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篇一一、能源的分类1、按照能源的性质分类(1)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生物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2)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波浪能、潮汐能、洋流、地热能;非可再生能源——核能。
2、按照能量的来源分类(1)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现代光合作用——生物能;古代植物固定的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由太阳能转化的能量——风能、水能。
(2)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热能、温泉;核能——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聚变能和裂变能。
(3)来自天体间的引力能——月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能。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①储量丰富②分布范围广③煤种齐全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市场广阔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三、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我国的煤炭资源占绝对优势,石油的比重较大,天然气比重小;世界上石油资源占绝对优势,煤炭、天然气资源比重都较大,核电比重也占一定比重。
四、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神黄铁路、大秦铁路、焦——兖——日铁路。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五、能源的综合利用:1、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三条产业链。
2、形成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中心的多元结构。
六。
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①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②加强炼焦、电力、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及环境保护。
高二地理知识点汇总大全
高二地理知识点汇总大全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的规律,深入了解和认识地球现象的发生、变化和影响。
地理知识点的学习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下面将对高二地理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汇总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地球与地图知识点1. 地球的构造和地球的运动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自转导致地球的昼夜变化,公转导致地球的季节变化。
2. 地球的形状和尺度地球近似于一个椭球体,其形状不规则,赤道稍微膨胀,南北极稍微扁平。
地球的尺度包括经度、纬度和海拔。
3. 地图的制作和利用地图是对地球表面特征的缩小和概括,包括平面图和球面图。
地图的制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投影方法,并使用比例尺进行缩放。
二、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大气圈地球的大气圈由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干扰层组成。
大气圈对地球保持温暖、发生气象变化和阻挡宇宙射线等起着重要作用。
2. 水资源和水循环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表和大气之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透过地下的过程。
3. 冰川和气候变化冰川是由积累的大量冰雪形成的巨大冰体,主要存在于高山和极地地区。
气候变化导致冰川消融,进而引发海平面上升和自然灾害。
4.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程度,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指特定地区内的居民数量,城市是指人口较多,聚集了人们居住、工作和学习的地方。
人口和城市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互动关系。
2. 经济与交通经济是指人们生产、分配和利用物质财富的活动,交通是实现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和物质流动的手段。
经济和交通紧密相连,对地理格局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3.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指人们对土地进行耕作、种植和养殖的生产活动,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和加工的生产活动。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必考点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必考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学科,通过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居住的地球。
下面是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的必考点,希望对你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的构造与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由内部的核、地幔和外部的地壳组成。
同时,地球的地壳被划分为若干个板块,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球上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的发生。
1.2 大气圈与气候大气圈是地球上空的气体层,由不同气体组成。
气候是一个区域相对稳定的天气状况的统计结果,受到经度、纬度、海洋暖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1.3 水循环与水资源水循环描述了地球上水分在大气、地表、地下的循环过程。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1.4 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地球上存在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
保护生态环境是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任务。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城市化人口是人类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的数量,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聚转移的过程。
人口与城市化对区域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等有重要作用。
2.2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学研究地球上资源的分布、生产、交换和利用等经济活动。
通过研究经济地理,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资源配置、产业布局等。
2.3 文化地理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的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如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2.4 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区域开发研究不同地域的发展潜力和特点,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指导。
区域规划则是制定和实施有关区域空间布局和发展战略的一种手段。
综上所述,以上是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的必考点。
通过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希望这些知识点对你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规律夏半年,从低纬到高纬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至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冬半年,从低纬到高纬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至极点周围出现极夜现象2,季节变化规律夏半年,昼长大于夜长,北半球在夏至日那天昼最长,夜最短冬半年,昼长小于夜长,北半球在冬至日那天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则相反3,北半球夏至日时各地的昼长=冬至日时该地的夜长如:6.22时40°N的昼长=12.22时的夜长=14时51分同理,北半球冬至日时各地的昼长=夏至日时该地的夜长如:12.22时40°的昼长=6.22时的夜长=9时09分4,同一天,南北纬纬度相同的地方,昼长相加=24小时或某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半球同纬度的夜长如:6.22时20°N的昼长+20°S 的夜长=24小时或20°N的昼长=20°S的夜长=13时13分5,在某地,与夏至日(或冬至日)相差多少天,夏至日(或冬至日)前的这一天和夏至日(或冬至日)后的这一天昼夜长短大致相等,日出日落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大致相等.如:在摩尔曼斯克,4月21日与夏至相差约两个月,则夏至后的两个月8月23日,那么4月21日与8月23日这两天的日出日落时间,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都大致相等.这两天约2点日出,22点日落,昼长20小时,夜长2小时.同理,在某地,与春分(或秋分)相差多少天,春分(或秋分)前多少天与春分(或秋分)后多少天的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正午太阳高度大致相等.6,极昼,极夜的纬度分布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越高,极昼,极夜的天数最多.南北极点除两分外,要么是极昼,要么是极夜.如:某日,太阳直射在10°N,则从70°N开始出现极昼,从70°S开始出现极夜.7,正午太阳高度为0°的地方,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除外);午夜太阳高度为0°的地方,出现极昼现象.如:夏至,66°34′S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则从66°34′S开始出现极夜现象某日,80°S的午夜太阳高度为0°,则从80°S至90°S出现极昼现象8,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夜长昼长=昼弧÷15二,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由直射点(此时太阳高度为90°)向四周呈同心圆状递减,至晨昏线上为0度.(1)图中圆心O点为直射点,左侧弧CAD为晨线,右侧弧CBD为昏线,且左侧晨线的中点A点必在赤道上,地方时6时,右侧昏线的中点B点也必在赤道上,地方时18时,OC或OD(视直射点O在哪个半球而定) 地方时为12时①若此时为两分,则A,O,B三点的连线为同一纬线,即赤道;C点为北极点,D 点为南极点②若此时非两分,则A,O,B三点不在同一纬线上a,若O点在北半球,则沿OC线北极点在C点以南,图中没有南极点,且C点所在经线与OD所在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b,若O点在南半球,则沿OD线南极点在D点以北,图中没有北极点,且D点所在经线与OC所在经线也可组成一个经线圈(2)沿着COD线,太阳高度与O点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如,E点与O点相差30°,则两分时,E点为30°S夏至时,E点为30°-23°26′=6°34′S冬至时,E点为30°+23°26′=53°26′S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由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北半球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由23°26′N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规律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半年,夏至(北半球)时,北回归线以及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则达到最小值;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夏半年,冬至(北半球)时,南回归线以及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则达到最小值(3)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的纬度如:某日太阳直射20°N,则90°N的正午太阳高度=20°(4)当极点出现极昼时,在同一天,极点的太阳高度终日不变如,6.22时,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午夜的太阳高度也时23°26′,这一天,极点太阳高度终日不变再如,某日太阳直射20°N,,则北极点在这一天的太阳高度始终为20° (5)某纬度出现极昼时,该地午夜的太阳高度=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90°-当地纬度)=极点的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如,6.22时,70°N的午夜太阳高度=43°26′-(90°-70°)×2=3°26′ =23°26′-(90°-70°)=3°26′再如,某日太阳直射10°,则85°B的午夜太阳高度=15°-(90°-85°)×2=5°=10°-(90°-85°)=5°三,日出日落时间分布规律1,纬度变化规律夏半年,从低纬到高纬,日出时间越来越早,日落时间越来越晚冬半年,从低纬到高纬,日出时间越来越晚,日落时间越来越早2,季节变化规律夏半年,日出时间先逐日提早后逐日变晚,但都是6:00前日出;日落时间先逐日变晚后逐日提早,但都是18:00后日落冬半年,日出时间先逐日变晚后逐日提早,但都是6:00后日出;日落时间先逐提早后逐日变晚,但都是18:00前日落3,北半球夏至日时某地的日出时间=12-冬至日时该地的日出时间如:6.22时20°N是5时23分30秒日出,则12.22时该地的日出时间=12-5:23′30〃=6:36′30〃4,北半球夏至日时某地的日落时间=36-冬至日时该地的日落时间) 如:6.22时60°N是21:14′30〃日落,则12.22时该地的日落时间=36-21:14′30〃=14:45′30〃5,某日某地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24小时6,某日某地的日出时间=该日夜长的一半7,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8,赤道总是6:00日出,18:00日落四,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判定1,直射纬线的判定(1)晨线(或昏线)与过晨线(或昏线)和赤道的交点的那条经线交角为多少度,则直射纬度就是多少度如(2)与开始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纬度互余(3)与正午太阳高度或午夜太阳高度为0°的纬度互余2,直射经线的判定(1)地方时为12的经线(2)过切点的那条经线,大部是昼(3)与0时经线正相对的那条经线(4)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或平分昼半球的经线(5)俯视图上,与太阳光线平行或重合的那条经线五,季节的判定1,从春分日到秋分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为北半球的冬半年2,只要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北半球进入夏半年;只要直射点在南半球,则北半球进入冬半年3,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慢,则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则为北半球的冬半年4,在北半球晨线随纬度的增大而西偏,或昏线随纬度的增大而东偏,则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在北半球晨线随纬度的增大而东偏,或昏线随纬度的增大而西偏,为北半球的冬半年5,在北半球(或南半球)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则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在北半球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则为北半球的冬半年.扩展阅读: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郑州李老师高中地理系列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太阳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平均1/日平均30千米/小时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地轴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恒星日(23时56分4秒)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高二生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地球椭球体的球体,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其北半球略扁,南半球略尖。
地球自转和引力的作用导致了地球的略扁和略鼓的形状。
2.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周长大约为4万公里,直径约为1.28万公里。
其面积约为5.1亿平方公里。
地球是太阳系中第三大的行星,其大小仅次于水星和金星。
3.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三种基本运动,分别是自转、公转和倾斜自转。
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一天。
其自转轴倾角为23.5°,这导致了地球季节的变化。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即一年。
其轨道呈椭圆形,离心率为0.0167。
倾斜自转是指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这一倾斜导致了地球季节的交替。
二、地球的地理特征和地球系统1. 地球的地理特征地球由水、陆两大部分组成,陆地占地球总面积的29%,水域占地球总面积的71%。
地球表面地形复杂,有大陆、海洋、岛屿等地理特征。
地球还有各种地理现象,如地形起伏、地表水文循环、气候分布等。
2. 地球的地球系统地球系统由大气、水文圈、生物圈、岩石圈这四大圈层构成,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保持了地球的动态平衡。
三、地球的地貌和地质构造1. 地球的地貌地球的地貌分为山地、台地、盆地、平原、沿海和海洋地貌。
这些地貌形成于地球长期的构造运动、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等地质现象。
2. 地球的地质构造地球的地质构造主要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构成。
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洋壳,地壳板块构造论和地质构造学是地球地质构造的两个重要理论。
地球地质构造的活动导致了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也导致了大陆漂移,地质资源的形成等。
四、地球的气候和水文环境1. 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分为热带气候、中纬度气候和高纬度气候等不同气候类型。
气候受地球自转、公转、倾斜自转等运动的影响,受到地形、海洋、大气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通用7篇)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通用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通用7篇)自学如果缺乏恒心,专业知识就无法得到巩固;如果没有事业心,遇到困难就会止步不前,甚至半途而废。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3篇)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概念: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2.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3.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①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
②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遥感(RS)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
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2.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信息集成与分析: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2.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1.非工程性防御:(2)"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2.工程性防御措施(1)概念: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2)工程性措施的三种方式:方式实例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通过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高二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及其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密切相关。
下面是高二年级地理知识点的总结,帮助学生复习和掌握重要的地理知识。
一、地理基础知识1.地理学科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地理学科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及其规律,主要关注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地球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2.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形状接近于一个椭球体,地球的结构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
3.地理坐标和经纬度地理坐标是用来表示地球表面上任一点位置的方法,主要包括经度和纬度两个要素。
4.地球的运动和地理时间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两种,地理时间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基准计算。
5.地球的地理区划地球的地理区划主要包括大洲、大洋和地理带等范畴。
二、自然地理知识1.地球的大气层和气候地球的大气层主要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电离层四层。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洋、地形和大气环流等。
2.水资源和水循环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装甲水。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蒸发、凝结、降水、径流、蓄水和补给等过程。
3.地球的火山和地震火山是指地壳上形成的喷出岩浆和热气的地表形态,地震是指地壳发生的震动现象。
它们都与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板块运动有关。
4.地球的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指地球上能够生存和繁衍的生物体组成的区域,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河流和湖泊等。
三、人文地理知识1.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的总数,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主要包括人口的迁入和迁出。
2.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和城市发展的过程,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环境进行系统设计和安排的活动。
3.农业与粮食问题农业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部门,粮食问题是影响国家和人民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二地理归纳总结知识点
高二地理归纳总结知识点第一部分:地球的构造和地貌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貌对我们理解地球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非常重要。
地球的构造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地壳构造。
地球内部结构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内核则主要是铁。
地幔是地球的厚实的一层,地壳其实是地球的一层壳状结构,分为岩石圈、地幔圈和核圈。
而地壳构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和岩石构造。
地形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包括山地、平原、盆地、丘陵、高原等。
岩石构造则是地球岩层的构造特征,包括岩石的组成、构造和变质过程。
第二部分:气候与气候变化地球的气候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巨大的影响。
了解气候与气候变化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气候变化则是指气候长期变化的趋势。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与地球的纬度、季节、风、水汽、地形等因素有关。
气候类型分为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
而气候变化则可导致全球气候模式的变化,对人类产生影响。
第三部分: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对我们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源。
矿产资源指的是地球内部的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和燃料矿物。
能源资源是指可利用的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土地资源是指地球上的土地类型和利用情况。
第四部分:人口与城市化人口与城市化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人口与城市化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人口的分布与人口数量在世界各地是不均匀的,发达国家的人口密度通常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通常较低。
人口的变化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
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例。
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化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0°经线:穿过的点:伦敦、直布罗陀海峡东侧、几内亚湾。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集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集一、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三维空间体,其大小约为12735.9千米。
地球的形状并非完全规则的椭球体,它呈现出赤道略胖、两极略扁的形状。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结构。
地壳是最外层的固体岩石层,厚度约为5-70千米;地幔是介于地壳和核之间的固体硅铁质层,厚度约为2900千米;外核是液态的铁镍合金层,厚度约为2100千米;内核是固态的铁镍合金层,直径约为2400千米。
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地图是用于记录和展示地球表面特征的平面图。
地图的制作需要经纬度、比例尺和图例等元素。
经度用于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纬度用于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置。
比例尺是地图上线段长度与实际地面线段长度的比值,图例用于解释地图上各种符号的含义。
二、自然地理1. 内力作用地球板块构造理论:地球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分为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浮动并相互推移。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地壳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地震的发生和地震带:地震是地壳因内力作用所引起的震动现象。
地震带是地球历史上广泛出现地震活动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火山的形成和类型:火山是地球表面向外喷发岩浆、热气和火山灰等物质的地质现象。
根据喷发物质的不同,火山可分为火山岩浆喷发和火山烟气喷发两种类型。
2. 外力作用风化和侵蚀:风化是地表岩石受到风力侵蚀的过程,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形式。
侵蚀是河流、冰川和风力等对地表岩石的磨蚀和搬运作用。
冰川和地貌:冰川是由大量积雪积累形成的巨大冰体。
冰川通过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造成了冰川地貌,如冰川谷、冰川河和冰碛等。
河流和地貌:河流是地表径流的一部分,它通过侵蚀、搬运和沉积等作用塑造了各种地貌景观,如峡谷、三角洲和冲积平原等。
三、人文地理人口与城市: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的居民总数,城市则是人口聚居、经济发展相对集中的地区。
人口增长对城市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城市化进程加速、资源压力增大等。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的运动方式包括自转和公转。
它围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动,自西向东转动,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同时,它也在地轴上自西向东转动,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则为顺时针。
地球的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近日点(每年1月初)和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快和慢。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同(15°/h)。
真正的周期包括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和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9分10秒)。
地球的运动周期包括昼夜交替周期和直射点回归周期。
昼夜交替周期是一个太阳日(24小时),而直射点回归周期是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所示。
地球公转过程中,根据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简便方法是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右偏右冬。
同时,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也会发生变化,1月初速度最快,7月初速度最慢。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晨昏线是判读昼夜交替的关键。
它与赤道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而太阳高度的分布是昼半球上大于0度,夜半球上小于0度,晨昏线上等于0度。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
地方时的计算原理是东早西晚,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1°=4分钟)。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是已知地方时加减4分钟乘以两地经度差。
本文介绍了地球上的一些基本天文现象的计算和判断方法,包括经纬度差的计算、昼夜长短和区时的计算、光照图的判断方法和步骤、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的确定、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和判断方法,以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时需要根据东西方向选择加减号,时区数的计算需要四舍五入,判断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偏移方向需要使用右手和左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全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全地理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要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环境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学科,它包括两个主要分支:物质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物质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特征、自然资源等自然环境因素,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要点:1.地球的组成:地壳、地幔、地核;2.地球的形状:近似于椭球体;3.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4.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5.地球的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季节变化、地球自转引起的日照时间差异等;6.地形地貌:山地、高原、平原、湖泊、河流等;7.气候要素:温度、降水、风、湿度等;8.地球的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冰川、雪等;9.自然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
二、人文地理要点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工业等方面。
人文地理要点:1.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人口密度、人口比例、人口增长率、城市化进程等;2.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等;3.交通与通讯:陆路交通、水路交通、空中交通、信息技术对通讯的影响等;4.农业: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区划等;5.工业与经济:工业革命、工业化进程、工业与环境的关系等;6.文化地理要点:语言、宗教、民族、风俗习惯等;7.区域发展差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等。
三、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地理知识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物质构成和自然环境,还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指导。
同时,掌握地理知识还能够加深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培养我们的地理思维和观察能力。
地理知识的应用价值:1.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各地气候特点,合理安排旅行、工作和居住等;2.资源开发与保护:合理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3.灾害预防与救援:通过对地理灾害的研究,提前进行预防和救援;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了解地球环境问题,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5.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合理规划城市和地区的发展,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完整版)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具有过渡性质。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3、(1)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2)异: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也是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江三角洲。
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4、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
5、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6、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7、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例)(1)早期: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024年高二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模板
2024年高二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模板地理知识点总结模板(2024年高二年级)
一、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2. 经纬度和地理坐标
3. 地图投影和地图比例尺
4.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二、自然地理
1. 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
2. 大气层和气候带
3. 地球的水资源和水循环
4. 地球的地貌和地质结构
5.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三、人文地理
1. 人口与人口分布
2. 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3. 农业与农业区划
4. 工业与工业区划
5. 文化地理和文化景观
四、经济地理
1. 面积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2. 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
3. 资源利用与环境问题
4. 区域差异与经济一体化
5. 可持续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
五、城市规划与交通
1. 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
2. 交通网络与交通规划
3. 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4. 交通拥堵与交通管理
5. 交通与环境的关系
六、全球化与地球村
1. 全球化的定义与特征
2.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
3.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的地缘经济战略
4.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5. 地球村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七、地理实践与生活
1. 实地考察和地理调查研究方法
2. 地理学对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3. 地理环境与健康生活
4. 地理灾害与风险管理
5.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以上就是2024年高二年级地理知识点的总结模板,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教材和课堂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拓展和细化。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知识点整理
高中地理知识点梳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专题1:天体系统——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及相互层次关系总星系,距今150亿年,是人类目前可观测到的宇宙部分;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的主要构成。
(P5天体系统图)1、概念,一个宇宙年、一个天文单位、光年、一个回归年、一个恒星年2、九大行星及小行星绕日公转的主要特征,共面性、近圆形、同向性。
3、太阳与地球的主要物理常量的对比(体积、质量、半径、密度),太阳的主要构成成分,氢和氦。
4、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太阳是地球表面光热地主要来源.太阳目前正处于旺盛的中年期。
太阳的核聚变反应。
5、太阳的外部结构(太阳的外部大气层结构)厚度亮度温度太阳活动内外光球层小大肉眼可见的明亮圆盘亮暗低高黑子色球层玫瑰色日全食可见耀斑、日珥日冕层珍珠色日全食可见太阳风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耀斑,平均周期11年黑子、耀斑活动剧烈时,发出的射电将干扰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影响,甚至中断;地球上的降水和气温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与人类的疾病息息相关。
太阳风活动剧烈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将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是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大气层,是南北两极的夜空产生极光现象。
专题2:月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引力小,无大气层,无风、无水、无声、无天气变化现象,温差很大,环形山、月球的同步自转。
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日地月位置关系近似成一线,月在中垂直近似成一线,地在中垂直月相不可见西边部分亮满圆亮东边部分亮农历时间初一、初二初七、初八十五、十六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时间不可见上半夜可见整夜见下半夜可见出现时段与日同升正午-傍晚-子夜傍晚-子夜-黎明子夜-黎明-正午潮汐大小大小一轮月相出现的的顺序为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周期为一个朔望月,29.53日。
日月引潮力的对比,大潮和小潮。
专题3: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历程和意义。
高二地理49个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49个知识点归纳地理作为一门学科,涉及范围广泛,知识点繁多。
在高二地理学习中,我们需要系统地归纳和总结这些知识点,以便更好地掌握和应用。
本文将以高二地理的学习内容为基础,对其中的49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归纳和概括。
一、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结构、地球的形状、地理坐标系统、地图的制作和使用等。
2. 大气层与气候大气层的组成、大气层的运动、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影响等。
3. 水资源水的循环、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污染等。
4. 生物圈与生物资源生物圈的结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问题的防治等。
5. 地壳运动与地貌形成地壳的运动类型、地震与火山活动、地貌的分类与形成机制等。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规模与分布、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等。
2. 区域可持续发展发展与不发展、区域发展的差异及成因、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等。
3. 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与影响、工业化的发展与问题、城市与工业空间组织等。
4. 农业与农村农业类型与农业区划、农业现代化与农村问题、乡村振兴等。
5. 交通与通信交通方式与通信技术、交通网络与通信网络的发展、交通与通信对地理的影响等。
三、区域地理1. 中国地理概况中国的地理位置与边界、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
2. 中国的区域差异中国的自然地理差异、中国的人文地理差异、中国的经济发展差异等。
3.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的自然地理、华北地区的经济与城市发展、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等。
4.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东北地区的经济与产业发展、东北地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等。
5. 华东地区华东地区的自然地理、华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华东地区的农业与农村问题等。
6.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的自然地理、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等。
7.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西南地区的经济与产业发展、西南地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等。
8.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西北地区的经济与城市化、西北地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等。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自然地理一、大地运动及其影响①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的概念、板块间的运动方式、板块运动对地球的影响)②地震 (地震的概念、地震波的种类和传播规律、地震带的分布)③火山 (火山的概念、火山的分类、火山喷发类型及其影响)二、气候及其变化①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气候带的规律、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②气体层的特性和变化 (大气层的组成、温度、气压和密度的变化规律、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③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的类型和特点、全球气候变化对灾害的影响)三、地形地貌及其演化①地貌要素对比 (地形、地貌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地貌的要素与地震、火山、河流等自然现象的关系)②地形构造 (地形构造的类型和规律、不同地形构造的影响)③地表风化与侵蚀 (地表的物理和化学风化、河流侵蚀和冰川侵蚀的作用)四、水文地理①全球的水循环 (水的循环过程和规律、水循环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②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地下水的利用与管理)③海洋与海洋资源 (海洋的基本特征、海洋生态环境、海洋资源的利用与管理)五、能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①化石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产地、贮量、开发和利用)②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③能源与环境 (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可持续能源的发展)第二部分人文地理一、人口与人口分布①人口数量和增长 (人口增长的原因、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②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的定义和计算、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和原因、城市化和农业人口问题)③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原因、类型和特点、人口迁移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二、城市与城市化①城市的定义和特征 (城市和乡村的区别、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分类)②城市化 (城市化的概念和特征、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管理)③城市规划和建设 (城市规划的原理和内容、城市建设的方向和策略)三、经济地理①经济结构和特色 (经济结构的定义和类型、各种经济结构的特点和影响)②经济活动的分布 (产业分布的规律、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③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趋势与经济发展)四、文化和文化地理①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各个方面的特点、文化的分类和内涵)②文化的传播 (文化的传播方式和机制、文化的影响、跨文化交流)③文化地理 (文化地理的概念、文化地理的内涵、文化地理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五、政治和政治地理①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 (政治制度的类型和特点、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影响)②政治地理 (政治地理的概念、政治地理的内涵、政治地理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③全球政治格局和政治分化 (全球政治格局的演变、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分化、政治风险和地缘战略)总之,高二地理学科中包含丰富多彩的知识点,涉及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多个领域。
高中高二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高二地理必背知识点高二地理必背知识点一、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理论大陆漂移是指地壳上的大陆陆地相对于地球表面其它部分发生迁移的现象。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是由一些相对活动的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沿着地球表面的运动轨迹相互碰撞、分离和滑动。
二、火山与地震火山是指地壳中岩浆在地面或海床上喷出的地方,火山喷发是地壳内岩浆活动的结果。
地震是指由地下岩石爆裂和滑动所引起的地球表面晃动的现象。
三、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分为大洲地壳和海洋地壳两部分。
地幔是地壳之下的一层,主要由固态岩石组成。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液态熔融态岩石,而内核则是固态。
四、地貌演变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总称,地貌演变是指地球表面地貌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地貌演变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水体、地质构造、生物等。
五、水资源与管理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合理管理水资源对于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水资源管理涉及到水源保护、水资源分配、水污染治理等方面。
六、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的统计结果,气象则研究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其与地面相互作用的过程。
气候与气象的研究对于预测天气、灾害预警和气候变化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七、土地资源与利用土地资源是用于农业、工业、建设等活动的地球表面的土壤、地形和地貌等自然要素的综合体。
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可以实现土地的最大效益,提高农田产量和城市建设的质量。
八、人口与城市化人口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内居住的人的总数,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人口与城市化对于城市规划、资源配置、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以上是高中高二地理必背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的相关内容,提高学习成绩。
高二地理全册知识点汇总
高二地理全册知识点汇总1. 地球与地球经验: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由固体地壳、液态水和气态大气组成。
地球的形状呈近似于椭球体,它自转一周的时间称为地球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
2. 地壳和地壳运动: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岩石壳,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壳运动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和地壳运动带动的地貌变化。
3. 内部地球: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由液态的铁和镍组成,内核由固态的铁和镍组成。
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4. 地球板块运动和地震:地球的地壳分为若干个板块,它们在地幔上漂浮并进行相对移动。
地球板块运动导致了地震、火山和地壳断裂等地质灾害。
5. 大气圈和气候:大气圈是地球围绕地球表面的气体层,由多种气体组成。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相对较长时间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湿度和风向等要素。
6. 水资源和水循环:水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水循环是指水在大气圈、地表和地下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等环节。
7. 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气候变化是地球气候系统长期的平均气候状况发生的变化,可以导致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
环境保护是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减缓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
8. 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地图制作、资源管理等领域。
9.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指一个地区的居民总数,人口数量、分布和迁移对城市的发展和规划产生重要影响。
城市是人口密度高、功能集中、经济发达的地区。
10.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产业和交通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和贸易等方面。
以上是高二地理全册的知识点汇总,包括地球与地球经验、地壳和地壳运动、内部地球、地球板块运动和地震、大气圈和气候、水资源和水循环、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人口与城市以及经济地理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具有过渡性质。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1)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2)异:①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也是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江三角洲。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4、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
5、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6、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7、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例)(1)早期: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人口越来越稠密。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3)农业社会后期:①工商业的发展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地理信息技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
2、遥感:(RS) 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目标物→传感器(关键装置)→遥感地面系统→成果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
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和财力,提高效率。
3、全球定位系统:(GPS) 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和定位的系统。
(1)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2)特点: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具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地理信息系统:(GIS)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5、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即互为独立又相互促进。
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6、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将各种地理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的立体、动态的显示。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荒漠化指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西北地区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西北地区地形地貌: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以荒漠、草原景观为主,其成因: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3、由于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递减,因此干旱程度增加,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减少;贺兰山以东的内蒙古高原主要属于半干旱的草原地带;贺兰山以西形成了大片的沙漠和戈壁,只有一些高耸的山地迎风坡地带,降水稍多。
山地迎风坡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4、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④气候异常也可以影响到荒漠化的进程。
5、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起决定性作用)(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A.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B.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主要表现: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
6、西北地区的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在有水源灌溉的绿洲地区。
原因是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另外由于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8、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A.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防治荒漠化要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4)荒漠化具体治理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5)我国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经验生物固沙、草方格沙障、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9、我国政府在西北地区的生态建没和荒漠化防治中,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1、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众多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如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2、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其中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但现在世界森林面积减小的趋势仍在加剧,尤其热带原始林是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
3、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度。
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
4、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地球之肺: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地球生物进化史中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5、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6、雨林生态的脆弱性;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贫瘠7、亚马孙雨林开发: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开发规模小,没有太大的影响;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③1970年,巴西政府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迁都巴西利亚、移民亚马孙平原、借助外资并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8、在当前背景下,面对雨林破坏严重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1、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②市场广阔;③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3、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策略: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③加强煤炭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4、加强能源综合利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①加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②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山西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工业三废的治理。
§2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1、流域:又称供水区,是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
水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又称河系。
2、河流水系由干流和一系列支流组成,一般将流入干流的支流,叫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叫二级支流,依次类推。
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称为分水岭。
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分水界)。
3、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4、河流开发要考虑流域内不同区域的差异性,进行针对性开发:组成部分重要性保护重点山地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植被生态保护河流是流域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5、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①地形:多山,地势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