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合同诈骗犯罪与民事合同纠纷的区别
论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之区别
论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之区别伴随着经济交往的大量增加,合同诈骗犯法活动加倍猖獗。
为了爱惜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市场交易平安,保护社会经济秩序,我国在1997年修订后的新刑法新增加了合同诈骗罪这一新罪名。
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合同诈骗的行为都按诈骗罪处置,同其它金融诈骗罪一样,合同诈骗罪也是从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
在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假设干问题的说明》中合同诈骗以司法说明的形式第一次从一般诈骗中分离出来。
但并没象其它金融诈骗罪那样,进展为独立的罪名。
那时在定罪和量刑上都按诈骗罪处置,确实是此刻合同诈骗罪的量刑也同诈骗罪是一致的。
因此,合同诈骗和普遍诈骗仍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成立和进展,合同的阻碍在咱们生活中愈来愈普遍,愈来愈重要,准确地把握合同诈骗犯法和合同纠纷的界限,是区别罪与非罪的又一难点。
可是合同诈骗犯法往往和合同纠纷交织在一路,在理论上难于区分,实践中难以把握,以致司法实践中常常显现误差,也成了困扰广大司法工作者的一个难点。
一、合同诈骗罪的概念及其表现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所有或占有为目的,在签定和履行合同进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具体表现为以下五种形式:(一)、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定合同。
所谓虚构的单位,是指全然不存在的单位的名义订立合同;所谓冒用他人名义,是指未经他人许诺或委托而采纳他人的名义,即冒名订立合同的行为。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单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证明作担保的行为。
那个地址所说的单据主若是指汇票、本票、支票等金融单据。
产权证明包括土地利用证、衡宇所有权证和能证明动产、不动产权属的各类有效证明文件。
(三)、没有实际履约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份履行合同的方式,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与其签定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即指行为人一旦收受了对方当事人按合同约定给付的财物后,采取逃跑、隐藏、躲避的方式而使对方当事人无法追还的行为。
浅析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区别
浅析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区别引言合同是一种法律关系的产生和变更的方式,其重要性在经济活动中不可忽视。
然而,由于双方在签订合同时不遵守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不合法的合同行为常常发生。
当出现合同权利和义务之间矛盾,便会产生合同纠纷和合同诈骗罪。
那么,合同诈骗罪和合同纠纷的区别是什么呢?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的定义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采用欺骗手段,使他人在合同中订立损害自己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协议的犯罪行为。
简而言之,合同诈骗罪就是用欺骗手段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
因此,合同诈骗罪的辩护和法定判罚等都与诈骗罪相似。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四点:•对象要素:合同中的合法权益;•意思表示要素: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采用欺骗手段;•成立时间:以合同签订之前为限;•因果关系:合法权益的损失必须是因为签订了虚假、欺骗性的协议引起的。
合同诈骗罪的刑罚合同诈骗罪的刑罚最高可达7年有期徒刑,并有罚金,情节严重者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
合同纠纷合同纠纷的定义合同纠纷是指合同当事人因各自理解、解释合同、履行合同、变更合同等方面的分歧而产生的纠纷。
简而言之,合同纠纷即是因合同中权利义务未得到明确而导致的法律纠纷。
合同纠纷的起诉发生合同纠纷后,合同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如果无法协商解决,则需要起诉;起诉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起诉时效:依照合同法规定,一般为二年;•起诉人:原告即受损害方;•被诉人:被告即损害相关人。
合同纠纷的调解和裁判一般而言,合同纠纷可以通过调解和裁判两种方式解决:•调解:合同当事人可以自愿协商;•裁判:合同纠纷需要通过法院来解决。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在区分合同诈骗罪和合同纠纷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别:•相关罪行不同合同诈骗罪是一种违法行为,而合同纠纷则是因合同争议引起的纠纷,两者的行为性质完全不同。
•欺骗意图不同合同诈骗罪的本质目的是通过欺骗方式获取不法利益;合同纠纷是由合同当事人对合同内容理解、指令等方面出现的分歧引起的。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有什么区别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有什么区别第一篇: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有什么区别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有什么区别核心内容: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之间的区别在于罪与非罪的问题,由于合同诈骗和合同纠纷两者在外在形式上有着相同之处,其表现都有合同的存在,但两者的内在表现是不同的,主要是主观表现形式不同、客观构成不同和履行合同的态度的不同,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简单介绍两者的区别。
1、主观表现形式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合同诈骗罪的构成关键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合同纠纷中,是没有这一要件的,合同诈骗的最后目的就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财产,占有后的财产转为他用或者自己挥霍,其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意思。
合同纠纷中的当事人并不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只是在履行合同义务的过程中,由于外在的因素致使合同无法正常履行,比如资金周转困难,购买的材料不能及时到位等等,客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所以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二者在主观方面的主要区别。
2、客观构成不同合同诈骗罪在客观表现方面,是以隐瞒真相,虚构事实为要件,如冒用他人身份、伪造变造票据,开设空壳公司等等。
在签订合同时,合同上所列的设备条件等,行为人是根本没有的,这些只是欺骗当事人的,为的是让对方在合同上签字。
在合同纠纷中,行为人不必冒用他人的身份或条件来欺骗对方,可能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行为人会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条件,虽然也有欺诈的行为,但较合同诈骗轻微的多。
例如:某煤炭贸易公司在没有落实上游资源的情况下,为了营利即与人订立了煤炭买卖合同,在收到预付款之后,多方查找上游资源,仍未落实,但表示愿意偿还货款,并承担违约责任。
此案中,行为人虽在不具备履行合同的条件下与他人签订了煤炭买卖合同,但从整个过程来看,主观上并没有诈骗的目的,因此,不能认定为诈骗,而应当按合同纠纷处理。
3、履行合同的态度不同更不会归还财产或赔偿对方那个损失。
合同纠纷当事人一般都会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职责,并且具有一定的履行能力,履行诚意和积极性,一旦给对方造成损失,当事人会愿意承担责任并赔偿损失。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辨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辨析协议名称: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辨析协议一、背景与目的本协议旨在详细阐述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之间的区别与辨析,以便相关方能够准确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合同交易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
二、定义1. 合同诈骗罪:指以虚构或者伪造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构成犯罪行为的行为。
2. 合同纠纷: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一方或双方提起诉讼或仲裁,请求依法解决纠纷的行为。
三、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与辨析1. 主体差异合同诈骗罪涉及到犯罪行为,主体为诈骗犯与被骗受害人。
合同纠纷则是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主体为合同当事人。
2. 诈骗手段与目的合同诈骗罪以虚构或伪造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为特征。
合同纠纷则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合同条款解释、履行不符等原因,导致当事人之间产生争议。
3. 法律责任合同诈骗罪属于犯罪行为,犯罪嫌疑人将承担刑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刑事处罚、赔偿受害人损失等。
合同纠纷则根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决,当事人需承担民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履行合同、赔偿损失等。
4. 解决方式合同诈骗罪一般通过刑事诉讼程序解决,由公安机关侦查、检察机关起诉、法院审判。
合同纠纷则可以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解决,当事人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
5. 证明责任合同诈骗罪的证明责任由公安机关及检察机关承担,需要收集相关证据证明犯罪事实。
合同纠纷的证明责任由当事人承担,需要提供相关合同、证据等证明自己的权益。
四、预防与应对措施1. 预防合同诈骗罪- 加强对合同诈骗罪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 建立健全合同签订与履行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合同的审查与监督。
- 加强合同诈骗罪的打击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2. 应对合同纠纷- 合同当事人应在签订合同前,充分了解合同条款,明确各自权益与义务。
- 当合同纠纷发生时,应及时与对方协商解决,尽量避免扩大纠纷。
浅析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doc
淺析合同詐騙罪與合同糾紛的區別合同詐騙罪與合同糾紛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現象,但二者的客觀表現卻有著相同或相似之處合同詐騙犯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合同詐騙罪與合同糾紛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現象,但二者的客觀表現卻有著相同或相似之處。
合同中的一方當事人沒有履行或者沒有完全履行合同,使對方受到損失,並且一方在簽訂合同時可能有某些欺騙性的因素,則前者是合同詐騙罪,而後者是合同糾紛,二者有著本質的不同。
然而,在實踐中,區別二者分界限往往是比較困難的,二者的根本不同點,在於行為人有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也就是說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
如果沒有這一非法占有的目的,隻是因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 因遇天災人禍或市場變化等不可抗力的客觀因素,使當事人沒有能力繼續履行合同的,隻能定性為合同糾紛。
比如,在簽訂合同時有虛構事實或隱瞞事實的行既可能是合同詐騙犯罪的一種形式,也可能是合同糾紛中的民事糾紛。
又如,合同簽訂後不履行合同的行為,既可能是行為人出於經營困難造成的,也可能是行為人見利起意,在履行中滋生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拒絕履行自自己的合同義務,也就是說既可能是合同糾紛,也可能是合同詐騙罪。
合同糾紛,是指行為人有履行或基本履行合同的誠意,隻是由於客觀原因而未能完全履行合同。
合同糾紛,以當事人的違法行為為前提,其侵害的是合同產生的債權。
而合同詐騙罪,行為人實施詐騙行為,其侵犯的是財產所有權。
兩者區分的關鍵是行為人有無履行合同的誠意亦即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或騙子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
對行為人主觀目的認定是非常困難的,例如虛設擔保固然是合同詐騙的種手段,但不能據此認為凡是虛構擔保的行為都是合同詐騙罪。
行為人雖然虛設瞭擔保,但目前是為瞭通過合同的履行來實現商業上利潤的,則仍屬於合同糾紛的范圍。
行為人簽訂合同後,事實上沒有履行,但沒有履行並不一定是合同詐騙,可能是行為入的經營困難造成的。
试论合同诈骗犯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界限
试论合同诈骗犯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界限摘要:在实务中,对于骗取他人财物使用、捏造、隐瞒标的情况而为交易等带有民事欺诈性质案件的刑事定性有一定的争议。
无罪说认为两类案件仅为一般民事欺诈,不可以犯罪论处,有罪说则认为构成诈骗罪。
争议的实质在于对物的使用价值的性质以及欺骗内容范围的认识存在差异。
应当认为物的使用价值属于财产性利益,而捏造、隐瞒标的情况属于诈骗罪的欺骗内容,因此,对两类案件可以诈骗罪论处。
关键词:诈骗犯罪民事欺诈使用价值价值欺骗内容在司法实践中,诈骗犯罪经常与民事欺诈类纠纷交错在一起,常出现一些性质“模棱两可”的案件,导致在认定诈骗犯罪上存在问题。
例如“骗取对方物品、长期使用后才退还”、“捏造标的物情况或者隐瞒标的物信息而出售”等情况。
对此等情况,实践中常常会出现刑事定性上的疑问。
对于此类情况的定性争议与处置差异,事关刑法适用的公平性、合法性以及对法益保护的妥当性。
故而如何正确界定该类案件的性质,一直是司法实务界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拟从实务中争议较大的骗用物品型以及捏造、隐瞒标的情况型案件出发,对诈骗罪的认定进行一定的论述说明,以期为相关案件的性质认定提供可行建议。
需要事先说明的是,认定一个行为构成民事欺诈还是刑事犯罪,并非只能择一认定,而是可同时进行认定。
在诈骗犯罪与民事欺诈的案件性质认定中,有论者认为两者是完全对立的法律概念,构成前者就不能构成后者,反之亦然。
这一观点着重论述两者的法律性质区别,意图对两者做出泾渭分明的定义,但这实质上混淆了民事性质认定与刑事犯罪定性的目的差别。
不同部门法具有不同的法律适用目的,民事法律与刑事法律本身的法律目的便不相同。
而对于一个法律行为的民事性质认定与刑事犯罪定性,则必然体现部门法的目的。
如将不同部门法对同一行为性质的认定进行择一选择,则忽视了部门法的目的体现,同时也有将刑事法律从属于民事法律之嫌疑。
具体而言,诈骗犯罪与民事欺诈并非对立概念,而是存在交叉重合。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一、合同诈骗犯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而合同诈骗罪,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其侵犯的是财产所有权。
二、合同纠纷:是指行为人有履行或基本履行合同的诚意,只是由于客观原因而未能完全履行合同。
合同纠纷,以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为前提,其侵害的是合同产生的债权。
对行为人主观目的认定是非常困难的,例如虚设担保固然是合同诈骗的种手段,但不能据此认为凡是虚构担保的行为都是合同诈骗罪。
行为人虽然虚设了担保,但目前是为了通过合同的履行来实现商业上利润的,则仍属于合同纠纷的范围。
行为人签订合同后,事实上没有履行,但没有履行并不一定是合同诈骗,可能是行为人的经营困难造成的。
三、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在主观方面的区别: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明知自己没有履行能力而虚构隐瞒事实真相,以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还是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用夸大履行能力的方法,使对方产生错觉,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以过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
四、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在履行能力的区别:行为人不具备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和担保,还是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和担保。
五、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在欺骗手段的区别:行为人是隐瞒真相、虚构履约能力还是只在数量,质量等方面有某些不实之处。
六、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履行合同的区别:订立合同后,行为人是没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和行为,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坐等对方履约上当,在获得非法利益后,推托、搪塞甚至逃跑,还是对履行合同有较积极的态度,既取得一定的利益,同时又承担一定的义务。
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
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
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异同辨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异同辨析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虽然二者在行为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在法律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将对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进行辨析,以便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异同。
一、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定义区别合同诈骗罪是指以假借、欺骗手段获取合同标的物或合同价款的行为,构成刑法规定的诈骗罪的情形之一。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财物的,数额较大的,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合同民事欺诈是指在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一方利用谎言、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导致对方在合同中订立具有重大损害性的条款,或者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受到严重损失的行为。
合同民事欺诈构成的基本要件包括:一是有欺骗手段;二是欺骗目的;三是欺骗结果;四是实施欺骗行为导致对方产生损失。
合同诈骗罪是一种犯罪行为,属于刑法规范的范畴;而合同民事欺诈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属于民法规范的范畴。
从定义上来看,合同诈骗罪是指以欺骗手段获取财物的违法行为;而合同民事欺诈是指通过欺骗手段订立或履行合同,导致对方受到损失的侵权行为。
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是指实施欺诈行为的犯罪分子,他们可能是个人或者单位。
犯罪分子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财物,数额较大者构成刑法规定的诈骗罪。
在合同诈骗罪中,犯罪分子是以违法手段获取利益为目的,采取欺骗方式诈取他人财物。
合同民事欺诈的主体包括主动实施欺骗行为的一方,以及被 passivity 的受害方。
合同民事欺诈中的欺骗行为可以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也可以是误导、承诺等方式。
在合同民事欺诈中,欺骗主体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而受害方是处于被动地位,由于对方的欺骗行为导致了自己的损失。
合同诈骗罪的责任主体为犯罪分子,其行为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合同诈骗罪是一种具有犯罪性质的行为,其主体如果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将面临刑法的惩罚。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异同辨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异同辨析
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民事欺诈都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通过不诚实的手段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异同,以下将对其进行辨析。
一、异同之处
1.构成要件不同: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利用虚假的欺骗手段,使他人误认为事实真相而受到损失,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
而合同民事欺诈的构成要件包括: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在订立或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假的手段或者隐瞒真实情况,使对方当事人误认为事实真相,从而达到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目的。
2.追究责任的机关不同:
合同诈骗罪是犯罪行为,其追究责任机关为刑事司法机关。
而合同民事欺诈主要是民事行为,其追究责任机关为民事审判机关。
3.责任承担不同:
合同诈骗罪的责任承担是由犯罪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刑事罚款或者刑事拘留。
合同民事欺诈的责任承担是由被欺诈方提起诉讼,要求欺诈方承担经济损失的赔偿责任。
1.行为方式相同:
2.主观层面相同:
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民事欺诈在主观上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属于故意犯罪行为。
3.损害后果相同:
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民事欺诈都对被欺诈方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
三、结论
总的来说,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民事欺诈有着共同的行为方式和主观层面,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二者之间的构成要件、责任追究机关和责任承担存在一定的不同。
在实际的执法和审理中,需要针对具体的案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判定其是否属于合同诈骗罪或者合同民事欺诈。
浅论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
浅论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协议撰写专家:根据您的要求,我将详细解释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之间的区别。
请注意,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可能因国家、地区和法律体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定义和性质1. 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当事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用欺骗手段等方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诱使他人签订或履行合同,从而造成对方财产损失,并达到一定数额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属于刑事犯罪,涉及到个人或组织的犯罪行为。
2. 合同纠纷:合同纠纷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之间因合同的订立、履行或解除等方面发生争议,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民事纠纷。
合同纠纷是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范畴,通常需要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解决。
二、主要区别1. 法律性质:合同诈骗罪是一种犯罪行为,属于刑事法律范畴。
合同纠纷是一种民事争议,属于民事法律范畴。
2. 目的和手段:合同诈骗罪的目的是通过欺骗他人以获取非法利益,通常涉及使用虚假信息、隐瞒真相、伪造证据等手段。
合同纠纷的目的是解决当事人之间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争议,通常涉及合同的解释、履行、违约等问题。
3. 损失程度: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会给他人造成财产损失,通常需要达到一定数额才能构成犯罪。
合同纠纷的争议可能涉及财产损失,但没有明确的数额要求。
4. 法律责任: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如罚款、拘留、有期徒刑等。
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如赔偿损失、履行合同、解除合同等。
5. 解决途径:合同诈骗罪通常需要通过刑事司法程序解决,涉及刑事调查、审判等程序。
合同纠纷通常可以通过诉讼或仲裁等民事程序解决,涉及法院或仲裁机构的审理。
三、举例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合同诈骗罪和合同纠纷的区别,以下是两个案例:1. 合同诈骗罪案例:甲以虚构的房产信息和伪造的证据,诱使乙以高价购买一处房产。
甲通过欺骗手段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使乙遭受经济损失。
浅析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界定
浅析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界定协议名称:浅析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界定一、背景介绍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是在商业交易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本协议旨在对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界定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二、合同诈骗罪的界定合同诈骗罪是指在商业交易中,当一方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其他欺骗手段,使对方误以为其具备某种能力、条件或意愿,并因此达成合同,从而使对方遭受经济损失,并给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的要件包括: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欺骗他人、达成合同、给他人或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他人或自己造成经济损失。
三、合同纠纷的界定合同纠纷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一方未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对方权益受损,引发争议和纠纷的情况。
合同纠纷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等各个环节中可能发生的争议。
四、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与联系1. 区别:1.1. 合同诈骗罪是一种犯罪行为,而合同纠纷是一种民事纠纷。
1.2. 合同诈骗罪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欺骗行为,而合同纠纷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争议。
1.3. 合同诈骗罪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欺骗他人达成合同,谋取不正当利益,而合同纠纷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合同履行中的争议和纠纷。
2. 联系:2.1.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都与合同有关,都涉及到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等方面。
2.2. 在某些情况下,合同纠纷可能涉及到合同诈骗罪的行为,即一方通过欺骗手段导致合同纠纷的发生,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五、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界定,以下是两个案例分析:案例一:甲方在与乙方签订销售合同时,虚构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以吸引乙方购买。
乙方在购买后发现产品与甲方所述不符,遂要求解除合同并追究甲方的赔偿责任。
分析:甲方在合同订立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欺骗了乙方,使其误以为产品具备某种质量和性能。
甲方的行为涉嫌合同诈骗罪,乙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
浅论合同诈骗罪及合同纠纷的区别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一、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概念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采取虚构或隐瞒真相等手段,通过签订经济合同,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社会主义市场交易秩序、国家合同管理制度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行为方式;(1)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构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4)收受对方当事人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既可以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合同纠纷是指合同当事人因合同的生效、解释、履行、变更、终止等而引起的所有争议。
合同纠纷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争议主体对于导致合同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法律事实以及法律关系的内容有着不同的观点与看法。
合同纠纷的范围涵盖了一项合同的从成立到终止的整个过程。
其主要特点是:首先,纠纷的主体特定,即为合同双方当事人,涉及到第三方的情况也存在,但主要发生在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之间;其次,纠纷内容多样化,合同纠纷的内容涉及到合同本身内容的各个方面,纠纷内容多种多样,几乎每一个与合同有关的方面都可能会引起纠纷;再次,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其解决方式多样,当事人可以选择采取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
二、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不同点(一)从主观目的上区别合同诈骗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明知自己没有履行能力而虚构、隐瞒真实真相,以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主观上只想享受合同权利而不履行义务,或者说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主观意念。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异同辨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异同辨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在法律上都属于欺诈行为,但两者在性质、构成、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一些异同点,需要加以区分。
一、性质异同
合同诈骗罪是指利用虚构的事实、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手段,骗取对方签订合同、支付款项等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而合同民事欺诈则是指在合同约定或履行过程中,以虚构、隐瞒事实或误导等手段,使对方误解或者迁就不当,实现自己的利益目的,属于民事行为。
二、构成异同
合同诈骗罪要求具备以下三个构成要件:
(1)以欺骗手段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
(2)以取得合同关系为目的;
(3)损失对方财产或者其他合法权益。
而合同民事欺诈构成要件为:
(1)事实或法律关系;
(2)虚构的、隐瞒的或者虚假的信息;
(3)对方因而产生误解或者迁就不当;
(4)损害对方的利益。
可以看出,两者构成要件有所不同,合同诈骗罪的构成更加苛刻。
三、法律后果异同
合同诈骗罪是刑事案件,如果定罪,将面临刑罚的惩处;而合同民事欺诈则属于民事纠纷,对方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进行赔偿。
四、实践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合同欺诈行为的判定,需要掌握两者的共性与异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避免将民事纠纷误判为刑事罪行,或将刑事罪行归为民事纠纷。
同时,也
需要加强立法,充分考虑合同欺诈行为的性质、后果等因素,以便更好地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异同辨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异同辨析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都涉及到欺骗行为,但在法律上有着不同的界定和适用条件。
本文将对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进行详细的异同辨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合同诈骗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假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签订、履行或变更合同,使被害人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使用虚假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对方签订合同;在合同的签订、履行或变更过程中,取得非法利益;被害人遭受重大损失。
合同诈骗罪已经构成的,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异同点1. 情节轻重不同:合同诈骗罪是刑事犯罪,需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损害后果较为严重,需要由刑事司法机关进行查处;而合同民事欺诈是民事责任,主要侧重于损失的赔偿和合同的效力问题,由民事司法机关进行裁决。
2. 法律适用不同:合同诈骗罪涉及到刑法的规定,适用刑事法律程序和刑事法律责任;合同民事欺诈则涉及到合同法的规定,适用民事法律程序和民事法律责任。
3. 处罚方式不同:合同诈骗罪构成的,会受到刑事处罚,可能面临拘役、有期徒刑等刑事处罚;而合同民事欺诈构成的,则主要以民事赔偿和合同效力等方式予以处理。
四、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关系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有一定的重叠和关联性,但二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具体案例中,如果涉及欺骗行为同时符合刑法和合同法的构成要件,有可能既构成合同诈骗罪,又构成合同民事欺诈。
此时,对于犯罪分子既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又可以依法请求民事赔偿。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在法律定义、适用条件和法律责任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现实生活和司法实践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考虑案件的事实情况和法律适用规定,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异同辨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的异同辨析近年来,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民事欺诈成为了司法实践中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
这两者都是在合同交易过程中违规行为的表现,然而由于行为的性质,所以二者在法律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
下面,本文将对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民事欺诈进行详细的辨析。
一、不同定义1. 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利用虚假陈述、隐藏真相或者采用其他欺骗手段,诱导当事人在合同或者协议中表示或者订立意思表示,实施欺骗行为,获取相应的财产利益或者非财产利益的行为。
相对于一般的欺诈行为,合同诈骗罪更加强调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违约行为,也就是说,如果合同已经履行完毕,那么该行为则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2. 合同民事欺诈合同民事欺诈是指在合同签订或者履行过程中,一方采取欺骗、误导、虚假宣传、不实陈述等手段,使对方做出不当决策,从而获得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相较于合同诈骗罪而言,合同民事欺诈更加强调的是行为造成的损失,即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遭受的经济损失。
二、不同情形合同诈骗罪的情形较为严重,因为一般来说往往存在比较明显的欺骗、胁迫等行为。
这种情形往往需要依靠合同的内容,欺骗的方式以及获得的利益来证明。
比如,在合同中故意隐瞒产品的实际情况、撒谎、虚假承诺等等都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相比之下,合同民事欺诈的情形相对较轻。
它更多是一种行为结果,而不是过程,一般不会涉及到太多的欺骗手段。
比如当事人在合同中假扮成法定代表人、签订合同时进行重大隐瞒等都可以构成合同民事欺诈。
三、不同认定标准合同诈骗罪需要构成以下三个要素:一是实施欺骗的行为;二是以获取不法利益为目的;三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在法律上,合同诈骗罪还需要满足特定的主客观认定标准,在证明上需要更高一些的难度。
对于合同民事欺诈而言,法律主要以受害方的损失作为认定标准。
如果当事人签订合同时不知情,被骗取财产甚至遭受损失,那么就可以认定构成合同民事欺诈。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民事欺诈虽然都涉及合同交易中的不当行为,但是在性质、情形和认定标准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区别。
浅论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
浅论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一、引言合同是民商法律关系的基础,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合同纠纷。
有时,合同纠纷的性质可能与合同诈骗罪相似,但二者在法律上有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定义、主体、行为、构成要件、法律后果等方面详细探讨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之间的区别。
二、合同诈骗罪的定义与特点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诈手段使他人误信其虚构的事实,达到让他人订立或变更合同的目的,从而获得不当利益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合同诈骗罪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不当利益,以非法占有为手段。
2. 欺诈手段:合同诈骗罪是通过使用欺诈手段使他人误信虚构的事实,从而达到欺骗的目的。
3. 订立或变更合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主体是以订立或变更合同为手段,通过欺骗他人来达到欺骗目的。
三、合同纠纷的定义与特点合同纠纷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之间因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或解除等问题产生争议,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需要通过诉讼或其他方式解决的情况。
合同纠纷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争议:合同纠纷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争议,涉及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或解除等问题。
2. 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合同纠纷是指当事人之间产生的争议,需要通过诉讼或其他方式解决。
3. 争议解决:合同纠纷需要通过诉讼或其他方式进行解决,法院或仲裁机构会根据合同的约定、法律规定以及事实情况做出判决或裁决。
四、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别1. 目的不同:合同诈骗罪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不当利益,以非法占有为手段;而合同纠纷的争议是由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问题引起的,当事人之间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2. 行为方式不同:合同诈骗罪是通过使用欺诈手段使他人误信虚构的事实,从而达到欺骗的目的,通过订立或变更合同来实施欺诈;而合同纠纷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争议,争议的解决方式可以是诉讼或其他协商方式。
3. 法律后果不同:合同诈骗罪是一种犯罪行为,如果被定罪,将面临刑事责任;而合同纠纷是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或其他方式解决争议,法院或仲裁机构会根据合同的约定、法律规定以及事实情况做出判决或裁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le Waihona Puke 构 、N l 没有可供执 行罚金的财产 ,就 不将 其认定为单位犯 ' - ] 罪 ,而按照个人犯罪处理 ”。
二、行为侵犯的客体不 同 ( )侵犯 的客体和社会危害性 一
民事合 同纠纷仅仅是 民事违法行为 , 其所侵犯 的是对方 当事人 的合法债权 ,较之合 同诈骗罪社会危害性小很多。 而合 同诈骗罪所侵犯 的客体较 为复杂 , 包括合 同对方 当 事人 的财产权 ,还有 市场经济秩序 、合 同管理制度 。 ( )合 同诈骗罪 中的 “ 同”认定 二 合 L合 同性质 刑法并未对合 同诈骗罪所涉及 的合 同进行明确 , 而相关 司法解释 也未作 出规 定,但一般我们都认 为该罪中所涉及 的 合 同包含 《 同法 》中的经济类合 同,如常见的买卖合 同、 合 抵押合 同等 民事合 同以及一些不直接产 生债权 债务关系 的如 联营合 同、承包合 同等 ,那么身份关系 的合 同呢 ? 对此 , 笔者持否定 的观点 。 身份 关系的合 同实 际是身份 性质 的协议 ,多为人身关系 的约 定,缺少 “ 经济性 ”,与 “ 市 场经济秩 序 ”更是连 “ 亲关系 ”郡很 难搭 上,将利用该类 远 合 同诈骗 的行为定 为合同诈骗罪实在颇 为牵 强,定为诈骗罪 应更为适 当。 2 合 同形式 . 合 同诈 骗罪的合 同形式是否包括 口头合 同? 有人认 为按 照合 同法的相关规 定 ,口头合 同是合 同的一种形式 ,具有与 书面合 同同等的效力 ,应当包括在合 同诈骗 罪的 “ 合同 ”概 念里面 ,这种观 点理 论上似乎行得通 。 笔者认 为,如果将所有 的 口头合 同都认 定为合同诈骗罪 中的 “ 合同 ”,将 在一定程序上混淆合 同诈骗罪与诈骗罪 的 界 限。一般情况下 , 口头合同不宜简单 的就认定为合同 已基 本 成立 ,应该核实是否还有其他票据、签字等证据可 以佐证 , 综合考 虑 “ 同”在 诈骗行为 中所起 的作用 有多大 ,是否对 合 市场经 济秩序造 成了破坏 ,进而认 定该 口头合同是否属于合 同诈骗罪 中的 “ 同”,以正确 区分罪与非罪 、此罪与彼罪 。 合
2 1 年 0 1
法商论坛
第二卷
试 论合 同诈骗犯罪 与 民事合 同纠纷 的区别
刘 熙
( 广州市黄埔 区人 民检 察 院, 东广州, 1 7 0 广 5 0 ) 0
摘 要 :当今社 会,很多不法份子无视国家法律 ,利用合 同进 行各式各样的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 给 国家和人 民带来 了巨大损失 。然而 ,因为我 国正处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初级 阶段 ,很多的制度 都不 是那 么完善 ,合 同纠纷 层 出不穷 ,也不 是所有 的违 反合 同相关法律法规 的行 为均应 当作合 同诈骗罪来处 罚,因此 ,如 何在 司法 实践 中准确 的区分合 同 诈骗犯罪与 民事合 同纠纷也因为二者的极高相似性而 成为一个棘手 的问题 。笔者试 从合 同诈骗罪 的构成要件 的几个方面来 分析 二 者的区分 ,略表管见 。 关键词 :合同诈 骗;民事合同纠纷;区别
罪 的区别 ,以及后续 具体如何量刑 的问题 ,同时单位 犯罪还 是采取双罚原 则的。 对此 ,我 们不能简 单的 以是否 以单位名义签订 和履行 合 同作为 区分个人合 同诈骗与单位合 同诈骗的标准 ,应 当注 意 从单位犯罪 的犯罪 意志的整体性和利益 归属 的团体性 两点 来 把握 区分 。而 且 ,这两 点之中 ,利 益归属的 团体性 应当优 先 考 量 。很 多情 况下 ,看 似单位实施 的行 为却实为个人 行为 , 最 高院相关司法解释也对此列举过很 多种情 形。 有 时应 当由单位承担 责任的就不应 该按照个人 犯罪来处 理 .我们在 《 国法 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 工作座谈会 纪要 》 全 中的相关规定 中看 到 : “ 以单位的分支机构 或者 内设机 构 、 部 门实施 犯罪 ,违 法所得亦 归分支机构或者 内设 机构 、部 门 所有 的,应认定 为单位犯罪 。不能因为分支机构 或者 内设机
合 同诈骗 犯罪与 民事合同纠纷 都是因为不法或 不当 的与 合 同相关 的行 为导致 的法律 问题 ,对我 们的社会和谐 具有或 多或少 的危 害性 ,然 而却是 由不 同的法律来调整 ,各 主体之 间的法律关系 也不尽相 同 ,二者有本质 性的区别 ,也 有若 非 常密切 的联 系 。其 实,法律规定不 可谓不详尽 ,刑法 的立 法 者 更试 图尽可 能的将各 种合同诈骗犯罪 的表现形式一 一列举 出来 。然而 社会生 活纷繁复杂 ,各类 犯罪主体形式 多样 ,行 为方 式多样 ,这导致 二者看起来似乎 很容易分辨 ,在 实践 中 却执行标准 不一 ,一些案件的最终判 决结果也 因此 存在颇 多 争议 。 以下将对两者 的区别进行 阐释 。
、
承担责任的主体不同
( )承担责任 的主体承继性不一样 一 合 同诈骗罪 的主体 是一般主体 ,包 括任何具有 完全刑 事 责 任能力 的 自然人和 单位 ,最终需要 承担刑事责任 的也是触 犯 该罪 的直接 行为人 ,即合 同的当事人 的一方 ,此 时是严格 的责任 自负,若责任 主体不存在 了,那么也就没有再 追究其 刑 事责任的必要 。 而 民事合 同纠 纷 中违 约责任的承担 可能会 因为一方主 体 发生变更而 由其继 受者承担 ,例如 自然人死亡或 失 民事 行 为能力 的话 ,那么将 由其继承人或财产 管理人等在一 定范 围 内来代为担 责 ,而 法人分立、合并 或注销等 ,则依照相关 法 律规 定 由新的主体来担责 。 ( )合 同诈骗罪 的主体认 定 二 值得 注意 的是 ,合 同诈骗罪应该 处罚的主体 到底是 自然 人还是 单位 ,因为 这涉及到 以诈骗 金额为起刑点 构成罪与 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