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柱的构造要求

合集下载

设计计算的基本规定

设计计算的基本规定

在抗震中,“耦联”就是作用在给定侧移 的某一质点上的弹性回复力不仅取决于这一 质点上的侧移,而且还取决于其他各质点的 位移,因而存在着刚度耦联,这样会给微分 方程组的求解带来不少困难,所以,应运用
振型分解和振型正交性原理来解耦,使方程
组求解大大简化。
7、风荷载效应分析
对称结构应按两个方向风效应的较大值采用,体 型复杂结构应按多个方向风效应的较大值采用。
弯矩和剪力可以仿照位移相似的方法乘放大系数。 但是在位移计算时不考虑刚度折减;而在内力计 算时要考虑刚度折减,同时还要使结构内力增量 控制在20%以内。则
M F2i M
*
(21) (22)
V F2iV
*
F2i
式中
1 1 2 G j /( Di hi )
j i n
(i 1, 2,
(2)连梁刚度 对于连梁的刚度,在抗震设计时,可 考虑在不影响其承受竖向荷载能力的前提 下,允许其适当开裂而把内力转移到墙体 等其他构件上,通常,设防烈度低时连梁 刚度可以少折减一些,设防烈度高时可以 多折减一些,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时, 折减系数可取0.7;8、9度时可取0.5。
(3)楼盖梁的抗扭效应
施工洞是为了施工的方便,在墙上预 留孔洞,这样方便运送材料,人员的输送 ,好像在施工作业中是不可少的。一般规 定,洞的尺寸,宽不大于一米,高不大于 两米,(超过的要加过梁,实际施工中,
一般的洞都加的有过梁。)
5、各类构件应考虑的变形
注:结构计算中一般可不考虑梁的轴向变形,但 当梁可能承受较大的拉力,如设臵斜柱、转换 梁等时,应考虑梁的轴向变形,对结构的关键 部位楼板应考虑开裂对其轴向刚度的影响,设 臵楼层水平桁架或楼面钢梁以传递楼层水平力 时,可偏安全的按照零刚度楼板计算梁等楼面 水平构件的轴力。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 配置充满型实腹型钢 ▫ 抗剪连接件,配置必要的纵筋和箍筋 ▫ 限制型钢板材的宽厚比
第一节 一般要求和结构的整体作用
20
3、型钢与混凝土共同作用 • 配置充满型实腹型钢
▫ 当梁上翼缘处于截面受压区,且配置一定 的构造钢筋时,型钢与混凝土能保持较好 的共同工作,截面应变分布基本上符合平 截面假定
第一节 一般要求和结构的整体作用
23
第二节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
1、截面形式和构造 2、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4、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
第二节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
24
1、截面形式和构造 1.2 构造要求: 1)截面尺寸,相应的配筋要求; 2)保证刚度的措施; 3)转换层设计要求; 4)保证“强剪弱弯”; 5)其他特殊要求;
第二节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
34
基于平截面假定的计算方法计算较为繁复,但能较好 反映钢材和混凝土的共同作用。简单叠加法计算简单, 但偏于保守
第二节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
35
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3.1 斜截面受剪性能和破坏形态 • 破坏形态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二节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
36
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3.1 斜截面受剪性能和破坏形态 • 破坏形态主要有三种类型: (1)斜压破坏 • 剪跨比λ<1.0,以及1.0~1.5 且含钢率较大的情况
8
技术规程
• YB 9082-97(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 叶列平教授参考了日本和美国的规范 ▫ 日本建筑学会《铁骨铁筋コンクリート计算规准. 同解说》 若林实
9
• JGJ138-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姜维山、赵鸿铁、白国良)、 西南交大赵世春等 ▫ 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在苏联模式上进行了修正

谈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运用和施工优化

谈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运用和施工优化

谈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运用和施工优化摘要: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在在构件层次上由钢材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

它充分发挥了混凝土抗压性能好,钢材抗拉强度高、塑性好的的优点,弥补了彼此各自的缺点,是一种合理的组合方式。

此外,两种材料之间的相互贡献、协同互补和共同工作的优势,还使得其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及火灾后可修复性。

常用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五大类:型钢混凝土组合梁、钢管混凝土结构、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板、外包钢混凝土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

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图优化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组合结构施工图;施工优化引言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充分发挥了钢材和混凝土材料各自的优势,其力学性能、抗震和抗风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很大优势。

随着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的深入,新的组合结构形式将不断出现,其研究理论将进一步完善。

1、型钢混凝土的优势由于在内部增加了型钢,型钢混凝土构件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型钢混凝土中型钢规格不受含钢率的限制,因此其承载能力一般高于相同截面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提高的幅度可以达到或超过100%。

这一特点可以有效减小构件截面,也就意味着使用面积和层高的增加,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忽视。

(2)型钢混凝土中的型钢被混凝土包裹,其整体变形和局部变形均受到很强的约束,使得内部的型钢构件局部和整体稳定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钢材的强度得以充分发挥。

除此之外,与纯钢结构相比它具有更大的刚度和阻尼,有利于控制结构的变形。

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包裹,构件内部的型钢在耐腐蚀及耐火性能上也大大优于钢结构。

(3)国内外试验表明,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滞回特性和耗能能力,尤其是配置实腹型钢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的延性、承载力、刚度,更优于配置空腹型钢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因而此种结构有更强的抵抗地震破坏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摘要: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融合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承载力高,延性好,具有较强的抗风和抗震能力,目前国内已有较多的采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结构类型、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简要介绍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应用中图分类号:tu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362(2013)05-0171-011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类型1.1 型钢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是在型钢周围配置钢筋并浇筑混凝土的结构,高层建筑常用的型钢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和筒体。

型钢混凝土梁骨架一般采用实腹轧制工字钢或由钢板拼焊成工字形截面。

型钢混凝土柱内埋设的型钢芯柱有轧制h型钢或由钢板拼焊成的h形截面、方钢管、圆钢管,由一个工字型钢或窄翼缘h型钢及一个剖分t型钢拼焊成的带翼缘t形截面等几种类型。

1.2 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在钢管内部充填浇筑混凝土的结构,钢管内部一般不再配置钢筋。

钢管内的混凝土受到钢管的有效约束,可显著提高其抗压强度和极限压应变,而混凝土可增强钢管的稳定性,使钢材的强度得以充分发挥。

因此,钢管混凝土柱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受压构件形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1.3 钢-混凝土组合梁板钢-混凝土组合梁板是利用钢材承受截面上的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使钢材的抗拉强度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得到充分利用。

组合梁板中的钢梁可以承担施工荷载,而压型钢板则可直接作为楼板混凝土的模板,加快施工进度,减轻楼板自重,因而在高层建筑楼盖结构中应用较多。

2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主要是以钢梁(或型钢混凝土梁)、钢柱(或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代替混凝土梁、柱。

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原则上都可以设计成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但考虑到这种结构体系主要用于超限高层建筑。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筒中筒体系、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和核心筒-翼柱体系等。

高层混合结构设计和施工

高层混合结构设计和施工
9
10
法国 Anaconda Tower,40层。
美国芝加哥拟建旳米格林-拜特勒大厦,483m。
11
国内:
研究工作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 工程应用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代表性建筑有:
●北京香格里拉饭店,82.75m ●上海希尔顿酒店,143.6m ●大连远洋大厦,200.8m ●深圳赛格广场,291.6m ●上海金茂大厦,418m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492m
高层混合构造设计与施工
1
一、高层混合构造旳定义
高层混合构造是指由钢框架或型钢 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筒体(或剪 力墙)所构成旳高层建筑构造。
2
3
4
5
二、高层混合构造旳特点
抗侧刚度比钢构造大,变形比钢构造小; 用钢量比钢构造省,造价比钢构造低; 构造旳耐久性和耐火性比钢构造好; 延性比混凝土构造好,自重比混凝土构造轻; 施工速度比混凝土构造快; 构造所占面积比混凝土构造少。
12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金茂大厦
13
上海金茂大厦平面图和剖面图
14
新型高层混合构造:
塔顶高450m,天 线顶高610m。 15
地上103层, 高432m,外 筒为钢网筒构 造,内筒为混 凝土构造。总 用钢量约4万 吨。
16
四、高层混合构造设计时需要 注重旳问题
1、抗震性能问题
高层混合构造在乎大利有成功旳经验,但是,在美国和日 本旳大地震中有损伤和破坏旳纪录,如: 1994年3月27日,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级)中,多栋 6-14层房屋出现混凝土局部压碎,个别柱箍筋拉断,主 筋和型钢屈曲,型钢外鼓等现象。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地震(7.2级)中,多栋611层旳混合构造房屋旳格构式型钢混凝土柱旳型钢骨架 发生变形和外鼓等现象。 所以,他们以为高层混合构造房屋旳高度不宜超出150m。

钢混组合结构第6章 型钢混凝土柱

钢混组合结构第6章 型钢混凝土柱


矩形箍筋的体积配筋率可按下式计算: v
A sv l sv Acor S
12

螺旋箍筋体积配筋率按下式计算: v

Ass1
d cor S
4. 柱箍筋加密区长度以外的箍筋,箍筋的体积配筋率不宜
小于加密区配筋率的一半,并且要求一、二级抗震等级,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15d,d
A
21
2
1.150.01l0 h
若构件长细比不超过8时,视为短柱,可不考 虑纵向弯曲对偏心距的影响,取 1.0 。
6.4.4 附加偏心距 ei e0 ea
6.4.5 型钢混凝土偏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单向偏压柱计算方法(-)(平截面假定基础上的极
限平衡法JGJ138-2019 )
11
6.2.3. 箍 筋
1. 型钢混凝土框架柱中的箍筋配置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9的规定。
2.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柱,柱端加密区长 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2.1规定采用
3.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体积配筋百分率应符合表
6.2.2的要求

Naw[21(12)]twh0fa
28
M a w [1 2 (1 2 2 2 ) (1 2 ) 2 1 (1 1) 2 ] tw h 0 2 fa
2)小偏心受压柱
当 时 1h0

1 1
x
2h0

1 1
x
N aw(21)tw h0fa

h x0Ne (01.4 3 N b 1 )(fh cb b0h f c0b 2ah s0')M N awaw 1fcbh0b

高层混凝土规范word版

高层混凝土规范word版

3.2 材料3.2.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宜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钢筋;构件内力较大或抗震性能有较高要求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构件。

3.2.2 各类结构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20,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抗震设计时,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梁、柱及其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2 筒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3 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4 转换层楼板、转换梁、转换柱、箱形转换结构以及转换厚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不应低于C30;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不应低于C306 型钢混凝土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7 现浇非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408 抗震设计时,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9度时不宜高于C60,8度时不宜高于C70;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60。

3.2.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钢筋及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

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3 钢筋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3.2.4 抗震设计时混合结构中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2 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3 钢材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3.2.5 混合结构中的型钢混凝土竖向构件的型钢及钢管混凝土的钢管宜采用Q345和Q235等级的钢材,也可采用Q390、Q420等级或符合结构性能要求的其他钢材;型钢梁宜采用Q235和Q345等级的钢材。

3.3 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3.3.1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应区分为A级和B级。

型钢混凝土构造要求1

型钢混凝土构造要求1

11.3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11.3.1型钢混凝土梁应满足下列构造要求: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直径不宜大于25mm;型钢宜采用Q235及Q345级钢材;2梁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30%;3梁中型钢的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100mm,梁纵筋与型钢骨架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30mm,且不小于梁纵筋直径的1.5倍;4梁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超过二排,且第二排只宜在最外侧设置;5梁中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机械连接。

如纵向钢筋需贯穿型钢柱腹板并以90°弯折固定在柱截面内时,抗震设计的弯折前直段长度不应小于0.4倍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弯折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5倍纵向钢筋直径;非抗震设计的弯折前直段长度不应小于0.4倍钢筋锚固长度la,弯折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2倍纵向钢筋直径;6梁上开洞不宜大于梁截面高度的0.4倍,且不宜大于内含型钢高度的0.7倍,并应位于梁高及型钢高度的中间区域;7型钢混凝土悬臂梁自由端的纵向受力钢筋应设置专门的锚固件,型钢梁的自由端上宜设置栓钉。

11.3.2型钢混凝土梁沿梁全长箍筋的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箍筋的最小面积配筋率应符合本规程第6.3.4条第1款和第6.3.5条第4款的规定,且不应小于0.15%;2梁箍筋的直径和间距应符合表11.3.2的要求,且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梁截面高度的1/2。

抗震设计时,梁端箍筋应加密,箍筋加密区范围,一级时取梁截面高度的2.0倍,二、三级时取梁截面高度的1.5倍;当梁净跨小于梁截面高度的4倍时,梁全跨箍筋应加密设置。

11.3.3当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柱的轴压比不宜大于表11.3.3的限值。

11.3.4型钢混凝土柱的轴压比可按下式计算:μN=N/(fcA+faAa)(11.3.4)式中μN———型钢混凝土柱的轴压比;N———考虑地震组合的柱轴向力设计值;A———扣除型钢后的混凝土截面面积;fc———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a———型钢的抗压强度设计值;Aa———型钢的截面面积。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理论及应用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理论及应用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理论及应用摘要:本文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设计基本要求进行阐述,从理论层面具体分析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中特别需要注重的问题,并以某工程为例从节点设计角度探讨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的应用。

关键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应用;节点设计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teel -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elaborates the design basic requirements, specific analysis from theoretical aspects in the design of the steel -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special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taking a project as an example from the node design Ang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steel -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design.Keywords: steel -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Design; Applications; Node design一、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设计的基本要求&#160;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成整体,共同受力、协调变形的结构,称其为组合结构。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是专指型钢或用钢板焊接成的钢骨架,与混凝土形成一体的结构,是继传统的木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之后的第5大结构体系。

这种组合结构体系,主要有压型钢板组合板、组合梁、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和外包钢混凝土等5种类型。

型钢混凝土设计要点

型钢混凝土设计要点

型钢混凝土设计要点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SRC)结构是以型钢为骨架并在型钢周围配置钢筋和浇筑混凝土的埋入式组合结构体系。

由于型钢混凝土的内部型钢与外包混凝土形成整体,共同受力,其受力性能优于这两种结构的简单叠加,因此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01SRC组合结构的结构类型早年美国及日本为了解决钢结构建筑的耐火、耐久性及增加钢结构房屋的抗水平力作用的刚度和避免受压屈曲, 简单地在钢结构外部包围以砖石砌体, 在静载作用时取得一定的效果, 日本关东大地震, 建筑物震害严重, 但是, 钢结构外包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日本兴业银行大楼) 却没有震害, 这才开始确认了SRC 结构的抗震性, 以后再经过多次大地震害调查, 又进一步证实实腹式型钢的结构(SRC结构) 的抗震性能是优越的。

SRC结构兼有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各自优点, 而又克服了他们在单独使用时的一些缺点。

目前SRC结构构件在各种结构体系中的应用一般有以下方式:(1) SRC纯框架或支撑框架结构;(2) SRC框架(框筒) ———SRC剪力墙(核心筒)或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 结构;(3)地下室或底部若干层采用SRC, 上部采用钢结构;(4)地下室或底部若干层采用SRC, 上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5)框架柱采用SRC, 梁采用钢或钢筋混凝土;(6)在一般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中采用SRC剪力墙。

02SRC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型钢混凝土结构可根据内部配钢形式的不同分为实腹式和空腹式两大类。

实腹式型钢通常采用由钢板焊接拼制成或直接轧制而成的工字型、H 型、口字型、十字型截面等;空腹式型钢一般由缀板或缀条连接角钢或槽钢构成空间桁架式骨架。

目前对于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国内外主要采用以下3 种计算方法,即:(1)折算刚度法:考虑外包混凝土的折算刚度,按钢结构设计方法计算。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空间分叉柱(撑)施工工法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空间分叉柱(撑)施工工法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空间分叉柱(撑)施工工法一、前言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空间分叉柱(撑)是一种新型结构,它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是当前建筑结构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

同时,该结构具有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易于施工等诸多优点,深受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的喜爱。

二、工法特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空间分叉柱(撑)施工工法区别于传统混凝土结构施工方式,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快速施工: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与型钢组合的方式,施工速度远远快于传统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式。

同时,由于对现场施工条件的要求较低,所以施工周期显著缩短。

2.造价低廉: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使用使得材料的浪费大量降低,提高了材料使用效率。

同时,由于该结构的组成元素为型钢与混凝土的混合物,也大幅度降低了施工造价。

3.抗震能力较强: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空间分叉柱(撑)施工工法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在地震等异常气候情况下结构不易发生破坏,保障人身安全。

4.施工工艺先进:采用先进的模具技术与流水生产线方式,施工过程标准化、规范化,对施工人员技术要求较低。

5.可靠性好: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材料配置,结构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三、适应范围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空间分叉柱(撑)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商业、公共设施等。

尤其对于高层建筑和地下结构,由于其在承受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更是受到重视。

四、工艺原理1.施工工法: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空间分叉柱(撑)施工工法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和型钢组合的方式。

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图纸将预制混凝土构件和型钢件精确加工,然后再进行现场拼装,最后进行混凝土的灌浆固化。

2.技术措施:为保证该工法措施的顺利施工,需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材料的精确定制:根据设计要求,对预制混凝土构件和型钢件进行精密切割、挖孔加工,并确保构件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

(2)模具的制作:采用高精度的模具或3D打印技术对模具进行设计和制作,以保证构件尺寸的精准度。

混合结构系指由钢框架或型钢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筒体所组成的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高层建筑结构

混合结构系指由钢框架或型钢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筒体所组成的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高层建筑结构

章所称混合结构系指由钢框架或型钢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筒体所组成的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高层建筑结构。

一、混合结构设计一般规定:1、混合结构高层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度宜符合表1的要求。

2、混合结构高层建筑的高宽比不宜大于表2的规定。

3 、混合结构在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最大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u/h不宜超过表3的规定。

4、抗震设计时,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各层框架柱所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剪力的25%和框架部分地震剪力最大值的1.8倍二者的较小者;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各层框架柱所承担的地震剪力应符合规定。

二、结构布置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除应符合本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高层建筑有关规定。

2、建筑平面的外形宜简单规则,宜采用方形、矩形等规则对称的平面,并尽量使结构的抗侧力中心与水平合力中心重合。

建筑的开间、进深宜统一。

3、混合结构的竖向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1)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沿竖向宜均匀变化,构件截面宜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无突变;2)当框架柱的上部与下部的类型和材料不同时,应设置过渡层;3)对于刚度突变的楼层,如转换层、加强层、空旷的顶层、顶部突出部分、型钢混凝土框架与钢框架的交接层及邻近楼层,应采取可靠的过渡加强措施;4)钢框架部分采用支撑时,宜采用偏心支撑和耗能支撑,支撑宜连续布置,且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均宜布置,并互相交接;支撑框架在地下部分,宜延伸至基础。

4、混合结构体系的高层建筑,7度抗震设防且房屋高度不大于130m时,宜在楼面钢梁或型钢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筒体交接处及筒体四角设置型钢柱;7度抗震设防且房屋高度大于130m及8、9度抗震设防时,应在楼面钢梁或型钢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筒体交接处及筒体四角设置型钢柱。

5、混合结构体系的高层建筑,应由钢筋混凝土筒体承受主要的水平力,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钢筋混凝土筒体的延性。

6、混合结构中,外围框架平面内梁与柱应采用刚性连接;楼面梁与钢筋混凝土筒体及外围框架柱的连接可采用刚接或铰接。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第三章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一般要求和结构的整体作用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 型钢混凝土框架柱 框架梁柱节点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 连接构造
2
第一节 一般要求和结构的整体作用
• 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组合体
– 型钢 – 纵向钢筋和箍筋 – 混凝土
• 从受力性能而言,其基本属于钢筋混凝 土结构的范畴
a
0
c
b’
d
e f
• cd段:在c点,荷载达到最大值,受压区混 凝土压碎,保护层剥落的范围和程度都比钢 筋混凝土梁大,梁的受弯承载力也随之降低。
54
第二节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
2、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2.1 梁的受弯性能:
P b a
0
c
b’
d
e f
• de段:这一段梁的承载力主要依靠型钢维持, 变形可以持续发展很长一段时间,延性性能 比钢筋混凝土梁优越。
45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一般要求
截面形式和构造
– (3)梁的截面高度大于或等于500mm时, 应在梁的两侧沿高度方向每隔200mm设置 一根纵向附加钢筋。 – (4)在梁支座处和上翼缘承受较大固定 集中荷载处,应于型钢腹板两侧对称设置 支撑加劲肋,以利于承受剪力。 – (5)梁中箍筋的配置应符合《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 优点:
3)显著加快施工速度
• 可平行流水施工
4)结构延性与耗能能力较好
• 以实腹柱为最好
5)与钢结构相比,其耐久性和抗火性能较 好。
• 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钢筋混凝土或 钢结构组合使用
5
6
7
8
9
SRC结构应用与研究国内外情况简介

混合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柱构造要求

混合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柱构造要求

混合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柱构造要求混合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柱作为建筑结构中的一种新型构造,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优点在于利用混凝土和钢材优点的互补性,达到了无与伦比的性能。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构造要求,以确保其使用寿命,有关混合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柱的构造要求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探讨。

1.材质的选择材质方面,中型钢混凝土柱的钢材一般采用轻型的冷弯角钢、方钢或者矩形管等,而混凝土则需要遵循相应的强度指标。

同时还应注意两侧材料之间的协同性和互补性,以确保混合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柱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2.柱截面形状的选择柱截面形状的选择对混合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柱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时,一般需要考虑受压构件的弹性变形大小、钢材的节约程度以及施工难度等因素。

目前常用的截面形状主要为“T”形、“U”形、矩形等。

其中“T”形散热性能最佳,适合长时间受压应力状态下的构件使用;“U”形的构件稳定性较佳,应用于高层建筑中;矩形截面的柱适用于承受短时间受力状态。

3.钢筋状况的选取在混合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柱的施工中,钢筋的选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般需要在考虑钢筋的节约的同时,满足柱内各部位的受力要求,应尽量均匀地布置钢筋,以增强柱的整体性能。

此外,钢筋还需要具备耐腐蚀性和耐热性等特性,以延长柱的使用寿命。

4.柱的高度及宽度设计柱的高度及宽度的设计也是混合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柱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之一。

柱截面越大,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也就越高。

因此,在柱的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承受的荷载类型来合理安排柱的高度和宽度,以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钢筋混凝土质量的要求钢筋混凝土质量的要求是混合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柱的重要构造要求之一。

钢筋混凝土的配合比要均匀,施工时也要注意混凝土的质量和工艺。

建议每次要进行卸料前进行检验,保证其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以上便是混合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柱构造要求的主要内容,同时,为确保其具有可靠的力学性能,建议配合有关的建筑设计机构或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适合的建筑方案。

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的设计要点分析

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的设计要点分析
2019.12
混凝土上下端节点均设置为刚接。上部钢结构的轴力通过过 渡层内的型钢表面设置的栓钉传递至混凝土结构。栓钉直径 不应小于 19mm,其水平和竖向间距不宜大于 200mm,栓钉至 型钢边缘距离不宜小于 50mm。上部结构传递的柱底弯矩和 剪力则由过渡段外包混凝土及其纵筋和箍筋来承担,箍筋宜 加密。需要注意的是,在过渡层上节点(即钢柱插入混凝土柱 时)存在混凝土梁受力钢筋被型钢打断的情况,导致梁内钢筋 锚固长度不满足要求。此时可在钢柱上焊接伸出工字钢牛 腿,将梁纵筋与钢牛腿焊接来满足锚固要求。
2 “竖向混合结构”的特点与设计难点
特点:竖向混合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上柔下刚,其连接处 存在较大的刚度和承载力突变。因此做好连接处过渡段的节 点设计尤为重要。
难点:(1)现行抗震规范、高层规范等没有对“钢—混凝土竖 向混合结构”做出明确条文和规查。(2)混凝土结构阻尼比一般取 0.05,钢结 构阻尼比一般取 0.02~0.04。对于现行结构设计软件,目前对同 一模型只能输入同一阻尼比,无法进行准确的抗震计算。
综合以上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考虑后,笔者建议以采用第 (2)种方法为主进行初步计算,后采用另外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复 核,并适当采取包络设计,牺牲一部分经济性,保证其安全性。
3.2 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的设计要点
因“竖向混合结构”在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连接处存在较 大的刚度和承载力突变,节点连接处的设计好坏对工程的整 体安全性影响较大。
图1
3.3 整体变形控制
整体变形的控制是“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设计时需 要关注的重点。因为上部钢结构的质量和刚度相对于下部混 凝土结构都较小,在地震作用时,上部结构容易形成鞭梢效 应,造成顶部结构的损坏。抗震规范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 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 1/550,而钢结构限值为 1/250。对于 “竖向混合结构”,必须提高钢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要求,尽 量减小上部钢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尽可能控制在 1/400 以下。 设计时可通过设置柱间支撑来增大上部钢结构的竖向刚度, 从而减小层间位移角,控制变形,来减弱鞭梢效应。但也不应 一味增大上部钢结构的刚度来控制鞭梢效应,要从结构布置 合理性、控制自振频率等多方面入手来避免鞭梢效应的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柱的构造要求
混合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柱的构造要求:
1.型钢混凝土柱的长细比不宜大于80.
2.位于底部加强部位、房屋顶层以及型钢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交接层的型钢混凝土柱宜设置栓钉,型钢截面为箱形的柱子也宜设置栓钉,栓钉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50mm.
3.型钢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直径不宜大于25mm.型钢柱中型钢的保护厚度不宜小于150mm,柱纵向钢筋净间距不宜小于50mm,且不小于柱纵向钢筋直径的1.5倍,柱纵向钢筋与型钢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30mm,且不应小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1.5倍。

4.型钢混凝土柱的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8%,且必须在四角各配置一根直径不小于16mm的纵向钢筋。

5.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当间距大于300mm时,宜设置直径不小于14mm的纵向构造钢筋。

6.型钢混凝土柱的型钢含钢率不宜小于4%,且不宜大于15%. 从经济性出发,一般型钢混凝土柱的含钢率不宜大于15%,比较常用的含钢率为4%~8%.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
沟通、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