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中印机电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

中印机电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

中印机电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中印两国的制造业和电子电器产品制造业发展程度相对较高,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范围内,两国的制造业和电子电器产品制造业在市场需求、产品结构、产品品质等方面有很多相似性,同时在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管理水平、销售渠道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在中印两国之间开展电子电器产品的贸易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竞争性。

一、互补性分析1. 中印两国市场需求的互补性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都处于世界前列,市场规模庞大,消费需求旺盛。

中印两国市场的特点一定程度上相似,尤其是在电子电器产品等制造业方面,两国市场都具有强烈的需求。

在中印两国的市场上,这些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这为两国企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遇。

2. 中印两国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中印两国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印度在服装、珠宝、食品等传统产业上拥有一定的优势。

而中国在服装、家用电器、通信设备等制造业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由于产业结构互补,中印两国企业在贸易合作中可以采取合作共赢的策略,建立互利互惠的贸易合作关系。

3. 中印两国技术和人才优势的互补性中印两国在科技和人才方面都有优势。

中国技术突出,拥有多项领先的科技创新,而印度人才优秀且成本较低,世界知名技术人才较多。

中印两国企业可以相互合作,促进技术的交流和人才的流动,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相互借鉴,互相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竞争性分析1. 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中印两国企业在制造生产方面具有高水平的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其产品质量和价格具有很大优势。

这就使得我国和印度在竞争时执行出现激烈的竞争情况。

2. 产品市场和销售渠道的竞争中印两国的销售渠道和产品市场存在竞争。

我国的销售渠道更加完善,而印度的销售渠道则资金链短、资本有效使用率的方式采用了激进策略。

相关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销售策略,否则就会处于不利地位。

3. 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的竞争中印两国在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方面存在竞争。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中印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人口大国,也是全球两大新兴经济体。

受益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中印之间的经贸合作逐渐加深。

近年来,中印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问题。

本文将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印贸易失衡问题,并探讨解决之道。

一、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1.贸易的竞争性中印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都具备较强的制造业基础。

在某些领域,中印之间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纺织品、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领域中,中印产品产能和市场占有率都比较高,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较为激烈。

中印在国际贸易中还存在着价格竞争。

由于中国和印度的制造业成本较低,产品价格相对较为便宜,因此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具有竞争力。

而且,中印之间还经常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例如贸易摩擦、反倾销调查等,也增加了双边贸易的竞争性。

尽管中印在某些领域存在着直接的竞争关系,但在更多的领域中,两国之间却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中国制造业发达,有着全球最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制造基地,而印度拥有着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两国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方面都存在着合作空间。

中印之间在投资领域也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

中国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可以帮助印度发展基础设施、制造业和电子商务等领域,而印度则可以提供中国市场、劳动力和资源。

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中印之间可以开展更多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二、中印贸易失衡的原因分析1.结构性问题中印两国经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主要出口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等制造业产品,而印度的出口以农产品、矿产产品为主。

由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强大,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相对较为容易取得优势。

而印度受农业和矿业的制约,出口产品价值相对较低,难以与中国抗衡。

中印之间的贸易结构性失衡较为严重。

2.政策问题中印两国的贸易政策也直接影响了双边贸易的平衡。

中国实行的是出口导向型政策,因此出口制造业产品的数量和规模非常庞大。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FDI互补性实证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FDI互补性实证分析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0762018年8月 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18.23.076“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FDI互补性实证分析湖南农业大学 谭港摘 要:选取了2013—2015年中印FDI面板数据,运用吸引FDI业绩指数、FDI关注指数、FDI依赖指数以及FDI合作指数,对中印两国FDI 的互补性与合作的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两国FDI有一定的互补性,双方都存在增加对对方FDI投资的空间,今后需避免投资冲突,加强双方的FDI合作。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印 FDI 互补性 可行性 合作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8(b)-076-02中国在2014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85亿美元,赶超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国,位列全球吸引外资第一位。

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正式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年丝路基金成立;2015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位于中国“一带一路”经济带上的印度近年来放宽外资限制,积极引入外资,这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相契合。

此前,已有学者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关系作了研究,张筱晨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合作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前景,得出中印短期内以竞争关系为主,但从长远来看,中印之间的合作是必然趋势[1];林民旺提出了中印对接的必要性、可能性,在印度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持怀疑态度的环境下分析了中印对接的经济基础和现实基础及浅析了中印可合作的主要方面[2];杜秀红则通过贸易互补指数对中印两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贸易空间需要进一步扩大[3]。

1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印FDI的发展现状1.1 中国GDP增速放缓,对印度FDI投资先升后降我国2013—2015年GDP 增速分别为7.8%、7.3%、6.9%,GDP 增速放缓,但FDI 依然持续增长,经计算,其中对于印度的FDI 支出先增后减,与我国对外FDI 增长趋势不相一致,如表1所示。

中国—印度双边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及发展前景

中国—印度双边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及发展前景

中国—印度双边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及发展前景摘要: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合作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中国和印度作为规模巨大的毗邻经济体,相互经贸发展前景广阔。

从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发展现状出发,实证分析了相互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而探讨贸易合作的前景;发现中国和印度之间贸易发展的潜力巨大,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经贸合作富有开拓的空间;政策上建议加强中印经贸合作。

关键词:中印贸易;竞争性;互补性;发展前景中国和印度是经济规模巨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同时地理区位上临近,相互经贸合作由来已久,具有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机制建设随着相互之间经贸往来的增加摆上了越来越重要的议事日程。

2014年9月18日,印度政府官员宣布,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印期间,两国签署了五年期经济和贸易合作协议。

未来中印之间的经贸合作将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分析中印贸易的现状,竞争性和互补性,并分析两国之间贸易发展的前景,以便于全面认识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发展。

一、中印双边贸易的现状中印双边货物贸易在2000年之前处于稳步增长时期,整体相对规模较小。

而在2000年之后,进入快速增长期。

目前,中印两国已经成为相互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尤其对印度来说,中国已经是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截至2011年,中国是印度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占印度出口份额的7.91%、进口份额的11.78%;印度是中国的第七大出口市场,第二十大进口来源地,占中国出口份额的2.66%、进口份额的1.34%(见表1和图1)。

从近年中印两国之间贸易增长的数据看,双边贸易发展迅速。

2000年中印贸易总额为29.1亿美元,到2011年已经增长到739.1亿美元,增长了25.4倍,平均每年增长221.8%,远高于同期中印两国各自的对外贸易增长率。

从出口和进口分别来看,中国对印度出口在2011年达到了505.4亿美元,进口为233.7亿美元;而在2000年时这两者才分别为15.6亿美元和13.5亿美元。

中印商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印商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印商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摘要:中国和印度同为世界上发展中大国,由于两国地理位置相邻,国情相似,使得两国在贸易中有很大的相似性。

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三个测度指标,探析中国和印度商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的态势,对中国制定正确的贸易政策和促进双方经贸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印;商品贸易;竞争性;互补性引言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多的相似之处,两国地理位置领近,经济发展水平接近,自然资源禀赋相似,而且人多地广,这使得中印两国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

随着中印政治和经贸关系的不断加深,两国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印度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

2004年中印贸易总额为136亿美元,2010年中印贸易总额达到617亿美元,两国双边贸易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与两国国际贸易中的实际地位和经济实力却并不相称。

2010年中印贸易总额仅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08%,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11.5%,可见双方存在巨大合作潜能和发展空间。

因此,研究中印商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有利于两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产品,加强经贸合作,积极促进两国经贸发展。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一)测度指标的选取1.贸易结合度指数。

贸易结合度指数是一种用来衡量国家间贸易联系紧密程度的指标,它是指一国对某一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贸易伙伴国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

计算公式为:tcdab=(xab/xa)/(mb/mw)式中,tcdab表示a国与b国的贸易结合度指数,xab表示a国对b国的出口额,xa表示a国的出口总额,mb表示b国的进口总额,mw表示世界的进口总额。

如果tcdab>1,说明a国和b国在贸易上联系紧密;如果tcdab1时,说明i国的j类商品的出口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当rcaij2.5,则说明i国在k商品上具有强竞争优势;若1.251,说明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强,如果ckij<1,说明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弱。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中印两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也是全球两大新兴经济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中印贸易关系也不断加深。

近年来,中印贸易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来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到底出现在何处?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从竞争性来看,中印之间存在着一些竞争性的贸易产品。

中印之间的纺织品、电子产品等制造业产品之间的竞争性是十分突出的。

在这些领域,中印两国都有着较为成熟的生产体系和廉价劳动力优势,这就使得中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这种竞争中,中印贸易失衡问题便逐渐显现出来。

从互补性来看,中印两国在一些领域也存在着互补性的贸易产品。

中国对印度出口了大量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工业品,而从印度进口了大量的粮食、药品等农产品。

这些产品之间的互补性使得中印之间的贸易得以较为平衡的发展。

受制于一些政治、经济因素,这种互补性贸易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导致中印贸易失衡问题愈发严重。

那么,中印贸易失衡问题到底出现在何处?无论是竞争性贸易还是互补性贸易,中印之间的贸易结构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中印之间的竞争性贸易产品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互补性产品则显得相对较少,这就使得中印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受制于政治、经济等因素,中印之间的贸易壁垒也较大,这使得中印之间的贸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得中印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更加突出。

中印贸易失衡问题还受到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印之间的贸易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这也使得中印贸易失衡问题更加突出。

针对中印贸易失衡问题,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解决。

要通过加强中印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沟通,设立更多的贸易合作机制,加强双边贸易合作,推动中印贸易的平衡发展。

要降低中印之间的贸易壁垒,推动中印贸易更加自由化,使得中印之间的贸易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要充分利用全球经济的有利条件,增加中印之间的贸易机会,推动中印贸易的更加平衡发展。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中印两国是亚洲地区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也是全球重要的贸易伙伴。

然而,随着中印贸易关系的不断加深,贸易失衡问题也日益凸显。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印贸易失衡问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之道。

从竞争性角度看,中印两国在多个行业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例如,在钢铁、制药、纺织品等领域,两国企业存在同类产品出口竞争。

此外,印度还面临着来自中国低价产品的冲击,导致印度相关产业陷入严重困境。

中印两国在多个行业的竞争关系的加剧,使得印度方面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从互补性角度看,中印两国在其他领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互补性。

比如,在能源、机械、汽车、电子等领域,中国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具有优势,而印度则在服务业、金融业、IT产业等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因此,加强中印两国的互利合作,有助于实现互补优势,推动两国经济的发展。

中印贸易失衡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补和协调,也没有建立起稳定的贸易关系。

因此,如何促进中印两国各自优势的互补,并在竞争中实现平衡,是解决中印贸易失衡问题的关键。

首先,中印两国应该扩大双方的贸易合作领域。

如上所述,中印两国在很多领域都存在互补性,只要通过合作,可以打破单一领域的竞争,实现多领域的合作,从而实现战略互利。

同时,应该加强在高技术领域的合作,提高贸易合作的水平和效益。

其次,中印两国应该建立更加平等的贸易合作关系。

其中,印度应该加强对中国产品的质量和标准监管,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避免中印两国贸易合作中的恶性竞争。

同样,中国要尊重印度的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贸易合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中印两国应该加强政策的协调与沟通。

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方向、市场准入、贸易政策等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如果双方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制定一些能够互惠互利的政策,将有利于推动中印贸易关系的平衡发展。

对现阶段中印贸易互补性的思考

对现阶段中印贸易互补性的思考

对现阶段中印贸易互补性的思考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我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

究其原因既有中印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的相似性、贸易保护主义等外在因素,也有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均衡、地理方向集中等内在因素。

面对新的复杂多变的贸易摩擦,我们应该理性分析,从不同角度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

标签:贸易摩擦;现状;原因;政策选择1 中印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1.1 立案数量多中国历年来在全球遭遇的反倾销调查中,虽然美国和欧盟的涉案金额占大头,但是,印度的立案数位居第一。

而在发展中国家当中,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无论是立案数和涉案金额,印度都是位居前列。

自2003年以来,印度每年对我发起反倾销调查数量至少在6起以上,2006年,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最为“粗暴”的国家——土耳其立案数不过5起,涉案金额5996万美元;东盟10国对中国反倾销调查总共4起,涉案金额1.4亿美元。

而同年,印度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共有9起;2007年度截至8月31日印已对我发起7起反倾销调查。

1.2 涉案产品范围和涉案金额都有所增长,且出现了涉案金额超亿美元的大案子中印发生贸易摩擦的行业比较集中,以往主要是中医药化工产品,在所有案件中占了50%以上的比重。

近年来,中国的纺织品和轻工产品也开始逐渐遭遇印度的反倾销调查。

2005~2006年,中国丝绸在印度被提起反倾销调查,虽然经过了中方政府、行业协会和应诉企业的共同努力,最后的终裁限价平均大幅下调了30%,但这是中国在印度遭遇的最大的反倾销案,涉案金额近2亿美元。

1.3 应诉案件的裁决结果大多令人满意以往中国出口企业对印度反倾销案的应诉率非常低,即使应诉,胜诉率也不高。

在2002年前印度对华70余起反倾销调查中,除了3起起诉方撤回申请,1起印方裁定要求起诉方撤诉,以及1起因中国进口份额较低而结案,其余所有调查都被裁以倾销或损害,最终以征收反倾销税结案,反倾销税率最高达1069%。

而现阶段随着企业对贸易摩擦认知加强,加之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大力宣传,我企业应对印度案件的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1. 引言1.1 介绍中印贸易失衡问题中印贸易失衡问题是指中印两国在贸易往来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即中印之间的贸易规模和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贸易不均衡,双方在贸易中的地位和利益存在差距。

中印贸易失衡问题已成为中印经济关系中的一个突出矛盾,也是中印两国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印贸易失衡问题的存在主要表现在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上的不平衡。

从贸易规模看,中国对印度的出口远远超过进口,导致中印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而从贸易结构看,中印之间的贸易往来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领域,如纺织品、电子产品等,缺乏新兴领域和高端产品的贸易合作,导致中印贸易结构单一,缺乏多样化。

中印贸易失衡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双边贸易合作的发展,也对中印两国经济发展和贸易投资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解决中印贸易失衡问题,调整中印贸易结构,促进贸易均衡发展,对于深化中印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具有重要意义。

1.2 解释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关系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特征。

竞争性是指两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彼此有相似的产品或服务,并且都想要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贸易关系可能会导致一方的出口增加,而另一方的出口减少,从而造成贸易失衡。

而贸易的互补性则是指两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相互补充,彼此有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并且能够互相满足对方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贸易关系会更加互惠互利,各自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贸易的平衡和稳定。

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是影响贸易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中印贸易关系中,虽然存在竞争性因素,但同时也有互补性因素。

双方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合作,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促进贸易关系的平衡和发展。

2. 正文2.1 中印贸易关系概况中印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拥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市场规模。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中印两国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双方之间的贸易额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尽管双方的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却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角度来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挑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解决。

从竞争性的角度来看,中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贸易竞争。

两国在许多领域都是直接竞争对手,比如纺织品、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等。

由于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较强,很多印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难以与中国产品竞争。

这导致了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加剧了双方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

从互补性的角度来看,中印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贸易互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拥有成熟的制造业体系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而印度则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IT服务出口国之一。

双方在经济结构上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补充,实现互利共赢。

尽管中印贸易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但双方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从竞争性的角度来看,中印之间的贸易竞争导致了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印度的一些传统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比如纺织品、玻璃制品等。

这不仅影响了印度国内产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双边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

从互补性的角度来看,尽管中印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但由于双方在贸易结构上的差异,使得双方的贸易往来更多地是基于竞争而非互补。

这也导致了双方之间贸易的不平衡,使得中印贸易关系难以健康发展。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中印贸易失衡问题呢?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增进互信。

只有通过坦诚的对话和协商,解决双方在贸易问题上出现的分歧,才能够找到合作的契机,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需要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推动双方产业的互补发展。

双方可以通过共建产业园区、加强投资合作等方式,实现产业链的互联互通,使得双方的经济更加紧密地相互联系,实现互利共赢。

需要加强双方在贸易规则和标准方面的对接,使得双方的贸易更加公平、透明。

中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中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 2 ] 张静 . 农 业“ 走 出去 ” 方 式研 究 刚. 农业 经济, 2 0 1 4 : 2 9 — 3 0 .
贸易互补性指数是 以显示性 比较优势指 数作 为基础从而计
【 3 】 陈姝 彤 , 周海 川 . 中 国农 业“ 走 出去 ” 的成 功条 件 与核 心 算得 出的 ,通过对 出 口国出 口比较优势 和进 口国进 口比较优势 的双重 角度来分 析两国在 贸易 上的互补性 ,衡 量两 国贸易 的互 要素 Ⅱ ] . 世界 农业 , 2 0 1 4 ( 3 ) : 1 7 — 2 4 . 补程度 , 考 察两 国贸易 的发展潜力 。其计算公式为: 【 4 ] 倪 国华 , 张 壕, 郑 风 田. 对农 业“ 走 出去” 战略 的认 识 Ⅱ ] . 世 Cc i = RCA c r  ̄x RC AI c v 界农 业, 2 0 0 4 ( 4 ) : 1 5 - 1 8 . 该指数值越大 ,即表 明该 国出 口该种 商品与贸易伙伴 国进 口该种商 品的切合度越大 , 具备较大贸易潜力 , 当 e I l 时, 表
I n d e x , 简称 R C A指数 )于 1 9 6 5 年 由美 国经济学家 巴拉 萨( B e l a
农产 品质量 监督 检测体 系与 国际接 轨 。为 了适应 国际竞 B  ̄ 1 . s s a ) 提出, 研究人员习惯使用该 指数来 分析和判断一个 国家 争, 提高农产品质量, 我国必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的出 口竞 争力主要体现在哪些 产业 上 ,进 而判定一 国的比较优
三、 结束语
R C A e l y ( x c , ∑X c 1 ) , ( ) ( c W v , Z X c w )
R C A I c v 球 , ∑M l c ) , ( M 州/ ∑M 肼 )

中国印尼货物贸易互补性分析

中国印尼货物贸易互补性分析

中国印尼货物贸易互补性分析中国印尼货物贸易互补性分析袁群华李楠摘要:中国是印度尼西亚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既是印尼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也是印尼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而对于中国来说,印尼不是主要的贸易伙伴,只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

从中印尼两国贸易商晶结构分析的结论看,印尼可以在农业原材料、食品、燃料、矿物和金属方面加大对中国的出口,而中国可以在制成話方面加大对印尼的出口。

两国贸易的互补性指数表明两国在技术条件、要素禀赋、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基本属于垂直型产业间贸易,具有较为广阔的贸易发展空间。

当前中国与印尼的贸易正面临着一些障碍与困境:印尼频繁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立案,中国与印尼之间的传统能源贸易也面临不可持续的困境。

鉴于以上各种原因,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印尼,来提升两国的经济合作水平。

关键词:“一带一路”;货物贸易;能源贸易;产业间贸易;互补性收稿日期:2019-09-03作者简介:袁群华(197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

李楠(197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企业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软科学课题“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人口、教育、就业政策仿真模型及技术支撑平台构建研究”(2016A070705055)的阶段性成果。

近10年来,中国与印尼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一直稳定在600亿美元左右。

中国是印尼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印尼则是中国的新兴贸易市场,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双边贸易的现状及其互补性情况,从而找出推动两国贸易继续向前发展的方向。

本文首先评述贸易互补性的内涵,综述有关中国印尼贸易合作的研究、贸易互补性测算方法两个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接着分析中国印尼两国间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并计算出两国贸易的结合度,再探讨当前中国与印尼贸易所面临的•79.南亚东南亚研究障碍与困境。

最后,依据两国贸易结构差异、贸易互补性指数,得出中国印尼两国间贸易的互补性结论。

中国与印度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的实证分析

中国与印度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的实证分析
占 中 国 出 口总 额 的 6 .%,分 别 占 比为 4 . 36 65 34 %、 . %、
把 国际贸易商 品划分 为 1 类 ,IC 食品及活动物) 0 S 0( T 、
ST 1( IC 饮料及烟类) IC 乍 、 T 2d 食用原料) IC 矿物燃 S 、 T 3( S
料 ) IC ( 植物 油脂 ) IC ( 工 产 品) IE ( 原 料 、T4 S 动 、 T 5化 S 、 T 6按 S
3 63 8 5 83 l
史悠久 , 地域辽阔, 口众多 , 人 皆是经济规模庞大的发展
中国家 , 且都保 持着 高速 的经 济增 长 , 并 因此 两国具 有相
同的 比较优势 。
2 9 ∞ 21 00
4 38 3 . 6 76 1.
一 63 l- 4 2
26 9 491 0
2o 04
20 0 5
1 矗1 3
1 0 B
2 8 4. 6
7 . 93
3 7
3 2 5 54 3 2 4
5 . 94
8 3 9.
l5 4 上 2 01 4 . 35I l.
7 皇 7
5 3 0
63 3 6 7 3 . 1 2
7 6B
二、 中印双 边贸易现状
( 中印双边贸易额 一)
2 世纪 9 年代 以来 ,中印双边 贸易开始 加速发 展 , O 0
9 %。2 1 年 中 国主要 进 口产 品为机 电产品 、 品、 . 5 00 矿产 贱
金属及制品, 这三类产品进 口占中国进 口总额的 6 . 4 %, 9 分别 占比为 3. 1%、. 9 %、7 8 %。由此可见, 9 1 中印贸易既存 在竞争激烈的产品。 如纺织品、 贱金属及制品, 它们都是

国际贸易论文:中印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国际贸易论文:中印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国际贸易论文:中印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又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贸易互补性指数来分析中印服务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整体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仅在“量”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从“质”的角度来讲却远不如印度。

总体来说,与印度相比,虽然我国的服务贸易规模基数较为庞大,但近年来印度服务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整体处于快速上升期,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从行业结构来看,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仍以传统服务为主,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发展较为缓慢,巨额的贸易逆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全面发展。

相反,印度新兴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均高于我国,表明印度知识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所占比重比我国大,其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要优于我国。

第二,未来中印两国在服务贸易上的关系是竞争与互补并存,并且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两国间服务贸易的关系互补性将要大于竞争性。

首先,从中印服务贸易竞争性的分析中发现,印度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不仅高于我国,甚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其次,从中印两国服务贸易互补性的分析中可以得出,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口与印度出口能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我国在传统的服务贸易行业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印度竞争力较强的却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部门,这也更加说明我国与印度存在较大的贸易合作潜力与发展空间。

第1 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随着世界经济结构地不断调整,服务贸易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核心,一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程度也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与传统的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具有附加值高却资源消耗低的特点,发展服务贸易有助于提高本国的就业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一国的经济増长。

如今,现代信息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加快了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速度,降低了服务的成本,进一步增强了服务的可贸易性,推动了世界各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2017 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进一步扩大到5.3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4%左右,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也提高到23.16%。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摘要】中印两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实力。

中印贸易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日益扩大。

竞争性方面,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印度在服务业和农业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

互补性方面,两国在资源、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造成中印贸易失衡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结构、生产力水平、产业政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包括加强双边合作、优化贸易结构、加强市场准入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未来,中印贸易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中印贸易失衡问题对双方经济和外交关系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加以有效应对。

【关键词】中印贸易、竞争性、互补性、贸易失衡、原因分析、解决方案、未来展望、影响、总结评价、建议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印贸易关系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两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印之间的贸易额逐渐增长,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明显的就是贸易失衡。

中印贸易失衡问题是指两国之间贸易往来中存在的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产品明显多于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产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发频繁,贸易额也逐年增加。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先进的制造业和技术实力,成为印度的重要贸易伙伴。

而印度作为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市场潜力巨大,也是中国出口商的重要目的地。

尽管中印两国之间有着广泛的经济合作,贸易额不断增加,但贸易失衡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印两国政府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印贸易失衡问题,探讨其成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以期为中印贸易关系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1.2 中印贸易关系概况中印两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实力。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中印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是国际上备受关注的焦点。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中印之间的贸易合作对于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印之间的贸易存在较大的失衡问题,导致双方贸易关系不够稳定和健康。

究其原因,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是导致中印贸易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贸易的竞争性方面看,中印两国在一些领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

纺织品、玩具、电子产品等产品领域中,中印两国的企业都在全球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由于中国拥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和成熟的产业链,进口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这使得印度的一些企业难以与中国企业竞争。

中国在一些领域的竞争优势导致了中印贸易失衡的问题。

从贸易的互补性方面看,中印两国在一些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印度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和中国的制造业可以相互补充,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由于双方在贸易政策、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一些限制和不确定因素,导致了中印之间贸易合作的互补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是导致贸易失衡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中印贸易失衡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解决。

双方需要加强政策沟通,缩小贸易的失衡问题。

中印两国应就贸易政策加强交流,共同探讨如何解决双边贸易的失衡问题。

双方应加强市场准入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为中印贸易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便利条件。

双方应进一步加强贸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印两国在技术、产业、市场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可以进一步拓展双边贸易合作的领域,加强技术转让和人员交流,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推动贸易平衡发展。

中印两国的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探讨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推动双边贸易的平衡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贸易促进和合作机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金,鼓励企业间的合作。

中印两国应加强对外经济合作,推动国际贸易的多边发展。

双方可以加强在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合作,共同开发新的市场和资源,推动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降低双边贸易失衡的风险。

对现阶段中印贸易互补性的思考(一)

对现阶段中印贸易互补性的思考(一)

对现阶段中印贸易互补性的思考(一)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我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

究其原因既有中印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的相似性、贸易保护主义等外在因素,也有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均衡、地理方向集中等内在因素。

面对新的复杂多变的贸易摩擦,我们应该理性分析,从不同角度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

关键词:贸易摩擦;现状;原因;政策选择1中印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1.1立案数量多中国历年来在全球遭遇的反倾销调查中,虽然美国和欧盟的涉案金额占大头,但是,印度的立案数位居第一。

而在发展中国家当中,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无论是立案数和涉案金额,印度都是位居前列。

自2003年以来,印度每年对我发起反倾销调查数量至少在6起以上,2006年,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最为“粗暴”的国家——土耳其立案数不过5起,涉案金额5996万美元;东盟10国对中国反倾销调查总共4起,涉案金额1.4亿美元。

而同年,印度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共有9起;2007年度截至8月31日印已对我发起7起反倾销调查。

1.2涉案产品范围和涉案金额都有所增长,且出现了涉案金额超亿美元的大案子中印发生贸易摩擦的行业比较集中,以往主要是中医药化工产品,在所有案件中占了50%以上的比重。

近年来,中国的纺织品和轻工产品也开始逐渐遭遇印度的反倾销调查。

2005~2006年,中国丝绸在印度被提起反倾销调查,虽然经过了中方政府、行业协会和应诉企业的共同努力,最后的终裁限价平均大幅下调了30%,但这是中国在印度遭遇的最大的反倾销案,涉案金额近2亿美元。

1.3应诉案件的裁决结果大多令人满意以往中国出口企业对印度反倾销案的应诉率非常低,即使应诉,胜诉率也不高。

在2002年前印度对华70余起反倾销调查中,除了3起起诉方撤回申请,1起印方裁定要求起诉方撤诉,以及1起因中国进口份额较低而结案,其余所有调查都被裁以倾销或损害,最终以征收反倾销税结案,反倾销税率最高达1069%。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化,中印两大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也日益密切。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中印之间的贸易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近年来中印贸易出现了一些失衡问题,其根源主要来自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方面。

本文将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印贸易失衡问题,并探讨解决之道。

首先来看中印贸易的竞争性。

中印作为两个新兴经济体,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工业基础,其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一定的竞争力。

由于双方在一些领域内存在直接的竞争,导致了贸易的不平衡。

以制造业为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拥有完善的生产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具有竞争优势,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印度的同类产品的市场份额。

印度在信息技术和服务业等领域也有着较强的竞争力,这也会对中国的同类产品产生一定的冲击。

这种竞争性的贸易关系导致了中印贸易出现了一些失衡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贸易的互补性来看,中印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但互补性并不足以完全弥补贸易失衡的问题。

中印两国在农业、矿产资源、轻工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中国的商品出口以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为主,而印度的商品出口以石油、矿产、农产品为主,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尽管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但由于中印两国的经济结构和产品定位存在差异,导致互补性并不能完全弥补贸易失衡问题。

需要通过更深层次的合作和互动来解决贸易失衡问题。

在解决中印贸易失衡问题上,首先需要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

中印两国在自贸协定、双边投资协定和货物贸易等方面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障碍。

为此,可以通过提升商业贸易途径,开发新的贸易领域来增加贸易规模,改进和完善贸易的相关政策法规等方式来通过加强贸易合作来缓解贸易失衡问题。

加大两国之间的投资合作。

中印两国在能源、基础设施和制造业领域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可以通过加大投资和互相扶持来深化合作,实现经济的互利共赢。

《中印双边贸易关系及贸易发展现状分析2800字》

《中印双边贸易关系及贸易发展现状分析2800字》

中印双边贸易关系及贸易发展现状分析综述1.1中印双边贸易关系发展进程中印之间的历史关系复杂。

1962年,毛泽东决定开启对印的自卫反击战,之后中印关系冷淡。

1976年,中印双方相互派遣大使,两国关系开始有所恢复。

虽然中印之间的领土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完美解决,但是从1987年以后,中印每次谈判都能够缓和边境之间的紧张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确立了对外发展、促进经济的策略,印度作为接壤中国的人口大国,自然有丰富的市场。

1990年,中印开始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贸易,中印双方签署《恢复贸易备忘录》,并在当年成功实现了26.5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

2003年,中印双方贸易总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当中。

2004年,中印贸易达到了136亿美元,展现了极好的合作前景,在这一基础上,2005年,中印双方签署了《中印五年贸易合作规划》,希望以点带面,通过中印实现全亚洲的经济合作。

在有计划、有统筹的合作之后,中印贸易在2006年实现了248亿美元总额,实现了超高的增长率。

2008年,中印双方全年贸易总额实现了518亿美元,十年间贸易总额超过接近10倍。

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印双方贸易也受到波及,2008-2009年中印贸易出现了短暂的下滑。

2013年开始,中印双边贸易开始实现了大规模增长,一直到2018年,中印双边贸易实现了955.4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其中我国对印出口767.1亿美元,同比增长12.7%。

2013-2018年,中印双边贸易额整体有增长趋势。

2017年,中印贸易不受洞朗对峙等一系列事件的影响,贸易额大增21.4%达到845.4亿美元,增速更是创下自2013年以来的新高。

尽管2018年中印贸易额增速有所回落,但依然保持了6.8%的增速,贸易额首次突破900亿美元大关,且在2018年,中国是印度第一大进口国,印度是中国第七大出口国,中印彼此是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标 Hamilton 和 Kniest (1991 年) 首次对产业内贸易进行动态分析 ,并用边际产业内贸易 (marginal intra2industry
trade ,简称 MIIT) 来衡量产业内贸易的动态变化. Brulhart (1994 年) 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标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边 际产业内指标之一. Brulhart 指标的计算公式
虽然已有文献分析了中印贸易互补性关系 ,但还存在不足 : ①由于各个指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 单独用其中某个指标来衡量两国间的贸易互补性关系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②比较中印两国贸易关系的 文献 ,多基于中印产业间贸易进行静态分析 ,对中印产业内贸易动态分析的较少. ③关于贸易互补性定义的
收稿日期 :2009 - 12 - 21 作者简介 :王 进 (1982 - ) ,女 ,硕士 ,助教.
1 问题的提出
关于贸易互补的概念 ,国内很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关志雄[1]认为如果 A 国的强项是 B 国的弱项 , A 国 的弱项是 B 国的强项 ,那么这两国就处于互补关系. 于津平[2]则认为 ,如果一方集中出口的产品与另一方集 中进口的产品相吻合 ,两国的贸易就具有互补性. 陈建军 、肖晨明[3]认为贸易互补包括产业间互补与产业内 互补两个维度 ,而且与产业间互补相比 ,产业内互补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不管哪一种观点 ,贸易互补性的理论 基础是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 在 1817 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
56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0 年
分歧未结合实证分析进行. 研究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及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依据 ,通过计算显示比较优势 、 Brulhart 指标 、贸易特化系数 ( TSC) 的测度指数值及其变动趋势 ,结合贸易互补性定义 ,多角度地 、动态地对中 印贸易的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 ,以探析两国贸易互补性及合作潜力.
MIITi = (ΔXi - ΔMi) / (|ΔXi| + |ΔMi| ) MIITi ∈[ - 1 ,1 ] . MIITi表示 i 产业一定时间跨度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ΔXi和ΔMi表示两个时期间 i 产业进出口贸易额 的变化量. MIITi 越接近 0 表明该类产品全部贸易中的增量主要由产业内贸易引起 ; 反之 ,MIITi 越接近 1 或 - 1表明该类产品贸易中的全部增量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 该指标在较好反映净进口增加与净出口增 加非对称性的同时 ,还反映了产业部门的贸易绩效 :当 MIITi > 0 时 ,表明该部门绩效良好 ;当 MIITi < 0 时 ,则 该部门表现为不良的绩效[13] .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actors of the trade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the paper calculates the dominant comparative advantage ,Brulhart indicators ,and 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 ( TSC)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and intra2industry trade theory ,and the five2year trade stat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obvious inter2industry trade compatibility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but the intra2industry trade compatibility is weak. Key words :China ; India ;trade compatibility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tra2industry trade
RCA 指数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balassa ,1965 年) 用于分析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通过比较 两国各大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可以分析两国在各类产品上的互补性及其变化状况. i 国在 k 产 品上的比较优势的计算公式为
RCA ik
=
Xik/ Wk/
Xi W
×100
,
式中 Xik/ Xi 表示 i 国 k 商品的出口额占 i 国出口总额的比重 , Wk/ W 表示世界上 k 商品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出
中国和印度互为邻邦 , 是最大的 2 个发展中国家 , 两国贸易互补性及合作潜力究竟如何 ? Wadud , Mokhtarul[4] ,王永利[5] ,谭晶荣[6]和朱前[7]等从纺织品行业 、矿产品 、其他工业制成品行业等方面分析了中印 之间的贸易关系 ,认为中印之间的贸易互补性较弱. 相当一部分研究则认为中印贸易关系呈现互补性 ,加强 两国贸易合作有利于促进两国贸易的发展. 张敏秋[8] 、叶德利[9] 、徐菲[10] 、Wu 和 Zhou[11]等通过对中印贸易 的实证分析比较得出 ,我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关系虽然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 ,但是通过两国贸易环境和政策 的不断改变 ,中印贸易合作潜力是非常大的.
第 29 卷 第 1 期 2010 年 2 月
文章编号 :1674 - 0076 (2010) 01 - 0055 - 05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中印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

Vol. 29 No. 1 Feb. 2010
王 进
口总额的比重. 该指数以 1 为标准 ,大于 1 ,表示 i 国在该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取值越大优势越明显. 如果大
于 1. 25 ,表明该类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如果大于 2. 5 ,则表明该类产品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 如果小于 1 ,则说明 i 国在该产品上处于比较劣势[12] . 2. 2. 2 产业内贸易理论分析
(2) 贸易特化系数 贸易特化系数 (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 ,TSC) 反映的是一国某产品净出口额与该产品进出口总额之 比. 其计算公式为
TSCi = ( Xi - Mi) / ( Xi + Mi) , 式中 TSCi表示一国与另一国 i 产业的贸易特化系数 , Xi表示一国对另一国出口 i 产品的金额 , Mi表示一国从 另一国进口 i 产品的金额. 当 - 0. 25 < TSCi < 0. 25 时 ,表明两国之间处于产业内互补状态 ; TSCi > 0. 8 表明一 国在 i 产品方面竞争力强 ;当 TSCi < - 0. 8 时 , 表明一国在 i 产品方面竞争力比较弱 , 后两种情况表示产业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 1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联合国的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基于数据的一致性 ,根据 H. S. 2007 ( 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 编码的商品分类标准将参与贸易的商品进行分类研究. 所有贸易商品 共分为 22 类 、99 章 ,1~4 类为农产品 ,5~22 类除第 5 类和第 13 类为能源和矿产品 ,其余为工业产品. 考虑 到实际情况 ,本文在研究中印贸易商品时 ,只保留 1~18 类 ,主要原因是这些类商品已囊括中印贸易绝大部 分. H. S. 分类 :第 1 类 (动物产品) 、第 2 类 (植物产品) 、第 3 类 (动植物油脂) 、第 4 类 (食品饮料酒烟草) 、第 5 类 (矿产品) 、第 6 类 (化学工业产品) 、第 7 类 (塑料橡胶及其制品) 、第 8 类 (皮毛制品) 、第 9 类 (木制品) 、第 10 类 (纤维纸制品) 、第 11 类 (纺织品) 、第 12 类 (鞋帽及配饰) 、第 13 类 (矿产材料 、陶瓷 、玻璃) 、第 14 类 (珠 宝 、贵金属及制品) 、第 15 类 (贱金属及其制品) 、第 16 类 (机电产品) 、第 17 类 (运输工具) 、第 18 类 (医疗仪 器 、钟表 、乐器) . 2. 2 研究方法和思路 2. 2. 1 比较优势分析
按照 H. S. 分类标准 ,制出 2007 年 、2008 年中印贸易商品结构图 ,见图 1 、2. 本文中各图表资料来源于 UN COMTRADE DATABASE ,并经作者整理获得.
图 1 2007 年中印贸易商品结构图 图 2 2008 年中印贸易商品结构图
从图 1 、2 可以看到 : ①印度在第 5 类 (矿产品) 保持绝对顺差. 中国在第 6 类 (化学工学产品) ,第 15 类 (贱金属及其制品) 、第 16 类 (机电产品) 顺差较大. 中国出口竞争力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方面 ,中国与印度的工业制成品贸易在 双边贸易中也占最大权重. ②纺织产品贸易额大且贸易差额相对小 ,2008 年中印纺织品贸易额 22 亿美元 ,中国顺差 5 亿美元. 表明 两国开展纺织品产业内贸易频繁. ③除矿产品 、化学工业产品 、纺织产品 、贱金属及其制品 、机电产品中印贸易额较大外 ,其他类商品贸易 额处于较低水平. 从双边进出口贸易结构上看 ,两国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然而 ,这样的商品在中印贸易间只是少数. 而 且 ,由于诸多原因 ,一国某类商品大量的贸易顺差无疑会增加另一国一定程度上的贸易恐慌 ,加之印度本国 也正在实行一系列崛起战略和改革战略 ,双方较大的贸易差额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一国的利益 ,从而 影响到两国的贸易进一步开展. 所以 ,这种基于双方比较优势而开展的国际贸易并不十分适合于这 2 个发展 中国家 ,或者说中印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完全依靠这种传统的贸易形式是不够的 ,而基于规模经济优势的产业 内贸易更适合目前双方的贸易开展.
4 实证分析
4. 1 比较优势分析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表 1) 表明在农产品贸易中 ,中国对印度农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 ,而印度农产品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