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 第五章 现代教师与学生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五章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 1、第六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审议通过《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 • A.1985年5月 B.1986年4月 • C.1991年7月 D.1998年10月 • 2、教师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 • A.荣誉权 B.人格尊严权 • C.隐私权 D.人身自由权 • 3、学者不一定是良师,这表明教师除了应该具备学科知
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
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
从教学的角度看,师生是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 角色的互动关系。 从社会的角度看,师生是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 社会互动关系。
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 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教师资格证书认定考试《教育学》
教师资格证书认定考试《教育学》
15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 《教师法》第10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 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 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 教师资格。
• 教师是否具有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 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还取决于教师的专业 素养。
识素养外 ,还应该具备( ) • A.人格素养 B.文化基础素养 • C.教育专业素养 D.法律素养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
4、常言道:“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说明教师
要有较好的( ) • A.教育技能 • C.教育专业素养
•
B.学科专业素养 D.教育能力
5、“身正为人范”,表明教师履行的角色是( )
• A.传道者 • C.研究者
教育学选择题[1]
导论一、单选题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 D 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洛克的《教育漫话》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 A 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杜威 D.赫尔巴特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CA.培根 B.格斯纳 C.洛克 D.克伯屈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 BA.卢梭的《爱弥儿》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笃德》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C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礼记》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
(×)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教育研究要“科学化”。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一、单选题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A 。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
这反映了 C 。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 .A 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 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 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4.教育起源于 A 。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 B.人类的生产劳动;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 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5.在 A 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 B.近代 C.现代 D.当代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 D 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教师与学生 教师的特点职业发展和待遇
是为社会大多数人提供必要的服务。因此必须强调服 务精神而不计较经济报酬。 4、专业工作人员在一定的专业领域内享受相当的独 立自主权。 5、专业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职业道德 6、专业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不断的在职进修 7、专业工作人员必须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
他来到3楼自己所带的教学班时,58个孩子正在休息。突
然,整栋楼剧烈摇晃,“快跑!”苟晓超一边叫学生赶快逃
生,一边拉起两名孩子往楼下冲。
这两名孩子安全了。苟晓超又冲回教室救出几名孩子。
当他第3次冲进教学楼抱起两名孩子,到达一楼下最后一
级楼梯时,大楼轰然坍塌,一段重约一吨的砖墙砸向他的
小腿,他将两个孩子“藏”在自己怀中,用身躯挡住从天
教又兼劳国家事务 以吏为师:战国时期,韩非子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
师 专职教师:汉代以后,中央及地方官学中,有博士、
祭酒、助教等专职教师,唐代以后官学私学发展,一 些名儒大师,不愿为官,辞官还乡任教;清贫文人, 私塾先生。 西方,古希腊的智者派——最早的老师。 僧侣、神父、牧师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中心说:代表人物赫尔巴特。认为人的自 然本性好比一只大船,若要经得起一切风浪的 变化,只能等待舵手去按环境指导他的航程, 指挥他达到目的地。
学生中心说:代表人物是卢梭和杜威。他们首 先把学生的发展视作为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 不能主宰这种自然发展的过程,而只能作为 “自然仆人”。教师不要站在学生面前的讲上, 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背后。
而降的坠落物。其中一个学生得救了,苟晓超倒在血泊中。
幼儿园老师周汝兰 遇难前4次折返教室救出52 个娃娃
德阳市东汽中学的教师谭千 秋,他张开双臂匍匐在桌子上, 死死护住桌下的4个学生而自 己英勇牺牲;
现代教育学试题(靳玉乐)7
现代教育学试题(靳玉乐)7第三章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一、选择题1.D2.C3.B4.A二、多选题1.BCD2.ABCD3.ABC二、判断题1.×2.√3.×4.×5.√6.×三、材料分析题1.环境、教育对人的影响。
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仅受遗传素质的影响,也受到社会需要、分工等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教育、环境等也是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四、论述题1.素质教育对人的现代化所起的巨大作用,是由素质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①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和明确的目的性。
②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③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终身性与开放性。
这种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素质教育是实现主体发展目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人的主体性,追求并实现人的价值理想的过程。
②素质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过程。
③素质教育是完成人对现实思想道德水平超越的重要手段。
2.现代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表现在:①教育对人的劳动能力和其它才能、兴趣和爱好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②教育对人的道德面貌也有影响作用。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
④从教育本身而言,教育是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是提高全民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第四章现代教育与社会发展一、不定项选择题1.ABC2. B3. ABCD4.ABC5.ABCD6. ABCD7.ABCD8.ABC9. ABCD 10. ABC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材料分析题材料题1:(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
(2)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
现代教育学 第五章 现代教师与学生
有制裁成员权力的专业组织;
专业人员对当事人有极高的权威;
对与其合作的群体有支配权;
专业人员对职业投入感强; 有一套制度化的道德守则; 获得社会及当事人的信任。
3.教师专业的历史进程
从兼职到专职
玛格丽特· 米德(Margaret Mead)的“三喻文化”理 论
典型的工业文明时代则是“同喻文 化”占据主导;
网络时代则表现出“前喻文化”日益凸 显的文化传递模式倾向,但后喻文化与 同喻文化并未消失,从而呈现出“三喻 文化”并存的局面。
前喻文化的凸显使教师面临着 角色的重新定位,他必须自动从 高位上走下来,由传统的讲授者 向学生获取信息的支持者和促进 者转变,其权威不再是超越性的 外在的,而成为共有的对话性的, 师生关系逐渐趋向平等。
一是对学生的教育权威 社会赋予的教育责任、教育权利、社 会地位自然构成了教师的外在权威; 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评价手 段、师生关系构成教师的内在权威。
二是对社会的知识权威
教师是知识与真理的化身。 中国的传统神龛:天、地、 君、亲、师。
㈡ 现代教师的劳动特点
教师的劳动性质
教师的劳动是塑造人 的劳动,即从事劳动力 再生产、科学知识再生 产和社会成员再生产的 一种特殊劳动。
第五章 现代教师与学生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现代教师 一、现代教师的内涵 二、现代教师角色 三、现代教师的素质 四、现代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节 现代学生 一、传统学生观 二、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现代师生关系 一、现代师生关系的理解 二、现代师生关系的变革 三、现代师生关系的重建
本章教学要求
教育学题库-第五章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一、填空1.现代意义的教师与古代意义的教师的本质区别是、、、。
2.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是通过教师职业在整个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占有的地位资源来体现的,主要包括、、、。
3.教师享有的社会权利除一般公民权利外,还包括职业本身特点所赋予的专业方面的自主权,即、、。
4.教师职业是以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5.现代教师的职业形象包括、、。
6.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有三种取向,分别是、、。
7.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包括、、、、。
8.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又是。
9.学生的本质特点是以系统学习为主;是具有的人;具有明显的特征。
10.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方面、和环境方面。
1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
12.在师生关系的诸类型中,是师生关系的主体。
13.教师的领导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型、型、型。
二、不定项选择1.现代意义上的“教师”与古代意义上的“教师”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
A 多功能性B 专门性C 高素质性D 发展性2.教师职业的地位包括。
A 政治地位B 经济地位C 法律地位D 专业地位3.学生的本质特点是。
A 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B 是具有主体性的人C 以直接经验的获得为主D 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4.我国在1993年颁布的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A 《宪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 《义务教育法》D 《教师资格条例》5.下列不是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的是。
A 朋友角色B 管理者角色C 灌输者角色D 示范者角色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A 崇高的职业道德B 丰富的文化知识C 过硬的教学基本功D 高尚的社会地位7.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无差别原则B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 无歧视原则D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8.教学中的“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教育学课件第五章现代教师与学生-PPT课件
(三)学生是完整性的人
理解
所谓“生命的整体性”,“是指人的生命是 多层次、多方面的整合体。生命有多方面、信仰的。任何 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 参与和投入,而不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 面的参与和投入。”
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给学生以真实生活 的教育?我们是否应该把现实生活中严酷的一面 告诉学生?譬如,我们是否应该告诉学生不作为 的忍耐与等待有时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策略?我 们过多地强调保护学生的自尊是否会削弱学生承 受挫折的能力? 真实生活的教育并非简单地向学生提示社会的阴暗 面,而是重在帮助学生从各个侧面去认知真实的 世界,不要理想化地苛求周围的一切;认识到学 校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可能差异,要为未来的人生 艰辛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尽可能多地学习回应 生活挑战的策略;等等。
赫尔巴特
学生中心论
代表人物:杜威(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 人物)
主要观点:学生对自己最了解(教师不 完全了解),最好的教育、教学是由学 生自己作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 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
讨论
比尔· 盖茨给中学生的人生规则
比尔 · 盖茨在为美国一所中学的学生作报告时,提出了 11条被他称为学校教育没有告诉学生的人生规则: 1.生活是不公平的,试着习惯它; 2.现实世界不会顾及你的自尊,它会要求你在自我感觉 良好前实现目标; 3.你刚出中学校门时不会挣到 4万年薪,也不会是一个 使用车载电话的副总裁,直到你赢得了这两样东西时为 止; 4.如果你认为你的老师是个顽固的家伙,那就等着遇到 一个一流老师吧,你现在的老师是没有终身制的;
第二节 现代学生
一、现代学生的内涵
广 义: 泛指一切受教育的人。
狭 义: 各种教育机关受教育的人。
特狭义:学校中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现代教育学知识点
导论:一、教育学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或主要观点(判断或选择题)我们把教育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前教育学阶段,.(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3)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1.前教育学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作:(1)①先秦时期乐征克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②《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对孔子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言论、见解和论说的汇集(2)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这是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也是人类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2.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1)教育学雏形时期代表人物和代表作:①(捷克)夸美纽斯的1632年《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初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班级授课制。
(2)教育学学科形成时期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标志——1806年,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的问世。
这是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他创立的教育学称为传统教育学)3现代教育学的代表是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提出的基本观点有:第一:教育即生活。
第二: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
第三:教育是生活。
第四: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打破了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第五:教育教学中不再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
第六,在教育教学中药注重学生的创造性。
P84、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教育问题或者是教育规律。
P11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一、教育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判断或选择)1.原始教育有如下特征:P19(1)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
(2)教育与宗教等活动联系密切,教育具有宗教性。
(3)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
2.古代教育有如下特征:P20(1)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
(2)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性质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教育学整理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一、教师的概念(导论版)从广义讲,教师是对教育机构中所有工作人员的总称;从狭义讲,教师则专指教育机构尤其是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山香版)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广义讲,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之为教师。
狭义讲,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职业经历了非专业化兼职教师、非专业化专职教师到专业化专职教师三个阶段。
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2、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是教育者。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使之成为社会的一员。
教师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工作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搞好教学工作,做好思想品德的工作,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
三、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
2、(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四、教师职业的特点: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教师的角色:1、教师的一般角色:①传道者。
教师负有传递社会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使命,并引导和示范学生的做人、为业和治学之道。
②授业解惑者(或知识传授者)。
教师要把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解除他们学习中的困惑。
③榜样(或示范者)。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④管理者。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
⑤朋友。
学生希望教师把自己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并分担痛苦、分享欢乐。
注:(山香版)⑥学者和学习者。
教师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现代教育学预测题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绪论一、单选题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 D 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C A.《大学》 B.《论语》C.《学记》D.《礼记》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
(× )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一、单选题 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A 。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
这反映了 C 。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 A 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 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4.在 A 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B.近代 C.现代 D.当代 5.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 D 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6.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 B 三个阶段。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 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 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 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7.“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对后世影响极大的 B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孟子》 8.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 D 》。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思维导图 脑图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第一节 教师一、教师职业(一)教师的概念及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二)教师职业的作用于地位教师职业的作用1教师职业的地位2(三)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1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2教师职业是需要持续专业化的职业3二、教师专业发展(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1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2(二)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师范教育1新教师的入职辅导2教师的在职培训3教师专业发展学校4同伴互助5教师的自我教育6三、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角色与形象(一)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1合理的专业知识2复合型的专业能力3崇高的专业道德4强健的身体素质5健康的心理素质6(二)现代教师的职业角色学习者和研究者1知识的传授者2学生心灵的培育者3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4学生学习的榜样5学生的朋友6学校的管理者7子主题88(三)现代教师的职业形象教师的道德形象1教师的文化形象2教师的人格形象3第二节 学生一、学生的本质特征(一)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二)具有主体性(三)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二、学生的地位(一)学生的社会地位(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三、学生的发展(一)学生发展的含义(二)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和阶段性1稳定性和可变性2不均衡性3个别差异性4整体性5(三)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身体发育水平持续提高,身体素质持续下降1学习目的多元化、实用化2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3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4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增多5网络生活成为大部分中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6第三节 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教育教育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二)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三)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二、师生关系的类型及其调节(一)师生关系的类型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关系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标的心理关系(二)师生关系的几种模式放任型的师生关系专制型的师生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三)师生关系的调节师生关系的社会调节师生关系的学校调节师生关系的教师调节三、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教师方面学生方面环境方面(二)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三)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当代教育学[第五章教师与学生]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一、教师1.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1)教师职业的性质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其职业性质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在国际劳工组织制订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中,教师被列入了“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的类别中;1986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各级各类教师被列入了“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类别;1993年,我国颁布的《教师法》中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②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教师是教育者,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
教师职业是促成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是培养人、造就合格社会成员的职业。
(2)教师职业的特点①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一般说来,教师主要有如下的几种职业角色:a.“传道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c.示范者角色;d.管理者角色;e.父母与朋友角色;f研究者角色。
教师职业的这些角色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责任,决定了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
②职业训练的专业化。
教师要能成功地扮演各种职业角色并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必须接受专门的职业训练。
教师专业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a.专业意识。
使未来的教师形成对教师职业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的认识,以及由此而形成强烈的从业、敬业、乐业的动机。
b.专业态度。
使未来的教师形成正确的专业态度,即对待教育:鞠躬尽瘁、甘为人梯;对待学生:倾心相爱、诲人不倦;对待同事:精诚合作、协同施教;对待自己: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c.专业知识。
使未来的教师具备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即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及教育心理科学知识。
小度写范文【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学教师和学生模板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学教师和学生第五章课程结构本章重点内容:本章重点是课程内容的组成和类型、中小学的课程安排及教学设计。
掌握什么是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
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型的教育影响。
它是由美国学者杰克森在1966年正式提出来的。
隐性课程在教学课程中非常重要,还应掌握它的功能、结构及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设计有如下主要特征:1、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化。
2、教学目的建立在系统环境的分析上。
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
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
5、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
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
此外,教学设计的要素及步骤也是应该注意的重点。
本章还应注意问题: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组成成分、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国现代课程的要素和成分等。
一、单项选择题1. 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A 讲授课和练习课B 讲授课和复习课C 讲授课和实验课D 单一课和综合科2.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力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 知识B 能力C 直接经验D 间接经验3.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A 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 综合课程D 融合课程4.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 综合课程理论C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5. 教育改革的核心()A 内容改革B 方法改革C 课程改革D 途径改革6. 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A 教学计划B 教学大纲C 教育目的D 教学目标7. 教与学的知识属于()A 本体性知识B 条件性知识C 实践性知识D 文化性知识8. 编写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A 课程目标B 教学目标C 教学计划D 教学大纲9. 教材的主题部分是()A 讲授提供和讲义B 教科学和参考书C 研究型课程D 学校课程10.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A 洛克B 斯宾塞C 赫尔巴赫D 杜威11.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5、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 _2_0_0_0年9月,教育部颁布《<_教__师__资__格__条__例_>__实_施__办__法_》 • _2_0_0_1年4月1日,国家首次开展全面的_教__师__资_Fra bibliotek格_认__定___
工作
(2)资格评定 ①使用范围:_全__国__范__围__内通用
②认定机构(三级)
A、__县_级__教__育_行__政__部_门__:认定_幼__儿__园_、_初__级__中_学__教 师资格;
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③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义务。 应自觉的结合教育教学业
务特点,将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 全过程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 法制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 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④尊重学生人格义务。决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不 能侮辱、歧视他们,不能泄露学生隐私,更不能体罚 和变相体罚学生。
B、非__师__范__类_:与师范类毕业生的材料_基_本__相__同_。 只在初审合格后,须提供_教__育__学__、_心__理__学__成绩证 明,并参加由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组织的 __教__育_教__学__基__本__素_质__和__能__力__考察。
④申请时间 _教_师_资__格_认__定_机__构__:每年_春_季__一次; _依_法_接__受_委__托_的__高_等__学_校__:每年_秋_季__一次。
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初等教师资格制度”。
• _1_9_9_5_年12月,国务院颁布《_教_师__资__格__条__例_》:
_师__范_生__可直接获得教师资格,根据学历要求分别充 任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_非_师__范__生_申请教师资格时必 须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补修要求由省级教育行 政部门规定。
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第五章)
2、人格上的民主平等关系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 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 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3、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的关系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 人的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 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注意:教师的道德要求:教师必须是道德家吗? 注意:教师的道德要求:教师必须是道德家吗?
1989年11月20日 联合国,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儿童权利 公约》 基本原则: 公约》,基本原则: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无歧视原则
(1)学生的身份(三个层面) 三个层面)
第一层次: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 第二层次;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 民; 第三层次;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因此,中小学生是在国家 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 国家 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接受教育的 未成年公民。 未成年公民。
“差生”的出现是谁的责任?
两种教师: 两种教师: 用自己的教学方法去筛选适合自己教法的学生, (1)用自己的教学方法去筛选适合自己教法的学生, 于是筛选出一些不适合的学生; 于是筛选出一些不适合的学生; 用自己的学生去筛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2)用自己的学生去筛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于 是筛选出了一些不合适的教学。 是筛选出了一些不合适的教学。 在后一种教师那里,只有不合格的方法, 在后一种教师那里,只有不合格的方法,没有不合格 的学生! 的学生! 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 “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没有教不 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任小艾) 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任小艾)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主要知识点梳理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主要知识点梳理1、个别教师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行为属于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2、个别教师随意宣扬学生的生理缺陷,属于侵犯学生的(隐私权)3、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
4、学生的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权利是(人身权)。
5、我国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和初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中小学生不承担任何社会义务)。
7、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索,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8、(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9、“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句话是哪位教育家的名言(苏霍姆林斯基)。
10、教师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11、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2、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13、《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儿童是(社会权利主体,具有独立法律地位)。
14、下列不是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是(服务者角色)。
15、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16、(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
17、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包括(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
多选题1、学生本质属性是(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具有主体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不是被动的加工对象,他具有主体性,包括(独立性;选择性;创造性;自我意识性;调控性)。
3、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学生享有的权利包括(受教育权;人身权)。
4、根据我国《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学生享有的权利是(参加教育教学权、获得经济资助权、获得学业证书权;申诉起诉权;法定其他权)。
教育原理教学第五章教师与学生课件
03 师生关系与沟通
良好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师 的信任和尊重,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 动力和积极性。
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与他人 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的榜样,有助于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有助于教 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从 而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社会性发展阶段
根据哈维格斯特的发展任务理论,学生社会性发展包括婴儿期、幼儿期、 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社会性发展任务。
学生教育需求
01
02
03
知识需求
学生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包括语文、数 学、英语等学科知识。
能力需求
学生需要培养各种能力, 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等,以适应未来 社会发展的需要。
情感需求
学生需要得到关注、尊重 和爱护,建立自信心和积 极心态,形成健康的人格。
学生个性发展
个性特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特点,如兴趣、爱好、性 格等,这些特点会影响学 生的学习方式和效果。
个性需求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个性 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 方式和发展方向,以满足 个性发展的需求。
个性培养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 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和 潜力,帮助学生实现自我 价值。
重要性
教育伦理是教育工作的基石,对于维护教育行业的声誉、提高教育质 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
教师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热爱祖国,不得 违反国家教育方针。
爱岗敬业
教师应忠诚于教育事业,勤勉工作,尽职尽责 。
关爱学生
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 公正对待学生。
教育学第五章师生关系
第二节 师生关系的内容
师生关系是主客体关系、主体间关系--哲学; 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育学; 师生关系是认知、情感、个性相互作用的关系--心理学 师生关系是存在文化传播、交流、共享和更新的关系--
文化学; 师生关系是一种角色关系、互动关系--社会学; 师生关系是管理与自我管理的关系--管理学
思考与练习
师生关系概述
概念:
广义:指社会上个体之间相师相学的关系。 狭义:特指在学校教育机构中才存的,通过各种教
育活动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 作用: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条件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校的发展
为未成年的社会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代际 关系、道德关系及组织角色关系等。 2、在教育过程中具体表现
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1、师生间的心理关系的定义:是指教师和学生为 了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而构成的内在联系,主要包 括认知关系和情感关系。
2、认知关系和情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的特点及表 现
补充: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四)网络信息时代:师生平等、互为主体
教育教学的网络化彻底改变了知识资源的垄断性占有和使 用状态
师生关系的研究视角
教师中心——传统主义观点 1、这种视角是以德国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主义教育 思想为依据的。 2、传统主义教育思想师生关系的观点 3、“教师中心论”的优缺点
学生中心——现代主义观点 1、这种视角是根据美国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提出的 2、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师生关系的观点 3、“学生中心论”的优缺点
师生关 系的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