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向量及其坐标表示法
第二节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不共线 向量,那么对于这一 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 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 有且只有 一对实数λ1、λ2,使 a=λ1e1+λ2e2 .其中, 不共线的向量e1,e2 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 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 把一个向量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 的向量,叫做把向量正交分解. (3)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取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 向量i,j作为基底.对于平面内的一个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 y,使a=xi+yj.把有序数 (x,y) 对叫做向量a的坐标,记作a= , (x,y) 叫a在x轴上的坐标, y x 其中 叫a在y轴上的坐标. ②设OA=xi+yj,则 向量OA的坐标(x,y) 就是终点A的坐标,即若 (x,y) ,反之亦成立(O是坐标原点). OA=(x,y),则A点坐标为
1 )b, 3
)=
1 9
,
∴
1 (m+n)=mn,即 3
1 1 m n
=3.
题型二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例2】已知O(0,0)、A(1,2)、B(4,5)及OP=OA+tAB,试 问: (1)当t为何值时,P在x轴上?P在第二象限? (2)四边形OABP能否构成平行四边形?若能,求出相应的t 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第二节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基础梳理
1. 两个向量的夹角 (1)定义 非零 向量a和b,作OA=a,OB=b,则∠AOB=θ叫做 已知两个 向量a与b的夹角. (2)范围 向量夹角θ的范围是 0°≤θ≤180° ,a与b同向时, 夹角θ= 0° ;a与b反向时,夹角θ= 180° . (3)向量垂直 如果向量a与b的夹角是 90°,则a与b垂直,记作 a⊥b .
第四章 第二节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个正交基底{e1,e2},e1,e2分别是与x轴和y轴同方向
的 单位向量,这个基底也叫做直角坐标系xOy的基底.
返回
在坐标平面xOy内,任作一向量 AB =a,由平面向量基 本定理知,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a ,a )使得 a=a1e1+
1 2
a2e2,(a1,a2) 就是向量a在基底{e1,e2}下的坐标,即a = (a1,a2),显然,0= (0,0) ,e1=(1,0),e2= (0,1) . (2)在直角坐标系中,一点A的位置被点A的位置向量 OA 所唯一确定.设A(x,y),则 OA =xe1+ ye2=(x,y) .
第 四 章 平 面 向 量、 数 系 的 扩 充 与 复 数 的 引 入
第二 节 平 面 向 量 的 基 本 定 理 及 坐 标 表示
抓 基 础
明 考 向
教 你 一 招 我 来 演 练
提 能 力
返回
[备考方向要明了]
考 什 么 1.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
1 n ∴m= ,n=-1.∴m=-4. 4
答案:-4
返回
返回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理解 (1)平面内任意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都可以作为这个平面的 基底.单位正交基底是进行向量运算最简单的一组基 底.
(2)平面内任一向量都可以表示为给定基底的线性组合,
并且表示方法是唯一的.但不同的基底表示形式是 不同的. (3)用基底表示向量的实质是向量的线性运算.
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
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返回
怎 么 考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及坐标表示下向量共线条件的 应用是重点. 2.向量的坐标运算可能单独命题,更多的是与其他知识点
第四章第二节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uuur 4.已知A(-2,4),B(3,-1),C(-3,-4).设 AB=a,
uuur
uur
uuur
uuur
BC =b,CA=c,且CM =3c,CN =-2b.
(1)求3a+b-3c;
(2)求满足a=mb+nc的实数m,n; uuuur
(3)求M、N的坐标及向量 MN 的坐标.
返回
解:由已知得a=(5,-5),b=(-6,-3),c=(1,8). (1)3a+b-3c=3(5,-5)+(-6,-3)-3(1,8) =(15-6-3,-15-3-24) =(6,-42). (2)∵mb+nc=(-6m+n,-3m+8n), ∴- -63mm+ +n8n==5, -5, 解得mn==--11.,
返回
(2)设
uuur OA
=xi+yj,则向量
uuur OA
的坐标(x,y)就是终点A
的坐
标,即若
uuur OA
=(x,y),则A点坐标为
(x,y)
,反之亦成
立.(O是坐标原点)
二、平面向量坐标运算
1.向量加法、减法、数乘向量及向量的模
设a=(x1,y1),b=(x2,y2),则 a+b= (x1+x2,y1+y2) ,a-b=(x1-x2,y1-y2) , λa= (λx1,λy1) .
返回
[巧练模拟]—————(课堂突破保分题,分分必保!)
5.(2011·北京西城区期末)已知点 A(-1,1),点 B(2,y),向量
uuur a=(1,2),若 AB∥a,则实数 y 的值为
()
A.5
B.6
C.7
D.8
uuur
uuur
解析:因为 AB=(3,y-1),a=(1,2), AB∥a,
第一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第二节 向量的坐标表示
cos cos cos 1
2 2 2
特殊地:单位向量的方向余弦为
a 0 a {cos , cos , cos }. |a |
- 19 -
第二节
向量的坐标表示
第 七 章
2 向量的加减法、数乘向量的运算的坐标表达式 设 a { x 1 , y 1 , z 1 }, b { x 2 , y 2 , z 2 },
x , y , z 轴正向的单位向量.
k
R
M
j
Q
y
N
OR xi ,
同理存在
a xi yj zk
- 14 -
第二节
向量的坐标表示
称向量的这种表示法为按基本单位向量的坐标分解式。
第 七 章
x i , y j , z k 为 a 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向量, 分别称向量
u u 也是 , 且
过点 A 作平行 于轴 u 的数轴 u , 且与轴 u 同向,因此 A B 与 u 的夹角
2
,
投影为正;( 2 )
2
,
投影为零; 2 (4) 相等向量在同一轴上投影相等;
,
- 12 -
投影为负;
c
a
b
u
第二节
向量的坐标表示
2 2 2
x 2,
2
PP 1 2 PP 2 ,
x 1,
x 11 2
2
x 2
2
所求点为 ( 1 , 0 , 0 ), ( 1 , 0 , 0 ).
-8-
第二节
向量的坐标表示
4-2第二节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坐标运算(52张PPT)
T 拓思维· 培能力
拓展提伸 提高能力
易混易错系列 忽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使用条件致误 【典例】 → → → → → 已知OA=a,OB=b,OC=c,OD=d,OE=e,
解析
答案
1 → → → BE=BC+CE=- a+b. 2
1 - a+b 2
Y 研考点· 知规律
探究悟道 点拨技法
题型一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
【例 1】 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M,N 分别为 → → → → DC,BC 的中点,已知AM=c,AN=d,试用 c,d 表示AB,AD.
基 础 自 评 → → → 1.若向量BA=(2,3),CA=(4,7),则BC=( A.(-2,-4) C.(6,10) B.(2,4) D.(-6,-10) )
解析
→ → → BC=BA+AC=(2,3)+(-4,-7)=(-2,-4).
答案 A
2.若向量 a=(1,1),b=(-1,1),c=(4,2),则 c=( A.3a+b C.-a+3b B.3a-b D.a+3b
(3)设向量 d 坐标为(x, y), 则 d-c=(x-4, y-1), a+b=(2,4).
4x-4-2y-1=0, 由题意,知 2 2 x-4 +y-1 =5, x=3, ∴ y=-1, x=5, 或 y=3.
∴向量 d 的坐标为(3,-1)或(5,3).
→ → 方法 2:设AB=a,AD=b,因为 M,N 分别为 CD,BC 的中 → 1 → 1 点,所以BN=2b,DM=2a,于是有 1 c = b + a, 2 d=a+1b, 2 2 a = 2d-c, 3 解得 b=22c-d, 3
→ 2 → 2 即AB= (2d-c),AD= (2c-d). 3 3
第二节 点的坐标与向量的坐标
r 所求向量有两个, 同向, 解 所求向量有两个,一个与 a 同向,一个反向 r Q | a |= 6 2 + 7 2 + ( −6)2 = 11, r r0 a 6r 7 r 6 r ∴ a = r = i + j − k, | a | 11 11 11 r r0 a 6r 7 r 6 r 或− a = − r = − i − j + k. |a | 11 11 11
{ x − x1 , y − y1 , z − z1 } = λ { x 2 − x , y 2 − y , z 2 − z },
三、向量的模与方向余弦的坐标表示式
r 方向角: 非零向量 a 的方向角:α 、β 、 γ
非零向量与三条坐标轴的正向的夹角称为方向角. 非零向量与三条坐标轴的正向的夹角称为方向角.
•
z
R(0,0, z )
C ( x , o, z )
M ( x, y, z)
o
Q ( 0 , y ,0 )
y
x
P ( x , 0, 0 )
A( x , y ,0)
思考题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指出下列各 点在哪个卦限? 点在哪个卦限?
A(1,−2,3) , C ( 2, − 3, − 4 ) ,
2 cos β = , 2 1 ∴ cos γ = ± . 2
2π π . 设 P2 的坐标为( x , y , z ), ⇒γ= , γ= 3 3 x −1 x −1 1 cosα = ⇒ x = 2, ⇒ = P1 P2 2 2
y−0 y−0 2 cos β = ⇒ ⇒ y = 2, = P1 P2 2 2 z−3 z−3 1 ⇒ z = 4, z = 2, ⇒ cos γ = =± 2 P1 P2 2
2015年高考数学(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四章+平面向量与复数 第2节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运算
变式训练 3 (1)(2013·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已知向
量 a=(-1,2),b=(2,0)、c=(1,-1),若向量(λa+b)∥c,
则实数 λ 为( )
A.-2
B.-1
C.-13
D.-23
(2)若平面向量 a,b 满足|a+b|=1,a+b 平行于 x 轴,
-3)=- 3×(-1, 3),故向量 c 可以是(-1, 3)
【答案】 D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五十七分。
考向 3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例 3】 (1)已知向量O→A=(3,-4),O→B=(6,-3),O→C
=(m,m+1),若A→B∥O→C,则实数 m 的值为( )
A.-32
4.(2013·辽宁高考)已知点 A(1,3),B(4,-1),则与向量
A→B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 )
A.35,-45
B.45,-35
C.-35,45
D.-45,35
【解析】 A→B=(3,-4),则与其同方向的单位向量 e
=|AA→→BB|=15(3,-4)=35,-45. 【答案】 A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五十七分。
三个结论 1.若 a 与 b 不共线,λa+μb=0,则 λ=μ=0. 2.已知O→A=λO→B+μO→C(λ,μ 为常数),则 A,B,C 三 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λ+μ=1. 3.平面向量的基底中一定不含零向量.
B.-14
1 C.2
3 D.2
(2)(2012·重庆高考改编)设 x,y∈R,向量 a=(x,1),b=
(1,y),c=(2,-4),且 a⊥c,b∥c,则|a+b|=________.
高二数学课件:第四章 第二节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向量坐标运算
0°≤θ ≤180° ②范围:向量a与b的夹角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
同向 ③当θ =0°时,a与b_____. 反向 当θ =180°时,a与b_____. 垂直 当θ =90°时,a与b_____.
【即时应用】
(1)已知a=(-1,3),b=(x,-1),且a、b共线,则x=_______. (2)设a=(1,1),b=(-1,0),若向量λ a+b与向量c=(2,1)共线,则 λ =_________.
【解析】(1)∵a∥b,∴(-1)2-3x=0,∴x= . (2)∵λa+b=λ(1,1)+(-1,0)=(λ-1,λ), 又∵(λa+b)∥c,∴(λ-1)·1-2λ=0,∴λ=-1.
两向量a=(x1,y1),b=(x2,y2)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对应坐标
x1 x 2 分别相等,即 利用向量相等可列出方程组求其中的未 , y y 2 1
知量,从而解决求字母取值、求点的坐标及向量的坐标等问题.
uuu r uuu r 【例2】(1)(2012·广东高考)若向量 BA 2,3 ,CA 4,7 ,
∴ a d c, 代入②
方法二: 设 AB a,AD b, 因为M,N分别为CD,BC的中点,
1 1 所以 BN b, DM a, 2 2 2 1 a (2d c) c b a 3 2 ⇒ 因而 b 2 (2c d ) d a 1 b 3 2 4 4 2 2 即 AB d c, AD c d. 3 3 3 3
p q 3 p 1 ∴ , ∴ . 2p q 2 q 4 1 答案:(1)( 3 , (2)(5,4) ) 2 2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3.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2.3.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课件3新人教A版必修4
=(2,1).
(2)设点A(x,y),则x= | OA | cos 60=4 3cos 60=2 3,
y= OA sin 60=4 3sin 60=6, 即 A 2 3,6 , 所以
OA= 2 3,6 .
【方法技巧】平面向量坐标运算的技巧 (1)若已知向量的坐标,则直接应用两个向量和、差及向量数乘的运算法则进 行. (2)若已知有向线段两端点的坐标,则可先求出向量的坐标,然后再进行向量的 坐标运算. (3)向量的线性坐标运算可完全类比数的运算进行.
(x1+x2,y1+y2); ①a+b= _______________ (x1-x2,y1-y2) ; ②a-b= _____________ (λx1,λy1) ③λa= ____________.
(2)重要结论:已知向量 y2),则 的起点A(x1,y1),终点B(x2,
(x2-x1,y2-y1) = _____________.
=(x-5,2-y+2)=(4,6),解得x=9,
2.已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O为对角线AC,BD的交点, =(3,7), =(-2,1).求 的坐标.
【解析】因为 DB AB -AD =(-2,1)-(3,7)=(-5,-6),
1 5 所以 OB DB (- ,-3). 2 2
(2)定义坐标:对于平面内的一个向量a,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x_______ ,y) xi+yj 则有序数对 知,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y,使得a=_____. 叫做向量a的坐标. (3)特殊向量的坐标:i=(1,0),j=(0,1),0=(0,0).
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向量及其坐标表示法
3 2 a y a cos 6 4 , 3 2 az a cos 6 4. 3
例6 已知作用于一质点的三 个力为F1 i 2k , F2 2i 3 j 4k , F3 j k , 求其合力F的大小及方向角。
单位向量:模为1的向量.
0
0 2
1
不考虑起点位置的向量.即只考虑向量 自由向量: 的大小和方向,而不论它的起点在何处. 相等向量: 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a
:
: b
负向量: 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向量. a
: a
a:
向量的加减法
[1] 加法: a b c
{a x bx , a y by , a z bz }; a ( a x )i ( a y ) j ( a z )k
a x , a y , az .
例3 已知a {3,5,1}, b {2,2,2}, c {4,1,3} 求(1)a b ( 2)2a 3b 2c
2 2
2
y
cos
az a x a cos 2 cos 2 cos 2 1
特殊地:单位向量可表示为
0 a a |a |
{cos , cos , cos }.
例4 已知M 1 1,2,3, M 2 4,2,1,求 M 1 M 2的模 及方向余弦。
a AB OB OA
3. 向量运算的坐标表达式 设 a {a x , a y , az }, b {bx , b y , bz },
则 a b (a x bx )i (a y by ) j (az bz )k
第六章第二节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课件
即 a=-23 (e1-2e2)=-23 e1+43 e2, 所以B→C =-23 e1+43 e2. 同理可得 b=23 (-2e1+e2), 即C→D =-43 e1+23 e2. 答案: (1)BD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实质及解题思路 (1)应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示向量的实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 角形法则进行向量的加、减或数乘运算. (2)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先选择一组基底,并运用 该基底将条件和结论表示成向量的形式,再通过向量的运算来解决.
1.(2020·安徽阜阳质量诊断)如图,若O→A =a,O→B
=b,O→C =c,B 是线段 AC 靠近一点 C 的一个四等分
点,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c=23 b-16 a
B.c=43 b+13 a
C.c=43 b-13 a
D.c=23 b+16 a
C
[由题意得,c=O→C
=O→B
+B→C
A.(-2,3)
B.(2,-3)
C.(-2,1)
D.(2,-1)
D [设 D(x,y),则C→D =(x,y-1),2A→B =(2,-2),根据C→D =2A→B , 得(x,y-1)=(2,-2),
即xy= -21, =-2, 解得xy= =2-,1, 故选 D.]
2.(2020·福建三明第一中学月考)已知 a=(5,-2),b=(-4,-3),若
,得A→C
=λA→M
+
→ μBN
=λ-μ2
→ AB
+λ2 +μ
→ AD
,又A→C
=A→B
+A→D
,
λ-μ2=1, ∴λ2 +μ=1,
解得λμ= =6525, .
∴λ+μ=85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
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a ( x1 , y1 ), b ( x2 , y2 ) a b ( x1 x2 , y1 y2 );
空间向量
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a ( x1 , y1 , z1 ), b ( x2 , y2 , z 2 ) a b ( x1 x2 , y1 y2 , z1 z 2 );
空间向量
空间向量的夹角: a ( x1 , y1 , z1 ), b ( x2 , y2 , z 2 ) ab cos a,b | a || b | x1 x2 y1 y2 z1 z 2 2 2 2 2 2 x1 y1 z12 x2 y2 z 2
垂直与平行: a ( x1 , y1 , z1 ), b ( x2 , y2 , z 2 ) x1 y1 z1 a // b (?) x2 y 2 z 2 a b x1 x2 y1 y2 z1 z 2 0
x1 x 2 y1 y 2 z1 z 2 (3)中点坐标公式: ( , , ) 2 2 2
2.两个向量夹角公式
a1b1 a2b2 a3b3 a b cos a, b ; 2 2 2 2 2 2 | a || b | a1 a2 a3 b1 b2 b3
垂直与平行: a ( x1 , y1 ), b ( x2 , y2 ) a // b x1 y2 x2 y1 0 a b x1 x2 y1 y2 0
对比表4
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e1 , 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 共线 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个 平面内的任一 向量a,有且仅有一对实数 x, y,使a xe1 ye 2 .
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运算
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运算【知识概要】 1. 向量及其表示1)向量: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向量可以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上面加箭头ruuu来表示,如a 读作向量a ,向量也可以用两个大写字母上面加箭头来表示,如 AB ,表示由A 到B 的向量.A 为向量的起点, B 为向量的终点)r uuu |r (或 a )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记作AB (或a ).注:① 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量叫做向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做标量,向量与标量是两种不同的量,要加以区别;② 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 0 + 0的方向是任意的*注意0与0的区别+ ③ 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说明:零向量、单位向量的定义都是只限制大小,不确定方向 例3把平面上一切单位向量的始点放在同一点 ,那么这些向量的终点所构成的图形是 B 一段圆弧C. 圆上一群孤立点D. 一个单位圆2)向量坐标的有关概念① 基本单位向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方向分别与x 轴和y 轴正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 向量叫做基本单位,记为 r 和j .r uuu r② 将向量a 的起点置于坐标原点 O ,作OA a ,则OA 叫做位置向量,如果点A 的坐uuu .向量AB例1下列各量中不是向量的是A. 浮力B. 风速 例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零向量是没有方向的 C.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D )C. 位移D. 密度 A )B. 零向量的长度为0D. 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A.一条线段uuu uuuu UULT r uuu r r 标为(x, y),它在x轴和y轴上的投影分别为M,N,则OA O M O N , a OA xi y j.③ 向量的正交分解uur r r在②中,向量OA 能表示成两个相互垂直的向量 i 、j 分别 乘上实数x,y 后组成的和式,该和式称为I 、[的线性组合,这 种向量的表示方法叫做向量的正交分解, 把有序的实数对(x, y ) 叫做向量a 的坐标,记为a =(x,y ).uuun般地,对于以点 R (x i ,如)为起点,点 P 2(X 2,y 2)为终点的向量 P 1P 2,容易推得uuur的坐标,记作 RP 2=(X 2 x 1, y 2 y 1).3)向量的坐标运算:a (x-,, y 1),b (x 2, y 2), R则a b(为X 2,y ,y 2);a b (x , x ?,%y ?); a ( x ,, x ?).4)向量的模:设a (x, y ),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可求得向量注:① 向量的大小可以用向量的模来表示,即用向量的起点与终点间的距离来表示;②向量的模是个标量,并且是一个非负实数•uuu. I uuu例4已知点A 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3,0),且AP] 4, BP 3,求点P 的 坐标.6 12 612 解:点P 的坐标为(6,生)或(6, 12).5 5 5 5r r r r r r例 5 已知 2a b ( 4,3), a 2b (3,4),求 a 、b 的坐标.rr解:a ( 1,2),b( 2, 1)例6设向量a,b,c,,R ,化简:rr r r r r r r(1)( a b c)( a b c) ( )(b c);(2) 2( a b c) (2 a 2b) 2 c .uuur r PP 2区N )i 仏%)〔,于是相应地就可以把有序实数对uuur(X 2 32 y i )叫做 PP ?a 的模(norm).解:都为0 .2. 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我们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已知a与b为非零向量,若a (x-!, y1),b (x2,y2),则a//b的充要条件是x-i y2x2y1,所以,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可以表示为:a//b a b(其中为非零实数)x.)y2 x2y1.r uuu r uuu —例7已知向量a ( 2,3),点A(2, 1),若向量AB与a平行,且AB 2J13,求向量uuuOB的坐标•uuu解:OB的坐标为(6, 7)或(2,5).3. 定比分点公式1)定比分点公式和中点公式①P i,F2是直线I上的两点,P是I上不同于R,F2的任一点,存在实数,——umr ——使F i F = FF2 ,叫做点F分RP2所成的比,有三种情况V.■■Pl—------ 徉---------0巧-- —P*卫】(内分)>0 (外分)<-1 (外分)-1< <0uiur②已知P(X1,yJ、F2(X2,y2)是直线I上任一点,且RP= PF2 ( R, 1).P是直x线PF2上的一点,令P(x, y),则y线段PP2的定比分点公式,特别地就是说,当1时,定比分点不存在•x1x2x 点,此时y X1X22y1 y2,叫做线段PP?的中点公式UU UT RPuuur uuuPP2可得RPuurPR;1时,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x1辿——壮显然都无意义,也2)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设 ABC 的三个点的坐标分别为 A(x 「yj, B(X 2,y 2),C(X 3, y 3), G 为 ABC 的重心,则X G解:当P 在P 1P 2上时,P(0,3);当P 在PF 2延长线上,P( 8,15).例9已知A(3, 1), B( 4, 2),P 是直线AB 上一点,若2AP*方法提炼*几个重要结论r r rrrr rr1. 若a,b 为不共线向量,则a b , a b 为以a,b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向量;r 22( a[A(X 1, yJ,B(X 2, y 2)C(X 3”3)]例8在直角坐标系内y G% y 2 y 33R(4, 3),P 2( 2,6),点 P 在直线 RF 2 上,且uuu3AB ,求点P 的坐标.解:注意定比分点的定点,可得P(152. a3. G 为ABC 的重心WGAMB uuGMX3y3y23y1,求出P【基础夯实】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①向量AB与CD是共线向量,则A B C D四点必在一直线上;②单位向量都相等;③任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不相等;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是AB = DC⑤模为0是一个向量方向不确定的充要条件;⑥共线的向量,若起点不同,则终点一定不同解:①不正确.共线向量即平行向量,只要求方向相同或相反即可,并不要求两个向量AB、AC在同一直线上.②不正确.单位向量模均相等且为1,但方向并不确定.③不正确.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但零向量与零向量是相等的④、⑤正确.⑥不正确.如图AC与BC共线,虽起点 , -同,但其终点却相同.评述:本题考查基本概念,对于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的概念特征及相互关系必须把握好.2.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C )A. a与b共线,b与c共线,则a与c也共线B. 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的始点与终点是一平行四边形的四顶点C. 向量a与b不共线,则a与b都是非零向量D. 有相同起点的两个非零向量不平行3. 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结论为( D )(1) a // b且| a|=| b|是a=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 a // b且| a|=| b|是a=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 a与b方向相同且| a|=| b|是a=b的充要条件(4) a与b方向相反或| a|丰| b|是a丰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 (1) (3)B.⑵(4)C.⑶(4)D. (1) (3)(4)4. 已知点A分有向线段BC的比为2,则在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D )1A.点C分AB的比是-1B. 点C分BA的比是-33—2 —C点C分AC的比是- D •点A分CB的比是235.已知两点R( 1, 6)、P2(3,0),点P( 7,y)分有向线段丽所成的比为,则、y3的值为(C )11 c 11A —, 8 B. ,—8C——8 D . 4,-44486. △ ABC的两个顶点A(3 , 7)和B(-2 , 5),若AC的中点在x轴上,BC的中点在y轴上,则顶点C的坐标是(A )A (2 , -7)B (-7 , 2)C . (-3,-5)D (-5 , -3)7. “两个向量共线”是“这两个向量方向相反”的条件.答案:必要非充分8. 已知a、b是两非零向量,且a与b不共线,若非零向量c与a共线,则c与b必定___________答案:不共线9. 已知点A(x,2),B(5,1),C(-4,2x) 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x= ______ •答案:2或-210. △ ABC的顶点A(2,3),B(-4,-2)和重心G(2, -1),贝U C 点坐标为___________.答案:(8,-4)1 —11. 已知ABC边AB上的一点,且S AMC -S ABC,贝y M分AB所成的比为______________ •81答案:丄7【巩固提高】12.已知点A (1,4) > B(5,2),线段AB 上的三等分点依次为 P 、P 2,求R 、P 2点的 坐标以及代B 分P P 2所成的比.1 解:P 1(1,-2),P 2(3,0),A 、B 分pm ?所成的比入1、入2分别为- — ,-2 213. 过R(1,3)、P 2(7, 2)的直线与一次函数 成的比值.5解:一1214.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一个顶点坐标为 0)、N(-1 , -2),求平行四边形的各个顶点坐标解:E(8,—l),C(4,—3) ,D2 8 —— y x 的图象交于点P ,求P 分RF 2所5 5A(-2,1), 一组对边 AB 、CD 的中点分别为 M(3 ,■*(—6,-1)16.若平面向量a,b 满足a b 1,a b 平行于x 轴,17.在厶 ABC 中,点 P 在 BC 上,且2PC ,点 Q 是 AC 的中点.若R A = (4,3), PQ = (1,5), 则B C 等于()A . (-6,21)B . (-2,7) C. (6, - 21)D . (2, - 7)解析:选 A.A C = 2AQ = 2(PQ — R A)= (-6,4), PC = R A + AC = (— 2,7), BC = 3PC = (- 6,21).uuu uuu uur18.已知O 为坐标原点,向量 OA ( 2,m),OB (n,1),OC (5, 1).若A,B,C 三点共线, 且m 2n ,求实数m, n 的值15.设 P 是 ABC uuu uuu (A). PA PB ' ' uuu uuu(C). PB P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Or o uuu uur uuuBC BA 2BP^( B )uuu uja r(B). PC PA 0' ' uun uur uuur r (D). PA PB+PC 0(2, 1),则 a ( 1,1 )或( 3,1).uuu19.已知点A(3, 0),B(-1 , -6), P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 AP |20.已知向量m (cos ,sin )和n 2 sin ,cos ),求cos(—-)的值。
第2节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第2节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知识梳理1.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如果e 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 =λ1e 1+λ2e 2.其中,不共线的向量e 1,e 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把一个向量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向量,叫做把向量正交分解. 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向量加法、减法、数乘运算及向量的模 设a =(x 1,y 1),b =(x 2,y 2),则a +b =(x 1+x 2,y 1+y 2),a -b =(x 1-x 2,y 1-y 2),λa =(λx 1,λy 1),|a |(2)向量坐标的求法①若向量的起点是坐标原点,则终点坐标即为向量的坐标.②设A (x 1,y 1),B (x 2,y 2),则AB →=(x 2-x 1,y 2-y 1),|AB →| 4.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设a =(x 1,y 1),b =(x 2,y 2),则a ∥b ⇔x 1y 2-x 2y 1=0.1.平面内不共线向量都可以作为基底,反之亦然.2.若a 与b 不共线,λa +μb =0,则λ=μ=0.3.向量的坐标与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终点的相对位置有关系.两个相等的向量,无论起点在什么位置,它们的坐标都是相同的.诊断自测1.判断下列结论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平面内的任何两个向量都可以作为一组基底.( )(2)设a ,b 是平面内的一组基底,若实数λ1,μ1,λ2,μ2满足λ1a +μ1b =λ2a +μ2b ,则λ1=λ2,μ1=μ2.( )(3)若a =(x 1,y 1),b =(x 2,y 2),则a ∥b 的充要条件可以表示成x 1x 2=y 1y 2.( ) (4)平面向量不论经过怎样的平移变换之后其坐标不变.( ) 答案 (1)× (2)√ (3)× (4)√ 解析 (1)共线向量不可以作为基底. (3)若b =(0,0),则x 1x 2=y 1y 2无意义.2.若P 1(1,3),P 2(4,0),且P 是线段P 1P 2的一个三等分点(靠近点P 1),则点P 的坐标为( ) A.(2,2)B.(3,-1)C.(2,2)或(3,-1)D.(2,2)或(3,1)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得P 1P →=13P 1P 2→且P 1P 2→=(3,-3), 设P (x ,y ),则(x -1,y -3)=(1,-1), 所以x =2,y =2,则点P (2,2).3.已知向量a =(-1,3),b =(2,1),则3a -2b =( ) A.(-7,7) B.(-3,-2) C.(6,2)D.(4,-3)答案 A解析 3a -2b =(-3,9)-(4,2)=(-7,7).4.(2020·长沙调研)已知向量a =(m ,1),b =(3,m -2),则m =3是a ∥b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D.充要条件 答案 A解析 ∵a =(m ,1),b =(3,m -2),若a ∥b ,则m (m -2)-3=0, 得m =3或m =-1,所以“m =3”是“a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5.(2020·合肥质检)设向量a =(-3,4),向量b 与向量a 方向相反,且|b |=10,则向量b 的坐标为( ) A.⎝ ⎛⎭⎪⎫-65,85 B.(-6,8)C.⎝ ⎛⎭⎪⎫65,-85 D.(6,-8)答案 D解析 因为向量b 与a 方向相反,则可设b =λa =(-3λ,4λ),λ<0,则|b |=9λ2+16λ2=5|λ|=10,∴λ=-2,b =(6,-8).6.(2021·济南模拟)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F 是BC 的中点,CE →=-2DE →,若EF→=xAB →+yAD →,则x +y =( )A.1B.6C.16D.13答案 C解析 因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B→=DC →,AD →=BC →,因为CE→=-2DE →,所以ED →=-13DC →=-13AB →, 连接AF ,在△AEF 中,所以EF→=EA →+AF →=ED →-AD →+AB →+BF →=-13AB →-AD →+AB →+12BC →=23AB →-12AD →, 又因为EF→=xAB →+yAD →,所以x =23,y =-12,故x +y =16.考点一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已知四边形ABCD 的三个顶点A (0,2),B (-1,-2),C (3,1),且BC →=2AD →,则顶点D 的坐标为( ) A.⎝ ⎛⎭⎪⎫2,72 B.⎝ ⎛⎭⎪⎫2,-12 C.(3,2)D.(1,3)答案 A解析 设D (x ,y ),AD →=(x ,y -2),BC →=(4,3),又BC →=2AD →,所以⎩⎨⎧4=2x ,3=2(y -2),解得⎩⎪⎨⎪⎧x =2,y =72,故选A.2.向量a ,b ,c 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c =λa +μb (λ,μ∈R ),则λμ=( )A.1B.2C.3D.4答案 D解析 以向量a 和b 的交点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则A (1,-1),B (6,2),C (5,-1),∴a =AO→=(-1,1),b =OB →=(6,2),c =BC →=(-1,-3), ∵c =λa +μb ,∴(-1,-3)=λ(-1,1)+μ(6,2), 则⎩⎨⎧-λ+6μ=-1,λ+2μ=-3,解得⎩⎪⎨⎪⎧λ=-2,μ=-12,∴λμ=-2-12=4.3.(2020·西安调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OA→=⎝ ⎛⎭⎪⎫32,12,若OA →绕点O 逆时针旋转60°得到向量OB →,则OB →=( )A.(0,1)B.(1,0)C.⎝ ⎛⎭⎪⎫32,-12D.⎝ ⎛⎭⎪⎫12,-32答案 A解析 ∵OA→=⎝ ⎛⎭⎪⎫32,12,∴OA →与x 轴的夹角为30°, 依题意,向量OB →与x 轴的夹角为90°, 则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且|OB →|=|OA →|=1,∴点B (0,1),则OB→=(0,1).4.(2021·重庆检测)如图,原点O 是△ABC 内一点,顶点A 在x 轴上,∠AOB =150°,∠BOC =90°,|OA →|=2,|OB →|=1,|OC →|=3,若OC→=λOA →+μOB →,则μλ=( )A.-33B.33C.-3D.3答案 D解析 由三角函数定义,易知A (2,0),B ⎝ ⎛⎭⎪⎫-32,12,C (3cos 240°,3sin 240°),即C ⎝ ⎛⎭⎪⎫-32,-332, 因为OC→=λOA →+μOB →,所以⎝ ⎛⎭⎪⎫-32,-332=λ(2,0)+μ⎝ ⎛⎭⎪⎫-32,12, 所以⎩⎪⎨⎪⎧2λ-32μ=-32,12μ=-332,解得⎩⎨⎧λ=-3,μ=-3 3.所以μλ= 3.感悟升华 1.向量的坐标表示把点与数联系起来,实际上是向量的代数表示,即引入平面向量的坐标可以使向量运算代数化,成为数与形结合的载体,可以使很多几何问题的解答转化为我们熟知的数量运算.2.向量的坐标运算主要是利用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若已知有向线段两端点的坐标,则应先求出向量的坐标,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 考点二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例1】如图所示,已知在△OCB 中,A 是CB 的中点,D 是将OB →分成2∶1的一个内分点,DC 和OA 交于点E ,设OA →=a ,OB→=b . (1)用a 和b 表示向量OC →,DC →;(2)若OE→=λOA →,求实数λ的值. 解 (1)依题意,A 是BC 的中点,∴2OA→=OB →+OC →,即OC →=2OA →-OB →=2a -b . DC→=OC →-OD →=OC →-23OB → =2a -b -23b =2a -53b . (2)设OE→=λOA →(0<λ<1), 则CE→=OE →-OC →=λa -(2a -b )=(λ-2)a +b . ∵CE→与DC →共线, ∴存在实数k ,使CE→=kDC →, (λ-2)a +b =k ⎝ ⎛⎭⎪⎫2a -53b ,解得λ=45.感悟升华 1.应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示向量的实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向量的加、减或数乘运算.2.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先选择一组基底,并运用该基底将条件和结论表示成向量的形式,再通过向量的运算来解决.【训练1】 (1)在△ABC 中,M ,N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点O 是线段MN 上异于端点的一点,且满足λOA →+3OB →+4OC →=0(λ≠0),则λ=________.(2)(多选题)(2021·威海调研)设a 是已知的平面向量且a ≠0,关于向量a 的分解,有如下四个命题(向量b ,c 和a 在同一平面内且两两不共线),则真命题是( ) A.给定向量b ,总存在向量c ,使a =b +cB.给定向量b 和c ,总存在实数λ和μ,使a =λb +μcC.给定单位向量b 和正数μ,总存在单位向量c 和实数λ,使a =λb +μcD.给定正数λ和μ,总存在单位向量b 和单位向量c ,使a =λb +μc 答案 (1)7 (2)AB解析 (1)法一 由已知得OA →=-3λOB →-4λOC →,① 由M ,O ,N 三点共线,知∃t ∈R ,使OM →=tON →,故2OM →=2tON →,故OA →+OB →=t (OA →+OC →), 整理得OA→=1t -1OB →+t 1-tOC →,② 对比①②两式的系数,得⎩⎪⎨⎪⎧-3λ=1t -1,-4λ=t 1-t ,解得⎩⎪⎨⎪⎧t =-43,λ=7. 法二 因为M 是AB 的中点,所以OM→=12(OA →+OB →),于是OB→=2OM →-OA →,同理OC →=2ON →-OA →, 将两式代入λOA→+3OB →+4OC →=0,整理得(λ-7)OA→+6OM →+8ON →=0,因为M ,O ,N 三点共线,故∃p ∈R ,使得OM →=pON →,于是(λ-7)OA→+(6p +8)ON →=0,显然OA→,ON →不共线,故λ-7=6p +8=0,故λ=7. (2)∵向量b ,c 和a 在同一平面内且两两不共线,∴b ≠0,c ≠0, 给定向量a 和b ,只需求得其向量差a -b ,即为所求的向量c ,故总存在向量c ,使a =b +c ,故A 正确;当向量b ,c 和a 在同一平面内且两两不共线时,向量b ,c 可作基底,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知结论成立,故B 正确; 取a =(4,4),μ=2,b =(1,0),无论λ取何值,向量λb 都平行于x 轴,而向量μc 的模恒等于2, 要使a =λb +μc 成立,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向量μc 的纵坐标一定为4, 故找不到这样的单位向量c 使等式成立,故C 错误;因为λ和μ为正数,所以λb 和μc 代表与原向量同向的且有固定长度的向量, 这就使得向量a 不一定能用两个单位向量的组合表示出来, 故不一定能使a =λb +μc 成立,故D 错误.故选AB. 考点三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角度1 利用向量共线求向量或点的坐标【例2】已知点A (4,0),B (4,4),C (2,6),O 为坐标原点,则AC 与OB 的交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 答案 (3,3)解析 法一 由O ,P ,B 三点共线,可设OP →=λOB →=(4λ,4λ),则AP →=OP →-OA →=(4λ-4,4λ).又AC→=OC →-OA →=(-2,6), 由AP→与AC →共线,得(4λ-4)×6-4λ×(-2)=0, 解得λ=34,所以OP →=34OB →=(3,3), 所以点P 的坐标为(3,3).法二 设点P (x ,y ),则OP→=(x ,y ),因为OB →=(4,4),且OP →与OB →共线,所以x 4=y4,即x =y .又AP→=(x -4,y ),AC →=(-2,6),且AP →与AC →共线, 所以(x -4)×6-y ×(-2)=0,解得x =y =3, 所以点P 的坐标为(3,3).角度2 利用向量共线求参数【例3】 (1)已知向量a =(1,2),b =(2,-2),c =(1,λ).若c ∥(2a +b ),则λ=________.(2)(2021·福州联考)设向量OA →=(1,-2),OB →=(a ,-1),OC →=(-b ,0),其中O 为坐标原点,且a >0,b >0,若A ,B ,C 三点共线,则1a +2b 的最小值为( ) A.8B.9C.6D.4答案 (1)12 (2)A解析 (1)由题意得2a +b =(4,2),因为c =(1,λ),且c ∥(2a +b ),所以4λ-2=0,即λ=12.(2)由题意知AB→=OB →-OA →=(a -1,1),AC →=OC →-OA →=(-b -1,2).因为A ,B ,C 三点共线,设AB →=λAC →,则(a -1,1)=λ(-b -1,2).∴⎩⎨⎧a -1=λ(-b -1),1=2λ,得2a +b =1. 又a >0,b >0,则1a +2b =⎝ ⎛⎭⎪⎫1a +2b (2a +b )=2+2+b a +4ab ≥4+2b a ·4ab =8,当且仅当b a =4ab ,即a =14,b =12时,等号成立. ∴1a +2b 的最小值为8.感悟升华 1.两平面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有两种形式:(1)若a =(x 1,y 1),b =(x 2,y 2),则a ∥b 的充要条件是x 1y 2-x 2y 1=0; (2)若a ∥b (b ≠0),则a =λb .2.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既可以判定两向量平行,也可以由平行求参数.当两向量的坐标均非零时,也可以利用坐标对应成比例来求解.【训练2】 (1)(2020·太原联考)已知向量e 1=(1,1),e 2=(0,1),若a =e 1+λe 2与b =-(2e 1-3e 2)共线,则实数λ=________.(2)(2021·安徽江南十校调研)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0,1)和点B (-3,4),若点C 在∠AOB 的平分线上,且|OC →|=310,则向量OC →的坐标为________.答案 (1)-32 (2)(-3,9)解析 (1)由题意知a =e 1+λe 2=(1,1+λ), b =-(2e 1-3e 2)=(-2,1).由于a ∥b ,所以1×1+2(1+λ)=0,解得λ=-32. (2)因为点C 在∠AOB 的平分线上,所以存在λ∈(0,+∞),使得OC →=λ⎝ ⎛⎭⎪⎪⎫OA →|OA →|+OB →|OB →|. ∴OC→=λ(0,1)+λ⎝ ⎛⎭⎪⎫-35,45=⎝ ⎛⎭⎪⎫-35λ,95λ, 又|OC→|=310,所以⎝ ⎛⎭⎪⎫-35λ2+⎝ ⎛⎭⎪⎫95λ2=(310)2,解得λ=5.故向量OC→=(-3,9).A 级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设A (0,1),B (1,3),C (-1,5),D (0,-1),则AB →+AC →等于( )A.-2AD →B.2AD→ C.-3AD →D.3AD→ 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得AB →=(1,2),AC →=(-1,4),AD →=(0,-2),所以AB →+AC →=(0,6)=-3(0,-2)=-3AD→.2.已知向量a =(2,1),b =(3,4),c =(1,m ),若实数λ满足a +b =λc ,则λ+m 等于( ) A.5 B.6C.7D.8答案 B解析 由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法则可得a +b =(5,5), λc =(λ,λm ),据此有⎩⎨⎧λ=5,λm =5,解得λ=5,m =1,∴λ+m =6.3.(2020·郑州质检)已知向量AB →=(1,4),BC →=(m ,-1),若AB →∥AC →,则实数m的值为( ) A.14 B.-4C.4D.-14答案 D解析 ∵向量AB →=(1,4),BC →=(m ,-1), ∴AC→=AB →+BC →=(1+m ,3), 又AB →∥AC →,所以1×3-4(1+m )=0,解得m =-14.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A (1,0),B (0,1),C 为第一象限内一点,且∠AOC =π4,且|OC |=2,若OC →=λOA →+μOB →,则λ+μ=( ) A.22 B.2C.2D.42答案 A解析 因为|OC |=2,∠AOC =π4,所以C (2,2),又OC →=λOA →+μOB →,所以(2,2)=λ(1,0)+μ(0,1)=(λ,μ),所以λ=μ=2,λ+μ=2 2.5.(2021·济南调研)在△ABC 中,AN→=14NC →,若P 是直线BN 上的一点,且满足AP →=mAB→+25AC →,则实数m 的值为( ) A.-4 B.-1C.1D.4答案 B解析 根据题意设BP →=nBN →(n ∈R ),则AP →=AB →+BP →=AB →+nBN →=AB →+n (AN →-AB →)=AB→+n ⎝ ⎛⎭⎪⎫15AC →-AB →=(1-n )AB →+n 5AC →.又AP →=mAB →+25AC →,∴⎩⎪⎨⎪⎧1-n =m ,n 5=25,解得⎩⎨⎧n =2,m =-1.6.(2021·东北师大附中等五校联考)已知向量a =⎝ ⎛⎭⎪⎫13,tan α,b =(cos α,1),α∈⎝ ⎛⎭⎪⎫π2,π,且a ∥b ,则sin ⎝ ⎛⎭⎪⎫α-π2=( )A.-13B.13C.223D.-223答案 C解析 向量a =⎝ ⎛⎭⎪⎫13,tan α,b =(cos α,1),且a ∥b ,则13=tan α·cos α=sin α, 又α∈⎝ ⎛⎭⎪⎫π2,π,知cos α=-223,所以sin ⎝ ⎛⎭⎪⎫α-π2=-cos α=223.7.(2020·西安质检)已知在Rt △ABC 中,∠BAC =90°,AB =1,AC =2,D 是△ABC 内一点,且∠DAB =60°,设AD→=λAB →+μAC →(λ,μ∈R ),则λμ=( )A.233B.33C.3D.23答案 A解析 如图,以A 为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AC 所在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B 点的坐标为(1,0),C 点的坐标为(0,2),因为∠DAB =60°,所以设D 点的坐标为(m ,3m )(m >0).AD→=(m ,3m )=λAB →+μAC →=λ(1,0)+μ(0,2)=(λ,2μ),则λ=m ,且μ=32m , 所以λμ=233.8.△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m =(a ,b ),n =(cos B ,cos A ),则“m ∥n ”是“△ABC 是等腰三角形”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D解析 由m ∥n 得b cos B -a cos A =0,即sin B cos B =sin A cos A ,可得sin 2B =sin 2A ,因为角A ,B ,C 分别是△ABC 的内角,所以2A =2B 或2A =π-2B ,即A =B 或A +B =π2,可得△ABC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因此,由“m ∥n ”不能推出“△ABC 是等腰三角形”.因为由“△ABC 是等腰三角形”不能推出“A =B ”,所以由“△ABC 是等腰三角形”也不能推出“m ∥n ”.故“m ∥n ”是“△ABC 是等腰三角形”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9.已知A (2,3),B (4,-3),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AP |=32|BP |,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 答案 (8,-15)解析 设P (x ,y ),由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 则AP→=32BP →,得(x -2,y -3)=32(x -4,y +3), 即⎩⎪⎨⎪⎧x -2=32(x -4),y -3=32(y +3).解得⎩⎨⎧x =8,y =-15.所以点P 的坐标为(8,-15).10.(2021·武汉联考)已知非零向量a =(2x ,y ),b =(1,-2),且a ∥b ,则x y =________. 答案 -14解析 因为a =(2x ,y ),b =(1,-2),且a ∥b ,所以2x ·(-2)-y ·1=0,所以xy =-14.11.已知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O ,点E 为线段AO 的中点,若DE →=mAB →+nAD→,则m +n 的值为________.答案 -12解析 如图所示,因为点E 为线段AO 的中点, 所以DE→=12(DA →+DO →)=12DA →+14DB → =-12AD →+14AB →-14AD →=14AB →-34AD →. 又DE→=mAB →+nAD →, 所以m =14,n =-34,故m +n =-12.12.已知向量OA→=(1,-3),OB →=(2,-1),OC →=(k +1,k -2),若A ,B ,C 三点能构成三角形,则实数k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答案 k ≠1解析 若点A ,B ,C 能构成三角形, 则向量AB→,AC →不共线.∵AB→=OB →-OA →=(2,-1)-(1,-3)=(1,2), AC →=OC →-OA →=(k +1,k -2)-(1,-3)=(k ,k +1), ∴1×(k +1)-2k ≠0,解得k ≠1.B 级 能力提升13.(多选题)(2021·济南调研)已知向量e 1,e 2是平面α内的一组基向量,O 为α内的定点,对于α内任意一点P ,当OP →=x e 1+y e 2时,则称有序实数对(x ,y )为点P 的广义坐标.若平面α内的点A ,B 的广义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线段AB 的中点的广义坐标为⎝ ⎛⎭⎪⎫x 1+x 22,y 1+y 22B.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x 1-x 2)2+(y 1-y 2)2C.向量OA →平行于向量OB →的充要条件是x 1y 2=x 2y 1D.向量OA →垂直于向量OB →的充要条件是x 1y 2+x 2y 1=0 答案 AC解析 设线段AB 的中点为M ,则OM →=12(OA →+OB →)=12(x 1+x 2)e 1+12(y 1+y 2)e 2,所以点M 的广义坐标为⎝ ⎛⎭⎪⎫x 1+x 22,y 1+y 22,知A 正确;由于该坐标系不一定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因此B 错误;由向量平行得OA →=λOB →,即(x 1,y 1)=λ(x 2,y 2),所以x 1y 2=x 2y 1,得C 正确;OA →与OB →垂直,则OA →·OB →=0,所以x 1x 2e 21+(x 1y 2+x 2y 1)e 1·e 2+y 1y 2e 22=0,即x 1y 2+x 2y 1=0不是OA→与OB →垂直的充要条件,因此D 不正确.故选AC. 14.(多选题)(2021·日照调研)如图1,“六芒星”由两个全等的正三角形组成,中心重合于点O 且三组对边分别平行,点A ,B 是“六芒星”(如图2)的两个顶点,动点P 在“六芒星”上(包含内部以及边界),若OP →=xOA →+yOB →,则x +y 的取值可能是( )A.-6B.1C.5D.9答案 BC解析 设OA →=a ,OB →=b ,求x +y 的范围,只需考虑图中6个向量的情况即可,讨论如下:(1)若P 在A 点,∵OA→=a ,∴(x ,y )=(1,0);(2)若P 在B 点,∵OB→=b ,∴(x ,y )=(0,1); (3)若P 在C 点,∵OC→=OA →+AC →=2b +a ,∴(x ,y )=(1,2);(4)若P 在D 点,∵OD →=OA →+AE →+ED →=a +b +(2b +a )=2a +3b ,∴(x ,y )=(2,3);(5)若P 在E 点,∵OE→=OA →+AE →=a +b ,∴(x ,y )=(1,1);(6)若P 在F 点,∵OF →=OA →+AF →=a +3b ,∴(x ,y )=(1,3).∴x +y 的最大值为2+3=5.根据对称性,可知x +y 的最小值为-5. 故选BC.15.已知点P 为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AB →+2CD →=0,AP →+BP →+4DP →=0,AP →=λAB →+μBC →(λ,μ∈R ),则λμ=________. 答案 13解析 如图,取AB 的中点O ,连接DO . 由AB→+2CD →=0,知AB ∥CD ,AB =2CD , 所以CD 綉OB ,所以四边形OBCD 为平行四边形. 又由AP→+BP →+4DP →=0,得-2PO →+4DP →=0, 即PO →=2DP →,所以D ,P ,O 三点共线,且P 为OD 上靠近D 的三等分点, 所以AP→=AO →+OP →=12AB →+23OD →=12AB →+23BC →, 所以λ=12,μ=23,所以λμ=13.16.在△ABC 中,点D ,E 是线段BC 上的两个动点,且AD →+AE →=xAB →+yAC →,则x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 1解析 设DE 的中点为M ,连接AM (如图). 则AD→+AE →=2AM →=xAB →+yAC →, 所以AM→=x 2AB →+y 2AC →, 又B ,C ,M 三点共线, 所以x +y =2,且x >0,y >0,又x +y ≥2xy ,当且仅当x =y =1时,取等号,∴xy≤1,即xy的最大值为1.。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第五章 平面向量5.2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向量坐标运算课件
【解析】由题意得
uur P1P
=
1 3
uuur P1P2
或
uur P1P
=
2 uuur 3 P1P2
,
uuur P1P2
=(3,-3).
设P(x,y),则
uur P1P
=(x-1,y-3),
当
uur P1P
=
1 uuur 3 P1P2时,(x-1,ຫໍສະໝຸດ -3)=1 (3,-3),
3
所以x=2,y=2,即P(2,2).
【解析】因为a∥b,所以4×3-2x=0,所以x=6. 答案:6
2.(必修4P79练习T7改编)已知三个力F1=(-2,-1),F2= (-3,2),F3=(4,-3)同时作用于某物体上一点,为使物体 保持平衡,现加上一个力F4,则F4=________.
【解析】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有F1+F2+F3+F4=0,所以F4= -(F1+F2+F3)=(1,2). 答案:(1,2)
(2)基底:不共线的向量e1,e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 向量的一组基底. (3)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 向量正交分解是把一个向量分解为两个_互__相__垂__直__的向 量.
2.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1)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取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 个单位向量i,j作为基底,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该平 面内的任一向量a可表示成a=x i+y j,由于a与有序数 对(x,y)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向量a的坐标是(x,y),记作 _a_=_(_x_,_y_)_.
2
2
于是得
1 2
1 2
1, 解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s γ = ± 1 − cos 2 α − cos 2 β
1 2 2 2 = ± 1−( ) − ( ) 3 3
2 =± 3
因此
1 α x = α cos α = 6 × = 2 , 3 2 α y = α cos β = 6 × = 4 , 3
2 ( = α z = α cos γ = 6 × ± ) ±4. 3
是非零向量,由数乘向量的定义可知, 设 a 是非零向量,由数乘向量的定义可知, a 向量 的模等于 1 , 所以有 同方向, 且与 a 同方向, a
a a° = , a
因此任一非零向量 a 都可以表示为
a = a a°.
二、向量的坐标表示法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 与x 轴、y 轴、z 轴的正向 同向的单位向量分别记为 i、 j、k, 称为基本单位向 , 称为基本单位向 量. 设向量 a 的起点在坐标原点 O, , 终点为 P(x, y, z). ( ) 过 a 的终点 P(x, y, z)作三个平面分别垂直于三条坐 ( ) 标轴, 标轴, 设垂足依次为 A, B ,C, 则点 A 在 x 轴上 , , 的坐标为 x ,根据向量与数的乘法运算得向量
OA = x i , 同理 OB = y j , OC = z k .
于是, 由向量的三角形法则, 于是, 由向量的三角形法则, 有 a = OP = OQ + QP
记作 的坐标表达式, 称 a = xi + yj +பைடு நூலகம்zk 为向量 a 的坐标表达式,
= xi + yj + zk .
= OA + OB + OC
2
解 由条件可得
M1 M2 = { 4 − 1 , 2 − (−2 ) , − 1 − 3 } = { 3 , 4 , − 4 },
M 1 M 2 = 3 2 + 4 2 + ( −4) 2 = 41 ,
cos α = 3 41 , cos β = 4 41 , cos γ = −4 41 .
1 例 4 设向量 a 的两个方向余弦为 cos α = , 3 2 cos β = , 又 α = 6 , 求向量 a 的坐标 的坐标. 3 1 2 解 因为 cos α = , cos β = . 可知 3 3
2 2 a ax + a2 + az y az az cos γ = , = 2 2 2 a ax + ay + az
cos β =
ay
=
ay
,
cos α + cos β + cos γ = 1
2 2 2
例 3 已知 M1 ( 1 , −2 , 3 )、M2 ( 4 , 2 , −1 ), 、 , 的模及方向余弦. 求 M 1 M 的模及方向余弦
a = {ax , ay , az } = { x2 − x1 , y2 − y1 , z2 − z1 }
z
= ( x2i + y2 j + z2k ) − ( x1i + y1 j + z1k ) = ( x 2 − x1 )i + ( y2 − y1 ) j + ( z 2 − z1 )k
A
a
B
a = { x , y , z },
的坐标. 其中 x,y,z 称为向量 a 的坐标 , ,
向量的坐标表示法
A x
z C P k i O Q a j B y
为起点, 例 1 已知 a = AB 是以 A( x1, y1, z1 )为起点, ( B(x2, y2 , z2)为终点的向量,求向量 a 的坐标表达 为终点的向量, ( 式. 解 a = AB = OB − OA
b a c=a−b
即
是一个非零向量, 定义 2 设 a 是一个非零向量,λ 是一个非零 实数, 实数, a 与 λ 的乘积仍是一个向量,记作 λa , 且 的乘积仍是一个向量, 则 ( 1 ) | λa | = | λ | | a |; 反向, , 与 a 反向,当 λ < 0, 0, 如果 λ = 0 或 a = 0,规定 λa = 0. 数乘向量满足结合律与分配律, 数乘向量满足结合律与分配律,即 µ(λa ) = ( µλ ) a , λ ( a + b ) = λa + λb , ( λ + µ ) a = λa + µ b , 是数量. 其中 λ,µ 是数量. ( 2 ) λa 的方向 同向, 与 a 同向,当 λ > 0, ,
O y
x
设
a = a x i + a y j + a zk ,
b = b x i + b y j + b zk ,
则
a ± b = (a x ± bx )i + (a y ± b y ) j + (a z ± bz )k ,
λ α = ( λ α x )i + ( λ a y ) j + ( λ a z )k ,
所以 α ={2 , 4 , 4 }或 α ={2 , 4 ,-4 }. { { -
例 5 已知作用于一质点的三个力为 F1 = i-2k , 求其合力F F F2 = 2i- 3j + 4k , 3 = j + k ,求其合力 的大小及 方向角. 方向角 解 因为 F = F1 + F2 + F3 = { 1, 0 , − 2 }+ { 2 , − 3 , 4 }+ { 0 , 1 , 1 }
第八章
向量代数
空间解析几何
第二节
向量及其坐标表示法
一、向量的概念 二、向量的坐标表示法
一、向量的概念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力、位移、速度、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力、位移、速度、 加速度等. 这类量称为向量 或称为矢量 加速度等. 这类量称为向量,或称为矢量. 向量, 矢量. 记作 | a |; 模等 的大小称为该向量的模, 向量 a 的大小称为该向量的模, 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 单位向量. 于 1 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 与 a 同向的单位向量记 为 a °,模等于 0 的向量称为零向量, 记为 0 ,其 的向量称为零向量 零向量, 方向不定. 方向不定 如果方向 不论起点是否一致, 两个向量 a 与 b 不论起点是否一致, 相同、模相等, 相同、模相等, 则它们是相等的 记为 a = b . 即经 相等的, 则它们是相等的, 平行移动后,两向量完全重合. 平行移动后,两向量完全重合 允许自由移动的向 量称为自由向量 自由向量. 量称为自由向量
(λ 为数量 为数量). 或 a ±b =
( a x ± bx , a y ± b y , a z ± bz ),
λ a = {λ a x , λ a y , λ a z }.
例2 解
已知 a = { 2 , − 1 , − 3 }, b = { 2 , 1 , − 4 } , , a + b = {2 + 2 , − 1 + 1 , − 3 + (−4)}
= { 3 , − 2 , 3 },
所以, 所以,可得
F = 3 2 + ( −2) 2 + 3 2 = 22 ≈ 4.7,
cosα = 3 22 , cos β = −2 22 , cosγ = 3 22 .
查表可得
α ≈ 50 ° 1 4 ′ ,
β ≈ 115 ° 1 4 ′ ,
γ ≈ 50 ° 1 4 ′ ,
a b a+b b a a b (a+b)+c=a+(b+c) a+b b+c c
从图中可以看出: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 从图中可以看出 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 合律. 合律 a+b=b+a (a + b ) + c = a + (b + c). 根据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根据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若向量 b 加向 量 c 等于向量 a , 则称向量 c 为 a 与 b 之差, 之差, 记为 c = a − b .
以 定义 1 设有两个非零向量 a 、b , a 、b 为 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所表示的向量如左图 如左图, 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所表示的向量如左图, 和向量, 称为两向量 a 与 b 的和向量,记为 a + b, 这就 , 是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平行四边形法则. 是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则由 a 的起点, 若以向量 a 的终点作为向量 b 的起点, 的终点的向量. 的和向量. 的起点到 b 的终点的向量 也是 a 与 b 的和向量 这是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三角形法则. 这是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这个法则可以推广到 任意有限个向量相加的情形. 任意有限个向量相加的情形
求 a + b , a − b , 3a − 2b .
=
a−b
{ 4 , 0 , − 7 }, = { 2 − 2 , − 1 − 1 , − 3 − ( − 4 )}
= { 0 , − 2 , 1 },
3a − 2b = { 6 , − 3 , − 9 } − { 4 , 2 , − 8 }
= { 2 , − 5 , − 1 }.
a 的起点放在坐标原点,那么它的终点坐标 A 的起点放在坐标原点, 的坐标就是( 的坐标就是(ax , ay , az). 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知
2 a = OA = a x + a 2 + a z2 . y
z R A
γ
O
P x
β α
Q y
非零向量 a 与三坐标轴正向的夹角 α 、β 、γ 其中0 (其中 ≤α ≤ π , 0 ≤ β ≤ π , 0 ≤ γ ≤π ),称为向量 α 方向角; 的方向角 这三个角的余弦 cos α、cos β、 、 cos γ 称为向量 的方向余弦 因为△OPA、△ORA 称为向量a 方向余弦. 因为△ 都是直角三角形, 都是直角三角形,所以 ax ax cosα = , = 2 2 a ax + a2 + az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