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护理现状与进展报告

合集下载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摘要: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其疾病危险因素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可改变因素和不可改变因素,其中可改变因素包含高血压、糖尿病等,不可改变因素包含病毒感染、遗传等。

造成冠心病的主要诱因,可能和情绪、季节、饮食等相关,目前临床主要采取药物控制的治疗手段,对于药物不能控制的患者,则采取手术治疗;但都存在一定风险,容易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这就需要有效护理措施干预。

本文就近几年,冠心病心脏康复护理要点,展开分析讨论。

关键词:冠心病;心脏康复护理1.冠心病的概念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管腔闭塞所导致的心脏病,临床症状为胸闷、胸痛等。

据调查,该疾病患病率高达15%,且具有较高死亡率[1]。

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则会引发心力衰竭、脑供血不足等并发症,严重损伤身体健康。

随着冠心病发生率逐渐升高,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重大问题,其防治刻不容缓,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于冠心病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

2.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进展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治疗,一般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到医院治疗的阶段,这一时期截止到患者出院为止;第二时期是定期到门诊康复治疗的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患者出院后6个月之内;第三时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患者需要长期恢复的阶段。

在这三个阶段,不同时间有不同的护理重点。

2.1第一时期心脏康复护理进展在这一时期,护理重点是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各项诊疗操作。

目前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1)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对对其实行健康宣教,带领其熟悉医院环境,或者采取集体授课方式,为患者讲解有关冠心病的医学知识,将健康教育活动贯穿在整个护理流程中,针对患者的知识层次以及疾病掌握程度,展开一对一指导,随时解答不懂的问题,例如饮食方面以低脂低盐、易消化等为主,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正常体重,遵循少食多餐、七分饱原则。

同时告诉患者冠心病治疗方法、护理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提高配合依从性。

冠心病国内现状分析报告

冠心病国内现状分析报告

冠心病国内现状分析报告引言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疾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的普遍存在,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本报告将对冠心病在国内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冠心病发病率根据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冠心病患者数量已经突破1亿人,约占总人口的7.21%。

而在近十年间,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主要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以及压力增加有关。

2.高发人群2.1 年龄段冠心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中,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群。

根据统计数据,55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40%患有冠心病,而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高达70%以上。

这与年龄带来的血管硬化以及长期积累的心血管病风险因素密切相关。

2.2 性别差异男性患冠心病的风险要高于女性,但女性在更年期后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这主要与雌激素水平下降、脂代谢失调等因素有关。

2.3 不同地区冠心病在我国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高,这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以及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3.冠心病防治现状3.1 预防措施冠心病的主要预防措施包括控制危险因素、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中医药预防等。

然而,在我国,冠心病的预防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社会对冠心病的认识度不高,个人预防意识淡薄,预防知识普及率低等问题制约了冠心病的有效控制。

3.2 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在治疗方面,药物治疗和介入手术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然而,在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仍存在差异。

4.对策建议针对冠心病在国内的现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4.1 增加冠心病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冠心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4.2 完善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冠心病个案护理工作汇报

冠心病个案护理工作汇报

家庭环境优化建议提供
健康生活方式
向家属提供关于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方面的建议,以 改善患者的家庭生活环境。
减少诱因
指导家属如何识别和减少冠心病发作的诱因,如避免患者过度劳累 、情绪激动等。
应对紧急情况
教育家属如何在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如拨打急 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等。
冠心病知识普及活动组织
冠心病个案护理工作汇报
目录
• 患者基本情况介绍 •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 具体护理措施实施 • 营养膳食调整建议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家属参与和健康教育普及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工作方向
01
患者基本情况介绍
个人信息
姓名:张三
住址:XX市XX区XX路XX号 职业:退休教师
性别:男 年龄:65岁
改善生活质量
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方式, 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并发症
积极预防冠心病可能引发 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等。
个性化护理计划制定
针对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 理计划,包括护理措施、频率、时间 等。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个性化护理不够
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不够完善,有时难以满足 患者的特殊需求。应加强对患者的评估和了解,制定更加 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护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冠心病护理将更加智能化,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护 理效率和准确性。
个性化护理
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需求将更加突出,要求护士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饮食习惯改善建议
01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特点、护理方法和效果等现状分析及护理方法模式进展分析和护理未来展望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特点、护理方法和效果等现状分析及护理方法模式进展分析和护理未来展望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特点、护理方法和效果等现状分析及护理方法模式进展分析和护理未来展望患者护理现状分析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冠心病和高血压是两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两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疾病,常表现为胸痛、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

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常伴有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

冠心病和高血压常常同时存在,称为冠心病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治疗难度较大。

护理现状分析护理模式。

传统的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护理模式主要是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生为主导,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缺乏个性化、全面化的护理。

现代护理模式则更加注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采用综合性护理模式,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指导、心理支持、运动康复等多种手段,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护理方法。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降压药、降脂药、抗凝药等,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

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调理、运动康复、心理支持等,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护理效果。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主要体现在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方面。

临床疗效包括症状缓解、病情稳定、并发症减少等方面,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来达到。

生活质量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交功能等方面,可以通过心理支持、运动康复等手段来提高。

患者护理进展分析护理模式进展传统护理模式。

传统的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护理模式主要是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生为主导,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缺乏个性化、全面化的护理。

现代护理模式。

现代护理模式则更加注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采用综合性护理模式,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指导、心理支持、运动康复等多种手段,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现代护理模式强调患者的主体地位,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决策,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护理方法进展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随着药物研究的不断进展,新型降压药、降脂药、抗凝药等不断涌现,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副作用更小。

冠心病康复护理的实施现状

冠心病康复护理的实施现状

冠心病康复护理的实施现状摘要:目的: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近年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阶段,临床接收的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及易反复发作等特征,因此被称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

目前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口服药物和介入治疗,通过治疗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脏功能,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由于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不足,加之长期受到疾病困扰,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致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信心明显降低,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最终使患者的病情加重,而引发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和猝死等,因此给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

所以,应加强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良好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疾病得到良好控制。

为此,本文便将冠心病康复护理的实施现状进行了综合阐述,希望能为临床冠心病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冠心病;康复护理;实施现状冠心病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及缺氧,临床针对该病常采取口服药物以及介入治疗,通过治疗虽然能够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状态。

但介入治疗后常会因血运远端栓塞导致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加之手术造成的心肌组织损伤,会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良好恢复。

同时由于患者受到疾病影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状态,致使患者无法积极配合口服用药治疗,因此严重影响患者康复效果。

由此可见,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

因此,本文中详细分析了冠心病康复护理的实施现状,具体情况见下文。

1冠心病康复护理研究现状分析康复护理是临床护理医学中的重要护理部分,尤其是针对冠心病患者,该病属于长期慢性疾病,若在用药及介入治疗期间得不到良好的护理干预,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2]。

而冠心病康复护理的宗旨是全面掌握患者疾病情况和个人信息,有目标性的对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良好的配合医生治疗,还能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治疗依从性,使医护人员能够顺利开展工作,最终确保了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3]。

冠心病护理查房范文

冠心病护理查房范文

冠心病护理查房范文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导致心脏供血不足。

冠心病的护理查房十分重要,能够及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份冠心病护理查房报告的示例。

1.患者概况:患者姓名:XXX性别:男/女年龄:XX岁诊断:冠心病入院时间:XX年XX月XX日住院时间:XX天2.主观症状:患者主诉胸闷、胸痛,常发生在劳累、情绪激动后,休息后会缓解。

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如乏力、气短等,需要进一步询问。

3.客观症状:血压:XX/XX mmHg心率:XX次/分钟呼吸:XX次/分钟体温:XX℃神经系统检查:可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活动度等。

4.体征变化:心肺听诊:可听到心律不齐、心音增强、奔马律等异常心音,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音是否异常。

5.检查结果:心电图:显示心电图变化情况,如ST段下移、T波改变等。

血液检查:检查心肌酶谱、血脂水平等,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效果。

冠脉造影:了解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程度及范围,提供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依据。

6.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ACEI/ARB抑制剂如雷米普利等药物。

冠脉介入治疗: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可行冠脉支架置入术或冠脉搭桥手术等治疗措施。

心血管康复: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和饮食调节,以改善病情。

7.护理措施: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的监测。

监测心电图:随时观察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电图异常。

护理定位:保持患者静卧,减少心脏负荷,避免剧烈运动。

8.饮食护理:低盐低脂饮食:限制钠盐和脂肪的摄入,减少血压和血脂水平。

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胆固醇吸收。

9.心理护理:教育患者及家属:详细告知冠心病的病因、病情及治疗方案,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管理。

10.并发症预防:预防血栓形成:定期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减少血栓的形成。

冠心病护理专题报告

冠心病护理专题报告

冠心病护理专题报告一、背景介绍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阻塞,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

冠心病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报告旨在探讨冠心病护理的各个方面,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冠心病患者常因病情反复、治疗周期长等因素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因此,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应定期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关爱和支持。

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给予积极关注和陪伴,共同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2. 饮食护理: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低盐、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

建议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

合理安排膳食,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减轻心脏负担。

3. 运动护理: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抵抗力。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适量、适度,避免过度疲劳或意外损伤。

4. 用药护理: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确保药物效果的发挥。

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应加强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5.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心电图、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方案。

6. 预防并发症: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对于出现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

7.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冠心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三、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描述了一位冠心病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的经历和变化。

患者基本信息:张先生,55岁,有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

近期常感心悸、胸闷,经诊断为冠心病。

护理措施实施:1. 心理护理:张先生在得知病情后,情绪低落,担心疾病影响生活。

护士耐心倾听他的感受,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他逐渐适应疾病生活。

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引起的心脏疾病,严重者可能需要进行冠心病介入术来恢复心脏功能。

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心脏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护理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目前,关于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护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运动康复:适度的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减少冠心病的发作风险。

因此,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康复护理中应包括适度的运动方案,如散步、骑自行车等。

膳食管理:合理的饮食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同样重要。

研究表明,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可以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康复护理中应包括膳食管理,指导患者选择健康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类等,并限制高脂肪、高盐的食物摄入。

心理支持: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患者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

心理支持在心脏康复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心脏康复护理中应包括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药物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

药物治疗在心脏康复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以减少冠心病的发作和病情恶化。

因此,在心脏康复护理中应加强对药物治疗的指导和监测,确保患者按时、正确地服药。

教育宣传: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患者和家属需要接受相关的教育和宣传,了解冠心病的知识和相关预防措施。

教育宣传在心脏康复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通过教育宣传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减少冠心病的发作风险。

因此,在心脏康复护理中应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宣传,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和预防措施。

总之,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心脏康复护理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工作,需要包括运动康复、膳食管理、心理支持、药物治疗和教育宣传等方面的内容。

冠心病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记录范文

冠心病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记录范文

冠心病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记录范文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

冠心病的发作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和危险,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

下面是关于冠心病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的记录范文。

一、冠心病护理问题1.疼痛管理:冠心病发作时会出现胸痛,患者需要及时缓解疼痛。

因为疼痛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

2.饮食管理:冠心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减少热量和脂肪摄入,限制盐分、糖分和胆固醇的摄入,避免过度饱食和酗酒。

3.情绪管理:心理压力是冠心病发作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引导患者学会合理处理情绪,避免紧张和焦虑情绪。

4.药物管理: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包括抗凝血药、抗血栓药、降压药、降脂药等,需要严格按医嘱用药,定时定量服药。

5.运动管理:适量的锻炼对冠心病患者有益,但需要遵医嘱进行,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心脏负担过重。

二、冠心病护理措施1.疼痛管理:冠心病患者在发作时需要立即缓解疼痛,可采取注射硝酸甘油、口服硝酸甘油含服片等药物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血流,从而减轻疼痛。

同时,要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剧烈活动。

2.饮食管理:冠心病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低脂、低盐、低糖、低胆固醇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避免过度饮食。

3.情绪管理: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

4.药物管理: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用药记录,定时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同时要监测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5.运动管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适合的锻炼方案,协助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增强心肌功能。

三、冠心病护理措施的实施1.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饮食、用药、锻炼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进行定期健康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监测心率、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冠心病的护理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冠心病的护理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冠心病的护理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近年来,对于冠心病的护理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

首先,随着冠心病临床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药物、介入及药物与介入治疗联合应用等都取得了显著疗效,使得冠心病的护理也变得更加规范化。

其次,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护理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临床研究显示,感染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做好患者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至关重要。

此外,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心脏康复护理包括康复治疗、氧疗、药物治疗等,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脏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对于冠心病的护理,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近年来一些新的护理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心电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营养支持等,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冠心病的护理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冠心病的护理水平。

冠心病的康复护理和康复效果评估指标研究进展及展望

冠心病的康复护理和康复效果评估指标研究进展及展望

冠心病的康复护理和康复效果评估指标研究进展及展望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致死率和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二次心脏事件的风险。

本文将就冠心病的康复护理和康复效果评估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康复护理冠心病的康复护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运动康复、心理康复、营养指导等。

运动康复是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的核心,能够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压、控制体重等。

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耐力和心肌功能,并减少罹患心脏事件的风险。

心理康复则注重通过心理支持、咨询和行为疗法来减轻冠心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

此外,营养指导也是冠心病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控制体重、血压和血脂水平,以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脏风险。

二、康复效果评估指标康复效果评估指标是评价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的重要指标,包括生理指标、心理指标和社会功能指标。

常用的生理指标有心率、血压、运动耐力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评估,可以了解冠心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效果。

心理指标则包括焦虑、抑郁、自我效能等方面的评估,通过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

社会功能指标主要评估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等,以了解康复护理的效果和患者的综合康复情况。

三、研究进展在冠心病的康复护理和康复效果评估指标的研究方面,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方面,运动康复在冠心病患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表明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另一方面,心理康复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认可,通过心理支持和行为疗法,可以减轻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康复效果。

此外,一些新的康复效果评估指标,如血清生物标志物、心理问卷等,也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

然而,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康复护理的标准化和个体化仍需进一步完善,不同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需求和状况存在差异,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新进展

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新进展

02
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地位
康复护理目标与原则
目标
通过康复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 量,降低再入院率,促进患者全 面康复。
原则
个体化、全面性、科学性、安全 性。Leabharlann 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
01
02
03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心理、营养、运动等 多方面的干预,提高患者 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降低再入院率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和心 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 改善心肌缺血。
抗血小板药物
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 栓形成,减少心血管事件。
硝酸酯类药物
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 供血,缓解心绞痛。
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减 少心肌收缩力和心率,降低心 肌耗氧量。
调脂药物
通过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 展。
合理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个体化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 性别、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
体化的用药方案。
规律用药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 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联合用药
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可能需 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以增强疗
效。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可能增加副作用或降低疗效,
心脏康复治疗
通过运动训练、呼吸训练、心理调适等手段,提高患者心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在康复 护理中,心脏康复治疗是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患者全面恢复健康。
生活方式干预
包括饮食调整、戒烟限酒、保持良好作息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降低 复发风险。在康复护理中,生活方式干预是长期管理的重要环节。

提高冠心病护理质量的优质护理方案研究

提高冠心病护理质量的优质护理方案研究

提高冠心病护理质量的优质护理方案研究作为一名从事冠心病护理工作多年的资深护士,我深知冠心病护理的重要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阐述我们团队研究出的提高冠心病护理质量的优质护理方案。

该方案旨在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加专业、贴心的护理服务,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一、冠心病护理的现状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冠心病护理工作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然而,当前冠心病护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护理流程不完善、患者及家属对冠心病认知不足等。

二、优质护理方案的制定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冠心病的认识,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和护理水平。

3. 心理护理: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健康教育:加强冠心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三、优质护理方案的实施与评估1. 组织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冠心病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

2. 制定标准化护理流程:根据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标准化护理流程,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化。

3. 加强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

4. 开展健康教育:通过讲座、宣传册等形式,向患者及家属传授冠心病防治知识,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5. 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为家属提供护理指导,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

在实施优质护理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团队还对护理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估,以确保方案的有效性。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护理流程完善程度、患者康复情况等。

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护理方案,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通过实施提高冠心病护理质量的优质护理方案,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冠心病护理工作总结

冠心病护理工作总结

冠心病护理工作总结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护士,我们需要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工作,以帮助他们尽快康复并改善生活质量。

首先,我们需要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和心电
图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对患者的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病情和需求,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其次,我们需要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冠心病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他们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沟通、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他们的康复信心。

此外,我们还需要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通过向患者和家属传授冠心病
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最后,我们需要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生活护理。

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饮食
护理、药物管理、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护理工作,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冠心病护理工作需要我们全面、细致地进行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尽
快康复并改善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更多的冠心病患者重拾健康,重返快乐的生活。

冠心病国内现状分析报告

冠心病国内现状分析报告

冠心病国内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缺血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疾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本报告旨在分析国内冠心病的现状,为公共卫生工作者提供参考。

2. 冠心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根据该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达到了11.67%,较前几年有所增长。

冠心病也是我国心血管病导致死亡的头号杀手,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冠心病。

这一数据让冠心病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3. 冠心病的高危因素3.1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

过量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3.2 糖尿病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人们在患糖尿病后患冠心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3.3 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血压过高会损伤冠状动脉,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3.4 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胆固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堵塞冠状动脉,进而引发冠心病。

4. 冠心病的防治策略4.1 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通过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4.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降压药、降脂药、抗凝血剂等,通过控制血压、改善血脂、防止血栓形成等方式来治疗冠心病。

4.3 手术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手术(如冠状动脉扩张术、支架植入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冠状动脉血流,保护心肌。

5. 结论冠心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居高不下。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高危因素。

为了预防和控制冠心病的发病,我们需要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和干预,提高冠心病的防治水平。

>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2019). "冠心病情况分析报告." [在线]. 可获得: [ (2021年10月10日访问)。

冠心病现状分析报告模板

冠心病现状分析报告模板

冠心病现状分析报告模板摘要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冠心病的现状,以提供对该疾病的深入了解和有效的防治措施。

通过对相关数据和研究的综合分析,发现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与环境、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紧密相关,呼吁公众加强对冠心病的认识,并积极采取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罹患该疾病的风险。

1. 引言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心肌缺血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2. 现状分析2.1 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中更为显著。

同时,冠心病也成为引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发展中国家,冠心病的死亡率同样呈现上升的趋势,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

2.2 影响因素分析2.2.1 环境因素近年来,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剧了环境污染,例如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等,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已经得到一定的证实。

冠心病发病率较高的城市地区普遍存在环境污染较严重的情况。

2.2.2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冠心病高发的重要原因。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缺乏体育锻炼、过量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会增加冠心病的患病风险。

此外,长时间的工作压力、情绪压力也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相关。

2.2.3 遗传因素家族史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人们在遗传上易感性的差异会导致不同个体对环境因素的反应不同,一些人具有较高患病风险。

3. 对策建议3.1 加强公众教育冠心病是一个与生活方式和环境紧密相关的疾病,加强公众对冠心病的认识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和媒体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冠心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和早期症状等,提高公众的意识和防范能力。

3.2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公众应该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压力,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注意休息和放松,以降低患病风险。

冠心病的护理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冠心病的护理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冠心病的护理研究进展文献综述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加速,冠心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因此,对冠心病的护理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冠心病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意义。

冠心病的护理包括预防、治疗和恢复三个阶段。

在预防方面,应该更加注意饮食、锻炼、避免不良习惯等生活方式的调整。

针对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早期的药物治疗可以延缓冠心病的进展。

手术治疗方案需要依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如冠脉搭桥手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等,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心肌功能。

在恢复阶段,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态积极,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身体劳累以及保证充足的休息。

定期检查和评估也是恢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在调节情绪方面比正常人更困难,因此情绪疏导是恢复过程中助力重大的因素之一。

然而,当前的护理研究仍面临着不少难题。

首先,现有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复杂的病例仍存在一定难度。

其次,患者的心态和病情存在差异,针对个体化定制的治疗方案和恢复计划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最后,目前的护理团队存在着护理技能及知识水平不足、重视心理护理不够等问题。

综上所述,冠心病的护理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进一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必要加强科学的研究,针对不同阶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加强护理团队的培训和专业技术能力提升,注重心理护理与病人的沟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度过冠心病这个难关。

冠心病病人心脏康复护理进展

冠心病病人心脏康复护理进展

冠心病病人心脏康复护理进展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很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对冠心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和介入手术治疗,但这些治疗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心脏康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理念,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冠心病病人从疾病中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

心脏康复不仅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手术等常规心脏康复方式,还包括了患者心理康复、认知康复、运动康复、睡眠康复、营养康复和中医养生等非药物治疗,关于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研究已成为当今护理学领域的一个热点。

关键词:冠心病;心脏康复;康复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疾病防治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心血管疾病在众多病情中比较常见,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发展到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已有研究表明,将心血管功能训练用于冠心病的防治和管理,可以减少5年内的死亡率,并有效防止急性心梗的发生,因此开展心脏康复护理的研究非常重要。

1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的目标目前,关于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的目标尚无统一标准。

国内外对心脏康复的目标并不一致,多数研究者认为,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减轻运动耐受性及再发心绞痛、3降低心血管病患者的死亡风险、4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相关并发症[1]。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冠心病患者疾病情况和心理状态,并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护理干预。

通过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身心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的主要内容2.1运动治疗为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患者的恢复周期,对患者进行早期的肌肉力量训练及呼吸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在Ⅰ期帮助冠心病患者练习心脏康复七步法,可提高患者的身体与心理康复水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一定不要做大幅度的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会迎来心血管疾病(主要为冠心病)的“流行”顶峰。

心脏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的冠心病发病趋势正在上升,而风心病发病率则有所下降。

随着内科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的不断进步,使非外科治疗的适应证范围也相应扩大。

1.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在发达国家已位居心血管疾病死亡之首。

我国AMI 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AMI 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

静脉溶栓是近年来AMI 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掌握溶栓后护理规律,对提高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及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严密心电监测。

AMI 溶栓治疗24h 内可以并发各种心律失常,3h内以室性早搏多见。

前、侧壁AMI 患者,应警惕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应用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频发早搏及短阵室速,发生室速、室颤时立即给予电复律。

下、后壁AMI 患者,应注意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生,尤其夜间睡眠时,防止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的心率减慢,必要时给予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等药物,床旁备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

当血压降低而同时伴有周围循环灌注不足时,则要积极处理,防止进一步发展为心源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对于无Q 性心梗,急性心肌缺血反复发作,常在原来部位转为透壁性心梗,病情观察中应注意鉴别。

对于AMI 溶栓伴有心衰的患者,心输出量减少是主要的护理问题,应注意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为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观察心衰的症状。

当疼痛剧烈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护士也应注意这种非心脏症状。

不稳定状态的护理。

AMI 患者溶栓后,如果心绞痛持续存在,应用扩血管药物不能缓解,ST 段再度抬高或有酶学变化,表明有心梗的延展;同时,由于溶栓挽救了大量的濒死心肌,但这些心肌仍处于损伤及缺血状态,也易造成反复发作的心绞痛。

这两种情况均为不稳定状态(UA).积极治疗UA 可以预防心梗再发,降低病死率。

UA 患者的护理除必要的心电血压监护外,还应注意扩血管药物的使用方法。

如使用硝酸甘油制剂时,应根据患者症状,每5~10min调节静脉滴注剂量。

如果要加大硝酸甘油制剂剂量,应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以收缩压不低于90mmHg ,或用药前有高血压者,血压降低不超过原平均血压的30 % 为宜。

如果连续使用硝酸甘油制剂24h,中间应停药6~10h.心绞痛缓解24h 后,可改为口服硝酸甘油制剂。

因此,护理上要求严密监测血压,准确记录药物使用的时间,以配合医生用药。

目前一致认为,AMI 发病12h以内或虽然超过12h,但仍有胸痛及心电图ST段抬高者,以及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应首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TCA)。

急性期只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PTCA 术,非梗死相关动脉病变待恢复期行择期PTCA 术。

PTCA 术与溶栓治疗比较,PTCA 术后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高,达到溶栓治疗后Ⅲ级血流者明显多,再闭塞率低,缺血复发少。

PTCA 术还可以减少患者非致死性再梗死及脑卒中的发生。

AMI患者行急诊PTCA 术,要注意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与护理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已成为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和减少PTCA 后再狭窄的有效方法。

此方法应用于临床的人数正在迅猛增长。

但由于该项技术为创伤性治疗,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

急性血管闭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中或术后短时间内。

约60%~80%的患者发生在导管室内,18%的患者发生在术后30min 至6h,24%的患者发生在术后24h 内。

PTCA 后患者应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心律以及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表现,发现异常变化应及时记录心电图,同时给予止痛、镇静治疗。

严重心律失常多发生在术中,主要因导管在冠状动脉腔内刺激或扩张时心肌缺血所致。

PTCA 术后发生的心律失常,主要是在拔除动脉鞘管时,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心动过缓。

因此,应密切观察心电监护示波上的心律、心率、PR 间期,注意P 波与R 波的形态及其关系。

拔除动脉鞘管前,询问患者有无头晕、心悸等不适,做好解释工作,并使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避免因疼痛或紧张诱发严重心律失常。

低血压的预防与护理: 冠状动脉支架术前4h禁食禁水,术中失血,造影剂的高渗性利尿,补液又不够,术后易发生低血压。

术前禁食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血容量不足及低血糖反应。

尤其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更要掌握术前禁食时间。

对于上午进行手术的病人,早餐可进半流食达70%~80% 饱;对于手术危险性极大或极有可能发生误吸的病人可适当延长禁食水的时间,但也要采用静脉补液的方法来弥补禁食引起的血容量不足的问题。

术后3h 血压明显降低,主要为造影剂的影响。

由于造影剂的高渗性作用使血容量增加,从而扩张肾小球动脉而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使尿量增加导致脱水。

术后一般都通过大量饮水,促进造影剂的尽快排出,但正常体液量的维持不能单纯依靠饮水,适当的输液是必须的。

24 h 总量应根据患者心功能状况与术中造影剂用量而定,一般造影剂200~300 ml,输液1500~2000 ml,而且血容量不足常在术后4h之内,因此,建议在术后4h 内输液量达到24h输液总量的1/ 3.出血和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敷料、足背动脉搏动至术后24h.24h后去除敷料判断有无血肿及大小。

按Christens 改良法判断出血,包扎敷料上无可见血性渗出物为正常。

局部未触及血肿或血肿直径<5cm判为出血无明显意义;包扎敷料上的血量较多,估计血液丢失超过100ml,必要时需手法加压、砂袋压迫或再次加压包扎以及血肿压迫影响足背动脉搏动,则有重要意义。

当发现或怀疑穿刺部位有血肿形成时,需仔细触摸伤口周围有无细震颤,听诊有无收缩期血管杂音,若有即是假性动脉瘤形成,证明出血仍在进行,应立即用手指压迫止血,直到杂音消失为止。

判断为进行性发展的渗血及血肿则应提前拔管,挤压血肿,使之消散,然后挤压包扎。

而非活动出血者先用注射器抽吸血肿处的淤血,然后施以冷敷40 ~60 min.对已拔管者,要拆除弹性绷带,重新徒手加压止血,并进行适当的药物调整。

卧床期间应避免一些使腹压增加的行为,如咳嗽、大小便时需用手紧压伤口,以免增加穿刺口压力,导致出血的发生。

使用抗凝剂的病人要特别注意了解有无高血压病,注意活动不可过量,72h 仍需观察穿刺口根据药理学原理,肝素抗凝作用迅速,用药数分钟后,血液凝固时间、凝血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一般持续3~5h.所以术后6h 病人的凝血系统已恢复正常。

且砂袋取下后仍有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起到一定的压迫止血和预防出血的作用。

研究表明,在拔管后6h即让病人床上活动,并未增加伤口的出血或血肿的发生率。

欧美国家PTCA 支架术后病人也只需卧床并制动术侧肢体6h 即可进行床上活动。

早期活动,可以提高病人自理能力,减轻因卧床带来的不便和痛苦,还能有效地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随着医学护理不断进步,临床实践经验不断积累,PTCA 支架术后常见并发症日趋减少。

4.冠心病康复护理按照美国心血管康复专业组定义,冠心病康复护理的目标是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再梗和猝死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包括:①从冠心病有临床表现时就开始采取措施进行康复;②康复服务的范围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职业康复,并维持良好适应性;③对潜在的疾病过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迟其发展。

具体内容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增加病人相关知识,减少心理的焦虑和抑郁,进行医院、家庭和社区三阶段康复治疗,提高其再就业的能力。

(1) 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肾脏病、静坐的生活方式、过多生活压力等。

根据WHO 调查报告显示,由吸烟引起的冠心病病死率约为20 %,如果停止吸烟1 年,冠心病发生率将减少50 %,停止吸烟15 年以上,引发冠心病的可能性将很小。

饮食与冠心病的发生率也有密切关系,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可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因此,应鼓励冠心病病人改变生活方式:戒烟、低脂饮食、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保证足够休息和睡眠、避免精神紧张。

病人能否接受有关生活方式调整的建议是问题的关键,这需要护理人员与病人进行长时间广范围合作,通过专业性护理,掌握病人心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使病人主动配合,才能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心绞痛发作处理、服用药物(如扩张冠状动脉药、抗凝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等)的注意事项及毒副反应、运动时选择运动种类、强度、频率、时间的方法、质量的技巧等。

(2)心脏康复治疗与护理20世纪90 年代形成了以运动治疗为主的综合心脏康复方案。

冠心病康复治疗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急性(住院)阶段,恢复(门诊)阶段和社区(家庭)康复阶段。

急性(住院)阶段康复治疗方案70年代后住院早期康复治疗常在监护病房进行。

其主要内容包括早期活动和早期离床,并控制活动强度在低水平,即大约为1~2 代谢当量(METS)[1METS = 3.5mlO2/(kg;min)] .这些活动包括个人生活、进食、床边大小便、简单的上下肢被动和主动练习及床边椅坐位等。

活动时以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心率不能低于50次/ min 或高于120次/min ,不出现不适症状,心电图没有缺血改变为宜。

许多研究也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心脏康复程序。

如余同珍对317例急性心肌梗死无并发症病人进行为期2 周的康复程序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离床时间,第3 周末6min 步行距离,心理测定及住院时间,半年后生活质量评审均优于对照组。

还有研究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并发症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使平均住院时间由传统治疗护理时的48d 下降至20d .病人对康复方案的依从性却影响着康复效果。

Baird通过对5 例60~70 岁心脏病病人进行研究,发现设法提高病人对危险因素的意识和执行自我护理性康复措施可以提高病人对康复方案的依从性。

恢复(门诊)阶段康复方案。

主要针对出院早期病人的康复,一般在病后3 个月内进行。

包括在康复中心接受为期8~12 周的运动治疗,如二阶梯负荷康复医疗方法。

通常从心肌梗死后3~14 周开始,以1 周为单位制订康复程序,每周按1/2 、3/4 、单倍量、1.5 倍量、双倍量顺序增加,均进行负荷后心电图检查。

8 周后,即心肌梗死11~12 周,病人多能完成二级梯双负荷,相当于6. 7Mets ,即可进入社区康复治疗程序。

在此阶段,护理人员的任务主要是帮助病人学会自我健康的维护,制订运动方案,安排病人定期进行康复运动,记录具体执行情况,评价提高康复效果等。

康复运动的效果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有研究发现,如果在康复运动时播放适宜的音乐,可提高运动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