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石湾景点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石湾逐步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陶瓷商品专业化、规 模化的生产体系,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各地。此时的工艺陶瓷生产水平已体现出 在吸收北宋名窑色釉基础上创造石湾陶艺语言的特点。
明代以后石湾工艺陶瓷的生产进入鼎盛时期,产品种类繁多,成为独具岭南特色的工艺 陶瓷生产基地。明代永历、宣德年间,郑和带领巨大的船队,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七次下 西洋,走遍了亚洲、非洲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大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有“石湾公仔” 之称的石湾陶艺产品也随之更多地流向海外。近年在阿拉伯半岛阿曼索哈地区出土的明代石 湾杂色釉骑狮人物像和黑釉三足炉,便印证了“石湾公仔”远征海外的足迹。“石湾瓦,甲天 下”就是的陶师庙就像当时的一个陶瓷精品展览馆一样,收纳着 当时陶瓷行业的精品,尤其是具有石湾特色的瓦脊公仔,名扬海内外,陶师庙更是制陶业辉 煌成就的骄傲和标志。
陶师庙,建于明朝,但今已无存,唯一能现场寻访的,就是新建的陶师祖庙,其建筑分 为“三进式”结构,在其三大殿以及各偏殿的瓦脊上,都塑有具佛山石湾传统艺术特色的“瓦 脊公仔”。这些“瓦脊公仔”比较高大,比传统的造型要高出二到三倍,据称这样更轻易让人 欣赏到“瓦脊公仔”的真面目。
佛山石湾景点介绍
古寮场 在石湾镇可以看到一种特殊的制陶工场——寮场。过去石湾的制陶工场,多为简陋棚式, 故称为“寮”。古作车最早使用时间为公元前 6000—2400,是人类最早发明的机械工具之一, 是制陶业的一次革命,制陶手工业从此得到大规模的发展。现在这里的寮场已经开发为旅游 观光项目,在这里可以看到拉坯的作车表演,陶瓷微塑的山公制作演示和注浆的成型工艺, 这些都是旧石湾的制陶场景的再现。 游览古窑、寮场之余,还可以去林家厅附近的古民居建筑群领略一下明清时代岭南民居 的古朴与优美,或者去公仔街逛逛,选购一些陶瓷工艺品作为纪念。 明清古建筑群 林家厅附近一带的古民居群,为明清时代的建筑,具有岭南民俗文化的建筑特色,是古 代建筑文明的遗产,至今保存完好,2002 年成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这里设立 了国际艺术家村,现已有 30 多名国内外的知名艺术家进驻,将来会有几百名艺术家、创意 者长期在此生活、创作。 玩陶中心 3000 平方米全世界最大的玩陶中心,可以同时容纳 3000 人欢乐玩陶,是岭南最具特色 的陶艺互动培训基地,同时也是世界陶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有中外陶艺师现场交流指导,现 场拉坯制作各种形状的陶具,更可亲自创作一块梦想砖,作品由 500 年古龙窑烧制(亦可以 现场乐烧,立等可取)。 石湾陶瓷博物馆 石湾陶瓷源远流长,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石湾河宕贝丘遗址出 土的几何印纹图片,见证了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湾陶瓷历史,显示了先人的聪明才智; 而大雾岗唐宋窑址的发掘,证实了唐宋时期石湾已成为岭南陶器生产基地;发展至明代更有 “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 是广东首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行业博物馆,于 2004 年 10 月 18 日开馆。全馆共分陶 瓷拾隅、陶的形成、窑的演变、石湾陶业二十四行、石湾陶艺五大展馆。“陶瓷拾隅”馆主要 是对我国各时期的陶瓷及分布地区概况的简介;“陶的形成”馆是通过泥、形、饰、釉、火五 个展室表现制陶的五个工序的方法及细节;“窑的演变”馆展示我国窑炉的发展演变过程;作 为陶瓷博物馆的重点——“石湾陶业二十四行”馆,主要展示明代到解放前,石湾制作日用陶 瓷的二十四个行业的主要产品;“石湾公仔”名扬中外,“石湾陶艺”馆汇集了不少古今陶艺大 师及名家的陶艺珍品。 除了五个固定展馆外,博物馆还设有两个专题展馆,用作举办短期展览。如在 2006 年 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湾陶塑原作精品展”、2007 年举办“青花秘史。澳大利亚当代瓷 器展”、2008 年 5 月举办“新公仔。石湾陶艺名家作品邀请展”等等。 博物馆内展出的还有多组在明代古龙窑“南风古灶”烧制的大型陶塑,如长 42.6 米,高 2.6 米的巨型陶制手捏贴塑壁画——《东平河图录》;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钟汝荣创作的中国最大 的陶瓷浮雕门神;反映石湾陶业二十四行分布状况的大型微雕陶塑《石湾二十四行分布图》; 大小与真人相仿的表现石湾制陶场景的七组大型人物陶塑等,精致细腻,活灵活现,烘托出 浓浓陶文化气氛。 博物馆在陈列设计上追求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理念,陈列手法独特,传统与现代风 格结合,并打破惯用的设计模式,大胆运用木、石、竹、藤、皮等多种材料表现陶的粗犷、 朴实,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展示上还借助高科技的声、光、电设备,配置先进新颖的 自动语音解说系统、触摸屏,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艺术品位于一体,在视觉、听觉、
丰宁寺 始建于明,清代经康熙五十六年和嘉庆、同治及民初年间筹多次重修,规模颇大。该寺 座落于陶都石湾昔日的闹市“莲峰昼市”之旁,依莲子岗山势座北向南而建,主体建筑由山门、 钟鼓楼、前殿、中殿、香亭及后殿组成,沿纵轴由南向北排列,并渐次升高,气势恢宏,巍 峨壮丽。 建筑物除钟鼓楼、香亭为卷棚歇山顶外,余均硬山顶并配以马鞍式封火山墙,各殿面宽 和进深均三间,通面宽 13.28 米,总面积约 750 平方米。四合院式平面布局紧凑合理,钟鼓 楼、廊庑香亭等的设置繁简得当,中心突出,使整体建筑显得小巧玲珑,小中见大,建筑架 构除多为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外,还有镂空花架或博古式梁架,既式样繁多,也具当地庙 宇之格调;建筑装修亦颇讲究,屋顶的灰画灰塑装饰多姿多彩,檐板、隔扇、雀替等漆金木 雕构件富丽高雅,均体现了该庙建筑和艺术的价值。 今寺内原有的“四大金刚”、“观音”、“十八罗汉”、“韦驮”、“准提佛母”、“关帝”、“十皇” 和“三宝佛”等造像及寺内器具已无存,唯建筑物旧貌依然。随着城市的开发。该寺因地处过 境公路旁边,其开发使用的前景无可限量。 莲峰书院 莲峰书院在佛山市石湾区镇中路上,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8)。书院建筑组群由山门、 香亭、正殿及奎星楼等组成,占地约 650 平米,是佛山内现存较好的一处清代书院建筑群。 院内房舍宽敞,环境幽雅,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各类建筑木石雕刻用材优质,工艺精湛,是了 解清代粤中地区书院建筑的一处珍贵实例。由康熙年间最后一任南海知县宋玮召集七堡士绅 捐资修建作为七堡内五十四个村庄子弟的封建科举的教育场所。曾经在石湾历史上很长时间 里具有重要作用,是乡绅议事地,也是当时石湾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石湾陶瓷的辉煌历史 石湾制陶具有 5700 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最早制陶的地区之一。石湾陶瓷早在新石器 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中已揭开其烧陶的历史序篇,石湾陶瓷基地形成于唐宋,盛兴于明清, 改革开放后,石湾陶艺进入了一个群星灿烂的全盛时代。从传统手工业制陶,到现代化生产,
触觉上都给观众一个全新的感受。 陶艺生态公园 以陶瓷雕塑为主题的石湾公园,占地约 250 亩。中外陶艺大师独具匠心的柴烧作品,散
发出陶瓷艺术的无限魅力;80 亩大型人工湖与清幽雅致的园林景观相辉映,形成景观、休 闲、赏陶的好去处。
石湾美术陶瓷厂 石湾陶塑,源远流长,广东的石湾陶瓷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中已揭开其烧陶 的历史序篇,石湾出现大型窑场的历史最迟可上溯唐朝。秦汉时,作为岭南重要的几何印纹 陶器制作地,石湾已出现了陶塑制品,如澜石汉墓出土的大量明器中就有《水田附船》模型 陶塑以及陶屋、船、女俑、牛、马、羊等。艺术陶塑盛行于唐,至明清而臻于鼎盛。石湾陶 塑生产上属于民窑,陶塑艺术也完全属于民间陶塑艺人的创作。 位于佛山市石湾镇东风路 17 号。它成立于 1956 年,40 多年来,已由一家单纯生产美 术陶瓷的小厂发展成为拥有美术陶瓷、古建园林陶瓷、劈开砖、西式瓦、仿石砖、玉炻砖、 园林艺术砖等多个“红狮”牌产品的大型现代化企业。石湾美术陶瓷厂经过 50 多年的发展成 为工艺陶瓷的翘楚,始终代表着国内行业的最高水平,历年中接访了多个国家的元首和领导 人,产品行销欧美等国。时至今日,在以石湾为中心的周边地区,400 多家陶艺生产企业、 商铺、作坊星罗棋布,使石湾陶艺产业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公仔街 连接石湾公园和南风古灶之间有一条仿明清建筑的公仔街,专门销售各种陶瓷艺术品, 既有传统的名家之作,也有现代的家具装饰品,遨游其中,完全陶醉在陶瓷艺术的文化长廊 里。 大缸瀑布 由数百个大小瓦缸组合而成。水顺势流入缸中,满而则溢,瀑布呈盆满钵满之势,蔚为 壮观;侧面近赏则水击缸壁,水花飞溅,犹若珠落玉盘,别具趣味。 百万梦想墙 南风古灶的最大创意——“梦想砖”,由所有有梦想的人,用图画、文字、手印等各种你 可以想到的方式,将自己的梦想放到了一块陶板上,烧出来,进行编号,砌成“百万梦想墙”, 从玩陶厅出发,绵延到整个石湾公园几十公里,成为中国新长城。 大师工作室 已打造了一批岭南民居国际艺术家工作室,将旧厂房改建成大师工作室,成为一个激荡 理性思考和与感性创意的美学空间,一个适合艺术家、创意者工作和生活的天堂。 当代陶瓷美术馆 用 11 天时间由陶瓷旧工厂改建而成,又名“11 天馆”,在这里举办了各种国际国内展览, 包括中国当代异化陶瓷展、中日韩三国新世代交流展等。 陶师祖庙 “石湾瓦,甲天下,庞及海外之国。”石湾陶,景德瓷,概括了中国陶瓷业的精髓。与景 德瓷不同的在于,一个是官窑,一个是民窑。石湾陶业始于何时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是石 湾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印纹陶器,证明早在 5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石湾先民已经开始 烧制陶器。 汉代以后,由于商业逐渐发达,货币流通量大,铜多用于铸造钱币,铜质日用品大多被 陶器替代,陶业于是得以兴盛,也带动了陶艺的长进,制陶形成独立的手工业,陶器走向市 场成为商品。因此,石湾出现大型陶场的历史最晚可以上溯到唐朝。 陶师庙是石湾 “四大古迹”之一(另外三处是丰宁寺、莲峰书院、高庙),用来祭祀陶瓷师 祖虞舜帝,它是石湾陶瓷史上最鼎盛时期的象征,是石湾标志性建筑,在陶瓷行业中有着不
如今新建的陶师庙坐落在石湾公园内,是 2006 年由广东省道教协会会长出资 2800 万建 成,占地 3100 平方米。大殿的瓦脊上都保留了石湾传统艺术特色的“瓦脊公仔”。
据介绍,自古以来,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庙,如此兴盛的制陶业当然也不例外。据 介绍,石湾第一座陶师庙就建于南宋,约 1273 年,由躲避战乱从山西霍州逃难至石湾的窑 工所建,这座陶师庙狭小,只有 30 平米。明代时,中原陶工大量迁到石湾后,石湾陶业兴 旺发达起来,之前的小陶师祖庙已不适应当时需要,各行陶工筹款兴建规模宏大的第二座陶 师祖庙。据同治《南海县志》记载,第二座陶师庙始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 年),位于石湾莲 子岗东麓,与莲峰书院和丰宁寺毗邻,长约 70 米,宽约 50 米,非常宏伟。陶师庙中供奉的 是陶师虞舜帝。每年农历三月廿六和八月廿二为陶师诞,石湾都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俗称 “春秋二祭”。所有陶工参拜陶师像,祈求窑火兴旺,烧出精品。平时陶师祖庙内大多场地被 划为铺位出租,成为陶工和市民经常活动和购物的场所,书院和陶师庙前面一带场地宽广, 形成热闹墟市,是石湾六景之一的“莲峰昼市”。
佛山延绵不断的陶瓷历史,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为提升人类的生活品位,走过了辉煌的历程, 走进了新的时代。
秦汉时期,石湾制陶技术已有较高的水平,本地出土的东汉水稻田附船模型等,证明此 时已形成了初具地方特色的陶瓷艺术。在澜石大松岗、八仙岗等地发现的战国墓和汉代墓群, 出土了“舞乐俑”等器形繁多的陶器,其中釉陶已普遍出现。这些印纹陶、瓷器在制作成型技 术、烧成温度和印纹变化的多样性几方面都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个性。当地东汉墓出土的水田 模型、舞乐俑、牛、猪、狗、屋、仑井等陶瓷塑品,标志着石湾工艺陶瓷的制作在这一时期 已臻成熟。
清代,石湾工艺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石湾成为当时生产技术和商品经济都相当发达的 工艺陶瓷生产营销基地。据清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记载:“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 清代光绪年间的抄本《南海乡土志。矿物制造》记载:“年中贸易过百万,为工业一大宗。” 在这一时期,石湾共有陶窑 107 座,从业人员达 6 万余人。生产的陶器分为日用、艺术、园 林、工业、葬用等五大类二十四个行业,产品畅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诸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