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发展与文化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服饰发展与文化的关系

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花靠叶衬,人靠衣裂',"人靠衣裳马靠鞍","三分靠相,七分靠装"。服饰,它是自身外在美的一种设计,是人体的又一层"皮肤",是流动着的"软"雕塑,是人的气质、个性、丰彩、情调、风格的亮相,是人生舞台的道具。在人的各种社交场合中,外观是举足轻重的,其中服饰可体现出90%的外观。从某种意义上说,穿着、打扮不单是美化个人的仪表,反映着个人的素质、修养、情趣、品味乃至尊严、人格,而且还反映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面貌,反映着全民族的整体素质。经过生活美学这门课的学习,我想研究研究一下中国的服饰变化与文化繁衍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密切联系的,并与历代的典章制度直接相关,打下了鲜明的阶级烙印。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统治阶级为了达到"严内外,辨亲疏"、"昭名分,辨等威"的目的,从夏、商时代起到西周止,创立了一整套严格而繁琐的衣冠服饰制度,并直接以衣冠服饰作为人的尊卑、贵贱表征的标志,在质地、色彩、造型、款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据《周礼·春官》载:"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辨其名物,与其用事。"说明当时宫中已有专门负责帝王百官着装的官员(司服)了。在祭祀、典礼等重大礼仪或平日生活中,无论帝王、后妃、公卿百官、黎民百姓的服饰,均需严格按规定的质地、色彩、款式、图纹穿戴,不可逾越。

春秋战国之交,封建制度逐渐取代了奴隶制度,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方面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对当时人们的服饰必然产生重大的影响。当时流行冕服、玄端、深衣、曲裙。冕服承袭周制,是帝王、诸侯及公卿、大夫的礼服。玄端是一种黑色%,亦作燕居时的便服。深衣是"衣裳相连,被体深邃"的服装,不分男女,上至公侯,下至庶人,均可通用,史称"深衣制"。《礼记》所记孔子的着装就是斜领、高襟、于腋下绕身而结的深衣。当时的服式多为上衣下裙,男裙较女裙要短,以便于生产劳动。由于思想的解放,服饰的等级制有所放松。同时,对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沿袭,如“天人合一”等级及礼仪制度等思想,除了在国人的思想政治中得到体现,在服饰的发展上也有明显的特征。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古代,唐朝可以说在文化和服饰等方面都是一个特例。唐代思想开放,唐代京师长安不仅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对外来的文化及服饰,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致使这一时期中国服饰具有异彩纷呈、雍容华丽的时代特色。唐代服饰对周邻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中亚等许多国家,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唐代的某些服饰,仍为这些国家所保存和沿用。唐代男子不分尊卑贵贱,均穿着圆领袍衫和幞头袍衫。女子衣领的式样多种多样,甚至流行过裸露胸脯的袒式衣领。唐朝女子的服饰种类非常繁多且华丽贵重,有的甚至经常女穿男装,可见唐朝在文化思想和服饰上都非常开放。

元代为蒙古人统治,入关之后,元代统治者崇尚汉人的文化,于是在服装上都作出了改变男子穿着的袍服多效仿汉族着装习俗,如锦制、大袖、盘领、右等。官宦职别也同前代一样反映在服装的色彩和图纹的不同上。官宦便服为窄袖。下层人士常于袍外罩一件短袖衫。元代后期,因受汉族的影响,服饰日趋奢华。

明代建国后朱元璋禁胡服,专制等级统治尤其严重。明代经过先后七次的服式定制和更定,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而明确的、对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人均有限定的服制,这是明代服饰发展、演变的一大特点。明代男服以道袍式样居多,其中最典型的是文人学士服式。其特征是:头戴四方平定巾,并置有垂带,身穿盘领或交领的襁衫、宽袖、开胯,领、袖、裙皆饰有黑色缘边,服色多为玉色,材料多为布、绢,腰束黑色丝带,并佩以玉骊,足著平

底鞋履。

清代是继元以后又一个以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政权,统治者强令推行"薤发易服",倡导"一代冠服自有一代之制"。直到康熙时民族矛盾有所缓和,使得服饰以满汉共存的双轨制的势态保持并缓慢发展。既有汉族的黄袍、凤冠、霞帔,又有满族的旗袍、箭衣、礼帽等。满汉服饰文化的杂糅、中西服饰文化的杂糅,以及以前各代与清代服饰文化的杂糅,共同构成了清代独具魅力的服饰风格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服饰进入逐步完善化的时代。服饰的总趋势是向着简洁、方便的短装方向发展。随着中外文化的交融,各种洋服传入中国,最典型的是西服。"五四"前后出现了学生装、中山装,还流行一种日本短装。日本风格的流行,与当时有识之士提倡向日本学习,建立新的社会是分不开的。女式服装以穿衫和裙为主,后又改为穿短袄、长裤。20年代末又兴起了穿旗袍之风。

中山装由孙中山设计,孙中山阐述该服装的思想和政治含义:衣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四维(即礼、义、廉、耻),前襟的五粒纽扣和五个口袋(一个在内侧)分别表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还有监察权在领口(纽扣)和内侧(口袋),以彰显监察权的人民监督作用);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笔山形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尤其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革命领袖和干部都穿中山装,人民群众也以这种服装来表达对新时代的欢迎,于是中山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都是中国男装一款标志性的服装。

旗袍可以说是中国留在西方人印象中最深刻的。其实旗袍最初的样式是旗人女子所穿,样式较为宽松保守,而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以后,国人思想逐渐开放,对旗袍进行了改良,进行“中西合璧”,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强调女子的线条,甚至开叉至臀部的改良旗袍。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国人迅速吸收国外各种流行的文化思想和服饰风格,同时,随着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个性的追求,我们的服饰越来越多样。提倡舒适、个性、与众不同,色彩的运用也越来越大胆。审美标准也向发达国家看齐。而由于高科技及信息化的普及,人们了解形形色色人物的服饰形象和国际服饰新潮,已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了。

在我看来,服饰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不仅体现了一个时代文化氛围,更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所以作为一个大学生,得体、合适身份的服饰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毕竟服饰是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因此如何用服饰体现自己的个性与气质是我们一生的课题。谢谢老师在这门生活美学的课上给我们的指导,让我对服饰和饮食旅游的美学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得到了系统化的认识。

指导老师:

姓名

学号

2011年5月1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