体的部分报道可能存在片面性和偏颇性,缺乏客观和全面性。
媒体通常会根据自身利益和立场进行选择和呈现,这可能会导致信息的不平衡和失真。
此外,部分媒体可能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从而选择性报道某些事件或观点,忽略甚至歪曲其他声音,造成舆论偏差。
另外,社交媒体的兴起加剧了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和控制。
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人们可以自由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然而,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往往缺乏编辑和审核,可能存在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
由于社交媒体用户众多且分散,媒体对社交媒体平台的舆论控制力相对较弱,这可能导致信息的混乱和舆论的失控。
为了减少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不良影响,有一些对策可以采取。
首先,应加强媒体自律和公正性。
媒体应秉持客观、公正、平衡的原则,尽可能提供全面的信息,避免片面性和偏颇性的报道。
其次,应加强媒体监管和舆论监督机制。
政府和社会应建立相应的法规和机制,监督和约束媒体传播的合法性和道德性,确保媒体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符合公共利益。
《新闻学》第八章
社会服务型传播体制:主要特征
第一,传播媒介既不属国家所有,也不是私人所 有,而是为社会所有的独立的公共传播国家所有, 也不是私人所有,而是为社会所有的独立的公共 传播机构。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的公 共广播公司(CPB),德国广播联盟(ARD),都是 这类传播机构。 第二,传播活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助政府 或财团所左右;传播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各 界提供新闻节目、文化教育节目、文艺娱乐节目 等信息服务。 第三,传播机构的经费来源于广播电视的收听收 视费,社会各界的赞助,政府少量的拨款,小部 分广告收入。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类型 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公营机构:BBC,NHK,VOA 私营机构: ABC,CBS,NBC 必须转播公营电视台的节目。
2对传媒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创办的审批、登记:美国的特许制。 分配传播资源 监督管理
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第三节 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 社会责任理论 民主参与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前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规范 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规范
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
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切 为统治阶级服务,始于15世纪的欧洲封建专 制社会。内容:
2社会责任理论:对自由主义的修正,美国报刊 自由委员会,1947年《自由与负责的报刊》。 背景: 二次战争的对自由的影响 20世纪传媒多元和垄断,资源集中少数人, 发生了矛盾; 强调传播者的权利,忽视受众权利; 强调了传播内容的观点、言论,忽视了盈利性 的传播媒介的低俗化趋向。
传播学概论-第六章 传播的控制研究
第六章传播的社会控制学习说明:本章开始进入到传播过程5W的研究,社会控制属于对传播者的研究。
本章在5W的研究中属于相对次要的部分,主要内容也比较简单。
重点掌握"把关人"概念的发展和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关于传播社会控制的论述。
第一节控制研究的含义及内容问答:媒介的双重角色及控制研究的三方面主要内容媒介的双重角色: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①分析传播者的施控行为,如把关研究及理论;②分析传播者的受近控情状,如批判学派的研究;③指出各种不同的控制形态,如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
第二节把关与把关人概念:1. 把关人(守门人):卢因说的把关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
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住处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2. 双重行动模式:巴斯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两个步骤,这就是他所说的“双重行动”。
其中的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
第二个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
问答:把关人概念及理论的演变及各个理论的不足之处一、把关概念卢因说的把关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
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即守门),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一、怀特的把关研究它是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过滤被筛选的,公式是: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输入信息→门区→输出信息他将把关人当作一个孤立的因素来考察,过分强调把关人独立的权限,而忽略同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对把关活动的制约。
人们容易产生这种错觉,那就是把关人对信息的传播可以为所欲为。
怀特的把关研究为以后的同类研究打开了门路。
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
传播制度理论:《报刊的四种理论》
• 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 社会责任理论 民主参与理论
•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前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规范 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规范
• 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报刊的四种理论
• 国际传播学界关于“控制分析”的学习,最有影响的就是
• 1、商业经济型传播体制
• 2、政治宣传型传播体制 • 3、公共传播型传播体制
商业经济型传播体制:
• •
• • •
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以盈利为目的
的一种传播体制。
特点:
在所有制形式上,媒介为私人所有。 经济上独立,可以代表公众监督和批评政府。 注重市场,关注受众需要和兴趣,有针对性地提供 信息产品,以商业利润为目的。
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
• 国家发展优先理论:英国学者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 中提出。
方针:媒介的方针应与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一致; 内容:优先宏扬本国文化和民族语言; 国际合作:应优先发展与地理、政治和文化比较接近的其他发展 中国家的合作关系; 与自由的关系:应当既是自由的,又是负责的; 与国家的关系: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国家权力可介入加以检 查、干预、乃至直接管制。
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 与大规模、单向、垄断的大媒介相比,小规模、双向、平等参与 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及其规范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政党领导下,在政治上必须和党中央保 持一致,将方针政策,及时准确的贯穿到报道和言论等业务中;
Thanks!
信息传播社会控制功能
信息传播与社会控制功能(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摘要:自从上个世纪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来,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世界上的广大国家和地区在息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技术先进化、传播理念人性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人与人的沟通交流更加地便捷,组织与公众间的互动更为频繁,国家与国家间的信息传递更为迅速。
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面对纷繁芜杂的国内外局势,如何做到信息传播的社会控制功能,如何做到正确处理公众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形成和引导社会舆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传播;信息;社会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均获得快速发展,尤其是经历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目前正以骄傲的姿态超日赶美;但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始终受到资源、环境、时间的严重制约,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我们的传播。
一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根据拉斯维尔的社会功能说,传播有社会控制的功能。
而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通过社会规范指导和约束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调节和制约各种社会关系的过程。
[1]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信息传播的高度发展一方面拓展了人们了解社会的空间,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但也使负面信息和恶意信息获得了泛滥的土壤和载体,进一步加剧人们对是非曲直的认知难度,信息充裕像一个暴发户,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视听,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理念,进而影响人们的处事行为。
更为重要的是,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和信息的泛滥使国家对社会控制的难度加大。
社会不稳定因素将会此起彼伏。
马恩的“精神交往论”就是人类信息传播的一部分,当然他的论述也被日益发达的信息传播产业所证实。
如何进行信息传播已成为继物质、能源之后制约社会发展的又一因素,同时有效的信息传播也是一种资源,更是遏制谣言,整肃信息环境的一大利器。
传播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人类传播概论1、传播是指信息在传者和受者间流动的过程。
2、传播是信息共享活动,是信息双向互动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过程,是符号解读的过程。
3、人类传播的历史(5个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5)网络传播时代第二章传播学的诞生1、传播学诞生的社会条件:首先,人类科技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迅速提高,从而使传播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学术界开始对传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其次,公共信息所产生的政治性影响促使学术界对宣传和舆论进行深入研究。
最后,社会科学迅速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2、传播学的奠基者⑴哈罗德•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上。
他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具有非常强的经验性和可操作性;此外他还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明确提出传播过程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5W)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向谁传播和传播的效果怎样。
此文还从外部功能上分析了传播活动的作用,指出传播的三大作用或三大功能:即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
⑵库尔特•勒温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他认为,当一个人通过一种传播过程接收了信息,该信息的意义就在一定程度上由这个人所属的群体决定。
今天,勒温的“把关人”概念被传播学学者们广泛使用,特别是在组织传播的研究中。
⑶保罗•F •拉扎斯菲尔得优秀的方法论者,在社会、心理学等学科中均有所建树。
他从研究广播这个新型的大众媒介入手,介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
他在研究大众传播的效果方面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开拓者,对研究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通过将调查访问和多变量资料分析结合起来的途径,将民意测验变成了一种科学工具。
⑷卡尔•霍夫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开创了美国微观层次研究个人态度变化的学术传统。
他的研究直接影响了传播研究对传播社会效果(以态度改变的程度测量)的重视。
说服研究由亚里士多德经卡特赖特至霍夫兰,遂成为一个直到今天仍非常受欢迎的传播研究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的社会控制
人的传播活动既然极具个性,自然存在着个人意志的控制。
传播如果发生在与他人、团体的联系方面,传播主体的社会性、组织系统以及基于互动关系之中的利益关涉,会使传播的控制犹如传播活动一样无处不在,这就是传播的社会控制。
1、传媒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受到的五种自然的信息控制。
答:丰富繁杂的社会情形和传媒有限的版面或时间形成矛盾,版面空间和节目时间的有限使得传媒面对无限丰富的世界时,必须选择报道什么和不报道什么,选择成为一种职业的技巧。
传媒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受到的自然的信息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的控制。
传媒新闻讲究时效性,这要求事实除了具备新闻价值外,还要符合传媒运作的时空限制的要求。
新闻传媒的周期性传播使发生在截稿时间之后的事实无缘得到传播。
社会事件要转化为新闻都要合乎媒体运作的时效,时间就对新闻传播形成了控制。
2)选择的控制。
选择是大众传播活动的主要工作环节之一。
实际上很多事件含有多种意义阐述的可能,记者只能依据情景和自身的观察,选取一种或不多的几种来制作新闻文本。
选择的背景和解释不通,同一事件就有不同的报道“版本”。
选择与“排除”相辅相成,对特定事实的故意忽略和排除,反映了传播者特定的意涵。
3)材料组合框架的控制。
长期的大众传播实践形成了一系列组合所选事实素材的业务规范。
这些规范有利于传播者迅速开展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某种不言而喻的控制,并进而为各种利益主体所运用。
同样的事实内容,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所表达的意义有时会迥然有异。
4)话语符号的控制。
媒体对新闻事实的选择与组合,还体现在新闻文本制作者对话语符号的运用上,新闻话语的结构以及文本制作中的用词遣句、修辞、语体色彩、语境等,都会通过选择与组合获得特定的含义。
褒贬色彩的词汇、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等的运用都造成凸显或忽略某些方面。
5)接受信息过程中对信息的无形控制。
具体传播者的认知结构,依其在传播中的位置,也会不同程度地对大众传播的产品制作产生控制。
记者在选择事件、选择报道角度和背景材料时(此时他是外界信息的接受者),都习惯以认知结构中所熟知的惯用方式进行,与原有思考模式不符合之事件与角度,记者往往不予选取或不予重视。
2、“把关人”理论。
较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是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把关人”理论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怀特提出“把关人”理论。
1950年,怀特发表《“把关人”:新闻选择的个案研究》,提出了“把关人”理论。
怀特认为,大众传媒的电讯稿编辑是地位最重要的“把关人”。
除了受报纸版面和新闻时效性的影响外,编辑个人的主观性是使事实能否转化成新闻的重要标准。
该理论强调了新闻传播过程中具有“把关人”作用的编辑,但把选择和判断的标准单纯归结为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忽略了传媒的所有者、传媒的组织特征和更大的社会背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2)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麦克内利和巴斯对“把关人”理论进行了进一步修正和发展。
麦克内利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认为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不同的把关人对经过他们的大量信息一层一层地加以筛选。
3)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又对麦克内利的理论加以完善。
在巴斯看来,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媒介组织。
巴斯提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即他所说的“双重行动”。
其中的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是记者,记者不会完全有闻必录,他要对材料进行取舍和加工。
第二个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编辑)比第一阶段的把关活动(采写)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经过新闻传媒的双重把关
之后的现实图景同世界的本来面貌并不完全一致。
4)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沃伦.布里德在《新闻编辑部的社会控制:功能分析》中提出了“潜网”的概念。
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媒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
在编辑部的内部始终存在一张无形而有力的“潜网”,它一方面确保传媒组织的宗旨和规范得到贯彻,另一方面防止初出茅庐者对传媒组织规则的破坏。
布里德的结论是:记者必须以编辑的要求为最后的底线,消息最后的采用是通过主编或负责人以及控制该传媒的决策机构决定的。
2、大众传播受到的社会控制的五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受众、技术。
1)政治控制。
政治控制集中地体现在权力组织(诸如政府部门、执政党和其他拥有社会权力的组织)对各种传播方式、路径的行政或党务管理上。
政治控制的常规方式是制定法律和颁布法规、行政法规。
操纵新闻发布、控制消息来源就成为一种常见的政府控制新闻传媒的手段。
2)经济控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拥有传媒,谁就拥有话语权,经济控制的关键是传媒的所有权。
基于对传媒所有权的控制分为三类:9
○1公营体制。
即某些传媒被确认为公共财产,为社会所有,如英国的BBC。
○2商业体制。
即传媒民营的体制。
美国和拉美(除古巴)国家的传媒绝大多数为民营。
○3国营体制。
即传媒为政府所有,政府的财政拨款为传媒的主要经济来源。
对传媒的经济控制,主要表现为资本控制。
经济控制对传媒是有害的,传媒若为私人谋利,就会丧失自由。
3)文化控制。
经由时代积累传承形成的文化,人和社会无不浸淫于其中。
文化是大众传播活动的“情景”
性因素。
传播的意义除了符号本身确定的意义之外,更多的意义来自特定情景,承载意义的符号本身是文化的产物。
因此,文化对传播形成潜在而强大的社会控制。
传媒业的职业道德就是一种文化控制。
4)受众控制。
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决定了传播内容的真实与否、品味高低都会影响到受众的利益。
所以,受众对传媒的监督是一股不能忽视的社会力量,受众有权要求传媒的新闻报道和其他信息真实、准确、客观、公正,有权要求传媒提供高品位的传播产品。
传媒只有在拥有最广大受众的情况下,才能招徕广告,因而,受众对于传媒的态度成为一种无形的控制。
受众控制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控制,而且控制力微弱。
5)技术控制。
新的传播技术的诞生和应用会对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人们的交流方式和传播渠道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改变。
技术控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新的传播技术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模式,产生了新的传播效果。
如博客技术。
○2技术的发展也给传播的控制提供了新的方式和可能。
4、中国儒家“身-家-国-天下”信息传播顺序之间关系的三个特征。
中国儒家“身-家-国-天下”信息传播是以个人的人内传播(修身)为核心,家族传播(齐家)、民族国家内的传播(治国)、全球传播(平天下)均是以其为中心的向外延伸,从内向外推及。
它的特征有如下三个:
1)文化内聚力是社会群体生存发展的依托。
2)在认知上趋向于同化对象,对外部信息保持高度警惕,内部协调比应对外部更有现实价值。
3)君子—孝子—忠臣,内圈是进入外圈的必要精神基础,个人的人格可以无限放大为社会情操,赋
予兴国安邦、平治天下的意义,反向亦如此。
在这种关系中,一环牵一环,越处于圈层的中心位置,信息交流越带有内在模糊感悟的特征(修
身),人际交往的频率也越高(奇家)。
中国人在“家”的圈层中,传播活动极为丰富,规范(控
制)也最多。
通过各种礼仪、乡社、家教、职业团体、方术来确定人伦关系,不断地重申既定的
等级秩序、道德信条和群体理想。
众多的传播活动使人具有了一系列情感特征,例如自尊心、自
豪感、家国中心主义或乡土中心主义、深度的人际相互参与感(无隐私)。
而对外部,则保持高
度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