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除颤仪的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引言概述:除颤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

正确的操作除颤仪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情况:在操作除颤仪之前,首先需要确认患者的情况,包括是否有心脏骤停、是否有其他紧急状况等。

只有在确认患者需要进行除颤治疗时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1.2 检查除颤仪: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检查包括确认电源充足、电极贴片完好、设备连接正确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修或更换设备。

1.3 保护自己和患者:在操作除颤仪时,需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同时,确保患者周围没有任何金属物品,以免干扰除颤过程。

二、操作步骤:2.1 贴附电极贴片:将电极贴片贴附在患者的胸部,一个贴在右锁骨下,另一个贴在左胸部。

贴附时要确保贴片与皮肤紧密贴合,避免产生空气隙缝。

2.2 设定能量级别:根据患者的情况,设定除颤仪的能量级别。

通常情况下,初始能量为120-200焦耳,根据需要可以逐级递增。

能量级别的选择应根据医生的判断和临床经验。

2.3 发送除颤电击:在确认患者情况和设定能量级别后,可以进行除颤电击。

在发送电击之前,需要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没有任何接触,以免产生电击危险。

操作人员应喊清楚“除颤电击”,确保周围人员注意到。

三、注意事项:3.1 遵循操作顺序:在操作除颤仪时,需要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

这样可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2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在进行除颤电击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果患者出现恢复意识、呼吸正常等情况,应及时停止除颤操作,并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

3.3 记录操作过程:在操作除颤仪时,应及时记录操作过程,包括能量级别、电击次数、患者反应等。

这样可以为后续的医疗工作提供参考。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电极贴片脱落:在除颤过程中,电极贴片可能会出现脱落的情况。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引言概述:除颤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

正确操作除颤仪至关重要,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一、准备工作1.1 检查除颤仪及相关设备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首先要确保除颤仪及其相关设备的正常工作。

检查电源线、电极贴片、连接线等是否完好无损,电源是否充足。

同时,检查除颤仪的电极贴片是否过期,如有过期的情况应及时更换。

1.2 准备患者在操作除颤仪之前,需要先准备好患者。

将患者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并确保周围没有水或其他导电物质。

同时,解开患者的衣物,暴露胸部,以便贴上电极贴片。

1.3 确定操作人员角色在使用除颤仪时,需要明确操作人员的角色。

通常情况下,操作人员应包括至少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

医生负责判断患者的心脏情况,并决定是否进行电击治疗。

护士负责操作除颤仪,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

二、操作步骤2.1 贴上电极贴片首先,将电极贴片贴在患者的胸部。

一般来说,电极贴片应贴在右侧胸骨下缘和左侧腋中线的位置上。

贴片应紧密贴合患者的皮肤,确保良好的电极接触。

2.2 设置除颤仪参数根据患者的情况,设置除颤仪的参数。

包括电击能量、电击模式等。

一般情况下,初次电击的能量为200焦耳,随后可根据需要逐步增加。

2.3 进行电击治疗在设置好参数后,操作人员应按下除颤仪上的电击按钮,对患者进行电击治疗。

在进行电击时,应确保患者及周围人员的安全,避免触碰患者和导电物质。

三、注意事项3.1 注意安全在操作除颤仪时,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操作人员应确保患者及周围人员的安全,避免触碰患者和导电物质。

同时,应注意避免水或其他液体接触到除颤仪,以免发生电击事故。

3.2 注意电极贴片的使用电极贴片是除颤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时应注意其有效期限。

过期的电极贴片可能无法正常传导电流,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电极贴片的有效期,并及时更换。

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一、患者准备
1.患者处于丧失意识、无呼吸或呼吸不规则的状况下,应考虑进行心脏电除颤。

2.心脏电除颤是一项高风险的操作,应综合评估患者病情,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确保操作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二、设备准备
1.心脏除颤仪的选择: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心脏除颤仪,确保设备完好,电极粘贴良好。

2.心电监护仪:准备心电监护仪,用于监测患者心电图情况。

3.一次性电极:确认电极的类型和规格,根据患者年龄和体表面积选择合适的电极。

三、操作步骤
1.执行无创心肺复苏(CPR):在进行心脏电除颤前,应先进行30:2的无创心肺复苏操作,确保患者的血氧供给和循环。

2.心律评估:将心电监护仪连入患者,评估心律,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除颤能量。

3.电极贴附: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极贴附位置,将电极剥离背面的薄膜,贴附在患者胸部。

4.电击操作:确认无人触碰患者或与患者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清楚告知其他人保持远离患者,按下电击按钮进行电击。

5.CPR操作:在电除颤后立即继续进行CPR操作,每次电击后应继续进行CPR操作2分钟。

6.心律监测:电除颤后,立即继续监测患者心律,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次电除颤。

四、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仔细阅读设备操作手册,熟悉操作流程和安全警示。

4.操作结束后,应及时记录操作时间、除颤能量和患者反应,以便后续病历记录和医学评估。

心脏除颤仪的操作规程

心脏除颤仪的操作规程

心脏除颤仪的操作规程1、开机:短促按下开启/关闭键,立即就可开启除颤监护仪,仪器立即进行内部自检,心脏除颤仪所有的指示灯亮起,并持续约2秒。

2、同步与非同步选择:除颤仪开启后系统处于异步驱动状态,如需同步除颤,必须按下SYNC同步键,指示灯亮起,在心电监护器上显示“SYNC”字样。

3、能量的选择: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能量后,相应的指示灯亮起。

4、充入能量(充电):按下手柄中的任何一白色释放键,能量即可充入。

同时通过一个持续的鸣叫,OK信号灯亮起,显示充电完成。

5、电极的安放:将涂有导电糊的APEX电极放置在左胸的心尖位置,另一电极放在右胸锁骨下方。

把手电极应以约10千克的压力按在胸部。

6、能量的释放(放电):同时迅速按下两手柄上的白色释放键,进行放电。

(异步驱动时,同时按下按键立即进行放电,同步驱动时必须同时按下一直到直流电除颤时刻的到来。

) 7、如需重复除颤,重复4—6的步骤。

二、洗胃机的操作规程1、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2、调试:将连接“接胃口”的液管和“进液口”液管放入清水桶中,按下工作开关观察自动循环状况,检查洗胃机性能,并排除管内空气。

3、停机将“接胃口”液管过渡接头与洗胃管连接,“进液口”液管放入清水桶中,“排液管”放入污水管中,检查管路。

4、按下计数复位键,使计数显示成零位。

5、按下工作开关,机器进入自动洗胃过程中,如无特殊情况无需人工操作便可完成洗胃工作。

6、观察进胃液量大于出胃时,可点动“液量平衡键”进行控制。

7、确认洗胃工作完成后,停机将胃管取出。

三、吸引器的操作规程1、在使用前先检查储液瓶及管路各连接处密封是否良好,电源线及接插件是否完好。

2、按下电源开关,面板上的指示灯亮起,开启面板上的工作开关或踏下脚踏开关,负压泵即开始运转。

3、将负压调节旋纽按顺时针方向旋进,堵住储液瓶的进液口,观察压力显示达到所需压力数值,松开进液口在储液瓶与大气相通时,压力显示回降至零位,说明机器工作正常。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一、目的通过电极板经胸壁或直接对病人心脏进行直流高压电击,消除异位性快速心率,恢复窦性心率。

二、适用人群全院医务人员三、内容1.开开机2.选根据医嘱选择能量3.洁清洁除颤部位皮肤4.涂由中心向四周旋转涂匀导电糊5.位正确置于心尖部与心底部6.评电极板贴在患者除颤部位,根据波形,评估是否需要除颤7.充按下其中一个手柄上黄色按钮8.除嘱所有人不要接触患者,双手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按两个手柄放电按钮9.整清理患者皮肤,整理衣物,关闭除颤仪,清理电极板,充电备用。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0)保证操作中的安全,对患者进行除颤时,操作者不可接触患者和病床,以免发生被电击的危险。

11)避免局部皮肤烧伤:体外除颤前,应将两个电极涂满导电糊,这样可减少电极板与皮肤间的接触阻抗,尤其应注意将导电糊涂满两个电极板的边缘,以避免局部皮肤烧伤。

12)掌握好手柄压力:两个电极板应紧贴在患者胸部表面,以减少胸壁阻抗,增加流过心脏的电流。

13)保持电极板的清洁:除颤完毕后,应清除2个电极板上的导电糊,以防其干后造成电极板板面不平,导致下次除颤时引起患者皮肤烧伤。

(5)加强除颤监护器电池的保养:除颤监护器通常可以在交、直流两种状态下工作,有些除颤监护器只能在电池正常状态下工作,一旦电池能量不足,即使接上220V交流电源也不能正常工作,因此,电池的保养十分重要,常用的是可充电的银镉电池和可充电的铅酸电池,维护和保养如下:①必须了解所用除颤监护器电池类型和充电时间。

按照操作手册中规定小时数对电池充电。

②使用银锡电池的除颤监护器,因为该镇镉电池在完全放电后再充电状态下性能最佳,为延长银镉电池寿命,应在定期放电后(通常为1个月放电1次)再充足电,③对于铅酸电池需始终保持充电状态。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一、引言除颤仪是一种用于心脏电击复律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等医疗领域。

为了确保医务人员正确、安全地操作除颤仪,本文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规程。

二、设备准备1. 确保除颤仪处于工作状态,并连接到电源。

2. 检查除颤仪的电极和导线是否完好无损。

3.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极贴片,确保其与患者皮肤充分接触。

三、操作步骤1. 确定患者状态a. 判断患者是否故意识和呼吸,若无意识和呼吸,需即将进行心肺复苏。

b. 如果患者故意识和呼吸,但心律不齐或者存在严重心脏病症状,需进行除颤治疗。

2. 设置除颤能量a. 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判断,选择适当的除颤能量。

常见的能量选择有:低能量(如50焦耳)、中等能量(如100焦耳)和高能量(如200焦耳)。

b. 根据除颤仪的操作界面,调整能量设置。

3. 贴附电极贴片a. 将电极贴片与导线连接。

b. 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胸部,一个贴片放在右胸侧,另一个放在左胸侧,确保贴片与患者皮肤充分接触。

4. 发出除颤指令a. 在确认患者状态并设置好除颤能量后,按下除颤仪上的“发射”或者“电击”按钮。

b. 确保周围人员远离患者,以避免电击伤害。

5. 监测患者反应a. 患者被电击后,即将观察其反应。

b. 如果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住手除颤操作,但仍需密切监护患者情况。

6. 若除颤失败a. 如果第一次除颤未能成功恢复患者心律,可根据医生判断,增加除颤能量并再次进行除颤。

b. 若多次除颤均失败,应考虑其他紧急抢救措施,如心肺复苏、药物治疗等。

四、注意事项1. 操作前,医务人员应熟悉除颤仪的使用说明书,并接受相关培训。

2. 在操作除颤仪时,应注意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避免触碰患者和导电部位。

3. 除颤仪操作过程中,应保持镇静,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除颤能量或者其他参数。

4. 操作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和消毒电极贴片,确保其干净、无菌。

5. 定期检查除颤仪的工作状态和性能,确保其正常运行。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一、引言除颤仪是一种用于心脏骤停患者的紧急救治设备,能够通过电击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除颤仪的正确操作流程,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除颤仪,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二、操作准备1.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确保具备操作除颤仪的资格。

2. 确保除颤仪处于工作状态,电池电量充足,电极粘贴良好。

3.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三、操作流程1. 确认患者是否需要除颤a. 检查患者是否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无脉搏等症状。

b. 如符合心脏骤停判定标准,即刻进行心肺复苏,并准备除颤仪。

2. 准备除颤仪a. 将除颤仪放置在患者旁边,确保电源接通。

b. 检查电极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更换。

c. 确保除颤仪设置为正确的能量水平(根据患者年龄和体重)。

3. 贴附电极a. 将电极贴片剥离,注意不要触摸电极表面以防止污染。

b. 一个电极贴于患者右锁骨下,另一个电极贴于左胸前侧。

c. 确保电极贴片贴附坚固,无气泡和皱褶。

4. 分析心律a. 按下除颤仪的分析按钮,仪器会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

b. 在分析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远离患者,避免触摸患者和电极。

5. 判断是否需要电击a. 根据除颤仪的提示,判断是否需要电击。

b. 如果除颤仪建议电击,确保所有人员远离患者,按下电击按钮。

6. 进行电击a. 在确认患者安全无人接触后,高声喊“清除”并确保所有人员远离患者。

b. 按下电击按钮,确保电击能量适当,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7. 继续心肺复苏a. 在完成电击后,即将开始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骨和进行人工呼吸。

b. 按照心肺复苏的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保持镇静,按照操作流程进行,避免慌乱和错误操作。

2. 在进行电击时,确保所有人员远离患者,以防止电流传导。

3. 定期检查除颤仪的工作状态和电极的使用寿命,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2024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2024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2024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一、引言心脏电除颤技术是目前救治心脏骤停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恢复心脏正常骚动有重要作用。

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救治效果,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规范操作流程1.预检准备(1)检查心电除颤仪是否完好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确认电除颤仪中的电量是否充足;(3)准备好除颤电极片,并保持其良好状态;(4)确保整个操作环境干燥和安全。

2.确定适应症和禁忌症(1)确定患者是否为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2)排除禁忌症,如患者已经自主循环恢复,或存在不可逆的病理因素。

3.确保患者安全(1)将患者平躺在硬板床上,并确保患者身上没有金属物品;(2)清除患者胸前的衣物和湿润的表皮。

4.准备电除颤仪(1)确保电除颤仪处于关机状态;(2)将电极片与电除颤仪连接;(3)确保电极片粘贴良好并无损伤。

5.设置除颤能量(1)根据患者情况和心电图结果,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2)将能量选择设置在最低级别,并由操作人员确认。

6.除颤操作(1)确认患者没有心电图监护仪连接;(2)向患者施加合适的心外按压按照当前的CPR准则;(3)确认无戴着除颤仪或应戴除颤仪的人在附近;(4)患者忌讳和推挽措施要明确告知工作人员;(5)通电前,应大声喊话并确保患者周围人员离开;(6)在确认患者周围无影响除颤操作的因素后,向患者施放除颤能量;(7)在电除颤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提高成功率;(8)电除颤后,重新评估患者的心电图,如需要再次除颤,则依次选择适当能量进行操作。

7.电除颤后处理(1)电除颤后,应立即确认患者是否恢复自主循环;(2)如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及时停止心肺复苏;(3)如患者未恢复自主循环,应根据需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4)电除颤后应迅速恢复胸部清洁,以保证电除颤能量顺利传递;(5)电除颤后,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2.要仔细阅读心电除颤仪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中的要求正确操作。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一、引言除颤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心脏停搏或心律失常的紧急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准备工作1. 确保除颤仪处于工作状态:检查除颤仪的电源是否连接正常,指示灯是否亮起。

2. 确认除颤仪的电极贴片:检查电极贴片是否完好,无损坏或过期,确保能够良好地贴附在患者身上。

3. 确定患者情况: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当前状况,确保除颤仪的使用符合患者的需要。

三、操作步骤1. 保护自己和患者:佩戴一次性手套,并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远离水或其他导电介质。

2. 准备患者:将患者平放在硬表面上,解开衣物,暴露胸部。

3. 贴附电极贴片:根据除颤仪的要求,将电极贴片贴附在患者胸部,一个贴片放在右锁骨下,另一个贴片放在左胸肌中线位置。

4. 连接电极贴片:将电极贴片的连接线插入除颤仪的相应插孔,确保连接牢固。

5. 设置除颤能量: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设置合适的除颤能量。

6. 准备除颤:按下除颤仪上的准备按钮,除颤仪将进行自检和准备工作。

7. 确认无人接触:确保没有人与患者或除颤仪有任何接触,包括自己。

8. 发送除颤:按下除颤仪上的发送按钮,除颤仪将释放电能进行除颤。

在此过程中,确保无人接触患者。

9. 监测患者状态:在除颤完成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

10. 根据需要重复操作: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指示,可以重复进行除颤操作。

四、注意事项1. 除颤仪操作应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

2. 在操作除颤仪时,应注意自身和患者的安全,确保患者处于合适的环境中。

3. 电极贴片应定期更换,避免使用过期或损坏的贴片。

4. 在贴附电极贴片时,应确保贴附牢固,避免电极脱落或移位。

5. 在设置除颤能量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6. 在除颤过程中,应确保无人接触患者或除颤仪,以避免电击伤害。

7. 除颤后应及时监测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抢救措施。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一、引言除颤仪是一种用于处理心脏骤停的紧急医疗设备。

正确操作除颤仪对于救治心脏骤停患者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除颤仪。

二、设备准备1. 确保除颤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或故障。

2. 检查除颤仪电池电量,确保电池电量充足。

3. 准备好除颤贴片,确保贴片没有过期,并保持贴片的清洁和干燥。

4. 将除颤仪连接到患者监护设备或心电图机,确保设备能够正确读取患者的心电图。

三、患者准备1. 将患者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确保患者身体干燥。

2. 拭去患者胸部的汗水和水分,保持胸部干燥。

3. 暴露患者胸部,确保胸部裸露,以便贴上除颤贴片。

四、操作步骤1. 打开除颤仪电源,按照设备指示进行操作。

2.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水平。

通常,对成人患者使用能量级别为150-200焦耳,对儿童患者使用能量级别为50-100焦耳。

3. 将除颤贴片粘贴在患者胸部,一个贴片放在右锁骨下缘,另一个贴片放在左胸侧,确保贴片与患者皮肤充分接触。

4. 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不接触患者或贴片,按下除颤按钮,让除颤仪发送电击。

5. 在电击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按照心肺复苏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6. 根据患者情况,根据需要重复除颤步骤和心肺复苏步骤,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循环或专业医务人员到达现场。

五、注意事项1. 在操作除颤仪时,确保医务人员和其他人员不接触患者或贴片,以避免电击伤害。

2. 在进行电击前,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远离水或潮湿的环境,以避免电击伤害。

3. 在操作除颤仪时,确保设备连接正确,电极贴片粘贴牢固,以确保准确读取患者心电图。

4. 在除颤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保持冷静,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错误操作。

5.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按照心肺复苏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保持正确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频率和深度。

六、故障排除1. 若除颤仪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一、引言除颤仪是一种用于心脏复苏的重要医疗设备,能够通过电击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

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使用人员正确操作除颤仪。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内使用的除颤仪,包括专业医疗人员和受过培训的急救人员。

三、设备准备1. 确保除颤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电源是否连接并打开。

2. 检查除颤仪的电极贴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3. 确保除颤仪的电极贴片与患者皮肤接触良好,皮肤应干燥清洁。

四、操作步骤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2. 将除颤仪放置在患者附近,确保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安全。

3.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相应的除颤模式,如单相或双相。

4. 将电极贴片正确放置在患者胸部,一个放在右锁骨下,另一个放在左腋下。

5. 确保电极贴片与患者皮肤充分接触,避免贴片与皮肤之间有空隙。

6. 按下除颤仪上的电击按钮,确保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远离患者,避免触碰患者或与患者接触的物体。

7. 确认除颤仪已经充电完成,并按照指示进行电击。

8. 在电击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9. 根据患者情况,根据需要重复上述操作。

五、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熟悉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2.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避免触碰患者或与患者接触的物体。

3. 在操作前,应仔细检查设备和电极贴片的状态,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4. 操作人员应保持冷静,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操作步骤。

5. 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根据需要调整操作方法。

6.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除颤仪的正常工作。

六、操作风险和应急措施1. 操作除颤仪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误触电击按钮、电极贴片脱落等。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

2. 如遇到患者病情急剧恶化或出现意外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一、引言除颤仪是一种用于恢复心脏正常节律的医疗设备。

它通过电击心脏,将心脏恢复到正常的电活动状态,以解决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

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除颤仪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除颤仪。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急救人员以及相关医疗设备的操作人员。

三、操作前准备1. 确保除颤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电池电量、电极贴片等是否符合要求。

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3. 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确保周围环境安全。

四、操作步骤1. 确认患者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除颤。

常见适应症包括心室颤动、无脉搏的室速以及某些室上速等。

2. 将除颤仪连接到患者身上。

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胸部,确保贴片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

3. 打开除颤仪电源,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相应的除颤能量。

一般情况下,推荐初始能量为200焦耳。

4. 在进行电击前,确保无人与患者直接接触,以防止电流传导到其他人身上。

5. 在确认无误后,按下电击按钮,进行电击。

注意,应确保自己不与患者直接接触,以免受到电击。

6. 完成电击后,及时观察患者反应。

如有需要,可继续进行复苏措施,如心肺复苏等。

7. 在操作完成后,将除颤仪断电,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

五、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除颤仪的使用说明书,了解其功能和操作方法。

2. 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了解最新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规定,确保自身安全。

4. 在使用除颤仪时,应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5. 除颤仪仅限于专业人员使用,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禁止操作。

六、风险控制1.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患者进一步受伤。

2.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电击时的安全距离,避免电流传导到其他人身上。

3.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除颤仪的维护情况,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一、引言除颤仪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骤停的医疗设备,能够通过电击恢复心律。

为了确保除颤仪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规程。

二、设备准备1. 确保除颤仪处于工作状态,电源已接通。

2. 检查除颤仪电极是否完好无损,是否与除颤仪正确连接。

3. 确保除颤仪的电量充足,如有需要,及时更换电池或者连接电源。

三、操作步骤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防护眼镜等。

2. 将除颤仪放置在患者身边,确保仪器与患者之间没有障碍物。

3. 打开除颤仪,按照设备说明书上的指示操作,进入除颤模式。

4.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电击能量,普通建议初次电击使用较低能量。

5. 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胸部,确保贴片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

6. 确认患者无人接触,按下电击按钮,确保自己和其他人员远离患者。

7. 确认电击按钮已按下,除颤仪将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如需要电击,仪器会发出警告声音提醒。

8. 在仪器发出警告声音后,再次确认患者无人接触,按下电击按钮进行电击。

9. 完成电击后,观察患者反应,如有需要,可继续进行下一次电击。

10. 若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即将住手电击,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等后续处理。

11. 若患者未能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继续按照医疗团队的指示进行心肺复苏等处理。

四、注意事项1. 操作除颤仪时,必须保持镇静,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在电击前,必须确保患者无人接触,以免造成伤害。

3. 除颤仪仅适合于心室颤动或者室速的治疗,对其他心律失常不起作用。

4.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5.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除颤仪的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6. 在使用除颤仪时,应遵循医疗团队的指示,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五、总结除颤仪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能够在心脏骤停时提供急救治疗。

正确的操作除颤仪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本文详细介绍了除颤仪的操作规程,包括设备准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除颤仪的操作规程

除颤仪的操作规程

除颤仪的操作规程操作目标:正确有效地使用除颤仪,提供心脏除颤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一、准备工作1. 确保除颤仪工作正常:检查除颤仪电源是否正常,显示屏是否清晰,电极是否完好。

2. 确定是否适合使用除颤仪:对于儿童和成人,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使用除颤仪。

3. 解除患者衣物:将患者胸部裸露,并清除患者胸部上的液体或物品。

二、连接除颤仪1. 连接电极:根据患者类型插入合适大小的电极片,确保电极与患者胸部贴合良好。

2. 连接监护设备:将除颤仪与监护设备连接,确保数据传输畅通。

三、确认患者情况1. 确认患者是否意识丧失:尝试与患者交流,观察患者反应。

2. 确认患者是否无呼吸或无脉搏:检查患者呼吸和脉搏情况。

3. 确认患者是否需要除颤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和监护设备数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除颤治疗。

四、执行除颤操作1. 呼叫急救人员:在确认需要除颤治疗后,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2. 停止心肺复苏(CPR):将心肺复苏操作暂停,并确保患者与其他人员没有接触。

3. 设置除颤能量级别: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级别。

4. 确认除颤电极状态:确认除颤电极与患者胸部贴合良好,确保不与其他金属物品接触。

5. 发送除颤能量:按下除颤按钮,发送相应能量给患者。

6. 暂停操作:在除颤后停止操作,观察患者反应。

7. 继续心肺复苏:根据需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五、记录信息1. 记录除颤时间和能量级别:在患者治疗结束后,记录除颤时间和使用的能量级别。

2. 记录除颤效果:记录除颤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和反应情况。

3. 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根据情况,及时给予患者必要的药物治疗。

六、清理工作1. 关闭除颤仪:操作完成后,关闭除颤仪电源。

2. 清洁电极片:用清洁布擦拭电极片,确保下次使用前电极片干净卫生。

3. 处理垃圾物品:将使用过的电极片和其他垃圾物品进行妥善处理。

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并随时观察患者反应情况。

2. 操作前应熟悉除颤仪的使用说明书,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除颤仪的操作规程

除颤仪的操作规程

除颤仪的操作规程
除颤仪的操作规程:
① 在使用前确保除颤仪处于充电状态,并检查电极片或电极板是否完好;
② 确认患者心脏骤停,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并尽快准备使用除颤仪;
③ 打开除颤仪电源,按照语音提示或屏幕指示进行操作;
④ 清洁患者胸部皮肤,除去毛发、湿润或汗渍,确保电极与皮肤良好接触;
⑤ 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指定位置,或握住电极板按指示贴放;
⑥ 确认电极位置正确后,除颤仪会自动分析心律,判断是否需要除颤;
⑦ 如果仪器提示需要除颤,所有人远离患者,操作者按下放电按钮;
⑧ 放电后立即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
⑨ 除颤仪会再次分析心律,根据提示重复除颤过程,直至恢复正常心律;
⑩ 在除颤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任何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⑪ 完成除颤后,记录除颤时间、次数及能量等信息,以备后续救治参考;
⑫ 清理现场,妥善保管除颤仪及其附件,以便下次使用;
⑬ 对操作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确保其情绪稳定,以便继续参与救护工作。

除颤仪操作规程完整版

除颤仪操作规程完整版

除颤仪操作规程完整版1. 引言该操作规程旨在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除颤仪来处理急性心脏骤停病人,以提供最佳的生命支持。

2. 设备准备在使用除颤仪前,操作人员应按以下步骤进行设备准备:1. 确保除颤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检查电量是否充足。

2. 验证除颤仪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包括能量水平和同步模式。

3. 确保除颤仪的电极贴片完好无损,并正确连接到除颤仪上。

3. 患者准备在给患者使用除颤仪前,操作人员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患者准备:1. 确定患者是否适合使用除颤仪,包括是否有明确的心脏骤停症状。

2. 检查患者的皮肤是否干燥清洁,以确保电极贴片能够充分接触皮肤表面。

3. 如果患者穿戴了金属物品,如首饰或胸针,应事先将其取下,以避免干扰除颤仪的正常操作。

4. 操作步骤使用除颤仪时,操作人员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打开除颤仪的电源,并根据机器提示选择合适的操作模式。

2. 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的相应位置,确保贴片与皮肤充分贴合。

3. 根据患者的心律情况,选择适当的除颤能量水平。

4.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除颤仪的指示操作,如提示放电时,确保人员和患者远离除颤仪,以避免意外伤害。

5. 操作过程中,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心律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操作措施。

6. 在操作完成后,关闭除颤仪的电源,并将设备恢复到初始状态。

5. 安全事项在操作除颤仪时,操作人员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操作人员要经过相关培训,并熟悉除颤仪的操作手册。

2.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和患者的安全,如避免触摸患者的裸露皮肤和金属物品,以免导致电流传导。

3. 当放电时,应确保人员和患者的远离除颤仪,以避免意外触电。

4. 定期维护除颤仪,包括清洁电极贴片、更换电池等。

5.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准则,确保操作合法合规。

6. 总结除颤仪操作规程的正确执行对于提供最佳的心脏骤停急救支持至关重要。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注意安全事项,以确保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除颤仪的操作规范

除颤仪的操作规范

除颤仪的操作规范除颤仪操作规程适用证:适用于心脏骤停、心室颤动的抢救治疗。

操作步骤:1.患者平卧位。

2.迅速开放气道,放置口咽管或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3.在准备除颤仪的同时,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4.将两个电极板涂以导电膏,并分别放置于患者右锁骨中线第二肋下方及心尖部,紧贴皮肤。

5.将除颤仪设置为非同步状态。

6.首次充电能量200瓦秒。

7.充电完毕时,检查术者及他人确无与患者身体接触后开始放电。

8.首次除颤后观察并记录即刻心电图。

如室颤持续存在,可连续电击,能量递增(200、200~300、360瓦秒),直至转复成功或停止抢救。

9.如心电监测显示为心电静止,立即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10.转复过程中与转复成功后,均须严密监测并记录心律/心率、呼吸、血压、神志等病情变化。

除颤仪的操作程序1、操纵程序1、将旋转钮转至MONITOR(监护)。

2、挑选导联,按LEAD(导联)。

3、贴好电极贴。

4、将电极板分别涂满导电糊。

5、将两电极板分别放置患者心底和心尖部。

心底(STERNUM):患者右侧锁骨中线第2—4肋间。

心尖(APEX):患者左外侧第4—5肋间与腋中线的交点。

两个电极板之间距离不要小于10cm。

6、选择XXX:非同步除颤:适用于室颤患者200焦耳—360焦耳,双向波150-200焦耳。

同步除颤:适用于室上速、室速150焦耳以内。

必要时200焦耳。

7、非同步除颤按下充电(Charge)开关。

同步除颤按下(Sync)开关。

8、除颤:将两电极板贴紧压实患者皮肤,等充电结束后双手同时按下两电极板顶端的桔黄色按钮。

9、除颤完毕应将旋钮转至OFF键。

二、操作后处理1、用后及时用75%酒精擦拭电极板和导联线,保证电极板和导联线干净无污垢。

2、将导联线、备用的心电纸、导电糊、电极贴分别放在布袋兜内,注意不要混放,以免损坏导联线。

3、用后推至指定的位置,及时充电,保证除颤器电量足够。

三、注意事项1、如遇小儿除颤时,可除去成人电极板,使用小儿电极板。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一、引言除颤仪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室颤和心室扑动的医疗设备。

正确操作除颤仪对于救治心脏骤停患者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除颤仪。

二、操作准备1.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除颤仪操作培训,并具备相关的医疗知识和技能。

2. 检查除颤仪的电源是否正常,并确保电池电量足够。

3. 检查除颤仪的除颤电极是否完好无损,并确保正确连接。

三、操作步骤1. 将除颤仪放置在患者身边,确保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不接触患者或与患者的物体接触。

2. 打开除颤仪的电源开关,确保仪器处于工作状态。

3.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除颤能量级别。

通常情况下,初次除颤可选择较低能量级别,如200焦耳。

4. 确保患者胸部裸露,并将除颤电极正确粘贴在患者胸部上。

一般情况下,一个电极粘贴在患者右侧胸部,另一个电极粘贴在患者左侧胸部。

5. 确保除颤电极与患者皮肤接触良好,无空气或物体隔离。

6. 在按下除颤按钮之前,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不接触患者或与患者的物体接触。

7. 在按下除颤按钮之前,确保患者和其他人员不接触任何金属物体。

8. 按下除颤按钮,观察除颤仪的指示灯和声音提示。

根据仪器的指示,选择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或停止操作。

9. 如果患者仍然没有恢复自主心律,可以考虑再次除颤。

在再次除颤前,应检查除颤电极的粘贴情况,并确保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不接触患者或与患者的物体接触。

10. 在完成除颤操作后,关闭除颤仪的电源开关,并将除颤仪放置在安全的位置。

四、注意事项1. 除颤仪操作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人员进行。

2. 在操作除颤仪时,操作人员应保持冷静,并遵循操作规程。

3. 在操作除颤仪前,应仔细检查设备的状态,确保电源和电极的正常运作。

4. 除颤电极应正确粘贴在患者胸部上,确保良好的电极与皮肤接触。

5. 在除颤操作过程中,确保患者和其他人员不接触患者或与患者的物体接触,以避免电击伤害。

6. 在除颤操作后,应关闭除颤仪的电源开关,并将除颤仪放置在安全的位置。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一、引言除颤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的心脏复苏。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确保操作者正确、安全地使用除颤仪。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心内科、心外科等相关科室。

三、操作流程1. 操作前准备(1)检查除颤仪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明显损坏。

(2)检查除颤仪电池电量,确保电量充足。

(3)检查除颤仪的电极贴片是否完好,无损坏或过期。

(4)将除颤仪连接到电源,确保电源正常工作。

(5)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2. 患者准备(1)将患者放置在平坦、干燥的床上或地面上。

(2)确保患者身体干燥,特别是胸部。

(3)清除患者胸部上的任何金属物品,如首饰、胸针等。

(4)将患者的衣物完全揭开,露出胸部。

3. 操作步骤(1)打开除颤仪的电源开关。

(2)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根据患者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

(3)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胸部,一个贴片放置在右侧锁骨下方,另一个贴片放置在左侧胸骨下方。

(4)确保电极贴片与患者皮肤完全贴合,无气泡或皱褶。

(5)按下除颤仪上的“分析”按钮,等待除颤仪完成心律分析。

(6)根据除颤仪的指示,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击除颤。

(7)如果需要进行电击除颤,确保患者和操作者与患者没有接触,按下除颤仪上的“电击”按钮。

(8)在电击后,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按照基本生命支持(BLS)指南进行操作。

(9)如果除颤后仍无效,根据指示再次进行电击除颤。

(10)如果除颤成功,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将患者转移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注意事项1. 操作者需具备相关的医疗知识和技能,了解心脏复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应保持冷静,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盲目操作。

3.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

4. 除颤仪操作后,应及时清理和消毒电极贴片,保持其清洁和无菌。

心电除颤监护仪的操作规程

心电除颤监护仪的操作规程

心电除颤监护仪的操作规程摘要:心电除颤监护仪是一种用于抢救和治疗心脏骤停等急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医疗设备。

为了正确、安全地使用心电除颤监护仪,必须掌握其操作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电除颤监护仪的操作步骤,以及应注意的事项,以期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工作效率。

一、设备准备1. 确认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包括电源是否接通,设备是否完好无损;2. 准备好心电除颤仪电极片,检查电极片是否完整,粘性是否良好;3. 确保患者周围没有可能引起电击危险的物品。

二、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a. 将患者置于平坦、干燥的床上,确保患者躺平,身体没有任何部位直接接触地面;b. 清除患者胸部和背部上可能存在的汗水、皮肤屑等;c. 根据需要将患者的衣物撕开或剪断,暴露心脏区域。

2. 连接电极片a. 将一张电极片粘贴在患者胸骨下缘的右侧肋间隙处,另一张电极片粘贴在左锁骨中线中或左中胸部;b. 确保电极片贴紧患者皮肤,无气泡和皱褶。

3. 开机设置a. 按下心电除颤监护仪的电源开关,待设备启动完成;b. 选择合适的体表除颤模式(成人、儿童或自适应模式),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相应模式;c. 设置合适的除颤能量,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能量级别;d. 确认除颤电极片与监护仪的连接是否正常。

4. 心律分析a. 确保患者与心电除颤监护仪的连接稳定;b. 按下心律分析按钮,仪器开始分析患者的心律;c. 根据仪器显示结果判断患者的心律情况,如需要除颤,进入下一步操作。

5. 除颤操作a. 高声喊话,确保患者和救护人员远离患者,确保患者和救护人员不接触任何可能导电的物品;b. 确认除颤电极片与患者的连接是否正常;c. 按下除颤按钮,给予除颤能量;d. 确认治疗效果,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次除颤。

6. 监测和记录a. 预防心律再次失常,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b. 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观察仪器界面上的心律图,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c. 记录患者的心律变化、治疗过程、给予药物等关键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除颤仪的操作规程
1、开机:短促按下开启/关闭键,立即就可开启除颤监护仪,仪器
立即进行内部自检,心脏除颤仪所有的指示灯亮起,并持续约2秒。

2、同步与非同步选择:除颤仪开启后系统处于异步驱动状态,如
需同步除颤,必须按下SYNC同步键,指示灯亮起,在心电监护器上显示“SYNC”字样。

3、能量的选择: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能量后,相应的指示灯
亮起。

4、充入能量(充电):按下手柄中的任何一白色释放键,能量即
可充入。

同时通过一个持续的鸣叫,OK信号灯亮起,显示充电完成。

5、电极的安放:将涂有导电糊的APEX电极放置在左胸的心尖位
置,另一电极放在右胸锁骨下方。

把手电极应以约10千克的压力按在胸部。

6、能量的释放(放电):同时迅速按下两手柄上的白色释放键,
进行放电。

(异步驱动时,同时按下按键立即进行放电,同步驱动时必须同时按下一直到直流电除颤时刻的到来。

) 7、如需重复除颤,重复4—6的步骤。

二、洗胃机的操作规程
1、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2、调试:将连接“接胃口”的液管和“进液口”液管放入清水桶中,按下工作开关观察自动循环状况,检查洗胃机性能,并排除管内空气。

3、停机将“接胃口”液管过渡接头与洗胃管连接,“进液口”液管放入清水桶中,“排液管”放入污水管中,检查管路。

4、按下计数复位键,使计数显示成零位。

5、按下工作开关,机器进入自动洗胃过程中,如无特殊情况无需人工操作便可完成洗胃工作。

6、观察进胃液量大于出胃时,可点动“液量平衡键”进行控制。

7、确认洗胃工作完成后,停机将胃管取出。

三、吸引器的操作规程1、在使用前先检查储液瓶及管路各连接处密封是否良好,电源线及接插件是否完好。

2、按下电源开关,面板上的指示灯亮起,开启面板上的工作开关或踏下脚踏开关,负压泵即开始运转。

3、将负压调节旋纽按顺时针方向旋进,堵住储液瓶的进液口,观察压力显示达到所需压力数值,松开进液口在储液瓶与大气相通时,压力显示回降至零位,说明机器工作正常。

4、按下主机上的工作开关,吸引器进入连续工作状态,此时脚踏开关不起作用;主机上的工作开关未接通时踩下脚踏开关,吸引器处在工作状态,脚踏开关抬起即停止吸引。

5、遇到吸入的人体组织、黏液阻塞吸引管时,应迅速将负压调节钮向逆时针方向旋松释放到最小值,处理或调换吸引管后再投
入使用。

6、使用完毕应放掉负压,关闭电源开关,拔掉电源插头。

7、吸引管及储液瓶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并消毒。

四、呼吸机的操作规程1、气源连接:将氧气减压器装到一个充满氧气的氧气瓶上,用软管连接到呼吸机架后面的o2气源入口。

然后开启气瓶上的阀门。

2、将电源插头插入220V,50HZ单相带接地线的电源插座。

3、将潮化器注满蒸馏水至刻度上线值后,将电源插头插入呼吸机后面板上的辅助网电源输出插座。

4、使用前检查:减压器的输出压力是否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呼吸机与潮化器的连接是否正确。

呼吸机的电源插头是否已插入合乎要求的电源插座。

5、在呼吸机的面板上设定呼吸模式以及相应的参数:潮气量、吸呼比、频率、压力上限、压力下限、以及吸气触发压等。

6、呼吸机接上模拟肺,开启呼吸机电源和气源,观察呼吸机显示的潮气量和气道压力与患者的适宜值是否有较大差距,如果差距较大,应重新调整。

7、将Y型接头接到患者(通过面罩或通过气管内插管连接)。

8、根据呼吸机的参数显示,对相关参数作适当的微调,直到满意为止。

9、当患者呼吸恢复到符合撤离呼吸机要求时,将与患者连接的Y
型接头取下,观察患者自主呼吸情况,完全恢复后才能取下面罩或拔除气道内插管,然后关机。

五、监护仪的操作规程1、将监护仪外部接口线连接好,接好交流电源线和地线。

2、开机:按下电源开关机器显示界面亮起,自检开始至监护界面。

3、用乙醇纱布檫拭放置电极的局部皮肤。

4、安放电极片:1)、白色电极(RA)右锁骨中线与第2肋间之交点;2)、黑色电极(LA)右锁骨中线与第2肋间之交点3)、红色电极(LL)左腋前线第5肋4)、绿色电极(RL)右锁骨中线第6肋。

5、进行监护:1)导联线连接电极片2)按菜单键进入主菜单,旋转旋纽到导联选项,确认后进入导联设置菜单,根据情况选择监护导联,常规选择Ⅱ导联进入监护,按菜单键返回。

3)再按菜单键进入主菜单,旋转旋纽到“轮流设置”,确定后进入系统设置,调整波幅开启报警功能,调整报警上下限。

4)严密观察并记录心电监护各参数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停止心电监护,断开电源,将导线与电极片分开,去除患者躯体的电极片。

六、“萨勃”心肺复苏器操作规程1、将氧气输入管与氧气瓶(必须经双表减压器)连接。

2、调整检查氧气输入压力在0.35—0.45Mpa(3.5—4.5Kg/cm2)范围之内。

连接呼吸管。

3、将机柱底版插入背板中。

4、打开臂锁并降低机臂,将按摩垫放在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直至活塞顶部的圆盖帽读数为“0”。

5、确定控制键2逆时针旋转完全关闭;确定控制键3位于400ml档位;确定压力显示器指示动作压力正常。

6、启动按压:将控制键1按下由STOP转向RUN,顺时针转动控制键2,使活塞下压直至深度达到臂柱后方显示的按压深度参考值。

7、呼吸调节:将呼吸管经面罩、牙垫或气管插管与病人呼吸道连接,根据病人情况,调节呼吸量控制键3,指定患者所需潮气量。

8、监测:在机器运转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

1)、可使用心电监测,检查脉搏或听心音、需要做心电图或电除颤时,停止按压。

2)、如果自主循环恢复,关闭控制键2,停止按压。

呼吸机仍可继续工作,提供每分钟13次的呼吸。

3)、当病人气道压接近所设定的极限55cmH2O时,使用者应立即检查判断气道压升高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9、撤除:关闭控制键1,逆时针彻底关闭控制键2和3,取下氧气输入管和呼吸各组件,松开机柱臂锁,抬升柱上的臂,然后拧紧臂锁,从背板中抽出主机。

七、心电图机的操作规程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