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30年-期末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学30年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
1、《新青年》文学革命开始的发难之作是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2、从1921年起,文学团体层出不穷,两个成就最高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3、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4、鲁迅的《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
5、剧作家曹禺“生命三部曲”是《雷雨》、《日出》、《原野》
6、新诗第一人是胡适《尝试集》,第二人是郭沫若《女神》
7、沈从文的成熟中短篇小说是《边城》
8、戴望舒代表作品《雨巷》;徐志摩代表作品《再别康桥》
9、巴金作品的两个三部曲:《爱情三部曲》分别是《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分别是《家》、《春》、《秋》
10、“汉园三诗人”指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
11、文学革命最开始发起者是陈独秀、胡适,响应者是钱玄同、刘半农
12、郁达夫自叙传小说来源于欧洲的浪漫主义和日本的“私小说”
13、巴金作品《寒夜》主人公是汪文宣和曾树生
14、京派两种小说体式是讽刺体和抒情体
15、象征派诗人李金发的三部诗集分别是《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其代表诗是《弃妇》
16、第三个十年小说代表作家及作品:钱钟书《围城》、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二、名词解释:
乡土文学: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20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创作较多的受到鲁迅的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
三、简答题:
1、狂人形象:文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者和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斌哥只答这么多哦)
2、乡土小说对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影响:乡土小说对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作用巨大。大部分作家从关心个人的感伤情绪、个人回忆到关注社会和民众,从浪漫理想转向对现实的探索;并纠正旧小说遗留的简括式叙述方式,加强实地描写,加强场面人物的细节描写,小说的重心由情绪、情节的发展转向以人物为中心的刻画。许多乡土作家从早期的主观抒情,越到后来越归向客观写实,甚至讽刺,让现实主义在新文学中的主流地位得
以加强和巩固。
3、新月派诗理论尝试: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是客观抒情诗的创造,即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另一尝试是加强诗歌中的叙事成分。他们进行了现代叙事诗的试验,同时还做了“新诗戏剧化,小说化”的努力。
和“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相适宜,新月派明确提出以“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闻一多进一步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后期新月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十四行诗体”的转接与创造。
4、海派小说初期特点:第一,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
第二,过渡性地描写都市
第三,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常新的主题
第四,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5、毛泽东在延安会上的讲话:
讲话内容: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内容与形式,普及与提高;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等问题。
讲话的中心问题: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毛泽东提出文艺首先是为“
工农兵“服务,然后再是为了城市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服务。在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上,毛泽东认为艺术家,作家的政治立场如何转变,思想如何朝工农兵靠拢,即世界观和思想情感的改造问题。
要求:先普及后提高,先通俗后优雅。唯一途径是到广大最丰富的生活中去体验,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是一切文学与艺术的原始材料来源。
文学批评的标准是关于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以及文艺批评中实行政治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提法。
6、纯诗: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纯诗”这一概念,即“纯粹的诗歌”。穆木天所谓的“纯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当”;二是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早期象征派诗人提出“纯诗”概念,在其更深层面上,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
7、郭沫若《女神》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五四时代精神与诗人个性的高度融合
冲破一切束缚,毁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
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对光明力量的歌颂艺术特色:创造绝端自由、绝端自主的自由体诗
具有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比喻想象夸张奇特,借用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寄托
诗人理想,表现与五四相一致的时代精神.《女神》
的艺术想象与形象体系建筑在泛神论的思想基础
上
四、论述题:
1、阿Q形象接受史:
(1)无论是20年代的启蒙主义思潮,还是三四十年代的民族救亡运动思潮,都提出了“民族自我批判”的时代课题,阿Q也就自然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于是人们关注“阿Q精神”的核心:精神胜利法。并指出阿Q这种“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的最严重的思想阻力,《阿Q正传》正是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
(2)50年代至7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强调要对文学作品进行阶级分析,于是阿Q就被视为“落后农民的典型”,关注重心也就发生了转移。首先强调的是阿Q是未庄的第一个“造反者”,其次小说后半部对阿Q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描写也引起了普遍重视。
(3)8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尽管关注的重点并无变化,却给予了完全不同的意义解释,强调的是阿Q造反的负面,即使阿Q成为了革命政权的领导者,他将以自己为核心重新组织起一个新的未庄封建等级结构,辛亥革命的教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