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人教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第3课时《数与代数(第3课时)》示范课教案

人教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第3课时《数与代数(第3课时)》示范课教案

1.《数与代数(第3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巩固本册所学的分数知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能进行简单的比较。

2.能解决简单的求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能用分数与他人交流,并能对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分数发表自己的观点。

3.丰富学习经历,积累复习知识的经验,使学生感受复习的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理解分数加、减法及“1减几分之几”的算理,会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应用分数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师: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学生会说到分数的含义、比较分数的大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的简单应用等等。

师:上述内容都是本单元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对这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课前整理的知识网络?选取典型案例展示,并交流。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复习分数的含义。

出示【学习任务一】。

教师巡视,搜集典型作品。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表示方法:师:谁来说一说12的含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动态演示。

预设:(1)把1个圆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圆的12。

(2)把4个圆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这4个圆的12。

提问:这两幅图的涂色部分都用12表示,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预设:相同: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不同:第一幅图是把1个圆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半个圆;第二幅图是把4个圆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圆。

小结:平均分的整体不同,每一份的数量就不同。

把“谁”平均分成几份很重要。

提问:谁再来解释一下34的含义?预设: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3份,用34表示;把8个圆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3份,也可以用34表示。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里是作者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了解统计的意义。

2、巩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知,明确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在复习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统计1、观察讨论(1)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这张图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作用?仔细观察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2)学生观察讨论,思考,依据自己的体验回答。

仔细观察统计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梳理统计图信息。

2、回答问题根据条形统计图上的信息,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1)较受二年级同学欢迎的饮料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喜欢哪两种饮料的人数同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3、提问与解答(1)根据统计图上提供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问与解答。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3)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全班解答,订正。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充分讨论,在互动中分享、互补。

二、拓展练习1、完成108页第14、15、16题。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

采用全班合作的方式进行。

2、随堂练习。

3、补充练习。

三、课堂总结。

小学数学复习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初步体验分类、归纳的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课时一、梳理知识1、加法出示算式25+836+759+243+550+1639+4047+5062+4(1)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2)把他们分分类(板书)(3)计算,抽几道说说是怎么算的?: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4)练习(重点是进位加法)学生出题2、减法(1)明确要求师: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加法的有关练习,这一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减法,减法这一部分和加法有些相似,怎样?我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小朋友们自己完成,有信心完成吗?(2)小组合作一个填表,一个写算式,一个算答案,一个检查对错(3)展示交流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46-982-565-797-6062-4058-30二、巩固练习1、教科书第79页第1、2题2、想一想,各种图形表示什么?△+○+□=40△=()△+○+□+□=46○=()△+○+○+□=70□=()3、P78T2三、四、作业课堂作业本第48页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篇三教学内容:有关统计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小学数学六年级《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课》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课》优秀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课》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人认真贯彻学校的“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形成复习课的基本流程为:知识梳理——基础训练——强化运用——发展能力——课堂检测——总结评价。

本课通过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等基础知识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概念、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

【教材内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方面的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课》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本质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公式,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出圆的直径或半径,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能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学情分析】在复习中,要注意学生的发展水平,引导他们理解知识上的不足,进行一些基本的练习,也要完成综合性的练习或稍难的练习。

注重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协作、共同提高;注重知能统一,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灵活应用。

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魅力。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并且灵活解答几何图形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教学难点:认真审题,分辨求周长或求面积。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研学案。

【教学过程】*课前研学*一、知识梳理,自主学习分辨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1)概念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成的平面部分的大小。

(2)计算公式求圆的周长公式:C=πd 或 C=2πr求圆的面积公式:S=πr2(3)使用单位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回顾与反思,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之间、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联系,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数学知识方面的内在魅力的认识和理解能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小学数学公开课《比的认识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课例

小学数学公开课《比的认识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课例

《比的认识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比的认识》这一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生活中的比、比的化简、比的应用。

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特点: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百分数的意义及应用,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比奠定了基础,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对学生来说,他们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所以,本单元的学习难点是使学生真正理解比的意义。

因此,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系列情境,教学力求通过具体的材料,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的价值【教学目标】1.在全世界国旗的整理中,边练边理将已学的“比的认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从而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勾连比、除法以及分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关系,按比分配问题解决策略的关系;3.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复习旧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载体,力求再此基础上生长,渗透正比例图像的特点。

4.在探秘全世界国旗的奥秘时,渗透人文素养、社会地理、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一、发散思维,整理知识师:同学们,最近在学什么知识?今天我们将对比进行整理与复习(板贴)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上3:2(板书),你能想到有关比的什么知识吗?生:各部分名称、分数除法比的关系、比的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板贴)【设计意图】课前通过与学生聊天,通过思维导图的发散功能,让学生看着老师能够得到哪些信息?并通过这样的迁移,开始上课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上3:2,让学生展开思维的扩散,联想到比的相关知识,在黑板上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比的单元内容进行整理并板贴。

二、熟练应用,拓宽思维第一环节: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勾联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异同1.观察比较,自主练习师:老师在网上也找到这样一句有关3:2的话,谁看:根据我国《国旗法》规定,我国国旗的长与宽的比为3:2;请仔细观察这些长方形的长与宽,你能判断哪个有可能是我国的国旗?完成在练习本中。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公开课《立体图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公开课《立体图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精选公文范文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公开课《立体图形复习课》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名校资料《立体图形复习课》教学设计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王朋宏(初稿)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潘杨捷(修改)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李燕燕(统稿)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熟练辨认这4种形状的物体。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想象、总结和归纳,精选公文范文1精选公文范文掌握数组合图形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目标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几何图形,只要求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本学期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期末复习,帮助学生学习一些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十分必要,因此把目标定位为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熟练辨认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并通过动手操作、想象、总结和归纳,掌握数组合图形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数较复杂的拼摆图精选公文范文2精选公文范文形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五、教学过程(一)根据特征猜立体图形今天美美、小刚、萍萍、明明和我们一起来做数学游戏。

我们看看他们给我们做什么游戏?1.听特征猜图形。

美美说:四四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无法自由滚动。

(1)学生读特征猜图形(2)学生到讲台前挑选图形。

追问: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2.听特征猜图形。

小刚:长长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不一样,无法自由滚动。

(1)学生读特征猜图形(学生猜对出示长方体)。

(2)学生到讲台前挑选图形。

追问:长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精选公文范文3精选公文范文点?3.听特征猜图形。

萍萍说: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两头圆圆、平平的,在平地躺着能滚动。

小学数学复习课《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复习课《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复习课《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学校数学复习课《熟悉时间》教学设计复习内容:义务训练课程标准教科书一班级下册第七单元《熟悉时间》设计理念:学问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使同学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熟悉时间对生活有很大的关心,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问的教学是建立在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上,要把数学学问与同学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同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从同学的生活阅历动身,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依据学习内容的自身特点,依据课标精神,我在设计教学时力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联系生活,合作相互沟通,人人参预。

分析教材:“熟悉时间”这一教学内容的编排,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

与一班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熟悉是根据从特别到一般、从简洁到简单的挨次编排的,这样的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常人们看表读时间的阅历与习惯。

分析同学:“熟悉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同学在一班级上册学习了“熟悉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习已经把握了钟表准时间的一些学问,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把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认为正确而不怀疑本节课内容的复习,同学把握并不会感到非常的困难。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使同学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同学知道1时=60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操作、思索、争论等活动,初步培育同学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同学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

其次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教学难点: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接近整时的时间。

《第一单元综合复习》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

《第一单元综合复习》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第4课时单元综合复习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

通过对本课时的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和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主要是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升,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具体的题目回顾新知,针对各知识点,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道在混合运算中要“先乘除后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会熟练运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 6教学重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会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2/ 63/ 61.计算。

49-3×8 14+6×4 3×8-16(60-36)÷4 100-(36+64) 57-34-142.星星足球队一共得了多少分?4/ 63.谁买的饮料便宜,每瓶便宜多少元?1.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几倍?2.花花和她的6个好朋友准备折120只纸鹤,现在每人折了9只,他们还要再折多少只才能完成任务?3.玩具店部分玩具价格如图:5/ 6(1)乐乐买了1把玩具手枪和1辆玩具小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2)如果分别买5个悠悠球和5辆玩具小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3)天天带的钱正好可以买8个悠悠球和1把玩具手枪,天天带了多少元?6/ 6。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优秀10篇)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优秀10篇)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优秀10篇)小学数学复习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法减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和第79页教具、学具准备小鹿头饰、信卡、补充算式的减法表、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设计谈话引入,揭示课题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本单元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好。

[开课直奔主题,节省时间。

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联系实际,创设情境1.猜一猜。

出示第78页第1题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生:有三个小朋友坐电梯。

师:他们分别说些什么?你能不能根据他们的谈话内容,猜一猜小男孩住在几层?小女孩呢?生:小男孩住6层,小女孩住8层。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用数学,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

] 2.联系生活,说一说你的家住在哪道街?几号楼?几单元?几层?学生踊跃发言,介绍自己的住址。

巩固练习,发散思维师:我们已经学过10以内数的组成,你都知道哪些数的组成?同桌两人共同表演,用拍手或对口令的形式告诉给大家,好不好?学生活动,上台展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出10以内各数的组成。

[同桌合作,用身体语言表演,复习旧知,学生兴趣很高,学习气氛浓厚。

]自行探究,找出规律师:咱们来做小小邮递员的游戏,好吗?生:好!请一生扮演邮递员小鹿(头戴头饰,肩背邮包)。

今天,小鹿送的信可真多呀!这些信的信封上写着10以内的加法算式,如果你能算出得数是几,就送到黑板上的几号信箱。

[利用学生熟悉而且感兴趣的游戏形式让同学们帮助小鹿送信,激发了全体同学的兴趣,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通过送信,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

]学生拿到信卡,认真计算后纷纷到黑板上送信。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_复习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_复习课》教学设计

单元复习运算定律一、复习内容教材P17—P31二、复习目标1.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建立知识结构,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2.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运算定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数据特点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运算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重点:五个运算定律理解和运用难点: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四、配套资源教学课件五、复习设计(一)课前设计复习任务: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些运算定律,请大家梳理并举例,完成下面的梳理表格。

(二)课堂设计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些运算定律,学习的这些知识有什么作用呢?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结合具体数据算式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从而使计算变得简洁。

我们都学了哪些运算定律呢?板书: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除法的性质接下来我们就按照顺序对这四类内容进行梳理和复习。

1.加法的运算定律(1)课前我们已经梳理了加法的运算定律,谁能举例说明?在运用这两个加法的运算定律时,通常是两个一起用的,目的是要凑整。

通过学生的交流,教师完成板书: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2)典型题目173+57+43+27一定先让学生观察数据特点,之后再独立解决。

集体评讲:不能只看每个数据的个位,要整体观察。

173应该和27凑整,57应该和43凑整,这样计算会更简洁。

2.连减的性质(1)课前我们已经梳理了减法的性质,谁能举例说明?通过学生的交流,教师完成板书: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 a-(b+c)反之: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中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一个加数。

a-(b+c)= a-b-c(2)典型题目: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28-73-27 128-(28+63) 128-28+72学生独立完成。

6《复习》第二课时(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6《复习》第二课时(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6《复习》第二课时(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教学目标
1.复习上一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
2.能够用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通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逻辑思维。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实际问题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加法运算;
2.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学准备
1.配备好黑板、彩笔、计算器等教学工具;
2.准备好课堂练习题目;
3.准备好实际问题案例。

教学步骤
步骤一:复习上一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
1.师生互动问答,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数学知识,如何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讲解复习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步骤二: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加法运算
1.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案例,如小明家里有10颗苹果,他去市场买了6个苹果,他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理解加法运算。

步骤三: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1.师生互动,让学生提出实际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逻辑;
3.教师让学生通过逻辑思维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步骤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教师在旁边提供指导和帮助。

教学评价
1.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2.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补充和指导;
3.鼓励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教学延伸
1.给学生自主设计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2.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数学应用场景;
3.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找更多的实际问题案例,进行拓展教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综合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综合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综合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总复习,学生能够掌握四年级下册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四则运算•小数的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三角形的边、角分类三、教学内容1. 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和算术式•括号的运用•与整数的应用2. 小数的运算•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应用题3. 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分数的应用题4. 三角形的边、角分类•根据边长分类•根据角分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四、教学方法1.讲解结合练习:通过讲解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然后进行大量练习,巩固知识点。

2.合作学习:设置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游戏化学习: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复习前一课内容2.讲解本次总复习的关键知识点3.引导学生做相关练习4.教师进行点拨和讲解5.学生独立练习及讲解答案6.梳理本次总复习,做思维导图7.总结本次课程,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六、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练习、作业情况和小组合作学习,评估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

2.参与度和表现评估: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表现。

3.总复习考核: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总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总复习课程,我发现学生对小数和分数的理解仍有疑惑,需要在平时课堂中加强相关训练。

另外,学生在整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应用方面还不够熟练,需要多安排相关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数学水平。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教案)

教案标题: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内容:1. 复习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

2. 整理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图形的认识、加减法等。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图形的认识、加减法等。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教学用具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二、复习(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复习相关知识。

三、整理(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图形的认识、加减法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整理相关知识。

四、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数学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加深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圆整理与复习》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

《圆整理与复习》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

完美的图形——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回顾整理,学生应对圆的基本知识、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方法有系统认识,并能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时,回顾整理圆的基本知识可以分两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是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在小组内对所学的有关圆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整理,再通过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使本部分知识系统化。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描述、列表等方法整理归纳,使之形成网状结构。

第二个环节是对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回顾。

可以让学生回顾圆的周长和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再次体会“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思想方法。

3.回顾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正确选择计算公式和计量单位。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且减少出错次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师:我们来整理一下圆的知识吧。

(板书课题。

)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2.在同一圆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3.在同一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

4.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5.圆的位置是由圆心确定的,大小是由半径决定的。

师:我们来回忆下研究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

生: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时,我们是用了“化曲为直”的方法,得出:C=πd或C=2πr。

生: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们是用了“化圆为方”的方法,得出:S=πr²。

设计意图:提问会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了疑问,便有了探究的欲望,引出下一环节的教学。

二、基础练习1.填空。

(1)圆中心的一点叫作,一般用字母表示。

(2)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作,一般用字母r表示。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作,一般用字母d 表示。

(4)一个圆内有条直径,条半径。

(5)圆是图形,有条对称轴。

(6)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作为。

(7)圆是平面上的一种图形。

圆的两条直径的交点是圆的。

教学设计:小学四年级数学简易方程期末复习教案

教学设计:小学四年级数学简易方程期末复习教案

教学设计:小学四年级数学简易方程(一)期末复习教案I.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小学四年级数学简易方程的知识点。

(2)掌握小学四年级数学简易方程的基本解法。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推理和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爱好数学学科并获得快乐。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

II. 教学内容小学四年级数学简易方程III. 教学重点掌握小学四年级数学简易方程的知识点和基本解法。

IV.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推理和归纳能力。

V. 教学方法1.演示法2.示范法3.组合探究法VI. 教学手段1.教学软件2.教学视频3.练习册VII. 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引入一个简单的方程式,让学生体验解方程的过程。

(2)让学生尝试找到更多关于方程式的规律。

2.演示(1)演示一些简单的方程式的例子,如3x+4=13等。

(2)解释并展示每个方程的解法。

3.练习(1)让学生解决一些简单方程的练习题。

(2)在学生完成练习后,让他们讨论和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法。

4.探究(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彼此分享和讨论在解决方程时遇到的问题。

(2)对于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解法进行解决。

(3)在学生的解决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解释。

5.笔试(1)让学生在试卷上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2)分析学生的答案并提供反馈。

VIII. 教学评价1.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小学四年级数学简易方程的知识点和基本解法。

2.检查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评估学生的推理和归纳能力。

IX. 教学资源1.教材2.练习册3.数学软件4.视频课程X. 教学总结通过本教学,学生在小学四年级数学简易方程方面得到了较深的理解和掌握,并获得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示范法、组合探究法等,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学习。

通过不断的讨论、分析和实践,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对困难的克服能力。

新人教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 整理和复习》示范教学设计

新人教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 整理和复习》示范教学设计

《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4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巩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体会转化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应用。

2.在分类、比较、辨析中,进一步厘清本单元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完善课前自制的思维导图,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实际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除法计算以及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商的近似值,能利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师:课前大家已经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谁来说一说我们在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点?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预设:本单元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追问: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课前整理的知识网络?选取典型展示,并交流。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还记得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吗?试着回忆一下吧!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教师选择几道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并对学生的掌握程度适时进行评价。

其中特别关注(3.2+0.56)÷0.8的计算方法。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教师指名学生汇报。

预设1: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点小数点时要注意:(1)数清楚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弄清楚应该补几个0;(2)确定小数乘小数的积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积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

预设2:计算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注意:(1)除数是整数的,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优秀5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优秀5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优秀5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游戏比赛中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知道对折后,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2、通过判断,辨析和验证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并认识对称轴,根据特征会找和画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让学生初步感知几何图形的美,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难点:根据特征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教学准备:媒体、图形等。

教学过程:一、比赛引入,初步感知。

1.女同学和男同学比眼力,老师分别给你们看一个图形的一部分,猜一猜是什么?出示:相关图形的一半,女:蝴蝶、飞机、男:木梳、电筒、宣布比赛结果,激化矛盾男生觉得比赛内容不公平,女生猜的图形另一半与看到的一半一样,他们猜的图形两边不一样。

女生猜的图形两边真的一样吗?(媒体演示)你发现了什么?认识完全重合(板书)5.再次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A.出示:半张电话图形,男生猜一猜是什么图形?B.能用最简单的方法验证电话图形两边完全重合吗?C.演示:“对折”、“完全重合”D.学生动手验证树的图形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同桌互说验证结果。

学生得出结论:对折后,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板书)6.认识对称轴二、自主探究,体验新知1.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双喜图在判断中进一步明确对折后,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中间的直线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同一方向的一双鞋对折后,图形两边没有完全重合,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C、两条相对的鱼D、叶子图2、用手式比划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字母:E T 汉字:中田)3.判断图中红线是对称轴吗?(小组讨论)只有沿红线对折后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红线才是图形的对称轴。

4.小结:我们怎样来判断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三、动手操作,内化新知1.以小组为单位挑出轴对称图形A、每组都有一张信封,信封内有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圆各种图形,学生动手验证出轴对称图形。

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一、教材内容回顾: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以下知识点:1. 两位数的加减法;2. 两位数的乘法;3. 两位数的除法;4. 分数的认识与应用;5. 时钟的读写;6. 日期的读写;7. 两个长度的比较;8. 辣辣算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运用两位数的加减法;2. 能够熟练运用两位数的乘除法;3. 能够熟练运用分数的认识与运算;4. 能够熟练读写时钟和日期;5. 能够熟练比较两个长度的大小;6. 能够熟练运算辣辣算。

三、教学重点:1. 复习和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2. 复习和掌握两位数的乘除法;3. 复习和掌握分数的认识与运算;4. 复习和掌握时钟和日期的读写;5. 复习和掌握比较两个长度的大小;6. 复习和掌握辣辣算的运算。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复习两位数的加减法1. 让学生回顾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步骤,通过板书复习。

2. 带领学生做例题,复习两位数的加减法。

如:47 + 28 = ____,65 - 32 = ____。

3. 在黑板上布置一些练习题,学生们上台做题,巩固知识点。

第二课时:复习两位数的乘除法1. 让学生回顾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步骤,通过板书复习。

2. 给学生出示一些乘法和除法的例题,学生们上台做题,并相互批改。

如:25 × 3 = ____,84 ÷ 4 = ____。

3. 布置一些练习题,学生们自主完成。

第三课时:复习分数的认识与运算1. 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通过板书复习。

2. 给学生出示一些分数的例题,学生们上台做题,并相互批改。

如:⅔ + ¼ = ____,⅗ - ¼ = ____。

3. 布置一些练习题,学生们自主完成。

第四课时:复习时钟和日期的读写1. 让学生回顾时钟和日期的读写规则,通过板书复习。

2. 给学生出示一些时钟和日期的例题,学生们上台做题,并相互批改。

如:8:45读作几点几分?____年5月1日星期几?3. 布置一些练习题,学生们自主完成。

《第一单元综合复习》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

《第一单元综合复习》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第7课时单元综合复习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复习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根据具体的情境求出商的近似数。

能根据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能正确辨别循环小数。

本课主要是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升。

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具体的题目回顾新知。

针对各知识点,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注重学生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教学目标:1.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如何求积和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学生独立梳理所学单元知识和题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梳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1/ 93.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本单元主要知识点。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运用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学生回顾计算,回答问题。

生:12.6÷12=1.05生: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除2/ 9法相同,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对齐。

生:7.2÷0.6=12生: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生1:5÷1.5≈3.335÷1.4≈3.575÷1.3≈3.855÷1.2≈4.175÷1.1≈4.55生2:5÷1= 53/ 94/ 9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生1:6.21÷0.03=1.8 10.8÷45=0.24 生2:9.36÷5.2=1.8 72.9÷0.9=81 5/ 9生1: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第六章数学思考教学内容教材第91一93页教材分析在本套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都安排有一个单元“找规律”或“数学广角”的内容其中“找规律”是让学生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中简单的排列规律“数学广角”中渗透了排列、组合、集合、等量代换、逻辑推理、统筹优化、数学编码、抽屉原理等方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此基础上,这里通过三道例题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分步枚举组合的能力和列表推理的能力学情分折例5体现了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里的规律的一般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来自:海达范文网: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策略是:由最简单的情况人手,找出规律这也是解决数学问题比较常用的策略之一例6以选送节目为题材,讨论怎样分两步找出组合数,再求选送方案的总数这里渗透了作为排列组合基础之一的乘法原理例7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逻辑推理问题,借助列表,则比较容易逐步缩小范围,找到答案这里渗透了逻辑推理的常用方法“排除法,,教学目标1.体会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会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例题分析1.例5.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2.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出从左到右看,在2个点的基础上,每增加一个点,这个点可以和前面已有的每个点都连一条线段,所以前面有几个点,就会增加几条线段你能用算式表示它们的规律吗?引导学生这样思考,原有线段的条数加土增加的条数就是现在线段的条数由此列出这样的算式:原有的条数+增加的条数=现在的条数3个点连成的条数:1+2=3(条)4个点连成的条数:1+2+3=6(条)5个点连成的条数:1+2+3+4=10(条)??连成的条数是1+2+3,5个点连成的条数是1+2+3+4,如果是6个点呢?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是1到5(这几个)连续自然数的和6个点连成的条数:1+2+3+4+5=15(条)n个点呢?引导学生说出从1开始前(n-1)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你能推算出12个点,20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吗?2.教学例6在黑板上画出:引导学生先说出用连线的方法,再用连线的方法找在3个合唱节目中选出2个有多少种选送方案,有3种选法从3种配3.教学例7: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用数字“1”表示到会,用数字“0”表示没到会试一试自己推出B、C分别与谁同班拓展训练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多少个部分?5条呢?分析:1条直线也没有,则平面是一个部分;1条直线把平面分成2个部分,即(1+1)个部分;2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4个部分,即(1+1+2)个部分;3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1+1+2+3)个部分;??;n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1+1+2+3+?+n)个部分2.请说出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3.一列数4,9,16,25,149...括号中应填4.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多少个三角形?1正好平衡问:一块巧克力重多少克?【答案】(60÷(2-)=40克)23.妈妈起床后要做的事情有:洗脸刷牙4分钟,整理床铺5分钟,烧开水10分钟,淘米3分钟,煮饭10分钟,洗菜切菜5分钟,炒菜12分钟家里只有单眼煤气灶一个,最合理的安排需要多少分钟?作业布置1.找规律,填一填1,3,7,15,31,4,3,6,9,8,27,10,261448,,,,,,19164941,2,2,4,8,32,256,2.找规律,画一画、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3,十位上的数是5,这个数是、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100是位数,“1”在位上、5个一和6个十是()、七个十是()八个一()2、指名按要求数数从27起,一个一个地数到43从60起,十个十个地数到100从48起,两个两个地数到68从35起,五个五个地数到65从92起,往前一个一个地数到78师:刚才我们能用各种方法数数,有1个1个地数,有2个2个地数,有5个5个地数,有10个10个地数,还能够逆着有1个1个地往前数,说明同学们对100以内数的树法掌握的很好三、复习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1、出示计数器读出并写出计数器上的各数3560710010482、发散练习45的个位数字是几?还有哪些两位数个位上也是5,谁能报出来?33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60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的两位数还有哪些?还有一个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也是0,这个数是多少?四、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1、填空2628314750898779752、比较大小5147597158859892追问:两个两位数怎样比较大小?3、练习第98页总复习第4题练习十八第1、2题五、作业第二、三课时做测试卷第四课时评卷第五课时: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复习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总复习第5—6题,练习十八第4—5题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复习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复习难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复习准备:小黑板复习过程:一、复习20以内加、减法口算?10+10=12-9=16-8=17-9=?13-8=17-5=6+9=8+9=18-7=13-9=13-7=18-9=20-7=?14-7=二、复习100以内加、减法口算1、口算下面各数50-8=97-5=23+60=52-7=?40+30=21-9=70+7=77-70=?68+20= 49-7=63-21=43+20=?21-9=34+8=56-5=80-70=?64+5=85+6=46+4=99-77=?1.2、按要求分一分,说一说是怎样算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小结: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不同数位上的数不能相加、减三、列式计算1、53比9多多少?????2、20比60少多少?????3、比28多10的数是多少?????4、比59少8的数是多少???????5、一个加数与和都是80,另一个加数是多少?四、课堂练习?1、总复习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总复习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五、作业第八课时评卷第九课时:人民币的认识复习内容:人民币的认识,总复习第8题,练习十八第10题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有关单位换算,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复习重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有关单位换算,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复习难点:元、角、分的单位换算复习准备:小黑板复习过程:一、复习人民币的认识1、师:元、角、分都是人民币的单位,要记住它们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2、单位换算5角=()分80分=()角?2角7分=()分43分=()角()分28角=元角34角=元角50角=元70角=元9元=角2元=角3、计算并说说怎样想的??6角+4角=()元1角-4分=()分?7角-5角=()角1元-6角=()角?5角+8角=角=元角二|、综合练习1、计算5角+8角=8角+9角=1元2角+8角=1元3角+7角=3元+5元=1元-4角5角+5角=1角-3分=2、总复习第8题学生独立做题,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3、王刚买一个元的铅笔盒,付了10元钱,营业员应找回多少钱?三、作业1、3角+7角=()元1角-2分=()分?7角-3角=()角1元-2角=()角?5角+9角=角=元角第十、十一课时做测试卷第十二课时评卷第十三课时:复习加、减法应用题复习难点:提高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复习准备:小黑板复习过程:一、复习图形应用题苹果5个梨8个苹果5个梨?个苹果?个梨8个二、复习文字应用题1、总复习第7题问: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第小题指名读题问:这道题要求什么?怎样想?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第小题指名读题问:这道题要求什么?怎样想?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这道题还可以提什么问题?2、练习十八第7题第小题指名读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第小题这道题还可以提什么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三、课堂练习:1、练习十八第6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2、商店里卖出36个气球,还剩50个商店原来有多少个气球??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四、作业:一、口算?10+10=12-9=16-8=17-9=?13-8=17-5=6+9=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总复习教学内容:总复习数的概念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概念,掌握有关性质,并能正确地判定数的范围教学重点:数的概念教学难点:灵活理解数的概念一、知识整理零有限小数小数无限小数2、基数、序数概念3、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预表4、整数、小数的读法5、万、亿做单位记数较大的数可用万、亿作单位进行改写不是整万、整亿的数可用小数表示如:18000000=180万110600000=1.106亿6、近似数表示: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二、练一练a.一个五位数加上1就变成六位数,这个五位数是,一个五位数减去一就变成四位数,这个五位数是b.把下列各数从小到大用符号连接起来0.70.750.750.760.75a.用0、1、2、3、………9这十个数字,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写出一个最接近十亿的整数b.课本、92页第3题三、提高练习1、用2、3、4分别去除一个数,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小是,把它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是2、互质的两个数的积是68,这两个数是和或和3、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绕操场滚铁环,绕一周甲要3分,乙要6分,丙要9分3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至少要分,3人才能同时在出发地点相会总复习教学内容:总复习整除概念教学目标:1、理解整除的意义,掌握整除及有关的基本概念,能正确的判断2、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学重点:弄清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并能正确判断教学难点:灵活理解整除的概念一、知识整理1、复习整除的意义出示:下列各式中,哪些式子表示整除?12÷4=320÷=4035÷7=545÷45=÷=378÷=10出示:请把这两个概念填到相应的位置上2、复习概念系统数的整除单元里,你学过哪些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这样的关系?看图回答:这些概念中,最基础的概念是什么?与倍数有关的概念是哪些?与约数有关的概念是哪些?能否把这些概念分为两大类?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各是什么?这些特征除了判断以外还对哪些概念非常重要?3、复习质数、合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下列各数中,是质数,是合数36、11、15、23、51、91、111、67、1736、回答: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你在判断时有哪些方法?把上面的合数分解质因数说出36=2×2×3×3,根据这个式子你能说出36有哪些约数?这些约数中,36的质因数是哪几个?二、基本练习2、在3、4、7、2、9、中,质数有,互质的数有,12的质因数有三、课堂作业二、判断:1、所有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2、能被1和本身整除的数是质数3、公约数有1的两个数是互质数4、3和6都是约数5、96分解质因数是96=2×2×2×3×36、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大三位数是9907、因为a÷b=c,所以a 一定能被b整除8、13的约数都是质数9、所有的偶数都能被2整除10、1、2、27、59这组数中,1是最小的质数11、2的所有倍数,既是偶数,又是合数12、没有约数2的自然数是奇数13、一个质数的最小倍数还是质数14、互质的两个数一定是合数15、如果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总复习教学内容:总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互质数的意义能正确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正确地判断互质数教学重点: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难点:求三个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一、知识整理1、有关概念复习什么叫公约数?什么叫最大公约数?什么叫互质数?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学生练习:课本96页填空补充练习:和20的公约数有,最大公约数是8和20的公倍数有,最小公倍数是b.在2、4、20、51、120、360、中,80和60的公约数有,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30和40的公倍数有,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质数有公约数与最大公约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各有什么区别?2、有关技能复习A.练后反馈B.提问:谁能说一说求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练习:求24、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反馈并讨论: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用短除法除时有什么不同?在计算时又有什么不同?二、基本练习1、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24和6048和7215和2551和17011和914和4225和2478和13练后讨论:第二组中各对数的特点和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2、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2、20和3042、63和1053、5和7,14、7和35,3、5和9练后讨论:第二组数中有何不同的地方?计算时要注意什么?1.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绕操场滚铁环,绕一周甲要3分,乙要6分,丙要9分3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至少要分,3人才能同时在出发地点相会3.三根铁丝的长分别是24厘米,36厘米,48厘米,如果把它们都截成相等的小段而没有剩余,每一小段最长为厘米反思:本节课除了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好概念以外,还要重视方法的整理,以使学生在解决有关问题时做到既快又正确通过判断和辩论,更加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学生掌握地还行教学内容:总复习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正确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约分、通分教学难点:能正确约分、通分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真分数性质通分1、复习分数的意义37,米的意义和它的分数单位538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951131里有个,10是2有661144提问:上述分数中,那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谁能举出一些等于1,大于1和实际上是整数的假分数?2、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1235716约分:,,,185691785341173通分:和,和3,和16715608103、复习分数的大小比较533349318和,和、和7778715425二、基本练习1、判断:34122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它的,是米553的分子、分母都乘以一个数,它的大小不变7总复习教学内容: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法则教学难点: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法则教学过程:一、复习内容整理1、四则运算的意义2、四则运算的法则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a+0=aa-0=aa×0=a0÷a=01a×1=a1÷a=(a≠0)a÷1=a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