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罚的功能
刑罚功能的特征范文

刑罚功能的特征范文刑罚功能是指通过对犯罪分子进行惩罚和教育引导,达到预防和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安宁和秩序的目的。
以下是刑罚功能的一些特征:1.惩罚功能:刑罚是对犯罪分子进行惩罚的手段,通过对其进行制裁和执行刑罚的方式,使其付出相应的惩罚,体现法律的公正和权威。
2.震慑功能:刑罚对于潜在的犯罪分子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通过公开并执行刑罚,向社会传递出"犯罪必受惩罚"的信号,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3.预防功能:刑罚通过对犯罪分子的惩罚和整改,预防其再次犯罪。
例如,通过对一起杀人案的罪犯判处死刑,可以保护社会,预防其再次杀人。
4.教育功能:刑罚通过刑期的执行和监狱的改造,对犯罪分子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犯罪行为,重新融入社会。
5.效益功能:刑罚的执行可以对社会治安产生积极的效益,通过对犯罪分子的制裁,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增加人民的安全感,维护社会的稳定。
6.复仇功能:刑罚对于犯罪受害者和公众来说,可以满足一定程度的道义和心理需求,使其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满足。
犯罪分子受到的刑罚可以回应受害者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和谐与正义。
7.矫治功能:刑罚执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犯罪分子进行教育、培训,改正其错误,使其具备重新融入社会的能力和素质。
通过刑罚对犯罪分子进行改造,减少其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8.公共教育功能:刑罚的执行可以通过公开审判和判决结果,向公众传达法律的权威和公正,提升社会的法治意识,教育公众尊重法律、遵守法律。
9.社会再适应功能:刑罚执行结束后,对犯罪分子进行社会再适应的帮助和引导,使其能够重新融入社会,并以良好的方式继续生活。
10.专门预防功能:刑罚能够对特定犯罪行为进行专门预防,通过法律的规制和刑罚的威慑力,减少或消除一些特定类型的犯罪行为。
总的来说,刑罚功能不仅仅是对犯罪分子进行单纯的惩罚,更是通过对其进行综合的教育、改造和引导,达到预防犯罪、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安宁和秩序的目的。
刑法和刑罚的功能

刑法和刑罚的功能樊文2013-06-27 10:00:00 来源:中国法学网刑法对于人类的共同生活有着根本性的重要意义,就像水、空气和阳光一样。
它以负面表述的方式(比如,禁令)反映的是规范社会行为的最重要的基本规则:如果说对于侵害特定规则的行为规定了自由刑或者罚金,这就说明,社会认为遵守这些规则是绝对必要的。
刑法禁止和处罚危害性的或者危险性的行为方式,有助于所有的人一体遵守共同生活的根本规范,并促进国民的安全。
同时,这还有助于公民不去尝试用自己的拳头以自我司法的方式,来实现权利(正当防卫、紧急避险除外)。
在所有国家的法律制度中,都规定有国家的刑罚;历史经验和社会心理学的洞见告诉我们,刑罚是不可放弃的。
所有社会都需要一种途径和方式,鲜明地公开表明其对严重侵害他人和共同体利益的道德不满。
这首先表现在,立法者用刑罚禁止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以此表明所禁止的行为方式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某人逾越了这种具有最强干预力的法律禁令,刑事法庭就对其宣判,责任人有罪过地违反了社会共同生活的基本规则,因此是应予指责的。
同时,法官的宣判,彰显和突出了行为人蔑视的行为规范不曾改变的效力,比如“你不该杀人”,“你不应盗窃”,宣判庄严地申明:违反法律不应成为“正常的事”,而且,被行为人逾越的规范仍然是全然有效的。
刑法的判决不仅面向公众,同时也指向行为人:它不包含对其人格的一般性降低和辱没,但是,它要使行为人明白,他对自己的罪行负有责任。
与刑法的有罪判决相联系的,通常是科处刑罚,给行为人施加可感知的痛苦和不利(通常是剥夺自由或者财富)。
由此,使行为人感受到对其行为的非难。
此外,法庭科处的刑罚,还能够满足其他的功能:它能够阻止行为人和其他人,将来实施类似的行为。
利用剥夺行为人自由的时间或者赋予行为人特别的义务,教育、治疗行为人或者促进行为人正面的自我形象,给予被判刑人克服其生活困难提供更好的训练、机会和条件。
刑罚执行的思想取向在于:不是把犯罪行为人长期隔离于共同体之外,而是国家应创造机会,让他在回归负责任的自由生活的道路上,少些障碍或者更为顺畅和容易。
【2016年】论刑罚的目的【刑法论文】

刑法论文-论刑罚的目的引言何谓刑罚的目的?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目的的意思是“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那么刑罚的目的就显而易见了,即刑罚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
那么人类社会究竟想通过刑罚来得到什么结果呢?对此,古往今来的许多哲学家和法学家都绞尽脑汁,得出了各自的答案,尤其是近现代的哲学家和法学家对此更是具有极大的热情,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这些见解也就被归纳成了不同的派别。
一、对西方各派别的评析根据日本人岛田武夫的著作——《日本刑法新论》,关于刑罚的目的,有几种不同认识观点:(一)绝对主义此派认为人的“自由是天赋的,而意志自由是自由的思想基础,没有自由意志,就不可能有其他自由,包括人身自由在内。
人的行为是根据其自由意志进行选择,归诸道义责任。
依据自由意志只能选择实施有利于社会的行为,不能选择不利于社会的行为。
选择实施不利于社会的行为,就是危害社会,就是恶,就是犯罪。
为恶或者犯罪都要受到报应”①。
刑罚就是相应的报应,是犯罪的结果,犯罪是刑罚的原因。
换句话说就是,罪犯只是由于其犯罪行为的存在才被科处刑罚,除此之外,刑罚不追求其他任何目的,所以被称为绝对主义,又称报应主义。
它可分为狭义的报应主义和赎罪主义:1〃狭义的报应主义。
这种主张从因果报应和维护正义出发,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如果实施了恶的行为,那么就是非正义的,就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
由于对正义的出处持不同的观点,又可分为:神意报应主义、道德报应主义和法律报应主义。
(1)神意报应主义。
此说认为正义来源于神,神意就是正义,犯罪行为违反了神意,所以就应当受到惩罚。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法理学家斯塔尔。
现在的大多数人看来,这只不过是出于当权者的需要,借宗教这个工具维护统治罢了,很少还有人持此观点。
但是有一点值得思考,那就是,难道法律不是人们借以统治社会的工具吗?只不过这个工具要远比宗教先进,更能使日益趋向于理性的人信服,也更能够迷惑人,因为无论人类多么趋于理性,始终摆脱不了自身的局限性,摆脱不了自身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论刑罚的功能

论刑罚的功能本文论述了刑罚功能的涵义,认为刑罚的功能,指国家制定、裁量和执行刑罚对人们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评析了刑法理论上关于刑罚功能的不同见解,指出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八分法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比较详细地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刑罚的功能:(一)对犯罪人的功能:包括惩罚功能和改造功能;(二)对社会的功能:包括威慑功能、教育功能和鼓励功能;(三)对被害人的功能:即安抚功能或报复感情平息功能。
一刑罚的功能,日本刑法学者通常称为刑罚的机能。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功能”指“事物或方法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效能”。
“机能”指“细胞组织或器官等的作用和活动能力。
”又据《新现代汉语词典》,“功能(1)[function]:效能;功效(肠胃功能紊乱)(2)[ability]才能(亦以功能自进)”。
“机能(1)[engmeny]:泛指系统中某一部分应有的作用和活动能力(2)[function]: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作用和能力”。
可见“功能”与“机能”都有function之意,亦即都有效能、功效、作用之意,因而称为刑罚的功能或刑罚的机能均无不可。
不过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功能一词,有“所发挥的有利作用”之意,似以用“刑罚的功能”一词为更佳。
因为在这一标题下,我们所论述的只是刑罚的积极作用,“刑罚的功能”一词可以表示出这一意思。
刑罚的功能,指国家制定、裁量和执行刑罚对人们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有如下特点:(一)刑罚的功能是刑罚对人们产生的作用。
所谓对人们产生的作用,意思是不仅对犯罪人,而且对被害人以及社会上其他人产生的作用。
刑罚是对犯罪人适用的,当然会对犯罪人产生一定的作用;但是刑罚不仅直接影响犯罪人,而且对犯罪人以外的人也会发生一定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犯罪人以外的人,首先是社会上的不稳分子或者说潜在的犯罪人,他们在思想上存在犯罪的倾向,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自然会在这些人的思想上产生反映。
其次是社会上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奉公守法,痛恨犯罪分子,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也可能在这些人的心理上产生作用。
浅析刑罚的功能

浅析刑罚的功能作者:王涛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79期【摘要】刑罚功能是刑罚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论述了刑罚功能的概念,认为刑罚的功能是指国家确立,适用与执行刑罚对人们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然后比较详细地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刑罚的功能:(一)剥夺功能;(二)改造功能;(三)威慑功能;(四)教育功能。
【关键词】刑罚功能剥夺改造威慑教育刑罚功能是刑罚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大基本问题。
刑罚功能贯穿于制刑、量刑和行刑之整个刑罚制度的运作始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基本价值取向。
一、刑罚功能的概念刑罚的功能,指国家制定、裁量和执行刑罚对人们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刑罚的功能不同于刑罚的作用刑罚的功能是刑罚引发某种社会效果,具有现实性,属于物质范畴,刑罚的功能是刑罚的作用得以发生的内在基因,刑罚的作用是刑罚的功能得以展示的外在表现。
二、刑罚功能的内容1、剥夺功能刑罚是惩罚犯罪人的手段,它以剥夺犯罪人的权益为内容,同时含着国家对犯罪人的否定评价,所以受到刑罚处罚,必然使犯罪人感受到相当的痛苦,日本学者古川经夫指出:“作为报应的刑罚,以对受刑者剥夺其财产、或剥夺其身体的自由,有时剥夺其生命为内容,那对被科处刑罚者是明显的非常痛苦,刑罚是一种害恶,必须发生痛苦这一现实,必须率直地承认。
”惩罚犯罪的功能是指剥夺或限制犯罪分子某种特定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或其他权利,使其心理受到刺激,感到痛苦的可能性。
惩罚罪犯的功能,是刑罚的最基本的功能,是刑罚其他各种功能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惩罚罪犯的功能,在不同的刑罚中有不同的体现。
2、改造功能改造功能,即改造罪犯的功能,是指刑罚通过执行途径,改变罪犯的世界观、人生观,井培养其专业劳动技能,为其重返社会创造条件,使其重做奉公守法公民的可能性。
刑罚的改造功能,是指刑罚所具有的改变犯罪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新人的作用。
按照内容来划分,改造罪犯的教育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其一思想教育,这是以改造罪犯思想为根本要求的教育,包括法制、道德、形势、政策、前途等内容,旨在使服刑人通过这些教育、知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增强道德观念,遵守社会公德,认清形势,了解政策,选择良好的前途,自觉接受改造,以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新人。
刑罚的概念,功能和目的是什么

刑罚的概念,功能和⽬的是什么刑罚是刑法规定的、⼈民法院对犯罪⼈适⽤的、由专门机关执⾏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措施。
那么刑罚的概念、功能和⽬的是什么?接下来由店铺的⼩编为⼤家整理⼀些关于这⽅⾯的知识,欢迎⼤家阅读!刑罚的概念,功能和⽬的是什么刑罚是指国家统治者和管理者⽤以惩罚犯罪的⼀种强制⽅法。
我国刑罚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适⽤的强制⽅法。
刑罚的特点:刑罚的性质为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措施;刑罚的对象只能是犯罪⾏为;刑罚的适⽤与执⾏必须严格依照刑法规定;刑罚权的主体是国家审判机关。
这些特点也构成了与其他法律制裁措施的区别所在。
刑罚的功能刑罚的功能是指国家确⽴和运⽤刑罚同犯罪作⽃争所产⽣的社会作⽤。
它对不同的⼈有着不同的作⽤。
⼀、刑罚对犯罪⼈的功能。
主要包括惩罚的功能和改造的功能。
惩罚功能表明刑罚适⽤于任何构成犯罪的⾏为⼈,都将造成精神或⾁体上的痛苦。
改造功能意味着刑罚的适⽤还应当产⽣将犯罪⼈改造为新⼈的作⽤。
⼆、刑罚对社会的功能。
包括对犯罪被害⼈的安抚功能和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威慑与教育功能。
对犯罪被害者的安抚功能表现为刑罚对罪犯加以惩罚,籍以弥补被害⼈的⼼灵创伤、经济损失,平息社会的义愤。
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功能在于既威慑社会成员中⼀些不稳定分⼦,使其不敢轻易实施犯罪,同时也教育⼴⼤⼈民群众提⾼法律意识,⾃觉与犯罪⽃争,保护⾃⼰和社会的合法利益。
刑罚的⽬的刑罚的⽬的,是指国家对犯罪分⼦适⽤刑罚的⽬的,也就是⼈民法院对犯罪分⼦适⽤刑罚追求的社会效果。
这⼀⽬的的主要内容是预防犯罪、减少犯罪,并为最终消灭犯罪创造条件。
刑罚⽬的主要通过⼀般预防和特殊预防两⽅⾯的活动予以实现。
特殊预防,是指通过对犯罪分⼦适⽤刑罚改造他们,预防他们重新犯罪。
⼀般预防,是指通过对犯罪分⼦适⽤刑罚,警戒社会上不稳定的、可能实施犯罪的分⼦,并教育⼴⼤⼈民群众积极参与预防和制⽌犯罪。
特殊预防与⼀般预防两者关系⼗分密切,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以上就是关于刑罚的概念、功能和⽬的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刑罚功能反思论文

刑罚功能的反思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2摘要刑罚的功能之一是预防犯罪,本文通过对盗窃罪的历史沿革和现实状况的分析,以及对盗窃罪的再犯问题的分析,对刑罚的功能是否还可以预防再犯罪提出了质疑。
关键词盗窃罪再犯罪刑罚功能一、引言刑罚的功能之一是预防犯罪,但在刑罚的执行中出现了一个严重的现象,即“交叉感染”。
所谓“交叉感染”主要存在于监禁刑的适用过程中,当一个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后,会被关押在监狱,可是在监狱里服刑的这段时间中罪犯相互之间会有交流,彼此间可能相互传授犯罪经验和犯罪方法,相互传递对社会、对身边的人的不满情绪,即可能引起“交叉感染”。
而“交叉感染”引起的后果很可能就是再犯罪。
那么,是不是刑罚的功能出现了问题?刑罚在预防再犯罪的功能上出现了什么问题?本文从再犯罪率非常高的盗窃罪入手,对盗窃罪再犯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引发我们对刑罚对预防再犯罪作用的反思。
二、盗窃罪的现状分析盗窃罪作为最常见的财产类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务的行为。
我国1979年颁布的第一部《刑法》第151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同时第152条又规定了盗窃罪的加重处罚:“惯窃或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鉴于盗窃公私财产等犯罪活动日趋猖獗,1982年3月8日第5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严惩破坏经济的犯罪的决定》,对盗窃罪做了补充和修改,规定“盗窃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判处死刑”。
在上世纪80年代严打的过程中,盗窃罪被作为典型犯罪、最常见犯罪被赋予了极刑的处罚方式。
但是多年的司法经验说明了刑法的处罚在惩治盗窃罪上存在诸多不足。
《刑法》第264条对盗窃罪的处罚做出了修改:“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论刑罚与犯罪政治教案犯罪与刑罚

论刑罚与犯罪政治教案犯罪与刑罚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犯罪与刑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理解犯罪的本质、成因以及刑罚的目的和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以及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具有深远的意义。
这也是我们在政治教育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内容。
一、犯罪的定义与类型犯罪,简单来说,是指违反法律规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
从法律角度来看,犯罪具有明确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侵犯财产罪,如盗窃、抢劫;侵犯人身权利罪,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放火、爆炸;破坏社会管理秩序罪,如贩毒、卖淫嫖娼等。
不同类型的犯罪,其危害程度和社会影响也有所不同。
二、犯罪的成因犯罪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个体因素是导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个人的性格、价值观、道德观念以及心理状态等都会影响其行为选择。
例如,一些人可能由于性格冲动、缺乏自控能力,在面对冲突或诱惑时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还有些人可能因为价值观扭曲,追求不正当的利益而犯罪。
社会环境也是犯罪产生的重要因素。
不良的家庭环境,如父母的溺爱、疏于管教或者家庭关系紧张,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
贫困、失业、社会不公等社会问题也可能使一些人感到绝望和无助,从而选择通过犯罪来获取财富或寻求心理上的平衡。
文化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一些不良的文化观念,如暴力文化、享乐主义等,可能对人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增加犯罪的可能性。
三、刑罚的目的刑罚作为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手段,其目的具有多重性。
首先,刑罚具有惩罚功能。
通过对犯罪分子实施刑罚,让其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付出代价,感受到痛苦和损失,从而实现法律的公正和权威。
其次,刑罚具有预防功能。
一方面,通过对犯罪分子的惩罚,对社会上潜在的犯罪者起到威慑作用,使其不敢轻易犯罪;另一方面,通过对犯罪分子的改造和教育,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回归社会,不再犯罪。
刑罚的目的和功能

刑罚的目的和功能引言:刑罚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在社会治安和公平正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刑罚的目的是通过对违法行为的惩罚,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并促进犯罪的预防和改造。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探讨刑罚的目的和功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刑罚的意义和应用。
一、刑罚的目的1. 保护社会秩序和安全刑罚的首要目的是保护社会秩序和安全。
犯罪行为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公民的安全构成威胁。
刑罚通过对违法行为的惩罚,能够维护社会秩序,恢复被侵害的权利,保护社会成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2. 维护公平正义刑罚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维护公平正义。
刑罚机制通过对犯罪行为的制裁,实现对罪犯的公正惩罚,让罪有应得。
这样能够让受害人得到公正的赔偿,也能平衡和抵消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 防止犯罪的再次发生刑罚的目的之一是预防犯罪的再次发生。
通过对罪犯的惩罚,可以产生警示作用,威慑犯罪分子,防止他们再次犯罪。
同时,罪犯在刑罚过程中也会接受相关的教育和改造,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减少其再犯的可能性。
二、刑罚的功能1. 惩罚功能惩罚是刑罚的主要功能之一。
通过对违法行为的惩罚,既可以让犯罪分子承担法律责任,也能产生对犯罪行为的强烈警示作用,以起到威慑效果。
刑罚的惩罚功能是对犯罪行为的回应,也是对违法行为的制止。
2. 预防功能刑罚的预防功能是指通过对罪犯的惩罚,使其他潜在的犯罪分子感到恐惧,阻止他们在考虑犯罪之前。
这种威慑效应有助于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3. 改造功能刑罚的改造功能是指通过对罪犯进行教育、心理疏导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帮助罪犯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
刑罚不仅仅是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更是对犯罪分子的教育和引导。
通过改造功能,刑罚能够改变罪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降低再犯率,构建和谐社会。
4. 治安维护功能刑罚的治安维护功能是指通过对罪犯的制裁,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安全。
刑罚能够使罪犯失去自由,削弱他们对社会造成的潜在威胁,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论刑罚的目的和功能

一、论文提纲:1、刑罚的概念、产生及刑罚本质的概述。
2、社会主义刑罚的目的。
3、社会主义刑罚的功能。
4、总结全文。
二、论文关键词:刑罚的目的和功能三:正文:论刑罚的目的和功能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①。
”它是统治阶级惩罚犯罪的一种强制方法。
单从字面上解释,“刑”是指对人的体罚,“罚”是处罚之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阶级斗争日益尖锐,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以国家名义制定刑法,把某些侵犯统治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从而,刑罚作为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也就随之产生了。
由此可见,刑罚和犯罪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犯罪是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由于刑罚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那么它本身也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厉的惩罚性,换言之,也就是国体不同,其刑罚的阶级本质也就不同,它的目的和功能也自然不同。
在此,笔者仅就我国社会主义刑罚的目的和功能做一简要论述,以求探讨。
一、社会主义刑罚的目的刑罚作为统治阶级的一种强制方法,其本身并无任何目的。
但作为统治阶级却希望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能够达到某种效果。
因此,刑罚的目的也就由此而产生了。
它的产生不仅对立法、司法和行刑活动起着指导作用,而且制约着刑法的性质和内容。
所以,由于国家类型的不同,其刑罚的目的也自不相同。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它不仅有悠久的文化,而且刑罚的渊源也极其深远。
它经历了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终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廊中,我国的刑罚制度亦是几经曲折,从维护剥削阶级少数人的利益、维护人剥削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几经斗争,才逐渐转变成为今天维护广大人民利益,惩罚和打击少数不法分子和迫坏社会秩序的社会制度,建立了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刑罚制度。
浅析刑罚的功能

浅析刑罚的功能【摘要】刑罚功能是刑罚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论述了刑罚功能的概念,认为刑罚的功能是指国家确立,适用与执行刑罚对人们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然后比较详细地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刑罚的功能:(一)剥夺功能;(二)改造功能;(三)威慑功能;(四)教育功能。
【关键词】刑罚功能剥夺改造威慑教育刑罚功能是刑罚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大基本问题。
刑罚功能贯穿于制刑、量刑和行刑之整个刑罚制度的运作始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基本价值取向。
一、刑罚功能的概念刑罚的功能,指国家制定、裁量和执行刑罚对人们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刑罚的功能不同于刑罚的作用刑罚的功能是刑罚引发某种社会效果,具有现实性,属于物质范畴,刑罚的功能是刑罚的作用得以发生的内在基因,刑罚的作用是刑罚的功能得以展示的外在表现。
二、刑罚功能的内容1、剥夺功能刑罚是惩罚犯罪人的手段,它以剥夺犯罪人的权益为内容,同时含着国家对犯罪人的否定评价,所以受到刑罚处罚,必然使犯罪人感受到相当的痛苦,日本学者古川经夫指出:“作为报应的刑罚,以对受刑者剥夺其财产、或剥夺其身体的自由,有时剥夺其生命为内容,那对被科处刑罚者是明显的非常痛苦,刑罚是一种害恶,必须发生痛苦这一现实,必须率直地承认。
”惩罚犯罪的功能是指剥夺或限制犯罪分子某种特定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或其他权利,使其心理受到刺激,感到痛苦的可能性。
惩罚罪犯的功能,是刑罚的最基本的功能,是刑罚其他各种功能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惩罚罪犯的功能,在不同的刑罚中有不同的体现。
2、改造功能改造功能,即改造罪犯的功能,是指刑罚通过执行途径,改变罪犯的世界观、人生观,井培养其专业劳动技能,为其重返社会创造条件,使其重做奉公守法公民的可能性。
刑罚的改造功能,是指刑罚所具有的改变犯罪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新人的作用。
按照内容来划分,改造罪犯的教育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其一思想教育,这是以改造罪犯思想为根本要求的教育,包括法制、道德、形势、政策、前途等内容,旨在使服刑人通过这些教育、知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增强道德观念,遵守社会公德,认清形势,了解政策,选择良好的前途,自觉接受改造,以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新人。
刑罚的功能与意义在现代社会的调研

刑罚的功能与意义在现代社会的调研刑罚是一种法律制度下对犯罪行为的处罚方式,旨在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秩序。
然而,在现代社会,刑罚的功能与意义是否依然有效,是否对罪犯产生了有效的约束力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调研与分析。
首先,刑罚的一项主要功能是威慑犯罪。
刑法对于犯罪行为的处罚有着一定的威慑力,通过对罪犯的惩罚,示范给其他人群,从而达到阻止犯罪的目的。
然而,随着社会进步和法律制度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在不断改变,传统的刑罚形式是否还能有效威慑犯罪,仍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部分犯罪行为并非源于明知故犯,而是出于激情、贫困等外界因素的驱使,对这类犯罪行为采取刑罚的方式并不能起到明显的威慑效果。
因此,在现代社会,可以考虑通过加强社会教育和改善社会环境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刑罚的威慑力。
其次,刑罚的功能是保护社会公正和安全。
刑法是一项公共权力的行使,通过判决罪犯的行为,旨在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安全。
然而,在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中,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或存在着司法失误,导致冤错案件的发生。
这些案件的出现不仅会对个别罪犯的人权造成损害,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公正性产生质疑。
因此,在刑罚实施过程中,必须保证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对权益受到损失的冤错案件要进行及时纠正,并对司法机关进行相应的监督和问责。
此外,刑罚的功能还包括惩罚和改造。
刑罚不仅要对罪犯进行惩罚,还要通过教育和改造的方式,帮助罪犯重新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引导其回归到社会正常的行为准则中来。
然而,现实中很多刑罚的实施缺乏个体化的教育和心理辅导,导致一些罪犯在服刑期间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引导和心理矫正,导致再犯率居高不下。
因此,在现代社会,刑罚的改造功能需要更加注重个体化、全面化的教育和改造手段,提供更好的机会和条件让罪犯回归社会。
最后,刑罚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给予社会公众一个心理安慰。
刑罚作为对犯罪行为的一种回应,既传递了对罪犯的惩罚态度,也向社会公众传递了一种信号,即法律对不法行为是有明确处罚的。
刑罚的功能

刑罚的功能刑罚的功能刑罚是一种法律手段,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保护人民的权益和安全。
它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包括惩罚犯罪行为、预防犯罪、教育罪犯、复交罪犯和恢复社会秩序。
下面将就这些功能对刑罚进行分析。
首先,刑罚的主要功能是惩罚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违背了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侵害了别人的权益和安全。
通过对犯罪者的刑罚,可以给予其应有的惩罚,使其感受到违法行为的后果,进而警示他人遵守法律,减少犯罪的发生。
其次,刑罚具有预防犯罪的功能。
刑罚不仅是对犯罪者的警示,也是对潜在犯罪分子的威慑。
当社会上存在清晰严格的刑罚制度时,人们会更谨慎遵守法律,不敢轻易犯罪。
刑罚的威慑力可以有效地降低犯罪的发生率,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第三,刑罚还具有教育罪犯的功能。
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可以通过教育和改造,帮助罪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积极转变行为。
刑罚可以提供各种培训和教育机会,帮助罪犯掌握技能,提高文化素质。
这不仅有助于罪犯重新融入社会,也有助于防止其再次犯罪。
第四,刑罚还具有复交罪犯的功能。
复交是指将罪犯从监狱中释放,并重新融入社会。
刑罚可以通过严格监管和改造教育来确保罪犯在服刑期间进行自我反省和改变。
一旦罪犯表现出积极的改变和社会适应能力,刑罚系统可以给予其机会重返社会,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刑罚还有恢复社会秩序的功能。
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刑罚可以通过对罪犯的惩罚和复交,恢复和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
当罪犯被惩罚和改造时,社会将获得一个更加安全和公正的环境,人民的权益和利益也会得到更好地保护。
总的来说,刑罚作为一种法律手段,具有多重功能。
它不仅惩罚犯罪行为、预防犯罪,还可以教育罪犯、复交罪犯和恢复社会秩序。
刑罚的执行需要确保其合理、公正和人道,以实现其正确的功能和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论刑罚的矫正功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厉 的处 罚 , 工作 的人 受到像 罪犯 一样 的待遇 , 没有 被 鞭打 、 侮辱 , 后被 赶进第 一批矫 正机 构—— 养 院 最
收 稿 日期 :0 9— 7— 0 20 0 3
了实现 这一理 想 , 沁大 力主 张英 国刑法 改革 , 自 边 亲 设计 了圆 形 监狱 。而 矫 正 功 能 理论 最 杰 出 的代 6 ]
罪 人变得 更好 。惩罚作 为教 育 的理念还影 响到 了中
世 纪教会 法 , 罚作 为 医 治灵 魂 的 良药 根 基 于圣 经 惩 中遭受 痛苦 以赎 罪 和 实现 人 与 上帝 的和 解 的思 想 , 这对犯 罪人也是 有利 的 。处于进 入现代 社会 时期 的
益 于古 希腊 和 中世 纪矫 正思想 在 l 纪 的延承 , 9世 更
意义。
真 正 的刑 罚 矫正 功 能是 近 代 以来 才 提 出来 的 ,
发 端 于 l 纪末 、0世 纪 初 的刑 法 现代 化改 革 , 9世 2 表 明人类 对 刑 罚 现 象 认 识 上 的升 华 J 。这 一 方 面 得
改造罪犯 (1 。从柏拉图到后来的阿奎那都曾 1 页) 经 表示过 国家不 仅应 该 惩 罚 犯罪 人 , 应 该 强迫 犯 还
已经存在 。在 “ 德是 可 以学 习 的” 点 的影 响 下 , 美 观 当时的经 院哲学 已经提 出 了一种 与 中世纪 毁灭 罪犯 肉体 的刑 罚实践 相 反 的主 张 , 即刑罚 至 少 应 该用 于
以“ 教育 、 矫正 、 再社会 化 为 目的 的现代 意 义 上 的 自
由刑始见 于 1 纪 以后 的刑 法史 ”4(1 6世 [ 47页) j 。直 到 此 时 矫 正 的 思 想 和 原 则 才 开 始 初 步 具 有 实 际
结合刑罚的功能谈谈我国的刑罚改革(一)

结合刑罚的功能谈谈我国的刑罚改革(一)刑罚的功能,也称为刑罚的机能,是指国家创制、适用和执行刑罚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刑罚作为一种对不适应社会生活规则的人予以处理的手段之一,必然会对该对象、其他社会成员乃至社会生活本身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是“刑罚如两刃之剑,用之不得其当,则国家与个人两受其害”,因此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全面的讲,刑罚的效应应当包括其负效应。
但是通说所说的刑罚功能仅仅指其积极功能。
对于刑罚所导致的种种消极影响,应当尽可能予以抑制或者防治,而不能听之任之,甚至影响刑罚的积极功能的实现。
刑罚功能通常具有如下特点:1、刑罚的功能是刑法对社会主体所产生的作用。
所谓对社会主体的作用即对社会中的人们,是指不仅对刑罚的承受者即犯罪人,而且对被害人以及社会上其他人产生的作用,首先,是指对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或者说潜在的犯罪人,他们在思想意识上存在着犯罪倾向,刑罚的判处会在他们的思想上产生反映。
其次,是社会上的广大人们群众,刑罚的判处符合其正义观念,在其心理上产生反映。
再次,是被害人及其家属,刑罚的判处可能平息其对犯罪人的愤怒。
总之,刑罚的功能绝不仅限于从犯罪分子的角度考察,而是应该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即从整个社会的作用来考察,才能对刑罚的功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恰当的评价。
2、如上所述,刑罚的功能是刑罚对人们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虽然刑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直到现在现代国家仍然无法抛弃这一手段,原因就在于其积极的作用是其他手段无法代替的。
3、刑罚的功能是刑罚可能产生的积极功能。
这种可能性决非人们的主观臆造,但是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仍然存在着差距,有时候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并未现实化,例如,犯罪分子并未改造好,但是绝不能因为这一事例而否认刑罚所具有的改造功能,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我们在实践中应该创设各种条件,来促使其积极功能的实现。
从刑罚对犯罪人的作用和对犯罪人以外的其他人的作用来看,刑罚的功能可分为特殊预防功能和一般预防功能两大类。
论述刑罚的功能

论述刑罚的功能
刑罚作为一种法律制裁手段,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1. 惩罚功能:刑罚是一种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可以给予犯罪分子相应的痛苦或损失,使其感受到法律的威慑和社会的压力,从而达到惩戒作用。
通过对犯罪行为的制裁,刑罚体现了对违法行为的不容忍和社会对犯罪的抵制态度。
2. 阻吓功能:刑罚不仅对犯罪分子本身产生威慑作用,还对其他潜在的犯罪分子起到阻吓作用。
对犯罪者施加的刑罚,可以作为一种警示,告诫其他人不要犯罪,以便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3. 预防功能:刑罚还具备预防犯罪的功能。
通过给予犯罪分子相应的刑罚,可以防止其再次犯罪,从而保护社会公众的安全。
此外,刑罚还可以对社会上的罪犯形成一种警示,降低其他人犯罪的概率,从而减少犯罪发生率。
4. 效益功能:刑罚的有效实施可以为社会带来一些效益。
例如,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和财产可以为社会节约资源,减少对犯罪分子的养护费用。
同时,刑罚还有助于维持公众对司法制度的信任和对社会秩序的稳定感。
然而,还应注意到刑罚的功能并非唯一,不同的刑罚手段和刑罚目标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此外,为了实现刑罚的多重功能,还需要考虑刑罚的公正性、合理性和人权尊重程度等因素。
刑罚的功能

在国家确立、 适用和执行刑 罚中产生的作 用 刑罚所产生的 社会作用(效应)
14、国家创制、适用与执行刑罚所可能 产生的积极的社会作用。
刑罚功能不同概念间的差异
1、国家确立、适用与执行刑罚对人们可能产生的有利作用。 2、国家制定、适用、执行刑罚所直接产生的社会效应。 3、国家创制、适用和执行刑罚所产生的社会效应。 4、国家运用刑罚同犯罪作斗争所可能有的积极的社会作用。 5、国家设置与运用刑罚所可能有的积极的社会作用。 6、国家确立、适用与执行刑罚对人们可能产生的有利的社会作用。 7、刑罚在同犯罪作斗争中对社会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8、刑罚的作用及发挥作用的能力,是刑罚对社会的有利作用。 9、国家正确制定、裁量和执行刑罚对社会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 10、刑罚在社会中可能发挥出来的积极作用。 11、国家制定、裁量和执行刑罚对人们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 12、国家通过创制、裁量、执行刑罚对人们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 13、国家创制、适用和执行刑罚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所谓社会效应,意味着刑罚不
刑罚的功能
王哲
一、刑罚功能的概念
1、国家确立、适用与执行刑罚对人们可能产生的有利作用。(高铭暄主编《新编中国刑法学》) 2、国家制定、适用、执行刑罚所直接产生的社会效应。(张明楷《刑法学》) 3、国家创制、适用和执行刑罚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赵秉志《刑法学通论》) 4、国家运用刑罚同犯罪作斗争所可能有的积极的社会作用。(邱兴隆、许章润《刑罚学》) 5、国家设置与运用刑罚所可能有的积极的社会作用。(邱兴隆“撩开刑罚的面纱—刑罚功能论”) 6、国家确立、适用与执行刑罚对人们可能产生的有利的社会作用。
犯罪人 外在的物理强制 剥夺或限制 再犯能力 内在的心理效应
刑罚的功能名词解释

刑罚的功能名词解释
刑罚功能是国家运用刑罚惩罚犯罪所可能产生的积极的社会作用。
刑罚功能主要是刑罚目的的外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的功能:(1)个别预防功能。
即刑罚对犯罪人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具体包括以下三点:其一,个别威吓的作用。
其二,限制或剥夺其再犯能力的作用。
其三,教育改造的作用。
(2)一般预防功能。
即刑罚对社会上一般人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具体包括以下三点:其一,对潜在犯罪人的警戒和威慑作用。
其二,对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安抚作用。
其三,对一般守法者的肯定作用。
刑罚在立法上的评价功能

刑罚在⽴法上的评价功能在将刑法规范体系看成是⼀个相对独⽴的系统⽽对其各个要素的⽴法功能加以考察时,笔者提出了刑罚的内部功能问题。
所谓刑罚的内部功能,是指刑罚作为刑法系统的⼀个要素,它在刑法系统的建构中所能产⽣的作⽤。
这是刑罚权以象征性的符号形式作⽤于刑法系统的其他要素时所发挥的功效,它表征刑罚在刑法系统中的地位和作⽤,因此亦可称其为刑罚的系统内功能。
⽽以往刑法学者们⼀般承认的报应、预防、威慑、谴责、改造、教育、⿎励、抚慰等诸多功能,在我看来全都属于刑罚的外部功能,它们是刑罚作为国家法律的⼀种制裁⼿段,⽽对社会及其成员所能产⽣的作⽤,是刑罚权以外部⼒量作⽤于刑法系统之外的外部世界时所发挥的功效,它表征刑罚与社会⽣活之间的关系。
由于刑罚的内部功能不指向刑法系统之外的事物,它仅指向刑法系统的其他要素。
所以,作为刑罚内部功能的评价功能,所评价的不是社会⽣活中实际发⽣的⾏为,⽽是刑法中以类型化的⽅式存在的⾏为模式。
它是⼀种抽象的评价,这种评价对刑法罪刑规范的构造具有重要意义,⽽不是对社会⽣活中实际发⽣的犯罪⾏为的司法处理具有意义。
因此,笔者的分析并不考虑这种评价的社会⽬的(功利或者报应)。
当然,由于刑罚的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都是由刑罚本⾝的性质所决定的,它们之间必然会存在某种内在的⼀致性。
评价表明的是主体对客体的⼀种价值判断。
在所有的⾏为规范中,被社会所肯定的⾏为都是与某种有利的或者⾄少不会是不利的后果相联系,⽽被社会否定的⾏为则都是与某种不利的后果相联系。
所以,在规范的评价中,规范的“结果”要素也就具有了评价⼯具和评价标准的性质。
“犯罪现象是‘个⼈对抗社会’的表露,当然会引起社会对犯罪⼈作出某种反应。
”{1}(P12)作为社会对犯罪的“反应”,刑罚显然是⼀种法律上的不利后果,当它变为现实时,就是⼀种施加在犯罪⼈⾝体或精神上的痛苦。
⽆论刑罚的⽅法如何改善,它的惩罚性都不会消失。
刑罚的这种特点,使它具有了某种评价能⼒,并在它变为实际的惩罚⼒量之前,先发挥对犯罪⾏为的评价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刑罚的功能涉及到很多方面,对它的认识、分析、评价,不仅关系到刑罚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而且影响到刑罚实践的有效性,特别是涉及国家刑事政策的正确性。
所以研究刑罚的功能至少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首先,有助于建立现实、合理而且有效的刑罚体系;其次,国家刑罚权与公民人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矛盾性,正确处理人权与刑罚权的基础在于刑罚功能的理性化;最后,研究刑罚功能有助于建立运用刑罚控制犯罪的现实思想,有助于国家调整刑事政策方向,摆正刑罚在社会综合治理中的合理位置。
据此,本文从刑罚功能理论入手,分析了报应主义刑罚功能理论和功利主义刑罚功能理论,对国内外传统的和现当代的与刑罚功能相关的理论作了简单的评价,指出了其存在的价值性和存在的一些缺陷,通过对这些理论进行分析,个人认为刑罚的功能不能只强调绝对正义而不关心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或只强调社会利益,社会价值而漠视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刑罚功能应该是在维护正义,社会利益的同时充分重视个人的利益和价值的,能将正义、社会和个人的要求合理的统一起来。
本文还据此从直接和间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刑罚功能新的分类,即将刑罚功能分为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
关键词:刑罚功能报应主义功利主义直接功能间接功能Abstract :The penalty's function involves very various. Understanding,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it affect not only the system of scientific penal theory, but also the effective practice of penal, speciall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government penal policies. So there are at least following significance on studying the theory of penal functions: First, it is helpful to establish realistic, rational and effective penal system; second, there are som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state’s penal power and the citizen’s human rights. The basis of correctly resolving these contradictions depends on rationalizing penal functions; third, it is helpful to establish the realistic thoughts of controlling crime by penal, and revise the government penal Policies, and return penalty to the right place in the comprehensive way.On these grounds, this text is from the penalty function the theories commence, analyzed the retribution doctrine penalty function the theories with the utilitarianism penalty function theories, righ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adition of with the evaluation that contemporary now made with related theories of penalty function simple, point out its esse of worth an is with the function that exits that some blemish, pass to proceeds to these theorists analysis, and the individual think the penalty can't emphasize the absolute justice but is careless of the social benefits with personal benefits, or emphasize the social benefits, society value but ignore the personal benefits with individual value, while penalty function is should be in the maintenance justice, social benefiting cent thoughtful of individual of benefits with value of, can reasonable unify with the individual's request the justice, society. This text return from the angle that direct with indirect set out, and bring up to classification penalty function newly, will soon penalty the function is divided into the direct function and indirect function.Key Words: Renal function Retributive theory Utilitarianism theory Direct function Indirect function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刑罚功能的概念刑罚功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对刑罚功能的研究有着非常的意义。
首先我们可以从刑罚和功能这两个词的概念入手来分析了解一下。
刑罚是统治阶级惩罚犯罪的一种严厉的强制方法。
在古代,由于法的主要功能体现在惩罚上,所以刑罚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征,死刑、肉刑、徒刑、流刑是最主要刑种,其中死刑、肉刑又是适用最多的刑种。
行刑的方式比较野蛮和残酷,即便是徒刑和流刑,在行刑上也充分地体现着惩罚性。
现代社会,虽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刑罚,但总的来说比较文明和人道,有的国家还废除了死刑。
没有废除死刑的国家,其死刑的适用也被严格限制。
现代社会适用最多的是自由刑(即徒刑)和财产刑,自由刑的行刑更多地体现法的教育改造功能,即便有很少的惩罚色彩也比较文明和人道。
在我国刑法中,刑罚特指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以及(对犯罪的外国人)驱逐出境九种。
[1]功能概念作为一个学术语言,源于西方著作,相当于英语中的function。
目前,这个概念被广泛的运用于各个领域并有着不同的内涵。
在数学领域,功能一词最早为莱布尼茨所用,它具有精确的含义,是指一个变量与其他某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生物领域,功能的概念是指生物中竞相达到同一目标的共同积极属性。
更准确的讲,功能就是生物机体的某个组成要素所做的贡献。
功能的概念在社会学中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并经历了从生物学变体至规范化变体最后至社会控制变体的发展轨迹,以至形成了功能主义社会学。
在社会学家眼里,功能不是事实产生的原因,而仅仅是事实得以存在的依据。
社会事实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们以某种方式维持着社会的存在,或者说,它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具有功能。
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对功能的解释是这样的:功能,即功效、效能、效用,是指事物或方法能够发挥的有利作用,有的解释为事物或方法所蕴藏的有利作用。
刑罚作为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的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一定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其功能也体现了一种法律——社会关系,并是其得以存在的社会依据。
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刑罚功能是指国家正确制定、裁量和执行刑罚对人们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刑罚功能的特征要研究刑罚的功能,弄清刑罚功能的特征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从刑罚功能的特征入手,真正理解了刑罚功能的含义,才可能比较好的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研究。
刑罚的功能具有如下两个重要的特征:第一,刑罚的功能具有社会性。
所谓具有社会性是指,刑罚功能不仅是对犯罪人产生的作用,而且还是对社会上其他人产生的作用。
刑罚是对犯罪人的适用,当然会对犯罪人产生一定的作用;但是,刑罚不仅直接影响犯罪人,而且对犯罪人以外的人也会发生一定的作用。
这里所提到的犯罪人以外的人,既包括社会上潜在的犯罪人也包括社会上广大奉公守法的人民群众。
社会学家布朗认为:“任何经常发生的活动——如惩治罪犯(或丧礼仪式)——的功能,就是该活动在整个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也是该活动对于维持社会结构延续所作的贡献。
”[2]所以,我们考察刑罚功能时,不可以只局限于刑罚对犯罪分子本身的作用,而应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即从对整个社会的作用出发来看,只有这样,才能对刑罚的功能有比较全面地了解和客观恰当的评价。
第二,刑罚的功能是制定、裁量、执行刑罚可能产生的作用。
刑罚功能是具有可能性的,这种可能性不同于刑罚作用的效果性,并且与刑罚作用的现实性也是有区别的。
刑罚功能是刑罚属性的发挥过程的表现,刑罚功能的发挥只是蕴含在刑罚之中的一种客观的现实可能性,而不是一种现实性。
刑罚功能,我们可以说是刑罚所具有的可能作用;刑罚效果则是刑罚已发挥出来的现实作用。
因此,可以看出刑罚功能和刑罚效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刑罚的功能不是就刑罚的判处或刑罚的执行某一点而言的,而是从刑罚的制定到刑罚的裁量再到刑罚的执行整个过程而言的。
国家制定刑罚,会使人们知道实施某种危害社会的行为会受到怎样的刑罚处罚,从而会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影响。
审判机关对罪犯裁量判处一定的刑罚,执行机关对罪犯执行刑罚,不仅对犯罪人,也对其他的人产生影响。
所以说刑罚的功能是刑罚的制定、裁量和执行全过程的功能。
第二章外国刑法中刑罚功能论第一节外国传统刑罚功能理论外国传统的刑罚的功能理论通常将刑罚功能分为两种,一种是报应主义的刑罚功能;一种是功利主义的刑罚功能。
一、报应主义刑罚功能理论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