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地震自救常识
2024年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3篇)
![2024年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fdfb2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6.png)
2024年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1. 震前准备- 首先,要了解学校的紧急疏散计划和安全规定,并经常进行演练。
了解学校的安全出口和疏散路线,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快速而安全地撤离。
- 确保书包和桌上的物品没有杂乱堆积,以免在地震时造成伤害。
- 在学校里,找到一个能够遮蔽头部的安全避难处,如课桌下或门框下。
在地震发生时,及时躲到避难处,保护头部。
2. 震时自救- 当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行动。
- 如果你正在室内,迅速寻找避难处。
躲在课桌下或门框下,保护头部,保持弯腰卧倒的姿势,并抓紧避难处的边缘,以便保持平衡。
- 如果你正在室外,避免站立在建筑物附近或电线和树木下。
找到一个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电线和其他危险物品,并保护头部。
- 不要尖叫或大声喊叫,以免引起其他人的恐慌。
3. 震后应对- 地震过后可能会有余震,所以要保持警惕,并继续保持避难姿势。
- 在余震停止后,迅速撤离到自己熟悉的疏散路线上,并按照学校的疏散计划进行安全疏散。
- 如果有人受伤或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报警或寻求帮助。
- 如果你被困在倒塌的建筑物下,要尽可能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并尽量保持身体的保暖和水分的供应。
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4. 防火常识- 学会正确使用火柴、打火机和其他火源。
火源是非常危险的,小学生必须在大人的监护下使用。
- 如果发现火灾,要立即大声呼救,并迅速离开火源附近的危险地点。
- 在逃生过程中,要尽量贴近地面,以便避开浓烟和高温。
- 在门口、门把手等处感觉温度,如果温度过高,表示外面有大量火势,不可随意打开门。
- 如果被火势困住,要及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如敲打窗户、阳台或用手机向亲人打电话。
- 如果身上着火,要立即用湿毛巾或翻滚在地上将火扑灭。
5. 防财务出入口- 学会正确使用密码锁和指纹锁等安全装置,确保财务安全。
- 不要将财务放在容易被盗窃的地方,如容易被看见的抽屉、包包等。
- 不要轻易将个人财务信息告诉陌生人,以免受到钓鱼网站等欺诈行为的侵害。
防震小常识10条简短
![防震小常识10条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d5d497b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9.png)
防震小常识10条简短
以下是10条简短的防震小常识:
1. 地震时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2. 就近躲避,不要乱跑乱窜。
3. 选择结实的桌子、柱子等物体附近避震。
4. 保护头部,用枕头、书包等物品护住头部。
5.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
6. 抓住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受伤。
7. 不要靠近窗户、玻璃等易破裂的地方。
8. 不要乘坐电梯,选择安全通道逃生。
9. 在户外时,远离高大建筑物、树木等危险物。
10. 了解地震预警信号和应急逃生路线,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这些简短的防震小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避震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小学生发生自然灾害时的自护自救安全及自护自救知识
![小学生发生自然灾害时的自护自救安全及自护自救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c16f46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b.png)
小学生发生自然灾害时的自护自救安全及自护自救知识自然灾害是指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灾害。
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无法完全抵抗自然灾害的破坏。
但是完全可以依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
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激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状况,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
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应当掌握以下应急的求生方法。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进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
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
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
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
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己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马上回屋取东西。
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5.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
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6.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
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在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往意储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地震来临之前有征兆吗?对地震灾害,目前还不能准确地作出预报。
但长期的观察研究说明,地震前是会出现一些征兆的,能够提醒人们提升警惕。
小学生地震安全知识
![小学生地震安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693e6d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0.png)
小学生地震安全知识小学生地震安全知识汇总以下是小学生地震安全知识汇总:1.发生地震时,首先要冷静,不能恐慌,要听从老师和现场指挥人员的调度。
2.在走廊和厕所里,应趴下,闭眼,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撤离。
3.千万不要跳楼,也不要乘坐电梯。
4.不要在地震刚发生时使用电话,手机,因为这时候电波传达信号不稳定。
5.住平房时,发生地震,要在靠近里侧的墙壁处,用湿毛巾,衣物等物遮住口鼻。
6.发生大地震,若正在上课时,应该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切记不要恐惧,不要乱挤乱拥,不要因为好奇而点明灯,不要向窗外扔东西。
7.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遵循老师和指挥人员的调度。
8.震后,会停水停电,需要用担架等工具,将受伤和受伤的人抬到空旷地带,让其休息。
9.震后,要尽量在户外暂避,特别是要在家长和老师的管理下,在安全的区域内躲避。
10.无论在哪里,都需要保护好头部,切忌靠近、在照明充分的地区,要停电,以避免短路和触电的危险。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关于地震发生时的通用知识,不同地区可能具有不同的应对方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小学生地震安全知识归纳地震安全知识归纳一、地震知识1.地震的震级和震中:地震是地下岩层受应力作用错动破裂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自然现象,无人员伤亡或人畜伤亡地震被称为小地震。
2.地震的危害:当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生灾害,如:地面破裂,地面塌陷,地裂缝,岩体崩塌,海啸,水灾,火灾,疫病等。
3.地震的防御:学校防震减灾工作是全社会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学校制定了防震减灾计划和措施。
二、发生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救互救1.地震自救地震自救是指地震发生后,在自救互救专业人员未到达前,被埋压的人员利用自身条件和手段,采取的一种主动自救行为。
2.地震互救地震互救是指地震发生后,专业人员未到达前,被埋压的人员利用专业人员提供的条件,采取的一种被动互救行为。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e0aed7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9.png)
一、引言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我们有必要开展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本文将从地震基础知识、地震发生时的逃生与自救、地震后的自救互救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二、地震基础知识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壳内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释放出来,引起的振动现象。
2. 地震的分类根据地震发生的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
3. 地震的震级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分为微震、小震、中震、大震、强震等。
4. 地震的烈度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对地面建筑物、设施及人造成破坏程度的指标。
三、地震发生时的逃生与自救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围环境,迅速采取行动。
2. 避免使用电梯地震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停止运行,造成被困。
因此,地震发生时,不要使用电梯。
3. 避免到窗边、阳台、楼顶等危险区域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可能会出现裂缝,甚至倒塌。
因此,要避免到窗边、阳台、楼顶等危险区域。
4. 躲避到安全地带地震发生时,要迅速躲避到坚固的家具下、墙角等安全地带。
5. 保护头部地震发生时,要用手保护头部,避免被掉落物品砸伤。
6. 不要慌张跳楼地震发生时,不要慌张跳楼,这样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四、地震后的自救互救1. 检查身体状况地震发生后,首先要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无大碍,要尽快与家人、朋友联系,告知自己的安全情况。
2. 检查房屋结构地震发生后,要检查房屋结构是否完好,如发现裂缝、倾斜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撤离。
3. 救助伤员地震发生后,要尽快对伤员进行救助,如止血、包扎、搬运等。
4. 防止火灾地震发生后,要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如关闭电源、水源等。
5. 保持通讯畅通地震发生后,要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了解灾情,获取救援信息。
五、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通过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使小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整理介绍(优秀8篇)
![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整理介绍(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ce982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a.png)
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整理介绍(优秀8篇)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灾难,为了在地震的时候减少伤害,小学生要学习一些防震安全知识。
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整理介绍(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根据各家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1)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
2)分配每人震时的应急任务,以防手忙脚乱,耽误宝贵时间。
3)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作到畅通无阻。
4)加固室内家俱杂物,特别是睡觉的地方,更要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
5)落实防火措施,防止炉子、煤气炉等震时翻倒;家中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浴室、水桶要储水,准备防火用沙;学习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
6)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发现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和正确识别地建筑物要有坚固的地基。
如果一些动物反常在道路上狂奔,这是地震的预兆,要即使让人们离开建筑物到空旷的地方去。
要做到预测到以后以最快的速度让人民知道,及时疏散开,减小人的损失。
一、学校的避震1、正在上课时,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背向窗户(防止碎玻璃划伤头面部),用书包或软的坐垫保护头部。
服从老师指挥,有组织地撤离,防止发生踩踏。
不可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不可跳窗逃生。
2、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就地蹲下或趴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电线杆、树、体育器材、围墙等)。
不要回到教室去。
3、检查教室的照明灯具、橱柜、吊扇等,并应加以固定。
二、家庭的避震1、躲在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注意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2、关闭电源、火源及煤气。
三、公共场所的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小学防灾避灾安全教育
![小学防灾避灾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579c94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9.png)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地震、洪水、台风等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本文将针对小学生开展防灾避灾安全教育,旨在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避灾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地震灾害1. 地震基本知识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
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发生剧烈的震动,造成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2. 地震发生前的预兆地震发生前,会出现一些预兆,如小震、动物异常行为、地光、地声等。
当发现这些预兆时,要保持冷静,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3.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1)在家中:地震发生时,迅速关闭电源、煤气,躲避到卫生间、厨房等结实的地方。
(2)在学校:地震发生时,立即躲到课桌下,保护好头部,等待地震结束后有序撤离。
(3)在公共场所: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尽快躲到结实的柱子、墙角等地方。
4. 地震发生后的自救互救(1)保持冷静,不要恐慌。
(2)检查周围环境,确认安全后,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3)帮助受伤者,进行简单的急救。
(4)等待救援。
三、洪水灾害1. 洪水基本知识洪水是指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因降雨、融雪、冰凌等因素导致水位上涨,超出警戒水位,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
2. 洪水发生前的预兆洪水发生前,会出现一些预兆,如降雨量增大、水位上涨、山体滑坡等。
当发现这些预兆时,要保持警惕,及时撤离危险区域。
3. 洪水发生时的自救互救(1)在家中:洪水来临时,迅速关闭电源、煤气,转移贵重物品,撤离到高处。
(2)在学校:洪水来临时,听从老师指挥,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3)在公共场所:洪水来临时,保持冷静,迅速寻找高地或稳固的建筑物躲避。
4. 洪水发生后的自救互救(1)保持冷静,不要恐慌。
(2)检查周围环境,确认安全后,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3)帮助受伤者,进行简单的急救。
(4)等待救援。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大全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b9afaf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2.png)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大全地震非常可怕,因为它不可预测,威力大,但是如果我们做好了挑战“天灾”的思想准备,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没有发生前降低了许多。
同学们,平时看一些自我保护方面的书籍,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一、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地震预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动物反常情形的谚语: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二、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学校避震正在上学时,要在西席批示下快速捧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躲开高峻修建物或风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万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家庭避震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备实际性,而室内XXX坍毁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许多人得以幸存的相对于安全所在,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坍毁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便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处所是:炕沿下、坚韧家庭用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庖厨、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处所。
防震自救小知识小常识一:万一灾难发生后不幸运被压住,要先断根口鼻旁边的杂物,保持呼吸流通,然后断根胸前的杂物,慢慢搬除身边的杂物,以制止再次被压。
小常识二:不要使用有焰的火,尽管即使远离不安全因素。
小知识三:制止身板上方的不安全悬挂物或不茁壮的支撑物,以避免物体坠落伤了本身。
小常识四:扩展保存空间用物体撑住大的杂物,让本身有更大的空间,并防止发生余震时,情况更糟糕。
小学地震安全学习地震的基本知识和自救技巧
![小学地震安全学习地震的基本知识和自救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ca68d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e.png)
小学地震安全学习地震的基本知识和自救技巧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发生时会造成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
为了保障小学生的安全,他们需要学习地震的基本知识和自救技巧。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地震安全的学习内容。
第一部分:地震基本知识第一节:什么是地震地震是地球表面因地壳运动产生的震动,它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地震的震级是用来衡量地震强度的一种指标,通常以里氏震级(L)来表示。
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球板块运动引起的,而地球板块是构成地球的大陆和海洋的硬壳。
当这些板块发生相对运动时,会产生地震现象。
第二节:地震前兆地震通常会有一些前兆,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一些迹象来提前感知地震的来临,这样能有充足的时间采取安全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震前兆:1. 地面或建筑物出现明显的摇晃。
2. 水井或水池中的水波动或水面下降。
3. 动物行为异常,如鸟类和动物出现异常的活动或惊慌失措。
4. 地下水位的变化,如井水涌出或干涸。
5. 电器设备的异常,如电视出现图像干扰或断电。
第三节:地震对人造成的影响地震会造成以下影响,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威胁:1. 建筑物倒塌和破坏。
2. 道路、桥梁和交通工具的损坏。
3. 火灾、水灾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4. 人员伤亡和失踪。
5. 通信和供电中断。
第二部分:地震自救技巧第一节:地震时的正确姿势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姿势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地震时需要采取的正确姿势:1. 趴在地上,用手臂保护头部,避免头部受伤。
2. 尽量躲在结实的桌子或床下,保护身体。
3. 远离玻璃窗、壁炉和其他可能掉落的物体。
4. 避免逃跑,以免被掉落物击中。
5. 在震动停止后,注意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合理评估是否需要撤离。
第二节:紧急疏散和求救当地震发生后,可能需要进行紧急疏散和求救。
以下是一些应注意的事项:1. 在疏散时,尽量避免使用电梯,选择使用楼梯下楼。
2. 疏散时要保持冷静,按疏散标志和指示牌的指引行动。
3. 在室外寻找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坍塌的物体。
小学安全竞赛地震应急避险知识
![小学安全竞赛地震应急避险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73c41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6.png)
小学安全竞赛地震应急避险知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构成极大威胁。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地震应急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许多学校举办了安全竞赛,以培养学生的应急反应和自我保护能力。
本文将从地震的特点、地震应急避险知识以及在竞赛中的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震的特点地震是地球发生内部构造变动时产生的振动。
它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
地震通常由震源、震中以及扩散的地震波组成。
地震波是以地震中心为起点,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能量波动,会引发地面的晃动和各种建筑物的损毁。
二、地震应急避险知识1. 室内环境及家具安全在地震发生时,尽量远离高大、显得不稳固的家具、电器以及大型家居用品。
如床、橱柜、天花板上的吊扇等。
餐桌、椅子等家具也应避开。
这样可以避免在地震中被物体砸伤,增加生存的几率。
2. 高层建筑中的避险方法如果发生地震时,我们正处于高层建筑内,应立即远离外墙、窗户和大型的玻璃幕墙。
罩住头部并尽量靠近楼梯间或墙角等坚固结构。
这样可以避免受到碎片的伤害,并减少高楼摇晃对身体的影响。
3. 室外环境及开放空地如果我们在地震发生时正处在室外,应迅速寻找开阔的空地,远离高大的建筑物、电线杆、烟囱、大树等。
躲避在此类建筑物下的可能会有倒塌的危险。
找到合适的开阔空地,有助于减少被掉落物砸伤的风险。
4. 地震后的应急逃生地震发生后,应保持冷静,迅速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如有砖瓦、碎片等可能招致潜在伤害的物体,应迅速远离,并按照事先制定的逃生计划有序撤离。
在紧急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上楼梯逃生,而不是等待电梯。
三、竞赛中的实施为了让学生在竞赛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地震应急避险知识,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组织和进行竞赛:1. 知识普及与培训在竞赛之前,组织者应先对参赛学生进行地震应急避险知识的普及与培训。
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参加模拟地震逃生演习,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应对能力。
2. 竞赛项目的设置竞赛项目可以分为理论知识测试和实践技能演练两部分。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范文(三篇)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d7d89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f.png)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范文地震和火灾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一些防震防火的小常识非常重要。
下面是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的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地震是地壳内部的岩石运动引起的地面振动现象。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要保持冷静。
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我们可能会感到害怕,但是我们要学会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因为冷静是保护自己的第一步。
其次,我们要找到一个安全的避险地点。
在地震中,最危险的地方是离窗户、门、玻璃、墙角等有可能倒塌的地方近,因此我们应该尽快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
比如,我们可以躲在桌子下面、沉重的家具旁边或者墙边的角落,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最后,我们要保持通讯畅通。
在地震后,我们可能无法立即和家人联系上,所以我们需要事先和家人商量好一些紧急联系的方式,比如手机短信、微信、电话等,以便及时告知家人自己的安全情况。
火灾是指火焰失控蔓延,造成人、财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所以,在火灾中,我们要怎么保护自己呢?首先,我们要尽量远离火源。
当我们发现火灾时,要第一时间远离火源,尽量避免进入浓烟弥漫的区域。
同时,我们要尽量低姿态行动,因为烟雾上升,越往下浓度越小,所以趴在地上行动会减少吸入有毒烟雾的风险。
其次,我们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火灾时,空气中的烟雾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我们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有害烟雾的吸入。
最后,在火灾中,我们还需要滚地逃生。
如果我们的衣物着火了,不要惊慌,要迅速趴到地上滚动,以扑灭火焰,同时试图尽快逃离火源的危险区域。
通过学习以上的小常识,我们可以在地震和火灾中保护自己的安全。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参与校园的防震防火演练,掌握正确的逃生技能和应对方法。
希望我们都能够遇到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正确地自救,并迅速和家人联系,共同度过难关。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范文(二)小学生安全是家庭和学校应当非常重视的问题。
地震和火灾是安全威胁的两个主要因素。
小学生防震避险安全教育
![小学生防震避险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8d9cfd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1.png)
引言: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在我国,地震灾害频发,因此,加强小学生的防震避险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地震知识普及、防震避险技能培养、心理素质提升等方面,对小学生进行防震避险安全教育。
一、地震知识普及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地球表面因地壳运动引起的震动现象。
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引起的,人工地震则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2. 地震的成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壳板块运动,另一种是构造应力积累。
地壳板块运动是地震的主要原因,而构造应力积累则是地震的直接原因。
3. 地震的特点地震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不确定性等特点。
地震发生时,地面会剧烈震动,造成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
二、防震避险技能培养1. 建立正确的避震观念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
小学生应树立“自救、互救”的观念,学会在地震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2. 掌握基本的避震动作(1)室内避震:地震发生时,若在室内,应迅速躲到桌子、床下等坚固的家具旁边,保护好头部,避免被坠物砸伤。
(2)室外避震:若在室外,应迅速离开建筑物,到开阔地带躲避。
3. 学会使用防震工具(1)防震垫:地震发生时,可将防震垫放在床下、桌子下等地方,以减轻坠物对人体的伤害。
(2)防震包:防震包内装有防震头盔、防震手套、防震鞋等,可帮助学生在地震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三、心理素质提升1. 培养勇敢面对地震的心态地震发生后,小学生可能会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
因此,要培养他们勇敢面对地震的心态,让他们学会在地震中保持冷静,积极应对。
2.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走出地震带来的阴影。
四、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1. 家庭教育家长要关注孩子的防震避险教育,与孩子共同学习地震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
![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f0127d976a20029bd642d8e.png)
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一、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1.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
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
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
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
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
2. 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情。
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
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
地震会有层出不穷的次生灾害发生,每个人应根据不同情况,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应急对策。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救助?1. 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
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越大。
此外,外面的人废墟下的声音不容易听见,因此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2. 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强拉硬拽。
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
三、地震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1.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2. 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
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小伤亡。
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3.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安全处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着离开。
4. 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
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知识
![中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48c295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b.png)
中⼩学⽣地震逃⽣与⾃救知识 地震的发⽣谁也⽆法阻挡和预报,我们学习⼀些地震⾃救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下⾯店铺给⼤家介绍了⼀些地震时⾃救的基本知识,以供参考。
中⼩学⽣地震逃⽣与⾃救知识 ⼀是发⽣⼤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般需要⼏秒到⼗⼏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暂避到洗⼿间等跨度⼩的地⽅,或是桌⼦,床铺等下⾯,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是⼈多先找藏⾝处。
最忌慌乱,应⽴即躲在课桌、椅⼦或坚固物品下⾯,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三是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崖,陡坡,河岸及⾼压线等。
正在⾏驶的汽车和⽕车要⽴即停车。
四是被埋要保存体⼒。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救。
⽆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尽⼒寻找⽔和⾷物,创造⽣存条件,耐⼼等待救援。
下⾯具体讲述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对策。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保护头部,注意避开⾼⼤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空间,往往是⼈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块倒塌体与⽀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空间的地⽅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的地⽅。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作⼈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要避免拥挤,要避开⼈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作⼈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知识
![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e972e5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a.png)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地震发生时,强烈的震动会摧毁房屋、道路、桥梁等建筑设施,造成人员伤亡。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防震意识,掌握基本的防震自救技能,以下是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知识。
一、地震的基本知识1. 地震是什么?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突然释放出来,引起地壳的震动现象。
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种。
2. 地震的成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板块运动:地球的外壳分为若干个板块,板块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地震。
(2)断层活动:断层是地壳中岩石破裂的地方,断层活动会导致地震。
(3)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时,地壳内部的岩浆喷出地表,产生地震。
3. 地震的特点(1)破坏性强:地震发生时,强烈的震动会摧毁房屋、道路、桥梁等建筑设施,造成人员伤亡。
(2)突发性强:地震往往突然发生,难以预测。
(3)范围广:地震波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影响范围广泛。
二、地震前的预防措施1. 了解地震知识:小学生要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提高防震意识。
2. 熟悉防震标志:学校、公共场所等地方设有防震标志,小学生要熟悉这些标志的含义。
3. 家庭防震措施:(1)加固房屋:房屋的抗震能力要符合国家规定,定期检查房屋结构,确保安全。
(2)储备物资:家中要储备必要的防震物资,如食物、水、手电筒、急救药品等。
(3)制定应急预案:家庭成员要共同制定防震应急预案,明确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4. 学校防震措施:(1)开展防震教育:学校要定期开展防震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2)制定应急预案:学校要制定详细的防震应急预案,包括疏散路线、集合地点等。
(3)组织演练:学校要定期组织防震演练,让学生熟悉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三、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 寻找安全地点:(1)室内: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如桌子、床下等。
(2)室外:地震发生时,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广告牌等危险物品。
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主题
![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主题](https://img.taocdn.com/s3/m/c1331e9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6.png)
导语: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损失。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防震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本文将从地震的基本知识、防震自救技巧、应急疏散演练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让小学生掌握必要的防震安全知识,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一、地震的基本知识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现象,表现为地壳的震动。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种,其中天然地震是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人工地震是人为活动造成的。
2. 地震的类型根据震源深度和震级,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根据震源机制,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
3. 地震的震级地震的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指标,通常用里氏震级表示。
震级越高,地震能量越大,破坏力越强。
二、防震自救技巧1. 了解地震前兆地震前,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地光、地声等。
了解这些前兆,有助于提前发现地震。
2. 学习避震姿势(1)在家中: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如床、桌子等,或抱头、闭眼,蹲到墙角处。
(2)在学校:地震发生时,应立即蹲下,用书包、书本等物品保护头部,躲到课桌下或墙角处。
(3)在公共场所: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迅速寻找安全的避难场所,如室内空旷处、承重墙等。
3. 避免危险物品地震发生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高压电线、玻璃门窗等危险物品。
4. 避免拥挤地震发生时,人员容易发生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在疏散过程中,要保持秩序,不要推搡、拥挤。
5. 避免乘坐电梯地震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停止运行,造成人员被困。
因此,在地震发生时,应尽量避免乘坐电梯。
三、应急疏散演练1. 熟悉疏散路线学校应制定详细的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学生熟悉疏散路线。
在地震发生时,学生能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
2. 疏散演练学校应定期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学生的防震自救能力。
演练内容包括:地震发生时的避震、疏散、集合等。
3. 演练总结每次疏散演练后,学校应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防地震小学生安全知识
![防地震小学生安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784254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6.png)
防地震小学生安全知识小学生地震自救小常识顺口溜:遇地震,莫惊慌,保镇静,少伤亡。
先颠簸,是近震,只摇晃,震必远。
是远震,不用管,若近震,莫等闲。
住楼房,别慌张,到小间,暂躲藏。
厨与厕,牢又坚,跨度小,较安全!关于地震,不同场所躲避要点:1、学校。
在学校中,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不要到阳台上。
震后有秩序地撤离。
2、行人。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
3,楼房内。
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
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切记不可躲到床下,但可以躲到床边,床的面积大,承受重量过多时容易压倒床下的人,而床边可起到支撑作用),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
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逃生原则:“蹲下、掩护、抓牢”地震中最危险的时刻,是在晃动最为强烈时,试图强行逃出房屋,或返回房屋试图抢救同伴及某些物品。
这些举动会加大被坠落物体砸死、砸伤的几率。
国际通行的地震逃生原则“蹲下、掩护、抓牢”时至今日仍然是有效的。
逃生原则:最佳路线“停—跑—停”地震其实是有规律的,一次震动袭来,先是纵波上下动,后是横波左右晃,短的一二十秒,长的持续一两分钟,之后便会有短暂的平静期。
当房子晃动的时候,你可以就近躲避,不晃的时候往下一个地点转移。
总之,逃离的最佳路线便是“停—跑—停”,从不安全的地带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逃生原则:次生灾害要避开地震会引发人员伤亡、水灾、火灾、毒气泄漏、放射物质泄露、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一定要注意预防。
地震逃生技巧:小学生必知的安全知识
![地震逃生技巧:小学生必知的安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0420a4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7.png)
地震逃生技巧:小学生必知的安全知识地震,这个听起来遥远却又可能随时降临的自然灾害,让每个人都无法忽视。
尤其是我们小学生,更应该掌握一些地震逃生的技巧,以备不时之需。
在这里,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生必知的安全知识,让我们在地震来临时,能够更加从容应对。
1.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慌张的情绪会导致我们判断力下降,做出错误的决策。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地震来临时保持冷静,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2.迅速躲到安全地带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迅速躲到安全地带。
安全地带一般指桌子下面、墙角、卫生间等空间小、结构稳定的地方。
躲到安全地带后,我们要尽量保护好头部,以防被坠落的物品砸伤。
3.不要乘坐电梯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
因为地震可能导致电力供应中断,使电梯停止运行,从而危及生命安全。
所以,在地震来临时,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电梯。
4.不要跳楼逃生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地震来了,跳楼逃生总比被地震砸死好吧。
但实际上,跳楼逃生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地震发生时,楼房可能会出现倒塌、变形等情况,跳楼容易造成骨折、重伤甚至死亡。
所以,我们要坚决避免跳楼逃生。
5.沿安全通道逃离如果地震导致楼房倒塌或者出现严重变形,我们要沿着安全通道迅速逃离。
在逃离过程中,要注意避开坠落的物品,防止被砸伤。
同时,不要逆行、拥挤,要有序地撤离建筑物。
6.尽快到空旷地带集结离开建筑物后,我们要尽快到空旷地带集结。
因为地震可能导致地面出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空旷地带相对更安全。
在集结地点,我们要保持秩序,听从指挥,等待救援。
7.注意防震自救地震发生时,我们要学会防震自救。
比如,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灰尘;可以用衣物包裹住身体,保护内脏;还可以用手掌根部按压人中穴,缓解恐慌情绪。
8.互帮互助,共同逃生在地震逃生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互帮互助。
如果遇到受伤的同学,我们要尽力帮助他们,一起逃离危险区域。
同时,我们要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地震带来的困难。
小学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小学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92bd1b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a.png)
一、引言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突发事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破坏力都在不断上升。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本文将从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常见自然灾害入手,开展小学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二、地震安全教育1. 地震常识(1)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现象,通常伴随着地壳的震动。
(2)地震发生前,会有一些征兆,如小地震、动物异常行为、地声、地光等。
2. 地震逃生与自救(1)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迅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2)在室内,应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如桌子、床下;在室外,应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
(3)地震发生时,不要乘坐电梯,不要盲目逃生。
(4)地震过后,要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救援信息,有序参与救援行动。
三、洪水安全教育1. 洪水常识(1)洪水是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泛滥,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自然灾害。
(2)洪水发生前,会有一些征兆,如水位上涨、降雨量增加等。
2. 洪水逃生与自救(1)洪水来临前,要密切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撤离危险区域。
(2)在撤离过程中,要避开低洼地带、河堤、桥梁等危险区域。
(3)洪水过后,要注意环境卫生,预防疾病。
四、台风安全教育1. 台风常识(1)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现象,通常伴随着强风、暴雨等极端天气。
(2)台风发生前,会有一些征兆,如海水波动、云层变化等。
2. 台风逃生与自救(1)台风来临前,要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做好防风、防雨措施。
(2)在台风期间,要尽量待在室内,避免外出。
(3)台风过后,要注意检查房屋结构,确保安全。
五、火灾安全教育1. 火灾常识(1)火灾是燃烧物质在氧气存在下发生的氧化反应,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2)火灾发生前,会有一些征兆,如烟雾、异味等。
2. 火灾逃生与自救(1)火灾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找到安全出口。
(2)在逃生过程中,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烟雾。
小学生安全教育防地震
![小学生安全教育防地震](https://img.taocdn.com/s3/m/cf013ad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7.png)
一、引言地震,这个让人类谈之色变的自然灾害,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
作为小学生,了解地震知识,掌握防震自救技能,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学生地震安全教育,帮助大家在地震来临时,能够冷静应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地震的基本知识1. 地震是什么?地震是地壳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释放出来,引起地面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2. 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的发生与地壳构造、板块运动、岩浆活动等因素有关。
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等。
3. 地震的特点地震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
地震发生时,强烈震动会对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同时还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等次生灾害。
三、地震前的预防措施1. 了解地震知识小学生要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定义、原因、特点等,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2. 熟悉学校防震演练学校要定期组织防震演练,让小学生熟悉逃生路线、避难场所等,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3. 家庭防震措施(1)在家中,要将重物放置在稳固的地方,避免地震时造成伤害。
(2)在床下、桌子下等安全地带放置应急包,包内应包含手电筒、急救用品、食物、水等。
(3)在墙壁、门框等结构较稳固的地方贴上防震标签,提醒家人注意。
4. 关注地震预警信息小学生要学会关注地震预警信息,如手机地震预警APP、电视新闻等,以便在地震发生前做好准备。
四、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措施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迅速判断逃生路线。
2. 避险逃生(1)如果身处高楼,不要乘坐电梯,应迅速走到楼梯间,沿楼梯向下逃生。
(2)如果身处平房,应迅速跑到开阔地带,远离建筑物、树木等可能造成伤害的物体。
3. 避难所选择(1)如果无法逃生,应迅速寻找避难所,如坚固的桌子下、床下、墙角等。
(2)在避难所中,保护好头部,避免被坠物砸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地震自救知识
地震的发生谁也无法阻挡和预报,我们学习一些地震自救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地震时自救的基本知识:一是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一般需要几秒到十几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二是人多先找藏身处。
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三是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四是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下面具体讲述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对策。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
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切记
千万不要跳楼!
不要靠近在窗户!
不要到阳台上去!
不要乘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