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体育理论课教学设计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七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体育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皮肤擦伤等类型的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及成因;2. 培养学生具备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和能力;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损伤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成因及预防措施。
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及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等;2. 学具:运动损伤防护手册、实践操作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的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理论讲解:a. 介绍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及成因;b. 分析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c. 讲解运动损伤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实践操作:a. 演示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等损伤的处理方法;b.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模拟操作,教师指导;c. 针对不同类型的损伤,让学生进行模拟处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的相关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运动损伤类型、成因、预防与处理的题目,让学生现场作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类型a. 关节扭伤b. 肌肉拉伤c. 骨折d. 皮肤擦伤2. 成因及预防措施3. 运动损伤处理方法a. 扭伤处理b. 拉伤处理c. 骨折处理d. 擦伤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体育运动中至少三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并说明其成因;b. 针对自己最熟悉的一项运动,分析如何预防运动损伤;c. 假设你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了关节扭伤,请详细描述处理方法。
2. 答案:a. 例: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
成因分别为:关节扭伤是由于关节部位受力不当或关节活动范围过大导致;肌肉拉伤是由于肌肉过度拉伸或收缩力过大造成;骨折是因为外力作用使骨骼断裂。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教案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要详细内容为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预防和处理方法。
具体包括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皮肤擦伤、骨折等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成因及处理流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及成因,提高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成因及处理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运动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模型、实物演示工具。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损伤的图片,引发学生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a. 介绍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及成因。
b. 讲解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c. 详细阐述各种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3. 实践操作:b. 教师演示运动损伤的处理流程,学生跟随操作。
4.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如何识别和应对运动损伤。
5. 随堂练习:学生互相扮演受伤者,模拟处理运动损伤的场景。
六、板书设计1. 常见运动损伤类型及成因2. 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3. 运动损伤处理流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写一份预防运动损伤的宣传单。
a. 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及成因。
b. 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c. 运动损伤的初步处理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通过课后反思,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a. 邀请专业医生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识。
b. 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实地了解和预防运动损伤。
c. 开展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3. 作业设计的内容与形式;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体育课优质教案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及防治
体育课优质教案常见运动损伤处理及防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七章《运动安全与损伤处理》第三节“常见运动损伤处理及防治”。
详细内容包括:运动损伤定义、分类及原因;常见运动损伤如擦伤、扭伤、肌肉拉伤、骨折等具体表现和紧急处理方法;运动损伤预防措施及康复训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运动损伤基本知识,掌握常见运动损伤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在运动过程中自我保护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运动损伤,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常见运动损伤具体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2.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定义、分类及原因;擦伤、扭伤、肌肉拉伤、骨折等常见运动损伤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挂图、模型、急救箱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践操作材料(如绷带、碘伏、创可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运动损伤图片,让学生解运动损伤严重性,引发他们对运动损伤处理方法关注。
2. 理论讲解:(1)运动损伤定义、分类及原因。
(2)常见运动损伤具体表现和紧急处理方法。
(3)运动损伤预防措施及康复训练。
3. 实践操作:4. 例题讲解:以擦伤为例,讲解如何进行现场处理和后续护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互相扮演伤员和救护者,进行紧急处理方法实践操作。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定义、分类及原因。
2. 常见运动损伤处理方法:(1)擦伤(2)扭伤(3)肌肉拉伤(4)骨折3. 运动损伤预防措施及康复训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份针对运动损伤紧急处理指南。
(1)运动损伤定义、分类及原因。
(2)擦伤、扭伤、肌肉拉伤、骨折等常见运动损伤处理方法。
(3)运动损伤预防措施及康复训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同学在实践操作中仍存在处理方法不准确问题,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更多关于运动损伤处理知识,提高自己运动安全意识。
体育课教案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及防治
体育课教案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及防治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症状及处理方法;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运动损伤预防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症状及处理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运动中正确运用预防措施,降低损伤风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箱等;2. 学具:笔记本、笔、运动防护用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运动损伤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肌肉拉伤:介绍肌肉拉伤的类型、症状及处理方法;(2)关节扭伤:介绍关节扭伤的类型、症状及处理方法;(3)骨折:介绍骨折的类型、症状及处理方法;(4)皮肤擦伤:介绍皮肤擦伤的类型、症状及处理方法。
3. 实践操作: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运动损伤,模拟损伤发生时的处理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运动损伤处理方法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在实际运动中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一组关于常见运动损伤处理方法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常见运动损伤类型:肌肉拉伤关节扭伤骨折皮肤擦伤2. 损伤症状及处理方法:肌肉拉伤: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冷敷、抬高患肢、休息关节扭伤: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冷敷、固定、休息骨折:骨折部位畸形、疼痛、功能障碍;固定、送医皮肤擦伤:皮肤破损、出血;清洁、消毒、包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种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答案:(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2)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3)正确掌握运动技术,避免动作错误。
2. 作业题目:当发生肌肉拉伤时,应该如何处理?答案:立即停止运动,冷敷患处,抬高患肢,休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掌握程度较高,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处理方法不熟练、急救措施不正确等。
完整版体育课教案常见运动损伤处理及防治
完整版体育课教案常见运动损伤处理及防治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提高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识。
2. 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分类、原因及处理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肌肉拉伤、关节扭伤、骨折、皮肤擦伤等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运动损伤现象,并提出问题:“什么是运动损伤?运动损伤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2. 知识讲解(15分钟)(1)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
(2)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①肌肉拉伤:立即停止运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
②关节扭伤:立即停止运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必要时进行复位。
③骨折:保持伤肢固定,尽快就医。
④皮肤擦伤:清洗伤口,消毒,包扎。
3. 实践操作(10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发放急救包,让学生动手实践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道关于运动损伤处理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互相扮演伤员和救护者,进行情景模拟,检验学生对运动损伤处理方法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常见运动损伤处理及防治①肌肉拉伤: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②关节扭伤: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复位③骨折:固定伤肢、尽快就医④皮肤擦伤:清洗伤口、消毒、包扎2. 运动损伤预防措施①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②合理安排运动负荷③注意运动器材和场地的安全④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
(2)举例说明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2. 答案:(1)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身体组织损伤。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技能重点:培养学生具备以下技能:
(1)能正确评估运动环境,预防潜在损伤风险;
(2)在实际运动中,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保护;
(3)在发生运动损伤时,能迅速采取合适的紧急处理措施。
(二)教学难点
1.知识难点:本章的知识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不同运动损伤的发生机制,以及如何根据损伤类型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5.学习兴趣:学生对实际操作和案例分享感兴趣,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本章内容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知识重点:本章的知识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紧急处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了解运动损伤的分类、原因及常见部位;
(2)掌握运动损伤预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知识储备: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但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知识掌握不足,需要通过本章学习弥补这一空白。
3.能力水平:学生在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掌握预防运动损伤和紧急处理的方法。
4.情感态度: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可能导致对运动产生恐惧心理,影响运动积极性。因此,在本章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正确面对运动损伤,树立信心。
(3)实践题:模拟实际运动损伤情景,进行紧急处理操作。
2.教学目标: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教学指导: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章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强调以下几点:
(1)运动损伤的分类、原因及常见部位;
(2)预防运动损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常见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学习教案
常见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七章第三节“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详细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方法。
2. 使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学会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3. 使学生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预防及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箱。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运动员受伤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关注。
(2)提问:“你们在运动过程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损伤?如何处理的?”2. 知识讲解(1)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识别。
(2)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3)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受伤经历及处理方法。
(2)教师示范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运动损伤处理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判断几个运动损伤案例,识别损伤类型并给出处理方法。
(2)分组讨论,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出不足之处。
六、板书设计1. 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2. 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3.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1)充分热身: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2)合理安排运动量: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训练。
(3)正确使用运动器材:选用适合自己的运动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因器材不当导致的损伤。
(4)加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训练:加强关键部位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训练,提高运动能力,降低损伤风险。
2024年完整版体育课教案常见运动损伤处理及防治
2024年完整版体育课教案常见运动损伤处理及防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七章《运动保健》第二节“常见运动损伤处理及防治”。
具体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紧急处理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及措施;实际操作演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紧急处理方法,提高运动保健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紧急处理方法。
难点: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及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箱。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运动损伤的危害,激发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
3. 常见运动损伤识别与处理:(1)关节扭伤(2)肌肉拉伤(3)骨折(4)皮肤擦伤采用图文并茂、模型展示、现场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损伤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4. 运动损伤的预防:(1)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措施:加强锻炼、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注意运动器材和场地、遵循运动规则等。
5. 实际操作演练:分组进行模拟急救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常见运动损伤处理及防治(1)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2)常见运动损伤识别与紧急处理1)关节扭伤2)肌肉拉伤3)骨折4)皮肤擦伤(3)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及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
(2)列举三种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3)谈谈你对运动损伤预防的认识。
2. 答案:(3)结合教材内容和个人实际,阐述运动损伤预防的意义和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体育社团,了解更多运动保健知识,提高自身运动素养。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学设计—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运动损伤的处理和预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身体健康方面的内容,其具体要求是:了解运动损伤及预防和处理;了解运动损伤对运动者的影响;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整理、了解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性,以及防治运动损伤的方法;通过学习熟悉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预防处理手段,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2)技能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知道体育锻炼的方法,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并能够力所能及的指导帮助身边的人进行预防运动损伤的处理。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一)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把运动损伤的处理和预防的方法等书本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生活技能。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我们的体育课根据上课的场所不同有哪几种?学生:室内、室外。
老师:今天我们将在教室里进行室内的教学。
你在平时的运动中受过伤吗?学生:我摔伤过腿,我擦破过胳膊。
老师:看来很多同学在运动中有过受伤的经历。
我们进行体育锻炼,参加各种活动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更强壮,是为了让我们抵抗力增强,但是如果在运动中受伤了,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发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多的不便,所以我们要避免各种运动损伤的发生,让我们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更好的锻炼。
导出课题:“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三)概述体育运动中,不管任何原因造成的损伤都称为运动损伤(四)运动损伤的原因1.年龄小、骨骼发育未成熟2.技术能力差3.身体状况不良4.心理素质差5.自然环境影响6.人工环境影响四、常见的运动损伤1.网球肘多发生在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投掷等项目中。
打球时由于用力过猛,球的冲击力作用于腕伸肌或被动牵扯造成的。
肘关节外侧剧烈疼痛,并放射,尤其在前旋前臂是加剧。
2.踝关节扭伤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关节韧带损伤。
水平四(八年级)体育《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教学设计及教案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教材分析: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水平四的内容,其具体要求是:强化学生安全进行体育运动的观念,进一步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和方法以及常见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
在大众健身体育中,运动损伤可能带来负面的社会心理影响,妨碍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
体育课上偶有伤害性事故的发生,教给学生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很有必要,进而达到具有较强的安全运动能力的学习目标要求。
二、教学目标本次课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性,以“主动学习”教学思想为基础,引导学生对平时运动或体育课中的“运动损伤”问题从思想上有所重视。
知识目标:了解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性,提高对运动损伤预防的认识。
技能目标: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并掌握几种运动损伤的处理手段,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安全运动的再思考,逐步提高安全运动能力。
三、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好动,喜欢户外运动。
学习某项运动技术会有一定兴趣,但是对于理论知识的了解一般很少,学习兴趣也不是很大。
有关“运动损伤”的问题的了解更是不多。
如何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起这个问题怎是本次课首先要考虑。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课件教学、探究学习法《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教案通过图片展示常见损伤,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问在平时的运动中有没有出现过损伤、损伤后是怎么处理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后,引入新课一一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多媒体展示)1、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运动中常见的损伤:擦伤、扭伤、肌肉痉挛、鼻子出血、肌肉拉伤、骨折、脱臼等。
2、概念: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和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和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3、分类:按时间可分为:新伤、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观看体育课安全小视频,观看视频后提出问题,视频中学生的哪些行为会造成运动损伤,通过对学生的答案拍照上传,和学生共同探究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最后教师总结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1、缺乏预防运动损伤的基本知识,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2、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A、相当一部分普通锻炼者在正式开始锻炼前,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B、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运动的基本内容结合不好,缺乏有针对性的专门性准备活动,运动中负担较重部位的机能没有改善,容易使特定部位受伤。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5篇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5篇《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一)在运动中看到的或自己亲身经历的运动中受伤的经过。
学生:举手回答。
2.教师小结,导出本课学习内容。
(-)运动损伤发展的原因14分钟1 .活动目的:明确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认识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唤起对运动损伤预防的思考。
2 .活动形式:自主学习,分组讨论,老师小结。
3 •具体步骤:(1)学生自学教材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内容。
(2)教师给出讨论题目:结合体育锻炼和自主学习,你认为哪些因素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怎样做才能预防运动损伤?(3)提出讨论要求,各组推选讨论主持人和记录员。
(4)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汇报人,代表本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做相应补充)。
(6)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归纳。
4 .教师小结:大家知道,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使人体魄强健、体型健美,还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是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体育学习 提高部分锻炼中,可能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场地不平整、器械失修,或因疲劳和其他原因引发运动伤害事故。
一旦发生损伤,既影响身体健康,也影响学习和生活。
因此,在体育锻炼中要树立安全意识,明确预防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锻炼身体。
(-)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13分钟1活动目的:掌握运动前预防措施,明确运动前应做哪些准备,知道运动过程中有哪些基本要求。
5.活动形式:分组讨论,教师小结。
6•具体步骤:(1)教师给出讨论题目:为了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前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在运动过程中预防运动损伤有哪些基本要求。
(2)提出讨论要求,各组推荐讨论主持人和记录员。
(3)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学生讨论信息。
(4)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汇报人,代表本小组讨论结果(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做相应的补充)。
(5)在学业讨论、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归纳和讲解。
体育教案-理论课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体育教案-理论课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和常见原因。
2. 培养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 使学生学会运动损伤的基本处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运动损伤的定义与分类2. 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3. 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运动损伤的基本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运动损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基本概念。
3. 原因与预防:分析运动损伤的原因,教授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如正确训练、适当休息、饮食营养等。
4. 处理方法:讲解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包括冷敷、热敷、按摩、拉伸等,并演示相关操作。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模拟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练习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模拟练习中的动作规范程度。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和原因,传授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2. 示范法:演示运动损伤的预防技巧和处理操作。
3.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亲身体验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运动中的损伤经历和预防处理方法。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教程。
2. 教具:投影仪、电脑、白板、教学PPT。
3. 器材:模拟运动损伤的道具(如绷带、冰袋等)。
八、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配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教学设备。
2. 运动场:可供学生实践运动的场所。
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练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学体育理论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体育与健康知识普及——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运动损伤的种类、原因及预防措施。
2. 能力目标:学会简单的运动损伤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种类、原因及预防措施。
2.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运动过程中,如何避免运动损伤?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预防运动损伤,需要掌握运动损伤的知识。
(二)新课讲授1. 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原因- 讲解运动损伤的种类:肌肉拉伤、关节扭伤、骨折等。
- 分析运动损伤的原因:运动前准备不足、运动姿势不当、场地设施问题等。
2.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运动前充分热身,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稳定性。
- 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如运动鞋、护具等。
- 注意运动姿势,避免运动过程中的不当动作。
- 选择安全的运动场地和设施。
3. 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冰敷:用于急性损伤,可减轻肿胀和疼痛。
- 按摩:用于慢性损伤,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 压缩:用于急性损伤,可减少肿胀。
- 休息:避免再次损伤,给受伤部位恢复时间。
(三)课堂实践1. 教师示范正确的运动姿势和热身方法。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享自己在运动过程中遇到的损伤情况,并讨论如何预防。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六、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与家人一起讨论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2. 观察家人或朋友在运动过程中的动作,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优质教案
《常见运动损伤预防和处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常见运动损伤预防和处理”。
详细内容包括运动损伤定义、分类及原因,常见运动损伤识别与预防措施,现场急救原则及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运动损伤定义、分类及原因,提高预防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常见运动损伤识别、预防及现场急救原则。
3.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态度,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常见运动损伤处理方法。
2.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预防、识别及现场急救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运动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员受伤图片,引发学生对运动损伤关注,提出问题:“什是运动损伤?为什会发生运动损伤?”2. 新课内容:(1)运动损伤定义、分类及原因。
(2)常见运动损伤识别与预防。
(3)现场急救原则及处理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拟运动场上发生损伤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现场急救。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运动损伤预防和处理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某一运动项目,制定预防运动损伤措施。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定义、分类及原因。
2. 常见运动损伤识别、预防及处理方法。
3. 现场急救原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针对自己参加体育项目,制定一份预防运动损伤措施。
2. 答案: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列出预防措施,例如加强锻炼、做好准备活动、使用护具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运动损伤基本知识和现场急救原则,但在实践操作中仍存在不足,如处理方法不够熟练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解其他运动损伤预防和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1. 通过实物演示和模拟练习,让学生直观地解每种损伤处理步骤。
体育课教案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及防治
体育课教案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及防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七章第三节《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及防治》。
详细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常见运动损伤如肌肉拉伤、关节扭伤、骨折等的具体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提高预防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常见运动损伤的具体处理方法。
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处理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箱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践操作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损伤的图片和案例,引发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关注。
2. 基本概念:讲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让学生对运动损伤有基本的认识。
3. 预防措施:介绍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如充分热身、加强肌肉力量训练、正确使用运动器材等。
4. 处理方法:详细讲解常见运动损伤如肌肉拉伤、关节扭伤、骨折等的具体处理方法。
a. 肌肉拉伤:立即停止运动,冷敷、抬高受伤部位,必要时进行包扎。
b. 关节扭伤:立即停止运动,冷敷、抬高受伤部位,必要时进行固定。
c. 骨折:保持受伤部位稳定,迅速就医。
5.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并掌握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常见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
2. 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3.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简述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预防措施。
答案: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或自身原因导致的身体损伤。
分类有:皮肤擦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骨折等。
预防措施包括:充分热身、加强肌肉力量训练、正确使用运动器材等。
2.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答案:肌肉拉伤:立即停止运动,冷敷、抬高受伤部位,必要时进行包扎。
关节扭伤:立即停止运动,冷敷、抬高受伤部位,必要时进行固定。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1. 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及原因;2.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3.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4. 运动损伤的康复与恢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及原因,提高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3. 使学生学会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运动自我保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模型、道具等。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真实发生的运动损伤案例,引发学生对常见运动损伤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利用PPT和视频,详细讲解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3.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典型的运动损伤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损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套针对某一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并进行展示。
5. 板书设计: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以板书的形式呈现,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6. 作业设计:(1)请列举出你认为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因素,并说明原因。
答案:例如,运动前未进行充分的热身,导致肌肉拉伤;运动时穿戴不当,导致关节损伤等。
(2)请根据你所学的运动损伤预防措施,为你的运动项目制定一套预防方案。
答案:例如,针对跑步项目,预防方案可以包括:加强腿部肌肉训练,提高肌肉耐力;合理控制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训练;穿戴合适的跑鞋,减少地面对脚部的冲击力等。
(3)当你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时,请按照所学的方法进行处理。
答案:例如,若发生肌肉拉伤,可以立即停止运动,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以减轻炎症和肿胀;随后进行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同时在恢复期间,适当进行拉伸和加强训练,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讲课教案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讲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
主要包括运动损伤的分类、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常见的急性损伤如扭伤、拉伤、骨折等紧急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分类、原因和预防措施。
2.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紧急处理常见运动损伤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紧急处理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常见运动损伤的分类、原因、预防措施及紧急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践操作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运动损伤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对运动员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5分钟):(1)运动损伤的分类:急性损伤、慢性损伤。
(2)运动损伤的原因: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
(3)运动损伤的预防:加强锻炼、合理安排运动、注意运动技巧等。
3. 实践操作(20分钟):(1)急性损伤的紧急处理:现场演示扭伤、拉伤、骨折等常见急性损伤的处理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进行紧急处理操作,教师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道关于运动损伤紧急处理的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技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常见运动损伤的分类、原因、预防措施。
2. 常见急性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道关于运动损伤预防和紧急处理的题目。
答案:略。
2. 作业要求:描述一个具体的运动场景,说明如何预防运动损伤以及发生损伤时的紧急处理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紧急处理操作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其他类型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体育与健康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
体育与健康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和预防措施。
2.掌握对常见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和原因:1.肌肉拉伤2.韧带扭伤3.骨折4.擦伤5.中暑预防措施:1.充分准备活动2.正确使用器材3.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4.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紧急处理方法:1.肌肉拉伤:立即停止运动,冷敷,压迫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2.韧带扭伤:立即停止运动,冷敷,压迫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必要时进行绷带包扎或石膏固定。
3.骨折:立即停止运动,对受伤部位进行包扎固定,避免移动受伤部位。
及时就医。
4.擦伤:清洗伤口,消毒,包扎。
避免感染。
5.中暑:转移到阴凉处,补充水分,降低体温,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演示教学:通过示范和演示,让学生掌握对常见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
3.学生实践: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实践紧急处理方法,加深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理论讲解:讲解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和预防措施,以及紧急处理方法。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4.演示教学:通过示范和演示,让学生掌握对常见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
5.学生实践: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实践紧急处理方法,加深记忆和理解。
6.课堂小结:回顾课程内容和重点,强调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的重要性。
7.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宣传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法。
2.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损伤进行正确的紧急处理。
六、教学评价1.提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学习教案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七章第三节“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详细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常见运动损伤的案例解析,如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等;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及具体方法;发生运动损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及康复训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方法,能够正确处理运动损伤。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关注身体健康,增强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及正确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等。
学具:笔记本、笔、运动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学生常见的运动损伤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及处理。
2. 讲解:讲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重点介绍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
3. 例题讲解:以具体案例为例,讲解如何正确处理运动损伤。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运动经验,讨论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及处理措施。
6.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2. 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3. 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4. 运动损伤的处理流程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运动损伤的知识,关注运动健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体育理论课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对体育活动兴趣浓厚,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男生。
虽然体育实践活动进行的较多,但他们对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且很多学生不会自我保护,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在发生运动损伤后往往不知所措或处理不当加重伤情。
因此,利用体育理论课对学生进行常见运动损伤相关知识的讲解,加强学生的安全运动意识,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安全运动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是高中《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的内容之一。
通过对运动损伤的定义及分类,使学生了解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侧重于树立学生运动安全意识,掌握常见运动损伤发生后的处理方法,因此本教材内容在学生的体育运动实践中有着积极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及发生的原因;
2、了解如何预防常见运动损伤的发生。
能力目标:1、学会在运动中的自我防护及相互帮助,
2、掌握如何简单处理常见的运动损伤。
情感目标:树立终身安全运动的意识,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四、教学重点:1、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2、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学难点:1、常见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
2、终身安全运动意识的培养。
五、教法:理论讲解法、调查法、案例归纳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学生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体育运动中,不管任何原因造成的损伤都称为运动损伤。
在体育锻炼中,想必同学们都看到过运动损伤,甚至有的同学就发生过。
有谁发生过运动损伤啊?是什么样的伤呢?你当时是怎样处理的呢?那你们知道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吗?运动损伤可以预防吗?如果出现了运动损伤我们该怎么去做了,根据同学的回答,给予评价后,就让老师带大家去了解这一切吧!引入新课——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出示课题: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二)、新授课:
1、运动损伤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
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对运动损伤的伤害程度(包括生理上的疼痛、经济上的损失等等)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激发起来,没有达到预热效果,身体、心理未进入最佳运动状态,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等都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也是导致运动损失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过高的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自量力做高难度动作,容易发生损伤。
5)、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6)、不良的气候变化。
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寒冷的冬季易发生损伤事故。
3、运动损伤的预防:
1)、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克服麻痹大意、冒进等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组织工作到位,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宽松的运动服装,衣兜里不带任何刀、钥匙等硬物,不随意搬动器材。
3)、在激烈运动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后要放松,运动之后不能马上进食或大量饮水。
4)、量体裁衣,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自我保护,同学之间多保护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4、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
处理:伤口干净(不干净的用清水冲洗干净)者,到卫生室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或贴上创可贴即可自愈。
较严重的首先需要止血,酌情采取冷
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等方法
进行处理,必要时到医院进行伤口清洗、缝合、上药、包扎等处理,
以免感染或流血过多。
2)、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的损伤。
处理:首先应该采取止血、止痛措施。
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和疼痛。
不能乱揉
动,防止加大出血量。
在受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
简单处
理后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医疗处理,避免耽误治疗。
3)、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致使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
处理:让受伤者坐下来,头向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或干净的软纸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如仍不止,
应到医院检查、处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量出血而出现昏
厥。
4)、脑震荡:头部受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等脑组织受到过度震动而导致的损伤。
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处理:对轻度脑震荡的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即可恢复。
对于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
部冷敷,注意身体的保暖,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5)、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而造成的肢体关节部位的损伤。
处理: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后,立即送医院请医生矫正治疗。
6)、重力性休克:心血管系统暂时性机能失调现象。
处理:躺下,把下肢抬高一点,身上用衣物盖住,数分钟后,面色发白、心跳气喘、头晕眼花的现象可以消失。
如果病人想喝水,可以喝些
热糖水。
7)、运动腹痛:因饭后立即活动、呼吸方法不当和慢性腹部疾病都会产生运动性腹痛。
处理:轻度腹痛可减慢速度继续活动,同时用手压住痛点做深呼吸,疼痛即可缓解,如仍不能缓解时,应停止运动,请医生诊治。
8)、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持续不自主的强直收缩。
处理:反向牵及痛点的按摩。
5、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的原则:制动、冷敷、加压、抬高。
(三)、小结
体育锻炼中要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我们对待运动损伤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应当是:预防为主、抓早抓小(抓损伤的早期症状,抓思想麻痹的倾向和苗头)从思想上对运动损伤的预防给予重视、调节身体使之处于良好的运动状态、创造锻炼的安全环境、注意科学锻炼以及加强易伤的部位的训练,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经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及学生
的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基本了解了常见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的基本方法,在体育实践中可加以运用,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指导学生更好的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课堂上学生积极讨论,学习气氛好,教学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