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线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ppt课件

x2
y2
变式.给出曲线方程
+
=1.
4+k 1-k
(1)若该方程表示双曲线,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2)若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y2 x2
例 5.已知双曲线 C 的方程是 - =1,其上下焦点分别是 F2,
16 20
F1,点 M 在双曲线 C 上,且|MF1|=9,则|MF2|=________.
归纳总结
y
图形
y
P
P
x
O
F1
F1 O F2
方程
焦点
a,b,c之间的关系
F2
x
x2 y2
2 1(a 0, b 0)
2
a
b
y2 x2
2 1(a 0, b 0)
2
a
b
F1(-c,0),F2(c,0)
F1(0,-c),F2(0,c)
c2=a2+b2
a,b大小不定
椭圆与双曲线的区别
O
焦点在对应轴上
x2 y2
2 1(a 0, b 0)
2
a
b
① 方程用“-”号连接;
y
F2
F1
y2 x2
2 1(a 0, b 0)
2
a
b
② c2=a2+b2 ;
③分母是a2, b2, 且a>0, b>0,但a, b大小不定;
④ 如果x2的系数是正的,则焦点在x轴上;
如果y2的系数是正的,则焦点在y轴上.
x
F1 O
F2
结论:已知F1,F2分别是双曲线C: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ppt课件

对称性 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
顶点 离心率 渐进线
A1(- a,0),A2(a,0) B1(0,-b),B2(0,b)
e c (0 e 1) a
无
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
A1(- a,0),A2(a,0)
e c (e 1) a
y b x a
用“类比学习法”和“数形结合法”
导出双曲线 y2 a2
焦点坐标,离心率.渐近线方程。并画出它的草图。
解:把方程化为标准方程
y2 42
x2 32
1
y
可得:实半轴长a=4
虚半轴长b=3
4
半焦距c= 42 32 5
焦点坐标是(0,-5),(0,5)
-3 o 3 x
离心率: e c 5
-4
渐近线方程:
y
a
4
4
x
(或
y
x
0)
3
43
小结: 一、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x2 b2
1(a 0,b 0)
y
的简单几何性质
a
(1)范围: y a, y a
(2)对称性: 关于x轴、y轴、原点都对称 -b (3)顶点: (0,-a)、(0,a)
o bx -a
(4)渐近线:
yax b
或y x 0 ab
(5)离心率:
e
c a
练一练: 求双曲线 9y2 16x2 144的实半轴长,虚半轴长,
2 2
y2 b2
1
k
b a
B2
k
y
(a,b)
b a
b
yb x a
b
A1
a
o
A2
x
xy
3-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课件(共67张PPT)

【解析】 距离的差要加绝对值,否则只为双曲线的一支.若 F1,F2 表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且点 P 满足|PF1|-|PF2|=2a,则点 P 在右支上;若点 P 满足|PF2|-|PF1|=2a,则点 P 在左支上.
互动 2 在双曲线的定义中,必须要求“常数小于|F1F2|”, 那么“常数等于|F1F2|”“常数大于|F1F2|”或“常数为 0”时,动 点的轨迹是什么?
【解析】 (1)若“常数等于|F1F2|”时,此时动点的轨迹是以 F1,F2 为端点的两条射线 F1A,F2B(包括端点),如图所示.
(2)若“常数大于|F1F2|”,此时动点轨迹不存在. (3)若“常数为 0”,此时动点轨迹为线段 F1F2 的垂直平分线.
互动 3 已知点 P(x,y)的坐标满足下列条件,试判断下列各 条件下点 P 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2.关于双曲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选择的坐标系有关,当且仅当双曲线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时,双曲线的方程才具有标准形 式.
(2)如图,设 M(x,y)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若 M 点在双曲线 的右支上,则|MF1|>|MF2|,|MF1|-|MF2|=2a(0<2a<|F1F2|);若 M 在双曲线的左支上,则|MF1|<|MF2|,|MF1|-|MF2|=-2a,因 此得|MF1|-|MF2|=±2a,这与椭圆不同.
(3)列式:由|MF1|-|MF2|=±2a, 可得 (x+c)2+y2- (x-c)2+y2=±2a.①
(4)化简:移项,平方后可得 (c2-a2)x2-a2y2=a2(c2-a2). 令 c2-a2=b2,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a22-yb22=1(a>0,b>0).② (5)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到,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 程②;以方程②的解(x,y)为坐标的点到双曲线两个焦点(-c, 0),(c,0)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 2a,即以方程②的解为坐标的 点都在双曲线上.这样,就把方程②叫作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互动 2 在双曲线的定义中,必须要求“常数小于|F1F2|”, 那么“常数等于|F1F2|”“常数大于|F1F2|”或“常数为 0”时,动 点的轨迹是什么?
【解析】 (1)若“常数等于|F1F2|”时,此时动点的轨迹是以 F1,F2 为端点的两条射线 F1A,F2B(包括端点),如图所示.
(2)若“常数大于|F1F2|”,此时动点轨迹不存在. (3)若“常数为 0”,此时动点轨迹为线段 F1F2 的垂直平分线.
互动 3 已知点 P(x,y)的坐标满足下列条件,试判断下列各 条件下点 P 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2.关于双曲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选择的坐标系有关,当且仅当双曲线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时,双曲线的方程才具有标准形 式.
(2)如图,设 M(x,y)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若 M 点在双曲线 的右支上,则|MF1|>|MF2|,|MF1|-|MF2|=2a(0<2a<|F1F2|);若 M 在双曲线的左支上,则|MF1|<|MF2|,|MF1|-|MF2|=-2a,因 此得|MF1|-|MF2|=±2a,这与椭圆不同.
(3)列式:由|MF1|-|MF2|=±2a, 可得 (x+c)2+y2- (x-c)2+y2=±2a.①
(4)化简:移项,平方后可得 (c2-a2)x2-a2y2=a2(c2-a2). 令 c2-a2=b2,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a22-yb22=1(a>0,b>0).② (5)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到,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 程②;以方程②的解(x,y)为坐标的点到双曲线两个焦点(-c, 0),(c,0)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 2a,即以方程②的解为坐标的 点都在双曲线上.这样,就把方程②叫作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双曲线-完整版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x-32a2+y2=a22.
①
又 P 点在双曲线上,得ax22-by22=1.
②
由①,②消去 y,得
(a2+b2)x2-3a3x+2a4-a2b2=0,
即[(a2+b2)x-(2a3-ab2)](x-a)=0.
当 x=a 时,P 与 A 重合,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 x=2aa32-+abb2 2时,满足题意的 P 点存在, 需 x=2aa32-+abb2 2>a, 化简得 a2>2b2, 即 3a2>2c2,ac< 26. 又 e>1,∴离心率 e=ac∈1, 26.
考向三 [149]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1)(2014·天津高考)已知双曲线ax22-by22=1(a>0,
b>0)的一条渐近线平行于直线 l:y=2x+10,双曲线的一个
焦点在直线 l 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x52-2y02 =1
B.2x02 -y52=1
C.32x52-130y02 =1
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ax22-by22=1(a>0,b>0)
ay22-bx22=1(a>0, b>0)
图形
范围
x≥a或x≤-a
对称轴: 坐标轴
对称性
对称中心: 原点
y≤-a或y≥a 对称轴: 坐标轴 对称中心: 原点
性 顶点 顶点坐标:
顶点坐标:
质
A1 (-a,0),A2 (a,0) A1 (0,-a,) A2 (0,a)
————————— [1 个对点练] ——————— 过点2,12能作几条与双曲线x42-y2=1 有一个公共点的 直线.
【解】 (1)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 x=2,显然符 合题意.
3.2.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课件(共24张PPT)

2
2
=λ(λ≠0).
(5)渐近线为y=±kx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k2x2-y2=λ(λ≠0).
(6)渐近线为ax±by=0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a2x2-b2y2=λ(λ≠0).
跟踪训练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5
(1)焦点在x轴上,虚轴长为8,离心率为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跟踪训练
A.
1
4
双曲线x2-my2=1的实轴长是虚轴长的2倍,则m等于
B.
1
2
C.2
D.4
(D)
二、求双曲线方程
例2
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方程:
(1)双曲线 x
2
9
y2
1 有共同渐近线,且过点 ( 3, 2 3) ;
16
(2)与双曲线 x
2
16
解
y2
1 有公共焦点,且过点 (3 2 , 2) .
第三章
3.2
双曲线
3.2.2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渐近线、离心率).
2.能用双曲线的简单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核心素养:数学运算、数学建模
新知学习
复习引入
定义
| |MF1|-|MF2| | =2a(0 < 2a<|F1F2|)
y
y
M
M
F2
(2)焦点在 y 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设为
2
(3)与双曲线
2
2 +
2
−
2
2
2
−
=1(a>0,b>0).
2
2
=1 共焦点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
2
=λ(λ≠0).
(5)渐近线为y=±kx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k2x2-y2=λ(λ≠0).
(6)渐近线为ax±by=0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a2x2-b2y2=λ(λ≠0).
跟踪训练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5
(1)焦点在x轴上,虚轴长为8,离心率为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跟踪训练
A.
1
4
双曲线x2-my2=1的实轴长是虚轴长的2倍,则m等于
B.
1
2
C.2
D.4
(D)
二、求双曲线方程
例2
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方程:
(1)双曲线 x
2
9
y2
1 有共同渐近线,且过点 ( 3, 2 3) ;
16
(2)与双曲线 x
2
16
解
y2
1 有公共焦点,且过点 (3 2 , 2) .
第三章
3.2
双曲线
3.2.2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渐近线、离心率).
2.能用双曲线的简单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核心素养:数学运算、数学建模
新知学习
复习引入
定义
| |MF1|-|MF2| | =2a(0 < 2a<|F1F2|)
y
y
M
M
F2
(2)焦点在 y 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设为
2
(3)与双曲线
2
2 +
2
−
2
2
2
−
=1(a>0,b>0).
2
2
=1 共焦点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ppt课件

所以 2 mm 1 0 ,解得 m 2 或 m 1, 即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2 1, .
总结一下
1.双曲线的定义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Fresh and simple general ppt template
谢谢观看
2.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如图,双曲线的焦距为 2c,焦点分别是
F1(0, c) , F2 (0,c) ,a,b 的意义同上,这时
双曲线的方程是
y2 a2
x2 b2
1(a
0, b
0)
,这个
方程也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y
M
F2
x O
F1
双曲线标准方程
图形
y M x
F1 O F2
y M F2
3.2.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学习目标
01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双曲线模型的过程 02 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
03 通过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理解数形结合思想
学习重点
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
学习难点
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新课导入
我们知道,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
由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就是下列点的集合:
P {M || MF1 | | MF2 || 2a , 0 2a | F1F2 |} .
因为 | MF1 | (x c)2 y2 ,| MF2 | (x c)2 y2 , 所以 (x c)2 y2 (x c)2 y2 2a .①
类比椭圆标准方程的化简过程,化简①,得 (c2 a2 )x2 a2 y2 a2 (c2 a2 ) ,
x2 b2
1a
总结一下
1.双曲线的定义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Fresh and simple general ppt template
谢谢观看
2.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如图,双曲线的焦距为 2c,焦点分别是
F1(0, c) , F2 (0,c) ,a,b 的意义同上,这时
双曲线的方程是
y2 a2
x2 b2
1(a
0, b
0)
,这个
方程也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y
M
F2
x O
F1
双曲线标准方程
图形
y M x
F1 O F2
y M F2
3.2.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学习目标
01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双曲线模型的过程 02 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
03 通过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理解数形结合思想
学习重点
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
学习难点
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新课导入
我们知道,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
由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就是下列点的集合:
P {M || MF1 | | MF2 || 2a , 0 2a | F1F2 |} .
因为 | MF1 | (x c)2 y2 ,| MF2 | (x c)2 y2 , 所以 (x c)2 y2 (x c)2 y2 2a .①
类比椭圆标准方程的化简过程,化简①,得 (c2 a2 )x2 a2 y2 a2 (c2 a2 ) ,
x2 b2
1a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

音乐艺术
双曲线在音乐艺术中用于 创作优美的音乐旋律和和 声,特别是在处理音高和 音程时。
交通工程
双曲线在交通工程中用于 设计道路和轨道,特别是 在处理弯道和交叉口时。
04
双曲线的图像绘制
使用数学软件绘制双曲线
使用Ge双曲 线。用户只需在软件中输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即可自动生 成对应的双曲线图像。
05
双曲线的性质与方程 的关联
双曲线的性质与标准方程的关系
焦点距离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的系数与焦 点距离有关,决定了双曲线的开
口大小和方向。
渐近线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的系数决定了 渐近线的斜率和截距,反映了双曲 线的形状和位置。
离心率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的系数与离心 率有关,离心率决定了双曲线的开 口程度和形状。
推导结果
0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frac{x^2}{a^2}
-
frac{y^2}{b^2} = 1$。
02
其中$a > 0, b > 0$,且满足 $c^2 = a^2 + b^2$。
推导结论
双曲线是一种特殊的二次曲线,其标 准方程反映了双曲线的几何特性。
双曲线的焦点到曲线上任意一点的距 离之差为常数,这个常数等于两焦点 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绘制双曲线
在工具箱中选择“双曲线”工具,然 后在绘图区域单击并拖动鼠标,即可 绘制出双曲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 整双曲线的参数和位置。
使用手工绘制双曲线
准备工具
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和一把直尺。
绘制过程
首先在纸上确定双曲线的中心和焦点,然后使用直尺和笔绘制出双曲线的渐近线。接着,使用笔和直尺在纸上绘 制出双曲线的上半部分。最后,使用对称性画出双曲线的下半部分。这种方法虽然比较传统,但对于理解双曲线 的几何意义非常有帮助。
双曲线的简单性质课件ppt课件

04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推导过程
设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为$P(x,y)$,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点$P$到两 个焦点的距离之差为常数,即 $2a$。
利用距离公式和双曲线的定义, 可以得到点$P$到两个焦点的距 离分别为$sqrt{(x+a)^2+y^2}$ 和$sqrt{(x-a)^2+y^2}$。
对称性
01
02
03
对称性
双曲线关于其对称轴对称, 即关于x轴和y轴都对称。
总结词
双曲线关于其对称轴对称, 即关于x轴和y轴都对称。
详细描述
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关于 x轴和y轴的对称点都在双 曲线上。
顶点
顶点
双曲线与对称轴的交点称 为顶点。
总结词
双曲线与对称轴的交点称 为顶点。
详细描述
顶点是双曲线与对称轴的 交点,也是双曲线离准线 最远的点。
比例常数。
性质
双曲线的焦点到任意一点的距离之 差等于常数2a,即|PF1| - |PF2| = 2a。
应用
通过焦点可以计算出双曲线的离心 率和准线方程。
焦距
定义
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称 为焦距,记作2c。
性质
焦距与半主轴长a和半次轴长b有 关,关系为c^2 = a^2 + b^2。
应用
通过焦距可以计算出双曲线的离 心率和准线方程。
双曲线的简单性质课件ppt课件
目录
• 双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 •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 双曲线的焦点与焦距 •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 双曲线的应用
01 双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
定义
总结词
双曲线是由两个无限延伸的分支组成的,其形状类似于开口 的抛物线。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ppt课件

C.(0,-5),(0,5)
D.(0,- 7),(0, 7)
双曲线的定义
2
1.设 F1,F2 分别是双曲线 x2-24=1 的左、右焦点,P 是双曲线上的一点,且 3|PF1|=4|PF2|, 则△PF1F2 的面积等于 ( )
A.4 2
B.8 3
C.24
D.48
2.已知动点 P(x,y)满足 ( + 2)2 + 2- ( -2)2 + 2=2,则动点 P 的轨迹是 ( )
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 两焦点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y
M
F1 o F2 x
如何理解绝对值?若去掉绝对值则图像有何变化?
03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 建系: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xOy,使x轴经 过点F1,F2,并且点O与线段F1F2中点重合.
y M
F1 O F2
x
2.设点:设M(x , y),双曲线的焦距为2c(c>0),F1(-c,0),F2(c,0) 常数=2a
利用定义求轨迹方程
P P127 习题3.2 第5题
如图,圆O的半径为定长 ,A是圆O外一定点,P是圆上任
意一点,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l和直线OP相交于点Q,当
O
点P在圆O上运动时,点Q的轨迹是什么?为什么?
A Q
P115 习题3.1 第6题 如图,圆O的半径为定长 ,A是圆O内一定点,P是圆上 任意一点,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l和半径OP相交于点 Q,当点P在圆O上运动时,点Q的轨迹是什么?为什么?
A.椭圆 C.双曲线的左支
B.双曲线 D.双曲线的右支
双曲线的定义
22
【变式练习】
已知
P
是双曲线
优质实用教学课件精选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PPT课件公开课

解: 6 10 点P的轨迹为双曲线
根据双曲线的焦点在 x 轴上,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x2 y2 a2 b2 1 (a 0, b 0)
∵ 2a = 6, c=5 ∴ a = 3, c = 5 ∴ b2 = 52-32 =16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x2 y2 1 9 16
课堂练习
y
M
F1 o F2 x
y
M F2
F1
x
y2 a2
x2 b2
1
F(0, ± c)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问题:如何判断双曲线的焦点在哪个轴上?
x2与y2的系数符号,决定焦点所在的坐标轴,x2,y2 哪个系数为正,焦点就在哪个轴上,双曲线的焦点 所在位置与分母的大小无关。
x2 y2 a2 b2 1 F ( ±c, 0)
这表明动点M与两定点C2、C1的距离的差是常数2.根 据双曲线的定义,动点M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左支(点M与C2 的距离大,与C1的距离小),这里a=1,c=3,则b2=8,设点M 的坐标为(x,y),其轨迹方程为:
• 例曲线3、,如求果m方的程范m围x-21+2-ym2 = 1 表示双 • 解(m-1)(2-m)<0,∴m>2或m<1
x2
y2
1( x 0)
115600 44400
例2.已知圆C1:(x+3)2+y2=1和圆C2:(x-3)2+y2=9, 动圆M同时与圆C1及圆C2相外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 迹方程.
解:设动圆M与圆C1及圆C2分别外切于点A 和B,根据两圆外切的条件,
|MC1|-|AC1|=|MA|,|MC2|-|BC2|=|MB|
1. 建系. 以F1,F2所在的直线为X轴,线
根据双曲线的焦点在 x 轴上,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x2 y2 a2 b2 1 (a 0, b 0)
∵ 2a = 6, c=5 ∴ a = 3, c = 5 ∴ b2 = 52-32 =16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x2 y2 1 9 16
课堂练习
y
M
F1 o F2 x
y
M F2
F1
x
y2 a2
x2 b2
1
F(0, ± c)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问题:如何判断双曲线的焦点在哪个轴上?
x2与y2的系数符号,决定焦点所在的坐标轴,x2,y2 哪个系数为正,焦点就在哪个轴上,双曲线的焦点 所在位置与分母的大小无关。
x2 y2 a2 b2 1 F ( ±c, 0)
这表明动点M与两定点C2、C1的距离的差是常数2.根 据双曲线的定义,动点M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左支(点M与C2 的距离大,与C1的距离小),这里a=1,c=3,则b2=8,设点M 的坐标为(x,y),其轨迹方程为:
• 例曲线3、,如求果m方的程范m围x-21+2-ym2 = 1 表示双 • 解(m-1)(2-m)<0,∴m>2或m<1
x2
y2
1( x 0)
115600 44400
例2.已知圆C1:(x+3)2+y2=1和圆C2:(x-3)2+y2=9, 动圆M同时与圆C1及圆C2相外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 迹方程.
解:设动圆M与圆C1及圆C2分别外切于点A 和B,根据两圆外切的条件,
|MC1|-|AC1|=|MA|,|MC2|-|BC2|=|MB|
1. 建系. 以F1,F2所在的直线为X轴,线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ppt课件

拉动拉链(M),思考拉链头(M)运动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双曲线的定义
①如图(A), |MF1|-|MF2|=2a
②如图(B),|MF2|-|MF1|=2a
由①②可得: | |MF1|-|MF2| | = 2a (差的绝对值)上面 两条
曲线合起来叫做双曲线,每一条叫做双曲线的一支.
双曲线的定义
(2)定义
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一
2.2.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复习
复习 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
的集合(或轨迹)叫做椭圆.
问题1 如果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也是一个常数,这
样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呢?
双曲线的定义
模型试验:取一条拉链,如图,把它固定在板上的F1、F2两点,
tan
2
中2可以直接使用此公式求双曲线焦点三角形的面积.
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
例3
2
F1,F2是双曲线
4
−
2
9
= 1的两个焦点,点P在双曲线右支
上,∠F1PF2=90°.求△F1PF2的面积.
双曲线的轨迹方程
例4 在△ABC中,已知||=4 2,且三个内角A,B,C满足2sin A+
sin C=2sin B.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点的轨迹是什么?
2、若常数2a=0,轨迹是什么?
双曲线的定义
3、若常数2a=|F1F2|轨迹是什么?
4、若常数2a>|F1F2|轨迹是什么?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1)建立直角坐标系.
y
(2)设点的坐标
M
(3)根据定义推导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双曲线的定义
①如图(A), |MF1|-|MF2|=2a
②如图(B),|MF2|-|MF1|=2a
由①②可得: | |MF1|-|MF2| | = 2a (差的绝对值)上面 两条
曲线合起来叫做双曲线,每一条叫做双曲线的一支.
双曲线的定义
(2)定义
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一
2.2.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复习
复习 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
的集合(或轨迹)叫做椭圆.
问题1 如果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也是一个常数,这
样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呢?
双曲线的定义
模型试验:取一条拉链,如图,把它固定在板上的F1、F2两点,
tan
2
中2可以直接使用此公式求双曲线焦点三角形的面积.
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
例3
2
F1,F2是双曲线
4
−
2
9
= 1的两个焦点,点P在双曲线右支
上,∠F1PF2=90°.求△F1PF2的面积.
双曲线的轨迹方程
例4 在△ABC中,已知||=4 2,且三个内角A,B,C满足2sin A+
sin C=2sin B.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点的轨迹是什么?
2、若常数2a=0,轨迹是什么?
双曲线的定义
3、若常数2a=|F1F2|轨迹是什么?
4、若常数2a>|F1F2|轨迹是什么?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1)建立直角坐标系.
y
(2)设点的坐标
M
(3)根据定义推导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双曲线ppt课件

题型二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例2】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2x±3y=0.
(1)若双曲线经过P( 6 ,2),求双曲线方程; (2)若双曲线的焦距是2 13 ,求双曲线方程; (3)若双曲线顶点间的距离是6,求双曲线方程.
思维启迪 用定义法或待定系数法求方程.
解
方法一
由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y=±
2 3
解得ba
23或ba
3 9. 2
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x2 y2 1或 y2 4x2 1.
94
9 81
探究提高 待定系数法是求曲线方程最常用的方
法之一.
(1)与双曲线
x2 a2
y2 b2
1有共同渐近线的双曲
线方程可表示为
x2 a2
y2 b2
t(t 0).
(2)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y=±
2
,2),∴
(3 2)2 a2
4 b2
1.
又∵a2+b2=(2 5)2,∴a2=12,b2=8.
故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 x2 y2 1. 12 8
题型三 双曲线的性质 【例3】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一椭圆与一
双曲线有共同的焦点F1,F2,且|F1F2|=2 13 , 椭圆的长半轴与双曲线实半轴之差为4,离心率 之比为3∶7. (1)求这两曲线方程; (2)若P为这两曲线的一个交点,求cos∠F1PF2 的值.
5.若m>0,点
P
m,
5 2
在双曲线
x2 y2 1 上,则 45 13
点P到该双曲线左焦点的距离为 2 .
解析
P
m,
5 2
在双曲线 x2 y2 1上,且m>0, 45
代入双曲线方程解得m=3,双曲线左焦点F1(-3,0),
双曲线的性质课件(PPT 15页)

y
B2
A1 F1 O
F2 A2
x
B1
y C3C2 C1
O
x
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图像
y 渐进线方程: b x a
Y x2 y2 1 a2 b2
B2
F1
A1
A2 F2 X B1
离心率对双曲线形状的影响
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图
像
Y
y2 a2
x2 b2
1
F2
A2
B1
O
B2
X
A1
F1
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2、对称性:关于x轴,y轴,
原点对称。 3、顶点 A1(-a,0),A2(a,0)
F1 A1 O
A2 F2
x
4、轴:实轴 A1A2 虚轴 B1B2
B1
|A1A2|=2ca,|B1B2|=2b 5、离心率:e= a
根据以上几何性质能够
根据以上几何性质能否
较准确地画出椭圆的图形? 较准确地画出双曲线的图形呢?
双曲线标准方程:y 2 x 2 1 双曲线性质: a 2 b2
Y
1、范围:y≥a或y≤-a
F2
2、对称性: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
A2
3、顶点 A1(0,-a),A2(0,a)
4、轴:实轴 A1A2 ; 虚轴 B1B2 B1
5、渐近线方程: y a x
o
b
6、离心率:e=c/a
A1
F2
B2 X
Y
F1
B2
F’1 A1 o
B1
X
A2 F’2
F2
证明:(1)设已知双曲线的方程是:
x2 a2
y2 b2
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ppt课件

F1 O F2
3.限式 |MF1| - |MF2|=±2a
4.代换 即 (x c)2 y2 (x c)2 y2 2a
5.化简
6
代数式化简得:
y
M (c2 a2) x2 a2 y2 a2 (c2 a2)
F1 O F2
可令:c2-a2=b2
x
代入上式得:b2x2-a2y2=a2b2
不存在
(4)已知A(-5,0),B(5,0),M点到A,B两点的距离之差 的绝对值为0,则M点的轨迹是什么?
线段AB的垂5直平分线
(三)合作探究,构建方程
双曲线标准方程推导
1.建系
以F1,F2所在的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中 y 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M
2.设点
x
设M(x , y),则F1(-c,0),F. 2(c,0)
15
16
2
(二)注重细节,理解概念
双曲线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 值等于非零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
叫做双曲线.
M
① 两个定点F1、F2——双曲线的焦点;
② |F1F2|=2c ——焦距.
F1 o F2
3
(二)注重细节,理解概念
思考:为什么要求 0<2a<2c? 演示
当2a=2c时,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以点F1、F2为端点,方向指向F1F2外侧的两条射 线. 当2a>2c时,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不存在 当2a=0时,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
x2 b2
(1 a
0, b
0)
问题:如何判断双曲线的焦点在哪个轴上呢?
(二次项系数为正,焦点在相应的轴8上)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ppt课件

(2) MF1 MF2 2a 2c
(3) MF1 MF2 2a 2c
F1
M oF
2
结论:
1、当||MF1|-|MF2||= 2a<|F1F2|时,M点轨迹是双曲线
其中当|MF1|-|MF2|= 2a时,M点轨迹是双曲线 中靠近F2的一支; 当|MF2| - |MF1|= 2a时,M点 轨迹是双曲线中靠近F1的一支. 2、当 ||MF1|-|MF2||= 2a=|F1F2|时,M点轨迹是在直 线F1F2上且以F1和F2为端点向外的两条射线。
y2 a2
x2 b2
1(a0, b来自0)F (c,0), F (0,c)
焦点位 看分母大小,哪个大 看 x2 , y2 的系数正负,
置判断:就在对应的轴上
哪个为正就在哪个轴上
a,b,c 关系
c2 a2 b2
c2 a2 b2
例2已知A,B两地相距800m,在A地听到炮弹
爆炸声比在B地晚2s,且声速为340m/s,求炮
弹爆炸点的轨迹方程.
解: 由声速及在A地听到炮弹爆炸声比在B地 晚2s,可知A地与爆炸点的距离比B地与爆炸点 的距离远680m.因为|AB|>680m,所以爆炸点 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在靠近B处的
生活中的双曲线
可口可乐的下半部 玉枕的形状
生活中的双曲线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1. 建系.
以F1,F2所在的直线为x轴,线段 F1F2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2.设点.
设M(x , y),则F1(-c,0),F2(c,0)
3.列式 |MF1| - |MF2|=±2a
y
M
F OF
当焦点不明确在哪个轴上时,可设双曲线方程为Ax2+ By2=1(AB<0).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课件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b/a*x,其中a和b是双曲线的半焦距。
双曲线的
标准方程
为
:
x^2/a^2 -
y^2/b^2 =
1
a和b是双 曲线的半 轴长, a>b
双曲线的
标准方程
可以表示
为
:
x^2/a^2 -
y^2/b^2 =
1
双曲线的
标准方程
可以表示
为
:
x^2/a^2 -
y^2/b^2 =
1
双曲线的
双曲线关于x轴对称
双曲线关于原点对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双曲线关于y轴对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双曲线关于直线y=x对称
顶点:双曲线有两个顶点,分 别位于x轴和y轴上
中心:双曲线的中心位于顶点 连线的中点
顶点坐标:顶点的坐标可以通 过双曲线的方程求解得到
中心坐标:中心的坐标可以通 过顶点的坐标和双曲线的方程 求解得到
双曲线的离心率与焦点距离成反比 离心率越大,焦点距离越短 离心率越小,焦点距离越长 双曲线的离心率决定了焦点距离的大小
离心率:双曲线 的离心率是双曲 线的性质之一, 决定了双曲线的 形状和位置
开口大小:双曲 线的开口大小是 指双曲线的两个 焦点之间的距离, 与离心率有关
关系:双曲线的 离心率越大,开 口越小;离心率 越小,开口越大
双曲线的渐近 线与直线的交 点称为渐近线 与直线的交点
渐近线与直线 的交点性质是 双曲线的几何
性质之一
渐近线与直线 的交点性质决 定了双曲线的
形状和位置
渐近线与直线 的交点性质是 双曲线的重要
特征之一
确定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计算渐近线与直线的交点坐标 判断交点是否在双曲线上 应用交点坐标求解双曲线的参数
双曲线的
标准方程
为
:
x^2/a^2 -
y^2/b^2 =
1
a和b是双 曲线的半 轴长, a>b
双曲线的
标准方程
可以表示
为
:
x^2/a^2 -
y^2/b^2 =
1
双曲线的
标准方程
可以表示
为
:
x^2/a^2 -
y^2/b^2 =
1
双曲线的
双曲线关于x轴对称
双曲线关于原点对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双曲线关于y轴对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双曲线关于直线y=x对称
顶点:双曲线有两个顶点,分 别位于x轴和y轴上
中心:双曲线的中心位于顶点 连线的中点
顶点坐标:顶点的坐标可以通 过双曲线的方程求解得到
中心坐标:中心的坐标可以通 过顶点的坐标和双曲线的方程 求解得到
双曲线的离心率与焦点距离成反比 离心率越大,焦点距离越短 离心率越小,焦点距离越长 双曲线的离心率决定了焦点距离的大小
离心率:双曲线 的离心率是双曲 线的性质之一, 决定了双曲线的 形状和位置
开口大小:双曲 线的开口大小是 指双曲线的两个 焦点之间的距离, 与离心率有关
关系:双曲线的 离心率越大,开 口越小;离心率 越小,开口越大
双曲线的渐近 线与直线的交 点称为渐近线 与直线的交点
渐近线与直线 的交点性质是 双曲线的几何
性质之一
渐近线与直线 的交点性质决 定了双曲线的
形状和位置
渐近线与直线 的交点性质是 双曲线的重要
特征之一
确定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计算渐近线与直线的交点坐标 判断交点是否在双曲线上 应用交点坐标求解双曲线的参数
3.2.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课件可编辑图片版共54张PPT

x2 a2
+
y2 b2
=1(a>b>0)共焦点的双曲线系方程可设为
a2x-2 λ-λ-y2b2=1(b2<λ<a2).
题型二 由双曲线方程研究其几何性质
探究 1 利用方程求解几何性质
例 1 (多选)已知双曲线 C:ax22-by22=1(a>0,b>0)的左、右焦点
分别为
F1(-5,0),F2(5,0),则能使双曲线
y2 64
-
x2 16
=
λ(λ>0),将点(2,0)的坐标代入方程得λ=-14<0(舍去). 综上可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42-y2=1. 答案:x42-y2=1
4.与椭圆
x2 25
+
y2 16
=1有公共焦点,离心率为32
的双曲线方程为
________.
解析:方法一 由椭圆方程可得焦点坐标为(-3,0),(3,0),
2.常见双曲线方程的设法
(1)渐近线为y=±
n m
x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
x2 m2
-
y2 n2
=λ(λ≠0,
m>0,n>0);如果两条渐近线的方程为Ax±By=0,那么双曲线的
方程可设为A2x2-B2y2=m(m≠0,A>0,B>0).
(2)与双曲线
x2 a2
- by22
=1或
y2 a2
-
x2 b2
系,并想办法转化为关于a,b,c的不等关系,结合c2=a2+b2和
c a
=e得到关于e的不等式,然后求解.在建立不等式求e时,经常用
到结论:双曲线上一点到相应焦点距离的最小值为c-a.
双曲线的离心率常以渐近线为载体进行命题,注意二者参数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概要课件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概 要课件
• 双曲线的定义与性质 •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 双曲线的焦点与离心率 • 双曲线的渐近线与切线 • 双曲线的实际应用
01
双曲线的定义与性质
双曲线的定义
总结词
双曲线是由平面与双曲面相交形成的曲线,也可以由两定点和固定距离的点的轨 迹形成。
详细描述
双曲线是由平面与双曲面相交形成的曲线,其形状取决于平面的位置和双曲面的 形状。双曲线有两个分支,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平面上。双曲线也可以由两个定 点和固定距离的点的轨迹形成,其中固定距离称为焦距。
双曲线的焦点与离心率的关系
01
02
03
关系
推导
应用
04
双曲线的渐近线与切线
双曲线的渐近线
定义
双曲线的渐近线是与双曲线无限接近 但永不相交的直线。
几何意义
渐近线反映了双曲线的弯曲程度和方 向。
计算方法
对于标准方程$frac{x^2}{a^2} frac{y^2}{b^2} = 1$,渐近线方程为 $frac{x^2}{a^2} - frac{y^2}{b^2} = 0$。
双曲线的切线
定义
计算方法
几何意义
渐近线与切线的几何意义
相互关系 应用
05
双曲线的实际应用
双曲线在天文学中的应用
星体轨道计算
01
哈勃定律
02
宇宙膨胀理论
03
双曲线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声学波动 波动光学 量子力学
双曲线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经济预测
在经济领域,双曲线模型被用于预测经济趋势和周期性波动。
02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定义双曲线的焦点和准线
• 双曲线的定义与性质 •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 双曲线的焦点与离心率 • 双曲线的渐近线与切线 • 双曲线的实际应用
01
双曲线的定义与性质
双曲线的定义
总结词
双曲线是由平面与双曲面相交形成的曲线,也可以由两定点和固定距离的点的轨 迹形成。
详细描述
双曲线是由平面与双曲面相交形成的曲线,其形状取决于平面的位置和双曲面的 形状。双曲线有两个分支,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平面上。双曲线也可以由两个定 点和固定距离的点的轨迹形成,其中固定距离称为焦距。
双曲线的焦点与离心率的关系
01
02
03
关系
推导
应用
04
双曲线的渐近线与切线
双曲线的渐近线
定义
双曲线的渐近线是与双曲线无限接近 但永不相交的直线。
几何意义
渐近线反映了双曲线的弯曲程度和方 向。
计算方法
对于标准方程$frac{x^2}{a^2} frac{y^2}{b^2} = 1$,渐近线方程为 $frac{x^2}{a^2} - frac{y^2}{b^2} = 0$。
双曲线的切线
定义
计算方法
几何意义
渐近线与切线的几何意义
相互关系 应用
05
双曲线的实际应用
双曲线在天文学中的应用
星体轨道计算
01
哈勃定律
02
宇宙膨胀理论
03
双曲线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声学波动 波动光学 量子力学
双曲线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经济预测
在经济领域,双曲线模型被用于预测经济趋势和周期性波动。
02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定义双曲线的焦点和准线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ppt课件

课后提升
1.必做题:P127页课本习题3.2第1,2,5题
2. 思考题(选做):定位问题
某中心接到其正东、正西、正北方向三个观测点的报告,正西、
正北两个观测点同时听到了一声巨响,正东观测点听到的时间比其
它两个观测点晚4秒。已知各观测点到该中心的距离都是1020m,试
确定该巨响发生的位置。
(假定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相关各点均在同一平面内。)
−
= 令 = −
−
你能在y轴上找一点B,使得|OB|=b吗?
1
验证
设点
2
坐标法
4
化简
列式
3
绝对值
教学过程分析
3
通过图象,生成定义
绘制图象,合作探究
2
1
类比启发,方程推导
重
点
4
5
类比推理,举一反三
列表对比,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分析
方程推导
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师生互
动,让学生学会交流、表达、质疑、反思。
04
01
02
03
谢
大
谢
家
5.及时练习,巩固所学
6.回顾小结,思维提升
7.课后延伸,探究发现
教学过程分析
复习回顾,课题导入
复习回顾: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教学过程分析
3
通过图象,生成定义
绘制图象,合作探究
2
1
类比启发,方程推导
4
类比推理,举一反三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 PA PB =0,M、N分别为PA、PB的中点,
求证: OMON =0(O为坐标原点).
y
MP A
O
Nx
B
[例2]直线l:y=kx+1与双曲线C:2x2-y2=1的右支交于不 同的两点A、B. (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经 过双曲线C的右焦点F?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 在,说明理由.
【例】双曲线xa22-by22=1(a>1,b>0)的焦距为 2c,直线 l 过点 A(a,0)和点 B(0,b),点 C(1,0)到直线 l 的距离与点 D(-1,0)到直线 l 的距离之和 S≥45c,求双曲线的离心 率 e 的取值范围.
【练习】设双曲线 C:xa22-y2=1(a>0)与直线 l:x+y=1 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 A、B. (1)求双曲线 C 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 (2)设直线 l 与 y 轴的交点为 P,且P→A=152P→B, 求 a 的值.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有两个交点或一个交点(直线与
(1)位置关系
渐近线平行).
相切----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且直线
不平行于双曲线的渐近线.
相离----无公共点.
(2)判定方法:
将直线与双曲线的方程联立消去一个
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 0
相离
△= 0
相切或相交(一个公共点)
△> 0
率为1的直线l,若l与双曲线M的两条渐近线分
别相交于点B、C,且B是AC的中点,求双曲
线M的离心率和焦点坐标.
[点评]列方程求出b的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求离心率,关键在
于求 c ,有时可以求出a、c的值,有时可以列出a、b、c的等
a 量关系,然后转化为
c
a
的方程.
题型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例1】设F1、F2为双曲线x42 y2 1的两个焦点, 点P在双曲线上,且满足F1PF2 600,求F1PF2 的面积.
M F2
x
F1
注1:c2 = a2 + b2, a,b大小不定
注2:判断双曲线标准方程的焦点在哪个轴上的 准则: 如果x2的系数为正,则焦点在x轴上;
如果y2的系数为正,则焦点在y轴上
3.几个概念:
(1)焦准距:双曲线的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 称为焦准距,常用p表示, p b 2 (2)通径:过焦点且垂直于焦点c 所在轴的弦 称为双曲线的通径.长为: 2 b 2
实轴长2a,虚轴长2b
图形
方程 离心率 渐近线
准线
yy
y
..
F1 A1 o A2 F2 x
x2 y2 a2 b2 1
(a>0,b>0)
F2
A2
.oA1 F1
x
y2 x2 a2 b2 1
(a>0,b>0)
e c 1 a
x y0 ab
a2 x
c
y x0 ab
a2 y
c
双曲线
y
M
F1
o
F2
x
y
△PF1F2的面积为 12 3 ,求双曲线的方程.
y
. ..P
F1 o
F2
x
[点评]在没有坐标系的情况下,求曲线的方程,必须先建立 适当的坐标系.知曲线的类型求曲线方程,一般可用待定系数 法.本题要注意面积的计算,定义的应用,余弦定理的应用.
[练习3]过双曲线M:x2-
y2 b2
=1的左顶点A作斜
(3)等轴双曲线学.
a
科.网 z等 xxk.轴 双 曲 线 离 心 率 为 e =2
(4)共 渐 近 线 的 双 曲 线 系 方 程 :与 双 曲 线 a x2 2b y2 2=1
有 相 同 渐 近 线 的 双 曲 线 系 方 程 可 设 为 a x2 2b y2 2=(0).
二.题型分析 题型1.求双曲线的方程
待定系数法
[ 例 1 ]求 中 心 在 原 点 ,一 个 焦 点 是 ( 4 ,0 ),一 条 渐 近 线 是 直 线 3 x - 2 y= 0 的 双 曲 线 的 方 程 .
[例2]中心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实轴与
虚轴长之差为4,离心率为 的5 双曲线方程为
4
[练 习 1]求 中 心 在 原 点 , 对 称 轴 为 坐 标 轴 , 且 满 足 下 列
( 3 )已 知 渐 近 线 为
x a
y b
0时 ,可 设 双 曲 线 为
x2 a2
y2 b2
;
即与双曲线
x2 a2
y2 b2
1有 共 同 渐 近 线 的 双 曲 线 方 程 可 设 为
x2 a2
y2 b2
(
0 ).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2010·天津)已知双曲线xa22-by22=1(a>0,b>0)的一条 渐近线方程是 y= 3x,它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 y2=16x 的焦点相同.则双曲线的方程为________.
条件的双曲线方程:
x2 y2
(1)经 过 两 点 (2
7 , 3),(7, 6
2 );
1 25 75
(2)双 曲 线 经 过 点 (3, 9 2 ),离 心 率 e
10 ; 3
y2 x2 1 81 9
( 3 )过 点 P( 2 3, 3) , 且 与 双 曲 线 x 2 y 2 1有
16 9 y 2 x 2
[点评] (1)弦的中点问题,一般可用“点差法”求解,(即本
题的解法).知弦的中点坐标,则可以求弦所在直线的斜率.(2)探 究性问题,一般以存在进行求解,求解过程出现矛盾,则不存在. 本题要验证直线与双曲线是否相交.
[练习1]已知等轴双曲线C:x2-y2=a2(a>0)上一
定点P(x0,y0)及曲线C点上两个动点A、B,满
(2)设直线l与y轴的交点为P,且
u PuA ur5u PuB ur,求a的值. 12
x2 a2
y2 b2
1(焦 点 在 x轴 )
或
y2 a2
x2 b2
1 (焦 点 在 y轴 )
(a 0,b 0);
(2 )不 知 焦 点 位 置 时 , 分 情 况 讨 论 ( 分 设 )
或 设 为 x 2 y 2 1或 m x 2 n y 2 1 (m n 0 ) (统 设 ); mn
(定义法)
变 式 :一 动 圆 与 定 圆 :x2y21和 x2y28x120
都 外 切 , 则 动 圆 圆 心 的 轨 迹 是 C
A .抛 物 线 B .圆 C .双 曲 线 的 一 支 D .椭 圆
[练习2]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它的两个焦点
为F1、F2,P为双曲线上的一点,且∠F1PF2=60°,
[点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相交问题,一般要转化为方程有
两个正根的问题,然后利用判别式及韦达定理求解.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经过右焦点F,常常转化为FA·FB=0来求解.
[练习2]设双曲线C:x a
2 2
-y2=1(a>0)与直线
l:x+y=1交于两个不同的点.
(1)求双曲线C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练习】已知双曲线的方程是16x2-9y2=144. (1)求此双曲线的焦点坐标、离心率和渐近线方程; (2)设F1和F2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
且|PF1|·|PF2|=32,求∠F1PF2的大小.
例21.设P是双曲线ax22
y2 9
1上一点,双曲线的
一条渐近线方程为3x-2y=0,F1、F2分别是双
一.知识要点
1.双曲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
值等于常数2a(2a<︱F1F2︱) 的点的轨迹叫做 双曲线.这两定点叫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焦距.
M F 1M F 2 2 a ( 0 2 aF 1 F 2)
2.双曲线的 几何性质
图形
yy
..
F1 A1 o A2 F2 x
方程 焦点 范围
相交(两个公共点)
考点4.直线和双曲线的相交问题
[例1]已知双曲线方程2x2-y2=2.
弦的中点问题
(1)求以A(2,1)为中点的双曲线的弦所在直线方程;
(2)过点B(1,1)能否作直线l,使l与所给双曲线交于 Q1、Q2两点,且点B是弦Q1Q2的中点?这样的直线l如 果存在,求出它的方程;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共 同 的 渐 近 线;
9 4 1
( 4 )过 点 P( 3 公共焦点.
2,2) , 且 与 双 曲 线 x 2 y 2 1有4
x2 y2
16 4
1
12 8
归 纳 待 定 系 数 法 求 双 曲 线 标 准 方 程 时 ,设 方 程 的 方 法 :
(1)已 知 焦 点 位 置 时 ,设 为
x2 y2 a2 b2 1
(a>0,b>0)
(c,0),焦距2c
x≥a或x≤-a
.y
F2
A2
.oA1 F1
x
y2 x2 a2 b2 1Βιβλιοθήκη (a>0,b>0)
(0,c),焦距2c
y≥a 或y ≤-a
对称性
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
顶点
轴
A1(-a,0),A 2(a,0)
A1(0,-a),A 2( 0,a )
曲线的左、右焦点.若PF1 3,则PF2 C
A.1或5 B.6 C. 7 D.9
(2010·辽宁)设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 F,虚轴的一个端点
为 B,如果直线 FB 与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垂直,
那么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D )
求证: OMON =0(O为坐标原点).
y
MP A
O
Nx
B
[例2]直线l:y=kx+1与双曲线C:2x2-y2=1的右支交于不 同的两点A、B. (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经 过双曲线C的右焦点F?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 在,说明理由.
【例】双曲线xa22-by22=1(a>1,b>0)的焦距为 2c,直线 l 过点 A(a,0)和点 B(0,b),点 C(1,0)到直线 l 的距离与点 D(-1,0)到直线 l 的距离之和 S≥45c,求双曲线的离心 率 e 的取值范围.
【练习】设双曲线 C:xa22-y2=1(a>0)与直线 l:x+y=1 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 A、B. (1)求双曲线 C 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 (2)设直线 l 与 y 轴的交点为 P,且P→A=152P→B, 求 a 的值.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有两个交点或一个交点(直线与
(1)位置关系
渐近线平行).
相切----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且直线
不平行于双曲线的渐近线.
相离----无公共点.
(2)判定方法:
将直线与双曲线的方程联立消去一个
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 0
相离
△= 0
相切或相交(一个公共点)
△> 0
率为1的直线l,若l与双曲线M的两条渐近线分
别相交于点B、C,且B是AC的中点,求双曲
线M的离心率和焦点坐标.
[点评]列方程求出b的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求离心率,关键在
于求 c ,有时可以求出a、c的值,有时可以列出a、b、c的等
a 量关系,然后转化为
c
a
的方程.
题型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例1】设F1、F2为双曲线x42 y2 1的两个焦点, 点P在双曲线上,且满足F1PF2 600,求F1PF2 的面积.
M F2
x
F1
注1:c2 = a2 + b2, a,b大小不定
注2:判断双曲线标准方程的焦点在哪个轴上的 准则: 如果x2的系数为正,则焦点在x轴上;
如果y2的系数为正,则焦点在y轴上
3.几个概念:
(1)焦准距:双曲线的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 称为焦准距,常用p表示, p b 2 (2)通径:过焦点且垂直于焦点c 所在轴的弦 称为双曲线的通径.长为: 2 b 2
实轴长2a,虚轴长2b
图形
方程 离心率 渐近线
准线
yy
y
..
F1 A1 o A2 F2 x
x2 y2 a2 b2 1
(a>0,b>0)
F2
A2
.oA1 F1
x
y2 x2 a2 b2 1
(a>0,b>0)
e c 1 a
x y0 ab
a2 x
c
y x0 ab
a2 y
c
双曲线
y
M
F1
o
F2
x
y
△PF1F2的面积为 12 3 ,求双曲线的方程.
y
. ..P
F1 o
F2
x
[点评]在没有坐标系的情况下,求曲线的方程,必须先建立 适当的坐标系.知曲线的类型求曲线方程,一般可用待定系数 法.本题要注意面积的计算,定义的应用,余弦定理的应用.
[练习3]过双曲线M:x2-
y2 b2
=1的左顶点A作斜
(3)等轴双曲线学.
a
科.网 z等 xxk.轴 双 曲 线 离 心 率 为 e =2
(4)共 渐 近 线 的 双 曲 线 系 方 程 :与 双 曲 线 a x2 2b y2 2=1
有 相 同 渐 近 线 的 双 曲 线 系 方 程 可 设 为 a x2 2b y2 2=(0).
二.题型分析 题型1.求双曲线的方程
待定系数法
[ 例 1 ]求 中 心 在 原 点 ,一 个 焦 点 是 ( 4 ,0 ),一 条 渐 近 线 是 直 线 3 x - 2 y= 0 的 双 曲 线 的 方 程 .
[例2]中心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实轴与
虚轴长之差为4,离心率为 的5 双曲线方程为
4
[练 习 1]求 中 心 在 原 点 , 对 称 轴 为 坐 标 轴 , 且 满 足 下 列
( 3 )已 知 渐 近 线 为
x a
y b
0时 ,可 设 双 曲 线 为
x2 a2
y2 b2
;
即与双曲线
x2 a2
y2 b2
1有 共 同 渐 近 线 的 双 曲 线 方 程 可 设 为
x2 a2
y2 b2
(
0 ).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2010·天津)已知双曲线xa22-by22=1(a>0,b>0)的一条 渐近线方程是 y= 3x,它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 y2=16x 的焦点相同.则双曲线的方程为________.
条件的双曲线方程:
x2 y2
(1)经 过 两 点 (2
7 , 3),(7, 6
2 );
1 25 75
(2)双 曲 线 经 过 点 (3, 9 2 ),离 心 率 e
10 ; 3
y2 x2 1 81 9
( 3 )过 点 P( 2 3, 3) , 且 与 双 曲 线 x 2 y 2 1有
16 9 y 2 x 2
[点评] (1)弦的中点问题,一般可用“点差法”求解,(即本
题的解法).知弦的中点坐标,则可以求弦所在直线的斜率.(2)探 究性问题,一般以存在进行求解,求解过程出现矛盾,则不存在. 本题要验证直线与双曲线是否相交.
[练习1]已知等轴双曲线C:x2-y2=a2(a>0)上一
定点P(x0,y0)及曲线C点上两个动点A、B,满
(2)设直线l与y轴的交点为P,且
u PuA ur5u PuB ur,求a的值. 12
x2 a2
y2 b2
1(焦 点 在 x轴 )
或
y2 a2
x2 b2
1 (焦 点 在 y轴 )
(a 0,b 0);
(2 )不 知 焦 点 位 置 时 , 分 情 况 讨 论 ( 分 设 )
或 设 为 x 2 y 2 1或 m x 2 n y 2 1 (m n 0 ) (统 设 ); mn
(定义法)
变 式 :一 动 圆 与 定 圆 :x2y21和 x2y28x120
都 外 切 , 则 动 圆 圆 心 的 轨 迹 是 C
A .抛 物 线 B .圆 C .双 曲 线 的 一 支 D .椭 圆
[练习2]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它的两个焦点
为F1、F2,P为双曲线上的一点,且∠F1PF2=60°,
[点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相交问题,一般要转化为方程有
两个正根的问题,然后利用判别式及韦达定理求解.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经过右焦点F,常常转化为FA·FB=0来求解.
[练习2]设双曲线C:x a
2 2
-y2=1(a>0)与直线
l:x+y=1交于两个不同的点.
(1)求双曲线C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练习】已知双曲线的方程是16x2-9y2=144. (1)求此双曲线的焦点坐标、离心率和渐近线方程; (2)设F1和F2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
且|PF1|·|PF2|=32,求∠F1PF2的大小.
例21.设P是双曲线ax22
y2 9
1上一点,双曲线的
一条渐近线方程为3x-2y=0,F1、F2分别是双
一.知识要点
1.双曲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
值等于常数2a(2a<︱F1F2︱) 的点的轨迹叫做 双曲线.这两定点叫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焦距.
M F 1M F 2 2 a ( 0 2 aF 1 F 2)
2.双曲线的 几何性质
图形
yy
..
F1 A1 o A2 F2 x
方程 焦点 范围
相交(两个公共点)
考点4.直线和双曲线的相交问题
[例1]已知双曲线方程2x2-y2=2.
弦的中点问题
(1)求以A(2,1)为中点的双曲线的弦所在直线方程;
(2)过点B(1,1)能否作直线l,使l与所给双曲线交于 Q1、Q2两点,且点B是弦Q1Q2的中点?这样的直线l如 果存在,求出它的方程;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共 同 的 渐 近 线;
9 4 1
( 4 )过 点 P( 3 公共焦点.
2,2) , 且 与 双 曲 线 x 2 y 2 1有4
x2 y2
16 4
1
12 8
归 纳 待 定 系 数 法 求 双 曲 线 标 准 方 程 时 ,设 方 程 的 方 法 :
(1)已 知 焦 点 位 置 时 ,设 为
x2 y2 a2 b2 1
(a>0,b>0)
(c,0),焦距2c
x≥a或x≤-a
.y
F2
A2
.oA1 F1
x
y2 x2 a2 b2 1Βιβλιοθήκη (a>0,b>0)
(0,c),焦距2c
y≥a 或y ≤-a
对称性
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
顶点
轴
A1(-a,0),A 2(a,0)
A1(0,-a),A 2( 0,a )
曲线的左、右焦点.若PF1 3,则PF2 C
A.1或5 B.6 C. 7 D.9
(2010·辽宁)设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 F,虚轴的一个端点
为 B,如果直线 FB 与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垂直,
那么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