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转债价格与股票价格相关性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基于条款设计可转换债券融资对股价影响实证研究

基于条款设计可转换债券融资对股价影响实证研究

(1)时间分布在我们总共78个样本中,有30个发行公司在发布了可转换债券拟发行公告后已经成功发行了可转换债券,有48个发行公司尚未成功发行可转换债券,为了方便比较,我们统一截取上市公司董事会发布拟发行可转换债券公告目,来考察样本的时间分布,从图3.1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在2004年出现了高潮,总共有30家上市公司提出了拟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意向,而在其他的年份中表现比较平稳。

在30个已经成功发行上市可转换债券的样本中,我们进一步来考察可转换债券的上市时间分布,从图3.2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在2003年和2004年两年中,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达到了高潮,也正是在这两年中,可转换债券超过了配股和增发,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规模最大的再融资方式。

图3.1可转换债券拟发行公告时间分布图图3.2可转换债券上市时间分布图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条款设计的可转换债券融资对股价影响的实证研究(2)发行规模从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规模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到目前为止是否已经成功发行可转换债券,发行规模在5亿元至10亿元这一区间的样本数量最多,其次是在5亿元以下的区间,也有一些样本的发行规模较大,在20亿元以上的有11个样本,占样本总数的15%,所有样本的平均募集金额是10.14亿元。

图3.3可转换债券拟发行规模区间分布图(3)行业特征从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司的行业分布来看,根据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所设立的13个行业大类,从统计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在所有发布拟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上市公司中,制造业上市公司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发行公司数量占总样本的63.75%,其余的样本则零星分布在电力、交通运输、社会服务等行业。

而在制造业的50家上市公司中,根据制造业行业中的九个大类进行再次分类,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样本数量排列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金属、非金属大类,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大类,和纺织、服装、皮毛大类,传统工业在数量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

可转债转股对标的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可转债转股对标的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时偿 还 本 金 及 利息 。
从 20 0 1年 4月 2 8日 《 市 公 司 发 行 可 转 换 公 司 债 上 券 实施 办 法 》 实施 以来 ,可转 债 的发 行 得 到 了较 快 的 发 展 ,成 为 中 国 资本 市 场 上 重 要 的 融 资手 段 之 一 。可 转 债
定价 是 否 合 理 是决 定 可 转 债 市 场 能 否持 续 健 康 发 展 的 重
收稿 日期 :0 9 0 一 1 2 0 — l2
票 价 格 收 益 率 影 响 的 研 究结 论 .而 可 转 债转 股 是 否 会 对 标 的股 票 波 动 率 产 生 显 著性 影 响 , 目前 为 止 , 没 有 看 到 还
到公 开 发 表 的 实 证研 究 。 二 、 本 数 据 和 研 究方 法 样 ( ) 本 选 取 与数 据 来 源 一 样 自20 0 1年 4月 2 日 《 市 公 司 发 行 可转 换 公 司债 8 上
有人 有 权 在 一 定 时 间 内按 预 先 确 定 的 比例 将 债 券 转 换 为 该公 司 的股 份 : 果 持 有 人 放 弃 转股 , 公 司 在 债 券 到期 如 则
大 利 亚 、 国 等 国股 票 市 场 的 反 映 : 一 类 则 刚好 相 反 , 德 另 是 引致 标 的 股 票 正 的超 额 收 益 率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日本 、 兰 、 国 包 荷 英 等 国股 票 市 场 的反 映 。 国外 的资 本 市 场 比较 发达 . 转 债 可
的初 始 转 股 日在发 行 公 告 中 已明 确 规 定 ,市 场 能 够 对 可 转 债 转 股 形 成 预期 并 予 以充 分 反 映 。 因此 , 在转 股 E前 后 t 股 票 价 格 行 为 会 发 生 显著 性 的变 化 .使 得 可转 债 转 股 对 标 的股 票 价 格 影 响 的研 究 甚 少 。 国 内对 可 转债 转 股 是 否 会 引 起 标 的 股 票价 格 显 著 性 变 化 的 研 究 结 论也 不 一 致 。 主要 有 两 种 观 点 : 种 是 杨 如 一 彦 、 刚 等 (0 2 认 为 投 资 者 将 可 转 换 债 券 转 换 成 股 票 魏 20 ) 时 . 价 会 由于 股 权 的稀 释 而 下 跌…: 一 种 是 林 义 湘 等 股 另 ( 9 8 认 为 证 券 市 场 是 有 效 的 , 票 投 资 人 与 可转 换 债 19 ) 股

可转换债券价值及其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理论研究

可转换债券价值及其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理论研究

可转换债券价值及其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理论研究摘要:金融衍生产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过程,并逐步成为国际市场金融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的驱动力。

在众多金融衍生产品中,可转换债券是我国引入较早的金融创新产品之一,它兼具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属性,因而引入国内以来较受投资者欢迎。

通过对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分析发现,可转换债券转股后会带来股价的下降。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可转换债券普通股一.引言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债务性证券,是指持有人事先规定债权人可以选择有利时机,按发行时规定的条件把其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的等值股票(普通股票)或者持有至到期,具有筹资和避险的双重功能,比股票债券和期货期权更具优势,所以一直备受国际筹资者和投资者的青睐,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国际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因为我国的可转换债券市场起步较晚,尚处于初级阶段,不仅品种少、规模小,而且市场体系仍未完全成型,不过近年来发展迅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可转换债券,对投资者、对发行公司还有对国家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投资者而言,投资者不仅能在转股前获得安全稳定的债券收益,承担较低风险,而且还可以在转股后能与股东共享公司高成长带来的收益。

对发行公司而言,有助于发行公司更好地利用这一融资渠道。

对国家而言,可转换债券市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和有益补充。

所以,研究可转换债券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分析根据可转换债券的定义,在一定时期内可转换债券可以按一定比例和价格转换成一定数量的另一种公司证券,这里一般是该公司发行的普通股。

发行可转换债券时,发行人一般都明确规定”一张可转换债券能够兑换的标的股票的股数”或”一张可转换债券按面额兑换成标的股票所依据的每股价格”。

前者被称为转换比例,后者被称为转换价格。

显然,在转换比例和转换价格之中,只要规定了其中一个,另一个也就随之确定了。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转换比例=可转换债券面额/转换价格由于可转换债券实际上赋予它的持有者具有按发行时规定的转换比例或转换价格将其转换成普通股的选择权,因此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有投资价值、转换价值、理论价值和市场价值之分。

可转换债券价值偏离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股票涨跌幅限制制度

可转换债券价值偏离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股票涨跌幅限制制度

可转换债券价值偏离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股票涨跌幅限
制制度
董琦;孔东民
【期刊名称】《财会月刊(综合版)》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可转换债券是兼具债券性与股票性的较为成熟的金融衍生工具之一.我国于1990年引入可转换债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可转换债券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我国的可转换债券一直价格过高,大大偏离了业界公认的估值方法所得出的理论价值,从而导致可转换债券投机行为盛行,使得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受到限制,发行规模一直偏低.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首先通过事件研究法研究了股票涨跌幅限制制度对可转换债券估值偏离产生的影响,然后通过实证检验证实股票涨跌幅限制制度对可转换债券估值偏离产生了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应放开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提高股票市场自由度的建议.
【总页数】4页(P112-115)
【作者】董琦;孔东民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武汉430070;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武汉4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
【相关文献】
1.交易制度对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的影响——基于涨跌幅限制的实证研究 [J], 屈文洲
2.我国股票市场的涨跌幅限制有效性研究——基于Wilcoxon秩和检验与A-CARCH模型框架下的分析 [J], 于扬
3.可转换债券与股票市场波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和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 [J], 褚昊
4.我国可转换债券实际样态探析——基于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实证分析(1992~2014) [J], 阳李
5.股票涨跌周期、涨跌幅限制的阈值确定——基于沪市样本股票的实证分析 [J], 冯阳;赵会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换 为 发 行 公 司普 通 股 票 的 权 力 。
二 、 国 上 市 公 司 发 行 可 转 债 对 公 司 价 值 影 响 的理 论 分 析 我
对 这样的公 司, 在预案总样 本中没有剔 除。 同时本 文将在 可转换
债 券 发 行 预 案 公 告 当 1 时 公 告 年 报 、 报 、 报 、 绩 增 长 提 3同 中 季 业
现 代 资 本 结 构 理 论 主 要 是 MM 定 理 。 l5 9 6年 , 国 经 济 学 家 美 莫 迪 与 米 勒 发 表 《 本 成 本 、 司财 务 和 投 资 管 理 》 得 出 无 税 条 资 公 , 件 下 企 业 资 本 结 构 与 公 司 市 场 价 值 无 关 的 理 论 。 16 9 3年 , 人 对 两 MM 定 理 进 行 修 正 , 其 要 点 是 将 所 得 税 影 响 加 入 原 来 的 分 析 中 . 得 出 了 相 反 的 结 论 。 即在 有 税 的情 况 下 . 加 资 产 中债 务 比率 可 增
提 高公 司 市 场 价 值 。企 业 负 债 率 达 到 10 时 企 业 价 值 最 大 而 资 0%
1是 所 有 样 本 的 公 司 数 量 。对 于 样 本 的 选 择 , 转 换 债 券 发 行 预 可
案公 告 和 募 集 说 明 书 公 告 、 关 股 票 交 易 数 据 和 有 关 上 市 公 司 财 有 务 数 据 都 来 自 WI D 资 讯 。统 计 软 件 采 用 E iw 50 N ve s.。
三 、 国 上 市 公 司 发 行 可 转 债 对 公 司价 值 影 响 的 实 证 分 析 我
资 工具 , 国 际 资 本 市场 一 个 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 可 转 债 的 发 行 对 是

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理论及我国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理论及我国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理论及我国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复杂的金融工具,它包含了债券和股票两方面的特性,既能够给投资者带来固定收益,又能够享受到股票投资带来的高回报。

因此,在股票市场上,可转换债券属于比较受欢迎的投资品种。

但是其定价存在着一定的难点,同时,我国的可转换债券市场相对较为薄弱,所以,对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及我国市场的实证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理论,并结合我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定价及交易行为进行分析。

具体的研究目的如下:1. 深入研究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理论,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定价模型。

2. 分析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空间。

3. 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在我国市场的适用性,提出可转换债券的优化发行方式。

4. 探索引入可转换债券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理论和我国市场的实证研究。

在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的研究中,本文将综合考虑可转换债券的复合性质,研究其在市场上的定价规律,并总结出一种适用于我国市场的合理的定价模型。

同时,本文还将对不同类型的可转换债券(如简单可转换债券、反向可转换债券等)进行比较分析,说明各种可转换债券类型的优缺点,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建议。

在我国市场的实证研究中,本文将通过利用国内市场的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全面探究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同时,本文还将借鉴国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寻找优秀的案例,对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问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四、预期成果及创新点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 对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一套合理的定价模型。

2. 深入分析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空间。

3.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在我国市场的适用性,并提出优化的发行方式。

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转换对股票收益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转换对股票收益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Rc o k认为 , 发行任何融资工具均会传递不利的信息—— 公 谓 的发行可转换债 券的公告所带来 的“ 公告效应 ” 与公司的 股票收益率之间负相关。而国外 学者对各 国证券市场发行 可转换债券这一“ 公告效应 ” 与公 司市 场价值之 间的关系所 做的实证研究结 果却 因证券市场 的不同而迥异 。K i 和 am su tl 1 9 z在 9 2年对美国证券市场所做 的实证得出的结论是 而计算 出事件 窗1 3期间的累计超额收益率 CA T 2 R ( T) C R ( 1 。最后用传统的 t A .T1 ) T 检验进行分析。 ( ) 二 样本的选取 根据上述研究思路 , 笔者要求选取的样本必须符合如一 件 : 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时间为 2 0 1 0 3年 1 1日至 2 O 月 O 1 2月 3 1日, 且必须是上市公 司发行的 ; 2转换期 内发
工具 。 但我国由于资本市场发展比较滞后 , 大众投资者对可 发行可转换债券前后的股票收益 率变动所做 的实证研多 转换债券仍然很陌生 ,目前有关可转换债券的研究也集中
或者集 中于关注可转换债券 的融 资动机 ,对于其转换时对 上 市公 司股 价 的影响的研 究文献 却很 少见到 。本 文利 用
司的盈利情况低于预期 , 这使得公司股价下挫。这就使得所 后计算所 有样本 的平均异常收益率和平均 累计异常收盂
12 l 0

i 曩 ■
.. 睦 I 姗
理 ■ 越 卫
表 1
投 票名称 回归方程
转股行为 ,且一次 转换成 的股本数额 至少应该 占到转换前流
通 股 股 本 数 额 的 2 以上 ;. 股 期 间不 能 长 期 停 牌 , 而 转 % 3转 因
可转换债券是公司发行 的赋予持有人在一定时间内选

次贷危机后我国股市与债市的相关性分析

次贷危机后我国股市与债市的相关性分析

次贷危机后我国股市与债市的相关性分析本文利用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次贷危机之后,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间中国股市与债市的相关关系以及经济变量对二者月度相关系数的影响。

股票与债券具有不同的法律内涵,但二者的定价原理有共通之处,都是将未来的现金流贴现到现在。

但现金流入的期限,不确定性,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二者的价格出现很大差异。

不考虑破产情形,股票的未来现金流入是永续的,不确定性更高。

而债券通常具有到期日,且票面利率决定了未来可能的现金流入是一定的。

二者通常受到相同的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比如利率,货币供应量等。

当这些宏观经济因素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导致股市与债市的同向或反向的变动。

本文关于股市与债市相关性的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股市与债市的定价模型进行了阐释。

从定价原理的层面寻找股市与债市相关性的理论基础,并分别论述了影响股市和债市的宏观经济因素。

第二部分是针对股市和债市进行实证分析。

分析的结果显示,股市自相关的特征不明显,债市自相关的特征比较明显。

股市与债市在收益率层面不存在内生性的因果关系,但在指数层面存在十分显著的协整关系。

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二者的波动率特征导致。

二者在收益率层面均表现出尖峰厚尾和波动从聚的特征,存在很明显的ARCH效应。

协整关系表明,股市与债市在2009年3月到2014年3月五年间存在负相关的相互牵制的均衡,并且债市指数处于这种均衡关系中的主导地位。

这种负相关的均衡关系与中国经济2009年至2014年五年间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消化过剩产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基调有很大关联。

第三部分是针对股市与债市收益率的月度相关系数进行实证分析。

分析的结果显示,银行间回购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这两个指标对股市与债市收益率的相关系数影响较为显著。

而反映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工业增加值和物价指数及货币政策指标对股债两市的月度相关系数均无显著影响。

本文的研究对投资者的投资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协整关系是投资者利用股市和债市进行风险对冲的重要条件。

我国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分析

我国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分析

我国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分析摘要:我们采用相关系数和Granger因果关系对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国债指数和股票指数存在弱负相关关系,股票指数对债券指数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国债收益率和股票收益率存在微弱相关关系,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据此,我们就如何提高我国资本市场效率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因果关系Abstract: We analysize China‘s stock market and bond market correlation using correlation coefficientand Granger causality. The result shows that: state bond index and stock index exist correlation, stock index exists unidirectional Granger causalityrelationship on bond index; state bond yields and stock yields exist weak correlation, but Granger causality relationship does not exist. Accordingly, we putforward some proposals on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 Key words: bond market; stock market; correlation analysi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ausality relationship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是证券市场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筹资者和投资者进行交易的最重要场所。

我国股票与国债收益率相关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股票与国债收益率相关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股票与国债收益率相关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从股票与国债的定价模型出发分析影响两者收益率的共同因素,并分析了货币供给量、汇率等宏观经济因素对股票和国债收益率相关性的可能影响。

研究这两种证券收益率之间相关性的影响因素对于投资者进行优化投资组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股票国债收益率相关性股票和国债在证券投资领域中是一种常见的资产组合方式。

这两种投资品种的配置比例,除了高度依赖投资者风险偏好外,还与股票和国债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有很大联系。

为了使资产组合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研究这两种证券收益率相关性的影响因素对于投资者优化投资组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li(2002)认为股票和债券收益率的相关性可以通过宏观经济变量对其影响来解释,预期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起到决定性作用,而非预期通货膨胀和真实利率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andersson(2008)的研究表明,高通货膨胀预期时股票和债券价格呈同向运动,而低通胀预期时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倪青山、宫昕仪和张勇杰(2012)利用宏观经济变量对股市、国债的动态相关系数做回归,发现汇率、货币供应量、房地产开发综合经济指数对国债和上证股指收益率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有影响作用。

二、股票与国债收益率相关性的影响因素影响股票和国债收益率的因素比较复杂,我们先尝试从股票与国债的定价模型出发,分析影响两者收益率的共同因素,接下来研究宏观层面的经济因素对股票和国债收益率相关性的可能影响。

(一)股票与国债定价模型分析债券价格等于各期利息与到期值的贴现值之和,其中贴现率等于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和,即■,其中c代表各期利息,f 代表到期值,r代表贴现率。

而股票价格等于各期股利的贴现值之和,即■,其中d代表各期股利,r代表贴现率。

基于以上定价公式,结合实际情况,影响股票和国债价格的共同因素有以下两个:1、贴现率贴现率是由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构成的。

一方面,利率的降低会给国债市场带来宏观经济环境利好的信号,刺激储蓄资金进行投资活动,从而提高国债和股票市场的收益率。

中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相关性研究作者:夏青桐尚琳喆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次贷危机后中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相关性以及宏观经济变量对月度相关系数的影响。

股票和债券有一个共同的定价原则,它们都将未来的现金流贴现到现在。

但在现金流、不确定性和投资者对收益率的需求方面的差异,会对定价产生影响。

它们往往受到相同的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如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这些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可能导致股票和债券的相同或反向运动。

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相关性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相关理论,分别讨论影响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宏观经济因素。

第二部分是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股票市場的自相关特征不明显,而债券市场与债券市场的相关关系明显,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在收益率水平上不存在内生的因果关系。

第三部分是股票与债券市场收益率月度相关系数的实证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银行回购利率(7天期)和存款准备金率(RRR)两个指标对股票与债券市场收益率的相关系数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相关性;因果关系检验一、股票和债券市场相关性的理论分析1.研究股票和债券市场相关性的重要性金融的基本理论之一是多样化可以降低风险。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是资产配置过程中最吸引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的两个重要领域。

一方面,这两个市场的规模巨大,另一方面,这两个市场的风险和回报模式也不同。

从理论上讲,它能更有效地分散整体风险。

我们认为,股票与债券的相关性研究可以揭示两个市场的内在定价逻辑,并定量解释外部因素如何影响其相关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样的理解可以帮助他们合理配置资产,对于政府来说,这样的理解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宏观政策。

2.股票和债券之间有相关性比较两个市场,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许多机构投资者在两个大市场中配置资金。

在一定时期内,如果有更多的资金进入股票市场,那么流入债券市场的资金就会相应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两个市场之间的资金挤出。

可转换债券定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可转换债券定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可转换债券定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理论主要基于期权定价理论。

期权定价理论是衡量金融衍生工具的价值的一种方法,它建议了一个合理的价格范围,该范围在市场上是可接受的。

期权定价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可转换债券持有者所享有的转股权利。

常用的期权定价模型有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和它的变种。

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是一种基于连续时间的期权定价模型,可将可转换债券的定价问题转化为一个偏微分方程问题,它假设了市场上不存在套利机会,且利率是恒定的。

该模型用于计算转股期权的内在价值,即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再加上赎回价值和剩余期权价值。

然而,由于实际市场不断变化的条件和假设限制,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并不完美,需要通过对实证研究进行进一步的修正。

实证研究主要通过收集并分析市场数据,来验证和修正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

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实证分析和实证模拟。

实证分析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市场数据,对转股债券的价格和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研究这些变量对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影响。

实证模拟则是通过构建模拟模型,根据市场数据进行模拟试验,以评估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和风险。

实证研究的目的是验证和修订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并提供实践指导。

它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实证研究还可以帮助发行人确定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价格,以最大程度地吸引投资者。

总之,可转换债券定价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是金融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建立合理的定价模型,结合实证研究的验证和修正,可以更好地衡量和评估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为投资者和发行人提供决策参考。

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交易实证浅析

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交易实证浅析

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交易实证浅析内容摘要:本文借助数理金融的量化分析方法,根据金融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对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行、流通交易现状及其套利空间和套利操作情况进行研究。

关键词:可转换债券套利空间期权价值转股价格可转换债券也称混合资本债券,是指发行人依照发行程序,在一定期间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

它在法律上属于债券,但在经济性能上却具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属性,与附有认股权证的债券较为类似,因此又被称为“准股票”,是一种混合资本投资工具和创新型衍生产品。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与套利空间债券又常被称为固定收益证券,纯粹债券(基础债券)在线性空间中充当基础向量,通过契约(契约理论),形成一种映射(算子),对应产生出了可转换债券。

所以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契约创新后的衍生证券,其价值必定受纯粹债券的约束。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纯粹债券价值、转换价值和期权价值。

纯粹债券价值是其基础向量的特征值,是可转换债券在不具备可转换特征时的价值:P=Fran]i+Cvn(其中,F为面值,r为息率,an]i为n年期标准期末年金现值,C为兑现值,v为贴现因子)。

转换价值是如果可转换债券能以当前市价立即转为普通股时能取得的价值,其典型算法是将每份债券所能转换的普通股份数乘以股票当前的价格。

期权价值是考虑到持有者可以通过等待并在将来利用纯粹债券价值与转换价值二者孰高来选择利己策略,这份通过等待而得到的选择权(期权)也就有其自身价值。

期权价值的计算一直都是数理金融和金融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前沿,可转债的期权价值在简化条件下可以套用两种期权定价算法:二项模型;Black-Scholes (B-S)公式。

综上所述,可转换债券价值的经典公式为:可转换债券价值=MAX(纯粹债券价值,转换价值)+期权价值。

可以清楚地看到,可转债的价值不能以低于转换价值的价格卖出,否则就会出现无风险套利,形成套利空间。

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实证分析(一)实际市场中的套利操作模型前提假设:整个套利交易的其他成本费用只考虑可转债交易佣金率、股票交易佣金率、股票印花税率;交易期间的持有资金时间价值忽略不计。

我国可转债价格与股票价格相关性实证分析

我国可转债价格与股票价格相关性实证分析
有形补偿 , 退货换货 , 道歉 , 反应迅速的均值和标准差 最大值 10 0 10 0 60 71 最小值 0 0 0 0 平均值 27. 3 7 3 4. 3 1 20 . 87 17. 46 中值 20 . 50 3 0 .00 20 . 0 0 13 . 50 标准差 20 . 10 5 22. 45 3 15 . 299 14. 5 0 3 意向的影响更大一些 � 因此当企 业发 生服务 失误 时,首先 应该 确保 的是满足顾客退货换货的要求 , 减少 他们的 不满 情绪 , 接 下来 企业 可以再对顾客采 取有 形补 偿 , 谦虚 真诚 的道 歉等 一系 列 补救 措施 , 努力将不满意顾客转化为满意 顾客 , 提高顾 客的 满意 度 , 进而 保持 企业的竞争优势 � 由 于人力 , 物 力和 时间上 的限制 , 本 研究的 研究 对象仅为辽宁省几所大学 的本科 生,然而 大学生 仅为经 历过服 务失 误的顾客的一部分 � 另外,本研究设 计的行业背景 只限定在 网购业, 而不同行业间服务失败的 情况和 补救 的措施 可能会 有所不 同,进而 顾客感知的补救满意度也 会有所 差异 � 顾 客满意 度及其 期望的 补救 措施是否会因为发生服务 失误的 产品 的不同 而发生 变化,也可 以在 后续研究中进行进一步探讨 � 参考文献 [ 1 ] Os trom A . and I acob ucciD . Cons um e r trad e - off s and th eeval uati on of s e rvi ce s [ J] . J our nal of M ar ke ti ng ,1999,59 ( J anuary) : 17 - 2 8. [ 2 ]Gronroos ,Ch r i s tian. S er vi ce Qual i ty : Th eSi x Cr i te ri a of Good Per ce i ve dSe r vi ce Qual i ty [J]. R e vie w of Busines s , 1988, 9 ( Wi nte r) , 1 0 - 13 . [ 3 ] T ax S , Brow n S . S er vice R ecov e ry: R e s earch Ins i g h ts and P ractice s [A ]. S war tz T,I acobucciD . H and book i nSe rvi ce s M ar ke ting & M anag e me nt [ C]. CA: S age Publ i cati ons , 20 0 0 . 272. [ 4] H art,Ch r ist op h e r. W. L . ,J am e s . L. H e s kett,and W. Earl S as s er . Th e Pr of i tab leA rt ofS er vice R e cover y [J]. H arvar d Bus i ne ss R e vi ew , 1990 , 68 ( 4) : 148 - 156 . [ 5 ] Bi tne r , M . J . , Boom s , B. H . and Te tr e aul t ,M . S . ( 1990) , " Th ese rvi ce e ncount e r : di ag nos i ng f avor ab leand unf av or 2 ab le i ncid ents " , J our nal of M arketi ng ,Vol. 5 4 ,January , 71 - 84. [ 6] Paras ur am an,A . ,V. A . Z ei th am l and L. L. Ber ry. A Concep tual M odel of S e rvi ce Qual ity and Its I m p li cati ons f or F ut ure R e s earch [ J]. J our nal of M arke ti ng, 1985 , 49 ( F al l ) : 41 - 5 0 [ 7] Brow n, S teven P and R i ch ar d F Be l tram i ni . Cons um e r Com p lai ni ng and Word - of - m outh A cti vi ti es [J] . A dvance s i n Consum e r R e se ar ch , 1989 , 16: 9 - 16 [ 8]瓦拉 瑞 尔 A . 泽 丝 曼尔 , 玛 丽 � 乔 � 比 特 纳 . 服 务 营 销 [ M ] . 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 0 4. [ 9] L aBarbe r a,P. A. and M azur s ky D . A Long i tudi nal A sse ssm e nt of Cons um e r S ati sf acti on / D i s s ati sf acti on: Th e D ynam i c Pr oce s s of th e Cog ni ti v e Pr oces s [ J] . J ournal of M arke ti ng R es e arch , 1983 , 20 ( 1 2) : 3 93 - 40 4. [10 ] S p re ng, R i ch ar d A ., Gi l be rt D . H ar re l l and R ober t D. M ackoy. S e r vi ce R e cov e r y : Im p act on S ati sf acti on and Inte ntions [J] . J ournal of S er vice M ar ke ti ng , 1995 , 9 ( 1) : 15 - 23 . [ 11 ] Goodw i n, C. and R os s I . Cons um e rR e s p ons es to S e rvi ce F ai l ur es : I nf l uence of Pr oced ural and Inte racti onal F ai r nes s Per ce p ti ons [J] . J ournal of Bus i ne ss R e s earch , 1992, 25 ( 2) : 149 - 163 . [ 12 ] Smi th ,A m y K . ,R uth N . Bol ton and J anet Wagner. A M od el of Cus tom e r S ati sf acti on w i th S er vi ce Encounte rs I nv ol vi ng F ai l ure and R e cover y[ J] . J ournal ofM ar keti ng R esearch , 1999,3 6 ( 3 ) : 3 5 6 - 3 72.

国内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定价实证分析

国内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定价实证分析

国内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定价实证分析内容摘要:本文考虑了可转换债券隐含的转股、赎回、回售等条款,借鉴二叉树模型和Black-Scholes公式对沪深市19只转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可转债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并分析原因。

关键词:可转换债券期权二叉树模型 Black-Scholes公式可转债是一种复合金融工具,因而可转债的价值特征特别复杂,可转债定价是金融工程中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

可转债作为股权融资的补充,对于完善国内证券市场投资品种、进行积极的金融创新有重要的意义。

可转债定价模型目前国内对可转债研究都是基于小样本,而且时间跨度不超过一年甚至仅为一天的结果,最长仅为3个月。

本文研究的是2002-2004年市场上的19只转债的日交易数据,对于2004年发行的暂时没有纳入。

所有转债数据不做特别说明均来自北方之星公司开发的阿尔法数据服务系统。

本文采用两种模型,其一是分解模型;其二是二叉树定价模型。

通过研究发现转债价格不同程度地被低估。

分解模型分解模型将可转债分解成两部分——一个普通的公司债券和一个关于标的股票的看涨期权,债券部分采用贴现因子模型,看涨期权定价采用Black-Scholes定价模型。

分解模型由于计算量小,方法简单,也是目前实务界常用的方法,但是转股权和普通意义上的看涨期权并不完全一样,因为转股价随着转债触发条件而不断修正,由于Black-Scholes适用于欧式期权,但是可转债的转股权是路径依赖的美式期权,可以提前执行,一般国内转债的封闭期只有半年(少数也有一年)。

而且这种方法忽略了转债中隐含的赎回权和回售权。

二叉树模型为了克服分解模型的缺陷,本文还采用了Cox、Ross和Rubinstein(1979)提出的二叉树定价模型来对转债隐含期权定价,考虑到运算效率和精确性,可取步长为100。

并将风险调整利率纳入二叉树的计算中。

在二叉树每一结点,考察以下几个因素,现逐一说明:(1)终点条件(Endnode Condition),即CT=Max(nTST,λPar),其中CT是转债到期时刻T的公平价值,ST为T时刻标的股票价格,nTST为转股价值,λ为持有转债不转股到期利息补偿比率,Par为转债面值。

可交换债券的投资价值——基于与股票价格联动的实证分析

可交换债券的投资价值——基于与股票价格联动的实证分析

2016年月(中)行政事业资产财务与行使换股权实现员工持股,并通过较高的票面利率对员工的利益提供保障。

此外,在税收套利上,若推迟实现资本利得税的贴现值小于目前直接出售的资本利得税,便存在套利机会。

二、可交换债券投资价值的实证分析1.模型说明本文采用多变量协整和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可交换债券价格与正股价格之间的动态传导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可交换债券市场与对应的正股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联动效应。

协整检验的目的是为两个或者多个非平稳序列的线性组合确定是否具有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关系的研究对象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因此,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本文首先采用ADF 方法进行了单位根检验。

(1)协整检验。

协整关系并非是指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统计相关关系或函数关系,而是从一个长期区间上看,变量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最常用的协整检验方法是Johansen 协整检验。

(2)误差修正模型(ECM )。

协整关系反映的只是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建立短期动态模型,可以反映短期偏离长期均衡修正的机制。

根据Grange 表述定理,如果变量X 与变量Y 是协整的,那么它们之间的短期非均衡关系一定存在一个误差修正模型来解释:y t =0x t +(11)(y t 1k 0k 1x t 1)+u t其中,(y t 1k 0k 1x t 1)是非均衡误差修正项,k 0、k 1是长期均衡参数,(11)为短期修正参数;ECM 模型有效地将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偏离结合在一起,增强了模型的解释功能。

(3)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ECM )。

误差修正模型只是反映了短期内总体偏离长期均衡的修正,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则更加一般化,反映了即期变量Y 正偏离或负偏离对变量Y 下一期变动的影响的非对称性。

模型表述为:y t =0xt +(0+1t 1)(y t 1k 0k 1x t 1)+u t ,其中y t 1为虚拟变量,当y t 1正偏离时,即(y t 1k 0k 1x t 1)>0,y t 1=1,误差修正模型系数为0+1;当y t 1负偏离时,即(y t 1k 0k 1x t 1)0,y t 1=0,误差修正模型系数为0;如果误差修正模型系数不相等,或者y t 1不等于零,则表示存在非对称性。

可交换债券定价:模型、实证与案例分析

可交换债券定价:模型、实证与案例分析

可交换债券定价:模型、实证与案例分析
可交换债券定价:模型、实证与案例分析可交换债(Exchangeable Bond,EB)全称为“可交换他公司股票的债券”,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发行的、债券持有人在约定的时限内,当特定的条件达成,能够依据约定的价格,选择将所持债券交换成发行人所持有的该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司债券。

一般来说,按照债券的发行条款,债券持有人每期将获得较低的固定债券利息,而在约定的时限内,当约定的条件满足,债券持有人有权选择将债券交换成上市公司股票,其也有权不换股,而将债券持有至到期,并获得本金及利息的偿付。

发行人获得成本较低的融资,也可以获得较小股价冲击下的更优股票减持途径。

2014年底,宝钢集团发行的可交换债14宝钢EB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开启了国内公募可交换债的历史,紧随其后,中国太保(601601)及艾派克(002180)也于2015年初公告了其股东拟发行可交换公司债的公告,可交换债在可转债之后成为了又一受市场热捧的金融创新产品。

作为复杂含权债券,可交换债的定价问题也相对复杂,而由于可交换债与可转债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借鉴可转债定价来为可交换债定价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通过历史文献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及模型建立等研究方法对可交换债的定价进行研究。

具体来说,通过阅读大量可转债定价研究的文献,获得论文理论支持,同时对比可交换债与可转债之间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得出二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存在于发行人信用风险,下修行为,赎回行为等方面,结合对可转债定价方法的研究,可交换债的案例分析,最后得出可交换债的定价模型,并利用Matlab完成了程序编写,为可交换债发行定价提供了切实有效的理论价值求解方式。

带有股权稀释和违约风险的可转换债券定价及实证分析

带有股权稀释和违约风险的可转换债券定价及实证分析

带有股权稀释和违约风险的可转换债券定价及实证分析带有股权稀释和违约风险的可转换债券定价及实证分析引言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混合债券,结合了债券和股份两种金融工具的特点。

它给予债券持有人将债券转换为公司股份的权利,从而享有参与公司成长和盈利的机会。

然而,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和风险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因为它既有债券的各种特点,也有股份的股权稀释和违约风险。

本文旨在探讨带有股权稀释和违约风险的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方法,并进行实证分析。

一、可转换债券的基本特点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 债券特征: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债务证券,有明确的债券本金、债券期限、债券利率等特点,并承诺在到期时按照合同约定偿还债务。

2. 转换特征:可转换债券允许债券持有人在特定条件下将债券转换为公司股份或其他股权工具。

3. 价值特征:可转换债券的价值由债券的债务特征和转换特征共同决定,其价值随着公司的财务状况、股票价格等因素波动。

二、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考虑到可转换债券的复杂性,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布莱克-舒尔斯模型和焦点模型。

1. 布莱克-舒尔斯模型布莱克-舒尔斯模型是一种基于期权定价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

该模型认为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可以看作是一个复合期权,即债券债务的期权和转换为股份的期权的组合。

这个模型的核心是根据股票价格、债券期限、无风险利率、股票波动率等因素,利用期权定价理论计算出可转换债券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

2. 焦点模型焦点模型是一种基于公司价值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

该模型认为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与公司的股票和债务的价值有关。

债券的价值等于公司的总价值减去股票的价值。

根据公司财务数据、市场数据和债券特征,可以计算出公司的总价值和债券的价值。

三、实证分析为了验证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的有效性,我们对某上市公司的可转换债券进行实证分析。

该可转换债券的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5%,每股转股价格为20元,每股转股比例为1比10,当前市场股价为15元。

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可转债是一种同时具有股票和债券双重属性的金融产品,可转债的价格涨跌与股票价格的涨跌关系密切,是股市中的重要衍生品。

作为证券市场中的特殊品种,可转债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具有固定利率及到期赎回价值;其二,发行价一般低于普通公司债的发行价;其三,可转债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兑换成公司的股票,同时可转债也可以再次转换成普通债券。

另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者对可转债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成为了资本市场的热点。

所以,对可转债的定价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投资者进行风险控制,提高市场效率,增加市场透明度。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我国可转债的定价,并分析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介绍可转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其市场表现及发行情况。

2、总结已有的可转债定价理论和方法,包括可转债期权定价模型、债券评级、利率和股票价格的变化对可转债价格的影响等。

3、利用我国部分上市公司的可转债数据,对可转债进行实证分析,将所得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差异。

4、通过分析定价结果,探讨可转债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归纳可转债的投资策略。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对可转债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具体来说,研究方法和步骤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收集收集我国部分上市公司的可转债的发行信息及相关数据,包括可转债的发行价、当期股票价格、债券溢价率、债券期限、票面利率和转换权的行权价、到期赎回价值等相关指标。

2、可转债定价模型分析基于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债券定价模型和债券评级模型等相关理论,分析可转债价格的定价理论和方法。

3、实证分析利用所收集到的可转债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可转债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比较不同模型的定价效果。

4、结果分析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并归纳可转债的投资策略,提出一些关于可转债市场发展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实证检验
1, 样本的选择和模型的设定 本文以 20 0 5 年 5 月 �20 10 年 12 月为样本 区间,使用 月度数据,
10 0
企业管理
表2 影响因素 有形补偿 退货 , 换货 道歉 反应迅速
�����������������������������������������������资产之间联动关系的研究已经非常成 熟,目前对可转债的研究已 经发展到可转债各项条款对于其定价的影 响 � 由于可转换债券在我国推出的时间并不长,国内关于可转债和股 票 市 场 间 的 联 系 的 文 献 还 比 较 少 � M ark C. H utch i ns on, Li am ] A . Gall ag h e r ( 20 10 ) [1 构造了一个模拟资产组合, 以描述可转债套利中 的风险� 得出的结果是可转债套利与违约和期限结构风险因素正相关� 作者还发现,0 7 - 0 8 金融危机时,单个对冲基金和指数中存在负的非 [ 2 ] 正常的回报 � 杨如彦 , 魏刚等 ( 20 0 2) 比较系统地阐释了我国可转换 [ 3] 债券的融资特点和定价方法 � 黄建兵 ( 20 0 2) 应用无风险套利原理, 对转债的价格与相应的转换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推断我国证 券市场上的价格有效性 � 得出结论 :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套利机 会,价 格有效性不满足� 但随着市场交易的进行,无风险套利机会和套利获 [4 ] 取利润不断减少,市场有效性不断提高 � 吴谦 ( 20 0 7 ) 运用协整方法 和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 ,实 证研究了可转债价格和基础股票价格之间 的动态传导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 系,且股票价 格变动领先于可转债价 格� 同 时,作 者也认为 由于套利 机会的出 现, [ 5] 转债价格不会偏离转股价值太远 �秦利 ( 20 0 7) 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 可转债融资对股价的影响 � 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转债发行时间窗口 的市场反应 , 发现公司股票异常收益率为绝对值较大的 负值� 总体来 看,上市公司宣布发行可转债融资计划以后,公司的股票价格呈现出 "先抑后扬 " 的态势,负债率较 低和业绩 增长情况 良好的个 股后续表 现较好� 过往文献多研究可转债的条款设计,或是单个转债和对应正股间 价格联动 , 而关于两个市场指数之间的联动研究较少 � 可转债的条款 设计涉及的是微观市场上的转债定价 , 而各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可 能根据自身特点设计相应的条款 , 导致定价方案不一定具有普遍适用 性 � 而单个转债和正股的联动难免受公司所处行业 , 公司状况以及当 时市场条件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噪音 � 本文从市场角度验证可转债 和股票之间的的收益率关联,则可以 消除单个 样本测量 的不稳定 性, 进而综观地分析两个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 �
0 . 8912 0 . 8840 124. 85 40 13 . 9880 14. 15 3 9 27. 5 972
0 . 920 2
A kai ke i nf orm ati on cri te ri on
回归模型以可转债的 价格和 股票 的价格 作为内 生变量,分 别回 归二者的内在关系 � 从模型回归 的结 果中,可 以说 明两者 的关 系是 非结构性的,我们可以看到 CB 和 S 两者之间的关系较 为显著,而且 2 两者互相影响 � 表中调整的 R 值也可以基本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 � 我们使用滞后二期作为回归 阶数 , 从表 中可以看 出 , CB ( - 2) 对 CB 和 S 的影响都是正相向的 � 说明前两个月度的可转 债的收盘价 越高,当月的可转 债收 盘价 也越 高,且 股票 指数 的收 盘 价也 越高 ; 可转债的变化可 以带 来股 票指 数 的正 向变 动 � 从 20 0 1 年 我国 出台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实施办法 � 以来 , 越来越多的上市 公司选择发 行可转债的融资方式来代 替发行 股票 的融资 方式 , 而可 转债又 可在 一定期间转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股票的价格上涨 � 而表中 S ( - 2) 与 CB 和 S 的关 系都是 负相关,这 说明滞 后两 期的股票指数收盘价会降低可转债当期收盘价和股票当 期指数 � 而 S ( - 2) 与 CB 的 关系 通过 了置信 水平 10 % 的 检验, 其显 著性 较强, 虽然 S ( - 2) 与 S 的关 系不如与 CB 的关系 显著 , 但是 也能说 明问 题 � 结果表明 , 前两个月 度的股 价越 高, 当期可 转债和 股票价 格越 低 � 因而公司在选择发行可转债时,要注意其股票价格的影响 � 此外,我们使用了 Gr ange r 因果 关系检 验,检测发 现 CB 与 S 二 者互为因果的关系显著,也 就是说 可转债 的价格 变化可 以引起 股票 价格的变化 , 而股票价格的变化 也可 以引起 可转 债价 格的变 化 � 这 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上述回 归结 果 � 就稳 定性 而言 , 我 们做 了模 型特征方程的根的倒数值 视图,结 果发现 方程的 单位根 的模都 落在 以 1 为半径 的 单位 圆中, 这 说明 了模 型 是 稳定 的, 满足 稳 定性 的 要求 � ( 下转第 10 2 页 )
经济观察
�������������������������������������������������
我国可转债价格与股票价格相关性实证分析
刘礼俊 暨南大学 金融系 广东 广州 5 10 63 2
�摘要 � 本文以 20 0 5 年 5 月 - 20 10 年 12 月作为样本区间 , 使用月度数据 ,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 ( VAR ) 对可转债价格和股票价格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 模型 采用二阶滞后,并运用了 Gr ang e r 因果检验检测了二者的因果关系 � 分析的结果表明可转债价格与股票价格之间的联动性显著 且具有稳定性 ,二阶滞后的 可转债价 格与当月可转债和股票价格正相关,二阶滞后的股票价格与当月可转债和股票价格负相关,并且 Gr ang e r 检验结果为二者互为因果 � �关键词 � 可转债价格 股票价格 向量自回归模型 联动性
有形补偿 , 退货换货 , 道歉 , 反应迅速的均值和标准差 最大值 10 0 10 0 60 71 最小值 0 0 0 0 平均值 27. 3 7 3 4. 3 1 20 . 87 17. 46 中值 20 . 50 3 0 .00 20 . 0 0 13 . 50 标准差 20 . 10 5 22. 45 3 15 . 299 14. 5 0 3 意向的影响更大一些 � 因此当企 业发 生服务 失误 时,首先 应该 确保 的是满足顾客退货换货的要求 , 减少 他们的 不满 情绪 , 接 下来 企业 可以再对顾客采 取有 形补 偿 , 谦虚 真诚 的道 歉等 一系 列 补救 措施 , 努力将不满意顾客转化为满意 顾客 , 提高顾 客的 满意 度 , 进而 保持 企业的竞争优势 � 由 于人力 , 物 力和 时间上 的限制 , 本 研究的 研究 对象仅为辽宁省几所大学 的本科 生,然而 大学生 仅为经 历过服 务失 误的顾客的一部分 � 另外,本研究设 计的行业背景 只限定在 网购业, 而不同行业间服务失败的 情况和 补救 的措施 可能会 有所不 同,进而 顾客感知的补救满意度也 会有所 差异 � 顾 客满意 度及其 期望的 补救 措施是否会因为发生服务 失误的 产品 的不同 而发生 变化,也可 以在 后续研究中进行进一步探讨 � 参考文献 [ 1 ] Os trom A . and I acob ucciD . Cons um e r trad e - off s and th eeval uati on of s e rvi ce s [ J] . J our nal of M ar ke ti ng ,1999,59 ( J anuary) : 17 - 2 8. [ 2 ]Gronroos ,Ch r i s tian. S er vi ce Qual i ty : Th eSi x Cr i te ri a of Good Per ce i ve dSe r vi ce Qual i ty [J]. R e vie w of Busines s , 1988, 9 ( Wi nte r) , 1 0 - 13 . [ 3 ] T ax S , Brow n S . S er vice R ecov e ry: R e s earch Ins i g h ts and P ractice s [A ]. S war tz T,I acobucciD . H and book i nSe rvi ce s M ar ke ting & M anag e me nt [ C]. CA: S age Publ i cati ons , 20 0 0 . 272. [ 4] H art,Ch r ist op h e r. W. L . ,J am e s . L. H e s kett,and W. Earl S as s er . Th e Pr of i tab leA rt ofS er vice R e cover y [J]. H arvar d Bus i ne ss R e vi ew , 1990 , 68 ( 4) : 148 - 156 . [ 5 ] Bi tne r , M . J . , Boom s , B. H . and Te tr e aul t ,M . S . ( 1990) , " Th ese rvi ce e ncount e r : di ag nos i ng f avor ab leand unf av or 2 ab le i ncid ents " , J our nal of M arketi ng ,Vol. 5 4 ,January , 71 - 84. [ 6] Paras ur am an,A . ,V. A . Z ei th am l and L. L. Ber ry. A Concep tual M odel of S e rvi ce Qual ity and Its I m p li cati ons f or F ut ure R e s earch [ J]. J our nal of M arke ti ng, 1985 , 49 ( F al l ) : 41 - 5 0 [ 7] Brow n, S teven P and R i ch ar d F Be l tram i ni . Cons um e r Com p lai ni ng and Word - of - m outh A cti vi ti es [J] . A dvance s i n Consum e r R e se ar ch , 1989 , 16: 9 - 16 [ 8]瓦拉 瑞 尔 A . 泽 丝 曼尔 , 玛 丽 � 乔 � 比 特 纳 . 服 务 营 销 [ M ] . 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 0 4. [ 9] L aBarbe r a,P. A. and M azur s ky D . A Long i tudi nal A sse ssm e nt of Cons um e r S ati sf acti on / D i s s ati sf acti on: Th e D ynam i c Pr oce s s of th e Cog ni ti v e Pr oces s [ J] . J ournal of M arke ti ng R es e arch , 1983 , 20 ( 1 2) : 3 93 - 40 4. [10 ] S p re ng, R i ch ar d A ., Gi l be rt D . H ar re l l and R ober t D. M ackoy. S e r vi ce R e cov e r y : Im p act on S ati sf acti on and Inte ntions [J] . J ournal of S er vice M ar ke ti ng , 1995 , 9 ( 1) : 15 - 23 . [ 11 ] Goodw i n, C. and R os s I . Cons um e rR e s p ons es to S e rvi ce F ai l ur es : I nf l uence of Pr oced ural and Inte racti onal F ai r nes s Per ce p ti ons [J] . J ournal of Bus i ne ss R e s earch , 1992, 25 ( 2) : 149 - 163 . [ 12 ] Smi th ,A m y K . ,R uth N . Bol ton and J anet Wagner. A M od el of Cus tom e r S ati sf acti on w i th S er vi ce Encounte rs I nv ol vi ng F ai l ure and R e cover y[ J] . J ournal ofM ar keti ng R esearch , 1999,3 6 ( 3 ) : 3 5 6 - 3 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