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导论

合集下载

教育学导论结语

教育学导论结语

出自:《教育学导论》李剑萍魏薇结语:专业化的教师与教育学一、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亦随之有所不同。

通常,教育学以学校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兼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尤其注重研究学校教育中的普通基础教育。

否则,通常将有特别说明,如家庭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

所谓问题,一般指事物的关节点或矛盾的必须解决之处;所谓教育问题,一般指教育领域特别是教育实践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

教育现象则是教育本质的外部表现,既可能是直接的表现,也可能是间接的表现;既可能是完整的表现,也可能是零散的表现;既可能是正确的表现,也可能是歪曲的表现。

教育现象的范畴要比教育问题的范畴广得多,其中既有可称之为教育问题者,也有不能称之为教育问题者。

教育学既要研究教育问题又要研究教育现象,其实反映了教育认识对象中一般与个别、普通与特殊的矛盾关系。

对全部教育现象不分主次、不分轻重、不加选择地一一进行研究,不仅要耗费大量研究资源,而且实际上也无法做到。

但如果仅仅局限于研究当前的教育问题,又可能以偏概全,挂一漏万。

因为,囿于研究中的主客观条件,有些教育现象或许已经成为教育问题,可能已经是今后教育问题的根源,倘不及早着手,必将贻误将来。

所以,教育研究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都不能忽视,要在普遍调查基础上进行重点突破,要兼顾现实需要和长远利益,即学会“弹钢琴”,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虑不在千里之外,患必在几席之间”。

教育学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仅是手段,其目的在于揭示教育规律。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人们只能认识、掌握、利用规律,却不能创造、改变规律。

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认识揭示运用教育学规律,为确定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则、方法、组织形式等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生教育学导论:教育理论框架与应用

研究生教育学导论:教育理论框架与应用

研究生教育学导论:教育理论框架与应用
概述
研究生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以及教育实践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研究生教育学导论中的主要内容,重点关注教育理论框架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教育理论框架
定义与作用
教育理论框架是基于不同研究领域和学派对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所构建的理论体系。

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思考和分析工具,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探索各种教育问题。

主要理论框架
1.行为主义:强调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例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和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

2.构造主义:认为个体在主动参与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例如皮亚杰和维果茨
基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3.社会文化观点:强调社会和文化背景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例如文化历史心
理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关于文化媒体的研究。

教育理论的应用
教育政策
教育理论为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了指导。

比如,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奖惩体系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可以在教育政策中引入相应的激励机制。

教学设计
不同的教育理论框架对于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有不同的启示。

例如,构造主义理论鼓励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和合作学习,可以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相关元素。

评价与反馈
通过应用教育理论框架,可以开发出科学、客观且有效的评价方法。

例如,基于社会文化观点的评价方法强调考虑考生所处环境和社会背景等因素。

结语
本文介绍了研究生教育学导论中关于教育理论框架及其应用的内容。

研究者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可以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来更好地理解教育现象、设计教育方案并开展科学的评价。

教育学导论(完整)

教育学导论(完整)
如果是四个字的话是———(1)尊师爱生(2)教学相长(3)民主平等
第四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名解):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2、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注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育的全民化;
所谓全民教育,就是教育对象全民化,亦即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力,而且是一种必需。
值得指出的是,全民教育更多侧重于普及教育,终身教育主要倾力于继续教育。
(填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教育思潮。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方面。
3、教育目的的分类
按照价值取向,可以分为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代表人物为卢梭;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代表人物为涂尔干。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5、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6、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不仅是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也是对现代人的根本诠释。
3、自从古代社会以后,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形态。(填空)
4、简述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一类考题重点背诵)
(1)教育的终身化;
法国教育学者保罗。朗格朗堪称终身教育思想的真正肇始者。(可出填空)
终身教育与其说是一种教育制度,毋宁说是一种教育观念。它可以从纵横两方面理解。从纵的方面讲,教育必须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的方面讲,教育要同时满足人各个层面的学习要求。
(3)教育具有选择和融会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发展和创新文化的作用。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是一门介绍教育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和结构,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介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历史发
展,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脉络。

2.教育学的理论:介绍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和思想,包括行为主义、认知
主义、人本主义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育现象和教育过程。

3.教育学的方法:介绍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包括文献研究、调查
研究、实验研究等,帮助学生掌握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4.教育学的应用领域:介绍教育学在教育实践、教育政策、教育管理等领域
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学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

总之,教育学导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和方法的机会,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在学习的过程中,建议学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来深入理解教育学的概念和理论。

同时,也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教育学导论目录(1)

教育学导论目录(1)

《教育学导论》目录绪论:走向专业化的教室职业第一章教育第一节,教育概述第二节,教育的演进第三节,教育的本质与功能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第二节,人生的阶段特征与教育第三节,学生观与师生关系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一节,教育与经济第二节,教育与政治第三节,教育与文化第四节,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第四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一节,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课程概述第二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第三节,当代课程改革第六章,教学第一节,教学概述第二节,教学目标及其分类第七章,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第一节,教学过程第二节,教学原则第八章,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第一节,教学方法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第九章,教学评价第一节,教学评价概述第二节,试题的编制第三节,考试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第一节,德育概述第二节,中国德育的传统与当代改革第三节,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第十一章,班级与班主任工作第一节,班级组织第二节,班级管理第三节,班主任工作结语:专业化的教师与教育学=================================== 【关于教育】:第一章-----第四章【关于教学】:第五章-----第九章第十章德育第十一章班主任工作最好把目录背诵下来,这种整体知识的框架对你的记忆很又帮助、【备考提示】:概念的理解,名词解释,名人著作也很重要答辨析题的方法:针对细节辨析,深化,横向的平行比较,纵向深入分析。

答论述题的方法:一定要针对教学实例论述,答出要点,最后,从整体上总结,归纳。

理解+适当背诵,形成知识框架!研究真题,把握出题思路,题型难度!。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

加粗字体:名词解释教育学导论笔记红色字体:重点蓝色字体:标题,便于看清题目绪论:走向专业化的教师职业一、1、教师:广义上是指教师是对教育机构所有工作人员的总称狭义上是指教育机构尤其是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2、教师专业化的含义:①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

②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性职业、准专业性职业向专业性职业进步的过程。

3、专业性职业:需要经过专门教育或培训,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专业标准从事工作,从而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

4、现代教师职业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①着重于满足社会对教师数量的需求(满足数量)②提高教师的质量(提高质量)③致力于追求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追求专业化)5、教师职业的特点:①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②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③工作绩效的模糊性④职业待遇的福利性⑤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6、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作为教师所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准则,既非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学工作的要求,也非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需努力的目标,更不能取代有关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

7、教师职业具有突出的:示范性、公共性、教育性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8条: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制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9、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10、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从事专门职业的教师所必须经常修习涵养的内容,是当代教师质量合教师风貌的集中体现。

11、教育理念: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教育工作本质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基本观点和信念。

12、新型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①要努力形成现代教育理念。

②要具备新型的专业知识结构③要拥有相应的专业能力④要练就必要的专业智慧13、教师的权利有哪些?教师的权利: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享有的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是国家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为或不可为的许可和保障。

教育学导论(第十一章定稿)

教育学导论(第十一章定稿)
详细描述
在古代萌芽阶段,一些哲学家和教育家开始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如孔子、苏格拉底等。到了近代形成阶段, 一些经典的教育学著作开始出现,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等。在现代发展阶段, 教育学不断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总结词
教育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研究教育的本 质和价值,探讨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04 教育学的实践应用
CHAPTER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教育目标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它规定了教育工作 的方向和重点,指导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
教育法规
教育法规是国家和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的,用于规范教育行为、保障教育权益的 法律文件。它为教育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确保教育的公正、公平和有 序。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包括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评价等 方面。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等,旨在探究教育的本质和 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普通教育学
研究一般教育原理和方法,涉 及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目的 、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等方面
VS
详细描述
心理学基础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 知发展规律,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 过程和个性差异等方面。它为教育教学提 供科学依据,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 求和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 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人类学基础
总结词
研究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文化对教 育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学导论(第十一章定稿)
目录
CONTENTS

教育学统考333参考书目

教育学统考333参考书目

教育学统考333参考书目教育学统考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科目之一,它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参考书目的选择对于备考教育学统考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教育学统考333参考书目,旨在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学导论类1.《教育学》(第三版)作者:张大勇该书是教育学导论的经典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

2.《教育学思潮》作者:钱学森该书对20世纪以来的教育学思潮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解读了各个教育学派别的观点和理论,对于学习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体系非常有帮助。

3.《教育学研究方法》(第二版)作者:黄冲该书介绍了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案例研究等,对于进行教育学研究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二、教育史类1.《中国教育史》(第三版)作者:刘国良该书较全面地概述了中国教育史的演变过程和主要事件,对于理解中国教育传统、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2.《西方教育史》(第六版)作者:李方桂该书详细介绍了西方教育史的发展历程、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对于了解西方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脉络有很大帮助。

3.《教育史教程》(第二版)作者:戴新宇该书系统地梳理了世界各国教育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从全球范围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异同。

三、教育心理学类1.《教育心理学》(第五版)作者:王铁崖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涵盖了学习、记忆、思维、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理解学生的心理和指导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儿童心理学》(第六版)作者:王亚南该书详细解析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重要理论,对于教师了解和指导儿童的心理发展非常有帮助。

3.《青少年心理学》(第二版)作者:王文宇该书深入剖析了青少年心理的特点、发展和问题,对于了解青少年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需求有很大帮助。

大学二年级教育学教育社会学导论

大学二年级教育学教育社会学导论

大学二年级教育学教育社会学导论教育学与教育社会学的导论一、引言教育是一个人类社会中至关重要的领域,它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育学和教育社会学作为研究教育现象及其社会影响的学科,在大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介绍教育学和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探索其在大学二年级教育中的角色与重要性。

二、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学习评估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教育学可以提供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指导方案。

三、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教育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教育与社会阶层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关系的研究,教育社会学可以洞察教育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并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四、教育学与教育社会学的关系教育学和教育社会学是相辅相成的学科,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教育学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过程,而教育社会学将教育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来研究。

教育学的研究结果为教育社会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而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则揭示了教育活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教育学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

五、大学二年级教育中的教育学与教育社会学应用大学二年级教育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关键阶段,教育学和教育社会学的知识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可以让学生了解教育对社会的影响,提高他们对教育问题的觉察和思考能力。

因此,在大学二年级的教育中,教育学和教育社会学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结论教育学和教育社会学作为研究教育现象及其社会影响的学科,在大学二年级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学导论》马工程教材第十一章教育与精神文明

《教育学导论》马工程教材第十一章教育与精神文明

《教育学导论》马工程教材第十一章教育与精神文明教育学导论马工程教材第十一章教育与精神文明第一节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1.1 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传递知识、技能的功能,还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国民素质的使命。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1.2 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促进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教育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保障;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为教育提供了价值导向和道德支撑,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挑战2.1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民素质不断提高,道德风尚良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等。

2.2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价值观多元化导致的困惑,道德滑坡现象,文化市场鱼龙混杂等。

这些挑战需要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来应对。

第三节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策略与措施3.1 强化教育引导,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2 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切入点,发挥教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3.3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涵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支持优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3.4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保障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文化市场、网络空间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第四节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案例4.1 案例一:某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月”活动某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引导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教育学导论教学设计方案

教育学导论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基本概念;了解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历程及教育学的价值;熟悉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及其研究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教育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教育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2. 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历程及教育学的价值3.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及其研究内容4. 教育学的应用与教育实践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教育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教育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教育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2)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历程及教育学的价值(3)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及其研究内容(4)教育学的应用与教育实践3. 课堂讨论(1)针对教育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教育学理论进行分析(2)分组讨论教育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教育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教育实践中的各种情境。

5.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增强课堂互动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互动等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策略。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教育学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综合掌握情况。

自考07824语文教育学导论串讲重点汇总

自考07824语文教育学导论串讲重点汇总

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难点考试分析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001501.2.2B3.0.54.卷面的安排30130分)10220分)5630分)8分)12分)每章常考知识点1.2.1. 2.1. 2.每章常考知识点考题举例(2013,0130130分)5)ABCD【正确答案】B考题举例(2020,0110220分。

34.)A. B.C. D.E.【正确答案】ACD考题举例(2013,015630分)45.【参考答案】(1(2(3考题举例(2020,018分)46.【参考答案】(12分)(22分)(32分)考题举例(2013,0112分。

47(1(2考题举例【参考答案】47(1(2(31(2谢谢第一章绪论——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语文教学的转型本章知识框架绪论知识点归纳考点1.考点2.考点1.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目标重建21考点1.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目标重建例题(2013.01 1.)A.B.C.D.【正确答案】C考点2.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的影响"转变例题(2013.011)ABCDE【正确答案】ABCE第二章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本章知识框架知识点归纳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1.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例题(2020.0136)A B C D E【正确答案】ACD考点2.语文素养的整体结构例题(2020.019.)A.B.C.D.【正确答案】B考点3.语文素养的心理学解释1.:(1(2(32.3.4.5.例题(2020.01 4.)A.B.C.D.【正确答案】B考点4.加强言语实践例题(2013.0119)ABCD【正确答案】A考点5.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题(2013.0129)ABCD【正确答案】A考点6.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考点6.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将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工作——语文教学的三大准则。

语文课程形态、语文教材形态与语文教学形态。

教资备考书目

教资备考书目

教资备考书目教资考试是一项重要的考试,它是中国教育部门对于招聘和选拔教师的一种方式。

这项考试的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划和策略。

而一本好的备考书目则是备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适合教资备考的书目,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学1. 《教育学导论》该书是教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由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所著。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对于教资考试的备考非常有帮助。

2. 《教育心理学》该书是教育心理学的经典教材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戈德斯坦所著。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对于教资考试的备考也非常有帮助。

3. 《教育学原理》该书是教育学的经典教材之一,由美国教育学家詹姆斯·A·比尔所著。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对于教资考试的备考也非常有帮助。

二、教育法律1. 《中小学教育法规》该书是一本介绍中小学教育法规的教材,内容涉及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方面,对于教资考试的备考非常有帮助。

2. 《教育法律制度》该书是一本介绍教育法律制度的教材,内容涉及教育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定等方面,对于教资考试的备考非常有帮助。

3. 《教育法律实务》该书是一本介绍教育法律实务的教材,内容涉及教育法律实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对于教资考试的备考非常有帮助。

三、教育技术1. 《教育技术学》该书是教育技术学的经典著作之一,由美国教育技术学家莫瑞所著。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对于教资考试的备考非常有帮助。

2. 《现代教育技术》该书是一本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教材,内容涉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对于教资考试的备考非常有帮助。

3. 《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该书是一本介绍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的教材,内容涉及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对于教资考试的备考非常有帮助。

教育学导论重点知识汇总

教育学导论重点知识汇总

1908,第四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成立了国际数学联盟IMU的一个新的下属组织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克莱因(德)当选为该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克莱因的教学思想:1,数学老师应具备较高的数学观点,只有观点高了,事物才能显得明了简单2教育应该是发生性的,所以空间的直观,数学上的应用函数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3应该用综合起来的一般概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要去深钻那种特殊的解法4应该把算术代数和几何学方面的内容,用几何的形式以函数为中心概念综合起来法国一个心理实验室的主任Alfred Binet曾提出教育研究有三种主要方法,问卷,观察,实验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曹子方曾运用皮亚杰的方法,对幼儿计数的认知发展做过具体研究,发现3~7岁幼儿对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2000年三月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大会主席藤田宏教授提到数学发展史的四个高峰:1以《几何原本》为代表的古希腊公理化数学2以牛顿发明微积分为代表的无穷小算法数学3以希尔伯特为代表的现代公理化数学4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数学数学观的发展变化1公理化方法,形似演绎仍然是数学的特征之一,但是数学不等于形式,数学正在走出形式主义的光环2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数学注重应用3数学不等于逻辑,要做好的数学1954年发表的中学数学大纲修订草案指出,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1963年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指出三大能力,计算,逻辑推理,空间想象弗赖登塔尔(荷兰)曾是荷兰皇家科学院的院士和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1967-1970,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主席,在他的倡议下,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F,在法国里昂。

他在著作中体现理论,它的主要观点在《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除草与播种》以及《数学教育再探》,他所认为数学教育有5个特征,1情境问题是数学的平台2数学化是数学教育的目标3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结论和创造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4互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5学科交织是数学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美籍匈牙利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著作《怎样解题》1944,《数学的发现》1954,《数学猜想》1961.他认为,中学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教师在教学时要遵循学习过程的三个原则,主动学习,最佳动机,循序渐进。

自考07284语文教育学导论精讲知识考点汇总

自考07284语文教育学导论精讲知识考点汇总

重点重点难点重点重点重点内容提要于1999年5本章知识框架内容提要知识点归纳1.2.3.知识点1.改革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自20世纪90知识点1.改革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19982001年5182001年6知识点1.改革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200120个学科7134938本次课程改革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具有非常明确的课程理念,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知识点1.改革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知识点1.改革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知识点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魂。

21知识点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知识点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知识点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普遍价值观和平文化知识点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知识点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知识点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知识点3.新课程的目标重建知识点3.新课程的目标重建知识点3.新课程的目标重建知识点3.新课程的目标重建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这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有了新的起点。

知识点3.新课程的目标重建?例题1.21)。

A.B.C.D.E.【正确答案】:ABCDE例题2.A.B.C.D.人格【正确答案】:ABC谢谢内容提要知识点归纳1.2.3.4.5.6.知识点1.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转变今后国家将实行三级课程制,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知识点1.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转变知识点1.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知识点1.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知识点2.语文新课程对教材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早在20世纪80知识点2.语文新课程对教材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点2.语文新课程对教材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点2.语文新课程对教材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点2.语文新课程对教材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言语实践言语实践知识点2.语文新课程对教材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点2.语文新课程对教材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20世纪60教材的组织违反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学前教育学导论课件

学前教育学导论课件
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参加学术会议
学前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学术 会议,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 育动态,与同行交流和分享经验

参与课题研究
学前教育教师可以参与课题研究 ,通过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05
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传统 的学前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改革。
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有不同的智能类型和优势,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 进行个性化教育。这为教育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即教育应该注重发现和培养每个孩子的潜 力。
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儿童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构建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在 这种观点下,教师是引导者和支持者,帮助孩子在探索和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案例四:学前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结词
学前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是学前教育实践中的重 要环节,通过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评价,及时发现 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详细描述
学前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包括设计评价方案、采 集和分析数据、反馈评价结果等环节。评价方案要注重 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涵盖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等方面。采集和分析数据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反馈评价结果要及时、客 观、具体,为教师和教育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案例五:学前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创新探索
总结词
学前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创新探索是推动学前教育发展 的重要动力,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创 新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

教育学导论重要知识点

教育学导论重要知识点

教育学导论重要知识点
1、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的科学,它研
究如何培养人们的智力、精神、道德、身体、社会性、审美力和职业技能,以及教育活动如何影响人们的发展和行为。

2、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的社会
功能、教育的心理功能、教育的组织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技术功能等。

3、教育学的主要分支:教育学的主要分支有基础教育学、教
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学、教育技术学等。

4、教育学的重要理论: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情感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

5、教育学的重要方法:教育学的重要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回顾法、案例研究法等。

大学三年级教育学导论教案设计要点

大学三年级教育学导论教案设计要点

大学三年级教育学导论教案设计要点导论教案设计是大学三年级教育学课程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教案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独立学习。

本文将从教育学导论教案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大学三年级教育学导论教案设计的要点进行探讨。

一、目标设定教育学导论教案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育学导论作为教育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其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对教育学科的整体认识,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内涵和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可以设定以下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教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对教育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教育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对教育改革的思考。

二、内容安排教育学导论的内容广泛而复杂,需要从整体和细节两个层面进行安排。

以下是一个合理的教育学导论课程的内容安排:1. 教育学的概念与发展:介绍教育学的定义、特征和发展历程,探讨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

2. 教育哲学:介绍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流派,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3. 教育心理学: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培养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的能力。

4. 教育社会学:介绍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让学生了解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5. 教育管理与政策:介绍教育管理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教育组织和管理的了解和思考。

6. 教育评价与测量:介绍教育评价与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教育评价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实施教育学导论教学,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适合教育学导论教学的方法:1. 讲座式教学:通过讲授教育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案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特定教育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分析能力。

3.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回答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现代外语教育学导论(2024)

现代外语教育学导论(2024)

引言概述现代外语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外语教学原理、方法和教学效果的学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外语教育在各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以现代外语教育学导论为题,从五个方面对现代外语教育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外语教学的定义与意义、外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外语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外语教学的评估与测量、以及未来外语教育的趋势和挑战。

一、外语教学的定义与意义1.外语教学的概念和特点2.外语教学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3.传统外语教学与现代外语教学的区别和发展趋势二、外语学习的心理因素1.外语学习动机的类型和重要性2.外语学习的认知过程和心理发展阶段3.情绪与外语学习的关系4.语言焦虑在外语学习中的影响5.培养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三、外语教学的方法与策略1.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等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2.小组合作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3.任务型教学法的原理与案例分析4.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5.翻转课堂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和效果四、外语教学的评估与测量1.外语教学评价的概念和原则2.外语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工具3.阅读理解、听力理解、口语和写作等评估内容的设计4.外语教学中的自我评估与同伴评估5.外语教学评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五、未来外语教育的趋势和挑战1.科技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发展趋势2.多元文化教育对外语教育的影响与挑战3.外语教育的全球标准与认证体系4.教师素养与外语教育的未来发展5.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对策和建议总结现代外语教育学作为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具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对外语教学的定义与意义、外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外语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外语教学的评估与测量以及未来外语教育的趋势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实际教学,并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语教育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推动外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生教学认识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非消极地接受教育,而是在教师的主导下,主动参与,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

主要表现为:第一,自觉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技能,以及培养道德情操等,都必须通过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去完成。

学生接受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能否按老师所期望的方向转化,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本身的自觉性,只有在学生强烈的自觉追求新知识的愿望与旧有水平和状态相矛盾时,学生才会学好,才能将一次次教师所教的内容领会深刻、掌握牢固,才能实现主体的发展变化,而这种自觉性是学生学习主体的具体表现。

第二,独立性。

学生有各自相对独特的个性,都有其自主作用和独立的倾向。

无论教师的威信多高,导向作用再好,学生都有取舍、选择的自主权。

如何学习、生活、做人,不同的学生有其独立的倾向。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考虑这种独立倾向并予以充分的尊重,而不能强求一律或包办代替,只有尊重学生的这种自主权和独立倾向,进而启发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自己实践,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学生的这种自主独立性也表明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须有机地结合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第三,创造性。

学生的创造性是他们的知识、智能和体力的结合运用,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最高表现形式。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将学生当作是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倒多少,装多少,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由“死学”变为活学,进而达到会学,不能将学生培养成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激发其创造才能,尤其要对思维活跃、独立思考能力强、善于发现和钻研问题、有独立见解、标新立异的学生,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将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出来,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这样更能体现出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构成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决定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但在教学过程中就师生关系而言,我们在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的同时,绝对不能否认或低估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能主张“学生中心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赖于教师的激发、培养和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就越高,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机的结合,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指学生所学的内容、所采取的学习方式是由教师决定的。

学生学习的愿望、认识兴趣、学习习惯是教师正确引导的结果。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是启蒙者、领路人。

正是教师的教反映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决定着学生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传授知识技能。

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这是教学过程的首要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正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完成的。

教师是教学内容和手段的载体,整个教学计划的安排,每节课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及其方式、进程,不是由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决定的。

2、教会学习方法。

在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作了题为《终身学习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存概念》的报告,认为人们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概念,就难以在二十一世纪生存。

“终身学习”的理论启示我们,学校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要着眼于未来,为学生的将来奠定扎实的学习和发展基础。

变终结性教育为发展性教育,变学生的维持、消极学习为创造性、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使学生的这些习惯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学生这些良好品质、习惯的养成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严格督促、培养教育的结果。

3、激发学习兴趣。

当前教学中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厌学,机械地学,不是主动地学,对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

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核心是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要求变为学生的学习需要。

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做到引导学生愿学、乐学、爱学、会学并善学。

4、培养个性优势。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必须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研究他们的具体情况和特征,承认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并把它们作为教育的依据,使其成为自我发展的动力源泉。

培养学生个性优势要善于发现学生,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教师要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其个性才能,要善于利用学生的个性优势,培养其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使学生精神生活丰富、充实,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出自己个性潜能的独特领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生活热情。

要引导学生将优势强项转移到整个学习和生活中,促使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具体施教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优势强项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认真、刻苦、诚实、热情、正直、自信、自爱等,使之在弱势项目的学习科目上也能坚持和充分体现出来,从而克服非良性的个性品质,如马虎、懒惰、虚伪、冷漠、软弱、自卑、自傲等。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观察学生细小的进步和变化,及时地鼓励和赞扬,使每个学生都沉浸在教师的欣赏和尊重的氛围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注意把学生个性的优势,作为教育的起点和突破口,逐步将学生个性中的闪光点演变成闪光片,再变成闪光面。

5、塑造人类灵魂。

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不仅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要成为学生的师长,在思想道德上更应成为学生的楷模。

韩愈将教师的职责称作“传道、授业、解惑”。

育才先育人,育人的核心是育德。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影响学生的过程,教学要贯穿教材本身并体现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的观点、态度、言行举止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做人的准则。

教师要按照社会要求,对学生的思想观点、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进行培养,启迪学生的思维,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言行,使学生从严要求自身,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关心同学,爱护他人,与人为善,乐于奉献。

通过教师的教育培养和学生的自身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行为习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的主题地位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对立面的矛盾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求知欲很强、可塑性较大的学生。

他们从无知到有知,从消极到积极,从无兴趣到有兴趣,从被动到主动,从被迫学(“要我学”)到自愿学(“我要学”),变外在的学习动机为内在的学习动机,一句话,变受动性为能动性,不是无条件地自我自然转化,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

毛泽东指出:“矛盾着的对立的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

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着的双方都不会转化。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而“条件”由谁来创造?在学校范围内首推是教师。

教育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既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教学的阵地,教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结合。

从理论上说,“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虽然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但它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和条件,学生没有“学会”就不可能“会学”,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性条件,是矛盾次要方面(客体)向主要方面(主体)转换、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化的关键。

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及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施教的内容由静态变成了动态,书本知识变成了学生掌握的活知识,因而,教师、教材、学生的组合是可变的组合、活的组合。

所以说教学系统的运行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实施教育教学的行为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既是教师施教的接受者,又是学习的主体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如果教师能积极诱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必定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事实上,这也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主导是为了主体的确立,而不能削弱、代替或否定主体。

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水平,要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水平来衡量。

只有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反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也会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

可见,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教学相长。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只管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教师专业化的实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1、最佳位置的占有者教师专业化发展,其一个基本假设是: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加以反省、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

由于以往强调的是教师对知识传递所发挥的功能,而忽视教师创造性的特长,因而教师往往把自己当作一个旁观者,被动地消费别人的教研成果。

但问题恰恰是教师就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位置,具备天时、地理、人和的优势。

这与外来研究者相比,外来研究者虽有距离审视的优势,但也正是距离导致外来研究者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往往肤浅,因此专家、学者研究制定的有些方案方法,提出来的研究建议不一定能切入问题的关键。

教师占有着教育研究的最佳位置,是体现在其最佳的研究机会上的。

“教师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教室,从实验研究的角度看,教室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来系统地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

这使教师拥有了研究机会。

从自然观察的角度看,任何外来研究者都会改变课堂的自然状态,如果想既达到观察目的,又不改变原有的气氛与状态,就只有依靠教师。

教师是最理想的观察者,因为教师本来就置身于教学中,对于教学活动,他不是一个局外人,他可以是掌握观察的方法,了解观察的意图而又不改变原来课堂教学情境的最佳人选。

”[1]2、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设的一个概念,校本课程其一般意思是指以学校为基地开发出来的课程。

这个过程中需要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相关人员的普遍参与。

新课程强调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自己所教班级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与校本班本教学。

但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活跃于教学第一线,对于学生的需求,教师本人的课程资源都有极为深刻的了解,在校本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