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区位理论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一)产业区位理论的形成——古典区位理论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基本思想:对离城市任何一点距离而言,不同农业生产的利润不同,对土地报价也不同,报价高者获得使用权,从而确定给农场主带来最大地租收入的农业生产布局区间。
运输成本差异导致城市周边形成农业布局的圈层结构,即“杜能环”。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其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将生产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的地点。
其中区位因子包括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地租等等。
该理论假定所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对工业区位只探讨其经济因素,运输费用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其理论核心是工业布局主要受到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运费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工业部门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别主要是运费造成的。
(二)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发展——近代区位理论近代产业区位理论已经从对工业区位进行探讨发展为对贸易区位、城市区位进行探讨,将研究对象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市,将研究目标从追求生产成本、运输费用最低转向追求市场最优。
1.一般区位理论——俄林工业区位的移动既与已经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历史格局有关,也是生产要素在各地区间重新配置和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
2. 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等级序列:在某一区域内,城镇作为“中心地”向周围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
中心地的规模和级别与其服务半径呈正比,与其数量呈反比。
规模大、级别高的中心地还含有多个较其低级的中心地。
中心地模式:理论模式是指在—个平原地区,各处自然条件、资源都一样,人口均匀分布,人们在生产技能和经济收入上均无差别,购物以最近为原则,则这个平原上的中心地最初应是均匀地分布,每个中心地的理想服务是圆形服务面4.市场区位理论——廖什该理论认为,由于产品价格随距离增大而增大(产地价格加运费),造成需求量的递减,因而单个企业的市场区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
10.1 古典区位理论
有河流的农业 分布
河流航道交 通成本是马 车的1/10 ,河流的存 在导致农业 空间分布特 征的变化。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
韦伯理论基本思想与框架:认为运输费用最小化决定工 业的布局。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劳动 费与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1)区位三角形
M—市场 R1、R2-原材料 X-区位
积大的东西、易于腐烂的东西(以便节省运费) ;远郊应该种植相对于其价值来讲,相对价值来 讲,只需要较少运费的东西。
杜能的地租函数
经济假设:运费与距离成正比;不同作物运费率 不同;追求地租收入最大化
地租函数:R=PQ-CQ-KtQ=(P-C-Kt)Q 其中,P是到岸价;Q是产量即销量;C是单位
产量生产成本;K是运输距离;t是运费率,即单位 产量单位距离的运输费用
杜能的土地利用结构图
R
蔬菜
粮食
杜能农业圈层结构图
对每一农产品而言 ,都有一条地租曲 线
自由农业圈:蔬菜 、鲜奶;
林业:薪材等 轮作:谷物、饲料 谷草:谷物、牧草 三圃:大麦、休闲
、轮作
畜牧:草地粗放畜 牧
劳动力费用与集聚因素
劳动力指数=单位重量产品的劳动费/区位重,区 位重代表每吨产品运输的原材料的量,劳动力指 数越大,对劳动力成本敏感,倾向于迁至低劳动 成本地区。
集聚因素:工厂大规模生产的集聚优势,如批量 购买的节约;专业化设备提供等。
分散因素:集中布局导致地租上升。
企业区位的一般表述:运输费用最小化
多原料产品生产企业最优区位条件: n
MinF f min( miri rk ) i1 F,总运费;f,运费率;mi,单位产品消耗的i原料、燃料 比重;ri,i原料、燃料运距,rk,产品运距。
区位理论的发展沿袭与应用
区位理论的发展沿袭与应用内容摘要: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重要来源和核心理论基础。
本文在对区位理论由古典区位理论、近代区位理论到现代区位理论的发展沿袭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区位理论的代表性理论和思想进行了总结和评析,对区位理论的发展进行了逻辑性的梳理,从而展示出区位理论的基本框架和理论特点,并探讨了区位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区位理论古典区域理论近代区位理论现代区位理论区位的基本涵义区位一词源于德语的“Standort”,英文译为“Location”,日文译为“立地”,中文则译为“区位”。
关于区位的涵义有多种解释和理解。
有的学者认为,区位是事物存在的场所或位置;有的学者认为,区位是某事物活动场所的行为。
区位既有场所的涵义,又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场所,是某事物占据的场所和空间(张文忠,2000)。
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诸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李小健,1999)。
区位理论的发展沿袭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相互关系的学说。
具体来讲,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刘树成,1994)。
比利时的经济地理学家蒂斯(J.F.Thisse,1987)认为,区位理论是区域科学的基础,是解决空间经济问题的有力工具。
区位理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并于20世纪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区位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古典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的代表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H.V.Thunen)的农业区位理论和韦伯(A.Weber)的工业区位理论。
杜能通过经济活动的空间配置模型,论述单一运输因素确定农业生产及经济空间的配置定向,并提出了销售价格决定产品种类和经营方式,运输费用决定生产成本,主张依据运输、距离确定最佳配置点的环形农业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关于交通运输与空间区位的阐述
古典区位理论中关于交通运输与空间区位的阐述古典区位论一般是指从19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产生的各种区位论。
以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费特尔贸易边界区位理论、克里斯特勒和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为代表。
在他们的理论中有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即认为交通运输的费用是进行区位选择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最早研究了运输成本在农业区位选择时的决定性作用。
在他的代表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杜能认为距离中心城市的距离将通过运输成本决定农作物的区位选择。
简单来讲,运输成本在产品价格中比重较大,在远处生产不合算的产品将选择靠近城市的区位进行生产;随着离城市距离的逐步扩大,不同的同心圈将生产运输成本在产品价格中的比重逐步递减的产品。
根据上述观点,杜能认为假设的孤立国将被划分为中心城市和以城市为中心的6个同心农业圈。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粹理论》一书,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
韦伯认为工业企业应以生产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进行生产区位的选择,而生产成本主要由交通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因素三方面构成。
韦伯认为工业区位应首先考虑选择在总运费(包括原料运费及产品运费)最低的地点。
其次要考虑选择虽然总运费稍高,但另外两种因素带来的成本下降明显超过总运费提高的地点。
根据上述观点,韦伯提出了运输区位法则。
假定铁路是唯一的运输手段,以吨公里之大小计算运费。
已知甲方为消费地,乙方为原料(包括燃料)产地,未知的生产地丙方必须位于从生产—销售全过程看吨公里数最小的地点。
吨公里数量小地点在什么地方,是根据运费确定区位的核心问题。
韦伯研究了原料指数(即原料重量与制品单位重量之比)与运费的关系,指数越小,运费越低。
从而得出运输区位法则的一般规律: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原料产地;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消费区;原料指数近似为1时,生产地设于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
经济地理学重点
\ 经济地理学重点区位: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包括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活动,所以,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
A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而现代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
B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
C古典选择的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则是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3.4.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区位条件--即区位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人类对自身场所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条件的好坏。
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
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例如,在选择工业区位时,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运输、市场等一般是主要的区位条件;而在选择农业区位时,光热与温度条件、土壤条件、劳动力条件、交通以及市场条件则构成主要的区位条件。
另外,区位条件也随时间而变化。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对区位主体的区位给予大的影响因子是主要因子,相反影响比较小的为次要因子。
5.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的连接a、b、c、d的交通线,点是指通常的车站、道路交叉点、港口、机场等交通结点,线则是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及空路等交通路。
6.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的影响:(1)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
(2)交通便捷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
7.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①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②农业生产方式只存在相对优越性③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收益最大。
(2)经济学上的意义:①首推其研究方法②对韦伯及克里斯泰勒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很大影响③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是8.+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9.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10.分散因子: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11.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基本观点:①提出区位决策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化点,因此大多数工业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②需求会随着价格的变化和市场地域大小的不同而变化③单个企业的市场区域围绕市场中心呈圆形区域,需求的曲线围绕价格变化轴旋转而成需求圆锥体为需求总量④多个企业市场区域的均衡空间呈蜂窝状的六边形市场结构12.企业增长的动因:规模效益,内部交易,技术优势和竞争激励13.规模效益: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14.企业增长的战略: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
区位论 古典 近代 现代
18
➢社会学派
社会学派的理论核心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其特征 是把政府及其政策作为区位选择的ຫໍສະໝຸດ 心因素。返 回19
➢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空间区位发展的阶段性,其特征 是把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相结合,从历史演化的角度分 析区位的选择。 其基本思想是:前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 上会影响着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其具有非常明显的 空间结构特征。
返 回
20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主张的新贸易理论及相应的新经 济地理理论,从运输成本的降低及由此引起的聚集经济、 递增收益、规模经济性、外部性或者说溢出效应(如技 术的溢出效应)等角度探讨企业区位的选择及区域经济 增长模式等。 传统的区位理论侧重于工业区位,而新经济地理理论则 将工业区位理论延伸到办公区位、零售区位等。
形的需求量比同面积
返
正方形多2.4%、比圆
回
大10%、比等边三角
形大12%。
图2 廖什的市场区组织的发展过程(引自:最近的地理学,p.48,图1-20 )
7
你能用此图说明 K=3系统有什么
特点吗?
图2.4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的形成 8
K11 264
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9
返 回
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10
返 回
21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学科 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在区域经济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是区域经济学中重要的学习部分。 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 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 般空间法则。
古典、近代区位理论回顾
古典区位论三大法则
古典区位论三大法则
古典区位论主要是指成本决定论和利润决定论,它们都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
以下是古典区位论三大法则的介绍:
1. 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是古典区位论的重要法则之一,其理论基础是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该理论认为,农业生产的产品不仅是最终产品,还可以是中间产品,并且产品具有部分可运输性,从而可以寻找其生产的最佳区位。
2. 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的理论基础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该理论认为,工业生产要考虑运费、劳动费和集聚因素,选择运输成本最低、劳动成本最低或集聚效益最高的地点作为工业企业的最佳区位。
3. 运输区位论:运输区位论的理论基础是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该理论认为,商品销售范围取决于商品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的大小,应尽可能地接近消费市场,减少运输费用,提高利润。
古典区位论三大法则对于现代区位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现代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区位论(古典、近代、现代)
返 回 16
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人的主观态度和由其决定的人 的行为当做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这一学派重视心 理文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对产业空间活动的影响,主 张寻求最满意的区位而非最佳的区位。
其基本思想是:前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 上会影响着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其具有非常明显的 空间结构特征。
返 回 20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主张的新贸易理论及相应的新经
济地理理论,从运输成本的降低术的溢出效应)等角度探讨企业区位的选择及区域经济 增长模式等。
13
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 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 位。
运输区位论的建立对区位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 用。仅仅用运费来说明产业布局的指向,存在很多问题。
运输区位论建立以后,引出了人们对市场区的研究,加 速了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返 回 14
7
你能用此图说明 K=3系统有什么 特点吗?
图2.4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的形成
8
K 1 1 2 6 4
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9
返 回
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10
现代区位理论
背景:1950年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产生了 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区域经济问题,特别是宏观方 面的问题。因此,这一时期的区位研究对象扩大为区 域的国民经济体系,区位布局的目的是寻求经济活动
3
劳动费用最低区位的图解
4
因集聚利益而 节约的成本相 等的运费增加 额曲线,即临 界等费用线。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
《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二版) Textbook of Regional Economics孙久文叶裕民编著资料整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位理论(一)古典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2、工业区位论3、运输区位论(二)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
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
2.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为:(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
(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
(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较小中心地提供需要较低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较大中心地能维持需较多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设施。
(4)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
(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
3.区位经济学。
廖什于l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
研究了区域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与市场区位理论等。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17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和区域开发理论等。
对古典区位论的认识
对古典区位论的认识古典区位论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
古典区位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区位因素、区位选择和区位分布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以下是对古典区位论的详细介绍:1. 古典区位论的定义:古典区位论是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
它关注的是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上的空间分布模式,以及这些模式背后的驱动因素。
2. 古典区位论的发展历程:古典区位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提出的区位论,他认为区位的选择取决于运输成本、市场潜力、集聚经济和区位偏好等因素;接着是克里斯塔勒(Karl Christaller)提出的中心地理论,他认为城市和乡村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城市之间存在等级关系;最后是贝特朗(Pierre Bértrand)提出的地理分布规律,他认为人类活动的地理分布受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
3. 古典区位论的核心概念:-区位因素:区位因素是指影响人类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分布的各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资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如人口、经济、交通等)。
-区位选择:区位选择是指人类根据区位因素进行的活动空间选择,人们在选择居住、工作、投资等活动地点时,会考虑到各种区位因素的影响。
-区位分布:区位分布是指人类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模式,这些模式可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集聚性。
4. 古典区位论的应用:古典区位论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区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等。
通过分析人类活动的区位分布规律,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优化交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
5. 古典区位论的局限性:虽然古典区位论在解释人类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方面具有较高的解释力,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区域经济学区位论发展综述
区域经济学—区位论发展综述一、摘要区位论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经济活动组合的理论即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空间理论。
任何经济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一定的地域,为各类经济活动寻找最佳的经济区位,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
区位理论根据其产生与发展的先后,有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之分;从区位理论体系来看,有成本学派,市场学派和行为学派;以产业而论,有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商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本文从区位论发展的先后,去分析各种产业的区位论,系统完整的概论区位论的发展体系。
二、古典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杜能)杜能经过潜心研究于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
在书中杜能根据自己多年生产经营实际所获得的资料,提出第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区域经济理论-孤立国理论。
中心内容是: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其中特别取决于农业生产用地到农产品消费地的距离。
按这种方式,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的6个农业地带:第一圈称自由农业地带,生产易腐的蔬菜及鲜奶等食品;第二圈为林业带,为城市提供烧柴及木料;第三至五圈都是以生产谷物为主,但集约化程度逐渐降低的农耕带;第六圈为粗放畜牧业带,最外侧为未耕的荒野。
(2)工业区位论(韦伯)韦伯在1929年写出了《工业区位论》一书,系统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着重从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集聚效应等方面分析工业区位的选择原则,探讨工业区位的移动规律。
集聚实质上是工业企业在空间集中分布的一种生产力配置,能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的经济效果。
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
韦伯最先将抽象的演绎方法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运用“区位因子”进行工业区位分析,并把研究重点放在运费、劳动力和集聚三大主导因子上,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
区位理论
杜能圈结构
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
一、自由式农业 二、林业 三、轮作式农业 四、谷草式农业
五、三圃式农业
六、畜牧业
二、杜能——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
农业生产斱式的空间配置:
城市近处:种植笨重、体积大、易于腐烂、在新 鲜消费的产品 城市远处:种植价格、运费较小的作物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区位理论
第五小组 袁敏 李双双 谷振阳
区位理论
• 一、什么是区位理论 • 二、区位理论的发展 • 三、古典区位理论 • 四、近代区位理论 • 五、现代区位理论
一、什么是区位理论?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 关于人类活动占有场所的理论,
研究:空间选择、空间内组合。
探索:一般空间法则。
(一) 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生产区位不消费区位之间的距 离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各种农业生产斱式在空间上呈 现出同心圆结构。 (二) 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
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
论的基础。
五、杜能理论的缺陷
一、韦伯理论前提不构建步骤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基本假定条件:
二、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
意义
(1) 引入演绎的思维斱法,研究空间法 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斱法大革命。 (2) 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
理学的理论基础。
(3) 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
论基础之一。
廖什市场区位理论
理论提出区位决策的最终目标:寻求最大利润化点
廖什最大利润区位论的市场是蜂窝状的正六边形“面” 状市场
特点:各个中心地布局在
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
区域经济学重点
高婷婷区域经济学重点第一章:1、区位论的概念、发展:1)以单个厂商区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理论2)研究①古典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韦伯、克里斯、廖什区位:厂商生产活动的位置;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区位理论的核心问题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单个厂商发展为地区总体经济结构;理论推导转向区域模型;从第一、二产业扩展到第三产业;不仅考虑生产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化到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2、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以人地关系的区域差异作为研究对象的地理科学;从古典的单个厂商生产组织研究扩展到产业区位分析的空间经济学;城市和区域经济配置。
3、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1)区域结构2)区域经济活动组织3)区域地域结构及其组成单元4)区际分工与联系5)区域经济政策4、新区域经济观的基本内涵: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概念;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研究范围和层次,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3)科技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选择最佳区域经济模式,提供了最好的区域经济环境;4)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区域经济学(新区域经济观):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5、区域经济(名词):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第二章1、基本概念:区位: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志为一定的空间坐标;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区位决策:决策主体的区位决策过程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2、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绝对优势理论;1)地域分工理论(区域结构变动的理论):相对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2)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大国经济的区域发展规律):①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增长极理论②有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3)经济增长理论4)现代区域经济理论①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共同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综合发展战略理论②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③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④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第三章: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合作,相互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部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从古典区位论到新古典区位论
从古典区位论到新古典区位论区位(location)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的场所。
区位选择作为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议题,主要探讨人类经济活动为何在某地发生的问题,力图确定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区位进行的原则。
目前,西方区位选择理论不仅在研究框架上从古典区位论发展到了新古典区位论,还出现了新经济地理理论与网络区位理论;在研究对象上也进行了拓展,不仅研究私人企业的理性区位选择问题,还进一步研究了政府公共经济活动区位选择问题,使区位论的内容更加丰富。
本文以核心文献为基础,分析评价当代西方经济区位选择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一、古典区位选择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H.vonThunen,1826)从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位论的研究基础。
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劳恩哈特(Launhardt,1882)和韦伯(A.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以制造业的指向和聚集为中心,构建了区位选择分析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重点研究了工业布局的运输指向、劳动力指向、聚集和总体指向规律。
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均以企业生产成本最低为确定企业最优区位的原则,因而又被称为区位论中的成本学派。
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中商品实现困难的增加,市场开拓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出现了主要分析企业区位选择中市场利润实现问题的市场学派。
恩格兰德尔(Englaender,1924)和普瑞德赫尔(Predoghl,1925)把区位选择作为价格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加以研究。
而帕兰德(Palander,1935)提出的不完全竞争空间市场理论则把区位分析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1933)根据聚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
指出中心地区位原则包括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管理原则等多个方面。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一)产业区位理论的形成——古典区位理论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基本思想:对离城市任何一点距离而言,不同农业生产的利润不同,对土地报价也不同,报价高者获得使用权,从而确定给农场主带来最大地租收入的农业生产布局区间。
运输成本差异导致城市周边形成农业布局的圈层结构,即“杜能环”。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其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将生产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的地点。
其中区位因子包括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地租等等。
该理论假定所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对工业区位只探讨其经济因素,运输费用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其理论核心是工业布局主要受到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运费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工业部门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别主要是运费造成的。
(二)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发展——近代区位理论近代产业区位理论已经从对工业区位进行探讨发展为对贸易区位、城市区位进行探讨,将研究对象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市,将研究目标从追求生产成本、运输费用最低转向追求市场最优。
1.一般区位理论——俄林工业区位的移动既与已经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历史格局有关,也是生产要素在各地区间重新配置和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
2.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等级序列:在某一区域内,城镇作为“中心地”向周围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
中心地的规模和级别与其服务半径呈正比,与其数量呈反比。
规模大、级别高的中心地还含有多个较其低级的中心地。
中心地模式:理论模式是指在—个平原地区,各处自然条件、资源都一样,人口均匀分布,人们在生产技能和经济收入上均无差别,购物以最近为原则,则这个平原上的中心地最初应是均匀地分布,每个中心地的理想服务是圆形服务面4.市场区位理论——廖什该理论认为,由于产品价格随距离增大而增大(产地价格加运费),造成需求量的递减,因而单个企业的市场区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
通过自由竞争,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了六边形产业市场区,构成整个区域以六边形地域细胞为单位的市场网络。
古典区位论
古典区位论:新经济地理学的渊源我们应该追溯到德国的传统的古典区位理论。
冯〃杜能为了研究德国农业经营模式和产业化问题,亲自经营农庄十多年,收集了很多资料,写下了《孤立国》,他指出,农民间的竞争将会使得地租呈现梯度状分布,地租以城市为中心向周围逐次递减,城市的地租最高,距离城市最远的耕地地租为零。
Fujita(2000)认为杜能的《孤立国》,对现代经济、现代地理学,尤其是新经济地理学的作用。
不能简单的理解杜能的贡献就是“杜能环”、也不能简单的认为谈到区位论,我们就想起杜能。
他认为杜能的贡献还在于集聚的认识,这是以往学者不管是经济学者还是地理学者所忽略的。
但是,冯〃杜能模型有一个假设,那就是城市或者商业区是预先存在的,如果讨论的是在一个或几个城市的区位本身是内生的情况下如何决定土地的使用,这样的模型就存在局限性。
所以在实践中,学者用一个以外部经济为基础的、比较粗略的集聚理论作为对冯〃杜能模型的补充。
在德国完成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并很快成为第二次产业革命的策源地之一,这时产业迁移和工业布局成为学者重视的问题。
韦伯撰写了《工业区位论》,他从经济区位的角度,选择了生产、流通与消费三大经济活动基本环节中的工业生产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说明与分析人口的地域间大规模移动以及城市的人口与产业的集聚机制。
理论的重点在于:运费指向、劳动力成本指向和集聚指向。
但是缺陷在于:第一,忽略了运输方式、运输路线不同对运费的影响;第二,忽略了企业主的主管决策;第三,忽略了技术进步的作用;第四,忽视交通发达程度对运费、人口集聚的影响;第五,假定的完全竞争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之后克里斯塔勒和勒施分别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区》和《区位经济学》,乍一看,似乎回答了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空间经济的问题。
克里斯塔勒是第一位对零散的中心地研究成果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学者,他的理论主要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
经济地理资料2
区位理论发展历程和趋势一、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初创期(1920年代一1950年代)1.新古典区位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代表人物。
新古典区位理论(也可称为新古典经济学区位理论)是指以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及A·韦伯为代表的传统区位理论体系。
由于马歇尔在1920年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以及韦伯在1929年写出了《工业区位论》一书,而在1 920年代及1930年代初形成了新古典区位理论的第一波学术繁荣期。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对区位理论特别是区位理论中的产业集聚现象有三点重要的贡献。
第一,劳动力市场的共同分享(Laborforce pooling);第二,中间产品的投入与分享;第三,技术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
由于这三个重要概念具有理论创新的突破性进展,因此从1920年代一直到1990年代,这三个基本定义便成为从新古典区位理论到以新经济地理学为核心的现代区位理论,在研究产业集聚现象时的共同理论基础。
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另一位奠基者A·韦伯在192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则更进一步对集聚经济现象的形成机理、动力机制、集聚类型、竞争优势等等内容加以梳理与补充,使新古典区位理论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开端。
2. 新古典区位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尽管新古典区位理论奠定了以产业集聚作为切入点的分析方法,使得它在理论架构上逻辑比较严谨,层次比较分明,但也存在以下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在方法上偏重于静态分析,缺乏全视角的动态分析;第二,它受新古典经济学的较大的影响,采用完全竞争市场、收益递减、完全理性人等等前提条件,与现实社会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出入,使该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大打折扣。
二、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渐变期(1960年代一1980年代)从1930年代中期到1950年代,由新古典区位理论发展出来的产业集聚理论,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停滞期,西方的主流经济学界基本上把这一课题打入了冷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区位理论一、区位及区位理论的概念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
具体而言,区位除了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
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区位主体是指与人类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如企业经营活动、公共团体活动、个人活动等。
区位主体在空间区位中的相互运行关系称为区位关联度。
区位关联度影响投资者和使用者的区位选择。
一般来说,投资者或使用者都力图选择总成本最小的区位,即地租和累计运输成本总和最小的地方。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具体地讲,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
二、农业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26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一)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条件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土地。
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即城市是“孤立国”中商品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而农村则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2.“孤立国”内没有可通航的河流和运河,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
3.“孤立国”是一天然均质的大平原,并位于中纬,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等都完全相同,宜于植物、作物生长。
平原上农业区之外为不能耕作的荒地,只供狩猎之用,荒地圈的存在使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
5.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
杜能根据其理论前提,认为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而运输费用又决定着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
因此,某个经营者是否能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P),将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和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费用(T)三个因素所决定,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P=V-(E+T)按照杜能理论的假设前提进一步分析,“孤立国”中的唯一城市是全国各地商品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故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都要由这个城市市场来决定。
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孤立国”各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应是固定的,即V是个常数。
杜能还假定,“孤立国”各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完全相同,所以各地生产同一农产品的成本也是固定的,即E也是个常数。
因此,V与E之差也是常数,故上式可改写成:P+T=V-E=K上式中K表示常数,也就是说,利润加运费等于一个常数。
其意义是只有把运费支出压缩为最小,才能将利润增至最大。
因此,杜能农业区位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归为一点,就是如何通过合理布局使农业生产达到节约运费,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
2.杜能圈。
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在其《孤立国》一书中提出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制度构成一个区域,而每个区域都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这就是著名的“杜能圈”。
第一圈为自由农作区,是距市场最近的一圈,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
第二圈为林业区。
本圈主要生产木材,以解决城市居民所需薪材以及提供建筑和家具所需的木材。
第三圈是谷物轮作区。
本圈主要生产粮食。
第四圈是草田轮作区。
本圈提供的商品农产品主要为谷物与畜产品。
第五圈为三圃农作制区,即本圈内1/3土地用来种黑麦,1/3种燕麦,其余1/3休闲。
第六圈为放牧区,或叫畜牧业区。
3.杜能圈的修正模型。
杜能根据假设前提,得出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与实际不太相符。
为了使其区位图式更加符合实际条件,他在《孤立国》第一卷第二部分中将他的假设前提加以修正,指出现实存在的国家与“孤立国”有以下区别。
(1)在现实存在的国家中,找不到与孤立国中所设想的自然条件、土壤肥力和土壤的物理性状都完全相同的土地。
(2)在现实国家中,不可能有那种唯一的大城市,它既不靠河流边,也不在通航的运河边。
(3)在具有一定国土面积的国家中,除了它的首都,还有许多小城市分散在全国各地。
针对以上情况,杜能根据市场价的变化和可通航河流的存在对“孤立国”农业区位模式产生的巨大影响,对“杜能圈”进行了修正。
他假设当有一条通航河流可达中心城市时,若水运的费用只及马车运费的1/10,于是一个距城100英里,且位于河流边上的农场,与一个同城市相距10英里远,位于公路边上的农场是等同的。
这时,农作物轮作制将沿着河流两岸延伸至边界(如图所示)。
杜能还考虑了在孤立国范围出现其他小城市的可能。
这样大小城市就会在产品供应等方面展开市场竞争。
结果根据实力和需要形成各自的市场范围。
大城市人口多,需求量大,不仅市场范围大,市场价格和地租亦高。
相反,小城市则市场价格低,地租亦低,市场波及范围也小。
三、工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
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一)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假设条件为了理论演绎的需要,与杜能一样,韦伯首先做了下列若干基本假设:1.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均质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
在此范围内只探讨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而不涉及其他因素。
2.工业原料、燃料产地分布在特定地点,并假设该地点为已知。
3.工业产品的消费地点和范围为已知,且需求量不变。
4.劳动力供给亦为已知,劳动力不能流动,且在工资率固定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是充裕的。
5.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6.仅就同一产品讨论其生产与销售问题。
(二)以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以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是假定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下,仅就运输与工业区位之间的关系而言。
韦伯认为,工厂企业自然应选择在原料和成品二者的总运费为最小的地方,因此,运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即运费是运输物的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亦即运费与运输吨公里成正比关系。
在货物重量方面,韦伯认为,货物的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原料重量与成本重量间的比例)对运费的影响是不同的,后者比前者尤为重要。
为此,他对工业用原料进行了分类:一是遍布性原料,指到处都有的原料,此类原料对工业区位影响不大;二是限地性原料,也称地方性原料,指只分布在某些固定地点的原料。
它对工业区位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以上分类,韦伯提出原料指数的概念,以此来论证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所谓原料指数,是指需要运输的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和制成品总重量之比,即: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按此公式推算,可得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同种类原料的原料指数。
一般使用遍布性原料的指数为0,纯原料的指数为1,失重性原料的指数大于1,限地性原料加用遍布性原料,其指数都可能大于1。
由此可知,限地性原料的失重程度愈大,原料指数也愈大;遍布性原料的参用程度愈大,原料指数则愈小。
而原料指数的不同将导致工业区位的趋向不同。
因此,当在原料指数不同的情况下,只有在原料、燃料与市场间找到最小运费点,才能找到工业的理想区位。
(三)劳工成本影响工业区位趋向的分析韦伯从运输成本的关系论述了工业区位模式之后,对影响工业区位的第二项因素——劳工成本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劳工成本是导致以运输成本确定的工业区位模式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素。
所谓劳工成本,就是指每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工人工资额,或称劳动力费用。
韦伯认为,当劳工成本(工资)在特定区位对工厂配置有利时,可能使一个工厂离开或者放弃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而移向廉价劳动力(工资较低)的地区选址建厂。
其前提是在工资率固定、劳动力供给充分的条件之下,工厂从旧址迁往新址,所需原料和制成品的追加运费小于节省的劳动力费用。
在具体选择工厂区位时,韦伯使用了单位原料或单位产品等运费点的连线即等费用线的方法加以分析。
同时,还考虑了劳工成本指数(即每单位产品之平均工资成本)与所需运输的(原料和成品)总重量的比值即劳工系数的影响。
(四)集聚与分散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集聚因素如同劳工成本可以克服运输成本最小区位的引力一样,由其形成的聚集经济效益也可使运费和工资定向的工业区位产生偏离,而形成工业区位的第二次变形。
1.集聚因素。
集聚因素是指促使工业向一定地区集中的因素,又可分为一般集聚因素和特殊集聚因素。
它们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对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1)生产或技术集聚,又称纯集聚。
它对工业效益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其一是由工厂企业规模的扩大带来的;其二是同一工业部门中,企业间的协作,使各企业的生产在地域上集中,且分工序列化。
(2)社会集聚,又称“偶然集聚”,是由于企业外部因素引起的。
也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大城市的吸引,交通便利以及矿产资源丰富使工业集中;二是一个企业选择了与其他企业相邻的位置,获得额外利益。
韦伯认为,生产集聚是一般集中因素,社会集聚则是特殊集中因素。
前者是集聚的固定内在因素,而后者则是偶然的外在因素。
所以在讨论工业区位时,主要注意一般集中因素,而不必注意特殊集中因素。
2.分散因素。
“分散因素”与“集中因素”相反,指不利于工业集中到一定区位的因素。
因此,一些工厂宁愿离开工业集聚区,搬到或新建在工厂较少的地点去。
但前提条件要看集聚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大还是房地产价格上涨造成的损失大,即取决于集中与分散的比较利益大小。
四、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的。
(一)中心地理论有关基本概念1.中心地。
指相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的中心点,不是一般泛指的城镇或居民点。
更确切地说,是指区域内向其周围地域的居民点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城市或中心居民点。
2.中心地职能。
由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就称为中心地职能。
中心地职能主要以商业、服务业方面的活动为主,同时还包括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活动,但不包括中心地制造业方面的活动。
3.中心性。
中心性或者中心度,可理解为一个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或者说中心地职能的空间作用大小,中心性可以用“高”、“低”、“强”、“弱”、“一般”、“特殊”等概念来形容和比较。
4.需求门槛。
需求门槛是指某中心地能维持供应某种商品和劳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
在实际中,需求门槛多用能维持一家商服企业的最低收入所需的最低人口数来表示。
这里的最低人口数,就称为门槛人口。
5.商品销售范围。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取决于他们准备为之付出的实际价格。
此价格就是商品的销售价格加上为购买这种商品来往的交通费用。
显然,实际价格是随消费者选择商品提供点的距离远近而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