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头项强痛、脉浮”是太阳病必见之症,故作为太 阳病的提纲证。 3. “恶寒、脉浮”是表证之主证主脉,“头项强痛” 是太阳病特有症状,又是与其它五经病证相鉴别的要
二、太阳病的分类—— 中风、伤寒、温病及变证
【原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 名为中风。(2)
分析
太阳病——指原文1的脉证 发热——正气抗邪,热争于外 发热特点:
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脉浮缓是太阳中风的主要脉 证,其中以汗出、脉浮缓为辩证要点
原文1首冠“太阳之为病”,而本条结尾以“名为 中风”,可知太阳中风是太阳病的主要证型之一
【原文】第3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 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 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分析
太阳病——原文1的脉证 发热——正气抗邪
太 阳 病临

概基 础
论教 研 室.
一、太阳生理
1.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起 于目内眦,上头行项,夹脊,行 人身之背。(人体最长的、穴位 最多的经脉)
2. 其脉上连风府,和督脉相通; 下络腰肾,和肾相连。--主管一 身阳气
3. 足太阳经别上行散布于心
4. 足太阳膀胱腑: ---化生阳气,通过膀胱经、三焦输布到体表 “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参与水液代谢
太阳中风证--桂枝汤证 太阳伤寒证--麻黄汤证 太阳温病
– 太阳腑证
太阳蓄水证--五苓散 太阳蓄血证--桃核承气汤
太阳病兼变类证
兼证 变证
在本证基础上兼有其它证候 本证失治误治后出现的病证
类似证 类似于本经病的其它病证
四、太阳病治则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太阳病当治以 “汗”法。《伤寒论》的太阳病,主要是风寒 表证,故汗法主在辛温发汗。
一、太阳病纲要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
恶寒。(1)
条文分析
脉浮——风寒外束,卫气抗邪于外 结 论
–脉浮既是表证,亦是太阳病的主脉 –脉浮+恶寒是辨表里证的关键
条文分析
头项强痛——风寒之邪,郁于经输,太阳经 气不利-太阳病的定位性症状
结论
头项强痛是太阳病特有症状,反映太阳经输受邪, 亦称经输证。
脉浮、恶寒、头项强痛俱见可辨为太阳病。
条文分析
恶寒—风寒之邪伤及体表太阳阳气,卫气功能失常 恶寒特点
–以自觉症状为主; –邪气不退,恶寒始终存在,寒罢邪退; –恶寒每每与发热并见,寒罢热退。
结论:恶寒既是表证,亦是太阳病必见之症,故后世 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诚为经验之谈。
太阳之气--化生于下焦、补充于中焦、宣发于上焦
二、太阳病理
病因:外感风寒(少阴寒化以寒盛伤阳为 主者)
病位:足太阳膀胱经、膀胱腑、体表 病机:外邪侵袭太阳肤表,直中太阳经络,正
邪交争,营卫失调,经俞不利。 病性:阳证 病势:初起
三、太阳病证型
太阳本证
– 太阳表证(太阳经证)
分析
太阳病-风寒 (病因)
发热
为温病
口渴 (症状)
不恶寒
误汗:身灼热(即白虎之壮热)汗出、身重、嗜睡、呼吸
有鼾声,

说话困难,脉洪大,名为风温。

病 误下:小便不利,瞪眼直视,小便失禁
误火法:轻则发黄,严重如惊痫一样
误火熏法:加速阴阳离决
三、外感病初起辨阴阳的要点
【原文】 (7)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 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 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 数六故也。
本证: 中风表虚证--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伤寒表实证--辛温发汗,宣肺平喘 太 阳 温 病--辛凉解表
兼证--主治方加减 变证--随证治之 疑似证--注意鉴别
五、太阳病转归
病愈--治疗得当,正复邪退 传经--正退邪盛,病情发展
– 伤阳寒化传三阴 – 伤阴热化传阳明、少阳
变证--治不如法,失治误治
–病初即见 –热势一般不高,仍属自觉症状为多 –每每与恶寒并见
风性开泄,营阴外泄
因 汗出—— 感受风寒,卫外不固,营阴失守
脉缓

结合原文1应为浮缓
缓脉因汗出而阳气外泄, 血行缓慢
恶风—— 卫阳不固,汗出肌腠疏松
综上诸脉证分析,中风证的病机是:风 寒外束,卫气受伤,营阴失守
讨论
与内科中风证,名同实异。
为何本条是拟“恶风”,原文1冠以“恶寒”?
– 为了突出中风病机特征—卫阳不固,营阴失守中风 证,每每觉翕翕发热,随之汗出,因汗出腠理疏松, 继之淅淅恶风,故原文12条的三证排列是符合临床 实际的。
– 恶风与恶寒的机理一样,仅是程度轻重而已,从原 文2、12、13条反映仲景时用恶风时用恶寒。
小结
– 从病机推论—营阴郁滞 – 从原文35条:“无汗而喘” – 反证法而言:中风有汗,伤寒应无汗
为何说太阳伤寒感邪重,卫阳郁闭甚?
– 从原文“必”、“紧” – 或未发热 – 体痛 – 呕逆
【原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 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凤温为病,脉阴 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 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6)
–或已——感邪轻,卫气闭塞不甚,阳气即外透 –或未——感邪重,卫气闭塞甚,阳气不易外透
恶寒——感受风寒卫气功能失常
–必——感邪重,卫阳郁闭较甚
呕逆—寒邪犯胃 体 痛
感受风寒,卫气被遏,营阴郁滞 脉浮紧
综上述脉证,伤寒证的病机是:风寒束表,卫 气被遏,营阴郁滞
讨论
本条原文未及汗出否,究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无汗出?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5. 太阳之气
–温养肌表 –管理汗孔开阖,调节气温 –防御外邪 肥腠理,司开阖,卫外而为固
一、太阳生理
太阳之气又言表气(部位)、卫气(功能) 太阳之气与下列脏腑相关
–肾-肾阳温煦(肾与膀胱相表里) –脾胃-脾胃中津气滋养 –肺-肺气宣发与敷布。
讨论
“恶寒、发热”每每并见, 为何提纲证不列举发热一 症?
发热是正气抗邪的反映,与脉浮机理一样。 发热虽常见,但早期每尚未发热而恶寒已见。 反证法,若列举发热,显然不能突出提纲证意义。
小结
1. “外感风寒、营卫失调”是太阳病的病机。 2. “营卫失调”的矛盾主要方面在卫而不在营,“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