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戊戌变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戊戌变法
课标导读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知识要点:
1、维新思想的传播:
<1>背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主要领导:康有为、梁启超。见课本第32页照片。
<3>公车上书(见课本32页插图)。
①经过:《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邀请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②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4>维新派政治团体:强学会。机关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2、百日维新:
<1>时间 1898年6-9月
<2>内容:
A,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官吏,打击封建官僚,任用维新人士,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B,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文化:兴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传播维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3>性质:是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3、戊戌政变:
<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2>戊戌六君子:维新派人士谭嗣同(见书32和33页插图和他说的一段话)
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六人遭清政府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4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和资本主义改良运动。
它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所宣传的资产阶级思想,却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极大反映,
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更多有识之士开始思索救国救民之路,
因此,客观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它是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考演练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八上P33 识记
1、《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于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A.教育制度
B.科举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2、下列人物中,宣传维新思想并领导维新变法运动的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李大钊
3、《近代中闰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公车上书D.新文化运动
4、初二某班同学举办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是()
①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②邓世昌血染黄海
③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④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梁启超联名发起“公车上书”。从此揭开了()
A.义和团运动的序幕 B.五四爱国运动的序幕
C.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D.变法维新的序幕
●戊戌变法的影响识记理解应用
1、八年级(1)班的同学要举行“戊戌变法主题辩论会”,下列不能作为辩论会论据的是()A.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
B.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C.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它以六君子血染菜市口宣告夭折,但它却在近代化道路上留下深深的足迹。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4、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
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
5、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仁人志士认识到“能变则全,不变则亡”,从而掀起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6、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
填空题
19世纪60年代掀起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898年的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