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国学文化经典语句]国学经典诵读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语录摘抄_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

国学经典语录摘抄_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

国学经典语录摘抄_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感恩节】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下面是为您收集整理的国学语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1.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2.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4.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5.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7.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8.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9.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10.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1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12.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宋.徐元杰.湖上)1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1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15.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16.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17.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18.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19.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2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2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2.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23.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国学经典片段摘抄

国学经典片段摘抄

国学经典片段摘抄0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0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0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04、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05、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06、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0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0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0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1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国学经典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1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13、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14、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1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16、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论语·子张》1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18、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周易》1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0、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2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2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2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26、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2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2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国学经典诵读100句

国学经典诵读100句

国学经典诵读100句国学经典进课堂的教育活动目前已经逐渐常态化,国学经典的巨大文化张力和价值导向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越来越被重视和推崇。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100句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国学经典诵读100句【精选篇】1.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3.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4.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5.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6.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7. 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8.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9.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王献之传)10.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11.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13.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14.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5.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16.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7.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18.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19.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20.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21.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2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23.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24.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五篇模版)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五篇模版)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五篇模版)第一篇: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一)经部选篇1.《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 2.《礼记·中庸》选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二)史部选篇3.《史记·鹖冠子》选段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 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 “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

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

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 4.《山海经·南山经》选段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

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三)子部选篇5.《孟子·公孙丑下》选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诵读内容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篇一【原文】《康诰》曰:“克明德。

”《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注释】(1)康诰:《尚书·周书》中的一篇。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

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2)克:能够。

(3)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

(4)顾:思念。

是:此。

明命:光明的禀性。

(5)帝典:即《尧典》,《尚书·虞书》中的一篇。

(6)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

俊:与“峻”相通,意为大、崇高等。

(7)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译文】《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

”《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

”《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

”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有关国学经典(精篇二《三字经》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及伦理道德,言简意赅,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具有传授知识和传播伦理道德观念的双重功能,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是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因此被称作“蒙学之冠”,全文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字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比较适合一年级的新学生,通过学习他们可以认识一些字以及多音字等一些基础知识,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本学期二年级学习《千字文》。

《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

北宋千字文被视为狮子教育的重要一环。

它不是简单的担子堆积,而是咏物咏事、条理分明、通顺可诵的韵文,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因而便于识读。

《千字文》短短千字,字不重复而能做到包罗万象又颇具纹理,难能可贵。

二、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千字文和笠翁对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

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建议收藏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1、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1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1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1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1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20、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2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22、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2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2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2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2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国学经典名言(15篇)

国学经典名言(15篇)

国学经典名言(15篇)国学经典名言1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2、造化之功,发乎动,毕达乎顺,形诸明,养诸容载,遂乎说润,胜乎健,不匮乎劳,终始乎止。

——张载《正蒙》3、上达则乐天,乐天则不怨;下学则治己;治己则无尤。

——张载《正蒙》4、义,仁之动也,流于义者于仁或伤;仁,体之常也,过于仁者于义或害。

——张载《正蒙》5、仁通极其性,故能致养而静以安;义致行其知,故能尽文而动以变。

——张载《正蒙》6、能通天下之志者为能感人心,圣人同乎人而无我,故和平天下,莫盛于感人心。

——张载《正蒙》7、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所谓「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者也;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所谓「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者也;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所谓「以人治人改而止」者也;此君子所以责己责人爱人之三术也。

——张载《正蒙》8、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

——张载《正蒙》9、以心求道,正犹以己知人,终不若彼自立彼伪不思而得也。

——张载《正蒙》10、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

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伪不相似。

——张载《正蒙》国学经典名言2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2.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4.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6.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8.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9.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10.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12.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13.一寸山河一寸金。

1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5.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国学经典名言3知耻近乎勇——《中庸》(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表现。

)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

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

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国学语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学的经典语录100句1.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2.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4.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5.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7.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8.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9.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10.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1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12.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宋.徐元杰.湖上)1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1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15.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16.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17.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18.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19.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2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2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2.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国学经典诵读优秀范文(通用6篇)

国学经典诵读优秀范文(通用6篇)

国学经典诵读优秀范文(通用6篇)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篇一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大畏民志。

此谓知本。

(1)“子曰”句:引自《论语·颜渊》。

听讼,听诉讼,即审案子。

犹人,与别人一样。

(2)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

(3)民志:民心,人心。

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

”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这一段以孔子谈诉讼的话来阐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本。

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这正如“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道理一样。

审案和卖药都只是手段,或者说是“末”,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和增强体质不再生病才是目的,或者说才是“本”。

说到底,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

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本末的关系如此,终始的因果也一样。

从哲学命题的角度来看,本末是本质论,终始是发展观,千古哲学的两大范畴在《大学》这篇儒学的入门读物中以轻轻巧巧的八个字对仗而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再以八个字加以干净利落的解决:“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真是语言极度简洁而蕴含无比深刻,显出“经”的本色。

获得知识的途径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篇二《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

在《南齐书·王敬则传》中说:“檀公(檀道济)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至今都非常实用,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作者杨南柯,秦朝咸阳人。

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

100句必读国学经典名句

100句必读国学经典名句

100句必读国学经典名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译: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哀哀父母,生我劬(qu)劳。

——《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译: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

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7、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译: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8、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尚书》译:(人要有九德)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

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译:不要见到财利就做有损于大义的事,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改变自己的志节。

12、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译:自己不说出恶言,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

国学经典的古诗文朗诵

国学经典的古诗文朗诵

国学经典的古诗文朗诵国学经典承载了古代圣贤的思想与智慧,蕴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可以用来诵读的国学经典句子有哪些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国学经典的诗句朗诵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国学经典的诗句朗诵【精选篇】1.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2.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3.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唐.李商隐.霜月)4.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州)5.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6. 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7.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8.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李清照.如梦令)9.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10.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秦观.春日)11.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宋.陆游.文章)1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13.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俞文豹.清夜录)14.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15.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宋.黄昇.鹧鸪天)16.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辛弃疾.菩萨蛮)17.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18. 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

(宋.辛弃疾.鹧鸪天)19.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20.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国学经典的诗句朗诵【热门篇】1.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2.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3.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国学经典100句

国学经典100句

国学经典名句(65首)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9、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1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1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1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1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17、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18、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2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2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2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2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4、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2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2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国学经典名句二百句

国学经典名句二百句

国学经典名句200句,20部国学名著语录摘抄《周易》001.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002.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00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004.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00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00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尚书》007.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008.满招损,谦受益。

《左传》009.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010.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01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01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01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014.多行不义,必自毙。

01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016.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国语》01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018.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019.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

《战国策》02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021.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022.亡羊而补牢,犹未迟也。

02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024.图穷而匕首现。

025.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孙子兵法》026.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027.故兵贵胜,不贵久。

028.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029.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030.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031.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032.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033.后人发,先人至。

034.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035.故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036.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谷梁传》037.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038.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

《老子》0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04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04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小学生国学经典朗诵9篇

小学生国学经典朗诵9篇

小学生国学经典朗诵9篇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彊。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小学生国学经典朗诵(2):宴山亭赵佶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小学生国学经典朗诵(3):木兰花钱惟演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小学生国学经典朗诵(4):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小学生国学经典朗诵(5):御街行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国学文化经典语句]国学经典诵读
诵读国学经典,强化学生识记能力,提升学生解析、表述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诵读国学文化经典语句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
诵读国学文化经典语句【精选篇】
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2.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6.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7.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9.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10.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11.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12.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孙子兵法.九地)
13.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4.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15.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诵读国学文化经典语句【热门篇】
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5.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6.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7.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8.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11.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1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13.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14.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15.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1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17.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18.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19.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20.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诵读国学文化经典语句【经典篇】
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3.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4.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5.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6.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0.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11.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
12.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
1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14.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15.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陶渊明.移居)
16.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
17.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陶渊明.饮酒)
18.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
19.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2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看了诵读国学文化经典语句的人还看了:
1.国学经典诵读句子
2.国学文化经典语句国学经典诗句
3.国学文化经典语句
4.国学最经典的句子最经典的诗句
5.国学文化经典语句国学经典名句
6.国学经典诵读名句国学经典诗句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