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图片实验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图片题集(一)

1、某同学正在观察爸爸买回的一条活鲤鱼,他把观察的一些现象记录如下:

(1)鲤鱼的体形是梭形,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鲤鱼摸起来感觉很滑,不容易被抓住,这是因为鲤鱼体表有什么?_______。这对它又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鲤鱼的口和鳃在不停地开合,这是鲤鱼在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鲤鱼的鳃呈鲜红色,这是因为鳃丝里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当鳃在水中时,鳃丝展开,而离开水时,鳃丝会黏合在一起,鳃丝在水中展开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2)鳞片和黏液减小水的阻力,利于游泳(3)呼吸(4)毛细血管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

2、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严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这是由于( )

A.空气缺氧

B.水中缺氧

C.缺乏饵料

答案:B。本题考查鱼类的呼吸特点及应用。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利用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空气流动减弱,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进行了一夜的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造成水中缺氧,引起鱼出现“浮头”现象,如果严重缺氧,会使鱼大量窒息死亡,出现“泛塘”现象。

3、在观察鲫鱼的实验中-----

(1)用吸管吸取一些红墨水,再把红墨水慢慢滴在鱼口的前方,可以看到红墨水流动的方向是:从口流入,再由流出。

(2)翻开鱼的鳃盖,可以看到鳃的颜色为原因

是。

答案:(1)鳃盖后缘(2)鲜红色富含毛细血管

4、某个同学为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选取甲,乙,丙三条相同的鲫鱼,放于同一鱼缸中,操作步骤之一是只用纱布捆扎甲的胸鳍,其他鳍呈自然状态;操作步骤之二是只用纱布捆扎乙的尾鳍,其他鳍呈自然状态;丙不作处理。请问:

(1)上述探究设计包括组对照实验。

(2)甲和丙,乙和丙的实验变量分别是和

(3)探究实验结束后,各小组交流了实验结果,最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鱼在游泳时,靠鳍保持平衡,靠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答案:(1)2 (2)有无胸鳍的作用有无尾鳍的作用(3)胸尾

5、兴趣小组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选择了用捆扎鱼鳍的方法进行研究,如图表示他们分别对鱼的某种鳍进行处理的方法。请分析后回答:

(1)经A处理(用夹板捆扎住了尾鳍)过的鱼放回水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鱼的身体运动缓慢,而且________,这说明尾鳍在游泳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经B处理(捆扎住了背鳍)过的鱼放回水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鱼的身体___

____________;说明背鳍有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若进一步探究会发现起到类似作用的鱼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方向不稳产生前进的动力控制运动的方向

(2)失去平衡维持身体平衡胸鳍和腹鳍

(3)黏液(4)对照

6、探究鲫鱼“侧线的作用”。

材料用具:大鱼缸、两条鲫鱼、凡士林、河水、木棒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和实施计划:在大鱼缸内放入一些河水,将一条鲫鱼放入;另外一条鲫鱼用凡士林把两侧的侧线涂封住,放入鱼缸;用木棒顺时针搅动水,观察两条鲫鱼的活动。

预期结果:没有封住侧线的鲫鱼,逆时针游动;封住侧线的鲫鱼,顺时针随水流运动(不能感知水流)。

结论:。

答案

提出问题:鲫鱼的侧线有什么作用?(一定是问句,只要能反映探究内容即可,如鲫鱼的测线能感知水流吗?)

作出假设:鲫鱼的侧线能感知水流。(是肯定句或否定句,应该对应上面的问题和下面的计划)

结论:鲫鱼的侧线能感知水流。(要和前面的假设相对应,或肯定假设或否定假设)

7、通过阅读课文,李辉同学了解了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土壤中的枯叶等有机物作为食物。读后,李辉同学对蚯蚓的生活环境发生兴趣:蚯蚓到底是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还是干燥的环境中?为此,李辉同学进行了如下一番研究,并邀你一起来参与。

(1)作出假设:你认为李辉同学作出的假设应是: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2)选择变量:根据李辉同学的假设,你认为他应选择作为变量,其他诸如(说出至少两项)等都要保持相同。

(3)下面是李辉同学设计的几个实验方案,其中你认为最佳的是()

A.在解剖盘的一端放一张干纸巾,另一端放一张湿纸巾。然后在中央放5条蚯蚓,30

分钟后观察

B.在解剖盘中铺上一层土壤,其中一半是松软、潮湿的土壤,另一半是松软、干燥的土壤。然后在中央放5条蚯蚓,30分钟后观察

C.在解剖盘中铺上一层土壤,其中一半是松软、潮湿的土壤,另一半是松软、干燥的土壤。然后在中央放1条蚯蚓,2分钟后观察

(4)为减少实验误差,上述方案需经(填“一次”或“多次”)实验。你认为实验的结果应该是:蚯蚓在潮湿土壤中的数量(填“较多”或“较少”)答案:1)潮湿(湿润也对)(2)水分温度、光照、食物(任选两项)

(3)B(4)多次较多

8、仔细观察蝗虫的胸部和腹部。可以在左右两侧找到排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这就是气门。气门与蝗虫体内的气管连通着,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请依据给出的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材料用具:(1)两只活蝗虫;(2)两只试管;(3)清水;(4)玻璃条;(5)细线。

实验步骤:

实验预期结果:

实验结论:

答案: 1)、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2)、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

3)、(1)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水分别标号为A、B; (2)将蝗虫用细线固定在玻璃条上;(3)将一只蝗虫头浸没到A试管的水中,将另一只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到B试管水中。过一段时间观察。

4)、试管中蝗虫死亡、A试管中蝗虫仍然活着

5)、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

9\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