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模拟试卷1(题后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 6. 填空题名词解释1.农业文明正确答案:农业文明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
涉及知识点: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2.“政绩”观正确答案:“政绩”观是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做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
涉及知识点: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3.《齐民要术》正确答案:《齐民要术》的作者是北朝的贾思勰。
其性质为古代农业科技书籍。
《齐民要术》提出了“顺天时、量地利”的原则。
涉及知识点: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简答题4.汉代以后为什么能够出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农业盛世?正确答案: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农业盛世,充分显示了中国人以农立国的政治天才和文化天才。
汉代统治者把发展农业当做“理国之道”,由帝王颁令劝农,祀社稷、祷雨水、定岁时、议庆典,鼓舞天下农夫勤劳耕作。
在这个时期,兴修水渠、发明改造农具、改善耕作技术、撰写农书、移民屯田和开垦边荒等,被看成是社会大事。
农耕区的范围随之扩大,岁时娱乐渐成风俗,农业文化日益兴隆。
涉及知识点: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5.明代以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有哪些重要影响?正确答案:明中叶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
这一方面加速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兼并过程,使许多农民离开了土地,加入了市民的行列;另一方面.也打破了传统农作物栽种布局的平衡,经济作物的种植量增加,农耕经济失调。
清代以后,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进入晚期,经过康熙、雍正等皇帝的努力,农耕经济状况有所恢复,后来还出现过盛世景象。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势力侵入,中国的农耕自然经济解体。
涉及知识点: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6.简述我国古代的主要农业著作。
正确答案:我国的农耕经验都被历代的农书记载下来了,形成了一个文献系统。
《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资料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重点绪论此复习重点由公共关系本科21班班长徐燕能同学整理在此深表感谢!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应把握三要点:A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B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C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应把握三要点:A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1)首先是众多河流由于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联系在一起。
2)其次是地理通道。
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2)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
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
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
形成地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1)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根基;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3)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古代利用自然的成就:1)土地的开垦2)水利的兴修3)运河的开凿古代利用自然的失误:1)土地的过当开垦2)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前为旧石器时代。
4.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四、名词解释1.农业文明:指在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
2.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后来用“社稷”代表国家。
3.农耕自然经济:依靠种植农作物以自给自足的经济。
4.民俗文化: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形成并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
5.仰韶文化: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
也叫彩陶文化。
6.《农耕图谱》:元代王帧所写的一部“农具史”性质的著作的一部分。
他把当时南北方田间使用的农具,农业运输、贮藏、加工的工具和各种零部件情况;插图配文,是一部有相当价值的农书。
7.新石器时期:石器时代的晚期,这时人类已学会磨制石器,制造陶器,并且已开始栽种植物,从事畜牧。
8.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晚于仰韶文化。
因发现于山东济南龙山镇而得名。
遗物中有黑而亮的陶器,故亦称黑陶文化。
9.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因我国禁止英商贩卖鸦片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虽得林则徐及广东爱国人民的反抗,但终因清政府腐败而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10.政绩观: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查国计民生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
11.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相制订11变劝勉农事的治国方方略。
12.《四时纂要》:唐末或五代初期韩鄂撰。
逐月列举应做农事及其具体措施,近于农家历的性质。
《四时纂要》是唐代一个重要的农业文献,它对农业的岁时变化、占验国运人事的观念做了总结。
13.市: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即市场。
14.商业: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
15.墟: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墟。
16.集:北方把称固定日期的贸易场所为集,通常是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
17.会;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
18.农商兼营:农商兼营从业者称摊贩。
经营方式是把货物摆在道边、路口或集市地面上,也有推车、挑担或设架放货的。
自考10月《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15年10月《中国文化概论》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是()oA.上层文化B.中层文化C.底层文化D.市民文化【答案】A【解析】上层文化以文字典籍为媒体。
【考点】绪论2.直指人心、开发自性的“顿悟”说,属于佛教宗派中的()。
A.天台宗B.禅宗C.华严宗D.净土宗【答案】B【解析】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主要思想如“心性生万物”说、“佛性”说、“自语”说、“顿梧”说、“无念”说、“佛法不离世间”说等。
禅宗的直指人心、开发门性的直觉顿悟法门和思想,使教徒的精神追求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考点】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一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3.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
A.道教文学B.儒家文学C •佛教文学D.基督教文学【答案】C【解析】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哲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以及民间风俗等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佛教文学。
【考点】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一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4.秦汉以前大最居住在成都平原的是()oA.羌族人B.古巴人C.氐人D.汉族人【答案】D【解析】考察历史上的人群分布,四川盆地的北面是大巴山地区的古代巴人、氐人、羌人分布的地区;盆地的中央是富饶的成都平原,文明发展的历史十分悠久,汉族人在秦汉以前就己大最居住在这一地区。
【考点】屮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一一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5.“天下”观念变得十分清晰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答案】C【解析】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到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
“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而追求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政治观念中的基调。
【考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一一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6.代表着古代人对地域的不同自然区域认识的是()oA.《尚书・禹贡》B.《尚书・尧典》C.《尚书•皋陶谟》D.《尚书•洪范》【答案】A【解析】对广大地域H然区域的不同,在古代就已经有相当深入的认识。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八、家庭与社区的文化管理 1、家庭:家庭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 集团。 2、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 关系和姻缘关系。
3、中国家庭文化管理的要素与含义:字辈谱;家谱;家风; 人生仪礼。
4、社区文化活动的特征:对神仙、圣贤所在地的崇拜;交 换农副产品;赌胜;吃喝;娱乐。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五、手工业的行业管理范围 1、行会组织:又称行会,是手工业者的自发组织。
3、“匠技”的文化史意义
4、民族手工业对农业文化的促进作用:(1)它促成了城市 的出现;(2)它发展了市民文化;(3)它打破了小农经济 的视野,引进了城市的信息,同时把地方或民族的文化带到 全国各地和世界其他地方。 六、农业生产经济与文化心态 1、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 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 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九、传统科技的文化特性 1、传统科技的概念:这是一个历史概念,就广义而言,它 可以被界定为在中国农业社会中曾存在的各种传统科学和技 术成果。 2、阴阳合历:中国传统历法以十二个朔望月为一个历年, 但历年的时间长度与回归年有一个差数,不到三年便相差一 个月,于是我们就有了“闰月”。这种阴历和阳历结合使用 的历法就是阴阳合历。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三、农政思想的内涵 1、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政绩观” 指的是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做考察国计民生的好 坏和自己得政或失败的一个标准。 2、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 国方略。 3、农政思想的历史地位:一直占比较重要的地位。 四、市商贸易的以文促商模式 1、市的概念:古人把贸易的场所称为“市”。 2、市商贸易的商业活动模式:(1)农商兼营;(2)行商经 营;(3)坐商经营。 3、市商贸易以文促商的模式:取吉祥名号、请名家题写牌匾 等。
00321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汇总
00321中国文化概论-目录绪论1.“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定义2.文化产品、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事象、文化观念、文化思潮、文化政策的定义3.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辨析4.文化现象与文化事象概念的辨析5.应用上述概念辨析具体的事物是属于文化现象还是文化事象6.民族文化的定义7.国别文化的定义8.中国文化的性质9.两个文化层面--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10.传统文化的定义11.文化传统的定义。
12.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及其历史阶段13.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辨析14.当前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错误态度的分析15.中国文化的四个类别16.“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17.“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人类文化学的区别18.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应当达到的目的。
怎样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个人修养的意识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9.中国地势和地形特点20.气候变化大势21.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22.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3.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对文化系统造成的影响24.地理与中国文明道路的关系25.草原人群的历史变化26.大一统观念27.广阔地域的人群众多28.“天下”观念29.地缘特征与文化命运;地理的历史舞台与文化的悠久30.地域文化与统一文化的关系31.中国现代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432.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33.古代的“九州”34.形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35.西部开发与文化建设36.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37.先秦时期几个重要的文化区域38.秦汉时期农业与农牧交错区的大致界线39.唐初南方文化状况的改观40.典范人物的作用41.区域文化的变迁42.儒家的地域分化43.近代南方的开风气44.稻作农业的起源原因45.地域文化几方面的作用46.历史上一些地域文化所起的作用47.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48.古代利用自然的成就49.黄河、淮河有利变害的原因50.黄河八百年安流的原因51.谈谈环境保护对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52.新石器时代53.三大文化成就54.三皇五帝55.“绝地天通”56.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57.农业文明发达与族群凝聚的关系58.敬授民时59.夏商周的年代60.夏、商文化特点61.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62.分封制的历史作用63.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64.各家思想特征65.百家争鸣的特点66.孔孟思想的内容与联系67.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次战争68.西域69.丝绸之路70.经略南方的情况71.打击匈奴的后果72.民族内附的情况73.文景之治74.独尊儒术75.察举制76.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77.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78.士大夫阶层的养成79.汉武帝中央集权措施80.经学的作用及变化81.永嘉之乱82.十六国83.玄学84.《神灭论》85.般若学和涅槃学86.开发江南的过程87.南北民族融合88.佛教的传播及南北特点89.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90.南朝士族政治及士族文化91.三省六部制92.科举制93.唐朝的北方文化背景及其作用94.在民族关系上开放精神的体现及给北宋带来的影响95.崇尚诗文的原因96.中唐时期97.古文运动98.新乐府运动99.理学100.王安石变法101.两税法的作用102.南方经济的高涨103.市井文化的兴起104.新党旧党的分歧105.中唐两税法的作用106.士大夫的文化作为107.色目人108.南人109.回族110.孟德高维诺111.八思巴112.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113.儒户114.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传如何115.元朝政治及经济政策116.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117.元朝时期的文人与戏剧118.利玛窦119.徐光启120.一条鞭法121.摊丁入亩122.锦衣卫123.税监124.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125.西方对中国的介绍和对中国的学习126.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127.明清利用民间宗族关系加强统治的表现128.朱元璋出身与明初政局的关系129.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130.王阳明131.文字狱132.乾嘉学派133.明朝士大夫群体的分野及学术活动134.清初三先生的思想与著作135.明清之际学风变化的原因136.理解元明清文化的衰变。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团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文化产品:分广义文化产品和狭义文化产品。
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成为文化产品。
事物的文化内涵:社会上的许多事物,都是从属于某一领域,但是根据大文化的定义,只要它们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同时也都可以属于文化范畴。
这些事物对于文化学来说,主要关注它们人文性的一面。
我们把这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称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现象。
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文化观: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它的历史传播一般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
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名族共同创造、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第一章:中国文化地理背景方志时期:竺可桢在研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时,把中国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大时期,其中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第三大的气候时期,这一时期为寒冷时期,称为“方志时期”。
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天气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
仪器观测期:竺可桢在研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时,把中国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大时期,从公元1900开始的第四个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中国文化概论-阶段测评2
中国文化概论-阶段测评21.单选题1.12.0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最终目的是()您答错了∙ a预测天气∙ b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 c研究太阳∙ d研究天体运行与《易经》里提到的“观天文而查人文”一脉相承。
见教材152页1.22.0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您没有作答∙ a文化内涵∙ b文化外延∙ c文化经历∙ d文化结果做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ABD均不靠谱,文化内涵和外延指的是概念,而中国文化的创始和祭奠显然不是“文化结果”,是一种过程、经历。
第二章第34页。
1.32.0如果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像辩士,那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则像()您没有作答∙ a教师∙ b官吏∙ c说客∙ d学者春秋时期是各学派创始期,思想家们多研究、传道,故像学者、牧师。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一般是在前代学派创始人的思想的基础上继续往前发展,学派之间的交流自然多辩说,故更像辩士。
第二章第一节。
45页。
1.42.0考古发掘证明,建立在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各地古代文化进一步( )您没有作答∙ a变异的结果∙ b退化的结果∙ c排斥的结果∙ d汇聚融合的结果考古发掘证明,建立在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沉积着各地远古文化的因素,是各地古代文化进一步汇聚融合的结果。
本题考查对我国文化起源,尤其是文化多元发生说的掌握。
第二章第一节,35页。
1.52.0七巧板运用了古算中的( )您没有作答∙ a秦王暗点兵∙ b等差原理∙ c中国剩余定理∙ d出入相补原理七巧板运用了是古算中的出入相补原理,而另一个著名的游戏韩信点兵运用的是C中国剩余定理,即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第三章第三节,本题是考查对我国民族科技文化的细节掌握。
154页。
1.62.0桑蚕业的祖师是()您没有作答∙ a神农∙ b嫘祖∙ c伏羲∙ d后稷行业始祖往往为传说人物,比如本题的神农相传是中医药业的始祖,黄帝传说发明了车,鲁班是木匠行的祖师爷,杜康是酿酒业的祖师爷,详见教材122页。
中国传统文化(重点及笔记总结)
第一章古代中国概况第一节地理环境和经济结构【地理环境】农耕生产是其主要的经济方式。
中国的古代文明,其性质是农业文明,这是一种早熟型的人类文明。
【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社会。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国文化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长期延续没有中断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结构是“多元一体”的。
中国文化以我为主。
【先秦文化】先秦是中国文化的发展由萌芽到初具体系规模的时期。
夏、商、西周史称“三代”,“三代”是统一的、宗法性的王权专制国家形成发展的时期。
春秋、战国是中国早期文化大发展并形成初步体系和规模的时期。
春秋时期中国的生产力发展进入铁器时代,促成了战国时期经济的大发展。
【先秦文化】秦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无论是疆域的开拓,还是政治经济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文化发展居于当时世界的前列。
在精神文化建设的层次,尊奉法家思想,并实行博士官制度,试图调和法家思想与黄老、儒学的关系,但终究由于法家思想的偏狭和酷刻,最终酿成了“焚书坑儒”的惨祸,归于失败。
汉朝初立,但这毕竟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
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学受青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学说的价值观成为传统民族文化的灵魂。
汉代还产生了中国自己的民族宗教——道教。
儒学与道教一雅一俗,一上一下,遥相呼应,对中国的传统社会持续地发挥着文化教化功用,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塑造产生了巨大作用。
秦汉还是交流的重要历史时期。
【魏晋南北朝文化】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士族文化的兴盛和民族间文化的冲撞和融合。
玄学是士族的学术化。
玄学清高孤傲,清通简要,精妙雅致,超凡脱尘,是士族形象的学术化。
摆脱了汉代经学庸俗实证的特点,进入了重抽象思辨的玄妙境界。
【隋唐文化】在学术文化领域,儒、道、佛三家思想竞相斗艳。
在“三教合一”的基础上建立了此后宋明理学的体系。
隋唐文化以其宏大的气象向世界展现了它的自信。
【宋辽夏金元文化】与北宋卑弱的对外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文化的兴盛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第一章:概述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悠久历史和众多传统节日的国家之一,这些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节日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内涵,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和世界观。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既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探索,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和发掘。
第二章:中国传统节日的类别和特点中国传统节日按照时间先后可以分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和腊八节等。
其中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是丰富多彩、内容繁多、历史悠久、寓意深远。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民间传说、典故和习俗,人们通过庆祝这些节日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
第三章: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包括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独特的民间习俗、文学创作和宗教信仰等。
比如春节有过年、贴年画、燃放鞭炮等习俗,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这些习俗和文化内涵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同时,这些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体现。
第四章:中国传统节日的现代价值中国传统节日虽然历史悠久,但在当今社会仍然拥有其不可替代的现代价值。
首先,节日文化是国家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
庆祝传统节日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是对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热爱的表现。
其次,节日文化也是增强国民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通过庆祝节日,人们能够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增强国民文化认同感。
最后,节日文化也是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的重要发展基础。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形态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一些具有创新性和文艺性的庆祝方式和形式也成为了文化产业的重要领域。
第五章:未来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和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需要得到充分的保护和传承。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结构与
第三节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变
(中国文化史速写)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变化与发展,在短短的时间内要将中国文化发展演 变讲清楚,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能粗略地把中国文化历史发展及演变的轮廓 作一个勾画和描述。
一、华夏文化的诞生和初始特点
据古史传说和地下文物的印证,中国文明已经有5000年历史,中国文化从一 开始就有着一些明显的特点。
(中国文化史速写)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结构
一、中国传统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主导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雅俗文化互补 三、中国传统文化是显隐文化交织
四、中国传统文化是庙堂与山林文化共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了多民族文化系统的大系统。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 各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系统。但是汉族文化系统在各民族文化系统中一直是最为 完整,发展水平最高,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化。
b,华夏与夷狄之别只是文化之别,而不是种族或部落之别。夏代的统治者完 成了中原龙山文化的统一,因而华夏成为这个统一的文化的名称,历史上华夏民族 与其他民族又不断融合,不论是什么部落、什么种族,只要是在文化上的差异消失 了,其种族或部族的界限也就消失了。
c,土地私有制还没有出现,宗族贵族就占据了统治地位。
第 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结构与历史演变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结构
一、中国传统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主导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雅俗文化互补 三、中国传统文化是显隐文化交织 四、中国传统文化是庙堂与山林文化共存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一、大陆连绵型文化 二、农业型文化 三、封建制文化
第三节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变
按照古史传说从“三皇”到“五帝”,中原地区生活着夏、戎(rong)、狄、 夷、羌、苗、蛮族,生活在北方的有戎人和狄人。他们奉黄帝为自己的祖先;在渭 河流域到黄河中游地区是羌人,相传炎帝是他们的首领;生活在黄河下游和江淮流 域的是夷人,共有九部,称“九夷”,相传太皞(hao号)(伏羲)是他们的祖先; 在江汉之间居住的是苗人,古籍上称他们为“三苗”;在更南边,则有所谓的“南 蛮人”,生活在五岭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六全文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六全书框架绪论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第四章 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第六讲第五章第五章——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第四节 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第五节 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1.儒家创始人孔子在继承西 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三基德或三母德。
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 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 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他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同时强调后天修养对加强个 人道德修养无比重要。
孟子又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所谓的“五伦十教”。
“仁”为众德之首。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3.西汉时期,董仲舒将伦理关系发展为“三纲五常”。
“三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是指五种道德规范,即中国封建伦理的五种道德规范,具体包括仁、 义、礼、智、信。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3.西汉时期,董仲舒将伦理关系发展为“三纲五常”。
“三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是指五种道德规范。
①五伦十教: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 君臣、朋友。
“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二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二 主讲:宋看山课本介绍指定用书:《中国文化概论》(2015年版) 主编:王宁出版机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专业代码:00321考试形式:闭卷考试通过方式:总分为100分,60分合格题型介绍题型题数题分单选3030多选510名词解释510简答630论述220绪论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第四章 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绪论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第四章 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第二讲第一章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一、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二、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三、古代开发利用自然的文化得失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一)众多地理条件相对独立的区域1、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中国领土可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即冀、兖(yǎn)、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尚书·禹贡》篇。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二)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二)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如黄河流域的半地穴式建筑,长江流域的干栏式结构建筑。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二)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如燕齐地区神仙崇拜、明清的晋商的盛行、扬州的繁华等都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及第一章样本,完整版11页)王宁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一节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第三节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文化得失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第二节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第四节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第五节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衰变期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生产经济文化第二节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第三节中国的民族科技文化第四章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第二节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俗规约第五章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第二节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第三节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第四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第五节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第六节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第六章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第一节语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第二节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第三节以汉语汉字为载体的文化事象第七章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第一节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第二节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第三节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趋势与时代规范第四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绪论“文化”名称的来源。
(1)关于“文”的解释: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②“文”的引申义:在人类认知领域,“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文”引申为“文治教化”,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武功”相对;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关于“化”的解释:“化”的本义是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文化”合起来的解释: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章
23
知耻
知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底线,是人自身道德完善的终点和“外王”的起点, 一个人只有具备羞耻之心,才能见财不贪,临难不屈;才能谦和退让,取舍有度,
首先,知耻必先知善; 其次,知耻必先自知; 最后,知耻后必有行动。
24
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告诉我们: 只有真正知耻,才会有所行动; 而且只要真正知耻,必然会有行 动。
程门立雪的故事告诉我们,义就 是关于我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 么的一系列规则,是应然之则。
21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三节 君子怀德的境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人格是每个 人都可以通过修德获取的人格,君子境界 也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境界。单从人格方 面讲,君子具备前面所讲的那些美德就完 全合格了,这就是“内圣”。但如果要做 到“外王”,那就还需要具备下面将要讨 论的美德:隐忍、知耻和无私。
3
一、安贫乐道
“安贫乐道”,指处境虽然贫困, 但仍乐于坚守信仰。
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的 名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便可 以看做是中国古人安贫乐道的最好写 照。
作为一种正心修身的方法,安贫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修炼心智;乐道则 有助于我们坚定理想和信念。
4
二、勤劳节俭
勤劳节俭是中国人的一种传 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 开勤劳节俭,正所谓“历览前贤 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18
孟子谈“义利”
孟子曾去拜见梁惠王。梁惠王问他:“您不远千里而来,一定 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就回答:“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义就行了。大王说 ‘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老百 姓说‘怎样对我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 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 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 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 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 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 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 的人抛弃父母的,也从来没有讲‘义’的人而不顾君王的。所以, 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2013年10月中国文化概论
全国2011年10月《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绪论本章重点考察文化的基本概念、文化的相关概念、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的概念与外延、文化的分层、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概念、中国文化的分类。
出题形式以选择、名词解释、简答为主,大概分值约5-10分。
1、“文化”名称的来源(P3页第一段、P4页倒数二、三段)2、广义和狭义的“文化”定义(P5)3、各种与文化相关的概念如: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事象、文化思潮、文化定义(P6)4、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P9)5、两个文化层面(P9)6、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P11)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本章重点考察中国地理的特征及气候变化特点,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原因,古代保护利用自然的得失,尤其是黄河问题。
出题形式以选择、名词解释、简答为主,大概分值约3-10分。
1、中古地形地势及历史上的人群分布(P14)2、数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及饥荒灾病情况(P17)3、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法(P19)4、广大地域形成的“大统一”观念(P20)5、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P23)6、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P30)7、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P31)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本章重点考察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历史发展脉络,每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及重大事件。
出题形式以选择、名词解释、简答为主,大概分值约10-15分。
1、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P34)2、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P36)3、尚忠的夏文化(P38)4、商代文化的宗教特征(P40)5、分封制的定义及实施的特点及意义(P42)6、春秋战国: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中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及观点(P44)(选择、名词解释)7、重农主义的定义(P57)(选择、名词解释)8、西晋灭亡的文化理由(P63)(选择、名词解释)9、隋唐政治制度情况(P75)(选择)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本章重点考察传统生产生活文化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观念,领会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及其影响、传统的市商贸易文化、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文化及其特征、社区组织的文化聚合家庭、家族及其相关活动,民族科技文化的天文历算走向及相关成就,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中医药学的理论即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四大发明的技术成果和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以及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和时代局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中国农业经济的多元文化要素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中国生产经济文化的核心特征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它们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中,对补充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
游牧民族迁徒多、定居少,他们没有办法和精力积累更多的固定财富,但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创造。
他们在骑马、养马和用马拉车的技术上,有许多领先之处;他们常年迁徒,还起到沟通不同文化的作用。
此外,他们对异地文化的吸收与共享,也造成了多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我国发达的农业文化在许多方面是受到了游牧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的影响的。
与农耕自然经济结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官营和民营手工业和伴随农产品的商品化所形成的市场贸易。
从中国文化的整体看,不管是上层经典文化或中下层民俗文化,都是农业文明的历史产物。
中国文化的诸多特性其核心特征就是农业文明。
我国南北方农耕生产的不同格局我国南方和北方的自然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水土资困和灌溉条件不尽一致。
因此,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各自地区生态条件的生产习惯,创造了南北方农耕生产的不同格局。
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耕培水稻,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
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谷子、稗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浇灌等。
农耕灌溉文化农耕灌溉是中国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农耕灌溉文化的主要部分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
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谷子、裨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双灌等。
南北方的农耕文化也具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二十四节气文化。
农业岁时历法的文化价值(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耕文化的影响)二十四节气文化,是我国南北农业区所共同发明的,也为两地所共同遵守。
汉代以后。
我国的官时和民时观念,都受到它的控制,统治阶级还把它当做礼制规范,向天下推行。
每当重要节气来临,当朝皇帝都要亲自举行农耕示范仪式,表示启动全国的农耕生产。
民间传承的二十四节气也深受官方的影响,如甘肃民间的“唱春官”民俗。
两千多年来,我国农民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业生产生活,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发展。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农事信仰的文化阐释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是在人类的生命圈与自然界的生物圈相互亲近的日常状态下进行的,因而人类容易与大自然结成共同体。
周围的山川草木、风雨雷电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天地人被看成一个统一体,人们对于超人力的现象往往产生神灵崇拜。
一些与农业有关的神祗(zhi)的神话,如黄帝派后稷教民稼樯、神农尝百草、伏羲制鱼网、土地神赐给土地和丰收、龙神布雨等,在人们的口头世代流传,经久不衰。
农耕仪式的类型与功能农耕灌溉的季节性很强,需要严格的遵守岁时节律,因此各种文化事象都与岁时节令有关。
它们往往通过季节性的农耕仪式活动表现出来。
我国南北各地在春分前后,要举行开耕仪式,俗称打春牛。
从春种到秋收,要举行灌溉仪式和禳灾仪式,以保证农业收成。
秋季新谷登场后,各地要举行秋报仪式,迎神赛社、择吉尝新。
中秋月饼便是一种秋报食品。
入冬后举行冬藏仪式,感谢天地的恩赐和祈祷来年丰收。
农书对农耕文化思想的概括汉崔寔《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龟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元王桢《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等。
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以下几点:1)统筹水土利用规划。
提出整地、浇水、种植、施肥、收获和准备再耕一盘棋的思想,指出关键在于控制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度,任何农业经营都不能违反自然规律。
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
孤立的看待一两种农作物栽种,便不会有好的生产结果。
3)“荒政”思想。
即认为全社会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自觉意识,这是因为我国农业生产一直是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下进行的,所以一些农书认为,在中央的农政国策中,应包括备荒、救灾的部分。
4)人力胜天说。
例如《齐民要术》提出了“顺天时、量地利”的原则,到明代,马一龙在《农说》中提出“力足胜天”的命题,这些都是从我国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它认为人的合理作为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通过巧种实干,可以获得人力胜天的成绩。
这是具有一定思想水平的概括,值得后人珍视。
农政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因为国家经济即农业经济,社会生产即农业生产,所以在上层文化中,形成了一套农政思想。
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
“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
(唐《开元占经》和《四时纂要》是比较重要的农政文献)“政绩”观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市商贸易的商业活动模式(1)市,即集中贸易的场所,明代以后逐渐形成街市;(2)墟,南方把定期的场所称作“墟”;(3)集,北方把约定俗成日期的贸易场所叫做“集”,为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4)会,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
庙会不全是官办的,而是官民合办或民间自发的。
赶庙会不仅仅是购物,还有朝圣、游玩、娱乐,带有集体性、类型性的民族传统文化事象。
市商贸易的文化特征限于农业生产经济框架内的发展,也使我国的民族工商业更富于农业文化色彩,这反而成了一个特点。
我国很早就开始管理市商贸易,并从礼俗制度上,规定了它的经营秩序,这对后世的商业活动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文促商的传统,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今天也有它的现实作用。
我国民族商业的两个文化特点一是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活动频繁,商路通达,推动了各民族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
二是中国与东方邻国和西方国家对外贸易的兴起,历史悠久,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
市商贸易以文促商的模式(何谓以文促商?)《周礼・地官》说:"大市,日反为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贸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这些条文说明我国很早就开始管理市商贸易,:并从礼俗文化制度上,规定了它的经营秩序.其他市,墟,集,会(庙会)的形成,市商经营之道以及营业习俗的市声,商幌,牌愿,字号,经营时的唱收唱付;广告的使用等等,这些贸易模式,经营方法及习俗把朝圣,游玩,娱乐等民族的传统文化事象揉进贸易活动之中.这种以文促销的传统,不仅在历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在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即其发展和延续.我国商业发展的过程在商周时期,我国市商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开始使用货币。
春秋时各国都城均设置了市场。
战国时商业都市崛起。
秦汉以后长安、洛阳等地以形成商业网点。
到唐代以出现专卖店。
宋元以后商品经济逐步发展。
至明代中叶,我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商业经济更加显示其活力。
我国民族手工业发展我国民族手工业远在新石器时代已初具雏形。
到了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业已进入高峰期。
从传世和陆续出土的文物看,青铜器中有各种农具和其他生产、生活用具。
倒了汉代,青铜器制造衰退,丝织业获得发展。
汉代以后,西北边疆形成了丝绸之路,蚕丝业是中华民族对世界闻名的独特贡献,制陶业出现亦很早,灰陶和白陶代表了商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在西周宗庙遗址中发现绳纹瓦,战国时代出现了砖,秦代的制砖技术已经成熟,发展了条砖,汉代出现画像砖,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已普遍使用,这促进了制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他手工业在汉唐后迅速发展,诸如制盐、制陶瓷、造纸、制茶。
西汉以后从印度等地传入棉花栽种,随之棉纺业出现,明代以后江苏松江形成棉纺中心。
晚晴时我国棉布畅销欧洲,手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为向现代社会转型创造了条件市商贸易的方式农商兼营、行商兼营、坐商兼营市商经营的哪些习俗敬财神、经销、广告我国的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1)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
大农业是按照季节变化周而复始地从事种植业劳作和相关生产的社会群体活动,它特别关注天时,要求生产者审时,管理者“使民以时”,遵循季节的规律投入劳力和创造收入。
我国的阴阳历法便是在农耕土壤上生长起来并早熟的一种文化产品。
相关的大农业观念,是通过多种经营,充分利用土地,讲勤抓早,争取丰收。
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
中国早期的个体家庭经济的耕织分工,原有工农互补的趋势。
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观念,虽非主流,但仍有自己的文化价值。
①他促成了城市的出现;②它发展了市民文化;③它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视野,引进了城市的信息,同时把地方或民族的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世界其他地方。
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精细而知足,也是中国生产文化的一个特点。
这不单指安排生产生活计划的周密,使用资源的节制,而且是包括长远规划的思想,选择优化增长的方案和限制人对自然的无限索取欲望的集体规约。
工匠集团手工技术工人,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
行会组织亦称行业组织,是手工业者自发组成的同行业组织。
其职能是互相共济,保护行业利益,也叫同业公会。
(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祖师崇拜、师徒传承、行业禁忌。
)“匠技”的文化史意义(历史传说解释工匠的三个特点)(1)具有手工艺性,讲究手的巧慧、手的经验、手工的审美效果,肯定用双手实现大脑想法的工匠能力。
(2)缺乏大机器生产的合作性,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是小规模的,超出了一定的控制范围扩大经营,产品就会变形。
(3)惟一性,指一些手工产品被认可后,人们随之形成比较固定的欣赏习惯;一样的活儿,换了别人干,就不认了。
匠技的生产活动哪些与文化史有关现在许多传统的工匠技艺已濒临消失,其原因较复杂,但其中两点与文化史有关:(1)一些手工制品无法转化为大机器生产,一转就变"味",如"手工水饺","泥人张","面人"等.(2)工匠技艺的民族民俗,转化为大机器生产就消失了,如北京的"紫铜壶茶汤",大排档的面对消费者手工拉面等等,一且改为机器生产,那种技巧表演,人情交流的民族文化体验就没了.民族手工业对农业文化的促进作用手工业是农业社会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假如没有手工业,中国的民族经济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就不能借助大机器和新思想的力量,向现代社会转型,在世界竞争的轨道上就无法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