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骨骼肌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1.力量 ➢ 同一块肌肉,在收缩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 缩可产生最大的肌力。离心收缩产生的力量比向心 收缩大50%左右,比等长收缩大25%左右。
原因:离心收缩:牵张反射的力量+肌肉中弹性成 分被拉长产生的阻力
三、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2.代谢 在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向心收缩时所消耗
(五)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 1.在运动中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参与工作的程度依运动强 度而定:在以较低的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而在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六)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慢肌纤维特性主要适合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快肌纤维 特性较适合速度、爆发力、力量性项目。所以运动员 的肌纤维类型具有项目特点: ➢时间短、强度大项目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高于 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 ➢耐力项目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于非耐力项目 运动员和一般人。 ➢既需要耐力又需速度项目的运动员(如中跑、自行车 等)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百分比相当。
(三)不同肌纤维类型的代谢特征:
1、慢肌纤维中氧化酶活性高,有氧代谢能力强。 2、快肌纤维中无氧代谢酶活性高,无氧代谢能力强。
(四)不同肌纤维类型的生理特征: 1.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 纤维收缩速度慢。 2.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力量: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 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 3.肌纤维类型与疲劳:慢肌纤维抗疲劳能力比快肌纤维 强。
三、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产生原因:(1)细胞膜在安静状态下对K+的通 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对A-则完全没有通透性。
三、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受到刺激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Na+> K+
三、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总结
❖ 条件:(1)刺激→被刺激处膜的离子通透性突然 变化→ Na +通透性> K+通透性
2、产生原理:①膜两侧的离子分布不均,存在浓度差: 膜外高:Na+(13:1)、Cl-,膜内高:K+(28:1)、A-
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②细胞膜对离子有选择性通透的功能。 安静时通透性:K+ >Cl-> Na+ > A-
静息电位产生的生理机制
①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
②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K+>Cl>Na+>A-
运动生理学
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
第一章 骨骼肌
第一节 骨骼肌的收缩与舒张原理 第二节 肌肉的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
第三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一节 骨骼肌的舒张与收缩原理
内容提要 主要介绍骨骼肌的微细结构、肌肉的生物电现 象、肌肉收缩舒张原理。 学习目标 1、熟悉肌肉的微细结构和特征 2、了解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产生的原理 3、掌握肌肉收缩舒张的原理及过程。
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二)等长收缩(静力性收缩) ➢指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变化而长度不变的收缩。
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三)离心收缩 ➢1、定义:肌肉在收 缩时,肌力小于阻力, 长度变长的收缩。(拉 长收缩)
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四)超等长收缩 骨骼肌工作时先做离心 式拉长,继而做向心式 收缩的一种复合式收缩 形式。
骨骼肌的特性(重点)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重点)
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 运动单位动员(重点)
一、骨骼肌的特性
(一)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伸展性: 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或负重时可被拉长 的特性。
弹性: 而当外力或负重取消后,肌肉的长度又可 恢复的特性。
黏滞性:肌浆内各分子之间的相互摩擦所产生的作 用力的特性。
一、骨骼肌的微细结构
肌纤维的结构
肌纤维(肌细胞) 肌原纤维
肌管系统
横管系统(T管)肌细胞
膜横向内凹而成。)
纵管系统:(L管)也
称肌质网,围绕在每条肌 原纤维外面的网状结构, 其走行方向与肌纤维纵轴 平行,是Ca2+的储存库)
终池:L管在接近T管时形 成的特殊膨大。 三联管:1T管+ 2终 池
(一)肌原纤维
的能量高于离心收缩,其耗氧量也高于离心收缩。
三、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3.肌肉酸疼: 肌肉做离心工作容易引起肌肉的酸疼和损伤。等长 收缩次之、向心收缩最低。
四、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
(一)绝对力量与相对力量 ➢绝对肌力:某一块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 肌肉的绝对肌力和肌肉的横断面大小有关,肌肉的横 断面越大,其绝对肌力越大。 ➢相对肌力:肌肉单位横断面积所具有的肌力。 ➢绝对力量:在整体情况下,一个人所能举起的最大 重量。在一般情况下,体重越大绝对力量越大。 ➢相对力量(评价运动员力量素质的指标): 如果将某人的绝对力量除以他的体重,即 每公斤体重的肌肉力量。
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终板)结构: ①接头前膜(终板前膜):含乙酰胆碱(ACH) ②接头后膜(终板后膜) :含ACH受体和胆碱酯酶 ③接头间隙(终板间隙)
兴奋由神经传给肌肉的过程
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 膜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向膜内流动 接头前膜内囊泡移动、融合、破裂,
囊泡中的ACh释放 ACh与终板膜上的受体结合,
肌原纤维呈长纤维状, 纵惯肌纤维全长,由粗肌 丝和细肌丝组成。
骨骼肌超微结构示意图
肌小节(肌节):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是肌纤维基本的 结构和功能单位。
A带 I带
区
肌丝的分子组成
细肌丝: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粗肌丝:肌球蛋白
1、粗肌丝 ①横桥在一定条件下能 与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发 生可逆性结合。 ②横桥具有ATP酶的作用, 能分解ATP而获得能量, 用于横桥运动
四、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了解)
(二)力量-速度曲线 负荷越大,肌肉收缩力量 越大,速度也越慢。即力 量与速度呈负相关。 力量:与活化的横桥数目 有关 速度:与能量释放速率和 ATP酶活性有关。
力量速度曲线
四、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
(三)肌肉爆发力:人 体运动时所输出的功率 实际上就是指肌肉的爆 发力,指人体单位时间 内所做的功。 P=F乘以D
一、骨骼肌的特性
(二)骨骼肌的生理特性
1、骨骼肌的兴奋性
(1)定义:骨骼肌受到刺激后可产生兴奋(即产生 动作电位)的特性称为兴奋性。 (2)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 ①阈强度:引起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刺激(评定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②刺激的作用时间 ③刺激强度变化率
2、骨骼肌的收缩性 (1)定义:肌肉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立即产生收 缩反应,这种特性称为收缩性。 (2)收缩情况:
(八)运动对骨骼肌形态和机能的影响
1.运动导致延迟性肌肉酸痛
从事大负荷和不适应的运动负荷之后24-72h运动肌会不同 程度的酸痛,并伴随僵硬、肿胀、肌力下降等症状,成为延迟 性肌肉酸痛。
2.运动导致骨骼肌超微结构改变
作业 一、名词解释 肌小节 三联管 终池 动作电位 静息电位 神经-肌肉接头 运动单位 二、简答题 1、简述肌肉兴奋收缩偶联的过程? 2、简述骨骼肌收缩舒展的分子机制? 3、简述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及相互间的区别? 4、简述肌纤维的分类及特点? 5、简述运动对肌纤维类型的影响?
(一)向心收缩 定义: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 又称为缩短收缩。等张收缩、等动收缩
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1、等张收到 定义:肌肉在收缩时,张力相等 ,长度发生改变的收缩。
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2、等动收缩 ➢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 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 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 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 肉收缩。
3、动作电位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化的过程
(1)静息相 (2)去极相 去极化:-90→0mv
反极化:0→+30mv (3)复极相:+30→-90mv
❖4、动作电位的传导
❖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机制用--局部电流 学说来解释
五、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细胞间兴奋传递
神经与神经间传递
神经与肌肉间传递
五、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单收缩 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
(1)单收缩:给肌肉 一次短促的刺激后, 先产生一次动作电 位,紧接着进行的 一次机械性收缩。
(2)强直收缩:肌肉受到连续刺激,前一次收缩和 舒张尚未结束,新的收缩在此基础上出现的过程。
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根据肌肉收缩时长度的变化,把肌肉收缩分为: 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超等长收缩
(二)不同肌纤维类型的形态特征: 1.肌纤维直径:快肌纤维较粗,含有较多收缩蛋白,肌 浆网也较发达。 2.毛细血管网:慢肌较丰富。 3.肌红蛋白:慢肌有较多的肌红蛋白所以颜色呈红色。 4.线粒体:慢肌纤维有较多的线粒体,且体积较大。 5.神经支配:快肌纤维有较大的神经元支配,神经纤 维较粗,其传导速度较快。
五、运动单位的动员
(二)运动单位动员 1、概念: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 合,称为运动单位动员(简称MUI)。运动单位动员也 可称为运动单位募集。
第三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一)肌纤维类型的划分: 1、按照收缩速度分类:快肌纤维、慢肌纤维。 2、按照肌纤维的颜色:白肌纤维、红肌纤维, 如果结合收缩速度来分:快缩白、快缩红、慢缩红 3、按肌肉收缩及代谢特点:快缩-糖酵解型、快缩氧 化-糖酵解型、慢缩氧化型三种。 4、根据肌球蛋白重链同功型划分: ǀ、ǁa、ǁb
(七)运动对肌纤维类型的影响
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影响: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 来看,在正常的训练条件下,肌纤维的类型的转变是不 可逆的,只能从快肌向慢肌转变,不可能或很少从慢肌 向快肌转变。 2.肌纤维选择性肥大:耐力训练可引起慢肌纤维选择性 肥大,速度、爆发力训练可引起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3.对肌纤维代谢能力的影响:耐力训练可引起肌纤维中 与氧化供能有关酶的活性增强,提高有氧能力,而速度 训练导致无氧氧化酶的活性增强,提高无氧能力。
2、细肌丝
肌动蛋白:表面有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静息时被原肌 球蛋白掩盖。 原肌球蛋白:静息时掩盖横桥的结合位点。 肌钙蛋白:把原肌球蛋白附着于肌动蛋白上。
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膜电位) 1、定义: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 的电位差。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产生终板电位(EPP) 终板电位达到阈电位 爆发肌细胞膜动作电位
六、肌纤维收缩的分子机制
❖ 在整体内,肌肉收缩是由运动神经元传来的冲动所 引起的。肌肉收缩的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衔接的主要 环节:
❖ 1.兴奋-收缩耦联; ❖ 2.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 ❖ 3.肌肉的舒张。
(1)兴奋-收缩耦联:肌细胞膜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 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 三个主要步骤: ①肌膜电兴奋的传导: 肌膜产生AP,横管 三联管。 ②肌浆网中Ca2+的释放:指终 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 内的Ca2+顺浓度梯度进入肌浆, 触发肌丝滑行,肌细胞收缩。 ③肌质网对Ca2+的再回收, 肌肉舒张。 ∴Ca2+是兴奋-收缩耦联的 耦联物
t
五、运动单位的动员
(一)运动单位 1、概念:一个α-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 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简称MU)。
五、运动单位的动员
2、分类 (1)运动性运动单位:肌纤维兴奋时发放的冲动频率 较高,收缩力量大,但容易疲劳,氧化酶的含量较低, 属于快肌运动单位。 (2)紧张性运动单位:肌纤维兴奋时冲动频率较低, 但发放可持续较长的时间,氧化酶的含量较高,属于 慢肌运动单位。
(2)膜外高Na + 、膜内低Na+ ❖结果:(1)Na +大量内流
(2)Na +继续内流→膜内正外负 (3)膜内正电逐渐阻止Na +内流→ Na +
达到平衡电位。 (4)Na +通透性↓、K +通透性↑恢复→ K
+外流→恢复静息电位→复极化。 本质: Na +的平衡电位。
三、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肌丝滑行
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 终池内的Ca2+进入肌 浆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肌钙蛋白的分子结构改变
原肌球蛋白位移, 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合, 分解ATP释放能量 横桥摆动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按任意键 飞入横桥摆动动画
(2)骨骼肌舒张机制
复习
第二节 肌肉的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
③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K+] ↑→膜外电位↑(正电场)
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 ④当扩散动力与阻力达到动态平衡时=RP 结论:RP的产生主要是K+向膜外扩散的结果。 ∴RP=K+的平衡电位
三、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二)动作电位(AP) 1、定义: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细胞内产生的可扩 布的电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