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的实验方案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的实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8b77d8998fcc22bcd10dde.png)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的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用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了解粗纤维测定方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二、实验原理用固定量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醚、乙醇除去醚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称为粗纤维。
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养分。
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实验方法(酸碱法)三、实验设备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2、分样筛:孔径1mm(18目);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4、电热恒温箱:可控制温度在130℃;5、高温炉:电加热,可控制温度在550~600℃;6、古氏坩埚:30ml,预先加入30ml酸洗石棉悬浮液。
再抽干,以石棉厚度均匀,不透光为宜;7、消煮器:由冷凝球的高型烧杯(50ml)或有冷凝管的锥形瓶;8、抽滤装置:抽真空装置,吸滤瓶及漏斗;9、滤器:200目不锈钢网和尼龙网,或G2号玻璃滤器;10、干燥器:用氯化钙(干燥试剂)或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四、实验试剂三、试剂1、本方法试剂使用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标准溶液按GB601制备2、硫酸(GB 625)溶液,0.128mol/L±0.005mol/L,每100ml含硫酸1.25g。
应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GB 601。
3、氢氧化钠( GB 629 )溶液,0.313mol/L±0.005mol/L,每100ml含氢氧化钠1.25g,应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 GB 601。
4、酸洗石棉(HG 3-1062):将中等长度的酸洗石棉在1:3盐酸溶液中煮沸45分钟,过滤后于550℃烧灼16h,用(0.128mol/L±0.005mol/L)硫酸溶液浸泡煮沸30min,过滤,用水洗净酸。
同样用(0.313mol/L±0.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沸30min,过滤,先用少量硫酸溶液洗1次,再用水洗净,烘干后,于550℃烧灼2h,其空白试验结果为每1g石棉含粗纤维值小于1mg。
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粗纤维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2dcfc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d.png)
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1 简介
粗纤维是指不能在酸或碱性介质中水解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
质素等物质的总和,是一种重要的饲料指标,直接影响动物的消化吸
收和生长发育。
因此,粗纤维的测定对于饲料研究和生产非常重要。
2 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测定粗纤维的方法是van Soest法和Weihe 法。
van Soest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提取饲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燃烧残余物得出粗纤维的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
1.将粉碎好的饲料加入酸洗液中,用环保型破碎机均匀搅拌。
2.将混合溶液过滤,并用乙醚处理,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离出来。
3.将残渣干燥至恒重后,再在高温下燃烧,以得出残留的灰分含量。
4.通过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质量及残肥灰分的质量来计算粗纤维
的含量。
Weihe法:这种方法是体外模拟动物胃肠道消化过程,测定具有消化性的饲料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从而计算粗纤维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
1.将粉碎好的饲料样品用酸洗液进行浸泡、预热等处理。
2.加入动物模拟消化液中进行模拟消化过程,将所消化的玉米纤维中的钙平衡。
3.分别取消化前和消化后的样品,测定其剩余玉米纤维的含量,以得出其消化量。
4.根据饲料样品总纤维和消化玉米纤维来计算粗纤维含量。
3 结束语
粗纤维测定是饲料品质评定中的重要指标,正确掌握粗纤维测定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分析饲料的营养成分,同时也能够提高饲料的生产质量,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导学案》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11da5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3.png)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导学案一、导入饲料中的粗纤维是指不能被动物消化吸收的植物纤维,对动物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影响。
了解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对于合理配饲料、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将进修如何测定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
二、目标1. 了解粗纤维的观点及其在饲料中的作用。
2. 掌握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定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
三、导学1. 什么是粗纤维?粗纤维是指不能被动物消化吸收的植物纤维,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
在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越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就越低。
2. 粗纤维的作用粗纤维可以增进动物的消化,增加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吸收。
但过高的粗纤维含量会影响动物的消化吸收,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
3. 粗纤维的测定方法(1)原理:粗纤维的测定是通过提取饲料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然后计算得到粗纤维的含量。
(2)仪器:粗纤维测定器、烘箱、酸碱溶液等。
(3)步骤:a. 取适量样品,干燥至恒重。
b. 将样品加入粗纤维测定器中,用酸碱溶液进行提取。
c. 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粗纤维残渣。
d. 烘干残渣至恒重,计算粗纤维含量。
四、实践1. 实验目标:测定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
2. 实验步骤:a. 取适量饲料样品,干燥至恒重。
b. 加入粗纤维测定器中,进行提取。
c. 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粗纤维残渣。
d. 烘干残渣至恒重,计算粗纤维含量。
3.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得到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为X%。
五、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修了粗纤维的观点及其在饲料中的作用,掌握了粗纤维的测定方法,提高了对饲料营养成分的理解。
在以后的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中,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调整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六、拓展1. 了解不同动物对粗纤维的需求量。
2. 探讨粗纤维含量对动物发展发育的影响。
3. 钻研如何通过饲料配方调整粗纤维含量,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通过本次进修,我们对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动物饲养水平,增进畜牧业的发展。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的实验方案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的实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d4e70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9.png)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的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用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了解粗纤维测定方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二、实验原理用固定量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醚、乙醇除去醚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称为粗纤维。
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养分。
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实验方法(酸碱法)三、实验设备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2、分样筛:孔径1mm(18目);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4、电热恒温箱:可控制温度在130℃;5、高温炉:电加热,可控制温度在550~600℃;6、古氏坩埚:30ml,预先加入30ml酸洗石棉悬浮液。
再抽干,以石棉厚度均匀,不透光为宜;7、消煮器:由冷凝球的高型烧杯(50ml)或有冷凝管的锥形瓶;8、抽滤装置:抽真空装置,吸滤瓶及漏斗;9、滤器:200目不锈钢网和尼龙网,或G2号玻璃滤器;10、干燥器:用氯化钙(干燥试剂)或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四、实验试剂三、试剂1、本方法试剂使用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标准溶液按GB601制备2、硫酸(GB 625)溶液,0.128mol/L±0.005mol/L,每100ml含硫酸1.25g。
应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GB601。
3、氢氧化钠(GB 629 )溶液,0.313mol/L±0.005mol/L,每100ml含氢氧化钠1.25g,应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 GB 601。
4、酸洗石棉(HG 3-1062):将中等长度的酸洗石棉在1:3盐酸溶液中煮沸45分钟,过滤后于550℃烧灼16h,用(0.128mol/L±0.005mol/L)硫酸溶液浸泡煮沸30min,过滤,用水洗净酸。
同样用(0.313mol/L±0.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沸30min,过滤,先用少量硫酸溶液洗1次,再用水洗净,烘干后,于550℃烧灼2h,其空白试验结果为每1g石棉含粗纤维值小于1mg。
粗纤维的测定.DOC
![粗纤维的测定.DOC](https://img.taocdn.com/s3/m/5cdb453202020740bf1e9b29.png)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1.适用范围:植物性饲料2.原理:用固定量的酸和碱,在特定的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石油醚,乙醇除去醚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为粗纤维。
3.试剂硫酸:分析纯,0.13±0.005N(硫酸6.89ml加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冷却,定容即位1.25%)氢氧化钾:分析纯,0.23±0.005N(迅速称取氢氧化钾15.18g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正辛醇:分析纯4.操作步骤:(1)取1.0000-2.0000g样品(过18目),全部移入500ml高型烧杯中(2)在高型烧杯中加入预先煮沸的0.13N硫酸溶液200ml和两滴防泡沫剂,在高型烧杯上加表面皿或培养皿。
将高型烧杯立即放在电炉上加热,使液体在2分钟内煮沸,避免试样贴在液面以上的内壁上,保持微沸,继续煮沸30分钟。
(3)30分钟后用200目尼龙滤布过滤,确保残渣全部移到滤布上,再以预先煮沸的蒸馏水洗涤高型烧杯与残渣,直至滤液用PH试纸检查呈中性反应为止。
(4)用200ml煮沸的0.23N氢氧化钾溶液,将滤布上的残渣全部冲到高型烧杯中,在高型烧杯上面加上表面皿或培养皿。
将高型烧杯立即放在电炉上加热,使液体在2分钟没煮沸,避免试样贴在液面以上的内壁上,保持微沸,继续煮沸30分钟。
(5)用沸水洗涤,直至滤液用PH试纸检查呈中性反应为止。
(同步骤3)(6)将滤布上的残渣全部移到定量滤纸(定量滤纸事先放入130℃烘箱中烘40分钟,冷却称重,为M3)中,先加入25ml 95%乙醇洗涤,再加入25ml石油醚(60-90)洗涤晾干。
将坩埚及内容物放入130℃烘箱中烘40分钟,冷却,称重M1,将坩埚(事先放入130℃中烘40分钟,冷却,称重M2)及内容物事先在电炉上低温炭化至无烟,然后移入550-600℃茂福炉中灼烧约30分钟,冷却,称重M45.计算结果粗纤维(%)=(M1+M2-M3-M4)/M*100式中:M1-----坩埚及内容物烘干后重M2-----灰化后坩埚及内容物重M3-----定量滤纸重M4-----样本重6.注意事项:(1)在加热过程中溶液若有蒸发,应添加煮沸的蒸馏水至锥形瓶的200ml刻度处。
4.5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4.5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de4c66d1711cc7930b71603.png)
二、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酸碱法)
(四)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样品粒度的大小将影响分析结果,通常将样品研磨成粒度为1mm 左右为宜; 在酸煮后和碱煮后冲洗至中性过程中,最好用热蒸馏水,易于过 滤; 含脂肪小于1%的样本可不脱脂;含脂肪1%~10%的样本不是必须 的, 但建议脱脂;含脂肪在10%以上的则必须脱脂, 或用测脂后的 试样残渣;
(2)用本方法测定的结果为什么称为“粗纤维”?
二、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酸碱法)
(五)方法评价
测定结果以纤维素为主,还包括少量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
测定结果低于实际含量(为什么呢?);
计算得出的无氮浸出物含量高于实际含量; 粗纤维不是一种纯化合物。
鉴于上述原因,Van Soest提出了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re, 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re, ADF) 的测定方法。
木质素被灰化,灰化的部分酸性 洗涤木质素(ADL)。
三、范氏(Van Soest)中性洗涤纤维 (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测定
(二)方法评价 酸性洗涤纤维测定法已获得公认,中性洗涤纤维测定法尚在继续
改进中。
中性洗涤剂提取蛋白质的效率不高,对于高蛋白饲料,部分蛋白
混杂在中性洗涤纤维(NDF)中。淀粉也有相似的干扰作用。
● 将中性洗涤剂溶液的pH值由6.9~7.0调至3.5左右;
● 对于高蛋白质饲料,先用蛋白酶处理样品;
● 对于高淀粉饲料可以考虑添加耐高温的α-淀粉酶。
Thanks a lot For your kind cooperation!
1g样品+150ml 0.13 mol/L硫酸+1滴正辛醇
粗纤维的测定实验报告
![粗纤维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67bd1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9.png)
粗纤维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测定粗纤维含量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同样品中粗纤维的含量差异,为食品、饲料等领域的质量控制和营养分析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
测定粗纤维的方法通常是基于酸碱处理和重量法。
样品经过先后的酸处理、碱处理、乙醇和乙醚洗涤,去除其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成分,剩下的残渣即为粗纤维。
通过称重残渣的质量,并计算其占样品原质量的百分比,即可得出样品中粗纤维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待测样品:如粮食、蔬菜、饲料等。
硫酸溶液(浓度为 0128 ± 0005 mol/L)。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 0313 ± 0005 mol/L)。
95%乙醇。
乙醚。
石棉。
2、实验仪器分析天平(精度 00001 g)。
高温炉(能保持温度在 550 ± 20℃)。
干燥箱。
古氏坩埚(容量为30 mL 左右,预先加入酸洗石棉并烘至恒重)。
电炉。
漏斗。
抽滤装置。
四、实验步骤1、样品预处理将待测样品粉碎,过 40 目筛,充分混合均匀。
准确称取 10 20 g 样品(精确至 00001 g),放入 500 mL 锥形瓶中。
2、酸处理向锥形瓶中加入 200 mL 硫酸溶液,装上回流冷凝管,在电炉上加热,使其保持微沸状态,回流 30 分钟。
3、过滤与洗涤用倾泻法将酸处理后的样品通过古氏坩埚过滤,用热水充分洗涤残渣,直至滤液呈中性(用 pH 试纸检验)。
4、碱处理将过滤后的残渣转移回原锥形瓶中,加入 200 mL 氢氧化钠溶液,装上回流冷凝管,同样在电炉上加热微沸 30 分钟。
5、再次过滤与洗涤用倾泻法将碱处理后的样品再次通过古氏坩埚过滤,用热水充分洗涤残渣,直至滤液呈中性。
6、乙醇和乙醚洗涤用 20 mL 95%乙醇洗涤残渣,再用 20 mL 乙醚洗涤残渣。
7、烘干与灼烧将古氏坩埚中的残渣转移至预先在 130℃干燥箱中烘至恒重的称量瓶中,在 130℃干燥箱中烘干 2 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30 分钟,称重。
饲料分析与检测实验: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免费
![饲料分析与检测实验: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b66f080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4d.png)
实验五、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学习目标】掌握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并用于测定各类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
一、原理粗纤维是指饲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及镶嵌物质(主要是木质素)的总称,用一定量和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和硫酸,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醚、乙醇除去可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余量称为粗纤维。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并非一个精确的方法,所得结果只是一个在公认强制条件下测定的概略成分。
二、仪器设备1.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2.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电热恒温烘箱可控制温度在130.0℃。
5.高温电炉有高温计,可控制温度在650.0℃。
6.普通电炉可调节温度。
7.消煮器有冷凝球的600.0ml高型烧杯或有冷凝管的锥形瓶。
8.抽滤装置抽真空装置,吸滤瓶及漏斗。
滤器使用200目不锈钢或尼龙滤布。
9.古氏坩埚 30.0ml,预先加入酸洗石棉悬浮液30.0ml(内含酸洗石棉0.2~0.3g),再抽干,以石棉厚度均匀,不透光为宜。
上下铺两层玻璃纤维有助于过滤。
10.干燥器以氯化钙或变色硅胶为干燥剂。
三、试剂本方法试剂使用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1.硫酸溶液(0.128±0.001)mol/L,每100.0ml含硫酸1.25g,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
2.氢氧化钠(0.313±0.001)mol/L,每100.0ml含氢氧化钠1.25g,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
3.酸洗石棉市售或自制中等长度酸洗石棉在1:3盐酸中煮沸45.0min,过滤后于650℃灼烧16h,用(0.255±0.005)mol/L硫酸溶液浸泡且煮沸30.0min,过滤,用水洗净酸;同样用(0.313±0.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沸30.0min,过滤,用少量硫酸溶液洗一次,再用水洗净,烘干后于650℃灼烧2h,其空白试验结果为每g石棉含粗纤维值小于1.0mg。
粗纤维的测定步骤
![粗纤维的测定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e073b1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11.png)
粗纤维的测定步骤粗纤维是指在实验条件下不能被化学溶解且能被离心分离的纤维,是评价饲料营养价值中非常重要的指标。
那么如何正确地进行粗纤维的测定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步骤介绍一下。
1. 样品的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待测的样品。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样品的准备应保持标准化,应根据各种不同饲料的类型和质量特点进行处理,确保所取样品的具有代表性。
通常情况下,我们应该选择样品的平均样本,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植物污染物,并研磨成细粉末。
2. 粗纤维提取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粗纤维的提取。
将灰分去除、脂肪酸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也称为氯化物)含量及粗蛋白质降至最低,从而不影响测定结果。
我们可以使用电解和其他化学方法将嗜酸纤维和嗜碱纤维分离,将其溶解于铅醋酸(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中。
3. 粗纤维筛选筛选出粗纤维的部分是通过干燥、加热和磨碎的方法让样品贮存在铅醋酸中,保证了丝状素和半纤维素以稳定和膨胀的形式存在。
之后通过玻璃棉或布织绒花等材料将样品压实,形成“团”,将样品放入顶部旋转圆盘,使测试溶液从样品中快速穿过,与样品中的粗纤维结合。
通过洗涤、脱水、烘干等步骤将未被结合的溶液切换至毛巾中收集废液,再使用烘干器等设备将经净化的样品干燥,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4. 粗纤维计算最后,我们通过对样品中粗纤维的质量进行测定,就可以得到最终的粗纤维含量。
我们可以使用天平、精密称等设备将样品的质量测定,计算出粗纤维所含的质量。
最终结果应该以百分比的形式呈现。
综上所述,粗纤维的测定不仅需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还需要我们在样品的选取和处理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结果,在评价饲料质量和营养价值时更具有权威性和可行性。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参照材料)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参照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2e5a5504b73f242326c5f15.png)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GB/T 6434—94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混合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及单一饲料。
2 引用标准GB/T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3 原理用浓度准确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醇除去可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为粗纤维,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成分,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4 试剂本方法试剂使用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标准溶液按GB601制备。
4.1 硫酸(GB 625)溶液0.128±0.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GB 601。
4.2 氢氧化钠(GB 629)溶液,0.313±0.005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GB 601。
4.3 酸洗石棉HG 3─1062。
4.4 95%乙醇(GB 679)。
4.5 乙醚(HG 3─1002)。
4.6 正辛醇(防泡剂)。
5 仪器设备5.1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
5.2 分样筛:孔径1mm,(18目)。
5.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5.4 电加热器(电炉),可调节温度。
5.5 电热恒温箱(烘箱):可控制温度在130℃。
5.6 高温炉:有高温计可控制温度在500~600℃。
5.7 消煮器:有冷凝球的600mL高型烧杯或有冷凝管的锥形瓶。
5.8 抽滤装置:抽真空装置,吸滤瓶和漏斗。
(滤器使用200 目不锈钢网或尼龙滤布)。
5.9 古氏坩埚:30mL,预先加入酸洗石棉悬浮液30mL(内含酸洗石棉0.2~0.3g)再抽干,以石棉厚度均匀,不透光为宜。
上下铺两层玻璃纤维有助于过滤。
5.10 干燥器,以氯化钙或变色硅胶为干燥剂。
5.11 粗纤维测定仪器国内外生产的符合本标准测定原理,且测定结果一致的仪器。
6 试样制备将样品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粉碎,全部通过1mm筛,放入密封容器。
饲料中的粗纤维实验报告
![饲料中的粗纤维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91074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3.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2. 掌握使用尼龙袋测定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操作步骤;3. 分析粗纤维在饲料中的作用及对动物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在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对动物的消化吸收、生长性能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采用尼龙袋法测定饲料中粗纤维含量,通过酸碱处理、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计算出粗纤维占饲料总量的百分比。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精料和粗料样品(15个)、尼龙袋、0.127 5M H2SO4溶液、0.313M NaOH溶液、无水乙醇等。
2. 实验仪器:分析天平、电热炉、水浴锅、离心机、干燥箱、漏斗、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精料和粗料样品共15个,经粉碎通过40目分析筛制成分析试样。
2. 尼龙袋制作:用400目或260目尼龙布制成80mm×120mm的尼龙袋(缝一道线,布边灼)。
3. 粗纤维测定:(1)称取1g左右的样品装入尼龙袋中,用尼龙绳扎紧袋口;每个样品做3个平行测定。
(2)将装有样品的尼龙袋放入烧杯中,加入100mL 0.127 5M H2SO4溶液,置于电热炉上煮沸30分钟。
(3)将烧杯取出,用滤纸过滤,并用热水洗涤尼龙袋,直至洗涤液呈中性。
(4)将滤液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5mL 0.313M NaOH溶液,搅拌均匀。
(5)将锥形瓶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60℃,保持30分钟。
(6)取出锥形瓶,冷却至室温,加入5mL无水乙醇,搅拌均匀。
(7)将锥形瓶放入离心机中,以3000r/min离心10分钟。
(8)取出离心后的沉淀,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放入干燥箱中,在105℃下干燥至恒重。
4. 计算粗纤维含量:根据沉淀的重量计算粗纤维占饲料总量的百分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粗纤维含量测定结果:通过实验,得到15个样品的粗纤维含量分别为3.5%、4.2%、5.1%、6.0%、6.5%、7.0%、7.5%、8.0%、8.5%、9.0%、9.5%、10.0%、10.5%、11.0%、11.5%。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导学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导学案-畜禽营养与饲料》](https://img.taocdn.com/s3/m/1d47694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7.png)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粗纤维的定义和作用;2. 精通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3. 精通试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4. 提高试验操作的技能和试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二、导学内容:1. 粗纤维的定义和作用;2.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3. 试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4. 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导学过程:1. 粗纤维的定义和作用:粗纤维是指植物细胞壁中不溶于酸和中性洗涤液的主要成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
在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可以反映饲料的纤维质量和消化性能,对动物的消化吸纳有一定影响。
2.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1)酸洗法:将饲料样品加入硫酸和盐酸混合液中,用高压蒸气消解,然后用中性洗涤液洗涤,最后用酸洗涤,得到粗纤维含量。
(2)中性洗涤法:将饲料样品加入中性洗涤液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然后进行过滤、洗涤,最后干燥,得到粗纤维含量。
3. 试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1)筹办试验仪器和试剂:硫酸、盐酸、中性洗涤液、高压蒸气消解仪等。
(2)称取样品:取一定量的饲料样品,精确称取。
(3)试验操作:按照酸洗法或中性洗涤法的步骤进行试验操作,注意安全和操作规范。
(4)数据处理:记录试验数据,计算粗纤维含量,进行数据分析。
4. 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依据试验结果计算出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分析不同饲料样品的含量差别,评判饲料的质量和消化性能。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次试验,我们了解了粗纤维的定义和作用,精通了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提高了试验操作的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期望同砚们能够勤勉进修和实践,提高试验操作的水平,为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粗纤维的观点及其在饲料中的重要性。
2. 精通粗纤维的测定方法和步骤。
3. 培育同砚的试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认识。
二、导学内容1. 粗纤维的观点及作用。
2. 粗纤维的测定方法和步骤。
3. 试验操作及数据处理。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作业设计方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作业设计方案-畜禽营养与饲料》](https://img.taocdn.com/s3/m/716bde3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3.png)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作业设计方案一、实验目标: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掌握粗纤维的提取方法和测定步骤,了解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对动物发展发育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粗纤维是饲料中无法被动物消化吸收的部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
粗纤维的含量直接影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
本实验通过提取饲料中的粗纤维,并用酸洗和碱洗的方法去除其他成分,最终得到粗纤维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待测饲料样品研磨成粉末状。
2. 粗纤维提取:用酸洗和碱洗的方法去除非粗纤维成分,留下粗纤维。
3. 粗纤维干燥:将提取得到的粗纤维在105°C干燥至恒重。
4. 粗纤维含量计算:通过称量粗纤维的质量差值,计算出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
四、实验器械和试剂:1. 电子天平2. 烘箱3. 酸洗液:硫酸和硝酸混合液4. 碱洗液:氢氧化钠溶液五、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酸碱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
2. 粗纤维提取过程中要保持操作仪器的干净,避免杂质的干扰。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械,保持实验室整洁。
六、实验数据处理:1.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数据。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
七、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从而评估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同时,可以探讨粗纤维含量对动物发展发育的影响,为饲料配方提供参考依据。
八、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处理,我们成功测定了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并初步了解了粗纤维对动物发展的影响。
这对于饲料生产和动物养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上就是本次实验《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的设计方案,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执行实验步骤,掌握实验技能,加深对饲料营养学的理解。
祝实验顺利!。
粗纤维测定
![粗纤维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fdbf43d4ce2f0066f53322cc.png)
实验六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步骤1.称样1-2克(0.0002克)于坩锅中。
2.坩锅放入抽滤座,并注意与消煮管对齐不漏液。
3.打开进水开关,注意水量适中。
4.预热调压和消煮调压逆时针旋到底,打开电源开关,定时(已调好)。
5.开启酸、碱预热开关,将预热调压旋钮顺时针到最大。
(220v)。
6.当酸、碱沸腾时,将预热电压调小至微沸。
7.打开加酸开关,分别按1-6号加液按钮,于每管中加入酸200毫升,再在每个消煮管内加2滴正辛醇。
8.将消煮调压调至最大,(右边220 v),待消煮管内酸液再次沸腾后再将电压调至150-170V。
使酸液保持微沸。
9.打开消煮定时开关,保持酸液微沸30分钟。
时间到则蜂鸣器鸣叫,同时自动切断消煮加热电源。
10.关闭消煮加热开关,以及定时开关。
将消煮调压旋钮逆时针旋到底。
11.打开1-6号抽滤开关,再打开抽滤泵开关,将酸液抽掉,抽完酸液后,先关闭抽滤泵开关,再关闭抽滤开关。
12.打开蒸馏水开关,再按下1-6号加液按钮,在消煮管中加入蒸馏水后再抽干,连续2-3次,直至用试纸测试显中性后关闭加蒸馏水开关。
13.在抽滤过程中若发现坩锅堵塞时,可关闭抽滤泵,开启反冲泵用气流反冲,直至出现气泡后关闭反冲泵,打开抽滤泵继续抽滤。
洗涤完毕后关闭所有抽滤开关以及泵开关。
14.打开加碱开关,分别在消煮管中加入微沸的碱液200毫升后关闭加碱开关,再在每个消煮管内加2滴正辛醇。
15.重复8-13步,进行碱消煮、抽滤和洗涤。
16.以上工作完成后,用吸管分别在消煮管上口加入25毫升95%乙醇,浸泡十几秒钟后抽干。
17.将坩锅取出,移入恒温箱,130±2℃烘干2小时,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得m1。
18.将称重后的坩锅再放入500±25℃的高温炉内灼烧1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后得到m2,计算结果。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推荐下载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8df0a854c5da50e2524d7ff4.png)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GB/T 6434—94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混合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及单一饲料。
2 引用标准 GB/T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3 原理 用浓度准确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醇除去可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为粗纤维,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成分,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4 试剂 本方法试剂使用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标准溶液按GB601制备。
4.1 硫酸(GB 625)溶液0.128±0.00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GB 601。
4.2 氢氧化钠(GB 629)溶液,0.313±0.005mol/L 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GB 601。
4.3 酸洗石棉HG 3─1062。
4.4 95%乙醇(GB 679)。
4.5 乙醚(HG 3─1002)。
4.6 正辛醇(防泡剂)。
5 仪器设备5.1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
5.2 分样筛:孔径1mm,(18目)。
5.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5.4 电加热器(电炉),可调节温度。
5.5 电热恒温箱(烘箱):可控制温度在130℃。
5.6 高温炉:有高温计可控制温度在500~600℃。
5.7 消煮器:有冷凝球的600mL高型烧杯或有冷凝管的锥形瓶。
5.8 抽滤装置:抽真空装置,吸滤瓶和漏斗。
(滤器使用200 目不锈钢网或尼龙滤布)。
5.9 古氏坩埚:30mL,预先加入酸洗石棉悬浮液30mL(内含酸洗石棉0.2~0.3g)再抽干,以石棉厚度均匀,不透光为宜。
上下铺两层玻璃纤维有助于过滤。
5.10 干燥器,以氯化钙或变色硅胶为干燥剂。
5.11 粗纤维测定仪器 国内外生产的符合本标准测定原理,且测定结果一致的仪器。
6 试样制备 将样品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粉碎,全部通过1mm筛,放入密封容器。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0de11c8bcaaedd3382c4d354.png)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饲料样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掌握用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粗纤维含量大于10g/kg的饲料。
对粗纤维含量等于或小于10g/kg的饲料,可用ISO 6541描述的方法测定。
本标准还适用于谷物和豆类植物。
三、方法原理用固定量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醚、丙酮除去醚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后的所余物为粗纤维。
(试样用沸腾的稀释硫酸处理,过滤分离残渣,洗涤,然后用沸腾的氢氧化钾溶液处理,过滤分离残渣,洗涤,干燥,称量,然后灰化。
因灰化而失去的质量相当于试料中粗纤维质量。
)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养分。
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四、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规定,只用分析纯试剂。
(1)水至少应为GB/T 6682规定的3级水。
(2)盐酸溶液c(HCl)=0.5mol/L(3)硫酸溶液c(H2SO4)=(0.23±0.005)mol/L(4)氢氧化钾溶液c(KOH)=(0.23±0.005)mol/L(5)丙酮。
(6)滤器辅料海沙或硅藻土,或质量相当的其他材料。
使用前,海沙用沸腾盐酸[c(HCl)=4mol/L]处理,用水洗至中性,在(500±25)℃下至少加热1h。
(7)防泡剂如正辛醇。
(8)石油醚沸点范围40-60℃。
五、仪器设备(1)粉碎设备能将样品粉碎,使其能完全通过筛孔为1mm的筛。
(2)分析天平感量0.1mg。
(3)滤埚石英的、陶瓷的或硬质玻璃的,带有烧结的滤板,滤板孔径40~100μm。
在初次使用前,将新滤埚小心地逐步加温,温度不超过525℃,并在(500±25)℃下保持数分钟。
也可使用具有同样性能特性的不锈钢坩埚,其不锈钢筛板的孔径为90μm。
(4)陶瓷筛板。
(5)灰化皿。
(6)烧杯或锥形瓶容量500mL,带有一个适当的冷却装置,如冷凝器或一个盘。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作业设计方案》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be615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e.png)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作业设计方案
一、实验目标: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进修如何测定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了解粗纤维在饲料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
粗纤维是指饲料中不可溶于酸或中性洗涤剂的纤维物质,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
粗纤维的含量是评判饲料纤维素类物质含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本实验将通过酸洗法和中性洗涤法来测定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1. 高速离心机
2. 烘箱
3. 恒温水浴槽
4. 高速搅拌器
5. 滤纸
6. 洗涤瓶
7. 饲料样品
8. 硫酸
9. 中性洗涤剂
四、实验步骤:
1. 取适量饲料样品,破坏至均匀颗粒。
2. 将样品放入酸洗瓶中,加入足量硫酸,放入水浴槽中加热,再三搅拌。
3. 离心沉淀,将上清液倒掉,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4. 将洗涤后的样品放入烘箱中干燥至恒定重量。
5. 将粗纤维含量计算公式:粗纤维含量(%)=(样品干燥后重量-原样品重量)/原样品重量*100%。
6. 用中性洗涤法测定另一份样品的粗纤维含量,重复步骤2-5。
五、数据处理:
1. 计算两种方法测得的平均粗纤维含量。
2. 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分析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并提出改进方法。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掌握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加深对粗纤维在饲料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学生将学会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经验,提高实验设计和操作的能力。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导学案-畜禽营养与饲料》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导学案-畜禽营养与饲料》](https://img.taocdn.com/s3/m/e22ad14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3.png)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粗纤维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测定饲料中粗纤维的方法和步骤;3. 能够分析粗纤维含量对饲料质量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粗纤维的定义和作用粗纤维是指植物细胞壁中不溶于中性洗涤液和酸液的部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组成。
在饲料中,粗纤维可以增加饲料的体积,增进动物的消化吸收,同时也可以增进动物的肠道蠕动,有助于排除体内废物。
2.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和步骤(1)试剂和仪器准备:硫酸、氢氧化钠、磷酸、酒精、酚酞指示剂、烘干器、烧杯等;(2)样品处理:将饲料样品破坏并干燥,称取适量样品;(3)提取粗纤维:用硫酸和氢氧化钠对样品进行提取,得到粗纤维;(4)过滤和洗涤:将提取得到的粗纤维过滤并用热水洗涤,去除余渣;(5)干燥和称重:将洗净的粗纤维样品干燥至恒定重量,称重;(6)计算粗纤维含量:根据称重的粗纤维样品重量和原始样品重量计算出粗纤维含量。
3. 粗纤维含量对饲料质量的影响粗纤维含量是衡量饲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过高或过低的粗纤维含量都会影响动物的发展和生产性能。
适量的粗纤维可以增进动物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但过高的粗纤维含量会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动物的发展发育;过低的粗纤维含量则会导致动物消化不良,影响健康状况。
三、导学活动1. 观看实验演示视频,了解粗纤维的提取过程和测定方法;2. 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提取饲料中的粗纤维,并计算粗纤维含量;3. 分析不同粗纤维含量对饲料质量的影响,讨论适宜的粗纤维含量范围;4.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探讨粗纤维在饲料中的重要性。
四、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们对粗纤维的定义、测定方法及其在饲料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进修和实践中,应注重对饲料质量的检测和控制,确保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β-D-葡萄糖以β-1,4-糖苷 键连接而成的多糖或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淀粉:α-葡萄 糖以α-1,4-糖苷键)。两者分子通式均为(C6H10O5)n 。
特性:
纤维素不溶于水和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也不溶于稀酸和稀
碱。但与硫酸或盐酸共热时可水解为α-葡萄糖。
一、概述
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
黄褐色无定形粉末,不溶于水,可溶于强碱和亚硫酸盐。 非碳水化合物;动物不能消化,除作填充剂外,对动物没有营 养价值。
二、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酸碱法)
方法标准:GB/T 6364-2006
与GB/T 6364-1994相比主要技术差异: KOH替代NaOH;
海沙或硅藻土代替酸洗石棉;
消煮液体积由200ml改为150ml; 洗液由乙醇改为丙酮;
增加了试样预先脱脂和除去碳酸盐步骤
灰化温度由550±25℃改为500±25℃; 称样量由1~2g改为1g; 规定了测量范围。
二、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酸碱法)
(一)原理
用固定量的浓度准确的热酸和热碱,在特定条件 (强制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醚、丙酮除去可溶物, 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余量为粗纤维。 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 条件下测出的概略养分。以纤维素为主,还含少量半 纤维素和木质素。
(2)用本方法测定的结果为什么称为“粗纤维”?
二、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酸碱法)
(五)方法评价
测定结果以纤维素为主,还包括少量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
测定结果低于实际含量(为什么呢?);
计算得出的无氮浸出物含量高于实际含量; 粗纤维不是一种纯化合物。
鉴于上述原因,Van Soest提出了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re, 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re, ADF) 的测定方法。
二、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酸碱法)
(三)结果计算
粗纤维(%)=(m1-m2)/m
式中: m1─130℃烘干后坩埚及试样残渣重,g; m2─550℃(或500℃)灼烧后坩埚及试样残渣 重,g; m─试样(未脱脂)质量,g。
每个试样取两平行样进行测定,以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粗纤维含量在10%以下,绝对值相差0.4。粗纤维含量在10%以上,相 对偏差为4%。
二、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酸碱法)
(二)仪器和设备
粉碎设备
分析天平
滤锅 陶瓷筛板 灰化皿 干燥器 马福炉 消煮器
二、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酸碱法)
1g样品+150ml 0.13 mol/L硫酸+1滴正辛醇
(三)测定步骤
(1)酸处理:目的
微沸30min(保持硫酸浓度不变)图 过滤,沸蒸馏水洗涤至中性(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
一、概述
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
特性:
不溶于水,但吸水后溶胀形成粘性物质。溶苯、二氯乙烷等。
在稀碱溶液中加热易水解。
一、概述
木质素(lignose)
木质素是由苯丙烷单元通过醚键和碳碳键连接而成的 聚酚类三维网状高分子化合物。无定形。 特性:
三、范氏(Van Soest)中性洗涤纤维 (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测定
(一)原理
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离子型去垢 剂)——去除中性洗涤剂溶解物(NDS,包 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糖),余下的即为 中性洗涤纤维(NDF) 。 酸性洗涤剂(十六烷甲基溴化铵): 去除酸性洗涤溶解物(ADS),包括 NDS和半纤维素。剩下的则为酸性 洗涤纤维(ADF)。 纤维素被72%硫酸水解,剩下的 为木质素和硅酸盐。
4.5 粗纤维的测定
江西农业大学
引导题
用本方法测定的结果为什么称为“粗纤维”? 在测定为中为什么必须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在本测定中哪些因素是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 因素?
一、概述
纤维素(cellulose)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对植物体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天然 纤维素常同木质素、半纤维素、树脂等伴生在一起。
二、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酸碱法)
(四)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样品粒度的大小将影响分析结果,通常将样品研磨成粒度为1mm 左右为宜; 在酸煮后和碱煮后冲洗至中性过程中,最好用热蒸馏水,易于过 滤; 含脂肪小于1%的样本可不脱脂;含脂肪1%~10%的样本不是必须 的, 但建议脱脂;含脂肪在10%以上的则必须脱脂, 或用测脂后的 试样残渣;
残渣+150ml 0.23 mol/L KOH+1滴正辛醇
(2)碱处理:目的
微沸30min(保持KOH浓度不变)图 过滤,沸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
(3)抽滤和有机溶剂处 理:目的
(4)烘干、灰化
对(2)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抽滤,酸洗 和沸蒸馏水洗至中性,而后95%乙醇、 乙醚或丙酮洗涤数次,抽干,转移至坩 埚 烘干(130℃) 称重 (坩埚+纤维素+灰分, m1) 灰化(500℃) 称重(坩埚+灰分,m2) (两次称重的重量差即为粗纤维)
测定过程复杂,处理过程中利用热的强酸强碱,必须注意安全!
问题讨论:(大家思考)
(1)在本测定中哪些因素是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在 测定为中为什么必须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答:从酸碱处理所去除的成分考虑,酸碱浓度、酸碱处理 时间、乙醇洗涤次数等。纤维素与高浓度硫酸或盐酸共 热时可水解为α-葡萄糖。
半纤维素一般为非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没有化学通式。 半纤维索的种类很多,结构十分复杂,而且随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较大差 异.根据其化学组成中主要单糖的成分,可以分为以下主要几个大类:
甘露聚糖 该类半纤维素的主链由甘露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甘露聚 糖是针叶树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 木聚糖 是由β-1,4糖苷键连成的木糖链状分子,大约每10个木糖残基有7个 乙酰化。蕨类、裸子、被子植物均含有这类半纤维素。 半乳聚糖 该类半纤维素的主要代表是阿拉伯半乳聚糖。落叶松中存在着丰 富的阿拉伯半乳聚糖。 木葡聚糖 该类半纤维素分子包括象纤维素那样的β-1,4链的葡聚糖骨架, 在糖苷键6位上接了很多木糖侧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